TWM608635U - 安全帽扣帶構造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帽扣帶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8635U
TWM608635U TW109215020U TW109215020U TWM608635U TW M608635 U TWM608635 U TW M608635U TW 109215020 U TW109215020 U TW 109215020U TW 109215020 U TW109215020 U TW 109215020U TW M608635 U TWM608635 U TW M60863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helmet
belt
magnetic attraction
k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5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顯欽
Original Assignee
郭顯欽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顯欽 filed Critical 郭顯欽
Priority to TW109215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8635U/zh
Publication of TWM608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8635U/zh
Priority to CN202120711084.5U priority patent/CN21454761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安全帽扣帶構造,其主要於安全帽二側邊帶之間設有可相互扣組的扣帶及二扣片,所述二扣片圈掛在於一套件上並定位在所述邊帶,以供所述扣帶穿設二扣片,其中於所述扣帶與所述套件上分別設有磁性件;藉此,讓扣帶穿設扣緊後能透過磁性件快速定位帶體吸附於套件上,使帶體不會任意隨風飄散而產生噪音,並做為雙重的扣合確保,而能達到安全帽不會脫離頭部之行車安全的功效。

Description

安全帽扣帶構造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安全帽扣帶構造,尤指一種利用雙扣緊密扣合及磁吸定位帶體,達到符合行車安全的安全帽扣帶構造為其創作應用者。
按,摩托車早已成為現代人短程交通上最主要的工具之一,而為了能保障騎士的騎乘安全,安全帽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安全必備配件之一,目前市售常見的安全帽,有全罩式、3/4罩式及半罩式,無論何種款式的安全帽,均於安全帽的兩側分別設置帶體,並透過結合件使位於安全帽兩側的帶體結合,即可使安全帽固定於使用者的頭上。
早期安全帽扣件採用帶體繞設一日字型扣片,因扣合過程麻煩,故許多使用者為了貪圖方便,僅將安全帽戴在頭上並省略將扣帶結合的動作即騎車上路,造成騎車的危險性增加。因此研發有於二帶體間設有扣具的技術,其安全帽扣具大致為塑膠材的公、母扣,利用公扣嵌入母扣而彈性卡合於母扣二側,再透過按壓母扣二側使公扣脫離,來達成扣合與拆開的動作,上述結構因塑膠材質而容易變形無法穩固扣合及易碎裂的缺失,而不受喜愛。
進而發展另一類型扣具,採以金屬為主的公扣,而該母扣包含一座體及一固定片,該座體連接對應的帶體,以及該座體內形成一扣組空間,且該座體上形成一連通該扣組空間的開口,該固定片設於該座體並可伸入該扣組空間,該公扣連接對應的帶體,並可通過該座體的開口而伸入該座體的扣組空間,且藉由該固定片固定該公扣於該母扣中。使用者扣組該公扣與該母扣係相當不方便的,所以使用者會利用後照鏡間接觀看,但是使用者仍需要花費時間調整該公扣的位置,讓該公扣可對準該母扣的開口,若使用者為長者或幼童,由於手指的靈巧度不足,仍不易於將該公扣對準該母扣的開口。以上利用公扣與母扣的結合方式,仍有在車禍強力撞擊之下造成組扣分離的缺失,於使用上依舊不具理想的安全性。
緣是,創作人有鑑於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先前結構不足之處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安全帽扣帶構造,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全帽扣帶構造,尤指一種利用雙扣緊密扣合及磁吸定位帶體,達到符合行車安全為目的者。
本創作安全帽扣帶構造之主要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其主要於安全帽二側邊帶之間設有可相互扣組的扣帶及二扣片,所述二扣片圈掛在於一套件上並定位在所述邊帶,以供所述扣帶穿設二扣片,其中於所述扣帶與所述套件上分別設有磁性件;藉此,讓扣帶穿設扣緊後能透過磁性件方便又快速定位帶體吸附於套件上,使帶體不會任意隨風飄散而產生噪音或拍打臉頰,並做為雙重的扣合確保,而能達到安全帽不會脫離頭部之行車安全的功效。
本創作安全帽扣帶構造的較佳實施例,其中進一步在所述第一磁吸件端面上設有凸部,而所述第二磁吸件對應所述凸部處設有可相互嵌設定位的凹部。
為令本創作所運用之技術內容、創作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本創作之安全帽扣帶構造立體外觀示意圖所示,其主要於安全帽(1)二側邊帶(11)之間設有可相互扣組的扣帶組(2),所述扣帶組(2)包含有:
一扣帶(21),其一端係對應與其一邊帶(11)結合固定於安全帽(1)帽體上,而該扣帶(21)另一端末處設有一第一磁吸件(211);
一套件(22),係對應結合於另一邊帶(11),於所述套件(22)內套設有第一、第二扣件(23)、(24),所述第一、第二扣件(23)、(24)分別設有供所述扣帶(21)穿設的透孔(231)、(241),再於所述套件(22)上設有可與所述第一磁吸件(211)磁吸定位的第二磁吸件(221)。
請參第一~六圖所示,當使用組裝時,其所述扣帶組(2)主要安裝在安全帽(1)上,優選為騎車用安全帽,當然也可運用於工程用安全帽,主要於安全帽(1)的一側邊帶(11)結合一扣帶(21),所述扣帶(21)末端處設有第一磁吸件(211),另一側邊帶結合一套件(22),並在所述套件(22)內套入第一、第二扣件(23)、(24),且所述第一扣件(23)大於所述第二扣件(24),而所述套件(22)上安裝有第二磁吸件(221)。
當使用者戴上安全帽(1)之後,透過所述扣帶(21)同時穿設過第一、第二扣件(23)、(24)的透孔(231)、(241)後,再將所述扣帶(21)返回繞過第二扣件(24)並往第一扣件(23)透孔(231)穿入,使其所述扣帶(21)呈現S型繞設包覆於第二扣件(24)外側,並由第一扣件(23)透孔(231)將所述扣帶(21)拉緊定位,而穿設後餘留下的扣帶(21)長度,能經由所述扣帶(21)上的第一磁吸件(211)對應磁吸定位於所述套件(22)上的第二磁吸件(221)。
進一步在所述第一磁吸件(211)端面上設有凸部(212),而所述第二磁吸件(221)對應所述凸部(212)處設有可相互嵌設定位的凹部(222),利用凹凸對應使其第一、第二扣件(23)、(24)定位更穩定。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結構樣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藉由以上所述,本創作之使用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技術手段相較之下,本創作主要係具有下列優點:
1.本創作安全帽扣帶構造,透過雙扣件的設計,讓扣帶能呈S型穩固繞設在二扣件之間,達到更穩固的扣合定位,可確保安全帽不會脫離頭部之行車安全性。
2. 本創作安全帽扣帶構造,透過磁吸件的設計,讓扣帶穿設扣緊後能透過磁性件方便又快速定位帶體吸附於套件上,使帶體不會任意隨風飄散而產生噪音或拍打臉頰,並做為雙重的扣合確保。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本創作
1:安全帽
11:邊帶
2:扣帶組
21:扣帶
211:第一磁吸件
212:凸部
22:套件
221:第二磁吸件
222:凹部
23:第一扣件
231:透孔
24:第二扣件
241:透孔
第一圖:本創作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二圖:本創作使用狀態外觀示意圖。
第三圖:本創作使用狀態剖視示意圖。
第四圖:本創作扣合狀態外觀示意圖。
第五圖:本創作扣合狀態剖視示意圖。
第六圖:本創作扣合剖視放大示意圖。
1:安全帽
11:邊帶
2:扣帶組
21:扣帶
211:第一磁吸件
212:凸部
22:套件
221:第二磁吸件
222:凹部
23:第一扣件
231:透孔
24:第二扣件
241:透孔

Claims (2)

  1. 一種安全帽扣帶構造,其主要於安全帽二側邊帶之間設有可相互扣組的扣帶組,所述扣帶組包含有: 一扣帶,其一端係對應與其一邊帶結合,而另一端末處設有一第一磁吸件; 一套件,係對應結合於另一邊帶,於所述套件內套設有第一、第二扣件,所述第一、第二扣件分別設有供所述扣帶穿設的透孔,再於所述套件上設有可與所述第一磁吸件磁吸定位的第二磁吸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安全帽扣帶構造,其中進一步在所述第一磁吸件端面上設有凸部,而所述第二磁吸件對應所述凸部處設有可相互嵌設定位的凹部。
TW109215020U 2020-11-13 2020-11-13 安全帽扣帶構造 TWM608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020U TWM608635U (zh) 2020-11-13 2020-11-13 安全帽扣帶構造
CN202120711084.5U CN214547613U (zh) 2020-11-13 2021-04-08 安全帽扣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020U TWM608635U (zh) 2020-11-13 2020-11-13 安全帽扣帶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8635U true TWM608635U (zh) 2021-03-01

Family

ID=7603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5020U TWM608635U (zh) 2020-11-13 2020-11-13 安全帽扣帶構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7613U (zh)
TW (1) TWM60863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7613U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14395U (zh) 简易型扣具
TWI462706B (zh) 繩索固定具
TWM608635U (zh) 安全帽扣帶構造
CN205671647U (zh) 表扣及具有该表扣的手表和智能手环
JP2006296743A (ja) ストラップ留め具
TWM557987U (zh) 安全帽扣具
TWM606983U (zh) 用於口罩的兩用掛繩組合
TWM589462U (zh) 安全帽帶扣
CN201504596U (zh) 一种防丢失红领巾
TWI701001B (zh) 安全帽帶扣
WO2019019771A1 (zh) 一种腰带
TWM607757U (zh) 安全帶抱枕結構
TWM633234U (zh) 安全帽帽帶扣合裝置改良
KR200453927Y1 (ko) 벨트형 아동 캐리어
TWM607601U (zh) 馬尾環結構
JP3108342U (ja) ストラップ
US20150101153A1 (en) Seatbelt safety cover
TWM558766U (zh) 方便結合瓶體的揹帶扣環
TWM628696U (zh) 扣具
TWM637727U (zh) 寵物項鍊結構
TWM604577U (zh) 安全帶扣具結構
AU2015101578A4 (en) Browband faces on a browband
TWD219233S (zh) 背心
US20170341548A1 (en) Sleeping head support method and apparatus
TWM591329U (zh) 固定配件及其適用之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