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8203U -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 Google Patents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8203U
TWM608203U TW109215249U TW109215249U TWM608203U TW M608203 U TWM608203 U TW M608203U TW 109215249 U TW109215249 U TW 109215249U TW 109215249 U TW109215249 U TW 109215249U TW M608203 U TWM608203 U TW M6082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structure
diode package
fluorescent pa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5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陳震崙
洪榮豪
謝孟庭
Original Assignee
葳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葳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葳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5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8203U/zh
Publication of TWM608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820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種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包含多個發光二極體晶片設置在一基底上,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之間具有空隙、一整片式螢光貼片設置在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上,其中該整片式螢光貼片的出光面具有多個與該些空隙對齊的微切割溝槽、以及一反射層圍繞在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與該整片式螢光貼片四周。

Description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本創作大體上與一種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封裝結構有關,更具體言之,其係關於一種具有整片式螢光貼片以及微切割溝槽的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隨著晶片技術的發展,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的封裝技術從早期的塑料引線晶片載體封裝(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PLCC)、四方扁平無引線封裝(Quad Flat No-Lead, QFN),一路演進至晶片尺寸封裝(chip scale package, CSP),目前CSP已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半導體封裝技術,近幾年在業內備受關注。現今已有部分的LED晶片是使用CSP技術,其應用在手機閃光燈、電視背光、後裝車燈等特殊照明領域,而於一般照明領域也開始普及。CSP封裝技術的LED相較於傳統光源而言,其優點在於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熱阻低、可大電流驅動、厚度薄、體積小以及高光密度等,故逐漸在照明領域成為主流。
現行車用的LED大燈光源,如第1圖所示,其一般採用多顆LED晶片10排列在一基底12上之設置,該些LED晶片10上黏貼有各別對應的螢光貼片14,使得該些LED晶片10能發出高亮度的混光,如白色的照明光等。然而,由於是採用多顆LED晶片加上螢光貼片的排列設置,無論其間的距離再近,發光源與發光源之間仍會存在間隙16,故當其組裝成車用大燈發光時,這些間隙會使得成光具有明顯、明暗相間的光型暗帶。這些光型暗帶除了其光型缺陷所帶來的不美觀以外,也使得原有的亮度有所損失,為現有技術的缺陷所在。
有鑑於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創作特此提出了一種新穎的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其特點在於採用整片式的螢光貼片,避免多個螢光貼片之間的空隙使成光具有明顯的光型暗帶。再者,螢光貼片的出光面對應空隙的位置處會形成微切割溝槽,以此減少該空隙位置處的全反射,以增加出光亮度並使得光型更為均勻一致。
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其包含多個發光二極體晶片,設置在一基底上,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之間具有空隙、一整片式螢光貼片,設置在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上,其中該整片式螢光貼片的出光面具有多個與該些空隙對齊的微切割溝槽、以及一反射層,圍繞在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與該整片式螢光貼片四周。
本創作的這類目的與其他目的在閱者讀過下文中以多種圖示與繪圖來描述的較佳實施例之細節說明後應可變得更為明瞭顯見。
現在下文將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示例性實施例,其會參照附圖示出所描述之特徵以便閱者理解並實現技術效果。閱者將可理解文中之描述僅透過例示之方式來進行,而非意欲要限制本案。本案的各種實施例和實施例中彼此不衝突的各種特徵可以以各種方式來加以組合或重新設置。在不脫離本創作的精神與範疇的情況下,對本案的修改、等同物或改進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並且旨在包含在本案的範圍內。
閱者應能容易理解,本案中的「在…上」、「在…之上」和「在…上方」的含義應當以廣義的方式被解讀,以使得「在…上」不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還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間有居間特徵或層的含義,並且「在…之上」或「在…上方」不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義,而且還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間沒有居間特徵或層(即,直接在某物上)的含義。
此外,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部」、「在…之上」、「上部」等空間相關術語在本文中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於描述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個或多個元件或特徵的關係,如在附圖中示出的。
如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層」是指包括具有厚度的區域的材料部分。層可以在下方或上方結構的整體之上延伸,或者可以具有小於下方或上方結構範圍的範圍。此外,層可以是厚度小於連續結構的厚度的均質或非均質連續結構的區域。例如,層可以位於在連續結構的頂表面和底表面之間或在頂表面和底表面處的任何水平面對之間。層可以水準、豎直和/或沿傾斜表面延伸。
請參照第2圖,其繪示出根據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一發光二極體(LED)封裝結構的截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的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包含一基底100,其可為氮化鋁陶瓷基板、氧化鋁陶瓷基板或是金屬導線架,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質。基底100的一面為安裝面100a,複數個LED晶片102可藉由黏晶製程設置在安裝面100a上,各LED晶片102之間具有空隙104將其分隔開來。在本創作實施例中,LED晶片102可為晶片尺寸封裝(CSP)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其可發出特定的色光,如紅色光、綠色光、藍色光及白色光等不同色光,且可以並聯方式彼此連接並排列成陣列型態,再經由打線方式連接到下方的基底100。
在本創作實施例中,一整片式螢光貼片106經由黏貼方式設置在該多個LED晶片102上。整片式螢光貼片106可以採用將螢光粉混入矽膠中成形來製成,或是使用玻璃粉或陶瓷粉與螢光粉混和共燒來製成,其所摻之螢光粉種類可與其所接觸之LED晶片102對應來達到吾人所欲之發光效果。例如,在藍光LED的例子中,其整片式螢光貼片106中可摻有YAG 黃色螢光粉,LED晶片102發出的藍光激發 YAG 黃色螢光粉,利用藍光與黃光是互補色光的原理來混光成為高亮度的白光,可作為車用大燈光源或是一般照明光源。
另一方面,續參照第2圖,整片式螢光貼片106的出光面106a上會形成有多個微切割溝槽108。在本創作實施例中,微切割溝槽108只會與下方LED晶片102之間的空隙104對齊,出光面106a的其他部位皆不具有微切割溝槽108。微切割溝槽108可為V形刻槽,其可使用雷射或刻刀來形成,深度可視整片式螢光貼片106的厚度而定。
續參照第2圖,LED晶片102與整片式螢光貼片106的四周會形成有反射層110,其會讓整片式螢光貼片106的出光面106a裸露出來。反射層110的材料可為摻有二氧化鈦或二氧化矽的矽膠、環氧樹酯或是包含矽膠與環氧樹酯的複合材料,其可反射LED晶片102向周圍發出的色光,使其往整片式螢光貼片106的出光面106a方向行進,以提升LED晶片102的發光效率。
在本創作實施例中,整片式螢光貼片106係設計成搭配多個LED晶片102,相較於習知技術中LED晶片對應各自的螢光貼片的設計而言,其螢光貼片部分不會有任何空隙存在,使得空隙位置的投影面仍會有成光出射,可以降低光型暗帶的缺陷產生。另一方面,對齊LED晶片102之間空隙104的微切割溝槽108之設計可以減少該出光位置處全反射的發生,進一步使該位置的出光增加,進一步降低光型暗帶的產生,並同時增加出光亮度。透過上述整片式螢光貼片106的兩個特徵的協作,其可大幅改進習知技術光型暗帶的缺陷,使得成光的光形更為均勻一致。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10:LED晶片 12:基底 14:螢光貼片 16:間隙 100:基底 100a:安裝面 102:LED晶片 104:空隙 106:整片式螢光貼片 106a:出光面 108:微切割溝槽 110:反射層
本說明書含有附圖併於文中構成了本說明書之一部分,俾使閱者對本創作實施例有進一步的瞭解。該些圖示係描繪了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並連同本文描述一起說明了其原理。在該些圖示中: 第1圖為先前技術中一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的截面示意圖;以及 第2圖為根據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一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的截面示意圖。 須注意本說明書中的所有圖示皆為圖例性質,為了清楚與方便圖示說明之故,圖示中的各部件在尺寸與比例上可能會被誇大或縮小地呈現,一般而言,圖中相同的參考符號會用來標示修改後或不同實施例中對應或類似的元件特徵。
100:基底
100a:安裝面
102:LED晶片
104:空隙
106:整片式螢光貼片
106a:出光面
108:微切割溝槽
110:反射層

Claims (4)

  1. 一種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包含: 多個發光二極體晶片,設置在一基底上,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之間具有空隙; 一整片式螢光貼片,設置在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上,其中該整片式螢光貼片的出光面具有多個與該些空隙對齊的微切割溝槽;以及 一反射層,圍繞在該些發光二極體晶片與該整片式螢光貼片四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其中該反射層的材料為摻有二氧化鈦或二氧化矽的矽膠、環氧樹脂或是包含矽膠與環氧樹脂的複合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其中該基底為氮化鋁陶瓷基板、氧化鋁陶瓷基板或是金屬導線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其中該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為一晶片尺寸封裝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TW109215249U 2020-11-19 2020-11-19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TWM608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249U TWM608203U (zh) 2020-11-19 2020-11-19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5249U TWM608203U (zh) 2020-11-19 2020-11-19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8203U true TWM608203U (zh) 2021-02-21

Family

ID=7564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5249U TWM608203U (zh) 2020-11-19 2020-11-19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82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909B (zh) * 2022-07-08 2023-07-01 宏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圓級全彩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909B (zh) * 2022-07-08 2023-07-01 宏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圓級全彩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1284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581287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reflective material, wavelength converting layer and optical plate with rough and plane surface regio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8482016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455907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an optical plate including a meniscus control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9224925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5899507B2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US20030008431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8841693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2234906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US9041043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JP2012248553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US9605814B2 (en) Lighting module
JP2005109289A (ja) 発光装置
US20110194273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backlight unit
TWI463705B (zh) Light emitting device
KR100610278B1 (ko) 고휘도 백색발광다이오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TWM608203U (zh)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KR20120045539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CN110085730B (zh) 发光器件封装结构、量子点led光源以及电子器件
JP4221649B2 (ja) 波長変換素子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03187410A (zh) 一种rgb三色led的封装结构
TW201426966A (zh) 發光二極體燈條
CN203165893U (zh) 一种rgb三色led的封装结构
TWI473304B (zh) A plurality of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 chips in white
CN210398448U (zh) 大出光角度的四面侧出光光源及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