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5218U - 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 - Google Patents

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5218U
TWM605218U TW109211809U TW109211809U TWM605218U TW M605218 U TWM605218 U TW M605218U TW 109211809 U TW109211809 U TW 109211809U TW 109211809 U TW109211809 U TW 109211809U TW M605218 U TWM605218 U TW M60521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rps
warp
weft
yarns
ya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1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呂智堯
Original Assignee
興隆毛巾廠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興隆毛巾廠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興隆毛巾廠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1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5218U/zh
Publication of TWM605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521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種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是以24根緯紗為一循環,分別以不同方式繞經多數經紗,使每一循環相同順序中之兩相鄰之兩緯紗與其所交錯編織之經紗,構成該織物之其中一層,形成一種具有12層組織織物,藉由上述之結構,使本新型所揭示之織物具有蓬鬆、柔軟及透氣之功能。

Description

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
本新型係有關於一種織物之結構,尤指一種形成12層之織物結構。
目前織物是以經紗與緯紗相互交錯編織組成,但所編織出來的織物大多數是單層,例如常見的毛巾或用以製作衣物的織物,由於該織物是呈單層結構,因此經紗與緯紗間的空隙極小,且無蓬鬆感。
另外,由於經緯紗密極的交錯排列,也阻礙空氣的流動,因此較不透氣,實有改進的必要。
本案新型創作人有鑑於此,乃加予研究,終揭示一種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
本新型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係包括:多數緯紗,並以24根緯紗為一順序循環;以及,多數經紗,令每一順序循環中的24根緯紗,分別以不同方式通過各該經紗,並令每一順序循環中之兩相鄰的兩根緯紗,至少與相同一根經紗編織,以構成該織物之其中一層,使該24根緯紗與各該經紗編織後,形成第一至十二層組織織物。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該經紗數是60根,惟本新型並不予自限。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經紗中,令其部分經紗是選自雙股棉線。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經紗中,令其部分經紗是選自3股棉線。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緯紗是選自單股奈米竹炭紗。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經紗數是60根,每一順序循環之24根緯紗分別以下列方式與各該經紗編織: 第1根緯紗通過第1至20根經紗的上方後,交錯地與第21至第40根經紗編織,其中該第1根緯紗是位於該第21根經紗的上方,再通過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根緯紗通過第1至20根經紗的上方後,交錯地與第21至第40根經紗編織,其中該第2根緯紗是位於該第21根經紗的下方,再通過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3根緯紗交錯繞經第1、2根經紗後,通過第3至10根經紗的上方、第1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4根緯紗交錯繞經第1根經紗後,通過第2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5根緯紗通過第1、2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3、4根經紗,並通過第5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6根緯紗通過第1至3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4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7根緯紗通過第1至4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5、6根經紗,並通過第7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8根緯紗通過第1至5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6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9根緯紗通過第1至6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7、8根經紗、再繞經第9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0根緯紗通過第1至7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8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1根緯紗通過第1至8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9、10根經紗、再繞經第11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2根緯紗通過第1至9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0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3根緯紗通過第1至10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1、12根經紗、再繞經第13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4根緯紗通過第1至11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2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5根緯紗通過第1至12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3、14根經紗、再繞經第15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6根緯紗通過第1至13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4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7根緯紗通過第1至14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5、16根經紗、再繞經第17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8根緯紗通過第1至15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6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9根緯紗通過第1至16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7、18根經紗、再繞經第19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0根緯紗通過第1至17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8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1根緯紗通過第1至18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9、20根經紗、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2根緯紗通過第1至19根經紗的下方後,繞至第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3根緯紗通過第1至40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41至60根經紗,且該第23根緯紗是位於第41根經紗的上方;以及 第24根緯紗通過第1至40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41至60根經紗,且該第24根緯紗是位於第41根經紗的下方。 藉由上述編織方式使相鄰兩緯紗構成所完成織物之其中一層結構,而形成12層的組織織物。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該12層組織織物中的第一層與第二層係含有多數接結點。各該接結點可依據圖形或文字排列,本新型並不予自限。
本新型之可取實體,可由以下說明及所附圖式,而得以明晰。
本新型所揭示之圖1~24,其中所標示1~60是所對應經紗的編號,先予敘明。
如圖1至圖24所示,本新型係有關於一種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係包括:多數緯紗,並以24根緯紗(E1~E24)為一順序循環;以及,多數經紗(A),令每一順序循環中的24根緯紗(E1~E24),分別以不同方式通過各該經紗(A),並令每一順序循環中之兩相鄰的兩緯紗(E1與E2;E3與E4;…),至少與相同一根經紗(A)編織,以構成該織物之其中一層,形成第一至十二層組織織物。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該經紗數(A)是60根,惟本新型並不予自限。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經紗(A)中,令其部分經紗是選自雙股棉線。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經紗(A)中,令其部分經紗是選自3股棉線。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緯紗是選自單股奈米竹炭紗,使新型所組成之織物具有抗菌、除臭的功能。惟本新型並不予自限該緯紗的材質。
如圖1至24所示,本新型所揭示之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經紗數是60根,每一順序循環之24根緯紗(E1~E24)分別以下列方式與各該經紗編織: 如圖1所示,令第1根緯紗(E1)通過第1至20根經紗的上方後,交錯地與第21至第40根經紗編織,其中該第1根緯紗(E1)是位於該第21根經紗的上方,再通過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2所示,令第2根緯紗(E2)通過第1至20根經紗的上方後,交錯地與第21至第40根經紗編織,其中該第2根緯紗(E2)是位於該第21根經紗的下方,再通過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3所示,令第3根(E3)緯紗交錯繞經第1、2根經紗後,通過第3至10根經紗的上方、第1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4所示,令第4根緯紗(E4)交錯繞經第1根經紗後,通過第2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5所示,令第5根緯紗(E5)通過第1、2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3、4根經紗,並通過第5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6所示,令第6根緯紗(E6)通過第1至3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4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7所示,令第7根緯紗(E7)通過第1至4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5、6根經紗,並通過第7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8所示,令第8根緯紗(E8)通過第1至5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6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9所示,令第9根緯紗(E9)通過第1至6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7、8根經紗、再繞經第9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0所示,令第10根緯紗(E10)通過第1至7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8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1所示,令第11根緯紗(E11)通過第1至8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9、10根經紗、再繞經第11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2所示,令第12根緯紗(E12)通過第1至9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0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3所示,令第13根緯紗(E13)通過第1至10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1、12根經紗、再繞經第13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4所示,令第14根緯紗(E14)通過第1至11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2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5所示,令第15根緯紗(E15)通過第1至12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3、14根經紗、再繞經第15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6所示,令第16根緯紗(E16)通過第1至13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4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7所示,令第17根緯紗(E17)通過第1至14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5、16根經紗、再繞經第17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8所示,令第18根緯紗(E18)通過第1至15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6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19所示,令第19根緯紗(E19)通過第1至16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7、18根經紗、再繞經第19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20所示,令第20根緯紗(E20)通過第1至17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8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21所示,令第21根緯紗(E21)通過第1至18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9、20根經紗、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22所示,令第22根緯紗(E22)通過第1至19根經紗的下方後,繞至第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如圖23所示,令第23根緯紗(E23)通過第1至40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41至60根經紗,且該第23根緯紗(E23)是位於第41根經紗的上方;以及 如圖24所示,令第24根緯紗(E24)通過第1至40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41至60根經紗,且該第24根緯紗(E24)是位於第41根經紗的下方。 藉由上述編織方式使相鄰的兩根緯紗(E1與E2;E3與E4;…)構成所完成織物之其中一層結構,而形成12層的組織織物。
如圖25、26所示,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該12層組織織物中的第一層與第二層係含有多數接結點(P)。各該接結點(P)可依圖形或文字排列,本新型並不予自限。
本新型所揭示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可在紡織過程中便形成12層的織物,以降低製造成本,另外所組成之織物,其結構篷鬆具有柔軟、透氣的特性與功能,因此極適合用於製造毛巾、圍巾、被子、薄墊、披肩、床墊、保暖衣物等等,極具經濟開發價值。
本新型所揭示之結構、形狀,可於不違本新型之精神、範疇下予以修飾應用,本新型並不予自限。
(A):經紗 (E1~E24):緯紗 (P):接結點
圖1:係本新型第1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2:係本新型第2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3:係本新型第3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4:係本新型第4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5:係本新型第5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6:係本新型第6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7:係本新型第7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8:係本新型第8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9:係本新型第9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0:係本新型第10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1:係本新型第11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2:係本新型第12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3:係本新型第13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4:係本新型第14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5:係本新型第15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6:係本新型第16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7:係本新型第17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8:係本新型第18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19:係本新型第19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20:係本新型第20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21:係本新型第21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22:係本新型第22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23:係本新型第23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24:係本新型第24根緯紗與經紗編織結構圖。 圖25:係顯示本新型第一層的接結點之示意圖。 圖26:係顯示本新型第二層的接結點之示意圖。
(A):經紗
(E1):緯紗

Claims (8)

  1. 一種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係包括: 多數緯紗,並以24根緯紗為一順序循環;以及 多數經紗,令每一順序循環中的24根緯紗,分別以不同方式通過各該經紗,並令每一順序循環中之相鄰的兩根緯紗,至少與相同一根經紗編織,以構成該織物之其中一層,使該24根緯紗與各該經紗編織後,形成第一至十二層組織織物。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該經紗是60根。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經紗中,令其部分經紗是選自雙股棉線。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經紗中,令其部分經紗是選自3股棉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緯紗是選自單股奈米竹炭紗。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經紗數是60根,每一順序循環之24根緯紗分別以下列方式與各該經紗編織: 第1根緯紗通過第1至20根經紗的上方後,交錯地與第21至第40根經紗編織,其中該第1根緯紗是位於該第21根經紗的上方,再通過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根緯紗通過第1至20根經紗的上方後,交錯地與第21至第40根經紗編織,其中該第2根緯紗是位於該第21根經紗的下方,再通過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3根緯紗交錯繞經第1、2根經紗後,通過第3至10根經紗的上方、第1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4根緯紗交錯繞經第1根經紗後,通過第2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5根緯紗通過第1、2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3、4根經紗,並通過第5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6根緯紗通過第1至3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4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7根緯紗通過第1至4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5、6根經紗,並通過第7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8根緯紗通過第1至5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6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9根緯紗通過第1至6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7、8根經紗、再繞經第9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0根緯紗通過第1至7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8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1根緯紗通過第1至8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9、10根經紗、再繞經第11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2根緯紗通過第1至9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0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3根緯紗通過第1至10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1、12根經紗、再繞經第13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4根緯紗通過第1至11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2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5根緯紗通過第1至12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3、14根經紗、再繞經第15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6根緯紗通過第1至13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4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7根緯紗通過第1至14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5、16根經紗、再繞經第17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8根緯紗通過第1至15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6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19根緯紗通過第1至16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7、18根經紗、再繞經第19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0根緯紗通過第1至17根經紗的下方後,繞經第18至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1根緯紗通過第1至18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19、20根經紗、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2根緯紗通過第1至19根經紗的下方後,繞至第20根經紗的上方、第21至40根經紗的下方、第41至60根經紗的上方; 第23根緯紗通過第1至40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41至60根經紗,且該第23根緯紗是位於第41根經紗的上方;以及 第24根緯紗通過第1至40根經紗的下方後,交錯繞經第41至60根經紗,且該第24根緯紗是位於第41根經紗的下方。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該12層組織織物之第一層與第二層係含有多數接結點。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其中各該接結點是依圖形或文字排列。
TW109211809U 2020-09-09 2020-09-09 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 TWM605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1809U TWM605218U (zh) 2020-09-09 2020-09-09 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1809U TWM605218U (zh) 2020-09-09 2020-09-09 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5218U true TWM605218U (zh) 2020-12-11

Family

ID=74670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1809U TWM605218U (zh) 2020-09-09 2020-09-09 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05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4172U (ja) 両面面ファスナー織物
US20170226668A1 (en) Fleece fabric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50204448A1 (en) Article of apparel incorporating a modifiable textile structure
JP2022122940A (ja) 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ilson Fibres, yarns and fabric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the textile designer
CN101755082B (zh) 制造纺织品的方法
US3813698A (en) Trousers having narrow elastic fabric waistband
TWM605218U (zh) 功能性12層組織織物
JP4117546B2 (ja) 弾性複合紡績糸織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製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7310693U (zh) 一种可水洗羊毛面料
CN106337232A (zh) 一次织制成形手套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10644117A (zh) 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及其工艺流程
CN207646386U (zh) 一种多层布
JPH07238434A (ja) 組織と原料糸の組み合わせによる立体構造織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25278A (ja) 複合紡績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繊維構造物
TWI630296B (zh) Woven bristle elastic fabric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460836B2 (ja) 芯地用複合糸、芯地用布帛及び芯地用布帛の製造方法
US2090547A (en) Blanket
CN210529153U (zh) 一种稳定的纱布结构及三维立体纱布
CN114214768A (zh) 一种高弹波皱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Yamuna Devi et al. Futuristic Prospects of Bamboo Fiber in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ies: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US2177586A (en) Fabric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TWI712375B (zh) 自體黏扣織物(二)
US2330645A (en) Method of making fabric
CN220904300U (zh) 一种长绒棉衬衫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