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4579U - 鑽石固定結構 - Google Patents
鑽石固定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04579U TWM604579U TW109208531U TW109208531U TWM604579U TW M604579 U TWM604579 U TW M604579U TW 109208531 U TW109208531 U TW 109208531U TW 109208531 U TW109208531 U TW 109208531U TW M604579 U TWM604579 U TW M60457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mond
- loose
- facets
- crown
- fix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之鑽石固定結構,其包括有一連接件及一裸鑽,該裸鑽包括有一冠部、一亭部及一腰圍部,該冠部由一桌面及多個風箏刻面組成,多個風箏刻面環繞著該桌面的周邊而設置,該亭部由多個腰下刻面組成,該冠部位於該腰圍部的上方,該亭部位於該腰圍部的下方;其中,該連接件的其中一端部經由點焊的方式連結至該裸鑽的冠部、亭部或腰圍部;藉此,本新型之鑽石固定結構可以在兼顧鑽石飾品的結構固定之前提下,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允許更多的光線進出鑽石,從而避免鑽石飾品的裸鑽的進出光線被阻擋,並讓該鑽石飾品能持續發出耀眼的光芒。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指一種鑽石固定結構,特別是指一種適用於鑽石耳環、鑽石戒指、鑽石項鏈等各種鑽石飾品的鑽石固定結構。
請參閱圖1A,圖1A所繪示為傳統的鑽石耳環10,鑽石耳環10包括一夾式扣件結構12,一鏈條結構13、一座體結構14及鑽石本體15。其中,夾式扣件結構12是用以夾住人們耳朵的耳垂處(未繪示),該鏈條結構13是用於連結至上方的夾式扣件結構12及下方的座體結構14,而該鑽石本體15則是嵌入於該座體結構14內。如圖1A所示,此一將該鑽石本體15包覆於該座體結構14內的方法,在珠寶界俗稱包鑲(Bezel Setting)結構。
由於該鑽石本體15表面具有多個切面151,當四面八方入射的光線從多個切面151射入鑽石本體15內部之後,透過多個切面151巧妙的角度設置,即可將入射至鑽石本體15內的光線,儘量地由鑽石本體15的桌面152射出(註:「桌面152」為鑽石本體15最前方、最大面積的一個切面151的名稱),從而使得鑽石本體15的桌面152的前方之人,可以看到最多的射出光線,進而感受到鑽石本體15一閃一閃的光芒。所以,每一道進入鑽石本體15的光線,都能在內部反射之後,再來折射出更多的光線,增加了鑽石的明亮度,進而發出閃亮的光芒吸引眾人。然而,當鑽石本體15嵌入於座體結構14內時,座體結構14會擋住部分的光線出入鑽石本體15內,導致鑽石耳環10的亮度降低。也就是說,為了鑽
石本體15結構維持、固定的理由,不得已而透過該座體結構14將鑽石本體15包覆、嵌入、鑲嵌,卻造成了該座體結構14阻礙、阻擋了光線射入/射出該鑽石本體15,進而降低了鑽石的明亮度,這實在是一種糟糕的設計。
請參閱圖1B,圖1B所繪示為傳統的鑽石戒指示意圖。如圖1B所示,一鑽石戒指30,其係透過一座體結構34而將該鑽石本體15夾持、固定。該座體結構34夾持、固定該鑽石本體15的方式,是透過多個夾持爪341,讓該鑽石本體15卡住、嵌入在該夾持爪341的凹槽342內,而藉以固定該鑽石本體15。其透過金屬爪或金屬柱來緊緊扣住鑽石本體15的方式,在珠寶界俗稱為爪鑲(Prong Setting),是一種常見、經典的鑲嵌方法。此一方式,雖然比圖1A的包鑲方式減少了遮擋的面積,也允許更多的光線從不同角度入射至鑽石本體15之內,但,用於夾持固定的夾持爪341相比於鑽石本體15,仍遮擋了不少面積,無法讓鑽石本體15完全顯示出璀璨、跳動的光芒;特別是鑽石一般價格非常昂貴,普通民眾為了結婚而購買鑽石時,通常僅會採購最小克拉數(根據統計大部份上班族僅採購0.2~0.4克拉的大小)的鑽石,如此一來,該夾持爪341相比於體積較小的鑽石本體15,其光線被遮擋住的面積仍是相當高。
因此,如何提高鑽石耳環、鑽石戒指…等鑽石飾品的裸鑽明亮度,持續發出耀眼的光芒,便是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值得去思量地。
本新型之目的在兼顧鑽石飾品的裸鑽固定之前提下,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允許更多的光線進出鑽石飾品的裸鑽,從而避免鑽石飾品的裸鑽固定結構阻擋、妨害光線進出該裸鑽,並讓該鑽石飾品能持續發出耀眼的光芒,進而吸引眾人的目光。
本新型提供一種鑽石固定結構,其包括有一連接件及一裸鑽,該裸鑽包括有一冠部、一亭部及一腰圍部,該冠部由一桌面及多個風箏刻面組成,多個風箏刻面環繞著該桌面的周邊而設置,該亭部由多個腰下刻面組成,該冠部位於該腰圍部的上方,該亭部位於該腰圍部的下方,使該腰圍部連接於多個風箏刻面及多個腰下刻面之間;其中,該連接件的其中一端部經由點焊的方式連結至該裸鑽的冠部、亭部或腰圍部。
本新型提供另一種鑽石固定結構,其包括有一連接件及一裸鑽,該裸鑽包括有一冠部、一亭部及一腰圍部,該冠部或該亭部係由多個刻面所組成,該冠部位於該腰圍部的上方,該亭部位於該腰圍部的下方,使該腰圍部連接於多個冠部的刻面及多個亭部的刻面之間;其中,該連接件的其中一端部經由點焊的方式連結至該裸鑽的冠部、亭部或腰圍部。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該冠部的刻面為桌面及風箏刻面,該亭部的刻面為腰下刻面,其中,該冠部由一桌面及多個風箏刻面組成,多個風箏刻面環繞著該桌面的周邊而設置,該亭部則由多個腰下刻面組成,且該腰圍部連接於多個風箏刻面及多個腰下刻面之間。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其中,還包括一扣件結構,該扣件結構設置於該連接件相對於該裸鑽的另一端部。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其中,該連接件相接於該冠部的風箏刻面。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其中,該連接件相接於其中一風箏刻面與另一風箏刻面所相交的稜線R1。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其中,該連接件相接於該裸鑽的腰圍部。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其中,該連接件相接於該亭部的腰下刻面。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其中,該連接件相接於其中一腰下刻面與另一腰下刻面所相交的稜線R2。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其中,該連接件與該裸鑽的桌面形成的一夾角θ,該夾角θ不大於30度。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其中,該連接件的外觀呈S型或呈弧型。
在上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其中,該連接件為一鍊條。
藉此,本新型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可以在兼顧鑽石飾品的結構固定之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允許更多的光線進出鑽石飾品的裸鑽,不會讓該裸鑽之夾持、固定結構阻擋、妨害光線進出入該裸鑽,用以確保該鑽石飾品的裸鑽能讓更多的光線折射出來,將該光線射入人們的眼中,進而吸引眾人的目光。
為讓本新型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鑽石耳環
12:夾式扣件結構
13:鏈條結構
14:座體結構
15:鑽石本體
151:切面
152:桌面
20:鑽石固定結構
21:裸鑽
211:冠部
211F:桌面
211S:風箏刻面
212:亭部
212S:腰下刻面
213:腰圍部
22:連接件
23:扣件結構
30:鑽石戒指
34:座體結構
341:夾持爪
342:凹槽
R1、R2:稜線
θ:夾角
圖1A所繪示為傳統的鑽石耳環示意圖。
圖1B所繪示為傳統的鑽石戒指示意圖。
圖2A及2B所繪示為第一實施例之鑽石固定結構被穿戴於耳垂上的放大示意圖。
圖2C所繪示為連接件連結裸鑽的示意圖。
圖2D及圖2E所繪示為不同角度的裸鑽的示意圖。
圖3A、圖3B及圖3C所繪示為連接件點焊於裸鑽的不同部位的示意圖。
圖4A~圖4C所繪示為不同型態的連接件的示意圖。
圖5A~圖5D所繪示為連接件與裸鑽的桌面形成一夾角θ的示意圖。
圖6所繪示為裸鑽在各種傾斜角度下的出光比例模擬圖。
請參閱圖2A、圖2B及圖2C,圖2A及2B所繪示為第一實施例之鑽石固定結構被穿戴於耳垂上的放大示意圖,圖2C所繪示為連接件連結裸鑽的示意圖。如圖2A~圖2C所示,本實施例的應用場景,是將一鑽石固定結構20應用於鑽石耳環。其中,本新型的鑽石固定結構20包括一裸鑽21、一連接件22及一扣件結構23。其中,該扣件結構23係設置於該連接件22相對於該裸鑽21的另一端部;亦即,該連接件22的下端部連結至該裸鑽21,該連接件22的上端部則是連結該扣件結構23。如圖2A所示,該鑽石固定結構20可以藉由該扣件結構23而掛在人的耳朵上,並透過該連接件22來連結下方的裸鑽21,使其他人可以看到該鑽石固定結構20及其晃動的裸鑽21,並看到該裸鑽21一閃一閃的光芒。如圖2B所示,該裸鑽21被連接於該連接件22的下方而可以左右擺動,而該扣件結構23則是用以夾設、夾持或鈎在人體的耳垂處,形成一美麗的鑽石飾品。
傳統上,一顆好的鑽石(通常是指:沒有連接件22及扣件結構23的裸鑽21),重要指標就在於4C,這個從1953年被發明之後,全世界都普遍採納的標準。一般而言,裸鑽21是以克拉數(Carat Weight)、淨度(Clarity)、成色(Color)及切割(Cut)共四個要素來評定鑽石等級。時至今日,這個鑽石的4C標準已成為全球珠寶市場的共通語言。在4C的評量標準當中,切工是唯一依賴人工技術的部分,也往往決定於工匠的技藝。好的工匠在切割的同時,會仔細考量比例、對稱與磨光等因素,同時考慮整體設計,再切割出最完美的鑽石。好的切工不僅賦予鑽石美麗的外型,也會在最大程度讓光線從頂部到底部
折射回眼中,讓它閃耀出最佳光澤和獨一無二的亮度。鑽石的切工種類繁多,不同切割方式呈現的鑽石閃耀程度也各有不同。雖然一般來說切割面愈多能愈顯閃耀,但相對地技術工藝方面的要求也愈高。
有一種最通常的切工,如圖2D所示,該裸鑽21包括有一冠部211、一亭部212及一腰圍部213,該冠部211或該亭部212均由多個刻面所組成,每一刻面均是透過打磨、拋光的物理性手段,而達到幾近鏡面的光滑效果。在此,圖2C~圖2E的實施例乃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鑽石切工;其中,該冠部211由一桌面211F及多個風箏刻面211S組成,多個風箏刻面211S環繞著該桌面211F的周邊而設置,所以該冠部211的刻面即為桌面211F及風箏刻面211S。該亭部212由多個腰下刻面212S組成,所以該亭部212的刻面為腰下刻面212S。該冠部211位於該腰圍部213的上方,該亭部212位於該腰圍部213的下方,使該腰圍部213連接於多個風箏刻面211S及多個腰下刻面212S之間。
如圖2C所示,該連接件22的下端部經由點焊的方式,而連結至該裸鑽21的腰圍部213;使用點焊的方式,僅透過黏接、黏著的方式,而將該連接件22固定至該裸鑽21上小小的一點,其占用的面積非常小,所以自然就不會擋住、阻擋光線進入或射出該裸鑽21,當然也就不會減弱或降低該裸鑽21的光芒。此外,該連接件22只是一條小小的細長狀結構物,其體積/面積並不大,其設置、固定在該裸鑽21的周邊,當然也不會阻擋、妨害光線進出該鑽石飾品的裸鑽21。因此,可以在兼顧裸鑽21的結構穩固之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允許更多的光線進入或射出該裸鑽21,用以確保人們的眼睛可以看到該鑽石飾品的裸鑽21射出來的光線,體驗到更多的鑽石火彩(即,鑽石內部折射出來五顏六色的光線)折射出來,進而吸引眾人的目光。
請參閱圖2E,由俯視來看該裸鑽21,該裸鑽21的冠部211係由一個桌面211F及多個風箏刻面211S所組成,且,多個風箏刻面211S環繞著該桌面211F的
周邊而設置。當光線射入該裸鑽21之後,最終其內部的光線大部份均會從該桌面211F射出,少部份才從多個風箏刻面211S射出。在此,「桌面211F」為該裸鑽21最前方、最大面積的一個切面的名稱,其搭配上周邊圍繞的風箏刻面211S,可以儘可能地將光線由此桌面211F及風箏刻面211S射出,讓人們體會到鑽石的閃亮光芒。
請參閱圖3A、圖3B及圖3C,圖3A、圖3B及圖3C所繪示為連接件22點焊於裸鑽21的不同部位的示意圖。值得注意的是,該連接件22是經由點焊的方式連結該裸鑽21;具體來說,該連接件22的下端部相接於該裸鑽21的冠部211,且該連接件22連接至該冠部211的位置,可以是其中一風箏刻面211S與另一風箏刻面211S所相交的稜線R1(如圖3A所示)之處,也可以是該冠部211的風箏刻面211S上(如圖3B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該連接件22的下端部也可以相接於該裸鑽21的腰圍部213(如圖2C所示),也可以連接至該裸鑽21的亭部212的腰下刻面212S(請參閱圖3C),甚至相接於其中一腰下刻面212S與另一腰下刻面212S所相交的稜線R2。如此一來,該裸鑽21的四周圍沒有被其他元件所遮蔽,該裸鑽21可從四面八方接收到外部的環境光線,進而通過該裸鑽21內部的反射及折射效應,而讓更多的光線經由冠部211的桌面211F及風箏刻面211S射出,從而大大地增加了裸鑽21的明亮度。也因為如此,本新型的鑽石固定結構20,可以在兼顧裸鑽21黏著、固定的前提下,還可以確保持續發出耀眼的光芒,吸引眾人的目光。
請參閱圖4A~圖4C,圖4A~圖4C所繪示為不同型態的連接件22的示意圖。在圖2A中,該連接件22是呈現直條狀的態樣。在其他實施例中,該鑽石固定結構20的連接件22也可呈S型的態樣(請參閱圖4A),或者,該鑽石固定結構20
的連接件22本身就是一個鍊條(請參閱圖4B),利用該鏈條環結中的一個點來焊住該裸鑽21,用以達到前述點焊的效果。在其他實施例中,如圖4C所示,該裸鑽21的冠部211的刻面也可以不設置桌面211F,因此該冠部211略呈鈍三角形的尖頭形狀;此外,該連接件22則連接至該該裸鑽21的亭部212,亦即,該橢圓狀的連接件22,被點焊而黏著於該亭部212最尖端的那一點,因而本新型的鑽石固定結構20可以有更多樣的變化,滿足更高端的鑽石消費者品味。如此一來,該連接件22可以有結構、形態上的變化,能增進鑽石飾品整體的可看性,以吸引眾人的目光,還可以達到前述固著、固定該裸鑽21的技術效果。
請參閱圖5A至圖5D,圖5A~圖5D所繪示為連接件22與裸鑽21的桌面211F形成一夾角θ的示意圖。其中,該連接件22與裸鑽21的桌面211F會形成的一夾角θ;請同時參閱圖6,圖6所繪示為裸鑽在各種傾斜角度下的出光比例模擬圖。如圖5A所示,該裸鑽21的桌面211F以逆時針方向與該連接件22夾持該夾角θ,則在該圖6的橫座標的”傾斜角度”即為正值;如圖5B、圖5C、圖5D所示,該裸鑽21的桌面211F與該連接件22所夾持的夾角θ為順時針方向,所以其在圖6的橫座標”傾斜角度”上即為負值。如圖6的模擬實驗結果所示,當該夾角θ為±30度以內時,由該裸鑽21的冠部211射出光線的比例大約可維持於70%以上,甚至,當該夾角θ為±10度以內時,由該裸鑽21的冠部211射出光線的比例大約可以高達90%左右。而,當該夾角θ超過±30度時,由該裸鑽21的冠部211射出光線的比例會迅速降低至25%左右。故由此可知,該連接件22點焊至該裸鑽21上,其應特別注意該連接件22與該裸鑽21之桌面211F的夾角θ,應保持於±30度以內。這樣一來,當該鑽石固定結構20被應用於一鑽石飾品上,被做成鑽石耳環穿戴於耳朵上時,該鑽石固定結構20的冠部211就可以儘可能地將大部份的
光線朝向該桌面211F的前方射出,讓該鑽石耳環配戴者前方的觀看者能夠觀察到更多的射出光線,更難以抵擋住該鑽石飾品的裸鑽21本身耀眼的光芒。在此特別說明,圖5A~圖5D的連接件22,如前述實施例所示,可以連接至該裸鑽21的冠部211、亭部212、風箏刻面211S、腰下刻面212S或其稜線R1、R2中的任何一個位置,均不影響圖6的傾斜角度模擬實驗結果。
綜上所述,本新型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可以被應用在鑽石耳環、鑽石戒指…等不同鑽石飾品上,且在兼顧該裸鑽21的連接固定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允許更多的光線進出鑽石,從而避免鑽石飾品的裸鑽21之固定結構阻擋、妨害光線進出該裸鑽21,用以確保該鑽石固定結構20的裸鑽21能讓更多的光線折射出來,將該光線射入人們的眼中,使人們感受到鑽石持續發出的耀眼光芒。
雖然本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鑽石固定結構
21:裸鑽
22:連接件
23:扣件結構
Claims (11)
- 一種鑽石固定結構(20),包括:一連接件(22);及一裸鑽(21),其包括有一冠部(211)、一亭部(212)及一腰圍部(213),該冠部(211)或該亭部(212)係由多個刻面所組成,該冠部(211)位於該腰圍部(213)的上方,該亭部(212)位於該腰圍部(213)的下方,使該腰圍部(213)連接於多個冠部(211)的刻面及多個亭部(212)的刻面之間;其中,該連接件(22)的其中一端部經由點焊的方式連結至該裸鑽(21)的冠部(211)、亭部(212)或腰圍部(213)。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其中,該冠部(211)的刻面為桌面(211F)及風箏刻面(211S),該亭部(212)的刻面為腰下刻面(212S),其中,該冠部(211)由一桌面(211F)及多個風箏刻面(211S)組成,多個風箏刻面(211S)環繞著該桌面(211F)的周邊而設置,該亭部(212)則由多個腰下刻面(212S)組成,且該腰圍部(213)連接於多個風箏刻面(211S)及多個腰下刻面(212S)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其中,該連接件(22)相接於該冠部(211)的風箏刻面(211S)。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其中,該連接件(22)相接於其中一風箏刻面(211S)與另一風箏刻面(211S)所相交的稜線(R1)。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其中,該連接件(22)相接於該亭部(212)的腰下刻面(212S)。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其中,該連接件(22)相接於其中一腰下刻面(212S)與另一腰下刻面(212S)所相交的稜線(R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其中,該連接件(22)與該裸鑽(21)的桌面(211F)形成的一夾角(θ),該夾角(θ)不大於3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還包括一扣件結構(23),該扣件結構(23)設置於該連接件(22)相對於該裸鑽(21)的另一端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其中,該連接件(22)相接於該裸鑽(21)的腰圍部(213)。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其中,該連接件(22)的外觀呈S型或呈弧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鑽石固定結構(20),其中,該連接件(22)為一鍊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8531U TWM604579U (zh) | 2020-07-03 | 2020-07-03 | 鑽石固定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8531U TWM604579U (zh) | 2020-07-03 | 2020-07-03 | 鑽石固定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04579U true TWM604579U (zh) | 2020-12-01 |
Family
ID=74670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08531U TWM604579U (zh) | 2020-07-03 | 2020-07-03 | 鑽石固定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04579U (zh) |
-
2020
- 2020-07-03 TW TW109208531U patent/TWM60457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44319B2 (en) | Cut gemstone providing a specific optical pattern | |
US8769987B2 (en) | Gemstone | |
US20070266732A1 (en) | Encrusted diamond | |
ATE356560T1 (de) | Diamantschliff für schmuckzwecke | |
WO2015166989A1 (ja) | 宝石 | |
AU1175402A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appearance of a gemstone | |
US20070157665A1 (en) | Ring setting | |
JP4382359B2 (ja) | コントロールされた輝きのためにファセットされ混合カットされた宝石 | |
US6681599B2 (en) | Jewelry pendant | |
JP5443022B2 (ja) | ダイアモンド及びその模造宝石 | |
US20210274897A1 (en) | Combination setting for jewelry stones | |
US10085530B2 (en) | Chaton cut for a gemstone made of topaz | |
JP5183129B2 (ja) | カット宝石又は宝石と装身具及びその取り付け方法 | |
JP2017536890A (ja) | カットされた宝石、及びそのような宝石を備える品物 | |
TWM604579U (zh) | 鑽石固定結構 | |
US20110016918A1 (en) | Ornamental diamond having two-stage pavilion | |
CN212661283U (zh) | 钻石固定结构 | |
US20110041554A1 (en) | Gemstone setting | |
US20170311686A1 (en) | Brilliant Cut Gemstone Cluster | |
JP2651522B2 (ja) | ダイヤモンド宝飾品 | |
JP3008486U (ja) | ダイヤモンド宝飾品 | |
CN111084472B (zh) | 一种内部呈现一朵花和五角星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 |
KR20180048526A (ko) | 야광 물질 내장한 보석 | |
CN214432350U (zh) | 一种钻石吊坠 | |
US10660413B2 (en) | Combination setting for jewelry ston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