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8375U - 背光模組及顯示模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及顯示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8375U
TWM598375U TW109200660U TW109200660U TWM598375U TW M598375 U TWM598375 U TW M598375U TW 109200660 U TW109200660 U TW 109200660U TW 109200660 U TW109200660 U TW 109200660U TW M598375 U TWM598375 U TW M5983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 plate
incident surface
disposed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0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正偉
程偉烜
Original Assignee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98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8375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背光模組及具有此背光模組的顯示模組。背光模組包括背板、導光板、架體、光源組件、至少一止擋塊及彈性件。背板具有凸柱,凸柱具有止擋部。導光板具有出光面、底面及入光面,導光板配置於背板上。架體配置於背板上且具有開槽,凸柱穿過開槽,止擋部位於導光板與架體之間,部分架體位於止擋部與背板之間而被止擋部限位於背板上。光源組件配置於架體上且具有至少一發光元件,發光元件朝向入光面。止擋塊配置於光源組件上且抵靠於入光面。彈性件沿垂直於入光面的方向而可壓縮地配置於背板與架體之間。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及顯示模組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模組及顯示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及具有其的顯示模組。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廣告看板使用顯示裝置來顯示其廣告內容。不論是應用於廣告或應用於其他室外顯示,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需具有足夠的亮度以使顯示裝置能夠在室外環境清楚顯示畫面,因此所述顯示裝置大多在導光板的兩側皆配置發光元件而以雙側入光的方式達到高亮度的需求。然而,隨著外在環境的不同,導光板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熱漲冷縮情況,而導致其兩側的入光面與對應的發光元件之間的距離無法符合預期,因而影響顯示品質。此外,不論是一般家用顯示裝置或是上述室外用的顯示裝置,需因應市場需求而朝向薄型化的方式設計。
“先前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新型創作內容,因此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在“先前技術”段落所揭露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新型創作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新型創作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曉或認知。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具有其的顯示模組,可確保發光元件與導光板的入光面之間的距離符合預期,且可縮減裝置厚度。
本新型創作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新型創作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的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背光模組,包括背板、導光板、架體、光源組件、至少一止擋塊及彈性件。背板具有凸柱,凸柱具有止擋部。導光板具有相對的出光面及底面,且具有連接於出光面與底面之間的入光面,導光板配置於背板上。架體配置於背板上且具有開槽,凸柱穿過開槽,止擋部位於導光板與架體之間,部分架體位於止擋部與背板之間而被止擋部限位於背板上。光源組件配置於架體上且具有至少一發光元件,發光元件朝向入光面。止擋塊配置於光源組件上且抵靠於入光面。彈性件沿垂直於入光面的方向而可壓縮地配置於背板與架體之間。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入光面的方向上,至少一止擋塊的厚度大於至少一發光元件的厚度。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入光面的方向上,開槽的尺寸大於凸柱的外徑。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凸柱為螺鎖件,螺鎖件螺鎖於背板的主體。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板具有第一側壁,架體具有第二側壁,第二側壁位於入光面與第一側壁之間,光源組件配置於第二側壁上而位於第二側壁與入光面之間,彈性件配置於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包括至少一支撐塊,其中至少一支撐塊支撐於導光板與背板之間。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源組件包括基板及至少一發光元件,基板配置於架體上,至少一發光元件及至少一止擋塊配置於基板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至少一止擋塊配置於任兩發光元件之間。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包括另一光源組件,其中導光板具有連接於出光面與底面之間的另一入光面,兩入光面彼此相對,另一光源組件配置於背板上且具有至少另一發光元件,至少另一發光元件朝向另一入光面。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組包括至少另一止擋塊,其中至少另一止擋塊配置於另一光源組件上且抵靠於另一入光面。
為達上述的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模組,包括背光模組及顯示面板。背光模組包括背板、導光板、架體、光源組件、至少一止擋塊及彈性件。背板具有凸柱,凸柱具有止擋部。導光板具有相對的出光面及底面,且具有連接於出光面與底面之間的入光面,導光板配置於背板上。架體配置於背板上且具有開槽,凸柱穿過開槽,止擋部位於導光板與架體之間,部分架體位於止擋部與背板之間而被止擋部限位於背板上。光源組件配置於架體上且具有至少一發光元件,發光元件朝向入光面。止擋塊配置於光源組件上且抵靠於入光面。彈性件沿垂直於入光面的方向而可壓縮地配置於背板與架體之間。顯示面板配置於背光模組上。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個優點或功效。在本新型創作的背光模組中,將止擋塊夾設於導光板的入光面與光源組件之間,以避免導光板的入光面與光源組件之間的距離因導光板的熱漲冷縮而非預期地改變。在此配置方式之下,為了讓導光板仍有空間可進行熱漲冷縮而不致翹曲,本新型創作的背光模組在背板與架體之間配置了可沿垂直於入光面的方向壓縮的彈性件,以藉由彈性件的彈性變形來吸收導光板在熱漲冷縮的情況下產生的位移量。另一方面,在本新型創作的背光模組中,凸柱用於背板與架體之間的組裝,其中凸柱的止擋部是位於導光板與架體之間而非位於背板的外側,從而可避免止擋部在背板的外側增加整體裝置的厚度。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新型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的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新型創作。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顯示模組的剖視圖。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顯示模組100包括背光模組110及顯示面板120。顯示面板120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且配置於背光模組110的框體110a上。背光模組110用以提供顯示面板120顯示影像時所需光線。
圖2是圖1的顯示模組沿視角V的部分構件俯視圖。請參考圖1及圖2,詳細而言,背光模組110包括背板112、導光板114、架體116及光源組件118。導光板114及架體116皆配置於背板112上。導光板114具有相對的出光面114a及底面114b,且具有連接於出光面114a與底面114b之間的入光面114c。背板112具有第一側壁112d,架體116具有第二側壁116b,第二側壁116b位於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與背板112的第一側壁112d之間。
光源組件118,例如是發光二極體燈條,配置於架體116上而位於第二側壁116b與入光面114c之間且包括基板118a及配置於基板118a上的至少一發光元件118b(圖2繪示為多個),基板118a配置於架體116的第二側壁116b上,發光元件118b例如是發光二極體元件,其發光面朝向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以使發光元件118b發出的光線可從入光面114c進入導光板114,並在導光板114內傳遞後從出光面114a往顯示面板120傳遞。在本實施例中,顯示模組100可包括光學膜片組130,光學膜片組130配置於導光板114的出光面114a上而位於背光模組110與顯示面板120之間。
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10更包括至少一止擋塊111(圖2繪示為多個)及彈性件113。止擋塊111配置於光源組件118的基板118a上而位於任兩發光元件118b之間,且止擋塊111抵靠於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止擋塊111可為剛性材料,例如包含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彈性件113例如是泡棉或其他具彈性的構件且沿垂直於入光面114c的方向D而可壓縮地配置於背板112的第一側壁112d與架體116的第二側壁116b之間。
如上述般將止擋塊111夾設於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與光源組件118之間,可避免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與光源組件118的發光元件118b之間的距離因導光板114的熱漲冷縮而非預期地改變。並且,為了讓導光板114仍有空間可進行熱漲冷縮而不致翹曲,如上述般在背板112與架體116之間配置了可沿垂直於入光面114c的方向D壓縮的彈性件113,以藉由彈性件113的彈性變形來吸收導光板114在熱漲冷縮的情況下產生的位移量。在本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的方向D上,止擋塊111的厚度被設計為大於發光元件118b的厚度,使發光元件118b不致被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壓迫而損壞。
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10例如是雙側入光的形式。具體而言,導光板114如圖1所示具有連接於出光面114a與底面114b之間的另一入光面114c’,兩入光面114c、114c’彼此相對。背光模組110包括另一光源組件118’及至少另一止擋塊111’。光源組件118’及止擋塊111’的配置與作用方式類似於前述光源組件118及止擋塊111的配置與作用方式。即,光源組件118’包括基板118a’及配置於基板118a’上的至少一發光元件118b’,發光元件118b’朝向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止擋塊111’配置於基板118a’上且抵靠於入光面114c’,以避免入光面114c’與發光元件118b’之間的距離因導光板114的熱漲冷縮而非預期地改變。
光源組件118’與光源組件118的不同處在於,光源組件118’並非如同光源組件118般配置於架體116上,光源組件118’直接配置於背板112的另一第一側壁112d’上。並且,由於前述彈性件113已藉其彈性變形能力提供了導光板114熱漲冷縮時所需的位移空間,故在光源組件118’處並未設置對稱於前述彈性件113的另一彈性件。
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背板112具有凸柱112a,凸柱112a用於背板112與架體116之間的組裝。具體而言,凸柱112a例如為螺鎖件,此螺鎖件螺鎖於背板112的主體112b上的螺柱112c。凸柱112a具有止擋部S,架體116具有開槽116a,凸柱112a穿過開槽116a。止擋部S位於導光板114與架體116之間,且部分架體116位於止擋部S與背板112之間而被止擋部S限位於背板112上。由於凸柱112a的止擋部S如上述般是位於導光板114與架體116之間而非位於背板112的外側,從而可避免止擋部S在背板112的外側增加整體裝置的厚度,且可避免止擋部S在背板112的外側干涉其他構件的裝設。
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的方向D上,架體116的開槽116a的尺寸大於凸柱112a的外徑。藉此,凸柱112a與開槽116a能夠相對移動,從而當導光板114熱漲冷縮時,導光板114、止擋塊111及光源組件118可隨之產生相對於背板112的位移。
進一步而言,使用者例如是利用工具施力於凸柱112a的止擋部S而將凸柱112a螺鎖於背板112。也就是說,在止擋部S如上述般位於導光板114與架體116之間的情況下,使用者是從背板112的正面側(即背板112的朝向導光板114的一側)進行凸柱112a的螺鎖,故在組裝過程中不需將背板112翻面就可將凸柱112a鎖附在背板112並觀察其組裝位置是否適當,而有組裝簡便及節省組裝工時的效果。
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10更包括至少一支撐塊140及至少一支撐塊150。支撐塊140支撐於導光板114與背板112之間,且支撐塊150支撐於導光板114與架體116之間,以使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及入光面114c’能夠分別對齊於光源組件118的發光元件118b及光源組件118’的發光元件118b’。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不配置支撐塊140及支撐塊150,並藉由其他配置方式或結構而使導光板114的入光面114c及入光面114c’分別對齊於發光元件118b及發光元件118b’,本新型創作不對此加以限制。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的實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個優點或功效。在本新型創作的背光模組中,將止擋塊夾設於導光板的入光面與光源組件之間,以避免導光板的入光面與光源組件之間的距離因導光板的熱漲冷縮而非預期地改變。在此配置方式之下,為了讓導光板仍有空間可進行熱漲冷縮而不致翹曲,本新型創作的背光模組在背板與架體之間配置了可沿垂直於入光面的方向壓縮的彈性件,以藉由彈性件的彈性變形來吸收導光板在熱漲冷縮的情況下產生的位移量。另一方面,在本新型創作的背光模組中,凸柱用於背板與架體之間的組裝,其中凸柱的止擋部是位於導光板與架體之間而非位於背板的外側,從而可避免止擋部在背板的外側增加整體裝置的厚度。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創作實施的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創作說明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創作專利涵蓋的範圍內。另外本新型創作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新型創作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新型創作的權利範圍。此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00:顯示模組 110:背光模組 110a:框體 111、111’:止擋塊 112:背板 112a:凸柱 112b:主體 112c:螺柱 112d、112d’:第一側壁 113:彈性件 114:導光板 114a:出光面 114b:底面 114c、114c’:入光面 116:架體 116a:開槽 116b:第二側壁 118、118’:光源組件 118a、118a’:基板 118b、118b’:發光元件 120:顯示面板 130:光學膜片組 140、150:支撐塊 D:方向 S:止擋部 V:視角。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顯示模組的剖視圖。 圖2是圖1的顯示模組沿視角V的部分構件俯視圖。
100:顯示模組
110:背光模組
110a:框體
111、111’:止擋塊
112:背板
112a:凸柱
112b:主體
112c:螺柱
112d、112d’:第一側壁
113:彈性件
114:導光板
114a:出光面
114b:底面
114c、114c’:入光面
116:架體
116a:開槽
116b:第二側壁
118、118’:光源組件
118a、118a’:基板
118b、118b’:發光元件
120:顯示面板
130:光學膜片組
140、150:支撐塊
D:方向
S:止擋部
V:視角

Claims (11)

  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凸柱,其中該凸柱具有一止擋部; 一導光板,具有相對的一出光面及一底面,且具有連接於該出光面與該底面之間的一入光面,其中該導光板配置於該背板上; 一架體,配置於該背板上且具有一開槽,其中該凸柱穿過該開槽,該止擋部位於該導光板與該架體之間,部分該架體位於該止擋部與該背板之間而被該止擋部限位於該背板上; 一光源組件,配置於該架體上且具有至少一發光元件,其中該至少一發光元件朝向該入光面; 至少一止擋塊,配置於該光源組件上且抵靠於該入光面;以及 一彈性件,沿垂直於該入光面的方向而可壓縮地配置於該背板與該架體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在垂直於該入光面的方向上,該至少一止擋塊的厚度大於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的厚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在垂直於該入光面的方向上,該開槽的尺寸大於該凸柱的外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凸柱為一螺鎖件,該螺鎖件螺鎖於該背板的一主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背板具有一第一側壁,該架體具有一第二側壁,該第二側壁位於該入光面與該第一側壁之間,該光源組件配置於該第二側壁上而位於該第二側壁與該入光面之間,該彈性件配置於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包括至少一支撐塊,其中該至少一支撐塊支撐於該導光板與該背板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源組件包括一基板及該至少一發光元件,該基板配置於該架體上,該至少一發光元件及該至少一止擋塊配置於該基板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至少一發光元件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止擋塊配置於任兩該發光元件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包括另一光源組件,其中該導光板具有連接於該出光面與該底面之間的另一入光面,該兩入光面彼此相對,該另一光源組件配置於該背板上且具有至少另一發光元件,該至少另一發光元件朝向該另一入光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包括至少另一止擋塊,其中該至少另一止擋塊配置於該另一光源組件上且抵靠於該另一入光面。
  11. 一種顯示模組,包括: 一背光模組,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凸柱,其中該凸柱具有一止擋部; 一導光板,具有相對的一出光面及一底面,且具有連接於該出光面與該底面之間的一入光面,其中該導光板配置於該背板上; 一架體,配置於該背板上且具有一開槽,其中該凸柱穿過該開槽,該止擋部位於該導光板與該架體之間,部分該架體位於該止擋部與該背板之間而被該止擋部限位於該背板上; 一光源組件,配置於該架體上且具有至少一發光元件,其中該至少一發光元件朝向該入光面; 至少一止擋塊,配置於該光源組件上且抵靠於該入光面;以及 一彈性件,沿垂直於該入光面的方向而可壓縮地配置於該背板與該架體之間;以及 一顯示面板,配置於該背光模組上。
TW109200660U 2019-09-12 2020-01-16 背光模組及顯示模組 TWM5983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8595.4 2019-09-12
CN201921518595.4U CN210376751U (zh) 2019-09-12 2019-09-12 背光模块及显示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8375U true TWM598375U (zh) 2020-07-11

Family

ID=7025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0660U TWM598375U (zh) 2019-09-12 2020-01-16 背光模組及顯示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6751U (zh)
TW (1) TWM59837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6751U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6019B (zh) 背光模組
US7576976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7185594A1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JP2014123122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216079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티 표시장치
US20170248808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025024B2 (en) Display device
US7258478B2 (en) Backlight module
WO2014139241A1 (zh) 导光板定位结构及背光模组
US9551894B2 (en) Display
WO2016119411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7096864A1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WO2017150035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22097532A (ja) 表示装置
CN209879226U (zh)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US2013013584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I515479B (zh) 顯示裝置及背光模組
WO2018126675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M598375U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模組
WO2017028409A1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5538267B2 (ja) システムフレーム
TWI772973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US9423557B2 (en) Backlight component
TWM545270U (zh) 顯示裝置
TWI485486B (zh) 背光模組組件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