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9226U -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9226U
CN209879226U CN201920600681.3U CN201920600681U CN209879226U CN 209879226 U CN209879226 U CN 209879226U CN 201920600681 U CN201920600681 U CN 201920600681U CN 209879226 U CN209879226 U CN 209879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bracket
optical
flexible element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06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生
傅懋闵
张研博
彭建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6006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9226U/zh
Priority to US16/702,561 priority patent/US1098999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9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9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7Optical 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keysto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投影装置的光机模块的上下位移,调整装置包含支架、调整区、可挠性元件及调整元件。支架设置于投影装置的内部;调整区位于光机模块,其中光机模块及支架之间具有间距;可挠性元件抵于支架及光机模块之间;调整元件可活动地穿设于调整区,经由调整元件的作动,调整光机模块的调整区与支架之间的距离。一种应用此调整装置的投影装置亦被提供。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装置和投影装置可对投影画面进行即时调校,以大幅节省调校工时且调校较为容易。

Description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投影装置,尤其是一种设置于投影装置内部以调整光机模块上下位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应用此调整装置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投影装置被应用到各种领域,由消费产品至高科技产品,其应用范围一直在扩展当中。目前投影装置不单纯是以投影机型态出现,而是逐渐可搭载在许多不同的系统应用中,例如游戏电玩、街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在投影装置的应用中,投影画面的呈现格外受到重视,一旦投影画面歪斜,就需要适当的调整。
在目前的投影装置中,可借由调整光机模块的高度来调校投影画面,其中一种调整光机模块高度的方式为添加垫片于光机模块的底部,以便借由垫片的厚度及数量选择来达到调校投影画面不致歪斜的目的。然而,以垫片添加来调整投影画面时,无法看着投影画面一边调校一边添加垫片,因此调整不易;并且,每个光机模块的投影歪斜不致相同,导致添加的垫片厚度或数量也不同,调校费时且费力;此外,垫片本身存在公差,多个垫片组成更会导致累积公差,可能无法满足微调上的需求。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其中借由调整装置可对投影画面进行即时的调校,大幅节省调校工时且调校较为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投影装置的光机模块的上下位移,调整装置包含支架、至少一调整区、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及至少一调整元件。支架设置于投影装置的内部;至少一调整区位于光机模块,其中光机模块及支架之间具有间距;至少一可挠性元件抵于支架及光机模块之间;至少一调整元件可活动地穿设于至少一调整区,且经由至少一调整元件的作动,至少调整光机模块的至少一调整区与支架之间的距离。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投影装置包含:光机模块、投影镜头模块以及调整装置。投影镜头模块连接于光机模块,且投影镜头模块用于将影像光束投射至投影装置的外部。调整装置包含支架、至少三调整区、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及至少三调整元件;至少三调整区平衡分布于光机模块,其中光机模块及支架之间具有间距;至少一可挠性元件抵于支架及光机模块之间;至少三调整元件分别可活动地穿设于至少三调整区,且经由至少三调整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作动,调整光机模块的至少三调整区与支架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因采用调整装置对光机模块进行上下位移的调整,因此可在不需将光机模块整个拆卸的前提下,对投影画面进行即时的调校,以大幅节省调校工时;同时可一边观察投影画面一边进行调校,调整较为容易。再者,调整装置中无需使用垫片,因此可避免传统垫片产生的公差或者多个垫片产生的累积公差,而可微调光机模块的高度至处于规范内的位置,使投影画面不致产生规范外的歪斜,同时,在不需使用单价较贵之金属精密垫片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垫片的开模成本。
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第一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及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利用调整元件改变调整区与支架之间的距离的作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第二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第三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第四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侧视透视示意图。
图6B及图6C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图6A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处于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侧视透视示意图。
图7B及图7C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图7A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处于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第一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投影装置(图中未示)具有调整装置10以及光机模块30。调整装置10用于调整投影装置的光机模块30的上下位移。如图1所示,调整装置10包含支架12、调整区14、可挠性元件16及调整元件18。支架12设置于投影装置的内部,例如设置于投影装置内部的光机模块安装部或者投影装置的机壳上。调整区14位于光机模块30,且光机模块30与支架12之间具有间距20;于一实施例中,光机模块30包含有固定座301,固定座301位于支架12的上方且与支架12之间具有间距20,而调整区14位于固定座301,例如位于固定座301的周边或者角落等一部分区域,于一实施例中,调整区14的个数例如为三个。可挠性元件16抵于支架12及光机模块30的固定座301之间,可挠性元件16包括弹簧或者弹片。调整元件18可活动地穿设于调整区14,且经由调整元件18的作动,改变调整区14与支架12之间的距离。
接续上述说明,图2A及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利用调整元件改变调整区与支架之间的距离的作动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之调整元件18例如为调整螺丝22,图1所示之可挠性元件16例如为弹簧24。如图2A及图2B所示,调整螺丝22具有头部221及螺纹身部222,螺纹身部222连接头部221。于一实施例中,调整区14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41及第二表面142,第二表面142面向支架12,调整区14上设有贯穿第一表面141及第二表面142的通孔143,于一实施例中,通孔143的内径小于调整螺丝22之头部24的外径。又支架12上设置有第一螺孔121,第一螺孔121的位置大抵对应于调整区14的通孔143的位置。
其中,如图2A所示,调整螺丝22的螺纹身部222由上而下穿设入通孔143、穿透出通孔143而螺设于支架12上第一螺孔121的一部分,且调整螺丝22的头部221并抵于调整区14的第一表面141;如图2B所示,旋转调整螺丝22,随着螺纹身部222的持续往下锁入第一螺孔121,调整螺丝22的头部221将推抵调整区14往支架12方向偏移。
接续上述说明,如图2A及图2B所示,弹簧24设置于通孔143及第一螺孔121之间且套设于螺纹身部222,弹簧24的相对两端分别抵于支架12及调整区14的第二表面142,进一步而言,支架12及调整区14的第二表面142之间具有距离D。随着调整区14因螺纹身部222往下锁入第一螺孔121而往支架12方向偏移,则弹簧24受到压缩。此时,若往相反方向旋转调整螺丝22使得螺纹身部222往上旋出时,则弹簧24的弹性恢复力推抵调整区14往远离支架12方向偏移,此时螺纹身部222仍有部分锁于第一螺孔121中,且头部221仍抵于第一表面141。如此一来,支架12及调整区14的第二表面142之间的距离D会随着调整螺丝22往下或往上调整带动调整区14而改变。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第二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之调整装置10A与第一实施例之调整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调整装置10A还包含固定柱26,且弹簧24为套设于固定柱26。如图3所示,固定柱26设置于支架12上,且位于支架12及调整区14之间。固定柱26设有第二螺孔261,于一实施例中,第二螺孔261贯穿固定柱26邻近调整区14的一端,且第二螺孔261对应于通孔143。在第二实施例中,上述之弹簧24套设于固定柱26的外表面,弹簧24的长度略长于固定柱26的高度,且弹簧24的两端分别抵于支架12及调整14区的第二表面142。固定柱26的设置可使光机模块30在组装至支架12时便于固定弹簧24,以避免弹簧24滑动,有助于增进组装的便利性。此外,固定柱26可与支架12一体成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
接续上述说明,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调整螺丝22的螺纹身部222由上而下穿设入通孔143、穿透出通孔143而螺设于第二螺孔261的一部分,且调整螺丝22的头部221并抵于调整区14的第一表面141。当旋转调整螺丝22,使螺纹身部222的持续往下锁入第二螺孔261,调整螺丝22的头部221将推抵调整区14往支架12方向偏移,且调整区14将同时压缩弹簧24。
于另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螺孔261可贯穿固定柱26的相对两端,且更可对应连通至支架12的第一螺孔121(示于图2A及图2B),调整螺丝22的螺纹身部222亦可持续螺入、穿透出第二螺孔261而螺设于支架12上的第一螺孔121中。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第三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的调整装置10B与第一实施例的调整装置10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三实施例的调整装置10B之可挠性元件16为弹片28。如图4所示,弹片28设置于支架12上,于一实施例中,弹片28包括弹性基部281及固定部282,弹片28借由固定部282固定于支架12上且弹性基部281抵于调整区14的第二表面142,弹片28上具有穿孔283,穿孔283与调整区14之通孔143及支架12之第一螺孔121大致对应。调整螺丝22的螺纹身部222由上而下穿设入通孔143、穿透出通孔143、穿设过弹片28的穿孔283而螺设于支架12上第一螺孔121的一部分,且调整螺丝22的头部221并抵于调整区14的第一表面141。当旋转调整螺丝22,使螺纹身部222持续往下锁入第一螺孔121,则调整螺丝22的头部221将推抵调整区14往支架12方向偏移,且调整区14将同时压缩弹性基部281及/或固定部282。
在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例之调整装置10/10A/10B中,螺纹身部222之外螺纹的螺距可能小于第一螺孔121/第二螺孔261之内螺纹的螺距,则当螺纹身部222的外螺纹与第一螺孔121/第二螺孔261的内螺纹相互啮合时,外螺纹的螺牙与内螺牙的螺牙之间可能存在有间隙,则本实施例的调整装置10/10A/10B之可挠性元件16的设置将可借由弹簧24或弹片28的弹性恢复力驱使螺纹身部222的外螺纹紧密逼紧于第一螺孔121/第二螺孔261的内螺纹,以维持调整区14被调整至一定高度时的稳定性。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第四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四实施例中,调整装置10C的可挠性元件16A并非位于调整区14及支架12之间,也非套设于调整螺丝22的螺纹身部222或者固定柱26。在本实施例中,调整元件18的个数为至少三个,调整区14的个数为至少三个,如图5所示,光机模块30例如具有三调整区14(图5中因视角的关系,仅标示两个调整区14)及一支撑区32,支撑区32位于三调整区14之间,于一实施例中,支撑区32形成有一第一卡槽321面向支架12,支架12上形成有第二卡槽122,第二卡槽122与第一卡槽321对应。可挠性元件16A位于支架12与支撑区32之间,于一实施例中,可挠性元件16A具有相对两端,分别卡固于第一卡槽321及第二卡槽122。每一调整区14穿设有可活动的调整元件18,借由调整元件18调整每一调整区14与支架12之间的距离。当调整区14经由调整元件18的调整而往支架12方向移动时,则可挠性元件16A受到压缩。
其中,可挠性元件16A的相对两端可黏住或锁固于第一卡槽321及第二卡槽122内,抑或,可挠性元件16A的相对两端可直接放置于第一卡槽321及第二卡槽122内,且借由光机模块30及支架12压住固定。于一实施例中,若可挠性元件16A为弹簧,则可分别在第一卡槽321及第二卡槽122内设置沟槽(图中未示),且将弹簧两端穿到沟槽中固定。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侧视透视示意图,图6B及图6C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图6A实施例投影装置处于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B及图6C省略绘示外壳43及底部44。同时参考图6A、图6B及图6C所示,投影装置40包含光机模块30、投影镜头模块42、调整装置10以及外壳43(仅绘示于图6A)。光机模块30、投影镜头模块42以及调整装置10位于外壳43的内部,外壳43包含底部44(仅绘示于图6A),调整装置10的支架12位于光机模块30及底部44之间。影镜头模块42连接于光机模块30,且投影镜头模块42用于将影像光束投射至投影装置40的外部。调整装置10包含支架12、至少三调整区14(本实施例中以三个调整区14为例,但图6A、图6B及图6C中因视角的关系,仅各绘示两个调整区14)、可挠性元件16及至少三调整元件18(本实施例中以三个调整元件18为例,但图6A、图6B及图6C中因视角的关系,仅各绘示两个调整元件18),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三调整区14平衡分布于光机模块30,于一实施例中,光机模块30包含固定座301,则至少三调整区14平衡分布于固定座301。其中,可挠性元件16的个数可对应调整元件18的个数,例如为三个,以分别抵于支架12及调整区14之间;可挠性元件16的个数也可为单个,以抵于支架12及三调整区14所环绕的支撑区32(示于图5)之间。而可挠性元件16、支架12及调整区14/支撑区32之间的配置关系以及调整元件18的调整方式已叙述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调整装置中,于此不再赘述。进一步而言,调整装置10A、10B、及10C皆可取代调整装置10而运用于投影装置40中。
请继续参阅图6B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投影镜头模块42将影像光束朝向远离光机模块30方向,例如投影装置40前侧方向投射,投影装置40的前侧例如设置有屏幕(图中未示),以便在屏幕上呈现投影画面P1。于一实施例中,投影画面P1产生规范外的歪斜,例如呈梯形或倒梯形,则经由调整三个调整元件18以分别带动光机模块30之三调整区14的上下移动,如图6C所示,三个不同调整区14与支架12之间的距离并不相同,由于三调整区14平衡分布于光机模块30,调整三个调整元件30可分别带动三调整区14的上下移动,借由此三调整区14所建构的平面调校光机模块30的位置,进而调校投影镜头模块42所投射之投影画面P1(示于图6B)的歪斜情况,而获得最佳化之投影画面P2,于一实施例中,最佳化之投影画面P2例如投影画面P2的相对两侧为大致平行。
图7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侧视透视示意图,图7A及图7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图7A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处于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及图7B省略绘示外壳43。图7A、图7B及图7C所示之投影装置40A与上述投影装置40的主要差异在于投影镜头模块42A将影像光束投射的方向有所不同。如图7A所示,投影装置40A包含外壳43,外壳43包含底部44。同时参考图7A、图7B及图7C,调整装置10的支架12位于光机模块30及底部44之间,投影镜头模块42A例如朝向底部44,并将影像光束朝向与底部44平行的一平面(图中未示)投射,于一实施例中,上述与底部44平行的平面例如为桌面或水平展示面,借以在平面上呈现投影画面P3。于一时实施中,投影画面P3产生规范外的歪斜,例如呈梯形或倒梯形,则经由调整三个调整元件18以分别带动光机模块30之三调整区14的上下移动,如图7C所示,三个不同调整区14与支架12之间的距离并不相同,由于三调整区14平衡分布于光机模块30,调整三个调整元件30可分别带动三调整区14的上下移动,借由此三调整区14所建构的平面调校光机模块30的位置,进而调校投影镜头模块42A所投射之投影画面P3(示于图7B)的歪斜情况,而获得最佳化之投影画面P4。此外,调整装置10A、10B、及10C皆可取代调整装置10而运用于投影装置40A中。
其中,于使用调整元件18进行调校时,可一边调校,一边观察投影画面的歪斜是否合于规范,当投影画面的歪斜符合于规范时,则停止调校,并进一步以点胶方式固定调整元件18,其中点胶的胶体例如为紫外线胶或者螺丝胶,经由点胶以确保调整后之投影画面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投影装置中,借由调整装置的设置可在不需将光机模块整个拆卸的前提下,对投影画面进行即时的调校,以大幅节省工时;同时可一边观察投影画面一边进行调校,调整较为容易。再者,调整装置中无需使用垫片,因此可避免传统垫片产生的公差或者多个垫片产生的累积公差,而可对光机模块的高低位置进行微调至规范内的位置,使投影画面不致产生规范外的歪斜,同时,在不需使用单价较贵之金属精密垫片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垫片的开模成本。此外,调整装置中,可挠性元件的设置可使可挠性元件所提供的弹性恢复力有效驱使调整元件,例如调整螺丝之螺纹身部的外螺纹紧密逼紧于螺孔的内螺纹,消除螺纹身部与螺孔之间因各自螺距不同所产生的间隙,以达到调整时的稳定性,且进一步维持调整区被调整至一定高度时的平稳度。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所有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10C:调整装置
12:支架
121:第一螺孔
122:第二卡槽
14:调整区
141:第一表面
142:第二表面
143:通孔
16、16A:可挠性元件
18:调整元件
20:间距
22:调整螺丝
221:头部
222:螺纹身部
24:弹簧
26:固定柱
261:第二螺孔
28:弹片
281:弹性基部
282:固定部
283:穿孔
30:光机模块
301:固定座
32:支撑区
321:第一卡槽
40、40A:投影装置
42、42A:投影镜头模块
43:外壳
44:底部
D:距离
P1、P2、P3、P4:投影画面。

Claims (15)

1.一种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投影装置的光机模块的上下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含支架、至少一调整区、至少一可挠性元件以及至少一调整元件,其中:
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投影装置的内部;
所述至少一调整区位于所述光机模块,其中所述光机模块及所述支架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抵于所述支架及所述光机模块之间;以及
所述至少一调整元件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至少一调整区,且经由所述至少一调整元件的作动,至少调整所述光机模块的所述至少一调整区与所述支架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模块包含固定座,所述至少一调整区位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及所述支架之间具有所述间距,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抵于所述支架及所述固定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包含弹簧及弹片的至少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至少一调整元件包含调整螺丝,所述调整螺丝具有头部及螺纹身部,所述螺纹身部连接所述头部,所述固定座的各所述至少一调整区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面向所述支架,各所述至少一调整区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螺孔,各所述至少一第一螺孔对应各所述至少一调整区的所述通孔,所述调整螺丝的所述螺纹身部穿设于所述通孔并螺设于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螺孔,所述头部抵于所述第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包含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螺孔之间且套设于所述螺纹身部,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于所述支架及所述至少一调整区的所述第二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包含弹片,所述弹片具有穿孔,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穿孔与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螺孔对应,所述调整螺丝的所述螺纹身部还穿设过所述穿孔,且部分所述弹片抵于所述至少一调整区的所述第二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固定柱,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支架及所述至少一调整区之间,各所述至少一固定柱设有第二螺孔,其至少贯穿所述至少一固定柱邻近所述至少一调整区的一端,所述第二螺孔对应于所述通孔,所述调整螺丝的所述螺纹身部穿设于所述通孔并螺设于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二螺孔,且所述头部抵于所述第一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包含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至少一固定柱,且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于所述支架及所述至少一调整区的所述第二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调整元件的个数为至少三个,所述至少一调整区的个数为至少三个,所述至少三个调整元件分别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至少三个调整区,所述固定座还具有支撑区,其位于所述至少三个调整区之间,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抵于所述支架及所述固定座的所述支撑区之间。
1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含光机模块、投影镜头模块以及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投影镜头模块连接于所述光机模块,且所述投影镜头模块用于将影像光束投射至所述投影装置的外部;以及
所述调整装置包含支架、至少三调整区、至少一可挠性元件以及至少三调整元件,其中:
所述至少三调整区平衡分布于所述光机模块,其中所述光机模块及所述支架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抵于所述支架及所述光机模块之间;以及
所述至少三调整元件分别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至少三调整区,且经由所述至少三调整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作动,至少调整所述光机模块的所述至少三调整区与所述支架之间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模块包含固定座,所述至少三调整区平衡分布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及所述支架之间具有所述间距,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抵于所述支架及所述固定座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个数为至少三个,其分别抵于所述支架及所述至少三调整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还具有支撑区,其位于所述至少三调整区之间,所述支撑区形成有面向所述支架的第一卡槽,所述支架上形成有第二卡槽,其与所述第一卡槽对应,所述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具有相对两端,其分别卡固于所述第一卡槽及所述第二卡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具有底部,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部之间,所述投影镜头模块将所述影像光束朝向与所述底部平行的平面投射。
CN201920600681.3U 2019-04-29 2019-04-29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Active CN209879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0681.3U CN209879226U (zh) 2019-04-29 2019-04-29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US16/702,561 US10989991B2 (en) 2019-04-29 2019-12-04 Adjustment device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0681.3U CN209879226U (zh) 2019-04-29 2019-04-29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9226U true CN209879226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2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0681.3U Active CN209879226U (zh) 2019-04-29 2019-04-29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9991B2 (zh)
CN (1) CN2098792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6755A (zh) * 2020-07-27 2020-10-13 成都辰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放映用可调节投影仪
CN113655683A (zh) * 2021-02-18 2021-11-16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0516B (zh) * 2020-12-28 2024-03-22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2590B2 (ja) * 1998-02-27 2007-0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TWI283331B (en) * 2005-11-16 2007-07-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Carrier apparatus for an optical engine
TW200815897A (en) 2006-09-21 2008-04-01 Benq Corp Projecto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6755A (zh) * 2020-07-27 2020-10-13 成都辰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放映用可调节投影仪
CN111766755B (zh) * 2020-07-27 2021-08-13 成都辰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放映用可调节投影仪
CN113655683A (zh) * 2021-02-18 2021-11-16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89991B2 (en) 2021-04-27
US20200341354A1 (en)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9226U (zh)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US20200393077A1 (en) Quick release assembly and support
JP426161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3372905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取付け構造
US1122165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 screens
US7891859B2 (en)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663963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0132279A (ja) 携帯用コンピュ―タ用平板表示装置
US11237464B2 (en) Projector and lens module
US7258478B2 (en) Backlight module
EP2015131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21121346A1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18508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apparatus
WO2014069456A1 (ja) 表示装置
US20100117497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JP2012053119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WO2021082561A1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US10002551B2 (en) Bendable display device
US9268172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 optical film set,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8090732A1 (zh) 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CN210376751U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模块
US9052577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double image display function
CN207718646U (zh) 一种单框体智能黑板
CN220711551U (zh) 一种会议机
TW201339691A (zh) 液晶顯示模組之組裝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