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7963U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7963U
TWM597963U TW109202701U TW109202701U TWM597963U TW M597963 U TWM597963 U TW M597963U TW 109202701 U TW109202701 U TW 109202701U TW 109202701 U TW109202701 U TW 109202701U TW M597963 U TWM597963 U TW M5979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
slide rail
link
display pane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2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溫峻宏
陳俊賢
孫惠平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2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7963U/zh
Publication of TWM597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7963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主顯示器與兩個子顯示器。主顯示器包括機殼與設置在機殼的主顯示面板。機殼具有內部通道與連通內部通道的兩個側開口。兩個子顯示器滑設在機殼,且收納在內部通道中或分別經由兩個側開口移出內部通道。每一個子顯示器包括並列設置的兩個滑軌機構、子顯示面板以及把手。子顯示面板設置在兩個滑軌機構之間,且連接兩個滑軌機構。把手設置在子顯示面板的一側,其中把手的至少一部分位在內部通道外,且把手包括兩個連接部。兩個連接部分別連接兩個滑軌機構。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螢幕的尺寸可擴充(enlargeable)的顯示裝置。
因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具備多工處理與高運算效能等優勢,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而言,應用於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的顯示裝置的顯示螢幕大多為單一尺寸,為因應商務或電玩競賽需求,遂有顯示螢幕的尺寸可擴充的顯示裝置被提出。詳細而言,顯示螢幕的尺寸可擴充的顯示裝置是由主顯示器與兩個子顯示器組成,常態下,兩個子顯示器收納在主顯示器的後側。當使用者存在擴充顯示螢幕的尺寸的需求時,使用者可將兩個子顯示器分別從主顯示器的左側與右側移出,以藉由主顯示器與兩個子顯示器拼接出更大尺寸的顯示螢幕。
在兩個子顯示器的任一者相對於主顯示器移動的過程中,倘若子顯示器的移動軌跡產生偏斜,則使用者便無法讓子顯示器順利地從主顯示器的側邊(例如左側或右側)移出,或者是無法讓子顯示器順利移回主顯示器的後側。因此,如何提高兩個子顯示器相對於主顯示器移動時的可靠度與穩定度,並提高使用者操作上的便利性,已成為相關廠商積極改善與優化的項目。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便於使用者操作,且具有良好的操作可靠度與穩定度。
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其包括主顯示器與兩個子顯示器。主顯示器包括機殼與設置在機殼的主顯示面板。機殼具有內部通道與連通內部通道的兩個側開口。兩個子顯示器滑設在機殼,且收納在內部通道中或分別經由兩個側開口移出內部通道。每一個子顯示器包括並列設置的兩個滑軌機構、子顯示面板以及把手。子顯示面板設置在兩個滑軌機構之間,且連接兩個滑軌機構。把手設置在子顯示面板的一側,其中把手的至少一部分位在內部通道外,且把手包括兩個連接部。兩個連接部分別連接兩個滑軌機構。
基於上述,在本新型創作的顯示裝置中,主顯示器的機殼具有容納兩個子顯示器的內部通道,在使兩個子顯示器分別經由機殼的兩個側開口移出內部通道後,兩個子顯示器的兩個子顯示面板拼接在主顯示器的主顯示面板的兩側(例如左側與右側),以達到擴充顯示螢幕的尺寸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每一個子顯示器中,子顯示面板是由兩個滑軌機構所承載,且把手連接兩個滑軌機構。因每一個子顯示器的把手的至少一部分位在內部通道外,使用者易於對把手施力,以帶動兩個滑軌機構與子顯示面板,且兩個滑軌機構可用以保持子顯示面板的滑動穩定度。也就是說,本新型創作的顯示裝置不僅便於使用者操作,同時具有良好的操作可靠度與穩定度。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處於第一顯示模式下的示意圖。圖2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處於過渡狀態下的示意圖。圖3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處於第二顯示模式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可整合至筆記型電腦、一體機(AIO)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其他適用的電子產品,或者是作為獨立的顯示器。詳細而言,顯示裝置100包括主顯示器110與兩個子顯示器120,其中兩個子顯示器120可收納在主顯示器110的內部或自主顯示器110的兩側(例如左側與右側)移出。
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100處於第一顯示模式,圖2所示的顯示裝置100處於第一顯示模式與第二顯示模式之間的過渡狀態,而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100處於第二顯示模式。在圖2所示的過渡狀態下,兩個子顯示器120分別自主顯示器110的兩側(例如左側與右側)移出主顯示器110的內部。在圖3所示的第二顯示模式下,兩個子顯示器120進一步相對於主顯示器110旋轉並分別移動靠近主顯示器110的兩側(例如左側與右側),以遮擋住主顯示器110的側邊框。
圖4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5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立體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圖3、圖4以及圖5,在第一顯示模式下,兩個子顯示器120疊合在主顯示器110的內部,且主顯示器110用以提供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顯示螢幕。在第二顯示模式下,兩個子顯示器120分別自主顯示器110的兩側(例如左側與右側)移出,且兩個子顯示器120拼接在主顯示器110,以提供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顯示螢幕,其中第二尺寸大於第一尺寸。也就是說,顯示裝置100可自第一顯示模式切換至第二顯示模式,以達到擴充顯示螢幕的尺寸的目的。
主顯示器110包括機殼111與設置在機殼111的主顯示面板112,且主顯示面板112固定在機殼111。另一方面,機殼111具有內部通道111a與連通內部通道111a的兩個側開口111b,且內部通道111a用以容納兩個子顯示器120。在第一顯示模示下,兩個子顯示器120重疊在內部通道111a中。兩個側開口111b作為內部通道111a與外界的連通口,其中兩個子顯示器120具有相對於機殼111滑動的運動自由度,且兩個子顯示器120可分別經由兩個側開口111b移出內部通道111a,以切換至第二顯示模式,又或者是,兩個子顯示器120可分別經由兩個側開口111b移回內部通道111a,以切換至第一顯示模式。
請參考圖1至圖5,每一個子顯示器120包括並列設置的兩個滑軌機構121、子顯示面板122以及把手123,其中子顯示面板122設置在兩個滑軌機構121之間,且子顯示面板122連接兩個滑軌機構121。在第一顯示模式下,兩個子顯示面板122重疊在內部通道111a中,在內部通道111a中,兩個子顯示器120的其一的兩個滑軌機構121並列於兩個子顯示器120的另一的兩個滑軌機構121,以利於兩個子顯示面板122移出內部通道111a或移回內部通道111a。
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中,兩個滑軌機構121對稱設置在子顯示面板122的兩側(例如上側與下側),其中兩個滑軌機構121用以承載子顯示面板122,且子顯示面板122可透過兩個滑軌機構121相對於機殼111滑動。在子顯示面板122相對於機殼111滑動的過程中,兩個滑軌機構121可保持子顯示面板122的滑動穩定度,以讓子顯示面板122透過兩個滑軌機構121在筆直的滑動軌跡上滑動。藉由兩個滑軌機構121的輔助,滑動時的子顯示面板122不易於產生偏斜,故能避免子顯示面板122與機殼111產生結構干涉。除此之外,兩個滑軌機構121可用以支撐起子顯示面板122,避免移出內部通道111a外的子顯示面板122受重力作用而下垂。
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中,把手123設置在子顯示面板122的一側,且把手123的至少一部分位在內部通道111a外,即把手123的至少一部分外露於機殼111。另一方面,把手123包括相對的兩個連接部123a,且兩個連接部123a分別連接兩個滑軌機構121。在把手123的至少一部分外露於機殼111的情況下,使用者易於對把手123施力,以帶動兩個滑軌機構121與子顯示面板122相對於機殼111滑動。
也就是說,顯示裝置100不僅便於使用者操作,同時具有良好的操作可靠度與穩定度。
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中,每一個滑軌機構121包括第一滑軌121a、第二滑軌121b以及第三滑軌121c,其中第一滑軌121a固定在機殼111,且位在內部通道111a中。第二滑軌121b滑接第一滑軌121a,且第三滑軌121c滑接第二滑軌121b。舉例來說,滑軌機構121可為三節線性滑軌,且第二滑軌121b位在第一滑軌121a與第三滑軌121c之間。另一方面,把手123位在兩個滑軌機構121的兩個第三滑軌121c的一側,且把手123的兩個連接部123a分別連接兩個滑軌機構121的兩個第三滑軌121c。在第一顯示模式下,兩個連接部123a位在內部通道111a中。
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中,子顯示面板122安裝在兩個滑軌機構121的兩個第三滑軌121c之間,且連接兩個第三滑軌121c。當使用者拉動子顯示器120的把手123時,兩個滑軌機構121的兩個第三滑軌121c暫不分別相對於兩個第二滑軌121b滑動,但兩個第二滑軌121b分別相對於兩個第一滑軌121a滑動並經由對應的側開口111b移出內部通道111a。同時間,子顯示面板122與兩個第三滑軌121c隨著兩個第二滑軌121b經由對應的側開口111b移出內部通道111a。在兩個第二滑軌121b滑動到定點並停止滑動後,子顯示面板122與兩個第三滑軌121c開始分別相對於兩個第二滑軌121b滑動,並在滑動到定點後停止滑動。至此,顯示裝置100已自第一顯示模式切換至第二顯示模式。
在第一顯示模式下,每一個子顯示器120的子顯示面板122、兩個第二滑軌121b以及兩個第三滑軌121c收納在內部通道111a中。在第二顯示模式下,每一個子顯示器120的子顯示面板122與兩個第三滑軌121c經由對應的側開口111b完全移出內部通道111a,而每一個第二滑軌121b可概分為移出內部通道111a的一部分與位在內部通道111a內的另一部分。
圖6A至圖6C是圖2中區域R1至R3的放大示意圖。請參考圖1至圖3、圖5以及圖6A至圖6C,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子顯示器120還包括並列設置的兩個連桿機構124,其中兩個連桿機構124對稱設置在子顯示面板122的兩側(例如上側與下側),且子顯示面板122透過兩個連桿機構124連接兩個滑軌機構121的兩個第三滑軌121c。
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中,兩個連桿機構124的其一位在兩個滑軌機構121的其一的第三滑軌121c與子顯示面板122之間,且兩個連桿機構124的另一位在兩個滑軌機構121的另一的第三滑軌121c與子顯示面板122之間。詳細而言,每一個連桿機構124包括第一連桿124a與第二連桿124b,其中第二連桿124b較第一連桿124a靠近把手123,且第二連桿124b位在第一連桿124a與把手123之間。另一方面,每一個連桿機構124的第一連桿124a的兩端部分別樞接子顯示面板122與對應的第三滑軌121c,且每一個連桿機構124的第二連桿124b的兩端部分別樞接子顯示面板122與對應的第三滑軌121c。也就是說,每一個子顯示面板122可透過對應的兩個連桿機構124相對於對應的兩個第三滑軌121c旋轉。
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中,把手123與兩個滑軌機構121的兩個第三滑軌121c可構成一個用以容納子顯示面板122與兩個連桿機構124的空間101。當子顯示面板122透過對應的兩個連桿機構124相對於對應的兩個第三滑軌121c旋轉時,子顯示面板122可移出空間101或移回空間101中。
在第一顯示模式與第二顯示模式切換的過程中,兩個子顯示面板122的其一的旋轉行程大於兩個子顯示面板122的另一的旋轉行程,故對應兩個子顯示面板122中旋轉行程較大者的兩個連桿機構124的長度大於對應兩個子顯示面板122中旋轉行程較小者的兩個連桿機構124的長度。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連桿機構124的第二連桿124b平行於第一連桿124a,且第二連桿124b的長度等於第一連桿124a的長度。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中,每一個連桿機構124的第二連桿124b中用以樞接對應的第三滑軌121c的端部為齒輪部124c。把手123還包括兩個齒條部123b,且每一個齒條部123b連接一個連接部123a。具體而言,把手123的兩個連接部123a分別滑接兩個第三滑軌121c,且兩個齒條部123b分別滑接兩個第三滑軌121c。在每一個第三滑軌121c上,把手123的齒條部123b嚙接第二連桿124b的齒輪部124c。
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中,若把手123的兩個連接部123a分別相對於兩個第三滑軌121c滑動,且兩個齒條部123b分別相對於兩個第三滑軌121c滑動,則兩個齒條部123b帶動兩個第二連桿124b的兩個齒輪部124c旋轉。此時,兩個第二連桿124b產生旋轉,並帶動子顯示面板122與兩個第一連桿124a同步旋轉。
舉例來說,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的子顯示面板122完全移出機殼111的內部通道111a後,使用者可持續對把手123施力,以讓把手123往遠離主顯示器110的方向移動。此時,把手123相對於兩個第三滑軌121c滑動,以透過兩個齒條部123b帶動兩個第二連桿124b的兩個齒輪部124c旋轉,且子顯示面板122與兩個第一連桿124a隨著兩個第二連桿124b同步運動,以讓子顯示面板122移動靠近主顯示器110的側邊(例如左側或右側),並遮擋住主顯示器110的側邊框,以提高拼接後的主顯示面板112與子顯示面板122的連續性與完整性。
在每一個子顯示器120中,每一個連桿機構124的第一連桿124a與第二連桿124b的運動自由度受制於子顯示面板122的所在位置,且把手123的兩個連接部123a與兩個齒條部123b的運動自由度也受制於子顯示面板122的所在位置。進一步而言,在子顯示面板122未完全移出機殼111的內部通道111a前,子顯示面板122受到側開口111b的壁面的抵擋而無法透過兩個連桿機構124相對於兩個第三滑軌121c旋轉。也就是說,此時的每一個連桿機構124的第一連桿124a與第二連桿124b並無法相對於對應的第三滑軌121c旋轉以帶動子顯示面板122。
另外,因把手123的兩個齒條部123b分別嚙接兩個第二連桿124b的兩個齒輪部124c,在子顯示面板122無法透過兩個連桿機構124相對於兩個第三滑軌121c旋轉的情況下,把手123的兩個連接部123a並無法分別相對於兩個第三滑軌121c滑動,且兩個齒條部123b也無法分別相對於兩個第三滑軌121c滑動以帶動兩個第二連桿124b的兩個齒輪部124c旋轉。
因此,在子顯示面板122完全移出機殼111的內部通道111a後,一旦兩個齒條部123b相對於兩個第三滑軌121c滑動,兩個第二連桿124b的兩個齒輪部124c便能分別被兩個齒條部123b帶動而旋轉,並藉由兩個第二連桿124b帶動子顯示面板122與兩個第一連桿124a。
在本實施例中,為提高兩個子顯示器120滑動時的穩定度與可靠度,顯示裝置100更包括多個導輪130,其中這些導輪130樞設在機殼111,且對應這些滑軌機構121設置在機殼111的兩側(例如上側與下側)。舉例來說,每一個滑軌機構121對應設有至少一個導輪130,且這些導輪130分別鄰近兩個側開口111b。在第一顯示模式下,這些導輪130分別接觸兩個子顯示器120的兩個把手123,在自第一顯示模式切換至第二顯示模式的過程中,每一個把手123移離對應的導輪130,每一個滑軌機構121的第二滑軌121b相對於機殼111滑動並接觸對應的導輪130。
特別說明的是,由於每一個連桿機構124的第二連桿124b平行於第一連桿124a,且第二連桿124b的長度等於第一連桿124a的長度,因此,在每一個第二連桿124b帶動對應的子顯示面板122與第一連桿124a同步旋轉的過程中,第二連桿124b使子顯示面板122中遠離主顯示器110的一側所產生的旋轉行程實質上等於第一連桿124a使子顯示面板122中靠近主顯示器110的另一側所產生的旋轉行程。因此,在兩個子顯示面板122完全移出機殼111外並遮擋住主顯示器110的側邊框後(即顯示裝置100切換至第二顯示模式後),兩個子顯示面板122與主顯示面板112實質上保持平行。
以下列舉其他實施例作說明,該等實施例的設計原理相同或相似,故僅就該等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作說明。
圖7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處於第二顯示模式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7,本實施的顯示裝置100A與前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的差異在於:連桿機構中的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的長度設計。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連桿機構1241包括第一連桿1241a與第二連桿1241b,且第二連桿1241b的長度大於第一連桿1241a的長度。在每一個第二連桿1241b帶動對應的子顯示面板122與第一連桿1241a同步旋轉的過程中,第二連桿1241b使子顯示面板122中遠離主顯示器110的一側所產生的旋轉行程大於第一連桿1241a使子顯示面板122中靠近主顯示器110的另一側所產生的旋轉行程。因此,在兩個子顯示面板122完全移出機殼111外並遮擋住主顯示器110的側邊框後(即顯示裝置100A切換至第二顯示模式後),兩個子顯示面板122實質上傾斜於主顯示面板112,以讓使用者獲致環繞視野。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的顯示裝置中,主顯示器的機殼具有容納兩個子顯示器的內部通道,在使兩個子顯示器分別經由機殼的兩個側開口移出內部通道後,兩個子顯示器的兩個子顯示面板拼接在主顯示器的主顯示面板的兩側(例如左側與右側),以達到擴充顯示螢幕的尺寸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每一個子顯示器中,子顯示面板是由兩個滑軌機構所承載,且把手連接兩個滑軌機構。因每一個子顯示器的把手的至少一部分位在內部通道外,使用者易於對把手施力,以帶動兩個滑軌機構與子顯示面板,且兩個滑軌機構可用以保持子顯示面板的滑動穩定度。也就是說,本新型創作的顯示裝置不僅便於使用者操作,同時具有良好的操作可靠度與穩定度。
除此之外,在每一個子顯示器中,子顯示面板透過兩個連桿機構連接兩個滑軌機構。在子顯示面板完全移出機殼的內部通道後,使用者可持續對把手施力,以讓把手往遠離主顯示器的方向移動。此時,把手相對於兩個滑軌機構滑動以帶動兩個連桿機構旋轉,且子顯示面板隨著兩個連桿機構同步運動而移動靠近主顯示器的側邊(例如左側或右側),以提高拼接後的主顯示面板與子顯示面板的連續性與完整性。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顯示裝置 101:空間 110:主顯示器 111:機殼 111a:內部通道 111b:側開口 112:主顯示面板 120:子顯示器 121:滑軌機構 121a:第一滑軌 121b:第二滑軌 121c:第三滑軌 122:子顯示面板 123:把手 123a:連接部 123b:齒條部 124、1241:連桿機構 124a、1241a:第一連桿 124b、1241b:第二連桿 124c:齒輪部 130:導輪 R1~R3:區域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處於第一顯示模式下的示意圖。 圖2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處於過渡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3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處於第二顯示模式下的示意圖。 圖4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5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立體剖面示意圖。 圖6A至圖6C是圖2中區域R1至R3的放大示意圖。 圖7是本新型創作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處於第二顯示模式下的示意圖。
100:顯示裝置
110:主顯示器
111:機殼
111b:側開口
112:主顯示面板
120:子顯示器
123:把手
130:導輪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主顯示器,包括機殼與設置在該機殼的主顯示面板,其中該機殼具有內部通道與連通該內部通道的兩個側開口;以及 兩個子顯示器,滑設在該機殼,其中該兩子顯示器收納在該內部通道中或分別經由該兩側開口移出該內部通道, 每一該子顯示器包括: 並列設置的兩個滑軌機構; 子顯示面板,設置在該兩滑軌機構之間,其中該子顯示面板連接該兩滑軌機構;以及 把手,設置在該子顯示面板的一側,其中該把手的至少一部分位在該內部通道外,且該把手包括兩個連接部,該兩連接部分別連接該兩滑軌機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每一該子顯示器中,每一該滑軌機構包括固定在該內部通道中的第一滑軌、滑接該第一滑軌的第一滑軌以及滑接該第二滑軌的第三滑軌, 該把手位在該兩滑軌機構的該兩第三滑軌的一側,且該把手的該兩連接部分別連接該兩滑軌機構的該兩第三滑軌,其中該子顯示面板位在該兩滑軌機構的該兩第三滑軌之間,且該子顯示面板連接該兩滑軌機構的該兩第三滑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每一該子顯示器中,該子顯示面板、每一該第二滑軌以及每一該第三滑軌收納在該內部通道中,或者是,該子顯示面板、每一該第二滑軌的一部分以及每一該第三滑軌經由對應的該側開口移出該內部通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子顯示器還包括並列設置的兩個連桿機構,該兩連桿機構的其一位在該兩滑軌機構的其一的該第三滑軌與該子顯示面板之間,且該兩連桿機構的另一位在該兩滑軌機構的另一的該第三滑軌與該子顯示面板之間, 該子顯示面板透過該兩連桿機構連接該兩滑軌機構的該兩第三滑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每一該子顯示器中,每一該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且該第二連桿位在該第一連桿與該把手之間,該第二連桿的長度大於等於該第一連桿。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每一該子顯示器中,每一該連桿機構的該第一連桿的兩端部分別樞接該子顯示面板與對應的該第三滑軌,且該每一該連桿機構的該第二連桿的兩端部分別樞接該子顯示面板與對應的該第三滑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每一該子顯示器中,每一該連桿機構的該第二連桿中用以樞接對應的該第三滑軌的該端部為齒輪部, 該把手還包括兩個齒條部,且每一該齒條部連接一該連接部,其中每一該連接部與對應的該齒條部滑接對應的該第三滑軌,且每一該齒條部嚙接一該連桿機構的該第二連桿的該齒輪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每一該子顯示器中,每一該連桿機構的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二連桿的運動自由度受制於該子顯示面板的所在位置, 在該子顯示面板未完全移出該內部通道前,每一該連桿機構的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二連桿無法相對於對應的該第三滑軌旋轉以帶動該子顯示面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每一該子顯示器中,該把手的每一該連接部與對應的該齒條部的運動自由度受制於該子顯示面板的所在位置, 在該子顯示面板未完全移出該內部通道前,該把手的每一該連接部與對應的該齒條部無法相對於對應的該第三滑軌滑動以帶動對應的該連桿機構的該第二連桿的該齒輪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多個導輪,樞設在該機殼且鄰近該兩側開口,該些導輪用以接觸該兩子顯示器的該兩把手或該些滑軌機構。
TW109202701U 2020-03-10 2020-03-10 顯示裝置 TWM597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2701U TWM597963U (zh) 2020-03-10 2020-03-10 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2701U TWM597963U (zh) 2020-03-10 2020-03-10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7963U true TWM597963U (zh) 2020-07-01

Family

ID=72602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2701U TWM597963U (zh) 2020-03-10 2020-03-10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7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654B (zh) * 2021-06-18 2022-12-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雙螢幕顯示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654B (zh) * 2021-06-18 2022-12-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雙螢幕顯示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43478A1 (zh) 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US109360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screens
US2021039722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inge with movable rigid display support
US7962185B2 (en) Slide mechanism and slide-typ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lide mechanism
TWI464562B (zh) 可攜式電腦
US20190227598A1 (en) Convertible dual screen laptop
TWI482571B (zh) 可攜式電腦
US20140139987A1 (en) Information apparatus and link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apparatus
JP3156174U (ja) 投影式電子装置
US11656659B2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hinge with hybrid rotation for distributed torque
TWM605990U (zh) 具多螢幕的折疊式電子裝置
WO2020156142A1 (zh) 终端设备
US11971744B2 (en) Display devices of computing devices
TWM597963U (zh) 顯示裝置
CN211403299U (zh) 显示设备
US10234908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a computing device
TWM601511U (zh) 電子裝置
US20180136699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a computing device
TW202228491A (zh) 可撓式顯示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WO2024008026A1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139386A1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4078285A1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TW201316152A (zh) 具有多螢幕之筆記型電腦
TWI817690B (zh) 電子裝置
WO2024067108A1 (zh) 折叠装置及可折叠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