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7034U - 複合式散熱結構 - Google Patents

複合式散熱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7034U
TWM597034U TW109203568U TW109203568U TWM597034U TW M597034 U TWM597034 U TW M597034U TW 109203568 U TW109203568 U TW 109203568U TW 109203568 U TW109203568 U TW 109203568U TW M597034 U TWM597034 U TW M59703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qualizing plate
heat dissipation
temperature equalizing
heat pi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3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勝煌
Original Assignee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3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7034U/zh
Publication of TWM597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703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複合式散熱結構,係包含:至少一熱管、至少一均溫板; 所述熱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延伸部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二端設於該延伸部之兩端;該均溫板呈環狀捲曲選擇包覆或圈套或環設或圍繞於前述第一、二端及該延伸部其中任一,並均溫板兩端環繞連接,透過本創作複合式散熱結構係可同時獲得大面積吸熱及遠端熱傳導之複合解熱方案者。

Description

複合式散熱結構
一種複合式散熱結構,尤指一種整合大面積吸熱及軸向遠端熱傳散熱複合式熱傳效果的複合式散熱結構。
均溫板與熱管係為常見的熱傳元件,均溫板係為一種大面積面與面的熱傳導方式,用於快速均溫擴散,其主要係透過一面與熱源接觸,另一面則設置散熱元件諸如散熱鰭片,藉此將熱源產生之熱量傳遞給散熱鰭片再透過與空氣的熱交換進行散熱解熱之工作。 熱管工作原理與均溫板大致相同,相同之處都是透過兩相流之熱交換進行傳導熱之工作,而熱管與均溫板不同之處在於,熱管屬於一種軸向的熱傳導,主要係之從熱管之一端傳遞至另一端進行熱傳導,為一種遠端熱傳導方式。 現行有業者將均溫板與熱管結合使用,藉以達到同時具有大面積及遠端熱傳導之功效,最常見的係將熱管包覆於均溫板的氣密腔室中或將熱管的氣密腔室與均溫板的氣密腔室連結,藉此達到將均溫板與熱管結合使用之效果。 上述習知均溫板及熱管結合之方式於製程中較為繁瑣,且真空度不易控制,容易因為失真空而產生不良品,無論是將均溫板與熱管的氣密腔室相互連通,或是將一熱管一端插入均溫板之腔室內真空氣密皆不易控制容易洩漏真空,且均溫板之腔室亦因熱管之置入造成氣液兩項變化的不足嚴重影響熱傳效率,且其功能及型態皆需要客製化因此無法通用,造成使用上極大的不便與困擾,故如何改善習知技術所帶來之缺失,則為現行該項業者首要改善之目標。
爰此,為有效解決上述之問題,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同時將均溫板的大面積熱傳導及熱管的軸向遠端熱傳導作一整合的複合式散熱結構。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複合式散熱結構,係包含:至少一熱管、至少一均溫板; 所述熱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延伸部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二端設於該延伸部之兩端;所述均溫板呈環狀捲曲選擇包覆或圈套或環設或圍繞於前述第一、二端及該延伸部其中任一,並均溫板兩端係環繞連(銜)接。 透過本創作複合式散熱結構係可解決習知製造技術真空氣密不佳之問題,並同時獲得均溫板及熱管兩者均溫及遠端熱傳導之特性。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1、2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之第一實施例立體分解及組合剖視圖,如圖所示,所述複合式散熱結構,係包含:至少一熱管1、至少一均溫板2; 所述熱管1具有一第一端11及一延伸部12及一第二端13,所述第一、二端11、13設於該延伸部12之兩端,所述熱管1內具有一真空腔室14,並該真空腔室14獨立設置並設置有至少一毛細層15及一工作液體16。 所述均溫板2呈環狀捲曲選擇包覆或圈套或環設或圍繞於前述第一、二端11、13及該延伸部12其中任一,並該均溫板2兩端環繞連(銜)接。 所述均溫板2具有一氣密腔室21,該氣密腔室21內部填充有一工作液體23,且該腔室21內壁面設置有至少一毛細結構22,所述均溫板2上、下之外側面具有一第一側2a及一第二側2b,該氣密腔室21外緣具有一唇邊24,所述均溫板2捲曲後該兩端之唇邊24相互連接,該第二側2b位於該均溫板2捲曲後之內側表面,該第二側2b貼設於前述熱管1之外緣表面,並該第一側2a與一熱源3接觸傳導熱量。 請參閱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第二實施例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所述均溫板2之所述第一側2a設定至少一吸熱部2c與至少一熱源3接觸傳導熱源,或該第一側2a設定多個吸熱部2c同時與多個熱源3接觸傳導熱量並不引以為限。 另,該均溫板2之第一側2a之吸熱部2c之其餘未與熱源3接觸之部位設置有複數散熱鰭片4,可增進散熱之效能;所述第二側2b包覆或圈套或環設或圍繞貼合於該熱管1之外緣,與該熱管1至少一部份貼合接觸進行熱傳導。 請參閱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第三實施例立體組合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具有一第一熱管1a及一第二熱管1b及一第三熱管1c及一第四熱管1d,所述第一、二、三、四熱管1a、1b、1c、1d水平並列設置(亦可彼此垂直堆疊設置),所述均溫板2同時包覆或圈套或環設或圍繞於該第一、二、三、四熱管1a、1b、1c、1d外緣,所述第一、二、三、四熱管1a、1b、1c、1d與該均溫板2接觸之一端成扁平狀(或其他幾何形狀),另,所述第一、二、三、四熱管1a、1b、1c、1d未與該均溫板2接觸之另端延伸串套複數散熱鰭片4,藉此,可將熱量快速傳導至遠端進行散熱。 請參閱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第四實施例立體組合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所述均溫板2呈一平板捲曲管狀,該均溫板2兩端係環繞連通相連接,即該氣密腔室21係環形連通設置且該毛細結構22亦相連通,,令均溫板2汽液循環呈環狀擴散。 請參閱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第五實施例立體組合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所述熱管1為一平板式熱管,所述均溫板2捲曲環繞包覆於該熱管1一端之外緣,所述熱管1之另一端串設有複數散熱鰭片或一散熱器或一水冷模組或水排,本實施例係以散熱鰭片4作為說明實施例並不引以為限,藉以快速將熱量帶離至遠端進行散熱。 請參閱第7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第六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所述均溫板2與該熱管1之間更具有一第一散熱器5,所述均溫板2內緣同時包覆該第一散熱器5一側及該熱管1一側,所述第一散熱器5具有複數散熱鰭片51之組合。 本實施例透過該均溫板2環繞設置一環狀體後並同時於該均溫板2捲曲為環狀體之內緣水平布設複數熱管1及該第一散熱器5(鳍片),並該第一散熱器5疊設於該等熱管1上方,並由該均溫板2同時圈繞包覆該等熱管1及該第一散熱器5。 請參閱第8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第七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部分結構與前述第六實施例相同,故在此將不再贅述,惟本實施例與前述第六實施例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所述均溫板2外緣表面之一側另外設置有一第二散熱器6(鳍片)。 前述各實施例中之熱管1的第一、二端11、13係呈扁平狀或橢圓狀或方形,藉以方便與該均溫板2或散熱元件貼設,提供兩者之間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並熱管1其餘部位即延伸部可呈任意形狀或管徑大於該第一、二端11、13之管徑之擴管形式,藉以增加汽液循環擴散之效率,並各實施例中所述之毛細結構22或毛細層15係可為燒結粉末或網格體或編織體或纖維體或溝槽,並以單層式或多層式或綜合之狀態設置,前述各實施例係以單層表示但並不引以為限。 本創作此種將均溫板包覆或圈套或環設或圍繞結合熱管之設計可同時提供大面積及遠端的熱傳導效果,由均溫板整體環繞包覆於熱管與散熱器外緣,先由均溫板與單一或複數個熱源接觸吸收熱量再由均溫板將熱量以大面積的方式傳遞於熱管一端的表面或同時傳遞給散熱器,吸附均溫板所傳遞的熱量後的熱管一端以及散熱器(鳍片),再將熱量傳遞到遠端的另一端進行遠端熱傳導將熱量帶至遠端散熱,散熱器(鳍片)則瞬間散熱防止積熱,藉此可大幅提升散熱效能者。
1:熱管 1a:第一熱管 1b:第二熱管 1c:第三熱管 1d:第四熱管 11:第一端 12:延伸部 13:第二端 14:真空腔室 15:毛細層 16:工作液體 2:均溫板 2a:第一側 2b:第二側 2c:吸熱部 21:氣密腔室 22:毛細結構 23:工作液體 24:唇邊 3:熱源 4:散熱鰭片 5:第一散熱器 51:散熱鰭片 6:第二散熱器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之第一實施例立體分解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之第一實施例組合剖視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之第二實施例立體分解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之第三實施例立體組合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之第四實施例組合剖視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第五實施例立體組合圖; 第7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第六實施例示意圖; 第8圖係為本創作之複合式散熱結構第七實施例示意圖。
1:熱管
11:第一端
12:延伸部
13:第二端
2:均溫板
2a:第一側
2b:第二側
24:唇邊

Claims (11)

  1. 一種複合式散熱結構,係包含: 至少一熱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延伸部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二端設於該延伸部之兩端; 至少一均溫板,呈環狀捲曲選擇包覆於前述第一、二端及該延伸部其中任一,並均溫板兩端環繞連接。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所述均溫板具有一氣密腔室該壁面設置有一毛細結構並且該氣密腔室內部填充有一工作液體,所述均溫板上、下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氣密腔室外緣具有一唇邊,所述均溫板捲曲後該兩端之唇邊相互連接,該第二側位於該均溫板捲曲之內側,該第二側貼設於前述熱管之外緣。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所述均溫板之所述第一側係為吸熱側與至少一熱源接觸傳導熱源,所述第二側係為散熱側同時可熱傳導給所貼附之熱管進行熱傳導,並該第一側未與熱源接觸之其餘部位設置有複數散熱鰭片。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更具有一第一熱管及一第二熱管及一第三熱管,所述第一、二、三熱管水平並列設置,所述均溫板同時包覆於該第一、二、三熱管外緣,所述第一、二、三熱管與該均溫板接觸之一端呈扁平狀。
  5.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所述均溫板具有一氣密腔室該壁面設置有一毛細結構並且該氣密腔室內部填充有一工作液體,所述均溫板呈一平板捲曲管狀,該均溫板兩端相連接即該氣密腔室環形連通設置。
  6.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所述熱管為一平板式熱管,所述均溫板捲曲環繞包覆於該熱管一端之外緣,所述熱管之另一端串設有複數散熱鰭片或一散熱器或一水冷模組。
  7.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所述熱管內具有一真空腔室,並該真空腔室獨立設置。
  8.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所述第一、二端呈扁平狀或橢圓狀或方形或任意幾何。
  9.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所述均溫板與該熱管之間更具有一第一散熱器,所述均溫板內緣同時包覆該第一散熱器一側及該熱管一側。
  10. 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散熱器具有複數散熱鰭片。
  11. 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結構,其中該均溫板外緣表面更具有一第二散熱器。
TW109203568U 2020-03-27 2020-03-27 複合式散熱結構 TWM597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3568U TWM597034U (zh) 2020-03-27 2020-03-27 複合式散熱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3568U TWM597034U (zh) 2020-03-27 2020-03-27 複合式散熱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7034U true TWM597034U (zh) 2020-06-11

Family

ID=72176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3568U TWM597034U (zh) 2020-03-27 2020-03-27 複合式散熱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70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267B (zh) * 2020-03-27 2021-09-0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複合式散熱結構
US11598584B2 (en) 2020-04-15 2023-03-0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Dual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267B (zh) * 2020-03-27 2021-09-0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複合式散熱結構
US11598584B2 (en) 2020-04-15 2023-03-0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Dual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3944B (zh) Thin hot plate structure
WO2017148197A1 (zh) 散热设备
WO2017036282A1 (zh)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系统的风冷半导体制冷装置
TWI828996B (zh) 散熱裝置
JP5882909B2 (ja) 熱交換器、熱交換器を含む生ごみ処理機、及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TWM597034U (zh) 複合式散熱結構
TWM517315U (zh) 散熱單元
US9802240B2 (en) Thin heat pip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2109685U (zh) 复合式散热结构
TWI675177B (zh) 複數均溫板聯合總成
TWI680274B (zh) 複合式熱管
TWI700471B (zh) 具軸向毛細的散熱單元
US11598584B2 (en) Dual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TWI738267B (zh) 複合式散熱結構
US20140165402A1 (en) Vapor cha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I802373B (zh) 散熱模組
US20140338194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M584883U (zh) 具軸向毛細的散熱單元
WO2022134706A1 (zh)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TWM630373U (zh) 散熱模組
TWM619182U (zh) 散熱模組
CN111442675A (zh) 复合式散热结构
TWI806099B (zh) 散熱模組
TWI614477B (zh) 星形熱管結構
TWI598560B (zh) 抗重力式的熱管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