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6718U - 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 - Google Patents

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6718U
TWM596718U TW109200426U TW109200426U TWM596718U TW M596718 U TWM596718 U TW M596718U TW 109200426 U TW109200426 U TW 109200426U TW 109200426 U TW109200426 U TW 109200426U TW M596718 U TWM596718 U TW M59671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housing
guide plate
emit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0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南欣
Original Assignee
江南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江南欣 filed Critical 江南欣
Priority to TW109200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6718U/zh
Publication of TWM596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671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描述了一種車用後視鏡,其包含有一反射鏡片與一發光模組。其中,反射鏡片具有一可透光的圖形。發光模組包含有一殼體、一光源以及一導光板,殼體設有一內側面以反射光線,導光板設於殼體內並具有相對的一出光面與一稜鏡面,稜鏡面是用來進行全反射。導光板的側邊還具有一入射面,光源是設於殼體並面向入射面,以使光源所發出的光從入射面進入導光板內,並經由上述稜鏡面與內側面而將光源所發出的光盡量地反射至面向可透光的圖形的出光面,藉以顯示可透光的圖形。通過上述後視鏡的結構設計,可加強發光模組的發光強度。

Description

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
本創作為一般車輛所使用的後視鏡。
盲點偵測系統(Blind Spot Monitoring)是通過在車身加裝偵測器以偵測車身周圍的物體,當偵測器偵測到物體時(例如其他車輛),通過視覺、聽覺或震動來提醒駕駛人,彌補駕駛人的視覺盲點以確保行車安全。
在現有技術中,例如美國專利號US9,227,557B2發明專利說明了一種具指示功能的車用後視鏡,請參考其圖式的第2圖。可以看到,鏡面20設有可透光區21,鏡面21的背後設有一指示裝置30,指示裝置30包含有一反射座31與發光元件32,發光元件32面向反射座31的反射面311,使發光元件32投射的光線能經由反射面311而反射至可透光區21,藉以指示使用者。
然而,後視鏡常用的指示裝置30的發光元件32多半使用LED,LED為線性光源,只能應用於如上述專利所述的小面積可透光區21,並無法適用於大面積的可透光區,也難以適用於客製化的圖形,因此使用上較為受限而尚有改善的空間。另一方面,習用的後視鏡經由可透光區所發出的光線的光強度較為不足,造成所顯示的客製化的圖形較暗而容易看不清楚,因而尚有改善的空間。
本創作之其中一個目的乃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後視鏡各項缺失進行改良,進而提出一種車用後視鏡的改良設計,其能在後視鏡上顯現出較大面積的客製化圖形。
本創作的另一個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嶄新的後視鏡,其經由其可透光區所發出的光線的光強度較高,能更佳地顯示客製化的圖形。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所提供之一種車用後視鏡,其包含有一反射鏡片與一發光模組。其中,反射鏡片具有一背面,背面具有一可透光的圖形,用以警示或指示駕駛。發光模組是設置於反射鏡片的後面,其包含有一殼體、一光源以及一導光板。殼體包含有一開口與朝向上述開口的一內側面,導光板設於殼體內並具有相對的一出光面與一稜鏡面,稜鏡面是用來進行全反射。導光板的側邊還具有一入射面,光源是設於殼體並面向入射面,以使光源所發出的光從入射面進入導光板內,並經由上述稜鏡面而將光源所發出的光反射至面向可透光的圖形的出光面,藉以顯示可透光的圖形。其中,出光面是背向內側面且稜鏡面是面向內側面,並且上述內側面反射光源所發出的光。
通過上述後視鏡的結構設計,光源所發出的光能在導光板的作用下,均勻地將光源所發出的光從出光面透射出來並且佈滿整個出光面,讓發光模組能投射出大面積的光束,亦即發光模組整體可視為一面光源,因此能應用於各種大面積以及客製化設計的可透光圖形。另一方面,由於內側面能反射光源所發出的光,光源所發出的光經由導光板與內側面的多重反射,可提升發光模組投射至可透光圖形的光強度,更佳地顯示客製化的圖形。
在其中一個方面,後視鏡可為車內後視鏡或車外後視鏡。
在另一個方面,增加內側面的光反射率有至少以下二種做法:其中一種做法是在發光模組的殼體的內側面鍍上一層金屬膜,讓發光模組的內側面通過該層金屬膜而反射光源所發出的光;另一種做法是在發光模組內部多設置一片反光片,且讓反光片設置於殼體的內側面,讓殼體的內側面能通過反光片而反射光源所發出的光。作為一種選擇,殼體的內壁也能設置複數個定位件以定位反光片。
在另一個方面,稜鏡面的斷面為一鋸齒面。
在另一個方面,光源為一LED陣列,並且光源是固定於殼體內。
在另一個方面,出光面為一平面。
在另一個方面,導光板內部含有光擴散劑。
在另一個方面,為了讓發光模組可以穩定的固定於反射鏡並面向可透光圖形,可選擇讓發光模組直接結合於反射鏡片的背面。作為選擇的一種,也可以在反射座的外表面還設有凸塊,讓發光模組可以通過凸塊而直接地結合於反射鏡片的背面。
以下藉由所列舉之若干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創作的技術內容及特徵,本說明書內容所提及的“上”、“下” 、“內” 、“外” 、“頂” 、“底”等方向性形容用語,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為基準之例示描述用語,並非作為限制主張範圍之用意。
為了詳細說明本創作之技術特點所在,茲舉以下之二個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說明如後,其中在以下的二個實施例中,是以車外後視鏡作為示例說明。
如圖1至圖2所示,第一實施例的後視鏡10包含有一反射鏡片20、一發光模組30與一鏡座40,其中反射鏡片20是設於鏡座40並且發光模組30是設於鏡座40內部。
反射鏡片20是用來顯示車輛周圍的物體,其背面21設有一層鋁或鉻的鍍層(鍍層通常很薄,因此在圖2中省略繪示鍍層)以達成反射效果。另外,反射鏡片20背後的一適當位置(例如實施例所示的相對遠離鏡座40的連接件41的位置)還以雷射雕刻的方式在鍍層上雕刻出一可透光的圖形22,使光線能從反射鏡片20的背面21經由可透光的圖形22而透射至反射鏡片20的正面23。
請參考圖2至圖5。發光模組30包含有一殼體31、一光源32以及一導光板33。殼體31係呈中空狀並具有一容室311、一開口312、一內側面313與一設置面314,開口312連通容室311與發光模組30外部,內側面313朝向開口312。殼體31係採用塑膠製成,內側面313以鍍膜的方式鍍有一層光滑的金屬膜316,使得設置於內側面313的金屬膜316能朝開口312的方向反射光線。另外,殼體31的外表面還設有二個凸塊315(圖2與圖3僅繪示一個凸塊315),使發光模組30能通過凸塊315而設置於反射鏡片20的後方。如圖3至圖5所示,導光板33是採用壓克力製成,導光板33內部含有光擴散劑,藉以強化導光板33的光擴散性。導光板33是採用超音波熔接(也可採用黏膠黏接)的方式固定於殼體31並遮蔽開口312。導光板33具有相對的一稜鏡面331、一出光面332並且側邊具有一入射面333。出光面332為一平面,且出光面332背向內側面313,出光面332與內側面313是呈平行設置。稜鏡面331的斷面呈一鋸齒面並且面向內側面313,其包含有多數個三角段334(如圖5),該等三角段334是橫向地延伸並且是等間距地排列。入射面333是呈平面並且面向設置面314。光源32於本實施例中係使用LED,其係將一LED陣列321以集成電路封裝的方式封裝於一基板322上。光源32是固定於容室311內的設置面314,LED陣列321可受控制而發光,使得光源32所發出的光能從入射面333進入導光板33內部,並在稜鏡面331的作用下而全反射至出光面332,部分從稜鏡面331透射出來的光線會在內側面313的反射作用下再次進入導光板33並最後透射出出光面332(可能在導光板33內部進行多次反射),進而從出光面332上均勻地透射出一個大面積的光束以照射並顯現可透光的圖形22,讓駕駛可從後視鏡10外部看到由光束顯現的圖形22。須說明的是,在內側面313的輔助下,內側面313能盡可能地反射光源32所發出的光,並在導光板33與內側面313的作用下,提升了發光模組30投射至可透光圖形22的光強度,更佳地顯示客製化的可透光圖形22。
請參考圖6。通過上述後視鏡10的結構設計,當車輛的一盲點偵測系統7的偵測器71偵測到車輛的周圍有其他車輛8(或行人)時,盲點偵測系統7即可驅動光源32發光,使光源32發出的光能經由導光板33而均勻地投射出大面積的光束至可透光的圖形22,藉以顯現可透光的圖形22以提醒駕駛,確保行車安全。經由導光板33擴大光束面積的效果,讓發光模組30整體可視為一面光源,因此能應用於各種大面積以及客製化設計的可透光圖形22。再者,在內側面313的幫助下,提升了發光模組30投射至可透光圖形22的光強度,讓可透光圖形22能被看得更清楚。
本創作另提供一第二實施例,請參考圖7與圖8。第二實施例的發光模組30的結構大致相同於第一實施例,其中的一個差異在於第二實施例的殼體31的內側面313並沒有鍍上金屬膜。取而代之地,發光模組30設置了一片反光片34,反光片34稍具有可撓性並設置於內側面313,反光片34為一塑膠片並且表面鍍有金屬膜。殼體31的內壁的四個角落還一體地設有四個定位件317,定位件317於第二實施例是呈一凸塊的結構,並且上述四個定位件317是共同地固定反光片317。在反光片317的輔助下,也能提升發光模組30投射至可透光圖形22的光強度,更佳地顯示客製化的可透光圖形22。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所列舉之實施例,凡依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7:盲點偵測系統
71:偵測器
8:車輛
10:後視鏡
20:反射鏡片
21:背面
22:圖形
23:正面
30:發光模組
31:殼體
311:容室
312:開口
313:內側面
314:設置面
315:凸塊
316:金屬膜
317:定位件
32:光源
321:LED陣列
322:基板
33:導光板
331:稜鏡面
332:出光面
333:入射面
334:三角段
34:反光片
40:鏡座
41:連接件
有關車用後視鏡的詳細構造、特點、組裝或使用方式將於以下的實施例予以說明,然而,應能理解的是,以下將說明的實施例以及圖式僅只作為示例性地說明,其不應用來限制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其中:
圖1係第一實施例之車用後視鏡的立體圖; 圖2係圖1之側視圖,其省略繪示後視鏡的鏡座; 圖3係第一實施例之發光模組之分解圖; 圖4係第一實施例之發光模組之剖視圖; 圖5係第一實施例之發光模組之導光板之剖視圖; 圖6係第一實施例之盲點偵測系統的動作方塊圖; 圖7是第二實施例之車用後視鏡的分解圖;以及 圖8是第二實施例之車用後視鏡的剖視圖。
10:後視鏡
20:反射鏡片
22:圖形
40:鏡座
41:連接件

Claims (10)

  1. 一種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包含有:一反射鏡片,具有一背面,該背面具有一可透光的圖形;以及一發光模組,設於該反射鏡片的後面,該發光模組包含有一殼體、一光源以及一導光板,該殼體包含有一開口與朝向該開口的一內側面,該導光板設於該殼體內並具有相對的一出光面與一稜鏡面以進行全反射,該導光板的側邊還具有一入射面,該光源設於該殼體並面向該入射面,以使該光源所發出的光從該入射面進入該導光板內,並經由該稜鏡面而將該光源所發出的光反射至該出光面;其中,該出光面面向該可透光的圖形,該出光面背向該內側面且該稜鏡面面向該內側面,並且該內側面反射該光源所發出的光。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用後視鏡,其中該內側面還鍍有一層金屬膜,並且該內側面是通過該層金屬膜而反射該光源所發出的光。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用後視鏡,其中該發光模組還包含有一反光片,該反光片設於該內側面,並且該內側面是通過該反光片而反射該光源所發出的光。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車用後視鏡,其中殼體的內壁還設有複數個定位件以定位該反光片。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用後視鏡,其中該稜鏡面的斷面為一鋸齒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用後視鏡,其中該光源為一LED陣列,並且該光源固定於該殼體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用後視鏡,其中出光面為一平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用後視鏡,其中該導光板內部含有光擴散劑。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用後視鏡,其中該發光模組是直接結合於該反射鏡片的該背面。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車用後視鏡,其中該殼體的外表面還設有凸塊,該發光模組是通過該凸塊而直接地結合於該反射鏡片的該背面。
TW109200426U 2020-01-10 2020-01-10 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 TWM596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426U TWM596718U (zh) 2020-01-10 2020-01-10 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426U TWM596718U (zh) 2020-01-10 2020-01-10 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6718U true TWM596718U (zh) 2020-06-11

Family

ID=72176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0426U TWM596718U (zh) 2020-01-10 2020-01-10 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6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7146B2 (ja) 発光エンブレム
TW202126513A (zh) 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
US20130026512A1 (en) Led mirror light assembly
KR101526792B1 (ko) 자동차의 아웃사이드 미러용 백라이트 유닛
WO2020138367A1 (ja)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及び照光可能なミラー表示デバイス
JP3931546B2 (ja) 照明装置
JP2017224414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40206B2 (ja) スカッフプレート
TWI699297B (zh) 車用後視鏡
WO2020224081A1 (zh) 变道盲区警示灯
TWM452096U (zh) 具指示功能之後照鏡
JP6243704B2 (ja) 発光装置
JP5119379B2 (ja) 面照明光源装置及び面照明装置
US10808908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rearview device for vehicles
JP6154695B2 (ja) 発光装置
JP6056713B2 (ja) 発光エンブレム
TW202035195A (zh) 車用後視鏡
TWM596718U (zh) 可加強發光強度的車用後視鏡
JP5146908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M581068U (zh)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JP2001005417A (ja) 表示パターンが発光する透明な表示装置
TWM581067U (zh)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KR20040099308A (ko) 발광 유닛, 특히 자동차의 외부 후사경에 있는 보조램프로서의 발광 유닛
JP4706862B2 (ja) マーカーランプ
JP3582657B1 (ja) 交通標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