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6297U - 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 - Google Patents

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6297U
TWM596297U TW109200113U TW109200113U TWM596297U TW M596297 U TWM596297 U TW M596297U TW 109200113 U TW109200113 U TW 109200113U TW 109200113 U TW109200113 U TW 109200113U TW M596297 U TWM596297 U TW M59629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edge
sphere
washer
inner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0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勝宏
Original Assignee
鼎太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鼎太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鼎太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0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6297U/zh
Publication of TWM596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629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一種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包含:一接桿、一連接組件及一出水組件,該接桿設有一連接管,該連接管兩端分別一體成型一第一球體與一第二球體,該接桿內部設有一貫通的流通孔,該連接組件包括一連接套筒、一第一承抵墊圈及一第一止水環,該第一承抵墊圈一側設有一第一缺口,透過該第一缺口形成的彈性,夾置於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之間,該出水組件包括一出水套筒、一第二承抵墊圈及一第二止水環,該第二承抵墊圈一側設有一第二缺口,透過該第二缺口形成的彈性,夾置於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之間;藉此,俾達製造及組裝容易,並且使用時可平穩順暢自由旋擺轉向。

Description

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出水接頭結構,尤指一種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
按,為了增進水龍頭的使用方便性,常見於水龍頭出水口設有一蛇管,利用該蛇管達到可依使用需要活動轉折調整角度,但該蛇管轉折半徑過大,無法做到小距離大轉彎,而導致使用不便。
是以,乃有一種如公告第I295718號專利案所示之習知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被創作出,其包括一雙球塞接頭及套接於該雙球塞接頭兩端之接管套件與出水套件,該雙球塞接頭設有一連接管,該連接管兩端分別設有一球塞部,該雙球塞接頭藉由該兩球塞部分別穿置於該接管套件及該出水套件內,並且為便於該雙球塞接頭與該接管套件及該出水套件順利組接,該連接管與其中一球塞部一體製成,該連接管之自由端與另一球塞部之間呈螺紋接合,該球塞部、連接管內部設有貫通的穿孔,並且位於兩球塞部末端之穿孔內周壁形成多邊形凹槽,以方便供工具穿置於該凹槽內轉動。
惟,該習知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其雙球塞接頭係由一第一構件及一第二構件組成,該第一構件係由一連接管與一球塞部一體製成,該第二構件係另一球塞部,該第一構件與該第二構件利用螺紋接合,使得該習知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複雜不僅製造及組裝的困難度增加,並且生產成本提高,實有加以改進的必要。
本創作人有鑑於習知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具有上述缺點,是以乃思及創作的意念,經多方探討與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後,遂推出本創作。
本創作提供一種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包含:一接桿,設有一連接管,該連接管兩端分別一體成型一第一球體與一第二球體,該連接管、該第一球體及該第二球體內部設有一貫通的流通孔;一連接組件,包括一連接套筒、一第一承抵墊圈及一第一止水環,該連接套筒套設於該第一球體外側,該連接套筒一端設有一第一結合部,內緣於該第一結合部之相對端設有一第一凸擋緣,該第一承抵墊圈一側設有一第一缺口,透過該第一缺口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一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之間,該第一止水環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並迫抵於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之間,形成止水狀態;及一出水組件,包括一出水套筒、一第二承抵墊圈及一第二止水環,該出水套筒套設於該第二球體外側,該出水套筒一端設有一第二結合部,內緣於該第二結合部之相對端設有一第二凸擋緣,該第二承抵墊圈一側設有一第二缺口,透過該第二缺口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二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之間,該第二止水環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並迫抵於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之間,形成止水狀態。
本創作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之主要目的,在於其整體結構簡單,製造及組裝容易,生產成本降低,符合經濟效益。
本創作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之次一目的,在於其接桿可相對於連接組件平穩順暢自由旋擺轉向,及出水組件可相對於接桿平穩順暢自由旋擺轉向,使用便利性提升。
以下茲配合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圖式進一步說明如下,以期能使熟悉本創作相關技術之人士,得依本說明書之陳述據以實施。
首先,請配合參閱第一至六圖所示,本創作為一種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包含:一接桿10、一連接組件20及一出水組件30。
該接桿10設有一連接管11,該連接管11兩端分別一體成型一第一球體12與一第二球體13,該連接管11、該第一球體12及該第二球體13內部設有一貫通的流通孔14。
該連接組件20包括一連接套筒21、一第一承抵墊圈22、一第一定位墊圈23及一第一止水環24,該連接套筒21套設於該第一球體12外側,該連接套筒21一端設有一第一結合部211(該第一結合部211於本實施例為外螺紋),內緣於該第一結合部211之相對端設有一第一凸擋緣212,另內緣靠近該第一凸擋緣212處設有一第一小徑部213,內緣遠離該第一凸擋緣212處設有一第一大徑部214,該第一承抵墊圈22一側設有一第一缺口221,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一承抵緣222,該第一承抵墊圈22透過該第一缺口221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連接套筒21內緣之第一小徑部213,並夾置於該第一球體12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21之間,該第一承抵墊圈22之第一承抵緣222與該第一球體12的球面貼抵,該第一定位墊圈23一側設有一第三缺口231,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一靠抵緣232,該第一定位墊圈23透過該第三缺口231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連接套筒21內緣之第一大徑部214,並夾置於該第一球體12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21之間,該第一定位墊圈23之第一靠抵緣232與該第一球體12的球面貼抵,該第一止水環24套置於該連接套筒21內緣,並設置於該第一承抵墊圈22與該第一定位墊圈23之間,及迫抵於該第一球體12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21之間,令該第一球體12受該第一承抵墊圈22、該第一定位墊圈23及該第一止水環24迫抵保持密合止水狀態及適當鬆緊度,同時賦予該接桿10可相對該連接組件20自由旋擺轉向。
該出水組件30包括一出水套筒31、一第二承抵墊圈32、一第二定位墊圈33及一第二止水環34,該出水套筒31套設於該第二球體13外側,該出水套筒31一端設有一第二結合部311(該第二結合部311於本實施例為內螺紋),內緣於該第二結合部311之相對端設有一第二凸擋緣312,另內緣靠近該第二凸擋緣312處設有一第二小徑部313,內緣遠離該第二凸擋緣312處設有一第二大徑部314,該第二承抵墊圈32一側設有一第二缺口321,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二承抵緣322,該第二承抵墊圈32透過該第二缺口321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出水套筒31內緣之第二小徑部313,並夾置於該第二球體13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31之間,該第二承抵墊圈32之第二承抵緣322與該第二球體13的球面貼抵,該第二定位墊圈33一側設有一第四缺口331,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二靠抵緣332,該第二定位墊圈33透過該第四缺口331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出水套筒31內緣之第二大徑部314,並夾置於該第二球體13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31之間,該第二定位墊圈33之第二靠抵緣332與該第二球體13的球面貼抵,該第二止水環34套置於該出水套筒31內緣,並設置於該第二承抵墊圈32與該第二定位墊圈33之間,及迫抵於該第二球體13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31之間,令該第二球體13受該第二承抵墊圈32、該第二定位墊圈33及該第二止水環34迫抵保持密合止水狀態及適當鬆緊度,同時賦予該出水組件30可相對該接桿10自由旋擺轉向。
使用時,如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利用該連接組件20之連接套筒21的第一結合部211與一水龍頭40的出水口組接,並可依使用需要操作該接桿10相對於該連接組件20自由旋擺轉向,以及操作該出水組件30相對於該接桿10自由旋擺轉向,使水流由水龍頭40之出水口經接桿10之流通孔14流出。
由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可得到下述之效益:
1.本創作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整體結構簡單,製造及組裝容易,生產成本降低,符合經濟效益,市場競爭力提升。
2.本創作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第一承抵墊圈22一側設有一第一缺口221,第一定位墊圈23一側設有一第三缺口231,第二承抵墊圈32一側設有一第二缺口321,第二定位墊圈33一側設有一第四缺口331,而可藉由該第一缺口221、第三缺口231、第二缺口321及第四缺口331之設置,形成自我調節能力,使得該第一承抵墊圈22、第一定位墊圈23、第二承抵墊圈32及第二定位墊圈33與該第一球體12及第二球體13以適當鬆緊度平整貼抵,達到接桿10可相對於連接組件20平穩順暢自由旋擺轉向,及出水組件30可相對於接桿10平穩順暢自由旋擺轉向,使用便利性提升。
10:接桿 11:連接管 12:第一球體 13:第二球體 14:流通孔 20:連接組件 21:連接套筒 211:第一結合部 212:第一凸擋緣 213:第一小徑部 214:第一大徑部 22:第一承抵墊圈 221:第一缺口 222:第一承抵緣 23:第一定位墊圈 231:第三缺口 232:第一靠抵緣 24:第一止水環 30:出水組件 31:出水套筒 311:第二結合部 312:第二凸擋緣 313:第二小徑部 314:第二大徑部 32:第二承抵墊圈 321:第二缺口 322:第二承抵緣 33:第二定位墊圈 331:第四缺口 332:第二靠抵緣 34:第二止水環 40:水龍頭
第一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平面分解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之組裝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之剖面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剖面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之轉折狀態立體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10:接桿
11:連接管
12:第一球體
13:第二球體
14:流通孔
20:連接組件
21:連接套筒
211:第一結合部
212:第一凸擋緣
213:第一小徑部
214:第一大徑部
22:第一承抵墊圈
221:第一缺口
222:第一承抵緣
23:第一定位墊圈
231:第三缺口
232:第一靠抵緣
24:第一止水環
30:出水組件
31:出水套筒
311:第二結合部
312:第二凸擋緣
313:第二小徑部
314:第二大徑部
32:第二承抵墊圈
321:第二缺口
322:第二承抵緣
33:第二定位墊圈
331:第四缺口
332:第二靠抵緣
34:第二止水環

Claims (14)

  1. 一種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包含: 一接桿,設有一連接管,該連接管兩端分別一體成型一第一球體與一第二球體,該連接管、該第一球體及該第二球體內部設有一貫通的流通孔; 一連接組件,包括一連接套筒、一第一承抵墊圈及一第一止水環,該連接套筒套設於該第一球體外側,該連接套筒一端設有一第一結合部,內緣於該第一結合部之相對端設有一第一凸擋緣,該第一承抵墊圈一側設有一第一缺口,透過該第一缺口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一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之間,該第一止水環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並迫抵於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之間,形成止水狀態;及 一出水組件,包括一出水套筒、一第二承抵墊圈及一第二止水環,該出水套筒套設於該第二球體外側,該出水套筒一端設有一第二結合部,內緣於該第二結合部之相對端設有一第二凸擋緣,該第二承抵墊圈一側設有一第二缺口,透過該第二缺口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二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之間,該第二止水環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並迫抵於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之間,形成止水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連接組件另包括有一第一定位墊圈,該第一定位墊圈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遠離該第一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之間,該第一止水環設置於該第一承抵墊圈與該第一定位墊圈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連接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一凸擋緣處設有一第一小徑部,內緣遠離該第一凸擋緣處設有一第一大徑部,該第一承抵墊圈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之第一小徑部,該第一定位墊圈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之第一大徑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承抵墊圈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一承抵緣,該第一承抵墊圈以該第一承抵緣與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貼抵,該第一定位墊圈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一靠抵緣,該第一定位墊圈以該第一靠抵緣與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貼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出水組件另包括有一第二定位墊圈,該第二定位墊圈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遠離該第二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之間,該第二止水環設置於該第二承抵墊圈與該第二定位墊圈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出水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二凸擋緣處設有一第二小徑部,內緣遠離該第二凸擋緣處設有一第二大徑部,該第二承抵墊圈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之第二小徑部,該第二定位墊圈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之第二大徑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二承抵墊圈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二承抵緣,該第二承抵墊圈以該第二承抵緣與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貼抵,該第二定位墊圈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二靠抵緣,該第二定位墊圈以該第二靠抵緣與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貼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連接套筒之第一結合部為外螺紋,該出水套筒之第二結合部為內螺紋。
  9. 一種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包含:一接桿,設有一連接管,該連接管兩端分別一體成型一第一球體與一第二球體,該連接管、該第一球體及該第二球體內部設有一貫通的流通孔;一連接組件,包括一連接套筒、一第一承抵墊圈、一第一定位墊圈及一第一止水環,該連接套筒套設於該第一球體外側,該連接套筒一端設有一第一結合部,內緣於該第一結合部之相對端設有一第一凸擋緣,該第一承抵墊圈一側設有一第一缺口,透過該第一缺口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一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之間,該第一定位墊圈一側設有一第三缺口,透過該第三缺口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遠離該第一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之間,該第一止水環設置於該第一承抵墊圈與該第一定位墊圈之間,並迫抵於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與該連接套筒之間,形成止水狀態;及一出水組件,包括一出水套筒、一第二承抵墊圈、一第二定位墊圈及一第二止水環,該出水套筒套設於該第二球體外側,該出水套筒一端設有一第二結合部,內緣於該第二結合部之相對端設有一第二凸擋緣,該第二承抵墊圈一側設有一第二缺口,透過該第二缺口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二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之間,該第二定位墊圈一側設有一第四缺口,透過該第四缺口形成的彈性,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遠離該第二凸擋緣處,並夾置於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之間,該第二止水環設置於該第二承抵墊圈與該第二定位墊圈之間,並迫抵於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與該出水套筒之間,形成止水狀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連接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一凸擋緣處設有一第一小徑部,內緣遠離該第一凸擋緣處設有一第一大徑部,該第一承抵墊圈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之第一小徑部,該第一定位墊圈套置於該連接套筒內緣之第一大徑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承抵墊圈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一承抵緣,該第一承抵墊圈以該第一承抵緣與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貼抵,該第一定位墊圈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一靠抵緣,該第一定位墊圈以該第一靠抵緣與該第一球體的球面貼抵。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出水套筒內緣靠近該第二凸擋緣處設有一第二小徑部,內緣遠離該第二凸擋緣處設有一第二大徑部,該第二承抵墊圈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之第二小徑部,該第二定位墊圈套置於該出水套筒內緣之第二大徑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二承抵墊圈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二承抵緣,該第二承抵墊圈以該第二承抵緣與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貼抵,該第二定位墊圈內緣設有一弧狀之第二靠抵緣,該第二定位墊圈以該第二靠抵緣與該第二球體的球面貼抵。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其中該連接套筒之第一結合部為外螺紋,該出水套筒之第二結合部為內螺紋。
TW109200113U 2020-01-03 2020-01-03 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 TWM596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113U TWM596297U (zh) 2020-01-03 2020-01-03 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113U TWM596297U (zh) 2020-01-03 2020-01-03 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6297U true TWM596297U (zh) 2020-06-01

Family

ID=72177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0113U TWM596297U (zh) 2020-01-03 2020-01-03 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6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01842A1 (en) Multi-Axis Hose Connector Assembly
US11179736B2 (en) Out-of-wall water discharging device
TWM596297U (zh) 可轉角度的出水接頭結構
JP3125941U (ja) 送水配管系統接続構造
US10018283B2 (en) Water outlet structure
JP2002048277A (ja) 管継ぎ手
CN105972364A (zh) 能够360度转动、带球阀的三通管接头
TWM510346U (zh) 衛浴排水閥
TWM552555U (zh) 方便結合於水龍頭的水管裝置
KR102054622B1 (ko) 배관 굴절 연결 조인트
US7124453B2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shower head assembly to a wall-mount water supplying pipe
TWM512082U (zh) 立式水龍頭結構
TWM634107U (zh) 可旋動低阻力出水管接頭
KR102476689B1 (ko) 밸브스핀들의 단순조립 구조를 갖춘 유량조절 밸브체
TWM523034U (zh) 具旋轉接頭之調節閥
TWM654071U (zh) 出水龍頭出水管的定位結構
TWM652954U (zh) 出水管接頭組結構
TWI703289B (zh) 龍頭閥座之出水結構
TWM630510U (zh) 三通半圓形外牙接頭
TWM616353U (zh) 三通閥結構
TWM585856U (zh) 氣密轉接頭
TWI246551B (en) Wall-mounted rotatable coupling for shower
JPH0530646U (ja) ガスコツク
JP2005140241A (ja) ダイヤフラムバルブ
TWM552068U (zh) 啟閉閥組接結構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