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4590U - 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 - Google Patents

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4590U
TWM594590U TW109200312U TW109200312U TWM594590U TW M594590 U TWM594590 U TW M594590U TW 109200312 U TW109200312 U TW 109200312U TW 109200312 U TW109200312 U TW 109200312U TW M594590 U TWM594590 U TW M59459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floating roof
oil tank
roof device
body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0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文斌
顏淑文
Original Assignee
璟鎧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璟鎧企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璟鎧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00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4590U/zh
Publication of TWM594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459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係一種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能快速組裝與進行單一零件更替容易維修的油槽浮頂裝置,適用於蜂窩板方塊浮板類浮頂,該油槽浮頂裝置包含一浮體單元、二沿水平方向彼此相間隔且分別位於該浮體單元的相反兩側的連結骨架,及複數設置於該等連結骨架的上下兩側以夾制該浮體單元的壓樑。每一壓樑形成複數鎖孔,每一鎖孔具有一第一槽段,及一連接該第一槽段且相對彎折的第二槽段。該等壓樑可依需求調整數量及夾制位置,以接近全平面方式將該浮頂的整體結構牢靠鎖固,以達到油槽內減少有機揮發物的排放及使用安全上的提升。

Description

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浮頂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能快速組裝與進行單一零件更替容易維修的油槽浮頂裝置。
揮發性有機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簡稱VOCs)的主要來源之一為石化廠油槽中儲存的化工油品等。由於VOCs在油槽中濃度過高時容易因溫度、靜電及雷擊等因素產生閃燃或爆炸,在環境中濃度過高則易對人體產生暫時性及永久性的傷害,因此有些油槽中會設置可漂浮於液面的內浮頂,內浮頂會貼觸及覆蓋所儲存液體的液面,並能隨液面上下浮動,從而能阻絕液體和空氣接觸,有效減少儲存液體形成VOCs而揮發逸散之情形。
參閱圖1及圖2,內浮頂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其中,蜂巢型內浮頂具有結構強度高、與液面貼合面積達90%以上等優點,蜂巢型內浮頂1由複數浮板11所構成,每一個浮板11是以上下兩層板體111黏設於蜂窩結構的芯體112所構成,具有質輕及結構強等優點。一般的蜂巢型內浮頂1是以多個夾板12來連接前述的多個浮板11,每一夾板12是以卡扣方式上下結合(圖2中未示出卡扣結構),且結合後的截面概呈工字形,以形成兩個彼此相反的開口121,該等開口121分別供不同浮板11的一端置入。透過連接,該等夾板12可將該等浮板11相互拼接,形成該內浮頂1。但該等夾板12僅能在每一浮板11的兩個端緣處產生夾制力,導致該浮板11容易鬆脫。此外,若該浮板11的兩層板體111由未被夾制的兩個端緣掀起時,該等夾板11無對其產生抑制能力,使得掀翻程度逐漸加劇,最終可能導致儲液侵入芯體112中,使芯體112與板體111間的黏膠失效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固定緊固且易於拆裝的固定裝置。
於是,本新型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適用於蜂窩板方塊浮板類浮頂,該油槽浮頂裝置包含一浮體單元、二沿水平方向彼此相間隔且分別位於該浮體單元相反兩側的連結骨架、複數設置於該等連結骨架的上下兩側以夾制該浮體單元,及複數固定件。每一連結骨架界定出一朝向上方且水平延伸的上滑槽,及一朝向下方且水平延伸的下滑槽。每一壓樑形成複數鎖孔,每一鎖孔具有一第一槽段,及一連接該第一槽段且相對於該第一槽段彎曲延伸的第二槽段。每一固定件包括一螺栓及一螺帽,每一螺栓穿設該等上滑槽或該等下滑槽的其中一個,以及相對應的鎖孔,該螺帽鎖設於該螺栓上,以將相對應的壓樑固定於相對應的連結骨架上。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該等壓樑可依需求調整數量及夾制位置,以接近全平面方式將該浮頂的整體結構牢靠鎖固浮貼於油槽液面上,以達到油槽內減少VOCs的排放及使用安全上的提升。此外,每一螺栓在穿設相對應鎖孔後,該螺栓可由該第二槽段相對滑移至該第一槽段,從而使該螺栓產生兩端連結骨架向內迫緊的力道,以迫使該等連結骨架產生夾制該浮體單元之力道,提升固定穩定性。
參閱圖3、圖4,及圖5,本新型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3之一實施例,適用於蜂窩板方塊浮板類浮頂。該油槽浮頂裝置3包含一浮體單元30、複數沿水平方向彼此相間隔的連結骨架31、複數設置於該等連結骨架31上下兩側的壓樑32、複數設置於該連結骨架31上的密封件33(為避免畫面過於紊亂,因此圖3及圖4中僅分解出其中數個),及複數將該等壓樑32固定於該等連結骨架31上的固定件34。在本實施例中,該浮體單元30為複數浮板301,但實際應用上並不以此為限,也可以是通氣閥、維修人孔、支撐腿柱、穿刺井等設備。
參閱圖4、圖5,及圖6,每一連結骨架31包括一圍繞界定出複數通槽311的主框體部312、二設置於該主框體部312頂端且彼此相向延伸的上滑軌部313、二設置於該主框體部312底端且彼此相向延伸的下滑軌部314,及二分別由該等下滑軌部314沿水平方向且遠離彼此地向外延伸的承板部315。該等通槽311是沿高度方向排列,且各自沿水平方向延伸。該等通槽311具有輕量化該連結骨架31及強化結構之功用。該等上滑軌部313及該主框體部312相配合界定出一朝向上方且水平延伸的上滑槽316,該等下滑軌部314及該主框體部312相配合界定出一朝向下方且水平延伸的下滑槽317。
每一壓樑32的兩端分別壓抵於該等連結骨架31上,且截面呈U字形而能增加結構強度。該壓樑32形成複數鎖孔321,每一鎖孔321具有一第一槽段322,及一連接該第一槽段321且相對於該第一槽段321彎曲延伸的第二槽段322。該等密封件33以塞入、卡置或螺鎖方式設置於該等通槽311的兩端,以封閉該等通槽311,使儲液不會流入該等通槽311內,從而提升該等連結骨架31的浮力。每一固定件34包括一螺帽341及一螺栓342。該等螺帽341對準該等壓樑32之兩端地定位於該上滑槽316及該下滑槽317中,每一螺帽34被相對應連結骨架31的該等上滑軌部313或該等下滑軌部314限位,使得該螺帽341無法相對於該連結骨架31旋轉,而僅能在該上滑槽316或該下滑槽317中移動。每一螺栓342穿設相對應壓樑32的兩側末端其中一個鎖孔321,並使末端鎖入相對應的螺帽341中,該螺栓342與該螺帽341相配合將該壓樑32固定於該連結骨架31上。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還可如圖4所示地包含複數橫向延伸而與該等連結骨架31呈交錯狀的橫向骨架35,以加強固定效果,但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5、圖6,及圖7,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除了將該等螺帽341置入該上滑槽316及該下滑槽317中外,也可以如圖7所示地改將該螺栓342的螺頭部分置入該上滑槽316及該下滑槽317中,而該等螺帽341位於該上滑槽316及該下滑槽317外,該等上滑軌部313及該等下滑軌部314同樣可限制該螺栓342無法相對於相對應連結骨架31旋轉,使用者可依便利性及需求選擇適合的方式。
本實施例在使用時,該等連結骨架31的其中一個承板部315(共計兩個)會伸置於該浮體單元30的下方,使該兩側承板部315撐托該浮體單元30,該等壓樑32則是分別壓抵該浮體單元30的頂面及底面,從而達到夾制固定該浮體單元30之作用,每一螺栓342一開始是穿設相對應鎖孔321較為外側的第二槽段323,再將該螺帽341鎖設於該螺栓342上。當該浮體單元30被該等壓樑32夾制後,可使每一壓樑32相對於其所連接的兩個連結骨架31滑移,使相對應的螺栓342由相對應鎖孔的第二槽段323移動至較內側的第一槽段322,如此將使該螺栓342產生向內推動的力道,使該等連結骨架31產生向內夾制浮體單元30的力道,提升固定穩定度。此種固定方式可以將壓樑32設置在該浮板21的不同位置,可加強夾制的穩定性。該等承板部315如翼片般撐托該浮板301,可進一步強化支撐力及穩定度。該等壓樑32可依需求調整數量及夾制位置,以接近全平面方式將該浮頂的整體結構牢靠鎖固,以達到油槽內減少有機揮發物的排放及使用安全上的提升。
當欲拆卸其中一個浮板301時,僅需將相對應的螺栓342或螺帽341鬆開,並將相對應的壓樑32拆離,如此便可單獨將該浮板301取下,且在拆離該等壓樑32時,可以僅拆離位於該等連結骨架31上方的壓樑32,而不需拆除位於該等連結骨架31下方的壓樑32,以縮短施工時間,拆換方便且大幅提升檢修效率。此外,內浮頂其他的零部件均可以前述的結構方式連結鎖固,例如通氣閥、維修人孔、支撐腿柱、穿刺井等……,達到應有之功能。
綜上所述,本新型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能快速組裝與進行單一零件更替容易維修,可提供穩定而可調整的夾制力,不僅固定效果佳,且可抑制該浮體單元30表層的板體掀翻或鼓脹之情形加劇,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油槽浮頂裝置 30:浮體單元 301:浮板 31:連結骨架 311:通槽 312:主框體部 313:上滑軌部 314:下滑軌部 315:承板部 316:上滑槽 317:下滑槽 32:壓樑 321:鎖孔 322:第一槽段 323:第二槽段 33:密封件 34:固定件 341:螺帽 342:螺栓 35:橫向骨架
本新型之其它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一習知的內浮頂; 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習知用來固定浮板的夾板; 圖3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之一實施例; 圖4是一立體圖,說明本實施例的大致架構; 圖5是一不完整的立體圖,進一步說明圖4的連結方式; 圖6是一不完整的立體圖,說明本實施例的一個連結骨架;及 圖7是一不完整的立體圖,說明本實施例的另一種態樣。
3:油槽浮頂裝置
30:浮體單元
301:浮板
31:連結骨架
312:主框體部
32:壓樑
321:鎖孔
322:第一槽段
323:第二槽段
33:密封件
34:固定件
341:螺帽
342:螺栓

Claims (6)

  1. 一種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適用於蜂窩板方塊浮板類浮頂,該油槽浮頂裝置包含: 一浮體單元; 複數連結骨架,沿水平方向彼此相間隔且分別位於該浮體單元的相反兩側,每一連結骨架界定出一朝向上方且水平延伸的上滑槽,及一朝向下方且水平延伸的下滑槽; 複數壓樑,設置於該等連結骨架的上下兩側以夾制該浮體單元,每一壓樑形成複數鎖孔,每一鎖孔具有一第一槽段,及一連接該第一槽段且相對於該第一槽段彎曲延伸的第二槽段;及 複數固定件,每一固定件包括一螺栓及一螺帽,每一螺栓穿設該等上滑槽或該等下滑槽的其中一個,以及相對應的鎖孔,該螺帽鎖設於該螺栓上,以將相對應的壓樑固定於相對應的連結骨架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其中,每一連結骨架包括一主框體部,及二沿水平方向且遠離彼此地向外延伸的承板部,該等連結骨架的其中一個承板部伸置於該浮體單元的下方,以用於撐托該浮體單元,該主框體部圍繞界定出複數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通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還包含複數設置於該等通槽的兩端以封閉該等通槽的密封件。
  4. 如請求項2所述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其中,每一連結骨架還包括二設置於該主框體部頂端且彼此相向延伸的上滑軌部,及二設置於該主框體部底端且彼此相向延伸的下滑軌部,該等上滑軌部及該主框體部相配合界定出該上滑槽,該等下滑軌部分別連接該等承板部,且該等下滑軌部與該主框體部相配合界定出該下滑槽。
  5. 如請求項1所述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其中,每一固定件之螺帽限位於相對應的上滑槽或下滑槽內,該固定件之螺栓迫抵相對應的壓樑。
  6. 如請求項1所述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其中,每一固定件之螺栓的頭部限位於相對應的上滑槽或下滑槽內,該固定件之螺帽迫抵相對應的壓樑。
TW109200312U 2020-01-08 2020-01-08 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 TWM594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312U TWM594590U (zh) 2020-01-08 2020-01-08 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312U TWM594590U (zh) 2020-01-08 2020-01-08 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4590U true TWM594590U (zh) 2020-05-01

Family

ID=71896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0312U TWM594590U (zh) 2020-01-08 2020-01-08 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4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33818A1 (en) Solar canopy support system
US20100132769A1 (en) Solar canopy support system
US20110094088A1 (en) Solar canopy construction method
TWM594590U (zh) 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
TWI701200B (zh) 運用框架軌道方式連結的油槽浮頂裝置
CN211544606U (zh) 运用框架轨道方式连接的油槽浮顶装置
JP2014141842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設置構造体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CN210985984U (zh) 一种光伏发电支撑平台
KR100780572B1 (ko) 목재 데크의 신축 연결구조
CN102493555A (zh) 一种立柱横梁组合房梁
CN216196009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施工锁紧装置
CN112593634B (zh) 一种折叠式拆卸方便的建筑钢结构
CN113212991A (zh) 运用框架轨道方式连接的油槽浮顶装置
TWI519698B (zh) Side - mounted floating track bed and its application
CN107702534B (zh) 裂解炉临时基础
TW202045419A (zh) 快速組裝滑槽式油槽浮頂
JP3854611B2 (ja) まくらぎ支持構造およびまくらぎ支持方法
CN206053080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房屋的楼板安装结构
TWM587261U (zh) 太陽能板固定結構
CN205441497U (zh) 复合板接液内浮顶
CN214939198U (zh) 一种用于市政桥梁的桥梁隔震装置
CN209194720U (zh) 一种可拆卸式多功能框架
CN202416578U (zh) 一种立柱横梁组合房梁
KR102497901B1 (ko) 태양광 모듈의 지붕 고정설치 구조물
CN215265827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油浸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