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1126U - 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 - Google Patents

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1126U
TWM591126U TW108215861U TW108215861U TWM591126U TW M591126 U TWM591126 U TW M591126U TW 108215861 U TW108215861 U TW 108215861U TW 108215861 U TW108215861 U TW 108215861U TW M591126 U TWM591126 U TW M59112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otor
barrel
ring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5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秀雄
Original Assignee
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井泵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5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1126U/zh
Publication of TWM591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1126U/zh
Priority to CN202020589385.0U priority patent/CN21213089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的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具有一水機身,水機身一側為葉輪室,另一側設有馬達筒,馬達筒為一體成型且一端具有端壁的筒體,馬達筒兩端外環處分別突出形成有前組裝部及後組裝部,前組裝部具有複數第二通道,前組裝部突出的前突環與馬達筒端壁的端環槽分別與水機身形成的外環壁及內環壁密合組裝,水機身的內、外環壁之間具有可與葉輪室相通的第一通道,水冷筒兩端分別與後突環及後組裝部密合組裝並形成有水冷空間,第二通道可連通水冷空間及第一通道,藉此構造可達到具散熱作用的水在泵浦內部流動時,不會滲入馬達筒內部,在進行維修時可簡便且快速的將馬達筒的前組裝部與水機身分離或相互組裝等實用功效。

Description

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
本新型係涉及一種泵浦,尤指可利用水冷式泵浦所泵送的水對機體降溫的散熱構造。
現有技術的水冷式泵浦,請參閱圖10所示,該水冷式泵浦至少包含有一水機身71、一馬達筒72、一水冷筒73、一馬達蓋74及一馬達組件75,其可利用所輸送的水對泵浦進行降溫,使得泵浦的各零組件均可維持在正常的工作溫度。水機身71的前側包含有一葉輪室711,且水機身71的壁面設有一軸承712;馬達筒72為一中空筒體且二端分別具有一開口,一端開口周緣密合於水機身71的後側;馬達蓋74設於該馬達筒72相對於水機身71的另一端開口;水冷筒73套設於馬達筒72外部且兩端開口分別與水機身71及馬達蓋74的周緣密合,使得水冷筒73與馬達筒72之間夾設有一水冷空間731,水冷空間731與水機身71的葉輪室711相連通;馬達組件75設於馬達筒72內部且包含有一馬達軸751,馬達軸751的一端可轉動地設於該馬達蓋74上,且另一端穿設密合於軸承712並穿設進入葉輪室711中。
水冷式泵浦在運轉時,水位於葉輪室711以及水冷空間731內流通,藉此水冷空間731內部的水,即可透過馬達筒72的外壁面而將馬達筒72內部的馬達組件75所產生的熱量傳導至葉輪室711內並由水機身71向外部排出,也可透過水冷筒73的筒體將內部的水的熱量排至空氣中。
現有技術的水冷式泵浦,其中馬達筒72相對於水機身71一端的開口周緣與水機身71相互套設密合,在長時間使用後在馬達筒72與水機身71套設處的密合效果則會逐漸降低,當密合效果不足時,水就會由套設處直接進入馬達筒72內部並且造成馬達組件75的損壞;又由於長時間使用後,軸承712與馬達軸751之間的密合效果也會逐漸下降,水則會沿著馬達軸751穿過軸承712進入馬達筒72的內部,造成馬達組件75的損壞;再者由於水機身71、馬達筒72、水冷筒73及馬達蓋74皆為塑膠材質製成,導熱效果較差,因此馬達筒72內部的熱量不易經由馬達筒72本身傳導至水冷空間731內部的水,且水冷筒73也不易將水冷空間731內部的水的熱量傳導至空氣中,使得整體的排熱冷卻效果較不理想,影響到泵浦的使用壽命。
為解決前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及缺點,本新型創作有一體成型的馬達筒,以馬達筒的端壁與水機身密合固定,使得位在馬達筒外部與水冷筒之間的水冷空間的水及流動在水機身與水冷空間之間的水不會進入馬達筒內部,除了具有較佳的冷卻散熱效果外,另具有拆卸及組裝均較為快速簡便並可增加泵浦的使用壽命為其目的。
為了可達成前述的目的,本新型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在於提供一種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包括有一水機身、一馬達筒、一水冷筒及一馬達蓋;該水機身包括有一前側面及一後側面,該前側面與該後側面之間貫穿設有複數第一通道,前側面形成有一葉輪室,後側面突出形成有一內環壁及位在該內環壁外部的一外環壁,在該外環壁與該內環壁之間形成一環狀空間,各該第一通道與該葉輪室及該環狀空間相通;該馬達筒為一體成形的筒體,其具有一環壁及位在環壁一端的一端壁,環壁的另一端為一端開口,該馬達筒內部可設置一馬達組件,該馬達組件所設的馬達軸可貫穿樞設在該端壁,該端壁外環處突出設有一前組裝部,該前組裝部貫穿設有複數第二通道,該馬達筒的前組裝部與水機身的後側面的外環壁密合固定,該馬達筒的端壁密合封閉在該水機身的內環壁,該第二通道與該第一通道為相互連通,該馬達筒的環壁另一端向外突出形成有一後組裝部;該水冷筒為一中空筒體,其套設位於馬達筒的環壁外側並相互密合固定,該水冷筒與馬達筒的環壁之間具有一水冷空間,該水冷空間、該第二通道、該第一通道及該葉輪室為相互連通;該馬達蓋為一筒體,其一端為封閉的端壁,另一端具有一開口,該端壁與該馬達軸的另一端樞設,該馬達蓋具有開口的一端安裝於該馬達筒的環壁的後組裝部。
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進一步該前組裝部兩側的橫向位置分別突出形成有一前突環及一後突環,該前突環為朝向水機身一側突出形成,該後突環為朝向另一側突出形成,該端壁內凹形成有一端環槽,該前突環與該水機身的外環壁內側相互套設密合固定,該端環槽與該水機身的內環壁相互套設並密合固定,該水冷筒一端開口的內壁面與該前組裝部的後突環外部相互套設密合固定。
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該馬達筒的端壁與水機身之間形成有一排水空間,該水機身下方設有一通孔,該排水空間由該水機身底部所設有的通孔連通至外界。
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防水環,其套設緊迫於該馬達組件的該馬達軸,且位於該馬達筒的該端壁與該水機身之間,該馬達筒的端壁中心形成有一軸座及設有一軸孔,該軸座與該軸孔相通,該軸座內可安裝有一防水軸承,該防水軸承及軸孔可供該馬達軸的一端貫穿設置。
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該防水環為橡膠材質。
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該馬達筒、該水冷筒及該馬達蓋皆為金屬材質,較佳的該馬達筒為不鏽鋼材質,較佳的該馬達蓋為鋁材質。
藉由本新型前述技術手段的運用,藉由在馬達筒的環壁的開口周緣設計有一體成形的端壁,馬達筒以端壁面向水機身並分別以前組裝部的前突環及端環槽與水機身的外環壁及內環壁結合,可確實防止水進入馬達筒內部,若水滲入馬達筒與水機身之間的排水空間也會被端壁阻擋並由通孔排出,再者具有若泵浦需要進行維修時,可快速將馬達筒的前組裝部與水機身拆卸分離,以方便進行維修,組裝時也可以快速簡便的予以再組裝密合固定等優點及功效。
參看圖1及圖2所示,本新型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包括有一水機身10、一馬達筒20、一水冷筒30、一馬達蓋40、一馬達組件50及一防水環60。再配合參看圖5所示,該馬達組件50為一現有技術構造,並組裝在該馬達筒20內且具有位在轉動中心的一馬達軸51。
參看圖1、圖2及圖6所示,該水機身10包括有一前側面11及一後側面12,前側面11形成有一葉輪室111,後側面12突出形成有一內環壁122及一外環壁123,該外環壁123位在該內環壁122外部且兩者之間形成一環狀空間121,該水機身10的前側面11及後側面12之間貫穿設有複數第一通道14,各該第一通道14與葉輪室111及環狀空間121相通,葉輪室111內可供葉輪安裝且外部設有封閉葉輪室111的構件,此為現有技術故於圖中未示出;泵浦於使用時,將水經由水機身10所設的接頭流入葉輪室111內,再藉由葉輪加壓後送出水機身10的外部。水機身10的下方設有一通孔13,該通孔13一端與水機身10的內環壁內部相通,另一端與外部相通;
參看圖2、圖3、圖4及圖5所示,馬達筒20設於水機身10的後側面12,馬達筒20為一體成形的筒體,其具有一環壁21及位在環壁21一端的一端壁22,環壁21的另一端為一端開口,端壁22由環壁21的端開口周緣突伸,其突伸方向不以垂直地沿著徑向為限,僅需一體成形的封閉環壁21的端開口即可。馬達筒20的端壁22與水機身10之間夾設形成有一排水空間23,排水空間23由水機身10的底部所設有的通孔13連通至外界,當水滲入水機身10與馬達筒20之間時就會流入排水空間23,並經由通孔13被排至外界;但不以此為限,也可以沒有排水空間23而是端壁22緊貼著水機身10的後側面12。
馬達筒20的端壁22外環處突出設有一前組裝部221,在端壁22中心形成有一軸座222及設有一軸孔223,該軸座222與該軸孔223相通,該軸座222內可安裝有一防水軸承,該防水軸承及軸孔223可供馬達軸51的一端貫穿設置,馬達軸51的一端可轉動地組裝於馬達筒20的端壁22上;該前組裝部221橫向貫穿設有複數第二通道24,該馬達筒20的前組裝部221與水機身10的後側面12內環壁密合固定,此時與環壁21為一體成形製成的端壁22密合封閉在水機身10,第二通道24與第一通道14為相互連通;馬達筒20的環壁21的另一端向外突出形成有一後組裝部211。
參看圖3、圖5及圖8所示,馬達筒20的端壁22進一步在前組裝部221兩側分別橫向突出形成有一前突環224及一後突環225,該前突環224為朝向水機身10一側,該後突環225為朝向另一側突出形成,再者該端壁22內凹形成有一端環槽226,當馬達筒20與水機身10組合時,該前突環224與外環壁123的內側相互套設並密合固定,該端環槽226與該內環壁122的外部相互套設並密合固定,由於此構造具有快速套置定位功能,使得馬達筒20與水機身10可簡便且快速的完成組裝。
請配合參看圖2及圖7所示,水冷筒30為一中空筒體,水冷筒30套設於馬達筒20且位於馬達筒20的環壁21的徑向外側,水冷筒30與馬達筒20的環壁21之間夾設有一水冷空間31,水冷空間31經由第二通道24及第一通道14與葉輪室111相連通;具體來說,水冷筒30的兩端分別具有一開口,並且在本實施例中水冷筒30的兩端開口都是設於馬達筒20且相互密合固定,請配合參看圖8所示,水冷筒30的一端開口的內壁面與前組裝部221的後突環225外部相互套設密合固定,請配合參看圖9所示,水冷筒30的另一端開口的內壁面與後組裝部211密合固定,具有可簡便且快速完成組裝的功能,但是不以此為限,也可以設於水機身10或者是其他零組件上,並且,水冷空間31是因水機身10的第一通道14及馬達筒20的第二通道24而與葉輪室111相連通,但也同樣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水冷筒30不論設於何處,僅需要與馬達筒20的環壁21夾設出水冷空間31,並且水冷空間31不論構造為何,僅需要與葉輪室111相連通即可,藉此水就能在水冷空間31與葉輪室111之間流通,進而經由環壁21來帶走馬達筒20內部產生的熱量。
馬達蓋40為一筒體,其一端為封閉的端壁,另一端具有一開口,馬達蓋40內部的端壁設有軸承,該軸承可供馬達軸51的另一端樞設,使得馬達軸51的一端可轉動地設於馬達蓋40上,馬達蓋40以具有開口的一端安裝於馬達筒20的環壁21的後組裝部211開口周緣。
防水環60套設緊迫於馬達組件50的馬達軸51,且位於馬達筒20的端壁22與水機身10之間,具體來說也就是在本實施例的排水空間23中;防水環60主要用以防止水滲透過水機身10或是端壁22上的軸承,又或者是軸承與馬達軸51兩者之間的密合度不足,而使水可沿著馬達軸51而滲入馬達筒20內部,所以其形式不限,可以是任何形狀,也不限於是一個獨立元件套設在馬達軸51上,可以是直接由馬達軸51的外壁面突出形成。在本實施例中防水環60為橡膠材質,但不以此為限。
本新型的馬達筒20、水冷筒30及馬達蓋40為以金屬材質製成,例如,馬達筒20是不鏽鋼材質,而馬達蓋40為鋁材質;金屬材質製成的馬達筒20、水冷筒30及馬達蓋40可以更快速的將熱量傳導出去,而不鏽鋼材質則是考量到其必須與水長期接觸的使用狀況,並且是直接接近熱源,但是其材質皆不以上述為限。
本新型在運轉時,水進入水機身10之後會在葉輪室111與水冷空間31中流通,藉此把馬達筒20內的馬達組件50所產生的熱量經由環壁21傳導至位在水冷空間31的水,吸收熱量的水經由第二通道24、第一通道14再流至葉輪室111中再排出水機身10外。並且,馬達筒20的環壁21與位在開口周緣的端壁22為一體成形製成,並且馬達筒20以端壁22面向水機身10的與水機身10結合,此時位在水冷空間31、第二通道24及第一通道14流動的水會被端壁22阻擋而不會進入馬達筒20內部,藉此本新型不會因為馬達筒20與水機身10之間的密合效果降低而讓水流入馬達筒20內部,進而使整體更加耐用。
請配合參看圖2及圖5所示,由於馬達筒20為一體成型形的筒體且其內部組裝有馬達組件50,當該馬達組件50有故障必須更換組件或維修時,維修人員可快速簡便將馬達筒20之前組裝部221與水機身10拆卸分離,即可將馬達筒20及其馬達組件50、水冷筒30及馬達蓋40取出,維修後以反向進行組裝操作,此時前突環224及端環槽226可分別與水機身10的外環壁123及內環壁122密合固定,即可簡便快速的組裝完成。
10‧‧‧水機身 11‧‧‧前側面 111‧‧‧葉輪室 12‧‧‧後側面 121‧‧‧環狀空間 122‧‧‧內環壁 123‧‧‧外環壁 13‧‧‧通孔 14‧‧‧第一通道 20‧‧‧馬達筒 21‧‧‧環壁 211‧‧‧後組裝部 22‧‧‧端壁 221‧‧‧前組裝部 222‧‧‧軸座 223‧‧‧軸孔 224‧‧‧前突環 225‧‧‧後突環 226‧‧‧端環槽 23‧‧‧排水空間 24‧‧‧第二通道 30‧‧‧水冷筒 31‧‧‧水冷空間 40‧‧‧馬達蓋 50‧‧‧馬達組件 51‧‧‧馬達軸 60‧‧‧防水環 71‧‧‧水機身 711‧‧‧葉輪室 712‧‧‧軸承 72‧‧‧馬達筒 73‧‧‧水冷筒 731‧‧‧水冷空間 74‧‧‧馬達蓋 75‧‧‧馬達組件 751‧‧‧馬達軸
圖1為本新型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新型的元件分解圖。 圖3為本新型馬達筒的立體外觀圖。。 圖4為本新型馬達筒另一角度的立體外觀圖。 圖5為本創作的側視剖面圖。 圖6為本新型的前視圖。 圖7為本新型沿圖6的A-A割面線的俯視剖面示意圖,圖中未示馬達組件。 圖8為本新型的部分放大剖面圖。 圖9為本新型的另一部分放大剖面圖。 圖10為現有技術的剖面圖。
10‧‧‧水機身
111‧‧‧葉輪室
12‧‧‧後側面
13‧‧‧通孔
20‧‧‧馬達筒
21‧‧‧環壁
211‧‧‧後組裝部
22‧‧‧端壁
221‧‧‧前組裝部
224‧‧‧前突環
225‧‧‧後突環
226‧‧‧端環槽
23‧‧‧排水空間
24‧‧‧第二通道
30‧‧‧水冷筒
31‧‧‧水冷空間
40‧‧‧馬達蓋
50‧‧‧馬達組件
51‧‧‧馬達軸
60‧‧‧防水環

Claims (8)

  1. 一種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包括有一水機身、一馬達筒、一水冷筒及一馬達蓋; 該水機身包括有一前側面及一後側面,該前側面與該後側面之間貫穿設有複數第一通道,前側面形成有一葉輪室,後側面突出形成有一內環壁及位在該內環壁外部的一外環壁,在該外環壁與該內環壁之間形成一環狀空間,各該第一通道與該葉輪室及該環狀空間相通; 該馬達筒為一體成形的筒體,其具有一環壁及位在環壁一端的一端壁,環壁的另一端為一端開口,該馬達筒內部可設置一馬達組件,該馬達組件所設的馬達軸可貫穿樞設在該端壁,該端壁外環處突出設有一前組裝部,該前組裝部貫穿設有複數第二通道,該馬達筒的前組裝部與水機身的後側面的外環壁密合固定,該馬達筒的端壁密合封閉在該水機身的內環壁,該第二通道與該第一通道為相互連通,該馬達筒的環壁另一端向外突出形成有一後組裝部; 該水冷筒為一中空筒體,其套設位於馬達筒的環壁外側並相互密合固定,該水冷筒與馬達筒的環壁之間具有一水冷空間,該水冷空間、該第二通道、該第一通道及該葉輪室為相互連通; 該馬達蓋為一筒體,其一端為封閉的端壁,另一端具有一開口,該端壁與該馬達軸的另一端樞設,該馬達蓋具有開口的一端安裝於該馬達筒的環壁的後組裝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進一步該前組裝部兩側的橫向位置分別突出形成有一前突環及一後突環,該前突環為朝向水機身一側突出形成,該後突環為朝向另一側突出形成,該端壁內凹形成有一端環槽,該前突環與該水機身的外環壁內側相互套設密合固定,該端環槽與該水機身的內環壁相互套設並密合固定,該水冷筒一端開口的內壁面與該前組裝部的後突環外部相互套設密合固定。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該馬達筒的端壁與水機身之間形成有一排水空間,該水機身下方設有一通孔,該排水空間由該水機身底部所設有的通孔連通至外界。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防水環,其套設緊迫於該馬達組件的該馬達軸,且位於該馬達筒的該端壁與該水機身之間,該馬達筒的端壁中心形成有一軸座及設有一軸孔,該軸座與該軸孔相通,該軸座內可安裝有一防水軸承,該防水軸承及軸孔可供該馬達軸的一端貫穿設置。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該防水環為橡膠材質。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該馬達筒、該水冷筒及該馬達蓋皆為金屬材質。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該馬達筒為不鏽鋼材質。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其中該馬達蓋為鋁材質。
TW108215861U 2019-11-28 2019-11-28 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 TWM591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5861U TWM591126U (zh) 2019-11-28 2019-11-28 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
CN202020589385.0U CN212130897U (zh) 2019-11-28 2020-04-20 水冷式泵的散热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5861U TWM591126U (zh) 2019-11-28 2019-11-28 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1126U true TWM591126U (zh) 2020-02-21

Family

ID=70414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5861U TWM591126U (zh) 2019-11-28 2019-11-28 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0897U (zh)
TW (1) TWM591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46778A1 (en) 2022-03-15 2023-09-20 Walrus Pump Co., Ltd. Motor module and pump comprising the motor modu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46778A1 (en) 2022-03-15 2023-09-20 Walrus Pump Co., Ltd. Motor module and pump comprising the motor module
US20230296112A1 (en) * 2022-03-15 2023-09-21 Walrus Pump Co., Ltd. Motor module and motor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0897U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8932B (zh) 一种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双向回油机构
JP4004572B2 (ja) 遠心ポンプ
TWM591126U (zh) 水冷式泵浦的散熱構造
KR101241998B1 (ko) 버터플라이 밸브
JP6257250B2 (ja) 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BRPI0411349B1 (pt) Pistão para um motor de combustão interna
CN210769353U (zh) 一种车辆电子水泵自散热机构
TWM609120U (zh) 水冷式泵浦
TWM527045U (zh) 具卡匣式軸承機構之無軸封磁驅泵浦
CN204627888U (zh) 水润滑的高压柱塞泵及手持式高压喷射装置
CN212850147U (zh) 一种多极内接式微型直流电机
CN114001231A (zh) 一种歧管结构
CN210240508U (zh) 一种湿式双离合变速器集成式冷却水道结构
ES2218859T3 (es) Una bomba centrifuga formada por prensado y soldadura y su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on.
CN110594160A (zh) 水冷式泵结构
CN210509641U (zh) 一种水冷密封防腐风机
CN213744021U (zh) 水冷式泵
CN218888290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高温风机用电机
JP6445388B2 (ja) 軸封装置
KR101788827B1 (ko) 원심 펌프
TW202001100A (zh) 水冷式泵浦改良結構
CN210867380U (zh) 电机
CN220909655U (zh) 一种具有冷却液槽的油液快速连接的防喷器旋转总成
CN219974878U (zh) 泵轴承体
CN21573382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动车电机边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