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0784U -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 - Google Patents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0784U
TWM590784U TW108213268U TW108213268U TWM590784U TW M590784 U TWM590784 U TW M590784U TW 108213268 U TW108213268 U TW 108213268U TW 108213268 U TW108213268 U TW 108213268U TW M590784 U TWM590784 U TW M5907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tack module
solid oxide
fuel
fuel c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3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文師
陳致源
吳振利
曾煥均
葉欣華
Original Assignee
亞洲氫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亞洲氫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亞洲氫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3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0784U/zh
Publication of TWM590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0784U/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新型為一種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係包含有電堆模組、燃料進氣組件、空氣進氣組件及尾燃器,藉由電堆模組可處理合成氣的特性,而省略了外部重組器的使用,同時燃料氣體及空氣的升溫均利用電堆模組反應後之剩餘氣體的廢熱,而能有效減少能源損耗。

Description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
本新型係運用在燃料電池領域,尤其係運用在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系統領域。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係透過燃料於電堆模組中進行電化學反應後來產生電力,現有技術的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係直接將氫氣作為燃料通入電堆模組後進行發電,或者將天然氣或高濃度甲烷等燃料通入外部重組器進行重組反應而產生氫氣,再將所產生的氫氣通入電堆模組進行發電。然而,具有外部重組器將不免使得系統架構複雜,而若直接將天然氣或甲烷通入電堆模組中,將增加積碳而導致電堆模組快速老化,進而縮短系統的運轉壽命,提高整體發電成本。
再者,對於工業製程中常見許多大量的副產氣,其為合成氣且多具有可供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組成物存在,若能加以利用,則更能透過資源再利用來達到發電效果。
有鑑於此,本新型係針對設置外部重組器及回收利用工業副產氣的各項技術點進行改良。
為達到前述之新型目的,本新型係提供一種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包含: 一電堆模組,其具有一陽極進氣端、一陽極排氣端、一陰極進氣端及一陰極排氣端; 一燃料進氣組件,其與該電堆模組之陽極進氣端連接,並用以提供預熱後的合成氣作為燃料氣體送入電堆模組中,該燃料進氣組件包含有一供水單元,其用以提供水進入該電堆模組; 一空氣進氣組件,其與該電堆模組之陰極進氣端連接,並用以提供預熱後的空氣送入該電堆模組中; 一尾燃器,其與該電堆模組之陽極排氣端及陰極排氣端連接,用以接收該電堆模組之陽極及陰極反應後的剩餘氣體,該尾燃器將剩餘氣體進行燃燒反應而產生熱能。
本新型的優點在於,藉由電堆模組能直接運用未重組之合成氣的特性,來避免設置外部重組器而達到簡化結構的目的,且藉由系統中熱能的循環利用,來減少所需升溫的製程之能源損耗。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新型之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新型為達成預定新型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其中圖式僅為了說明目的而已被簡化,並通過描述本新型的元件和組件之間的關係來說明本新型的結構或方法新型,因此,圖中所示的元件不以實際數量、實際形狀、實際尺寸以及實際比例呈現,尺寸或尺寸比例已被放大或簡化,藉此提供更好的說明,已選擇性地設計和配置實際數量、實際形狀或實際尺寸比例,而詳細的元件佈局可能更複雜。
請參閱圖1所示,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包含有一電堆模組10、一燃料進氣組件20、一空氣進氣組件30、及一尾燃器40。
前述之電堆模組10具有一陽極進氣端11、一陽極排氣端12、一陰極進氣端13及一陰極排氣端14,當燃料氣體由陽極進氣端11進入電堆模組10、空氣由陰極進氣端13進入電堆模組10後,於電堆模組10中產生電化學反應而發電,隨後陽極尾氣由陽極排氣端12排出,陰極尾氣則由陰極排氣端14排出。
前述之燃料進氣組件20係與該電堆模組10之陽極進氣端11連接,並用以提供預熱後的合成氣作為燃料氣體送入電堆模組10中。在一實施例中,該燃料進氣組件20包含有一燃料鼓風機21、一供水單元22及一燃料熱交換器23,燃料氣體由燃料鼓風機21打入該燃料熱交換器23中,同時供水單元22亦透過泵浦221將儲水桶222中的水打入該燃料熱交換器23中,則燃料氣體在燃料熱交換器23中進行預熱且與適量的水進行混合後,再送入電堆模組10之陽極進氣端11中,以加強電堆模組10內的水氣移轉反應,避免積碳的產生。一般而言,燃料熱交換器23係將燃料氣體加熱至750°C。
前述之空氣進氣組件30係與該電堆模組10之陰極進氣端13連接,並用以提供預熱後的空氣送入電堆模組10中。在一實施例中,該空氣進氣組件30包含有一空氣鼓風機31及一空氣熱交換器32,空氣由空氣鼓風機31打入該空氣熱交換器中32,則空氣在空氣熱交換器32中進行預熱後,再送入電堆模組10之陰極進氣端13中。一般而言,空氣熱交換器32係將空氣加熱至650°C。
前述之尾燃器40係與該電堆模組10之陽極排氣端12及陰極排氣端14連接,用以接收該電堆模組10之陽極及陰極反應後的剩餘氣體,透過尾燃器40將剩餘氣體進行燃燒反應而產生熱能,以供應系統中所需之熱能。一般而言,由該電堆模組10之陽極排氣端12及陰極排氣端14所排出之剩餘氣體的溫度約在850°C,而由尾燃器40燃燒後排出之剩餘氣體的溫度約在950°C。
請參閱圖1所示,在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中,該電堆模組10之陽極排氣端12所排放之剩餘氣體先通過該燃料熱交換器23後,再進入尾燃器40加以燃燒,而該電堆模組10之陰極排氣端14所排放之剩餘氣體係直接通入該尾燃器40加以燃燒,該尾燃器40燃燒後排出之剩餘氣體,係通過該空氣熱交換器32後再加以排出。則燃料熱交換器23係運用該陽極排氣端12所排放之剩餘氣體的溫度來對燃料氣體加以升溫,而空氣熱交換器32係運用尾燃器40燃燒後所排出之剩餘氣體的溫度來對空氣加以升溫,以節省燃料熱交換器23及空氣熱交換器32本身所需升溫的能源損耗。在一實施例中,該燃料熱交換器23、該空氣熱交換器32及該尾燃器40可設置於一熱箱50中,以減少熱能損失。
請參閱圖2所示,在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中,該電堆模組10之陽極排氣端12所排放之剩餘氣體、及該電堆模組10之陰極排氣端14所排放之剩餘氣體係直接通入該尾燃器40加以燃燒,該尾燃器40燃燒後排出之剩餘氣體,係通過該燃料熱交換器23及該空氣熱交換器32後再加以排出。則燃料熱交換器23及空氣熱交換器32均運用尾燃器40燃燒後所排出之剩餘氣體的溫度來分別對燃料和空氣加以升溫,以節省燃料熱交換器23及空氣熱交換器32本身所需升溫的能源損耗。
請參閱圖3所示,在本新型之第三實施例中,其進氣與排氣的路徑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惟其在該空氣熱交換器32排氣的路徑上設置一冷凝器41,該冷凝器41一方面回收所排出之剩餘氣體的熱能而可將水加熱獲得熱水,另一方面可將剩餘氣體中的水氣轉換為冷凝水,再將冷凝水送入該燃料進氣組件20之儲水桶222中,如此則可使得系統中的用水循環利用,以節省水資源的耗費。該冷凝器41之冷端可為水冷式以收集熱水使用,亦可為氣冷式而使用一般散熱風扇來作為散熱。
請參閱圖4所示,在本新型之第四實施例中,其進氣與排氣的路徑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惟其在該燃料熱交換器23之進氣端設置一蒸發器60,蒸發器60另亦與該空氣熱交換器32之排氣端連接,則利用剩餘氣體的熱能來先對燃料氣體及水略為加熱,再讓略為加熱後的水及燃料氣體通入該燃料熱交換器23中,以節省燃料熱交換器2本身所需升溫的能源損耗。
請參閱圖5所示,在本新型之第五實施例中,其進氣與排氣的路徑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惟其在該燃料熱交換器23之進氣端設置一蒸發器60,蒸發器60另亦與該空氣熱交換器32之排氣端連接,則利用剩餘氣體的熱能來先對燃料氣體及水略為加熱,再讓略為加熱後的水及燃料氣體通入該燃料熱交換器23中,以節省燃料熱交換器2本身所需升溫的能源損耗。
使用時,係將合成氣(可為其餘工業製程中所產生的廢氣)通入燃料進氣組件20中,並配合空氣通入空氣進氣組件30中,則預熱後的燃料氣體及空氣進入電堆模組10中,由於本新型之電堆模組10可無須外部重組器而直接使用合成氣進行反應,因此,透過本新型的創作,能夠簡化整體系統架構而不使用外部重組器,且能在系統中不斷利用剩餘氣體所能提供的熱能,有效的配置熱交換器來提昇熱利用效率,並透過尾燃器來燃燒未反應的剩餘氣體,進而減少系統中所需升溫時的能源損耗。
以上所述僅是本新型的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電堆模組
11‧‧‧陽極進氣端
12‧‧‧陽極排氣端
13‧‧‧陰極進氣端
14‧‧‧陰極排氣端
20‧‧‧燃料進氣組件
21‧‧‧燃料鼓風機
22‧‧‧供水單元
221‧‧‧泵浦
222‧‧‧儲水桶
23‧‧‧燃料熱交換器
30‧‧‧空氣進氣組件
31‧‧‧空氣鼓風機
32‧‧‧空氣熱交換器
40‧‧‧尾燃器
41‧‧‧冷凝器
50‧‧‧熱箱
60‧‧‧蒸發器
圖1為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圖; 圖2為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圖; 圖3為本新型之第三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圖; 圖4為本新型之第四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圖; 圖5為本新型之第五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圖。
10‧‧‧電堆模組
11‧‧‧陽極進氣端
12‧‧‧陽極排氣端
13‧‧‧陰極進氣端
14‧‧‧陰極排氣端
20‧‧‧燃料進氣組件
21‧‧‧燃料鼓風機
22‧‧‧供水單元
221‧‧‧泵浦
222‧‧‧儲水桶
23‧‧‧燃料熱交換器
30‧‧‧空氣進氣組件
31‧‧‧空氣鼓風機
32‧‧‧空氣熱交換器
40‧‧‧尾燃器
50‧‧‧熱箱

Claims (10)

  1. 一種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包含:一電堆模組,其具有一陽極進氣端、一陽極排氣端、一陰極進氣端及一陰極排氣端;一燃料進氣組件,其與該電堆模組之陽極進氣端連接,並用以提供預熱後的合成氣作為燃料氣體送入電堆模組中,該燃料進氣組件包含有一供水單元,其用以提供水進入該電堆模組;一空氣進氣組件,其與該電堆模組之陰極進氣端連接,並用以提供預熱後的空氣送入該電堆模組中;一尾燃器,其與該電堆模組之陽極排氣端及陰極排氣端連接,用以接收該電堆模組之陽極及陰極反應後的剩餘氣體,該尾燃器將剩餘氣體進行燃燒反應而產生熱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中該燃料進氣組件包含有一燃料熱交換器,其連接於該供水單元與該電堆模組之陽極進氣端之間,燃料氣體與水在該燃料熱交換器加以混合並預熱。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中該燃料熱交換器連接於該尾燃器與該電堆模組之陽極排氣端之間。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中該燃料熱交換器設於該尾燃器的排氣端。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中該空氣進氣組件包含有一空氣熱交換器,其連接於該尾燃器的排氣端。
  6.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中該空氣進氣組件包含有一空氣熱交換器,其連接於該尾燃器的排氣端。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進一步包含有一 蒸發器,其連接於該燃料熱交換器之進氣端設置一蒸發器,該蒸發器另亦與該空氣熱交換器之排氣端連接。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冷凝器,其與該空氣熱交換器之排氣端連接,應與該供水單元相連接。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冷凝器,其與該空氣熱交換器之排氣端連接,應與該供水單元相連接。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其中該尾燃器、該燃料熱交換器、及該空氣熱交換器設置於一熱箱中。
TW108213268U 2019-10-07 2019-10-07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 TWM590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3268U TWM590784U (zh) 2019-10-07 2019-10-07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3268U TWM590784U (zh) 2019-10-07 2019-10-07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0784U true TWM590784U (zh) 2020-02-11

Family

ID=70414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3268U TWM590784U (zh) 2019-10-07 2019-10-07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0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2198B1 (ko) 연료전지 하이브리드 시스템
CN111525166B (zh) 一种混合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方法
CN115084574B (zh) 基于柴油重整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
TW201409818A (zh)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熱工元件整合裝置
KR101079670B1 (ko) 주기용 엔진의 폐열을 이용하는 보기용 연료전지 시스템
US8445155B2 (en) Complex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heated water thereof
CN102456897A (zh) 燃料电池电热冷联供系统
JP2008234994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WO2022000854A1 (zh) 一种应用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天然气加热炉系统和方法
CN114765266A (zh) 一种提高热效率并优化水管理的sofc热电联供系统
CN117558933A (zh)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一体式热管理系统
US20190148743A1 (en) Fuel cell system including heat exchanger using burner off-gas
JP2012009424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TWM590784U (zh)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
JP5964502B2 (ja) 燃料電池とボイラの複合システム
CN212298989U (zh) 一种应用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天然气加热炉系统
CN111384419A (zh) 一种热电联产装置
KR102602831B1 (ko) 연료 전지 하이브리드 시스템
CN212559456U (zh) 一种温差发电自供电式的甲醇水重整制氢机
CN210866381U (zh)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
KR101439671B1 (ko) 가열통합형 연료전지 모듈
JP2001229961A (ja) 発電システム
JP6571560B2 (ja) 燃料電池発電モジュール
WO2024119391A1 (zh) 基于无氮燃烧和二氧化碳循环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JP3546234B2 (ja) 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内燃式スターリングエンジンコンバインド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