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9479U - 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9479U
TWM589479U TW108213354U TW108213354U TWM589479U TW M589479 U TWM589479 U TW M589479U TW 108213354 U TW108213354 U TW 108213354U TW 108213354 U TW108213354 U TW 108213354U TW M589479 U TWM589479 U TW M58947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
shell
fixing structure
item
suitc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3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敏俐
Original Assignee
貿榮貿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貿榮貿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貿榮貿易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3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9479U/zh
Publication of TWM589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9479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由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及用於開闔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的一連接部所組成。該第一殼體上開設一第一槽體與一第三槽體,該第二殼體上開設一第二槽體;一束帶可沿該第一槽體、第二槽體與第三槽體,跨越該連接部而緊縛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本新型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可因第一槽體、第二槽體與第三槽體的設計,讓束帶容置於其中,免除束帶容易遺失及於行李箱外殼上滑動等現有問題。

Description

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本新型關於一種行李箱,特別是一種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方便使用者在行李箱中裝載過多的物品時,能利用束帶束緊行李箱之上下(前後)與兩側外殼,不致造成拉鍊的張力而破壞行李箱。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國人出國遊玩的機會也隨之增加。出於對出遊的紀念或需要親朋餽贈,遊客會在外國購買許多的紀念品。然而,當他們出國時並不能預期要買的紀念品有多少,因此常常會發生超買的紀念品塞不進行李箱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行李箱製造商會使用可調整容量的設計,比如利用另一組拉鍊來調整上下外殼邊緣與主拉鍊間的距離,從而增加行李箱可以使用的空間。當然,如果沒有前述的設計,遊客盡力塞紀念品到普通行李箱中也不是不行。但是在前述的兩種行李箱的超額使用狀況下還是有可能會發生一些情況:行李箱外殼不易關闔或行李箱容易受外力衝撞而開啟。一般來說,遊客可以使用一條額外的束帶來輔助拉鍊,避免前述情況發生。然而,攜帶額外一條束帶容易遺失,且一般行李箱外部並沒有束帶定位的設計,進而造成束帶於行李箱外殼上滑動,減損的協助固定的效果。
因此,為了解決前述行李箱的問題,本新型提出了一種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本段文字提取和編譯本新型的某些特點。其它特點將被揭露於後續段落中。其目的在涵蓋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和範圍中,各式的修改和類似的排列。
為了解決前述行李箱的問題,本新型提出了一種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由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及用於開闔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的一連接部所組成,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殼體上開設一第一槽體與一第三槽體,該第二殼體上開設一第二槽體;一束帶可沿該第一槽體、第二槽體與第三槽體,跨越該連接部而緊縛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
最好,該連接部可為一拉鍊或是鋁框結構。
最好,第一槽體與第三槽體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殼體的一側邊夾角可介於10度到20度。
最好,該第二槽體與該第二殼體的一側邊夾角可介於10度到20度。
最好,該第一槽體的一第一端位於該第一殼體的上表面,該第一槽體的一第二端位於該第一殼體與該連接部的交界處。
最好,該第一端進一步可具有一固定棒,用以固定該束帶的一端。
最好,該第三槽體的一第三端位於該第一殼體的上表面,該第三槽體的一第四端位於該第一殼體與該連接部的交界處。
最好,該第三端進一步可具有一固定棒,用以固定該束帶的一端。
最好,該束帶的兩端可具有一固定裝置。
最好,該束帶的一端或兩端可具有鬆緊功能,或是整條束帶皆為鬆緊材質。
最好,該固定裝置可包含至少一公扣與至少一母扣,當該束帶的一端通過該固定棒與該第一殼體的上表面間的空隙並反摺後,每一公扣可與一對應母扣扣合,從而將該束帶的該端固定於該第一殼體的上表面。
本新型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可因第一槽體、第二槽體與第三槽體的設計,讓束帶容置於其中,免除束帶容易遺失及於行李箱外殼上滑動等現有問題。
下面將結合本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所屬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見參圖1至圖4,圖1為本新型提出之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1的一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圖2為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1的另一外觀示意圖,圖3為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1的正面的外觀示意圖,圖4為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1的背面的外觀示意圖。前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1由一第一殼體10、一第二殼體20及用於開闔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的一連接部30所組成。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對闔時,其內部空間就可以儲放旅行時所攜行的物品。實作上,連接部30是一個拉鍊或是鋁框結構,沿著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的介面設置。
本新型的創新在於:第一殼體10上開設一第一槽體11與一第三槽體12,第二殼體20上開設一第二槽體21。一束帶40可沿第一槽體11、第二槽體21與第三槽體12,跨越該連接部30而緊縛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請見圖3與圖4)。對於一般的行李箱來說,外部束帶頂多只能依靠手把來暫時性地固定其與行李箱的相對位置,但外部束帶的安裝及取下,非常不便。此外,由於外部束帶是貼著行李箱的外部,很容易被環境雜物,比如勾狀物,所牽扯,使得行李箱的行進發生問題。然而,本新型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1因為有槽體的設計,束帶40可以在緊縛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後,分段收容於第一槽體11、第二槽體21與第三槽體12中。當然,出於外觀考慮,第一殼體10或第二殼體20上可以設計其它的裝飾槽,比如圖4中繪示的裝飾槽22。
雖然有第一槽體11、第二槽體21與第三槽體12的設計,但其相對第一殼體10或第二殼體20的角度也需要考慮。如果角度不佳,容易造成束帶40不易裝設取下、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1關闔不緊密及容易發生第一殼體10或第二殼體20間的相對位移等問題。為此,經過許多次實驗,取得的較佳結果為:第一槽體11與第三槽體12延伸方向與第一殼體10的一側邊夾角α介於10度到20度(如圖3所繪示),最好為15度;第二槽體20第二殼體21的一側邊夾角α介於10度到20度,最好為15度。
另外,為了固定束帶40,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還有以下的設計。第一槽體11的一第一端11a位於第一殼體10的上表面,第一槽體11的一第二端11b位於第一殼體10與連接部30的交界處。第一端11a具有一固定棒50,用以固定束帶40的一端。第三槽體12的一第三端12a位於第一殼體10的上表面,第三槽體12的一第四端12b位於第一殼體10與連接部30的交界處。第三端12a也具有一固定棒50,用以固定束帶40的一端。束帶的兩端具有一固定裝置。實作上,固定裝置可包含至少一公扣41與至少一母扣42(在本實施例中,公扣41與母扣42的數量各為2個)。當束帶40的一端通過固定棒50與第一殼體10的上表面間的空隙並反摺後,每一公扣41可與一對應母扣42扣合,從而將束帶40的該端固定於第一殼體10的上表面(請見圖5與圖6,繪示圖3中虛線框裝設束帶40的情形)。當束帶40的兩端都固定於第一殼體10的上表面時,束帶40就收容於第一槽體11、第二槽體21與第三槽體12中,緊縛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依照本新型的精神,束帶40的一端或兩端可具有鬆緊功能,或是整條束帶40皆為鬆緊材質,如彈性布料。
儘管以上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所屬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新型的範圍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物限定。
1‧‧‧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10‧‧‧第一殼體 11‧‧‧第一槽體 11a‧‧‧第一端 11b‧‧‧第二端 12‧‧‧第三槽體 12a‧‧‧第三端 12b‧‧‧第四端 20‧‧‧第二殼體 21‧‧‧第二槽體 22‧‧‧裝飾槽 30‧‧‧連接部 40‧‧‧束帶 41‧‧‧公扣 42‧‧‧母扣 50‧‧‧固定棒 α‧‧‧夾角
圖1為本新型提出之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的一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圖2為本新型提出之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的實施例的另一外觀示意圖,圖3為本新型提出之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的實施例的正面的外觀示意圖,圖4為本新型提出之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的實施例的背面的外觀示意圖,圖5至圖6繪示束帶於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上的使用方式。
1‧‧‧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10‧‧‧第一殼體
11‧‧‧第一槽體
11a‧‧‧第一端
12‧‧‧第三槽體
12a‧‧‧第三端
20‧‧‧第二殼體
21‧‧‧第二槽體
30‧‧‧連接部
50‧‧‧固定棒

Claims (11)

  1. 一種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由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及用於開闔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的一連接部所組成,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殼體上開設一第一槽體與一第三槽體,該第二殼體上開設一第二槽體;一束帶可沿該第一槽體、第二槽體與第三槽體,跨越該連接部而緊縛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連接部為一拉鍊或是鋁框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第一槽體與第三槽體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殼體的一側邊夾角介於10度到20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第二槽體與該第二殼體的一側邊夾角介於10度到20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第一槽體的一第一端位於該第一殼體的上表面,該第一槽體的一第二端位於該第一殼體與該連接部的交界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第一端進一步具有一固定棒,用以固定該束帶的一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第三槽體的一第三端位於該第一殼體的上表面,該第三槽體的一第四端位於該第一殼體與該連接部的交界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第三端進一步具有一固定棒,用以固定該束帶的一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8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束帶的兩端具有一固定裝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固定裝置包含至少一公扣與至少一母扣,當該束帶的一端通過該固定棒與該第一殼體的上表面間的空隙並反摺後,每一公扣可與一對應母扣扣合,從而將該束帶的該端固定於該第一殼體的上表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其中該束帶的一端或兩端具有鬆緊功能,或是整條束帶皆為鬆緊材質。
TW108213354U 2019-10-08 2019-10-08 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TWM589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3354U TWM589479U (zh) 2019-10-08 2019-10-08 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3354U TWM589479U (zh) 2019-10-08 2019-10-08 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9479U true TWM589479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943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3354U TWM589479U (zh) 2019-10-08 2019-10-08 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9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9777B2 (en) Mattress encasement
US20140182754A1 (en) Goggle Cover with Integrated Storage Container
US2659481A (en) Folding hat cover
AU2015318063B2 (en) Adjustable carry bag
US2004477A (en) Apparel belt
TWM589479U (zh) 具束帶固定結構之行李箱
CN211211758U (zh) 具束带固定结构的行李箱
US2167587A (en) Cover for toilet seat covers
CN108903193B (zh) 一种四边开合的箱包
CN207626765U (zh) 一种防盗背包
CN221044465U (zh) 一种一体式箱背包
JP2006312004A (ja) 防災頭巾兼用枕。
CN218527177U (zh) 一种便携式宠物包
JP3029419U (ja) ベルトに対する貴重品携帯具等の接続具
JP3082660U (ja) バッグ
JP3035478U (ja) ファイル用綴じ具
KR101450223B1 (ko) 백팩
CN205688948U (zh) 帐篷枢纽及其帐篷枢纽保护罩
TWM641774U (zh) 箱體之防水套
JP3101765U (ja) リュックサック
ITFI20120190A1 (it) "borsa per tablet e simili"
JPS5916289Y2 (ja) 荷物等の緊締用バツクル
WO1986000505A1 (en) Bag and closure therefor
TWI554422B (zh) 人體遮蔽件
JPS5843870Y2 (ja) 手提げ肩掛け兼用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