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8514U - 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 - Google Patents

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8514U
TWM588514U TW108210346U TW108210346U TWM588514U TW M588514 U TWM588514 U TW M588514U TW 108210346 U TW108210346 U TW 108210346U TW 108210346 U TW108210346 U TW 108210346U TW M588514 U TWM588514 U TW M58851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arm
holding
seat
lock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0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勝國
Original Assignee
蔡勝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蔡勝國 filed Critical 蔡勝國
Priority to TW108210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8514U/zh
Publication of TWM588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851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係包括一第一支架、一續接器、一第二支架與一握持手臂。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一連接元件,前述連接元件之一側係設置一第一支架座,並於第一支架座設置一第一鎖合元件,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在該第一支架座內。前述續接器係設置在前述第一支架之上端,前述續接器係設置一套接元件、一第二支架座與一第二鎖合元件,前述套接元件係用於套接前述第一支架之上端,並與第一支架結合固定;前述套接元件的兩側係分別樞接前述第二支架座與第二鎖合元件,前述第二鎖合元件係穿設前述套接元件,並可直接鎖入第二支架座。前述第二支架係設置在前述續接器之第二支架座內。前述握持手臂係設置在前述第二支架之一端,該握持手臂係由非金屬材質製成,前述握持手臂係設置一臂部,該臂部之一端係連接前述第二支架,另一端係設置一握持元件,前述臂部與握持元件之間係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使握持元件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微調整。

Description

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
本創作係為一種應用於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尤指一種當醫生在進行心臟導管手術(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或同時使用X光透視之心臟導管手術、或危險或加護中心病患須作持續性心臟功能監測時,可輔助醫生進行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輔助握持工具。
目前醫生在進行心臟導管手術(例如心臟之心室或心房破洞缺損或其它之微創手術)及心臟功能持續監控(例如術後心臟功能持續監控或加護中心心臟功能異常持續監控)的過程中,皆需使用超音波檢測器對患者胸前的標的位置進行超音波影像確認,在過程中醫生皆必須手持超音波檢測器進行觀察。
然而,當手術或監控時間過長時(可長達數小時之久),醫生的手將會感到非常的酸痛,因此無法持久握持該超音波檢測器進行操作,導致胸前心臟超音波的監視中斷,如此將導致醫療的品質及效率大幅下降,進而拖延了醫護人員的休息時間以及對病患心臟狀況的即時掌握。再者,當醫生在做心臟導管手術治療時(有使用X光透視),由於其手持超音波檢測器的位置離X光過近,故醫生會受到X光照射的影響而嚴重的影響到醫生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根據上述種種原因,導致目前醫生在進行心臟導管手術及術後觀察的過程中,無法持續對病患胸前進行超音波影像的監視(一般情況下醫生只會手動操作一次短時間的胸前心臟超音波檢測,除非患者有異常反應或有其它需要才會再做第二次檢測),進而影響醫療效率與患者復原狀態監控的準確度。
為此,本創作者,針對前述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所存在的問題,積多年相關醫療研究與臨床實務經驗,而創作本案。
本創作之目的,係創造一種可設置在手術病床上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輔助握持工具,其得為一種直接安裝在手術病床上之握持工具,或得為一套接在手術病床之點滴支架上的握持工具,當醫生確定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的位置後,即可利用該握持工具代替醫生的手在該位置持續長時間的進行胸前心臟超音波檢測,再搭配醫療診斷用的即時監控系統與遠端監控系統,讓醫生可在現場或遠端持續的即時監控患者心臟的狀況,且在心臟導管手術的過程中可減少醫護人員的人力及縮短透視使用的時間,並可隨時掌握患者心臟的狀況,讓醫生可將所有心力全放在治療患者上,減輕醫生的負擔,更可避免醫生的手在心臟導管手術的過程中(有使用X光透視)受到X光的影響而有安全上的問題。
本創作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係包括一第一支架、一續接器、一第二支架與一握持手臂。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一連接元件,前述連接元件之一側係設置一第一支架座,並於第一支架座設置一第一鎖合元件,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在該第一支架座內。前述續接器係設置在前述第一支架之上端,前述續接器係設置一套接元件、一第二支架座與一第二鎖合元件,前述套接元件係用於套接前述第一支架之上端,並與第一支架結合固定;前述套接元件的兩側係分別樞接前述第二支架座與第二鎖合元件,前述第二鎖合元件係穿設前述套接元件,並可直接鎖入第二支架座。前述第二支架係設置在前述續接器之第二支架座內。前述握持手臂係設置在前述第二支架之一端,該握持手臂係由非金屬材質製成,前述握持手臂係設置一臂部,該臂部之一端係連接前述第二支架,另一端係設置一握持元件,前述臂部與握持元件之間係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使握持元件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微調整。
本創作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得不設置前述第一支架,且前述續接器之套接元件得用於套接一手術病床之支架。
本創作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中前述握持元件得為一夾子或是一仿手掌結構,前述仿手掌結構係設置複數指部,各指部係由複數可調整鬆緊度之活動關節組成,如此該仿手掌結構即可如同人類的手掌一樣可執行超音波檢測器之穩固握持動作。前述握持手臂亦得為一機械手臂,該機械手臂得為半自動結構或全自動結構,如此醫生無論在現場或遠端,皆可透過遙控方式來即時調整超音波檢測器之擺放位置。
本創作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中前述第二支架與握持手臂之間得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使第二支架與握持手臂之間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調整,並使前述握持手臂4具有二段式萬向旋轉角度的調整功能。
本創作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中前述握持手臂得由木頭或壓克力製成,且前述握持元件之外表面得包覆一矽膠層,該矽膠層可讓握持元件具有更佳的防滑效果及抗過敏功效,且可讓握持元件之外觀及觸感更接近真人的手掌,以避免該握持元件造成患者皮膚過敏,更可讓醫護人員在操作上更為順暢。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本創作,該最佳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如圖1至圖6所示,至少包含:
一第一支架1,係為一桿狀結構,前述第一支架1係設置一連接元件10,該連接元件10得與手術病床A互相連接固定,使第一支架1得以固定在手術病床A上。如圖3及4所示,前述連接元件10得為一滑動結構,以配合手術病床A之滑動機構A1運作,如此即可使第一支架1在手術病床A上移動,方便醫護人員作業。前述連接元件10之一側係設置一第一支架座11,並於第一支架座11設置一第一鎖合元件12,前述第一支架1係設置在該第一支架座11內,如此前述第一支架1即可調整其在第一支架座11內的位置,並可透過前述第一鎖合元件12將前述第一支架1與第一支架座11鎖合定位,讓使用者得以手動方式調整第一支架1在手術病床A上的高度。前述第一支架1得為一直桿結構(如圖1至圖4所示)或一非直桿結構(如圖6所示),前述非直桿結構得為一ㄣ形支架、L形支架或其它彎折結構,且前述非直桿結構得由複數桿件連接組裝而成、或為一可彎折之桿件、或為一體成形之桿件,均無不可;如此,當本創作之握持工具在進行超音波檢測器B特殊角度位置之定點握持時,醫護人員即可視情況自行調整第一支架1的形狀,以配合各種需求之應用,前述非直桿結構之第一支架1即可提供更穩定的支撐力,避免握持工具因支撐力疲乏導致超音波檢測器B之位置產生偏移,且該非直桿結構之第一支架1可透過位置的調整以避免握持工具防礙醫護人員進行病患之治療。
一續接器2,得設置在前述第一支架1之上端,或得設置在手術病床A之一支架上端(例如點滴支架等等),端視使用需求而定。前述續接器2係設置一套接元件20、一第二支架座21與一第二鎖合元件22,前述套接元件20係用於套接前述第一支架1之上端,並與第一支架1結合固定;前述套接元件20的兩側係分別樞接前述第二支架座21與第二鎖合元件22,前述第二鎖合元件22係穿設前述套接元件20,並可直接鎖入第二支架座21。如此,當套接元件20、第二支架座21與一設置在第二支架座21內的第二支架3完成旋轉角度及長度的調整後,即可利用該第二鎖合元件22同時將套接元件20、第二支架座21與第二支架3鎖合固定。
前述第二支架3,係為一桿狀結構,並設置在前述續接器2之第二支架座21內,前述第二支架3之一端係設置一握把30,另一端係設置一握持手臂4。前述第二支架3與握持手臂4之間得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31,使第二支架3與握持手臂4之間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調整。
前述握持手臂4係由非金屬材質製成,例如木頭或塑膠(壓克力)等等,且前述握持手臂4得為各種可調式握持結構,均無不可。前述握持手臂4係設置一臂部40 ,該臂部40之一端係連接前述第二支架3,另一端係設置一握持元件41,前述臂部40與握持元件41之間係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42,使握持元件41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微調整,並使前述握持手臂4具有二段式萬向旋轉角度的調整功能。前述握持元件41得為一夾子或是一仿手掌結構,前述仿手掌結構係設置複數指部410,各指部410係由複數可調整鬆緊度之活動關節組成,如此該仿手掌結構即可如同人類的手掌一樣可執行超音波檢測器B之穩固握持動作。前述握持元件41之外表面得包覆一矽膠層,該矽膠層可讓握持元件41具有更佳的防滑效果及抗過敏功效,且可讓握持元件41之外觀及觸感更接近真人的手掌,以避免該握持元件41造成患者皮膚過敏,更可讓醫護人員在操作上更為順暢。
當然,為了使握持手臂4可更精準的輔助醫療人員進行操控,前述握持手臂4亦得為一機械手臂,該機械手臂得為半自動結構(例如僅手腕關節可電動控置轉動之半自動機械手臂)或全自動結構(例如手腕關節與手指皆可電動控置轉動之全自動機械手臂),如此醫生無論在現場或遠端,皆可透過遙控方式來即時調整超音波檢測器B之擺放位置。
如圖3至圖5所示,本創作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在使用時,係配合手術病床A之結構使用,當手術病床A具有一滑動機構A1時,則本創作之握持工具係包括第一支架1、續接器2、第二支架3與握持手臂4,使用者可預先將第一支架1之連接元件10固定在手術病床A之滑動機構A1,並透過第一支架座11與第一鎖合元件12來調整第一支架1在手術病床A上的高度;之後再透過續接器2之第二鎖合元件22,使套接元件20與第二支架座21完成旋轉角度調整,及第二支架座21與第二支架3完成長度調整後,透過第二鎖合元件22將其鎖合固定;最後再透過握持手臂4之握持元件41將超音波檢測器B穩固的握持住,即可讓醫生根據監視影像透過微調握持手臂4之二段式萬向旋轉結構31、42,使該超音波檢測器B可穩固的保持定位在特定的監測位置,讓醫生在進行心臟導管手術時可持續進行胸前心臟超音波影像監視,且在術後觀察期間(當有危險或加護中心病患須作持續性心臟功能監測時),醫生可透過遠端系統進行持續性的觀察及監視,以避免心臟突發狀況對患者的安全造成影響。
當然,若手術病床A上已具有一點滴用之支架時,本創作之握持工具亦可透過續接器2、第二支架3與握持手臂4來達到相同之目的及用途,如此本創作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即可具有最佳的實用性、擴充性及功能性,以提升心臟導管手術(例如心臟之心室或心房破洞缺損或其它之微創手術)及心臟功能持續監控(例如術後心臟功能持續監控或加護中心心臟功能異常持續監控)的醫療品質及治療效率,且握持手臂4不會受到X光照射的影響,可確實的保護醫生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為本案之組成。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態樣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1‧‧‧第一支架 10‧‧‧連接元件 11‧‧‧第一支架座 12‧‧‧第一鎖合元件 2‧‧‧續接器 20‧‧‧套接元件 21‧‧‧第二支架座 22‧‧‧第二鎖合元件 3‧‧‧第二支架 30‧‧‧握把 31‧‧‧萬向旋轉結構 4‧‧‧握持手臂 40‧‧‧臂部 41‧‧‧握持元件 42‧‧‧萬向旋轉結構 410‧‧‧指部 A‧‧‧手術病床 A1‧‧‧滑動機構 B‧‧‧超音波檢測器
圖1是本創作之實施例一之立體圖。 圖2是圖1之展開動作圖。 圖3是本創作之實施例一應用於手術病床之示意圖。 圖4是圖3之部分放大圖。 圖5是本創作之應用例。 圖6是本創作之實施例二之展開動作圖。
1‧‧‧第一支架
10‧‧‧連接元件
11‧‧‧第一支架座
12‧‧‧第一鎖合元件
2‧‧‧續接器
20‧‧‧套接元件
21‧‧‧第二支架座
22‧‧‧第二鎖合元件
3‧‧‧第二支架
30‧‧‧握把
31‧‧‧萬向旋轉結構
4‧‧‧握持手臂
40‧‧‧臂部
42‧‧‧萬向旋轉結構
410‧‧‧指部

Claims (12)

  1. 一種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至少包含:一第一支架,係為一桿狀結構,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一連接元件,前述連接元件之一側係設置一第一支架座,並於第一支架座設置一第一鎖合元件,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在該第一支架座內,如此前述第一支架即可調整其在第一支架座內的位置,並可透過前述第一鎖合元件將前述第一支架與第一支架座鎖合定位;一續接器,係設置在前述第一支架之上端,前述續接器係設置一套接元件、一第二支架座與一第二鎖合元件,前述套接元件係用於套接前述第一支架之上端,並與第一支架結合固定;前述套接元件的兩側係分別樞接前述第二支架座與第二鎖合元件,前述第二鎖合元件係穿設前述套接元件,並可直接鎖入第二支架座;一第二支架,係為一桿狀結構,並設置在前述續接器之第二支架座內,當前述續接器之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完成旋轉角度及長度的調整後,即可利用前述第二鎖合元件同時將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鎖合固定;一握持手臂,係設置在前述第二支架之一端,前述握持手臂係由非金屬材質製成,前述握持手臂係設置一臂部,該臂部之一端係連接前述第二支架,另一端係設置一握持元件,前述臂部與握持元件之間係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使握持元件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微調整;前述握持元件係為一仿手掌結構,前述仿手掌結構係設置複數指部,各指部係由複數可調整鬆緊度之活動關節組成。
  2. 一種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至少包含:一續接器,係設置一套接元件、一第二支架座與一第二鎖合元件,前述套接元件係用於套接一手術病床之支架;前述套接元件的兩側係分別樞接前述第二支架座與第二鎖合元件,前述第二鎖合元件係穿設前述套接元件,並可直接鎖入第二支架座;一第二支架,係為一桿狀結構,並設置在前述續接器之第二支架座內,當前述續接器之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完成旋轉角度及長度的調整後,即可利用前述第二鎖合元件同時將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鎖合固定;一握持手臂,係設置在前述第二支架之一端,前述握持手臂係由非金屬材質製成,前述握持手臂係設置一臂部,該臂部之一端係連接前述第二支架,另一端係設置一握持元件,前述臂部與握持元件之間係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使握持元件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微調整;前述握持元件係為一仿手掌結構,前述仿手掌結構係設置複數指部,各指部係由複數可調整鬆緊度之活動關節組成。
  3. 一種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至少包含:一第一支架,係為一桿狀結構,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一連接元件,前述連接元件之一側係設置一第一支架座,並於第一支架座設置一第一鎖合元件,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在該第一支架座內,如此前述第一支架即可調整其在第一支架座內的位置,並可透過前述第一鎖合元件將前述第一支架與第一支架座鎖合定位;一續接器,係設置在前述第一支架之上端,前述續接器係設置一套接元件、一第二支架座與一第二鎖合元件,前述套接元件係用於套接前述第一支架之上 端,並與第一支架結合固定;前述套接元件的兩側係分別樞接前述第二支架座與第二鎖合元件,前述第二鎖合元件係穿設前述套接元件,並可直接鎖入第二支架座;一第二支架,係為一桿狀結構,並設置在前述續接器之第二支架座內,當前述續接器之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完成旋轉角度及長度的調整後,即可利用前述第二鎖合元件同時將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鎖合固定;一握持手臂,係設置在前述第二支架之一端,前述握持手臂係由非金屬材質製成,前述握持手臂係設置一臂部,該臂部之一端係連接前述第二支架,另一端係設置一握持元件,前述臂部與握持元件之間係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使握持元件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微調整;前述握持元件係為一夾子。
  4. 一種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至少包含:一續接器,係設置一套接元件、一第二支架座與一第二鎖合元件,前述套接元件係用於套接一手術病床之支架;前述套接元件的兩側係分別樞接前述第二支架座與第二鎖合元件,前述第二鎖合元件係穿設前述套接元件,並可直接鎖入第二支架座;一第二支架,係為一桿狀結構,並設置在前述續接器之第二支架座內,當前述續接器之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完成旋轉角度及長度的調整後,即可利用前述第二鎖合元件同時將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鎖合固定;一握持手臂,係設置在前述第二支架之一端,前述握持手臂係由非金屬材質製成,前述握持手臂係設置一臂部,該臂部之一端係連接前述第二支架,另 一端係設置一握持元件,前述臂部與握持元件之間係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使握持元件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微調整;前述握持元件係為一夾子。
  5. 一種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至少包含:一第一支架,係為一桿狀結構,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一連接元件,前述連接元件之一側係設置一第一支架座,並於第一支架座設置一第一鎖合元件,前述第一支架係設置在該第一支架座內,如此前述第一支架即可調整其在第一支架座內的位置,並可透過前述第一鎖合元件將前述第一支架與第一支架座鎖合定位;一續接器,係設置在前述第一支架之上端,前述續接器係設置一套接元件、一第二支架座與一第二鎖合元件,前述套接元件係用於套接前述第一支架之上端,並與第一支架結合固定;前述套接元件的兩側係分別樞接前述第二支架座與第二鎖合元件,前述第二鎖合元件係穿設前述套接元件,並可直接鎖入第二支架座;一第二支架,係為一桿狀結構,並設置在前述續接器之第二支架座內,當前述續接器之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完成旋轉角度及長度的調整後,即可利用前述第二鎖合元件同時將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鎖合固定;一握持手臂,係設置在前述第二支架之一端,前述握持手臂係為一機械手臂,如此醫生無論在現場或遠端,皆可透過遙控方式來即時調整超音波檢測器之擺放位置。
  6. 一種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至少包含:一續接器,係設置一套接元件、一第二支架座與一第二鎖合元件,前述套 接元件係用於套接一手術病床之支架;前述套接元件的兩側係分別樞接前述第二支架座與第二鎖合元件,前述第二鎖合元件係穿設前述套接元件,並可直接鎖入第二支架座;一第二支架,係為一桿狀結構,並設置在前述續接器之第二支架座內,當前述續接器之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完成旋轉角度及長度的調整後,即可利用前述第二鎖合元件同時將套接元件、第二支架座與第二支架鎖合固定;一握持手臂,係設置在前述第二支架之一端,前述握持手臂係為一機械手臂,如此醫生無論在現場或遠端,皆可透過遙控方式來即時調整超音波檢測器之擺放位置。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或5項所述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中前述連接元件係為一滑動結構,以配合一手術病床之一滑動機構運作,如此即可使第一支架在手術病床上移動,方便醫護人員作業。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或5項所述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中前述第一支架係為一非直桿結構,且該非直桿結構得為一ㄣ形支架或L形支架。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中前述非直桿結構之第一支架係由複數桿件連接組裝而成。
  10.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中前述非直桿結構之第一支架係為一可彎折之桿件。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任一項所述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中前述第二支架與握持手臂之間係設置一萬向旋轉結構,使第二支架與握持手臂之間得以進行各種角度的調整。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任一項所述之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其中前述握持元件之外表面係包覆一矽膠層,該矽膠層可讓握持元件具有更佳的防滑效果及抗過敏功效,以避免該握持元件造成患者皮膚過敏,更可讓醫護人員在操作上更為順暢。
TW108210346U 2019-08-06 2019-08-06 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 TWM588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0346U TWM588514U (zh) 2019-08-06 2019-08-06 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0346U TWM588514U (zh) 2019-08-06 2019-08-06 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8514U true TWM588514U (zh) 2020-01-01

Family

ID=69943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0346U TWM588514U (zh) 2019-08-06 2019-08-06 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85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1056B (zh) * 2022-08-08 2023-08-01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導管固定校準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1056B (zh) * 2022-08-08 2023-08-01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導管固定校準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16261B2 (ja) 機械腕を含む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JP4277964B2 (ja) フレームレス定位手術装置
JP5478511B2 (ja) 遠隔制御カテーテル挿入システム
KR102476150B1 (ko) 조향 가능한 신장된 장치의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566394B2 (ja) 針生検システム
CN101426426B (zh) 用于当执行对病人的医疗成像时使用的支撑系统
JP4053607B2 (ja) 外科用器具のための軌道ガイド
US20070129634A1 (en) Biomedical positioning and stabilization system
JP2022533297A (ja) 組織切除および撮像のためのロボットアームおよび方法
JP2016536047A (ja) 軸操作による針操縦
CN108852473B (zh) 一种穿刺手术系统
JP2019513474A (ja) 医療機器を対象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2010063848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手術用アンテナ保持器
US202100933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xating a navigation array
US11684488B2 (en) Synchronized placement of surgical implant hardware
EP3197379B1 (en) Device for repositioning bone fracture fragments
TWM588514U (zh) 胸前心臟超音波持續影像監視之握持工具
JP2010136942A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固定装置
Zhang et al. Summary of medical robo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US118648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anting smart implants using robotic telesurgery
US11571266B1 (en) Robotic surgical system for insertion of surgical implants
EP397794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xating a navigation array
CN211749692U (zh) 胸前心脏超声波持续影像监视的握持工具
US11583361B1 (en) Robotic surgical inventory management
CN207575212U (zh) 一种房间隔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