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4559U - 線纜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線纜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4559U
TWM584559U TW108203247U TW108203247U TWM584559U TW M584559 U TWM584559 U TW M584559U TW 108203247 U TW108203247 U TW 108203247U TW 108203247 U TW108203247 U TW 108203247U TW M584559 U TWM584559 U TW M58455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overmolded body
connector assembly
cable
cabl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3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有愛
聶剛
劉裕達
蔡侯平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84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4559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01R31/065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with built-in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包括一連接器、一線纜、一內包覆成型體和一外包覆成型體;該內包覆成型體包覆成型在該連接器與該線纜之間;該內包覆成型體設有向上突出的一標記,該標記具有至少一中空封閉結構,該中空封閉結構包圍形成一中心孔洞;該內包覆成型體上還設有一進料溝槽,該進料溝槽延伸至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下方,並與該中心孔洞上下連通;該外包覆成型體再次包覆成型在該內包覆成型體上,並使得該標記暴露於該外包覆成型體的外表面;該外包覆成型體在包覆成型時透過該進料溝槽進入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下方,並填滿該中心孔洞。該線纜連接器組件中,該標記可以完整地呈現在外包覆成型體的外表面,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Description

線纜連接器組件
本新型涉及電連接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良好視覺效果的線纜連接器組件。
線纜連接器組件包括電連接器以及與電連接器電性連接的線纜,通常,在電連接器與線纜連接處還包覆有絕緣外殼。一些絕緣外殼的表面會設計有文字、字母、數位或符號等標記,用以展現公司商標或個性化定制圖案等。這種外殼通常採用雙色注塑製程完成,先製成具有標記的內注塑模,再進一步注塑成型不同顏色的外殼,從而使得標記暴露於外殼表面。對於具有中空封閉結構的標記,如“a”、“b”、“e”、“o”、“p”、“q”、“A”、“B”、“D”、“P”、“O”、“R”、“Q”等字母,“4”、“6”、“8”、“9”、“0”等數字,在成型外殼前,通常會在標記的中空封閉結構的側緣頂部預留一缺口,以便形成外殼的熔融膠料透過該缺口沖入填滿被中空封閉結構所包圍的中心孔洞。但是這樣會破壞文字標記的完整性,影響產品外觀和消費者對文字標記的識別;例如對於字母“O”,如在其右側緣預留缺口,則可能導致會誤認為其為字母“C”。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本新型提出一種具有良好視覺效果的線纜連接器組件。
本新型提出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包括一連接器、一線纜、一內包覆成型體和一外包覆成型體;該連接器包括一絕緣主體、固定在該絕緣主體上的多個導電端子和套設在該絕緣主體外的一屏蔽外殼;該線纜包括多根導線;該多根導線與該多個導電端子電性連接;該內包覆成型體包覆成型在該連接器與該線纜之間;該內包覆成型體設有向上突出的一標記,該標記具有至少一中空封閉結構,該中空封閉結構包圍形成一中心孔洞;該內包覆成型體上還設有一進料溝槽,該進料溝槽延伸至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下方,並與該中心孔洞上下連通;該外包覆成型體再次包覆成型在該內包覆成型體上,並使得該標記暴露於該外包覆成型體的外表面;該外包覆成型體在包覆成型時透過該進料溝槽進入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下方,並填滿該中心孔洞。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標記的外表面與該外包覆成型體的外表面平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進料溝槽包括一主槽和由該主槽延伸出的至少一支槽,該支槽延伸至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中心孔洞的正下方。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支槽是橫向地從該主槽水平延伸出的。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標記的中空封閉結構的外表面是平整且不具有缺口的。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連接器與該線纜之間設有一電路板;該電路板的前端設有多個前焊盤,從而對應地供該多個導電端子焊接於其上;該電路板在該前焊盤的後方還設有多個後焊盤,從而對應地供該多根導線焊接於其上;該前焊盤與該後焊盤電性連接在一起,其中該後焊盤的數量少於該前焊盤的數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多個後焊盤位於該電路板的一表面的中心區域;該電路板的另一相對表面上設有一發光元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內包覆成型體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膠,而該外包覆成型體是採用與該內包覆成型體不同顏色的塑膠,該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透過該標記向外透射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還包括套接在該屏蔽外殼後部的一保護套環;該保護套環包括一套環部和由該套環部向後延伸的兩側保護部;該套環部套接在該屏蔽外殼的後端;該側保護部貼合在該電路板的外側並與該電路板的側邊輪廓相適配。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還包括直接包覆在該電路板上的一保護膠;該保護膠將該前焊盤與該導電端子、以及該後焊盤與該導線的連接處均包覆於其內;該內包覆成型體進一步包覆在該保護膠的外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新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本新型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在線纜與連接器之間包覆成型具有標記的內包覆成型體,透過在該內包覆成型體上設置於該進料溝槽,並使該進料溝槽連通該標記的中空封閉結構的中心孔洞的下方,在注塑成型該外包覆成型體時,熔融膠料可以經該進料溝槽進入到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下方,並充分地填滿該中空封閉結構所包圍的中心孔洞,從而該標記可以完整地呈現在該外包覆成型體的外表面,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儘管本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現為不同形式的實施例,但在附圖中示出並且在本說明書中將詳細說明的僅僅是其中一些具體實施例,同時可以理解的是本說明書應視為是本新型原理的示範性說明,而並非旨在將本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說明的那樣。
由此,本說明書中所指出的一個特徵將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其中一個特徵,而不是暗示本新型的每個實施例必須具有所說明的特徵。此外,應當注意的是本說明書描述了許多特徵。儘管某些特徵可以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統設計,但是這些特徵也可用於其他的未明確說明的組合。由此,除非另有說明,所說明的組合並非旨在限制。
在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和後)用於解釋本新型的各種元件的結構和運動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當這些元件處於附圖所示的位置時,這些說明是合適的。如果這些元件的位置的說明發生改變時,則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應地改變。
以下結合本說明書的附圖,對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予以進一步地詳盡闡述。
如圖1所示,本較佳實施例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包括一線纜1以及分別電性連接在該線纜1兩端的一第一連接器2和一第二連接器3。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器2為一USB-C(USB Type-C)插頭,該第二連接器3為一USB2.0插頭。透過該線纜連接器組件,即可方便地實現USB-C與USB2.0的轉換,以便於具有不同介面形式的兩種設備之間的對接,例如,便於具有USB-C介面的移動終端與具有USB2.0介面的電腦相連。
參閱圖2至圖9,該線纜連接器組件進一步地還包括連接在該第一連接器2與該線纜1之間的一電路板4、套接在該電路板4的兩外側的一保護套環5、直接覆蓋於該電路板4上的一保護膠6、包覆成型在該保護膠6外的一內包覆成型體7以及進一步包覆成型在該內包覆成型體7上的一外包覆成型體8。
該線纜1與該第二連接器3之間可同樣地設置這些結構,以實現該線纜1與該第二連接器3的電性連接以及對該連接處進行保護,本實施例中省略圖示。
如圖8和圖9所示,該線纜1為USB2.0線纜,包括四根導線11和包裹在該四根導線11外的一外皮12。該四根導線11的端部超出該外皮12,而用於與該電路板4焊接。該四根導線11可作為電源傳輸線和信號傳輸線,實現電源的傳輸和信號的傳輸。
該第一連接器2包括一絕緣主體21、固定在該絕緣主體21上的多個導電端子22和套設在該絕緣主體21外的一屏蔽外殼23。這些導電端子22可透過埋入射出成型製程固定在該絕緣主體21上。該第一連接器2用於與外部設備對接,並支持正反雙向插入。
該多個導電端子22排布為兩排,以分別實現正反雙向插入時的電連接。該多個導電端子22的尾端221向後伸出該屏蔽外殼23。
該電路板4在由前往後的方向上具有寬度較小的一前部41、寬度較大的一中部42和寬度較小的一後部43,從而使得其整體外形呈現前窄中寬後窄的結構。需要說明的是,該前部41、該中部42與該後部43實際上為一體結構,這些名稱是依據寬度而人為劃分的。該前部41具有較小的長度;該中部42具有相對較大的長度,約為該前部41的長度的3倍;而該後部43則具有最大的長度,約為該中部42的長度的3倍。
該電路板4的兩相對表面各設有一排前焊盤45,該前焊盤45位於該前部41,並延伸至該中部42上。每一表面上的該前焊盤45的數量與該第一連接器2上每排導電端子22的數量相對應,每排的前焊盤45沿該電路板4的寬度方向排布。
該電路板4的其中一表面還設有一排後焊盤46,該後焊盤46位於該後部43上。以該電路板4整體作為參照,該後焊盤46位於該電路板4的該表面的中心區域,與該電路板4的後端緣之間具有一較大的間隔。該後焊盤46的數量為四個,與該線纜1中導線11的數量相對應,該四個後焊盤46亦沿該電路板4的寬度方向排布。
該後焊盤46的數量少於前焊盤45的數量。該後焊盤46與對應的前焊盤45透過該電路板4的多條導電線路(未示出)電性連接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情形下,電路板4可以被省略,導線11可以直接與導電端子22焊接在一起。
該電路板4的另一相對表面上設有一些電子元件,以獲得相應的電氣功能。例如,可選地,本實施例中,該電路板4上設有一發光元件47,從而可以顯示該第一連接器2的工作狀態。該發光元件47例如可為LED。
再參閱圖7,該電路板4的前部41伸入該第一連接器2的後端並與該導電端子22連接固定,該中部42與該第一連接器2的該絕緣主體21相抵頂,使得該電路板4與該第一連接器2形成穩固可靠的連接。該第一連接器2的兩排導電端子22的尾端221一一對應地焊接在該電路板4的兩相對表面的前焊盤45上。該線纜1的四根導線11的端部一一對應地焊接在該電路板4的四個後焊盤46上。透過該電路板4的轉接,從而使該線纜1的導線11與該第一連接器2的導電端子22形成電性連接。其中,由於該後焊盤46位於該電路板4的中部位置,使該線纜1的端部可以向前移動,有利於減小該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外包覆成型體8的長度。該電路板4的主體部分(即其中部42和後部43)呈前寬後窄的設計,也有利於降低該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外包覆成型體8的外形尺寸。
繼續參閱圖7,該保護套環5包括環狀的一套環部51和從該套環部51的兩側向後延伸出的兩個側保護部52。該保護套環5為金屬材質。
該套環部51的截面呈跑道形,與該第一連接器2的屏蔽外殼23的截面相適配,從而固定套接在該屏蔽外殼23的後端。該套環部51的其中一個表面的後端設有一缺口511。
該兩側保護部52與該套環部51為一體結構,包括由該套環部51的跑道圓弧位置處向後延伸出的一前延伸段521、由該前延伸段521向後向內彎折的一彎折段522和由該彎折段522向後延伸的一後延伸段523。該後延伸段523與該前延伸段521平行。兩個側保護部52的前延伸段521之間具有相對較大的間隔,而後延伸段523之間則具有相對較小的間隔。該側保護部52的延伸形狀與該電路板4的側輪廓形狀相適配。
一併參閱圖6、圖7和圖9,該保護套環5套接在該第一連接器2和該電路板4的連接處。該套環部51的前半部分套接在該第一連接器2的屏蔽外殼23的後端外周,該套環部51的後半部分圍繞在該電路板4的中部42的外周。該兩個側保護部52分別貼合在該電路板4的兩外側,使得該電路板4被夾設在該兩個側保護部52之間。該側保護部52的前延伸段521貼合在該電路板4的中部42的外側,該後延伸段523則貼合在該電路板4的後部43的外側。
較佳地,該保護套環5與該屏蔽外殼23鐳射焊接在一起。該保護套環5對該電路板4起到保護作用,特別是可以對該電路板4與該第一連接器2的焊接處形成保護,可防止外力直接作用於該電路板4上而造成焊接點脫落,從而提高該第一連接器2與該線纜1之間電性連接的可靠性。
一併參閱圖4和圖5,該保護膠6較佳為熱熔膠或UV膠,採用低溫低壓成型製程成型或塗敷於該電路板4上,覆蓋於該電路板4的表面並與該電路板4的表面緊密結合。該保護膠6在成型過程中可填充到該電路板4與該第一連接器2、該保護套環5之間的間隙中,提高該電路板4的防水性能。
該保護膠6直接覆蓋該電路板4上的焊接點,對該前焊盤45與該導電端子22的連接、該後焊盤46與該導線11的連接以及發光元件47等電子元件進行保護,從而防止在後面成型該內包覆成型體7時的較高溫度與射出壓力對該電路板4造成不良影響。同時,該保護膠6的後端還將該線纜1的前端也包覆於其內,使該線纜1與該電路板4連接得更為緊密。該保護膠6提高了該電路板4上各焊接點的連接強度,同樣起到了提高該第一連接器2與該線纜1之間電性連接可靠性的作用。
一併參閱圖2至圖5,該內包覆成型體7較佳由具有導光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膠一體注塑成型,例如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等。該內包覆成型體7包覆在該保護膠6外,將該電路板4及該保護套環5的兩個側保護部52包圍在其內。
如圖3所示,該內包覆成型體7包括一包覆部71、向上突伸出該包覆部71其中一表面的一標記72以及突伸出該包覆部71另一相對表面的多個導光柱73。該包覆部71包裹在該電路板4和該側保護部52的外部,該包覆部71的外形可根據工業設計要求而定;本實施例中,該包覆部71向前突伸而填充在該保護套環5的缺口511。
本實施例中,該標記72示例性地為字串“Imbued”,字串“Imbued”沿該內包覆成型體7的長度方向順序排布,字母“I”的位置對應於該保護套環5的缺口511處。其中,字母“b”、“e”和“d”中各存在一個中空封閉結構721,該中空封閉結構721是指具有封閉輪廓形狀的結構,該中空封閉結構721包圍出一中心孔洞722。具體地,字母“b”和“d”的下半部分、字母“e”的上半部分各自構成一中空封閉結構721,各個中空封閉結構721分別包圍出一個中心孔洞722。其中該標記72的“b”、“e”和“d”的中空封閉結構721的外表面是平整且不具有缺口的,從而可以避免錯誤識別。
在其他未圖示的實施例中,該標記72可含有一個或多個其他具有中空封閉結構721的符號,例如背景技術部分所列舉出的具有中空封閉結構721的字母或數位,還可以是漢字、希臘符號或其他自訂圖案等。
該內包覆成型體7上對應於該標記72設有一進料溝槽74,該進料溝槽74可認為是由該包覆部71的上表面向下(即朝向該電路板4方向)凹陷而成。在成型該內包覆成型體7時,在該包覆部71上形成該進料溝槽74。
該進料溝槽74包括一主槽741和由該主槽741的一側橫向地水平延伸出的三個支槽742。該主槽741與這些支槽742可以透過成型模具上的能夠側向運動的滑塊(圖未示)來形成,這些滑塊在成型完成後將沿寬度方向退出,從而形成位於該標記72下方且沿寬度方向延伸的支槽742。以圖3的視圖方向為參照,該標記72大致地位於該內包覆成型體7的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該主槽741緊挨著該標記72並位於該標記72的右側。在沿該內包覆成型體7的長度方向上,該主槽741從字母“b”處延伸至字母“d”處。該三個支槽742由該主槽741的左側壁橫向向左延伸,分別對應延伸至字母“b”、“e”、“d”的正下方,該三個支槽742對應地與該三個字母中所包圍的中心孔洞722上下連通。各支槽742呈直線狀延伸,各支槽742的末端較佳與該中空封閉結構721的末端內壁齊平。各支槽742的寬度較佳與各中心孔洞722的截面寬度相當,該支槽742的兩相對側壁較佳是分別與對應的該中心孔洞722的兩相對內壁平齊。
再參閱圖5,該多個導光柱73呈同心圓狀排布,且由中心向外的方向上,各導光柱73的直徑逐漸減小。這些導光柱73的位置對應於該電路板4上的發光元件47設置。在其他未示出的實施例中,該導光柱73的數量及排布方式可以按實際需求靈活設置。
由於該內包覆成型體7為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膠,該發光元件47所發出的光線在該內包覆成型體7中傳導,並經過一些折射、反射過程,最終傳遞到這些導光柱73及該標記72的末端端面上顯示。
最後參閱圖1和圖2,該外包覆成型體8包括一本體81和由該本體81後端向後延伸的一延伸部82。該本體81包覆在該內包覆成型體7上,並將該保護套環5的套環部51也包覆於其內。該延伸部82包覆於該線纜1的外皮12上,該延伸部82上設有一些鏤空孔821,從而在固持該線纜1的同時還使得該線纜1能夠靈活地彎折以方便使用。
該外包覆成型體8較佳是採用與該內包覆成型體7不同顏色的塑膠注塑成型,例如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等。在該導光柱73所在的一側,該本體81的厚度與各導光柱73的高度一致,因此該導光柱73的末端端面暴露於該本體81的外表面。在該標記72所在的一側,該本體81的厚度與該標記72的厚度一致,使得在該外包覆成型體8成型後,該標記72暴露於該本體81的外表面,且較佳該標記72的外表面與該本體81的外表面平齊,從而使該發光元件47發出的光線可以透過該標記72與該導光柱73向外透射出。
在注塑成型該外包覆成型體8時,熔融的膠料進入該內包覆成型體7的進料溝槽74中,依次經該主槽741和對應的三個支槽742,分別進入到字母“b”、“e”、“d”的該中空封閉結構721的下方,並向上流動填滿各個中空封閉結構721的中心孔洞722,使得各個字母保持完整而呈現良好的視覺效果。其中,該支槽742的直線狀水平延伸結構便於熔融膠料更順暢地流動至該中空封閉結構721的下方。該支槽742的寬度較佳與該中心孔洞722的寬度相當,便於熔融膠料充分地填滿該中心孔洞722。
該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組裝過程大致為:將該第一連接器2的各個導電端子22對應地焊接在該電路板4的前焊盤45上,將該線纜1的各根導線11對應地焊接在該電路板4的後焊盤46上。採用低溫低壓成型製程在該電路板4上形成該保護膠6。然後將該保護套環5套接在該第一連接器2和該電路板4外,並將該保護套環5與該第一連接器2的屏蔽外殼23鐳射焊接在一起。再透過注塑成型製程在該電路板4外形成該內包覆成型體7。最後進一步注塑成型該外包覆成型體8。
本實施例中的該線纜連接器組件至少具有如下優點:
1、透過在該內包覆成型體上設置該進料溝槽,並使該進料溝槽連通該標記的中空封閉結構,便於在注塑成型該外包覆成型體時,熔融膠料可以經該進料溝槽進入到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下方,並充分地填滿該中空封閉結構所包圍的中心孔洞,從而該標記可以完整地呈現在該外包覆成型體的外表面,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2、進一步地,該第一連接器透過該電路板與該線纜形成電性連接,便於焊線且可以減少該線纜中導線的數量,便於該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小型化。更優的是,該電路板的主體部分呈前寬後窄的形狀,套在該電路板主體部分的保護套環也呈前寬後窄的設計,以便於與該電路板配合,有利於保護電路板,並降低該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外包覆成型體8的本體81的外形尺寸。該電路板上的後焊盤設置在電路板的中部,使得線纜的末端可以向前移動,利於減小該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外包覆成型體8的本體81的長度,有利於微型化。
上述內容僅為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於限制本新型的實施方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新型的主要構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進行相應的變通或修改,故本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準。
1‧‧‧線纜
11‧‧‧導線
12‧‧‧外皮
2‧‧‧第一連接器
21‧‧‧絕緣主體
22‧‧‧導電端子
221‧‧‧尾端
23‧‧‧屏蔽外殼
3‧‧‧第二連接器
4‧‧‧電路板
41‧‧‧前部
42‧‧‧中部
43‧‧‧後部
45‧‧‧前焊盤
46‧‧‧後焊盤
47‧‧‧發光元件
5‧‧‧保護套環
51‧‧‧套環部
511‧‧‧缺口
52‧‧‧側保護部
521‧‧‧前延伸段
522‧‧‧彎折段
523‧‧‧後延伸段
6‧‧‧保護膠
7‧‧‧內包覆成型體
71‧‧‧包覆部
72‧‧‧標記
721‧‧‧中空封閉結構
722‧‧‧中心孔洞
73‧‧‧導光柱
74‧‧‧進料溝槽
741‧‧‧主槽
742‧‧‧支槽
8‧‧‧外包覆成型體
81‧‧‧本體
82‧‧‧延伸部
821‧‧‧鏤空孔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立體分解圖,圖中省略了第二連接器。
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在圖2基礎上進一步分解的立體圖。
圖5和圖6是在圖4基礎上進一步分解的兩個不同視角方向的立體圖。
圖7是在圖6基礎上進一步分解的立體圖。
圖8和圖9是在圖7基礎上進一步分解的兩個不同視角方向的立體圖。

Claims (10)

  1. 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包括:
    一連接器,包括一絕緣主體、固定在該絕緣主體上的多個導電端子和套設在該絕緣主體外的一屏蔽外殼;
    一線纜,包括多根導線;該多根導線與該多個導電端子電性連接;
    一內包覆成型體,包覆成型在該連接器與該線纜之間;該內包覆成型體設有向上突出的一標記,該標記具有至少一中空封閉結構,該中空封閉結構包圍形成一中心孔洞;該內包覆成型體上還設有一進料溝槽,該進料溝槽延伸至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下方,並與該中心孔洞上下連通;及
    一外包覆成型體,再次包覆成型在該內包覆成型體上,並使得該標記暴露於該外包覆成型體的外表面;該外包覆成型體在包覆成型時透過該進料溝槽進入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下方,並填滿該中心孔洞。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中,該標記的外表面與該外包覆成型體的外表面平齊。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中,該進料溝槽包括一主槽和由該主槽延伸出的至少一支槽,該支槽延伸至該中空封閉結構的中心孔洞的正下方。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中,該支槽是橫向地從該主槽水平延伸出的。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中,該標記的中空封閉結構的外表面是平整且不具有缺口的。
  6. 如請求項1-5任一項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中,該連接器與該線纜之間設有一電路板;該電路板的前端設有多個前焊盤,從而對應地供該多個導電端子焊接於其上;該電路板在該前焊盤的後方還設有多個後焊盤,從而對應地供該多根導線焊接於其上;該前焊盤與該後焊盤電性連接在一起,其中該後焊盤的數量少於該前焊盤的數量。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中,該多個後焊盤位於該電路板的一表面的中心區域;該電路板的另一相對表面上設有一發光元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其中,該內包覆成型體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膠,而該外包覆成型體是採用與該內包覆成型體不同顏色的塑膠,該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透過該標記向外透射出。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還包括套接在該屏蔽外殼後部的一保護套環;該保護套環包括一套環部和由該套環部向後延伸的兩側保護部;該套環部套接在該屏蔽外殼的後端;該側保護部貼合在該電路板的外側並與該電路板的側邊輪廓相適配。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線纜連接器組件,還包括直接包覆在該電路板上的一保護膠;該保護膠將該前焊盤與該導電端子、以及該後焊盤與該導線的連接處均包覆於其內;該內包覆成型體進一步包覆在該保護膠的外周。
TW108203247U 2019-01-24 2019-03-18 線纜連接器組件 TWM5845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910068186.7 2019-01-24
CN201910068186.7A CN111478133B (zh) 2019-01-24 2019-01-24 线缆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4559U true TWM584559U (zh) 2019-10-01

Family

ID=69053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3247U TWM584559U (zh) 2019-01-24 2019-03-18 線纜連接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8133B (zh)
TW (1) TWM5845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465B (zh) * 2021-06-28 2023-09-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9772Y (zh) * 2003-05-06 2004-06-09 中国深圳龙华立期电线电缆制品厂 多色标志射出改良结构
CN201130770Y (zh) * 2007-11-29 2008-10-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690573U (zh) * 2014-01-06 2014-07-02 东莞市步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发光显示标志的数据线或充电线
CN204045897U (zh) * 2014-08-18 2014-12-24 辅容 一种发光数据线
CN206106251U (zh) * 2016-09-30 2017-04-19 珠海市智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色封闭字符键帽及键帽制备模具
CN207250884U (zh) * 2017-04-11 2018-04-17 东莞市鑫赣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改良型数据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465B (zh) * 2021-06-28 2023-09-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8133A (zh) 2020-07-31
CN111478133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9576B2 (en) Photo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CN106574767B (zh) 接线电部件的安装基座、相应照明模块、制造相关模块的方法和服饰
US7217142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201041888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20100120290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ticky film
US7306479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train relief member
KR101724816B1 (ko) Led 스트링 광 엔진
US20110256769A1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indicating device
US20100291791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ring member
TWM545379U (zh) 軟性發光排線結構
US9257800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shorter siz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20170093096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ight member
JP2012168443A (ja) コネクタ付き光電変換装置及びコネクタ付き光電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
TWM584559U (zh) 線纜連接器組件
JP2021525973A (ja) フレキシブルで切断可能な放射状バス及びバス実装ビーズデバイス
CN210092494U (zh) 发光排线结构
CN205335558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994497U (zh) 电子联接器
CN210627943U (zh) 发光线缆
CN101436738B (zh) 连接组件
WO2020155087A1 (zh) 发光排线结构
CN209880986U (zh) 发光排线结构
CN220382336U (zh) 数据线
TWI542101B (zh) Cable with connector
CN218334583U (zh) 一种带指示灯数据线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