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4466U - 身分識別防護卡 - Google Patents

身分識別防護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4466U
TWM584466U TW108205777U TW108205777U TWM584466U TW M584466 U TWM584466 U TW M584466U TW 108205777 U TW108205777 U TW 108205777U TW 108205777 U TW108205777 U TW 108205777U TW M584466 U TWM584466 U TW M58446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identity
electronic chip
protective layer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5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雅意
Original Assignee
永惠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永惠企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永惠企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5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4466U/zh
Publication of TWM584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4466U/zh

Link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身分識別防護卡,係一身分識別卡,是由一遮蔽金屬薄膜片之上下表面各覆設有一硬質絕緣的保護層,共同構成一卡體,且該卡體係相對於一國際標準電子晶片卡之尺寸;其中,該保護層的表面印刷有一標誌、圖騰或文字;藉此,當該電子晶片卡插置於一皮夾內之一卡片置放槽時,將該身分識別卡插置於該電子晶片卡一面,形成該電子晶片卡的遮蔽隔離效果,有效地阻隔該皮夾外部的電子信號或電磁波的發射及接收,達到阻隔該電子晶片之防側錄效用。

Description

身分識別防護卡
本創作提供一種身分識別防護卡,係當電子晶片卡(RFID卡)插置於皮夾內之卡片置放槽時,將身分識別卡插置於電子晶片卡一面,形成電子晶片卡的遮蔽隔離效果,有效地阻隔皮夾外部的電子信號或電磁波的發射及接收,達到阻隔電子晶片之防側錄效用。
過去傳統的身分識別卡,係在硬質的塑膠空白卡,外表面印刷有彩色或非彩色的文字資訊及圖案,以作為會員身分辨識的識別卡、貴賓卡、消費卡或傳遞各種資訊的卡片。但是,傳統卡片除了可直接目視地傳達資訊及身分辨識外,並無其他特殊功能(例如:遮蔽子信號或電磁波),故無法提升卡片附加的經濟效果。
惟,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統現今已廣泛應用在生活日常中,例如:手機、護照、銀行卡及信用卡等物品。當用戶使用持信用卡購物時,僅需將信用卡的RFID晶片感應於訊號感應器,即可透過訊號感應器的資料辨識,得知該用戶的信息資料,判斷是否為合法用戶身分,當判定正確無誤時,即可藉由該信用卡直接買單,達到方便省時又不需找零之便利性。
然,隨著RFID應用層面的擴大,使得現今大多數的人通常具 有至少一張RFID晶片感應卡,而為了攜帶方便,往往會將多張RFID晶片感應卡放置在皮夾內,當需要使用時便取出使用。但大多數的使用者往往會習慣將皮夾直接放置在褲子的口袋或是容易拿取的地方,當有心人士不法地運用智能設備掃描器或是具有NFC模組的手機進行隔空讀取,皮夾內的RFID晶片感應卡的資料就會被側錄,使得RFID晶片感應卡內部的個人訊息被盜取,導致使用者的身分或RFID晶片感應卡被有心人士拷貝,造成個人資料或財務上的損失。
有鑑於此,創作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種身分識別防護卡,係一身分識別卡,是由一遮蔽金屬薄膜片之上下表面各覆設有一硬質絕緣的保護層,共同構成一卡體,且該卡體係相對於國際標準電子晶片卡之尺寸。
本創作之次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身分識別防護卡,其中,該保護層為高分子材料的絕緣硬質層,以達到保護該身分識別卡持久耐用,並可印刷有標誌、圖騰或文字,使本創作之該身分識別卡具有身分識別之功用。
本創作之再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身分識別防護卡,其中,該身分識別卡之該遮蔽金屬薄膜片的厚度為至少0.15毫米,以確保阻隔該皮夾外部之電子信號或電磁波的發射及接收,達到良好的遮蔽該電子晶片卡效果。
接下來配合圖式及圖號,同時舉一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之說明,期能使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有更詳細的瞭解。
1‧‧‧卡體
10‧‧‧遮蔽金屬薄膜片
20‧‧‧保護層
21‧‧‧標誌、圖騰或文字
30‧‧‧皮夾
301‧‧‧卡片置放槽
40‧‧‧電子晶片卡
100‧‧‧身分識別卡
圖1係本創作的外觀示意圖。
圖2係圖1之2-2線的俯視剖面圖。
圖2A係圖2之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係本創作的立體實施動作圖。
圖4係本創作的第一立體實施外觀圖。
圖5係本創作的第二立體實施外觀圖。
圖6係本創作阻隔外部之電子信號或電磁波的外觀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一種身分識別防護卡,係一身分識別卡100,是由一遮蔽金屬薄膜片10之上下表面各覆設有一硬質絕緣的保護層20,共同構成一卡體1,且該卡體1係相對於國際標準之電子晶片卡之尺寸。
承上述,請參閱圖2A所示,該遮蔽金屬薄膜片10為鋁箔或銅箔的薄片體,其為一種遮蔽材料,可阻隔(遮蔽)電子產品相互間的電磁波信號傳送,該遮蔽金屬薄膜片10的厚度越大,遮蔽效果越顯著;較佳地實施,該遮蔽金屬薄膜片10的厚度為0.15毫米至0.3毫米,以確保阻隔外部之電子信號或電磁波的發射及接收,達到良好的遮蔽電子晶片卡效果。
本創作之實施,該卡體1的尺寸係以國際ISO7810的ID-1樣式為標準,寬度為85.6毫米,高度為53.98毫米,厚度為0.76毫米。
再者,該保護層20為高分子材料(如PC、ABS或壓克力等材料)的絕緣硬質層,以使該身分識別卡100持久耐用,達到較高的經濟效益。
另外,該保護層20的表面可印刷有至少一標誌、圖騰或文字21,使本創作之該身分識別卡100具有身分識別的功能。
請參閱圖3至圖4所示,詳細地說,俾當一電子晶片卡40插置於一皮夾30內之一卡片置放槽301時,將一身分識別卡100插置於該電子晶片卡40一面端,藉此形成該電子晶片卡40的遮蔽隔離效果,有效地阻隔該皮夾30外部的電子信號或電磁波的發射及接收(如圖6),達到阻隔該電子晶片40之防側錄效用。
最後,請參閱圖3及圖5所示,較佳地,俾當一電子晶片卡40插置於一皮夾30內之一卡片置放槽301時,在該電子晶片卡40的兩面,各插置一身分識別卡100,藉此形成該電子晶片卡40的全面遮蔽隔離效果,完全地阻隔該皮夾30外部的電子信號或電磁波的發射及接收(如圖6),達到阻隔該電子晶片40之防側錄效用。
藉此,可以理解到本創作為一創意極佳之新型創作,具有眾多的功效增進,且在相同的技術領域中未見相同或近似的產品創作或公開使用,同時具有功效的增進,故本創作已符合新型專利有關「新穎性」與「進步性」的要件,乃依法提出申請新型專利。

Claims (6)

  1. 一種身分識別防護卡,係一身分識別卡,是由一遮蔽金屬薄膜片之上下表面各覆設有一硬質絕緣的保護層,共同構成一卡體,且該卡體係相對於國際標準電子晶片卡之尺寸。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身分識別防護卡,其中,該遮蔽金屬薄膜片的為鋁箔或銅箔的薄片體。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身分識別防護卡,其中,該遮蔽金屬薄膜片的厚度為至少0.15毫米。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身分識別防護卡,其中,該卡體的寬度為85至87毫米,高度為52至54毫米,厚度0.7至0.8毫米。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身分識別防護卡,其中,該保護層為高分子材料的絕緣硬質層。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身分識別防護卡,其中,該保護層的表面可印刷有標誌、圖騰或文字。
TW108205777U 2019-05-10 2019-05-10 身分識別防護卡 TWM584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5777U TWM584466U (zh) 2019-05-10 2019-05-10 身分識別防護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5777U TWM584466U (zh) 2019-05-10 2019-05-10 身分識別防護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4466U true TWM584466U (zh) 2019-10-01

Family

ID=6905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5777U TWM584466U (zh) 2019-05-10 2019-05-10 身分識別防護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4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66463A1 (en) RFID protection and low frequency signal isolation sheet for folding wallet
US20150206047A1 (en) Metal card with radio frequency (rf)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WO2014116432A1 (en) Carrying case with multi-frequency shielding
CN104166870A (zh) 双界面金属智能芯片卡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374442A1 (en) New-type Non-contact information data shielding and anti-theft card sleev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158653A1 (en) Carrying Case With Multi-Frequency Shielding
US8167201B2 (en) Composite chip card with a security protection interfac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50105513A (ko)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금속재 카드
CN107784350A (zh) 金属制双界面交易卡
CN203276323U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及其中集成的抗电磁干扰智能卡
CN204908316U (zh) 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信息数据屏蔽防盗卡套装置
TWM584466U (zh) 身分識別防護卡
JP2007264980A (ja) 非接触読取り可能なカード型記録媒体
US20190347533A1 (en) Identification protection card
CN204087243U (zh) 双界面金属智能芯片卡
CN205963216U (zh) 用于防范电子信息盗取的卡片夹
CN104621918A (zh) 一种用于防范电子信息盗取的卡片夹
US20210260908A1 (en) Metal transaction card with removable indicia
TWM579827U (zh) Anti-theft recording for folding wallets and low RF signal isolation
CN204444605U (zh) 一种用于防范电子信息盗取的卡片夹
CN203838739U (zh) 吸附式智能卡
CN207489071U (zh) 金属制双界面交易卡
JP6080378B2 (ja) 電界通信携帯端末
KR20180013638A (ko) 전자파 차단 기능을 갖는 무선통신 카드
CN111904123A (zh) 用于折叠式皮夹的防盗录及低射频信号隔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