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0353U - Automatic open umbrella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ing a two-way accumulator unit - Google Patents

Automatic open umbrella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ing a two-way accumulator un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0353U
TWM580353U TW108202233U TW108202233U TWM580353U TW M580353 U TWM580353 U TW M580353U TW 108202233 U TW108202233 U TW 108202233U TW 108202233 U TW108202233 U TW 108202233U TW M580353 U TWM580353 U TW M58035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rod
sliding sleeve
trigger
sl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2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觀生
郭聿翔
Original Assignee
劉觀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劉觀生 filed Critical 劉觀生
Priority to TW108202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0353U/zh
Publication of TWM580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0353U/zh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一種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包括一滑桿結合在一中空主桿的外環面;一滑套內筒結合在該滑桿的外環面;一滑套外筒結合在滑套內筒的外環面,該滑套外筒的底部位置結合一上卡勾及一下卡勾;一蓄壓單元容置在該滑套組件的該滑桿和該滑套內筒間的該容置空間,該蓄壓單元的頂端扺頂於該滑桿的該頂部凸環緣,而底端則扺頂於該滑桿的底部凸環緣;一卡扣組件結合在該滑套的底部位置,該卡扣組件包括一上卡扣、一下卡扣,該上卡扣和該下卡扣可分別沿著該中空主桿所開設的一縱向滑槽受操作上下滑移;一扳機扣組件設置在該中空主桿約中段位置,該扳機扣組件包括一上扳機、一下扳機。

Description

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自動開關傘結構,特別是一種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
查傘具的組成構件主要包括一具有中空部的中空主桿和結合在該中空主桿的傘骨組。傳統傘具在欲開傘使用時,係以人手操作的方式推開傘骨構件,而在不使用時則同樣是以人手操作將其回拉收傘。因應以人手操作開傘較為麻煩,業者乃設計可在操作者壓按一控制鈕的狀況下即可將傘面自動打開的結構。在此類控制結構中,為了能達到自動開傘的目的,在習知技術中有使用彈簧作為蓄壓元件,也有使用電動馬達作為操作元件。然而,在已知技術中,尚未發現到如本創作的結構設計。
在先前技術中,雖然看到有可自動開傘收傘的結構設計,但其主要是以馬達構件配合齒條、齒輪或螺桿的驅動,以達到自動開傘收傘的目的。然而此類先前技術必須依賴電能才能執行開傘收傘的操作,而且還存在重量重、體積大、製作成本高等缺點。
緣此,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種可執行自動開傘收傘功能的控制結構。
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係在傘具結構中包括一滑桿結合在一中空主桿的外環面;一滑套內筒結合在該滑桿的外環面;一滑套外筒結合在滑套內筒的外環面,該滑套外筒的底部位置結合一上卡勾及一下卡勾;一蓄壓單元容置在該滑套組件的該滑桿和該滑套內筒間的該容置空間,該蓄壓單元的頂端扺頂於該滑桿的該頂部凸環緣,而底端則扺頂於該滑桿的底部凸環緣;一卡扣組件結合在該滑套的底部位置,該卡扣組件包括一上卡扣、一下卡扣,該上卡扣和該下卡扣可分別沿著該中空主桿所開設的一縱向滑槽受操作上下滑移;一扳機扣組件設置在該中空主桿約中段位置,該扳機扣組件包括一上扳機、一下扳機。通過該拉桿的上升/下降,再由該上卡扣、該下卡扣、該上扳機、該下扳機控制該蓄壓單元的蓄壓釋壓、該滑桿的位移,最後由該上扳機和該下扳機將該傘骨組定位在開傘/收傘狀態。
在效果方面,本創作相較於先前技術具有重量輕、體積較小、製作成本較低等優點,且操作者只需以壓按操作方式,即可執行兩個蓄壓單元之蓄壓釋壓解扣等操作雙向開傘收傘的動作。
本創作所採用的具體技術,將藉由以下之實施例及附呈圖式作進一步之說明。
1‧‧‧中空主桿
11‧‧‧上巢
12‧‧‧中巢
13‧‧‧下巢
14‧‧‧縱向滑槽
15‧‧‧縱向滑槽
2‧‧‧傘骨組
21‧‧‧主骨
22‧‧‧支骨
23‧‧‧拉引支骨
3‧‧‧拉桿
31‧‧‧第一凸部
32‧‧‧第二凸部
33‧‧‧第三凸部
34‧‧‧第四凸部
35‧‧‧環套
4‧‧‧滑套組件
41‧‧‧滑桿
411‧‧‧頂部凸環緣
412‧‧‧底部凸環緣
42‧‧‧滑套內筒
421‧‧‧卡扣槽口
422‧‧‧卡扣槽口
43‧‧‧滑套外筒
5‧‧‧蓄壓單元
51‧‧‧上導筒
52‧‧‧下導筒
6‧‧‧卡扣組件
61‧‧‧上卡勾
62‧‧‧下卡勾
7‧‧‧扳機扣組件
71‧‧‧上扳機
72‧‧‧下扳機
8‧‧‧升降驅動操作組件
81‧‧‧握把
82‧‧‧按把
83‧‧‧按把彈簧
84‧‧‧齒條
85‧‧‧棘輪
86‧‧‧偏心軸桿
圖1顯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相關構件分離時的立體分解圖。
圖2顯示圖1中上卡勾和下卡勾結合在中空主桿的立體圖。
圖3顯示圖1中滑桿、滑套內筒、滑套外筒、蓄壓單元、上導筒、下導筒組合關係的立體分解圖。
圖4顯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在開傘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5係顯示圖4中A-A斷面的剖視圖。
圖6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一。
圖7顯示圖6中B-B斷面的剖視圖。
圖8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二。
圖9顯示圖8中C-C斷面的剖視圖。
圖10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三。
圖11顯示圖10中D-D斷面的剖視圖。
圖12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四。
圖13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五。
圖14顯示圖13中E-E斷面的剖視圖。
圖15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六。
圖16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開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一。
圖17顯示圖16中F-F斷面的剖視圖。
圖18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二。
圖19顯示圖18中G-G斷面的剖視圖。
圖20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三。
圖21顯示圖20中H-H斷面的剖視圖。
圖22顯示本創作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的動作剖視圖四。
圖23顯示圖22中I-I斷面的剖視圖。
請同時參閱圖1~5所示,本創作包括一中空主桿1,其係一具有中空部的管體。一上巢11結合在該中空主桿1的頂部。一中巢12可滑動地位在該上巢11的下方。一下巢13可滑動地位在該中巢12的下方。
一傘骨組2包括複數根主骨21、複數根支骨22、複數根拉引支骨23,其中該複數根主骨21的一端係樞接於該上巢11;該複數根支骨22的一端係樞接於該中巢12,而另一端係各別對應地樞接於該複數根主骨21距離該上巢11一段距離位置處;該複數根拉引支骨23的一端係樞接於該下巢13,而另一端係各別對應地樞接於該複數根支骨22距離該中巢12一段距離位置處。
一拉桿3軸向地穿置於該中空主桿1的該中空部空間中。拉桿3由上而下設有一第一凸部31、第二凸部32、第三凸部33、第四凸部34,並在底端形成一環套35。
一滑套組件4可滑動地結合在該中空主桿1的外環面,且在該滑套組件4中容置一蓄壓單元5。滑套組件4包括一滑桿41、一滑套內筒42和一滑套外筒43。較佳實施例中,該蓄壓單元5係採用圈狀彈簧。
滑桿41結合在該中空主桿1的外環面。滑桿41的頂部形成一頂部凸環緣411,在其底部形成一底部凸環緣412。中巢12可結合在該頂部凸環緣411的外環面。
蓄壓單元5的頂端套合一上導筒51並由該上導筒51扺頂於該滑桿41的該頂部凸環緣411,而底端則套合一下導筒52並由該下導筒52扺頂於該滑桿41的底部凸環緣412。
滑套內筒42結合在該滑桿41的外環面。該滑套內筒42的上內緣恰頂制於上導筒51,而滑套內筒42的下內緣恰頂制於下導筒52。滑套內筒42的底部開設有卡扣槽口421、422。
滑套外筒43結合在滑套內筒42的外環面。滑套外筒43的底部位置結合一卡扣組件6。卡扣組件6包括一上卡勾61及一下卡勾62,分別對應於滑套內筒42的卡扣槽口421、422。中空主桿1的下巢13可設於該滑套外筒43的頂部外環面。
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該上卡勾61和下卡勾62可採用塑料一體成型的方式所製成,並以習知的定位梢予以分別定位,使上卡勾61和下卡勾62得以分別沿著中空主桿1的縱向滑槽14、15受操作上下滑移,並且以定位梢為轉動中心位在卡扣位置或釋放位置。
一扳機扣組件7,設置在該中空主桿1約中段位置,該扳機扣組件7包括一上扳機71、一下扳機72。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該扳機扣組件7亦可採用塑料一體成型的方式所製成,並以習知的定位梢予以定位,使上扳機71和該下扳機72得以該定位梢為轉動中心位在卡扣位置或釋放位置。
一升降驅動操作組件8結合在中空主桿1的底部,供操作者以壓按方式執行上蓄壓單元53和下蓄壓單元54之蓄壓釋壓解扣進而操作雙向開傘收傘的動作。升降驅動操作組件8包括一握把81、一按把82、一按把彈簧83、一齒條84、一棘輪85和一偏心軸桿86。其中,按把82的頂端係樞接於握把81,並由按把彈簧83提供一向外彈力。齒條84的一端樞接於按把82的底端,另一端則延伸入握把81中,並囓合於棘輪85。棘輪85的一側面結合一偏心軸桿86,且該偏心軸桿86凸伸容設於拉桿3底部的環套35中。本實施例中,操作者是壓按操作升降驅動操作組件8來控制拉桿3的上升/下降,亦可依實際產品的需要在該升降驅動操作組 件8中裝設電動馬達驅動棘輪85轉動,同樣可以達到控制拉桿3的上升/下降的目的。
參閱圖6-7所示,在進行自動收傘操作時,使用者首先壓按升降驅動操作組件8的按把82,通過齒條84帶動棘輪85轉動,使偏心軸桿86和環套35產生動作,進而使拉桿3動作。
參閱圖8-9所示,此時,拉桿3的第一凸部31下降扺壓上卡扣61的底部使上卡扣61由卡扣位置至釋放位置(解扣),如此使蓄壓單元54向下受到壓縮。
參閱圖10-11所示,由於拉桿3的第二凸部32扺壓上扳機71,故使上扳機71解扣,故滑桿4得以下降。
參閱圖12-14所示,當滑桿4下降到一預定位置時,滑桿4的頂部凸環緣41被下扳機72彈出而卡扣住,如此使得傘骨組2中的主骨21、支骨22、拉引支骨23位在收合位置,而使傘面定位在收傘狀態。最後,握把81回復到原彈出位置(如圖15所示)。
參閱圖16-17所示,在進行自動開傘操作時,使用者由圖13所示的收傘狀態首先壓按升降驅動操作組件8的按把82,通過齒條84帶動棘輪85轉動,使偏心軸桿86和環套35產生動作,進而使拉桿3動作。
參閱圖18-19所示,此時,拉桿3的第四凸部34上升扺壓下卡扣62使下卡扣62由卡扣位置至釋放位置(解扣),如此使蓄壓單元54向下受到壓縮。
參閱圖20-21所示,由於拉桿3的第三凸部33扺壓下扳機72,故使下扳機72解扣,故滑桿4得以上移。
參閱圖22-23所示,當滑桿4上移到一預定位置時,滑桿4的底部凸環緣42被上扳機71彈出而卡扣住,如此使得傘骨組2中的主骨21、支骨22、拉引支骨23位在開展位置,而使傘面定位在開傘狀態。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係用以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範圍,凡其他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下而完成的等效修飾或置換,均應包含於後述申請專利範圍內。

Claims (7)

  1. 一種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包括一中空主桿、一傘骨組、一軸向穿置於該中空主桿的拉桿,其特徵在於:一滑套組件,可滑動地結合在該中空主桿的外環面,該滑套組件包括:一滑桿,其頂部形成一頂部凸環緣,而其底部形成一底部凸環緣;一滑套內筒,結合在該滑桿的外環面,且和該滑桿之間具有一容置空間;一滑套外筒,結合在滑套內筒的外環面,該滑套外筒的底部位置結合一上卡勾及一下卡勾;一蓄壓單元,容置在該滑套組件的該滑桿和該滑套內筒間的該容置空間,該蓄壓單元的頂端扺頂於該滑桿的該頂部凸環緣,而底端則扺頂於該滑桿的底部凸環緣;一卡扣組件,結合在該滑套的底部位置,該卡扣組件包括一上卡扣、一下卡扣,該上卡扣和該下卡扣可分別沿著該中空主桿所開設的一縱向滑槽受操作上下滑移;一扳機扣組件,設置在該中空主桿約中段位置,該扳機扣組件包括一上扳機、一下扳機;通過該拉桿的上升/下降,再由該上卡扣、該下卡扣、該上扳機、該下扳機控制該蓄壓單元的蓄壓釋壓、該滑桿的位移,最後由該上扳機和該下扳機將該傘骨組定位在開傘/收傘狀態。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其中該蓄壓單元的頂端套合一上導筒並由該上導筒扺頂於該滑 桿的該頂部凸環緣,而底端則套合一下導筒並由該下導筒扺頂於該滑桿的底部凸環緣。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其中該拉桿由上而下設有一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第三凸部、第四凸部,其中該第一凸部和該第四凸部係在該拉桿上升/下降時,用以扺壓該上卡扣、該下卡扣位在卡扣位置或釋放位置。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更包括一升降驅動操作組件,結合在中空主桿的底部,該升降驅動操作組件包括一握把、一按把、一按把彈簧、一齒條、一棘輪和一偏心軸桿,其中該按把的頂端係樞接於該握把,並由該按把彈簧提供一向外彈力,該齒條的一端樞接於該按把的底端,另一端則延伸入該握把中,並囓合於該棘輪,該棘輪的一側面結合一偏心軸桿,且該偏心軸桿凸伸容設於該拉桿底部的一環套中。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其中該傘骨組包括複數根主骨、複數根支骨、複數根拉引支骨,其中該複數根主骨的一端係樞接於該中空主桿的頂部;該複數根支骨的一端係樞接於該滑桿的該頂部凸環緣的外環面的中巢,而另一端係各別對應地樞接於該複數根主骨距離該上巢一段距離位置處;該複數根拉引支骨的一端係樞接於該滑套外筒頂部的一下巢,而另一端係各別對應地樞接於該複數根支骨距離該中巢一段距離位置處。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其中該卡扣組件的該上卡扣和該下卡扣係分別以塑料一體成型製成。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括一雙向蓄壓單元的自動開傘收傘控制結構,其中該扳機扣組件係以塑料一體成型製成。
TW108202233U 2019-02-22 2019-02-22 Automatic open umbrella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ing a two-way accumulator unit TWM580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233U TWM580353U (zh) 2019-02-22 2019-02-22 Automatic open umbrella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ing a two-way accumulator un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233U TWM580353U (zh) 2019-02-22 2019-02-22 Automatic open umbrella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ing a two-way accumulator uni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0353U true TWM580353U (zh) 2019-07-11

Family

ID=6805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2233U TWM580353U (zh) 2019-02-22 2019-02-22 Automatic open umbrella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ing a two-way accumulator unit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0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34374A (en) Fully automatic single push button type umbrella
US4823821A (en) Automatic single push button type umbrella
US8365747B1 (en) Shaft structure of automatic umbrella
US4548222A (en) Full-automatic umbrella
US8522805B2 (en) Structure of self-opening/closing umbrella
US8544485B2 (en) Structure of self-closing collapsible umbrella
EP2289363A1 (en) Safety device for an automatically openable umbrella
US5533541A (en) Automatic umbrella with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US5309932A (en) Folding collapsible frame assembly for an automatic folding umbrella
TWI500402B (zh) 電動升降控制傘具結構
US8276606B2 (en) Semi-automatic umbrella with an automatically retractable central shaft
TWM580353U (zh) Automatic open umbrella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ing a two-way accumulator unit
US8684018B1 (en) Automatic umbrella
TWM579910U (zh) Automatic umbrella opening control structure including two one-way accumulator units
EP2572602B1 (en) Shaft structure of automatic umbrella
TWM556093U (zh) 遠離身體全自動收合之手開折傘
CN209883254U (zh) 机械伞
EP0518814A2 (en) Automatically opening and closing umbrella
CN108244787B (zh) 远离身体全自动收合之手开折伞
WO2020248337A1 (zh) 一种手推遮阳伞
CN209846306U (zh) 自动伞
US8215324B1 (en) Control structure for automatically folding and unfolding umbrella
CN215873707U (zh) 一种自动雨伞装置
CN109247676B (zh) 机械伞
TWI571216B (zh) 雨傘(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