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9843U - 整線盒 - Google Patents

整線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9843U
TWM579843U TW108200929U TW108200929U TWM579843U TW M579843 U TWM579843 U TW M579843U TW 108200929 U TW108200929 U TW 108200929U TW 108200929 U TW108200929 U TW 108200929U TW M579843 U TWM579843 U TW M57984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isposed
front cover
carrier
engaging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0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呂靜宜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0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9843U/zh
Publication of TWM579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9843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整線盒,包括:殼體、前蓋、以及上蓋。殼體包括頂板。前蓋設置在殼體上,且包括本體以及突出部,突出部設置在本體之邊緣,朝殼體延伸,且殼體、本體與突出部形成開口。上蓋可移動地設置在殼體之頂板,包括板體及延伸部,延伸部設置在板體之一側,且朝殼體延伸。

Description

整線盒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整線盒,且特別關於一種適用於各種承載架的整線盒。
在現今的顯示裝置或All in one(AIO)電腦所使用的承載架中,通常並未具有整線的功能,或者僅具有單一個穿線孔。因此,設置在上述承載架後方之線路會因為無法整理而顯得凌亂。再者,若在公共場合,設置在上述顯示裝置或All in one電腦上的周邊產品(如滑鼠、鍵盤)等因未做防護而容易被人取走。
本創作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整線盒,包括:殼體、前蓋、以及上蓋。殼體包括頂板。前蓋設置在殼體上,且包括本體以及突出部,突出部設置在本體之邊緣,朝殼體延伸,且殼體、本體與突出部形成開口。上蓋可移動地設置在殼體之頂板,包括板體及延伸部,延伸部設置在板體之一側,且朝殼體延伸。
在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突出部在朝殼體延伸之方向之寬度大於開口於此方向上之寬度。殼體更包括與頂板相對的底板,且底板與前蓋形成通道。上蓋之延伸部直接接觸殼體,且與殼體以固定元件互相連接。
在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整線盒更包括連接元件以及阻尼元件。此外,殼體更包括鄰接頂板的側板、以及位在殼體之側板的第一卡合孔及一第二卡合孔。連接元件係可移動地設置在殼體之側板,以移近或遠離前蓋。而阻尼元件係設置在連接元件及殼體之間。第一卡合孔與前蓋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二卡合孔與前蓋間的距離,且連接元件更包括一卡勾,設置在第一卡合孔或第二卡合孔中。
以下公開了許多不同的實施方法或是範例,以實行所提供之標的之不同特徵,以下描述具體的元件及其排列的實施例以闡述本創作。當然這些實施例僅用以例示,且不該以此來限定本創作的範圍。舉例來說,在說明書中若提到第一特徵部件形成於第二特徵部件之上,其包括第一特徵部件與第二特徵部件是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也包括於第一特徵部件與第二特徵部件之間另外有其他特徵的實施例,亦即,第一特徵部件與第二特徵部件並非直接接觸。
此外,在不同實施例中可能使用重複的標號或標示,這些重複僅為了簡單清楚地敘述本創作,不代表所討論的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之間有特定的關係。此外,在本創作中的在另一特徵部件之上形成、連接到及/或耦接到另一特徵部件可包括其中特徵部件形成為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並且還可包括其中可形成插入上述特徵部件的附加特徵部件的實施例,使得上述特徵部件可能不直接接觸。此外,其中可能用到與空間相關用詞,例如 “上方” 、“下方”、"上"、"下"及類似的用詞(如"向下地"、"向上地"等),這些空間相關用詞係為了便於描述圖示中一個(些)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個(些)元件或特徵之間的關係,這些空間相關用詞旨在涵蓋包括特徵的裝置的不同方向。
再者,說明書與請求項中所使用的序數例如”第一”、”第二”等之用詞,以修飾請求項之元件,其本身並不意含及代表該請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數,也不代表某一請求元件與另一請求元件的順序、或是製造方法上的順序,該些序數的使用僅用來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請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請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區分。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其中第1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整線盒1之示意圖,而第2圖為整線盒1之爆炸圖。整線盒1主要包括殼體10、設置在殼體10上的前蓋20、及設置在殼體10的頂板10B上的上蓋30。殼體10及前蓋20間係以固定元件52固定其相對位置,而殼體10與上蓋30係以固定元件54固定其相對位置。上述固定元件52及固定元件54可為本領域常用之固定元件,例如螺絲、鉚釘、卡合件等,於此並不限制。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0的兩個側板10C鄰接頂板10B,並且在兩個側板10C上還設置有一對連接元件40,其中殼體10與連接元件40係以固定元件56互相連接並固定。上述固定元件56可為本領域常用之固定元件,例如螺絲、鉚釘、卡合件等,於此並不限制。連接元件40係用以將整線盒1連接到其他裝置(例如顯示裝置或All in one電腦等裝置)。再者,在整線盒1上還設置有阻尼元件60、阻尼元件62及阻尼元件64,例如為泡棉等可吸收衝擊之材料。阻尼元件60、阻尼元件62及阻尼元件64的配置細節將在隨後詳細說明。
接著請參閱第3A圖及第3B圖,其係殼體10從不同方向觀察時之示意圖。殼體10主要包括背板10A、頂板10B、兩個側板10C、及底板10D,並且可藉由例如沖壓、沖鍛等製程而形成。在背板10A上有多個凹槽11,可用以設置阻尼元件60,以在背板10A與其他元件接觸時提供緩衝,防止各個元件接互相碰撞而造成刮傷,並且還可允許組裝時所產生的公差。上述凹槽11的數量在本實施例為兩個,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亦可在背板10A上設置大於兩個凹槽11。取決於設計需求。在頂板10B上有突出於背板10A的延伸部12,可增加頂板10B的面積,以增加頂板10B與前蓋30接觸時的支撐力(第1圖)。此外,在背板10A接近頂板10B的一側還具有開口13。
在側板10C上具有用以設置連接元件40的凹槽14。凹槽14包括側邊14A,且在凹槽14中有多個卡合孔(在本實施例中包括一對第一卡合孔15A及一對第二卡合孔15B,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以及多個連接孔(在本實施例中包括一連接孔16A及一連接孔16B,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以允許側板10C與連接元件40以合適的固定方式互相連接。
此外,在側板10C靠近頂板10B的一側還具有連接孔17、連接孔18A、及連接孔18B。連接孔17係用以允許側板10C與前蓋20進行連接,而連接孔18A或連接孔18B係用以允許側板10C與上蓋30進行連接。然而,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上述連接孔的數量可根據設計需求而變動。在側板10C上對應於前蓋20的頂板10B還設置有延伸部19,用以與前蓋20接觸,以增加前蓋20與殼體10接觸的面積,進而使結構更加穩定。
接著請參閱第4A圖及第4B圖,其係前蓋20從不同方向觀察時之示意圖。前蓋20主要包括本體21及設置在本體21邊緣21A的突出部22。在整線盒1中,突出部22係從本體21朝殼體10的方向延伸(請參考第1圖及第2圖)。此外,在本體21上還設置有多個抵接件23,用以與殼體10抵接。在突出部22上有連接孔24,在組裝整線盒1時對應殼體10的連接孔17,藉此以合適的固定元件(例如固定元件52)互相連接。此外,在第4B圖中,前蓋20還包括設置在靠近殼體10的頂板10B的止滑部25,具有數個凸起或凹陷的長條形結構,用以當抓握前蓋20時提供額外的摩擦力,以便於組裝整線盒1。前蓋20的材料可與殼體10不同。舉例來說,殼體10可為金屬材料,而前蓋20可為塑膠材料,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此外,在前蓋20上還可設計各種圖案,以達成美觀的效果。
接著請參閱第5圖,其係上蓋30的示意圖。在第5圖中,上蓋30主要包括板體31、以及從板體31的邊緣31A延伸的延伸部32和延伸部33(亦即,延伸部32及延伸部33係設置在板體31的一側)。延伸部32及延伸部33係從板體31朝同一方向延伸。在延伸部32上具有一對連接孔34。在第1圖中,當上蓋30與殼體10互相組合時,延伸部32及延伸部33係朝殼體10的方向從板體31延伸,且連接孔34係用以允許上蓋30與殼體10藉由固定元件54而互相固定。
接著請參閱第6A圖及第6B圖,其係本創作之連接元件40從不同方向觀察時的示意圖。連接元件40具有大致上為L形的結構,並且包括長邊41及短邊42。長邊41具有面朝短邊42的表面41A,且短邊42具有面朝長邊41的表面42A。在長邊41上有連接孔43,其係用以在組裝整線盒1時,允許連接元件40與殼體10以固定元件56互相固定(請參考第1圖)。
在長邊41的表面41A上還設置有一對卡勾44,用以在組裝整線盒1時設置在殼體10的第一卡合孔15A或第二卡合孔15B中(第2圖),以將連接元件40與殼體10互相固定。卡勾44的端部係朝向遠離短邊42的方向。此外,在長邊41上還具有一對彎折部45,其厚度大於連接元件40其他部分的厚度,以增強連接元件40的機械強度。
接著對組裝整線盒1的步驟進行說明。請一併參閱第7A圖到第7G圖,首先在第7A圖中,將上蓋30設置在殼體10的頂板10B上,並且在殼體10與上蓋30間係藉由通過連接孔18A(或連接孔18B)以及連接孔34的固定元件54而互相固定。接著,在第7B圖及第7C圖中,將上蓋30的延伸部33設置在承載架S的一側,以藉由倒勾的形式,沿第7B圖中箭號方向(-Z方向)使延伸部33接觸承載架S,以將上蓋30與承載架S互相固定。或者亦可在延伸部33及承載架S間設置阻尼元件64(第2圖),以進一步固定上蓋30與承載架S並防止碰撞。
隨後,在第7D圖及第7E圖中,將連接元件40與阻尼元件62一起設置在殼體10及承載架S上,以進一步固定殼體10與承載架S。阻尼元件62係設置在承載架S與連接元件40間,以允許承載架S或整線盒1的公差,或者允許當碰到厚度差異較小的承載架S時可進行微調,而不用特別改變整線盒1或承載架S的結構。此時連接元件40的卡勾44係設置在殼體10的卡合孔(第一卡合孔15A或第二卡合孔15B)中。最後將殼體10與連接元件40通過連接孔16A或連接孔16B與連接孔43以固定元件56而互相固定。
在第7F圖及第7G圖中,將欲保護的元件(在本實施例中為變壓器P)設置在殼體10中,並且變壓器P上下兩端的線材C1及線材C2分別從整線盒1上方的開口O1與下方的通道O2穿出。其中開口O1係由殼體10、本體21、及突出部22所共同形成,且開口O2係由殼體10與本體21所形成。之後,將前蓋20從上而下(從+Z方向朝向-Z方向,如第7G圖中的箭號所示)組合在殼體10上,此時前蓋20的延伸部22將殼體10包覆在其中,並且將殼體10的連接孔17與前蓋20的連接孔24互相對準。最後,將殼體10與前蓋20通過連接孔17及連接孔24以固定元件52互相固定,以完成整線盒1的組裝。因此,本創作所提供的整線盒1還具有方便組裝的優點。
藉由在承載架S上設置本創作所提供的整線盒1,不僅可以收納設置在承載架S上的裝置的線材,以節省線材所佔據的空間,此外整線盒1還可適應於各種尺寸的承載架S,以節省成本。再者,本創作所提供的整線盒1還具有防盜的功能,達成上述功能的方式分別在下述對應於第8A圖至第8B圖及第9A圖至第9B圖中的敘述詳細說明。
由於一般市面上的顯示裝置或All in one電腦所使用的承載架的厚度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可依照承載架厚度而調整的整線盒。請參閱第8A圖及第8B圖,其分別為整線盒1組裝在具有不同厚度的承載架S1或承載架S2上時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承載架S1的厚度(沿X方向的尺寸)比承載架S2的厚度小。在第8A圖中,整線盒1係組裝在承載架S1上,而在第8B圖中整線盒1係組裝在承載架S2上。承載架S1或承載架S2係設置在背板10A(第2圖)及連接元件40間,其中阻尼元件60(第2圖)係設置在承載架S1或承載架S2及連接元件40間,而阻尼元件62(第2圖)係設置在承載架S1或承載架S2與連接元件40間,且阻尼元件64(第2圖)係設置在承載架S1或承載架S2與上蓋30間,以允許承載架S1或承載架S2與整線盒1組裝時產生的公差,或者允許當碰到厚度差異較小的承載架時可進行微調,而不用特別改變整線盒1或承載架的結構。再者,在整線盒1與承載架間設置阻尼元件還可在進行組裝之後對整線盒1與承載架壓迫,以穩定整線盒1與承載架。
為了進一步說明整線盒1與具有不同厚度的承載座S1及承載座S2組裝時的組裝方式,請參閱第8C圖及第8D圖,其分別為第8A圖中的區域R1及第8B圖中的區域R2的放大圖。因為承載架S1的厚度(沿X方向的尺寸)比承載架S2的厚度小,所以如第8C圖所示,當整線盒1係組裝在厚度較小的承載架S1上時,連接元件40的卡勾44係設置在第一卡合孔15A中,且上蓋30的連接孔34係與殼體10的連接孔18A對準,並以固定元件54(未繪示)互相固定;而如第8D圖所示,當整線盒1係組裝在厚度較大的承載架S2上時,連接元件40的卡勾44係設置在第二卡合孔15B中,且上蓋30的連接孔34係與殼體10的連接孔18B對準,並以固定元件54互相固定。
藉由這種設置方式,在第8A圖中的凹槽14大致被連接元件40佔據,而在第8B圖中的凹槽14的側邊14A與連接元件40間可具有一間距G,換句話說,連接元件40係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在殼體10的側板10C上,並且可移近或遠離前蓋20。因此可允許將整線盒1固定在具有不同厚度的承載架S上,從而可增加整線盒1的適用範圍。然而,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亦可設計大於兩組的卡合孔,且卡合孔的位置亦可根據實際需求作調整,以配合各種尺寸的承載架。
此外,本創作的上蓋30亦可允許將整線盒1設置在具有不同厚度的承載架S上。在第8C圖中,當承載架S1具有較小的厚度時,上蓋30的連接孔34係與連接孔18A對準,並以固定元件54而互相固定。在第8D圖中,當承載架S2具有較大的厚度時,上蓋30的連接孔34係與連接孔18B對準,並以固定元件54而互相固定。因此,上蓋30亦可允許將整線盒1設置在具有不同厚度的承載架S上。
接著請參閱第9圖,以對本創作的整線盒1的防盜功能作進一步的說明。舉例來說,當在整線盒1中設置欲保護的元件(例如變壓器P)時,連接到變壓器P的線材C1與線材C2分別從整線盒1上方的開口O1與下方的通道O2穿出,且線材C1的一端具有接頭H1,而線材C2的一端具有接頭H2,分別用以連接到外界的其他元件。頂板10B與前蓋20間形成一間距D1,突出部22與上蓋30間形成另一間距D2。上述間距D1及間距D2略大於市面上常用線材的線寬,但皆小於位於上述線材的接頭(例如USB接頭、Type-C接頭、HDMI接頭、電源接頭等)的尺寸。因此,可防止連接到欲保護的元件(例如變壓器P)的線材從整線盒1中被完全抽出,進而可達成防盜的效果。
此外,在第9圖中,突出部22的寬度W係大於頂板10B與前蓋20間的間距D1。藉此,亦可防止線材C1及線材C2直接從整線盒1中被取出,可加強防盜的效果。再者,頂板10B與前蓋20間的間距D1以及突出部22與上蓋30間的間距D2皆為長條狀,因此可容納較多的線材通過。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係將變壓器P設置在整線盒1中,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亦可將變壓器P改成一綑線材等其他元件,只要連接到其一端的接頭之尺寸小於上述間距D1及間距D2,本揭露所提供的整線盒1即可避免上述元件被直接抽出,而具有防盜的功能。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了一種具有防盜功能以及可適應各種承載架尺寸的整線盒。本創作所提供的整線盒不僅可適應於各種不同尺寸的承載架以降低成本並增加使用彈性,更可具有防盜的功能,以防止當將例如顯示裝置或All in one電腦等電子設備放在公共場合時,上述電子設備上的周邊產品(如滑鼠、鍵盤)等被人取走的問題。
雖然本創作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創作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創作使用。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整線盒
10‧‧‧殼體
10A‧‧‧背板
10B‧‧‧頂板
10C‧‧‧側板
10D‧‧‧底板
11‧‧‧凹槽
12、19、32、33‧‧‧延伸部
13、O1‧‧‧開口
14‧‧‧凹槽
14A‧‧‧側邊
15A‧‧‧第一卡合孔
15B‧‧‧第二卡合孔
16A、16B、17、18A、18B、24、34、43‧‧‧連接孔
20‧‧‧前蓋
21‧‧‧本體
22‧‧‧突出部
23‧‧‧抵接件
25‧‧‧止滑部
30‧‧‧上蓋
31‧‧‧板體
40‧‧‧連接元件
41‧‧‧長邊
41A、42A‧‧‧表面
42‧‧‧短邊
44‧‧‧卡勾
45‧‧‧彎折部
52、54、56‧‧‧固定元件
60、62‧‧‧阻尼元件
C1、C2‧‧‧線材
D1、D2、G‧‧‧間距
H1、H2‧‧‧接頭
O2‧‧‧通道
P‧‧‧變壓器
R1、R2‧‧‧區域
S、S1、S2‧‧‧承載架
W‧‧‧寬度
X、Y、Z‧‧‧方向
以下將配合所附圖式詳述本揭露之實施例。應注意的是,依據在業界的標準做法,多種特徵並未按照比例繪示且僅用以說明例示。事實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縮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現出本揭露的特徵。 第1圖係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之整線盒的示意圖。 第2圖係第1圖中的整線盒之爆炸圖。 第3A圖及第3B圖係整線盒中之殼體的示意圖。 第4A圖及第4B圖係整線盒中之前蓋的示意圖。 第5圖係整線盒中之上蓋的示意圖。 第6A圖及第6B圖係整線盒中之連接元件的示意圖。 第7A圖至第7G圖係組裝整線盒的示意圖。 第8A圖及第8B圖係將整線盒與承載架組合的示意圖。 第8C圖及第8D圖分別為第8A圖及第8B圖的放大圖。 第9圖係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之整線盒的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整線盒,包括: 一殼體,包括一頂板; 一前蓋,設置在該殼體上,包括: 一本體,包括一邊緣;以及 一突出部,設置在該邊緣並朝該殼體延伸,其中該殼體、該本體、及該突出部共同形成一開口;以及 一上蓋,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殼體之該頂板,且包括一板體及一延伸部,其中該延伸部係設置在該板體之一側,且朝該殼體延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整線盒,其中該突出部在朝該殼體延伸之一方向之寬度大於該開口於該方向上之寬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整線盒,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底板,與該頂板相對,且該底板與該前蓋形成一通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整線盒,更包括一固定元件,其中該上蓋之該延伸部直接接觸該殼體,且與該殼體以該固定元件互相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整線盒,更包括一連接元件,且該殼體更包括一側板,鄰接該頂板,其中該連接元件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殼體之該側板上,以移近或遠離該前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整線盒,更包括一阻尼元件,設置在該連接元件及該殼體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整線盒,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卡合孔,位在該殼體之該側板,且該連接元件更包括一卡勾,設置在該卡合孔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整線盒,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第一卡合孔及一第二卡合孔,位在該殼體之該側板,該第一卡合孔與該前蓋之間的距離大於該第二卡合孔與該前蓋之間的距離,且該連接元件更包括一卡勾,設置在該第一卡合孔或該第二卡合孔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整線盒,其中該突出部的寬度大於該頂板與該前蓋間的間距。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整線盒,其中該頂板與該前蓋間的間距以及該突出部與該上蓋間的間距皆為長條狀。
TW108200929U 2019-01-19 2019-01-19 整線盒 TWM579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929U TWM579843U (zh) 2019-01-19 2019-01-19 整線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929U TWM579843U (zh) 2019-01-19 2019-01-19 整線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9843U true TWM579843U (zh) 2019-06-21

Family

ID=67703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0929U TWM579843U (zh) 2019-01-19 2019-01-19 整線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98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851A (zh) * 2020-07-30 2022-02-25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线夹紧装置
TWI758861B (zh) * 2020-09-15 2022-03-21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線夾緊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9851A (zh) * 2020-07-30 2022-02-25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线夹紧装置
CN114089851B (zh) * 2020-07-30 2024-03-01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线夹紧装置
TWI758861B (zh) * 2020-09-15 2022-03-21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線夾緊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5913B2 (en) Disk drive cage with shielding member
US8164888B2 (en) Computer
US20090073645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for securing riser card
US8238097B2 (en) Computer system
US20080151488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interchangeable i/o plate
US20060151193A1 (en) Case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9042118B2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9057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ackage box having a base unit and a cover unit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TWM579843U (zh) 整線盒
US7189116B2 (en) Electronic connector with an enhanced holding function
US2011007534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isk drive
TW201318525A (zh) 擴充卡固定裝置
US807024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US7391619B1 (en) Latch for interface card
US8254130B2 (en) Computer system
US8641450B2 (en) USB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device with USB connector
US7198503B1 (en) Securing device for PCB with I/O ports
US8345443B2 (en) Supporting frame for circuit board
US20110155345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heat dissipating member
TWI662757B (zh) 連接器固定結構
JP6182440B2 (ja) 固定構造
US83907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 which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is mounted on a main board
US8535098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connector
US6179622B1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TWI675612B (zh) 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