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7017U - Biomass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Biomass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7017U
TWM577017U TW108200036U TW108200036U TWM577017U TW M577017 U TWM577017 U TW M577017U TW 108200036 U TW108200036 U TW 108200036U TW 108200036 U TW108200036 U TW 108200036U TW M577017 U TWM577017 U TW M57701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gas
waste
generation system
bio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0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上元
賴奇厚
藍柏凱
Original Assignee
逢甲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逢甲大學 filed Critical 逢甲大學
Priority to TW108200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7017U/zh
Publication of TWM577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7017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出一種生質能源發電系統主要包含:一廢料排放設備,用以排放一廢料,且該廢料的PH值介於6-8之間;一燃料氣體生產系統,與該廢料排放設備連接,該燃料氣體生產系統產生一燃料氣體,包含:一廢料分離裝置;一厭氧醱酵裝置,與該廢料分離裝置連接;一氣體淨化裝置,與該厭氧醱酵裝置連接;以及一氣體儲存裝置,與該氣體淨化裝置連接。一氣體發電裝置,與該燃料氣體生產系統連接;一電力儲存裝置,與該氣體發電裝置連接;一電力控制裝置,與該電力儲存裝置和該氣體發電裝置連接;以及一負載系統,與該電力控制裝置連接。

Description

生質能源發電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尤指一種可將生質物料轉化形成電力,以提供負載系統使用的生質能源發電系統。
20 世紀初,開發的行為在於追求能源高度的可用性與消費性,發明各式耗能的「主動式」設備與家電。20 世紀末則因為地球生態環境過度的破壞,節能的「被動式」設計再度為環保人士所重視。21 世紀初,面對「被動節能」的永續原則與「主動耗能」的舒適需求,新典範則是智慧地使用能源。區域、住所應該結合新的作法,以改善建築環境。
畜牧業與農業是目前最不可或缺的產業,長久以來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舉以豬舍為例,目前在全台養頭數目約有550萬頭,而豬糞尿水加上清洗豬舍所產生的廢水,每日所產生的廢水量高達 20 多萬公噸,如此龐大數量的豬糞尿廢水,若直接排入溝渠或河川等水體,將直接衝擊水中的生物,破壞生態環境。
因此,本創作提出一種生質能源發電系統,藉由替代性能源的開發結合發電機與運算控至,驅動「主動」的建築元件,以改善「被動」建築不足的效能與環境污染上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透過生質物料轉化成電力,以供負載系統使用的生質能源發電系統,來達到節能減碳及能源自主的目標。
本創作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主要包含:至少一廢料排放設備,用以排放一廢料,且該廢料的PH值介於6-8之間;一燃料氣體生產系統,與該廢料排放設備連接,該燃料氣體生產系統產生一燃料氣體,包含:一廢料分離裝置;一厭氧醱酵裝置,與該廢料分離裝置連接;一氣體淨化裝置,與該厭氧醱酵裝置連接;以及一氣體儲存裝置,與該氣體淨化裝置連接。一氣體發電裝置,與該燃料氣體生產系統連接;一電力儲存裝置,與該氣體發電裝置連接;一電力控制裝置,與該電力儲存裝置和該氣體發電裝置連接;以及一負載系統,與該電力控制裝置連接。
以上對本創作的簡述,目的在於對本創作之數種面向和技術特徵作一基本說明。創作簡述並非對本創作的詳細表述,因此其目的不在特別列舉本創作的關鍵性或重要元件,也不是用來界定本創作的範圍,僅為以簡明的方式呈現本創作的數種概念而已。
為能瞭解本創作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施,茲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
本創作是一種可應用於畜牧業或農業的發電系統,可將大量的生質物料(如動物排泄物、農作物殘渣及廚餘等)轉化為電力,同時結合其他的再生能源,以達到節能減碳以及能源自主的目標。
首先,請參考第一圖,其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示意圖。如第一圖所示,本創作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1主要包含:一廢料排放設備10,用以排放一廢料,且該廢料的PH值介於6-8之間;一燃料氣體生產系統20,與該廢料排放設備10連接,該燃料氣體生產系統20產生一燃料氣體;一氣體發電裝置30,與該燃料氣體生產系統20連接;一電力儲存裝置40,與該氣體發電裝置30連接;一電力控制裝置50,與該電力儲存裝置40和該氣體發電裝置30連接;以及一負載系統60,與該電力控制裝置50連接。
具體而言,該廢料排放設備10可以是畜牧業的豬場、雞舍或馬廄等的排放設備,也可以是農業的穀倉、稻場或溫室等,抑或是一般的工業工廠。因此,該廢料排放設備10所排放出的廢料可能是人工基質,如葡萄糖、木糖、蔗糖、麥芽糖、澱粉或其組合;或是生質物料,如動物排泄物、農作物殘渣、廢水、廚餘或其組合。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人工基質或生質物料,該些廢料的PH值皆須控制在6-8之間,才可產生較多的生質(燃料)氣體(可同時參照第二圖),以利於後續電力的生產。
而與該廢料排放設備10連接的燃料氣體生產系統20則負責將前述之廢料轉化成燃料氣體,並將該燃料氣體傳送至氣體發電裝置30以產生電力。其中,該燃料氣體生產系統20包含:一廢料分離裝置22;一厭氧醱酵裝置24,與該廢料分離裝置22連接;一氣體淨化裝置26,與該厭氧醱酵裝置24連接;以及一氣體儲存裝置28,與該氣體淨化裝置26連接。
具體而言,該廢料分離裝置22更包含一固液分離器222,用以分離前述之廢料;以及一收集處理器224,與該固液分離器222連接,該收集處理器224可收集該固液分離器222分離後的固體。該些經收集後的固體廢料則會透過厭氧醱酵裝置26\4進行厭氧醱酵反應以產生一生質氣體;最後,再藉由氣體淨化裝置26將該生質氣體進行分離、純化以及脫硫等步驟,形成如氫氣(H 2)或甲烷(CH 4)等燃料氣體,並透過氣體儲存裝置28加以儲存。
而經由固液分離器222分離的液體則可透過與廢料分離裝置22(固液分離器222)連接的一濾沼槽223進行回收,並透過攪拌、過濾、濃縮以及分離等步驟製備有機複合液肥,可作為農作物及花卉等植物液肥使用。
該氧醱酵反應裝置24還可包含有一醣化反應槽及設置於其內部的攪拌裝置(圖未示)、一營養鹽反應槽及設置於其內部的攪拌裝置(圖未示)、一混和槽及設置於其內部的攪拌裝置(圖未示),以及一醱酵反應槽(圖未示)。其中,醣化反應槽與營養鹽反應槽連通混合槽,並可將前述之固體廢料與營養鹽注入混合槽中攪拌混合;而混合槽連通醱酵反應槽,該醱酵反應槽可透過厭氧醱酵反應產生生質氣體。
其中,醱酵反應槽主要是利用厭氧菌進行厭氧醱酵反應產生生質氣體,該醱酵反應槽可以是連續式攪拌反應器(Continuous-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厭氧序批式反應器(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SBR)、厭氧折流反應器(Anaerobic Baffled Bioreactor, ABR)、擔體誘發式顆粒污泥床(Carrier-Induced Granular Sludge Bed, CIGS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膨脹式顆粒污泥床(Expe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或攪拌式顆粒污泥床(Agitated Granular Sludge Bed, AGSB)。
由廢料轉化為燃料氣體的過程中,轉化的方式、廢料中硫化氫的濃度以及環境地控制條件(如溫度、濕度或壓力)等,皆會影響燃料氣體的生產效率。以下將對本創作中,廢料轉化的具體步驟作進一步的說明。
首先,經由廢料排放設備10所排放的廢料會經由添加有脫水乾燥劑的廢料分離裝置22,以降低廢料的含水率;同時並控制該廢料的PH值介於6-8之間,以提高後續單位氣體的燃燒熱值。再者,將該些經脫水後的廢料放置於厭氧醱酵反應裝置24中以產生生質氣體(沼氣);其中,該厭氧醱酵反應裝置24的溫度應控制在40-70°C之間(較好的是50°C)、濕度控制在75-90%之間(較好的是80%),且醱酵的時間約為20-40日。而經由厭氧醱酵反應裝置24產生的生質氣體,會進入氣體淨化裝置26,並利用常溫的再生脫硫劑(如氧化鐵)去除生質氣體中的硫化氫(H 2S)氣體,以形成後續發電使用的燃料氣體。最後,再透過氣體儲存裝置28將該些燃料氣體壓縮儲存,且該氣體儲存裝置28還可包含一可控制壓力的閥門,調節從氣體儲存裝置28進入氣體發電裝置中燃料氣體的壓力,以維持氣體發電裝置30穩態運行。
而透過前述之燃料氣體所生產系統生產的燃料氣體(如氫氣或甲烷)會進入氣體發電裝置30中產生電力。其中,該氣體發電裝置30為燃料電池發電裝置。燃料電池發電裝置在產生電力的過程中,主要透過氧氣或其他氧化劑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將燃料氣體中的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燃料電池相較於於原電池,其優點在於透過穩定地供應氧和燃料氣體,可持續不間斷的提供穩定電力直至燃料耗盡。
另一方面,燃料電池發電後會產生水與熱,基於使用不同的燃料,有可能產生極少量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質,對環境的污染低於原電池或化石燃料發電廠,其中,燃料電池發電裝置的能量效率通常介於40-60%之間;若將發電後所產生廢熱回收使用,其裝置的能量效率更可達85-90%。因此,本創作之氣體發電裝置30還可與一熱能回收裝置80連接,該熱能回收裝置80可回收氣體發電裝置30燃燒發電後所產生的熱能,以提高發電的能量效率。
氣體發電裝置30所產生的電力可直接經由電力控制裝置50的控制,分配到該至少一廢料排放設備10(亦可為本創作之負載系統60)中作使用;而多餘的電力則可透過電力儲存裝置40,且該電力儲存裝置40亦可作為該至少一廢料排放設備10的電力來源,藉此達到能源自主的目的。更進一步而言,該電力儲存裝置40還與至少一再生能源發電裝置70連接,並將該至少一再生能源發電裝置70所產生的電力儲存於電力儲存裝置40中。其中,該至少一再生能源發電裝置70可以是風力發電裝置、水力發電裝置、太陽能發電裝置或其組合。
而本創作之電力控制裝置50還可與一市電系統90並聯連接,以備於緊急情況發生或燃料氣體供應不足時,生質能源發電系統1可將負載系統60或至少一廢料排放設備10的供電來源自動切換至市電系統90,直至氣體發電裝置30的電力輸出正常為止,藉此提高本生質能源發電系統1電力傳輸的穩定度。
另外,請同時參考第三圖,其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的運作方法流程圖。如第三圖所示,本創作所提出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1的運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至少一廢料排放設備10排放一廢料,且該廢料的PH值介於6-8之間;(B)一廢料分離裝置22分離該廢料而形成一固體廢料和一液體廢料;(C)一厭氧醱酵裝置24對該固體廢料進行厭氧醱酵反應以產生一生質氣體;(D)一氣體淨化裝置26對該厭氧醱酵反應所產生的該生質氣體進行分離及純化處理,以形成一燃料氣體;以及(E)一氣體發電裝置30透過該燃料氣體產生電力,並供給該電力至一負載系統60。
首先,在步驟(A)中,廢料排放設備10可以是畜牧業的豬場、雞舍或馬廄等的排放設備,也可以是農業的穀倉、稻場或溫室等,抑或是一般的工業工廠。因此,該廢料排放設備10所排放出的廢料可能是人工基質,如葡萄糖、木糖、蔗糖、麥芽糖、澱粉或其組合;或是生質物料,如動物排泄物、農作物殘渣、廢水、廚餘或其組合。
再者,在步驟(B)中,經廢料分離裝置22分離後所產生的固體廢料會被送至厭氧醱酵裝置24中以產生生質氣體;而液體廢料則可透過與廢料分離裝置連接的濾沼槽223進行攪拌、過濾、濃縮以及分離等步驟,以製備有機複合液肥。
接續,在步驟(C)中,厭氧醱酵裝置24會對該些固體廢料進行厭氧醱酵反應以產生生質氣體,在厭氧發酵的過程中環境的溫度、濕度和壓力,以及固體廢料的酸鹼值皆會影響生質氣體的產量,而本實施例之環境溫度控制在40-70°C、環境濕度控制在75-90%、固體廢料的酸鹼值控制在6-8,並經由一定的醱酵時間始可產出最大量的生質氣體。
而在步驟(D)中,須將前述之生質氣體輸送進入氣體淨化裝置26進行純化處理,其中生質氣體純化的方法主要可分為:乾式氧化法 (Physical Absorption)、液體吸收法(Liquid Absorption)以及生物脫硫法(Bio-desulfurization)。
前述之乾式氧化法包含:固體吸收法,使用顆粒狀的氧化鐵、石灰以批次方式處理吸收硫化氫;以及導入空氣與氧氣至生質氣體中,使得生質氣體中的硫化氫與氧氣結合形成水以及固態硫,以除去氣體中的硫化氫。前述之液體吸收法包含:物理高壓吸收法,將生質氣體與水壓縮(60-70kg/cm 2),使得二氧化碳與硫化氫溶於水中;物理低壓吸收法,將生質氣體與鹼性溶液(如氫氧化鈉)結合,吸收二氧化碳與硫化氫;以及化學吸收法,將氯化鐵(FeCl 3)直接添加至生質氣體以吸收硫化氫。而前述之生物脫硫法則包含:生物洗滌槽(Bioscrubber)、生物濾床(Biofilter)以及生物滴濾塔(Biotrickling)。
最後,在步驟(E)中,氣體發電裝置30透過該燃料氣體產生電力,並供給該電力至一負載系統60。其中,該氣體發電裝置30為燃料電池發電裝置;該負載系統60可以是外部負載,也可以是前述之廢料排放設備10,以達到綠化環境以及能源自主的目標。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內。
1‧‧‧生質能源發電系統
10‧‧‧廢料排放設備
20‧‧‧燃料氣體生產系統
22‧‧‧廢料分離裝置
222‧‧‧固液分離器
223‧‧‧濾沼槽
224‧‧‧收集處理器
24‧‧‧厭氧醱酵裝置
26‧‧‧氣體淨化裝置
28‧‧‧氣體儲存裝置
30‧‧‧氣體發電裝置
40‧‧‧電力儲存裝置
50‧‧‧電力控制裝置
60‧‧‧負載系統
70‧‧‧再生能源發電裝置
80‧‧‧熱能回收裝置
90‧‧‧市電系統
A-E‧‧‧步驟
第一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燃料氣體產率曲線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的運作方法流程圖。

Claims (9)

  1. 一種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包含: 一廢料排放設備,用以排放一廢料,且該廢料的PH值介於6-8之間; 一燃料氣體生產系統,與該廢料排放設備連接,該燃料氣體生產系統產生一燃料氣體,包含: 一廢料分離裝置; 一厭氧醱酵裝置,與該廢料分離裝置連接; 一氣體淨化裝置,與該厭氧醱酵裝置連接;以及 一氣體儲存裝置,與該氣體淨化裝置連接; 一氣體發電裝置,與該燃料氣體生產系統連接; 一電力儲存裝置,與該氣體發電裝置連接; 一電力控制裝置,與該電力儲存裝置和該氣體發電裝置連接;以及 一負載系統,與該電力控制裝置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其中該電力儲存裝置還與至少一再生能源發電裝置連接。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包含風力發電裝置、水力發電裝置、太陽能發電裝置或其組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其中該廢料分離裝置包含: 一固液分離器,用以分離該廢料;以及 一收集處理器,與該固液分離器連接,該收集處理器收集該固液分離器分離後的固體。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更包含一濾沼槽與該固液分離器連接,該濾沼槽收集該固液分離器分離後的液體。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其中該氣體發電裝置為燃料電池發電裝置。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更包含一熱能回收裝置與該氣體發電裝置連接,該熱能回收裝置回收該氣體發電裝置燃燒發電所產生的熱能。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其中該燃料氣體為甲烷(CH 4)。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其中該廢料為人工基質或生質物料。
TW108200036U 2019-01-02 2019-01-02 Biomass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TWM577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036U TWM577017U (zh) 2019-01-02 2019-01-02 Biomass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036U TWM577017U (zh) 2019-01-02 2019-01-02 Biomass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7017U true TWM577017U (zh) 2019-04-21

Family

ID=6699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0036U TWM577017U (zh) 2019-01-02 2019-01-02 Biomass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70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497B (zh) * 2019-01-02 2020-04-11 逢甲大學 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497B (zh) * 2019-01-02 2020-04-11 逢甲大學 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ia et al. Innovation in biological production and upgrading of methane and hydrogen for use as gaseous transport biofuel
Leng et al. Bioenergy recovery from wastewater produced by hydrothermal processing biomass: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N101920258B (zh) 二氧化碳零排放型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系统
Varanasi et al. Improvement of energy recovery from water hyacinth by using integrated system
CN102583930A (zh) 禽畜粪便沼气发电方法及其系统
CN101760432B (zh) 微藻两步法生产生物能源
CN100376335C (zh) 一种用厨余物、秸秆、畜禽粪便和活性污泥为原料的沼气生产方法
CN103708693B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所产生污泥的消解系统及方法
JP3935197B2 (ja) バイオマス利用の二酸化炭素除去方法及び装置
CN203883489U (zh) 复合式再生能源供应系统
CN110078330A (zh) 一种寒冷地区富氧燃烧沼气发电工程系统
Noraini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production of biogas from organic solid waste via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A review
CN202465466U (zh) 禽畜粪便沼气发电系统
Patil et al. Biomethanation of water hyacinth, poultry litter, cow manure and primary sludg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CN107964552B (zh) 一种厌氧消化与mfc耦合提高甲烷合成效率的方法
TWI690497B (zh) 生質能源發電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TWM577017U (zh) Biomass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JP2011240238A (ja) 嫌気性バイオリアクタ
CN111484219A (zh) 一种两相厌氧消化处理污泥的系统及方法
CN116119874A (zh) 一种实现资源回收和负碳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及相关方法
CN114377540B (zh) 固碳单元气体循环交换系统
KR101181834B1 (ko) 발전소 배가스의 폐열을 이용한 미세조류 전열처리와 고온 고효율 수소 및 메탄발효장치
CN212356981U (zh) 一种两相厌氧消化处理污泥的系统
Raizada et al. Wast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of future fuels
CN102517107B (zh) 一种利用有机物制取生物天然气的工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