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5835U -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uppor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uppor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5835U
TWM575835U TW107216031U TW107216031U TWM575835U TW M575835 U TWM575835 U TW M575835U TW 107216031 U TW107216031 U TW 107216031U TW 107216031 U TW107216031 U TW 107216031U TW M575835 U TWM575835 U TW M57583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lls
wall
sliding
extending
opposi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6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建林
張維倫
張秀金
Original Assignee
張秀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張秀金 filed Critical 張秀金
Priority to TW107216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5835U/zh
Publication of TWM575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5835U/zh

Link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滑軌組件及具有該滑軌組件的支撐裝置。滑軌組件不包含有滾珠,而僅包含有外軌道及內滑動件,外軌道包含有底壁、與底壁相連接的兩個側壁及與兩個側壁相連接的兩個頂壁。外軌道的一側內凹形成有滑動空間。內滑動件包含有連接壁、由連接壁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的兩個延伸壁、分別由延伸壁向外延伸形成的兩個滑動壁,及由兩個滑動壁的一端向外延伸彎曲形成的抵靠結構,各抵靠結構具有弧狀部。內滑動件與外軌道相互嵌合,兩個滑動壁及兩個抵靠結構對應位於滑動空間中,內滑動件相對於外軌道滑動時,兩個弧狀部抵靠兩個側壁的內側移動。

Description

滑軌組件及支撐裝置
本創作涉及一種滑軌組件及支撐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來支撐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及其所具有的滑軌組件。
現有具有可昇降功能的支撐裝置,特別是用來支撐電腦螢幕的支撐裝置,大多是包含有一架體、兩個滾珠滑軌及一連接組件,各滾珠滑軌具有一固定件及一滑動件,固定件與架體相互固定,滑動件與固定件相互嵌合,而滑動件能相對於固定件滑動,且滑動件與連接組件相連接,而連接件用以與顯示裝置相連接,藉此,顯示裝置即可相對於架體滑動。
對於上述支撐裝置的生產廠商而言,利用滾珠滑軌作為滑動件,將使得支撐裝置整體的生產成本高昂,且除非是額外訂製的規格,否則滾珠滑軌的寬度無法縮減,從而使得支撐裝置整體的厚度將因為滾珠滑軌的寬度限制而無法再縮減,再者額外訂製規格的滾珠滑軌,其成本更高昂。是以,對於上述支撐裝置的生產廠商而言,如何降低現有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的生產成本及其厚度,為待為改善的問題之一。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滑軌組件及支撐裝置,用以改善現有技術中,支撐裝置的厚度無法有效地縮減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滑軌組件,其適用於支撐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滑軌組件包含:一外軌道及一內滑動件。外軌道包含:一底壁、兩個側壁及兩個頂壁。兩個側壁由底壁彼 此相反的兩側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各個側壁為片狀結構。兩個頂壁由兩個側壁相反於與底壁相連接的一端,向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而各個頂壁的一側面面對底壁的一側面設置,且兩個頂壁相反於與側壁相連接的一端彼此間形成有間距。底壁、兩個側壁及兩個頂壁共同形成有一滑動空間。內滑動件包含:一連接壁、兩個延伸壁、兩個滑動壁及兩個抵靠結構。兩個延伸壁由連接壁彼此相反的兩側邊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且兩個延伸壁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兩個滑動壁由兩個延伸壁相反於與連接壁相連接的一側邊,向遠離延伸壁的方向延伸形成。兩個抵靠結構由兩個滑動壁相反於與延伸壁相連接的一端向外延伸彎曲而成,各個抵靠結構具有的一弧狀部。其中,內滑動件與外軌道相互嵌合,而兩個滑動壁及兩個抵靠結構對應位於滑動空間中,且兩個弧狀部對應抵靠於兩個側壁的內側;當內滑動件相對於外軌道移動時,兩個弧狀部對應抵靠兩個側壁的內側移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支撐裝置,其適用於支撐一顯示裝置,支撐裝置包含:一外軌道、一內滑動件、一連接組件、一底座及一支撐架。外軌道包含:一底壁、兩個側壁及兩個頂壁。兩個側壁由底壁彼此相反的兩側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各個側壁為片狀結構。兩個頂壁由兩個側壁相反於與底壁相連接的一端,向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而各個頂壁的一側面面對底壁的一側面設置,且兩個頂壁相反於與側壁相連接的一端彼此間形成有間距。其中,底壁、兩個側壁及兩個頂壁共同形成有一滑動空間。內滑動件包含:一連接壁、兩個延伸壁、兩個滑動壁及兩個抵靠結構。兩個延伸壁由連接壁彼此相反的兩側邊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且兩個延伸壁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兩個滑動壁由兩個延伸壁相反於與連接壁相連接的一側邊,向遠離延伸壁的方向延伸形成。兩個抵靠結構由兩個滑動壁相反於與延伸壁相連接的一端向外延伸彎曲而成,各個抵靠結構具有的一弧狀部。 其中,內滑動件與外軌道相互嵌合,而兩個滑動壁及兩個抵靠結構對應位於滑動空間中,且兩個弧狀部對應抵靠於兩個側壁的內側;當內滑動件相對於外軌道移動時,兩個弧狀部對應抵靠兩個側壁的內側移動。連接組件與內滑動件相互固定,連接組件用以與顯示裝置相連接。支撐架的一端連接底座,外軌道與支撐架或底座相互固定。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的滑軌組件不具有滾珠,而可大幅降低整體生產的成本,且由於不具有滾珠因此其整體的厚度可以相較於現有的滾珠滑軌更薄。本創作的滑軌組件應用於支撐裝置中時,將可大幅縮減支撐裝置整體的厚度,及其生產成本。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100‧‧‧支撐裝置
10‧‧‧底座
20‧‧‧支撐架
30‧‧‧連接組件
31‧‧‧架體結構
32‧‧‧旋轉模組
40‧‧‧滑軌組件
41‧‧‧外軌道
411‧‧‧底壁
412‧‧‧側壁
413‧‧‧頂壁
414‧‧‧限位部
42‧‧‧內滑動件
421‧‧‧連接壁
422‧‧‧延伸壁
4221‧‧‧外側面
423‧‧‧滑動壁
424‧‧‧抵靠結構
4241‧‧‧弧狀部
50‧‧‧定力彈簧
60‧‧‧固定座
D1‧‧‧距離
D2‧‧‧長度
D3‧‧‧長度
SP‧‧‧滑動空間
圖1為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滑動組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端面剖視圖。
圖5為本創作的滑軌組件的第二實施例的端面剖視圖。
圖6為本創作的滑軌組件的第三實施例的端面剖視圖。
圖7為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於以下說明中,如有指出請參閱特定圖式或是如特定圖式所示,其僅是用以強調於後續說明中,所述及的相關內容大部份出現於該特定圖式中,但不限制該後續說明中僅可參考所述特定圖式。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其為本創作的支撐裝置及滑動組件的 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支撐裝置100包含一底座10、一支撐架20、一連接組件30及單一個滑軌組件40。
底座10用以使支撐裝置100能置放於平面,支撐架20的一端固定設置於底座10。單一個滑軌組件40包含有一外軌道41及一內滑動件42。外軌道41與支撐架20(或底座10)相互固定,內滑動件42可滑動地與外軌道41相互連接。內滑動件42與連接組件30相連接,而連接組件30用來與顯示裝置(例如各式螢幕)相連接。於本實施例圖中僅簡單繪示本創作的支撐裝置100所具有的基本構件,其餘未繪示的構件可以是依據需求增設,於此不加以限制,例如,支撐裝置100還可以是具有外殼等構件。
連接組件30可以是包含有一架體結構31及一旋轉模組32,架體結構31與內滑動件42相連接,旋轉模組32與架體結構31相互樞接,旋轉模組32用以與顯示裝置相連接,而顯示裝置則能通過旋轉模組32相對於架體結構31旋轉,旋轉模組32可以是依據需求包含有兩個扭簧等構件。
如圖2所示,支撐架20還可以是固定有一定力彈簧50,定力彈簧50例如可以是透過一固定座60固定於支撐架20,且定力彈簧50的一端可以是依據需求直接與連接組件30的架體結構31相互固定,或者,定力彈簧50的一端也可以是直接與內滑動件42相互固定;如此,內滑動件42及架體結構31受外力作用,而相對於外軌道41移動時,定力彈簧50將被拉伸而對應產生回復彈性力,據以使顯示裝置能達到隨調隨停的功效。
特別強調的是,本實施例所舉的支撐裝置100是僅具有單一個滑軌組件40,而顯示裝置即是透過連接組件30及內滑動件42相對於支撐架20上下移動;本創作的滑軌組件40是不具有滾珠,而非為習知的滾珠滑軌,且因此具有生產成本低的優勢,以下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滑軌組件40。
請一併參閱圖2至圖4,外軌道41包含一底壁411、兩個側 壁412及兩個頂壁413,兩個側壁412由底壁411彼此相反的兩側邊向遠離底壁411的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各個側壁412可以是片狀結構,且呈片狀結構的兩個側壁412彼此相面對地設置,而兩個側壁412及底壁411共同組成類似於ㄇ字型的結構。
兩個側壁412相反於與底壁411相連接的一側向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兩個頂壁413,兩個頂壁413遠離與兩個側壁412相連接的一端彼此間形成有間隙。兩個頂壁413的一側面與底壁411的一側面彼此相面對地設置。
底壁411、兩個側壁412及兩個頂壁413共同圍繞形成有一滑動空間SP,換言之,外軌道41的一側內凹形成有滑動空間SP。在本實施例中,底壁411、兩個側壁412及兩個頂壁413是一體成型地設置,舉例來說,可以是由單一個片狀鋼材經過適當地彎曲而成。
內滑動件42包含一連接壁421、兩個延伸壁422、兩個滑動壁423及兩個抵靠結構424。連接壁421彼此相反的兩側邊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兩個延伸壁422,而兩個延伸壁422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各個滑動壁423由各個延伸壁422相反於與連接壁421相連接的一側邊,向遠離延伸壁422的方向延伸形成。連接壁421及兩個延伸壁422共同組成類似U字型的結構,各個延伸壁422及與其連接的滑動壁423共同組成類似於L字型的結構。
兩個抵靠結構424由兩個滑動壁423相反於與延伸壁422的一端,向遠離延伸壁422的方向延伸彎曲而成,且各個抵靠結構424具有一弧狀部4241。所述弧狀部4241是指其外表面為弧狀的結構,其中弧狀的曲率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內滑動件42與外軌道41相互嵌合時,抵靠結構424的弧狀部4241,將對應抵靠於側壁412的內側,而內滑動件42相對於外軌道41移動時,抵靠結構424的弧狀部4241,將抵靠側壁412的內側移動。
在具體的應用中,可以是使兩個側壁412內側的距離D1,小於兩個抵靠結構424的弧狀部4241於橫向方向(即圖中所示X軸方向)的距離,藉此,內滑動件42與外軌道41相互嵌合時,兩個弧狀部4241將被兩個側壁412擠壓,而弧狀部4241將對應產生彈性力,藉此,將可確保兩個抵靠結構424的弧狀部4241穩定地抵靠於側壁412的內側,亦可確保內滑動件42相對於外軌道41移動時,內滑動件42不會相對於外軌道41歪斜地移動。
如圖4所示,各個頂壁413於一橫向方向(即圖中X軸方向)的長度D2,是小於各個滑動壁423及弧狀部4241於橫向方向的長度D3,而各個頂壁413相反於與延伸壁422相連接的一端是不抵靠延伸壁422的外側面4221,即,各個頂壁413與其相鄰的延伸壁422之間是具有間隙。
內滑動件42與外軌道41相互嵌合時,兩個滑動壁423及兩個抵靠結構424是對應位於滑動空間SP中,而兩個抵靠結構424的弧狀部4241是對應抵靠於兩個側壁412的內側。在實際應用中,滑動壁423及弧狀部4241的外表面可以是塗佈有潤滑油,以輔助使內滑動件42能更輕易地相對於外軌道41移動。
請一併參閱圖3及圖4,外軌道41的兩端可以是分別具有一限位部414,其用以限制內滑動件42的移動範圍,以限制內滑動件42無法脫離外軌道41,限位部414可以是由底壁411向外延伸後彎折形成;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相關人員或是機械可以是先將內滑動件42設置於滑動空間SP中後,才彎折底壁411兩端的部份區段,以於底壁411兩端對應形成所述限位部414。
依上所述,本創作的滑軌組件40不需要設置有滾珠,因此,生產成本可以大幅降低,且其整體的厚度可比現有應用於顯示裝置的支撐裝置中的滾珠滑軌更薄。再者,如圖4所示,內滑動件42與外軌道41相互嵌合時,內滑動件42相對於外軌道41於縱向方向(如圖中所示Y軸方向)的活動範圍,將被兩個滑動壁423及兩 個頂壁413一同限制,而內滑動件42及外軌道41於縱向方向的連接強度,將遠高於習知的滾珠滑軌於相同方向的連接強度。
請參閱圖5,其為本創作的滑軌組件的第二實施例的端面剖視圖。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各個抵靠結構424及其弧狀部4241,也可以是以非彎折的方式形成,而是於製作內滑動件42的過程中,透過模具設計等方式,直接形成連接壁421、延伸壁422、滑動壁423、抵靠結構424及弧狀部4241。
請參閱圖6,其為本創作的滑軌組件的第三實施例的端面剖視圖。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實施例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各抵靠結構424及弧狀部4241是由滑動壁423的一端向靠近連接壁421的方向延伸彎曲所形成。相對地,圖4所示的各個抵靠結構424及弧狀部4241,則是由滑動壁423的一端向遠離連接壁421的方向延伸彎曲所形成。
請參閱圖7,其顯示為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支撐裝置100可以是具有兩個滑軌組件40,而兩個滑軌組件40的內滑動件42是彼此相面對地設置,且兩個內滑動件42對應固定於連接組件30的架體結構31的左右兩側,而連接組件30是透過兩個內滑動件42相對於兩個外軌道41移動。特別說明的是,前述關於滑軌組件40的各種不同實施態樣,皆可依據需求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滑軌組件40。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滑軌組件40及支撐裝置100,相較於習知具有滾珠滑軌的支撐裝置,具有生產成本低、組裝方便等優點,且本創作的滑軌組件40及支撐裝置100的整體厚度,將可比習知支撐裝置100及其中所設置的滾珠滑軌的厚度更為輕薄。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滑軌組件,其適用於一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用於支撐一顯示裝置,所述滑軌組件包含:一外軌道,其包含:一底壁;及兩個側壁,其由所述底壁彼此相反的兩側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各個所述側壁為片狀結構;及兩個頂壁,其由兩個所述側壁相反於與所述底壁相連接的一端,向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而各個所述頂壁的一側面面對所述底壁的一側面設置,且兩個所述頂壁相反於與所述側壁相連接的一端彼此間形成有間距;其中,所述底壁、兩個所述側壁及兩個所述頂壁共同形成有一滑動空間;以及一內滑動件,其包含:一連接壁;兩個延伸壁,其由所述連接壁彼此相反的兩側邊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且兩個所述延伸壁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兩個滑動壁,其由兩個所述延伸壁相反於與所述連接壁相連接的一側邊,向遠離所述延伸壁的方向延伸形成;兩個抵靠結構,其由兩個所述滑動壁相反於與所述延伸壁相連接的一端向外延伸彎曲而成,各個所述抵靠結構具有的一弧狀部;其中,所述內滑動件與所述外軌道相互嵌合,而兩個所述滑動壁及兩個所述抵靠結構對應位於所述滑動空間中,且兩個所述弧狀部對應抵靠於兩個所述側壁的內側;當所述內滑動件相對於所述外軌道移動時,兩個所述弧狀部對應抵靠兩個所述側壁的內側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滑軌組件,其中,各個所述滑動壁相反於與所述延伸壁相連接的一端,向遠離所述連接壁的方向延伸彎曲,而形成所述抵靠結構,並對應形成所述弧狀部。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滑軌組件,其中,各個所述滑動壁相反於與所述延伸壁相連接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連接壁的方向延伸彎曲,而形成所述抵靠結構,並對應形成所述弧狀部。
  4. 如請求項1至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滑軌組件,其中,兩個所述弧狀部的外側彼此間的距離,大於或等於兩個所述側壁的內側彼此間的距離。
  5. 一種支撐裝置,其適用於支撐一顯示裝置,所述支撐裝置包含:一外軌道,其包含:一底壁;及兩個側壁,其由所述底壁彼此相反的兩側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各個所述側壁為片狀結構;及兩個頂壁,其由兩個所述側壁相反於與所述底壁相連接的一端,向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而各個所述頂壁的一側面面對所述底壁的一側面設置,且兩個所述頂壁相反於與所述側壁相連接的一端彼此間形成有間距;其中,所述底壁、兩個所述側壁及兩個所述頂壁共同形成有一滑動空間;以及一內滑動件,其包含:一連接壁;兩個延伸壁,其由所述連接壁彼此相反的兩側邊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且兩個所述延伸壁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兩個滑動壁,其由兩個所述延伸壁相反於與所述連接壁相連接的一側邊,向遠離所述延伸壁的方向延伸形成; 兩個抵靠結構,其由兩個所述滑動壁相反於與所述延伸壁相連接的一端向外延伸彎曲而成,各個所述抵靠結構具有的一弧狀部;其中,所述內滑動件與所述外軌道相互嵌合,而兩個所述滑動壁及兩個所述抵靠結構對應位於所述滑動空間中,且兩個所述弧狀部對應抵靠於兩個所述側壁的內側;當所述內滑動件相對於所述外軌道移動時,兩個所述弧狀部對應抵靠兩個所述側壁的內側移動;一連接組件,其與所述內滑動件相互固定,所述連接組件用以與所述顯示裝置相連接;一底座;一支撐架,其一端連接所述底座,所述外軌道與所述支撐架或所述底座相互固定。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各個所述滑動壁相反於與所述延伸壁相連接的一端,向遠離所述連接壁的方向延伸彎曲,而形成所述抵靠結構,並對應形成所述弧狀部。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各個所述滑動壁相反於與所述延伸壁相連接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連接壁的方向延伸彎曲,而形成所述抵靠結構,並對應形成所述弧狀部。
  8. 如請求項5至7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兩個所述弧狀部的外側彼此間的距離,大於或等於兩個所述側壁的內側彼此間的距離。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所述支撐裝置包含有兩個滑軌組件,兩個所述滑軌組件的內滑動件與所述連接組件相連接,而兩個所述內滑動件對應位於所述連接組件的左右兩側。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所述支撐裝置還包含有一定力彈簧,所述定力彈簧固定設置於支撐架,且所述定力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內滑動件或所述連接組件相互固定,而所述內滑動件相對於所述外軌道移動時,所述定力彈簧被拉伸而對應產生回復彈性力。
TW107216031U 2018-11-26 2018-11-26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upport device TWM575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031U TWM575835U (zh) 2018-11-26 2018-11-26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upport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031U TWM575835U (zh) 2018-11-26 2018-11-26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upport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5835U true TWM575835U (zh) 2019-03-21

Family

ID=6659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6031U TWM575835U (zh) 2018-11-26 2018-11-26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upport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58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0180A (zh) * 2019-05-15 2019-07-09 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支撑机构
TWI829551B (zh) * 2023-03-06 2024-01-11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支架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0180A (zh) * 2019-05-15 2019-07-09 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支撑机构
TWI829551B (zh) * 2023-03-06 2024-01-11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支架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31996U (zh) 應用於軟性顯示屏幕之可轉聯結裝置
TWM575835U (zh)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upport device
US10189497B2 (e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CN111047988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995559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spension mount thereof
JP6221448B2 (ja) 蓋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TWI671620B (zh) 升降式電子裝置
CN211375464U (zh) 电子装置
WO2019015409A1 (zh) 一种取暖器
TWM575834U (zh)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upport device
US11659073B1 (en) Hinge
TW201500661A (zh) 樞接結構及使用該樞接結構的掀蓋式設備
JP5805491B2 (ja) 折り畳み式電子機器
TW202126147A (zh) 電子裝置
US10613592B1 (en) Bendable device
TW202021338A (zh) 滑軌組件及支撐裝置
US11314155B1 (en) Eleva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502411A (zh) 用於升降支撐裝置之摩擦力補償機構
US10234911B2 (en) Chassis
KR101642652B1 (ko) 슬라이드 플레이트 및 3중 롤러를 갖는 맨드릴
TWI668483B (zh) 穿戴式裝置
TWI566667B (zh) 電子裝置及其部件定位模組
JP5132084B2 (ja) 目地カバー装置
TWI583295B (zh) 伺服器機殼及其板件接合結構
TWM531559U (zh) 金屬式緊束組件防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