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4379U - 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 - Google Patents

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4379U
TWM574379U TW107211918U TW107211918U TWM574379U TW M574379 U TWM574379 U TW M574379U TW 107211918 U TW107211918 U TW 107211918U TW 107211918 U TW107211918 U TW 107211918U TW M574379 U TWM574379 U TW M57437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plate
elastic module
elastic
sl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1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建緯
呂啟榮
Original Assignee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1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4379U/zh
Publication of TWM574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4379U/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為一種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包括板狀支架、板狀滑動組件、彈力模組及輔助彈力模組,使板狀滑動組件的板狀滑動件滑動部滑移於板狀支架的長形限位槽中,並使將彈力模組和輔助彈力模組均容置於板狀支架的導槽內並連結板狀支架的另一窄側內面,還將彈力模組連結板狀滑動件以隨著升降運動,另在板狀滑動件的滑動部分別穿設有輔助調整單元和輔助摩擦單元,其中可選擇透過輔助調整單元連結或不連結輔助彈力模組,藉此來增加或維持板狀滑動組件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從而可搭配或不搭配輔助摩擦單元提供支撐作用。

Description

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
本創作涉及一種升降機構,特別是指一種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所述升降調整結構安裝於所述立式支撐裝置中、並外接一顯示器以提供其產生升降運動。
本申請人先前申請過一種「支撐裝置之升降結構」,如台灣新型公告第M554692號的專利案所示,其包括一底座、一板狀支架、一板狀滑動組件以及至少一彈力模組;其中,所述底座的頂面連結所述板狀支架;所述板狀支架的一窄面內形成相連通的一長形限位槽和一導槽,這兩槽之間設有二個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一側與所述板狀支架的該窄側面之間設有一對導軌;所述板狀滑動組件包含一板狀滑動件及一滾輪組,所述板狀滑動件包含有一滑動部及一連接部,所述滑動部限位於所述長形限位槽內以相對於所述板狀支架進行升降運動,而所述連接部凸出於所述板狀支架的該窄側面外部以連接一顯示器,所述滾輪組包含有至少二滾輪,樞接於所述滑動部的一寬側及/或二寬側面,所述至少二滾輪分別交錯位於所述滑動部的相對二側邊,以分別抵壓所述一對導軌的其中一個導軌;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包含有一定位座及一定力彈簧,所述定位座連結於所述滑動部的另一側,所述定位座內的定力彈簧一端連結於所述板狀支架內;藉此,防止顯示器前後左右晃動,以產生穩定的升降作動。
然而在上述專利案中,會依據所安裝的顯示器類型,預先配置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需要採用的定力彈簧的數量,所以在組裝後,整個升降結構會定位於所述支撐裝置中而不易再更改變動,也就限制了所述支撐裝置可適用的顯示器類型及範圍。有鑑於此,為了提供一種有別於上述專利案的技術及結構,並改善上述缺點,本創作人累積多年經驗及不斷的研發改進,遂有本創作產生。
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是以板狀支架、板狀滑動組件及彈力模組作為固定模組,再透過輔助調整單元、輔助摩擦單元及輔助彈力模組作為可變異模組,利用這兩個模組的選擇搭配運用,提供相異程度的恆定彈性作用力,藉此增加顯示器的適用類型及範圍,有助於提升組裝及使用上的靈活性。
為達本創作目的,實現本創作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包括:板狀支架,其一窄側內凹形成相連通的頸縮部、長形限位槽和導槽,這兩槽之間設有二個第一隔板,並在各所述第一隔板的一側與所述板狀支架的該窄側內面之間均設有一對導軌;板狀滑動組件,包含有板狀滑動件以及二個以上且具有環狀凹槽的滾輪,所述板狀滑動件包含有滑動部及連接部,分別限位於所述長形限位槽內以及凸出於所述板狀支架的外部,各所述滾輪分別樞接於所述滑動部的一寬側表面及/或二寬側表面,以各自抵壓這兩對導軌的其中一個導軌;其中,在所述板狀滑動件的滑動部分別穿設有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和至少一輔助摩擦單元;至少一彈力模組,容置於所述板狀支架的導槽內,並分別連結於所述滑動部的另一窄側和所述板狀支架的另一窄側內面,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相對於所述板狀支架下降或上升的移動行程中,提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以及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容置於所述板狀支架的導槽內,並定位於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和連結所述板狀支架的另一窄側內面,以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的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連結或不連結,進而增加或維持所述板狀滑動組件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
為便於對本發明能有更深入的瞭解,則將實現上述技術方案的特徵、以及依附於上述技術方案的其他從屬申請專利範圍特徵,連同這些特徵所具有的優點,茲詳述於後:
如圖1至圖9所示,本創作為一種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1,其至少包括板狀支架3、板狀滑動組件4、至少一彈力模組6以及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還能再進一步包括底座(圖未示)以及連接組件7,使所述升降調整結構1直立於底座的頂面,並透過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連結所述連接組件7,而所述底座置放於工作平台(例如桌面上),所述連接組件7連結於一電子裝置的顯示器後背板(圖未示),以供帶動所述顯示器在一限定的角度內轉動及上下升降移動。
請再參閱圖1至圖9所示,所述板狀支架3的一窄側內凹形成相連通的頸縮部314、長形限位槽312和導槽313,這兩槽之間設有二個第一隔板315,以做為所述板狀支架3內部空間的區隔,並在各所述第一隔板315的一側與所述板狀支架3的該窄側內面之間均設有一對導軌34,35;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包含有板狀滑動件41以及二個以上且具有環狀凹槽的滾輪42,43,所述板狀滑動件41包含有滑動部411及連接部412,分別將所述滑動部411限位於所述長形限位槽312內、以及將所述連接部412通過所述頸縮部314凸出於所述板狀支架3的外部,各所述滾輪42,43分別樞接於所述滑動部411的一寬側表面及/或二寬側表面,以各自抵壓這兩對導軌34,35的其中一個導軌34,35;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是容置於所述板狀支架3的導槽313內,並分別連結於所述滑動部411的另一窄側和所述板狀支架3的另一窄側內面,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相對於所述板狀支架3下降或上升的移動行程中,提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其中,特徵在於:在所述板狀滑動件41的滑動部411分別穿設有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44和至少一輔助摩擦單元45;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是容置於所述板狀支架3的導槽313內,並分別連結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和所述板狀支架3的另一窄側內面,以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的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44連結或不連結,進而增加或維持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
上述中,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提供的恆定彈性作用力係為預設值,其包含有定位座61及定力彈簧62,所述滑動部411的另一窄側和所述定位座61的相對側分別設有第一凹凸部413和第二凹凸部611,所述第一凹凸部413對應配置所述第二凹凸部611,以供所述定位座61定位於所述滑動部411的另一窄側,所述定力彈簧62的一捲繞部容置於所述定位座61內,並使所述定力彈簧62的一端連結於所述板狀支架3的另一窄側內面,藉此在連結所述顯示器後,方便使用者升降以調整高度;更甚者,為了配合所述板狀支架3的內部空間規劃,例如圖2至圖5所示,則能將所述導槽313中的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進一步包含有線性排列的多個彈力模組6,6',6",其中的定力彈簧62為模組化結構,因而能透過這些彈力模組6,6',6"排列組合成所需預設值,而所述滑動部411的另一側進一步形成多個第一凹凸部413,以對應配置各所述定位座61的第二凹凸部611。
另一方面,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提供的恆定彈性作用力為輔助用的預設值,可相同或相異於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的預設值,因此,在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透過所述滑動部411的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44鎖固連結後,就能隨著所述板狀滑動件41同步升降,並增加恆定彈性作用力以對抗載重及擴大適用範圍,又為了進一步使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定位於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上並排列整齊,請再參閱圖2和圖3所示,在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和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之間的接觸面分別設有第一輔助凹凸部612和第二輔助凹凸部812,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包含有輔助定位座81及輔助定力彈簧82,所述輔助定力彈簧82與所述定力彈簧62同為模組化結構,另將所述第二輔助凹凸部812設置於所述第一輔助定位座81的底側,並將所述第一輔助凹凸部612設置於所述定位座61的頂側,使位於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定位座61頂側的第一輔助凹凸部612對應配置於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輔助定位座81底側的第二輔助凹凸部812,以在所述導槽313中形成上、下連結定位及對齊,也有助於所述輔助定力彈簧82的一捲繞部容置於所述輔助定位座81內,並使所述輔助定力彈簧82的一端連結於所述板狀支架3的另一窄側內面,以確保一起升降運動並使動作順暢,又因為所述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44包含有螺桿441,則能以其一端部穿過所述滑動部411的相對兩窄側後,選擇連結鎖入所述輔助定位座81所設置的鎖孔811來增加恆定彈性作用力以擴大載重,或是選擇不連結所述輔助定位座81僅以原有的恆定彈性作用力來對抗載重。
承上段所述,所述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44還進一步包含有彈力件442(例如壓縮彈簧)和限位件443(例如螺帽、扣片),並在所述滑動部411的相對兩窄側表面分別形成限位凹槽414,以供所述彈力件442和所述限位件443分別置入,各所述限位凹槽414之間設有漸變孔415以供連通,使所述螺桿441的該端部依序穿過所述彈力件442和所述漸變孔415後,會被所述限位件443鎖定限位,也能透過所述限位件443搭配所述螺桿441來調整位移及所述彈力件442的鬆緊程度,從而選擇緊迫連結並鎖入所述輔助定位座81,或是選擇不連結並釋放所述輔助定位座81而讓所述螺桿441復位以便於下次連結鎖入。
再者,為了再次擴大範圍以增加適用類型,本創作還在所述板狀滑動件41的滑動部411穿設有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44a,平行於所述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44,並使這兩個輔助調整單元的端部(所述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44的端部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44a的端部)均面向所述頸縮部314,以便於透過工具(例如螺絲起子)穿過所述頸縮部314來對所述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44和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44a進行調整;而所述升降調整機構1還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8a,也包含有輔助定位座81及輔助定力彈簧82,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8a容置於所述板狀支架3的導槽313內,並以所述輔助定位座81定位於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上、以及透過所述輔助定力彈簧82連結所述板狀支架3的另一窄側內面,藉此形成縱向排列來配合所述板狀支架3的內部空間規劃,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8a還透過所述輔助定位座81以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的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44a連結,藉以再次增加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或是選擇使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44a不連接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8a,如此就不再增加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
承上段所述,為了使這兩個輔助彈力模組縱向排列整齊於所述導槽313中,則在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和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8a之間的接觸面分別設有所述第三輔助凹凸部813和第四輔助凹凸部814,因而使位在下方的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以其所述輔助定位座81底側的第二輔助凹凸部812對應連結於所述定位座61頂側的第一輔助凹凸部612時,同一所述輔助定位座81還能以其頂側的第三輔助凹凸部813對應連結於鄰近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8a的輔助定位座81底側的第四輔助凹凸部814,以供彼此定位及相互對齊;又在這兩個輔助彈力模組的輔助定位座81周側分別設有縱向凸肋條,以供抵靠在所述板狀支架3導槽313的周側內面及所述滑動部411的另一窄側,在各所述輔助定位座81隨著所述板狀滑動組件4升降運動過程中,能減少摩擦接觸的影響並有助於穩定升降。
經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創作升降調整結構1在承載對應規格的顯示器時,所述板狀滑動件41的滑動部411如圖7所示,僅會搭配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運行,但本創作的升降調整結構1不止能搭配單一規格的顯示器,還能配尺寸較大的顯示器運行,由於顯示器的重量會大於原有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的預設值,所以如圖8所示,將所述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44的螺桿441端部連結並鎖入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的輔助定位座的鎖孔811後,能讓所述板狀滑動件41帶動這兩個彈力模組一起運行,藉此來增加恆定彈性作用力以擴大載重,假若還要再次增加恆定彈性作用力,則如圖9所示,接續再將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44a的螺桿441端部連結並鎖入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8a的輔助定位座的鎖孔811後,使所述板狀滑動件41帶動這三個彈力模組一起運行,更能再次擴大載重範圍;另外,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和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8a除了以單個實施之外,也能如同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形成多個實施,在這些(第二)輔助彈力模組之間仍可透過第三、第四凹凸部的連結來使彼此定位及對齊,當然在對應的(第二)輔助調整單元部分,也能以多個(第二)輔助彈力模組配置多個(第二)輔助調整單元、或是多個共用同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實施。
由於所述彈力模組6、輔助彈力模組8或是第二輔助彈力模組8a所提供的恆定彈性作用力均為固定值,依序加入後會使增加範圍是以倍數擴增,因此,為了能夠在各範圍區間中形成微幅調整功效,本創作是透過所述至少一輔助摩擦單元45的結構設計來達成,請再參閱圖2和圖2-1、圖3和圖3-1、圖5和圖6所示,其進一步包含有摩擦件451、推壓件452和螺栓453,所述推壓件452的相對兩側為斜面(或是階梯結構)以使整體形狀成為漸次收斂狀,能嵌入並契合於所述摩擦件451對應形成的切縫451e中,而所述滑動部411的寬側貫穿有至少一中空槽416,以供導入所述摩擦件451,所述螺栓453的一端朝向所述頸縮部314以供工具(例如螺絲起子)穿過進行調整,所述螺栓453的另一端穿設於所述滑動部411的一窄側並導入所述至少一中空槽416以抵住所述推壓件452;本創作的輔助摩擦單元45有別於傳統摩擦片和摩擦塊,能透過調整而讓所述輔助摩擦單元45的相對兩側面分別與各自對應的壁面同步產生接觸,進而同步產生磨擦作用力,後續再進一步說明結構特徵。
承上段所述,所述至少一中空槽416的相對兩側內壁分別設有限位導溝417和螺孔418,而所述摩擦件451包含結構相同且對稱設置的左半部451a和右半部451b、以及連結這兩半部且可撓曲變形的二個彈性橋接段451c,451d,還在這兩半部分別設有橫向凸肋條451f和縱向凸肋條451g,各所述橫向凸肋條451f對應導引出入所述限位導溝417以便於組裝及拆卸,並將所述左半部451a和所述右半部451b的相對側分別設計成斜面(或是階梯結構),使這兩半部之間形成漸次收斂狀的所述切縫451e,以對應並供所述推壓件452嵌合,再加上各所述彈性橋接段451c,451d具有長度且可撓曲變形,並在各所述彈性橋接段451c,451d設有定位點(可見圖2-1中在這兩彈性橋接段上的孔),以供對接所述推壓件452的二個對應定位點(可見圖3中在推壓件一窄側突起的二個凸柱),如此形成定位則有利於持續導引所述推壓件452進行推壓及位移的方向,還在所述螺栓453螺接所述螺孔418並抵住所述推壓件452後,可視實際載重(即所述板狀滑動件41搭載顯示器後的停滯及升降情況),來調整所述螺栓453逐漸推壓所述推壓件452,進而同步推開所述摩擦件451的左右兩半部451a,451b,使各所述縱向凸肋條451g分別同步緊迫接觸所述板狀支架3的相對兩寬側內面,讓形成的摩擦力搭配增加的恆定彈性作用力來對抗載重,或是使各所述縱向凸肋條451g分別同步鬆動接觸所述板狀支架3的相對兩寬側內面,以便於升降運動;而在所述摩擦件451兩側的縱向凸肋條451g磨損後,透過調整所述螺栓453推壓所述推壓件452撐開所述摩擦件451的左、右半部451a,451b,又能再次產生摩擦接觸,以延長使用壽命。
請再參閱圖1至圖5所示,所述板狀支架3包括支架本體31、蓋板32、定位片33及底板36,所述支架本體31直立於所述底座上,是為鋁擠型長方體而使其頂、底兩端分別形成長方形開口311,所述定位片33是為長條形板片以導入所述導槽313中並連結於所述板狀支架3的另一窄側,所述定位片33具有多個定位孔331和多個定位凸點332,各所述定位孔331搭配各所述定位凸點332組成一對,供定位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6的定力彈簧62一端和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8的定力彈簧82一端,並將所述蓋板32和所述底板36分別蓋合於所述支架本體3的頂、底兩端的開口311,以限制所述板狀滑動件41滑動部411的升降範圍並具有遮蔽作用,並供定位這兩對導軌34,35以防從兩端開口311鬆脫。
請再參閱圖1至圖3所示,另在所述連接組件7部分,其包含有心軸71、扭力組件72和轉動連接件73,所述心軸71定位於所述板狀滑動件41的連接部412,供所述扭力組件72和轉動連接件73套設,所述連接部412的側面以及所述轉動連接件73的對應側邊分別設有止擋件4122(參見圖2所示的螺栓)及限位凹槽732,所述連接部412的側邊以及所述轉動連接件73分別設有定位凹槽4121,731,所述扭力組件72包含的扭力彈簧721兩端分別抵住各定位凹槽4121,731,而所述止擋件4122在所述限位凹槽732中形成相對位移並止擋於所述限位凹槽732的其中一壁面,供所述轉動連接件73做有限度的轉動;其中,所述連接組件7是透過所述轉動連接件73連結於所述顯示器的後背板,至於所述扭力組件72的其他組成構件是採用傳統結構,因而不再細說。
在本創作中,有關這兩對導軌34,35,是以一對導軌34位於其中一個第一隔板315一側與所述板狀支架3的該窄側內面之間,這兩個導軌34視為第一導軌組,而另一對導軌35位於另一個第一隔板315一側與所述板狀支架3的該窄側內面之間,另這兩個導軌35視為第二導軌組;而所搭配的多個滾輪42,43,是以位於所述板狀滑動件41的一寬側的多個滾輪42視為第一滾輪組,供對應搭配所述第一導軌組,另將位於所述板狀滑動件41的相對寬側的多個滾輪43視為第二滾輪組,供對應搭配所述第二導軌組;至於各導軌34,35及滾輪42,43之間則是沿用台灣新型公告第M554692號所示,並在其基礎上從數量、排列組合、尺寸等方面做出改變的技術手段,所以不再贅述。
因此,本創作具有以下之優點: 1、 本創作的升降調整結構是在台灣新型公告第M554692號的基礎上,透過增設輔助調整單元搭配輔助彈力模組,可供選擇連結使用,以形成第一個可變異增加恆定彈性作用力的輔助彈力調整模組,因而能在選擇安裝原先配置的顯示器之外,還能再增加顯示器的適用類型及範圍;其次,由於輔助調整單元顯露於板狀支架的頸縮部,所以在使用時能夠快速連結以搭配原有的彈力模組一起運行,有助於提升使用上的靈活性。 2、本創作的升降調整結構還進一步透過第二輔助調整單元搭配第二輔助彈力模組,也可供選擇連結使用,以形成第二個可再次變異擴增恆定彈性作用力的輔助彈力調整模組,因而能進一步擴大適用範圍及使用靈活性,再透過將輔助摩擦單元設計成可調式結構並同樣顯露於板狀支架的頸縮部,有助於快速調整以形成摩擦力,可同步搭配這兩個輔助彈力調整模組來對抗載重。
本創作雖為實現上述目的而揭露了較佳的具體實施例,惟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構造特徵,任何該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知,在本創作的技術精神下,任何輕易思及之變化或修飾皆是可能的,且皆為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升降調整結構
3‧‧‧板狀支架
31‧‧‧支架本體
311‧‧‧開口
312‧‧‧長形限位槽
313‧‧‧導槽
314‧‧‧頸縮部
315‧‧‧第一隔板
32‧‧‧蓋板
33‧‧‧定位片
331‧‧‧定位孔
332‧‧‧定位凸點
34,35‧‧‧導軌
36‧‧‧底板
4‧‧‧板狀滑動組件
41‧‧‧板狀滑動件
411‧‧‧滑動部
412‧‧‧連接部
4121‧‧‧定位凹槽
4122‧‧‧止擋件
413‧‧‧第一凹凸部
414‧‧‧限位凹槽
415‧‧‧漸變孔
416‧‧‧中空槽
417‧‧‧限位導溝
418‧‧‧螺孔
42,43‧‧‧滾輪
44‧‧‧輔助調整單元
44a‧‧‧第二輔助調整單元
441‧‧‧螺桿
442‧‧‧彈力件
443‧‧‧鎖固件
45‧‧‧輔助摩擦單元
451‧‧‧摩擦件
451a‧‧‧左半部
451b‧‧‧右半部
451c,451d‧‧‧彈性橋接段
451e‧‧‧切縫
451f‧‧‧橫向凸肋條
451g‧‧‧縱向凸肋條
452‧‧‧推壓件
453‧‧‧螺栓
6,6',6"‧‧‧彈力模組
61‧‧‧定位座
611‧‧‧第二凹凸部
612‧‧‧第一輔助凹凸部
62‧‧‧定力彈簧
7‧‧‧連接組件
71‧‧‧心軸
72‧‧‧扭力組件
721‧‧‧扭力彈簧
73‧‧‧轉動連接件
731‧‧‧定位凹槽
732‧‧‧限位凹槽
8‧‧‧輔助彈力模組
8a‧‧‧第二輔助彈力模組
81‧‧‧輔助定位座
811‧‧‧鎖孔
812‧‧‧第二輔助凹凸部
813‧‧‧第三輔助凹凸部
814‧‧‧第四輔助凹凸部
82‧‧‧輔助定力彈簧
圖1係為本創作升降調整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為圖1的立體分解圖。 圖3係為本創作升降調整結構將板狀滑動組件、連接組件及彈簧模組定位座揭示在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1和圖3-1分別為本創作輔助摩擦單元的摩擦件在不同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4係為本創作升降調整結構將板狀支架、定力彈簧揭示在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5係為圖1中以A至A線段剖斷的剖斷面視圖。 圖6係為圖1中以B至B線段剖斷的剖斷面視圖。 圖7係為圖5的彈力模組隨著板狀滑動件下降的動作示意圖。 圖8係為圖5的彈力模組與輔助彈力模組一起隨著板狀滑動件下降的動作示意圖。 圖9係為圖5的彈力模組、輔助彈力模組與第二輔助彈力模組一起隨著板狀滑動件下降的動作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包括: 板狀支架,其一窄側內凹形成相連通的頸縮部、長形限位槽和導槽,這兩槽之間設有二個第一隔板,並在各所述第一隔板的一側與所述板狀支架的該窄側內面之間均設有一對導軌; 板狀滑動組件,包含有板狀滑動件以及二個以上且具有環狀凹槽的滾輪,所述板狀滑動件包含有滑動部及連接部,分別限位於所述長形限位槽內以及凸出於所述板狀支架的外部,各所述滾輪分別樞接於所述滑動部的一寬側表面及/或二寬側表面,以各自抵壓這兩對導軌的其中一個導軌;其中,在所述板狀滑動件的滑動部分別穿設有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和至少一輔助摩擦單元; 至少一彈力模組,容置於所述板狀支架的導槽內,並分別連結於所述滑動部的另一窄側和所述板狀支架的另一窄側內面,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相對於所述板狀支架下降或上升的移動行程中,提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以及 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容置於所述板狀支架的導槽內,並定位於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和連結所述板狀支架的另一窄側內面,以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的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連結或不連結,進而增加或維持所述板狀滑動組件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中,還在所述板狀滑動件的滑動部穿設有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平行於所述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並使這兩個輔助調整單元的端部均面向所述頸縮部;而所述升降調整機構還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容置於所述板狀支架的導槽內,並定位於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和連結所述板狀支架的另一窄側內面,以供所述板狀滑動組件的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連結或不連結,藉以再次增加或不再增加所述板狀滑動組件對抗載重的恆定彈性作用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中,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和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之間的接觸面分別設有第一輔助凹凸部和第二輔助凹凸部,所述第一輔助凹凸部對應配置所述第二輔助凹凸部,以供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定位於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中,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和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之間的接觸面分別設有第三輔助凹凸部和第四輔助凹凸部,所述第三輔助凹凸部對應配置所述第四輔助凹凸部,以供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定位於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中,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和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彈力模組均包含有輔助定位座及輔助定力彈簧,各所述輔助定力彈簧的一捲繞部容置於各所述輔助定位座內,並使各所述輔助定力彈簧的一端連結於所述板狀支架的另一窄側內面,又在各所述輔助定位座周側分別設有縱向凸肋條,以供抵靠在所述導槽的周側內面及所述滑動部的另一窄側,所述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和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均包含有螺桿,各所述螺桿的一端部穿過所述滑動部的相對兩窄側,可分別連結鎖入或不連結各所述輔助定位座所設置的鎖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中,其中,所述至少一輔助調整單元和所述至少一第二輔助調整單元還進一步包含有彈力件和限位件,並在所述滑動部的相對兩窄側表面分別形成限位凹槽,以供各所述彈力件和各所述限位件分別置入,各所述限位凹槽之間設有漸變孔以供連通,使各所述螺桿的該端部分別依序穿過各所述彈力件和各所述漸變孔而被各所述限位件鎖定限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中,所述至少一輔助摩擦單元進一步包含有摩擦件、推壓件和螺栓,所述推壓件為漸次收斂狀,能嵌入並契合於所述摩擦件所形成的切縫中,而所述滑動部的寬側貫穿有至少一中空槽,以供導入所述摩擦件,所述螺栓的一端朝向所述頸縮部,所述螺栓的另一端穿設於所述滑動部的一窄側並導入所述至少一中空槽以抵住所述推壓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中,所述至少一中空槽的相對兩側內壁分別設有限位導溝和螺孔,而所述摩擦件包含結構相同且對稱設置的左半部和右半部、以及連結這兩半部且可撓曲變形的二個彈性橋接段,還在這兩半部分別設有橫向凸肋條和縱向凸肋條,各所述橫向凸肋條對應導引出入所述限位導溝,並在這兩半部之間形成漸次收斂狀的所述切縫,以對應並供所述推壓件嵌合,且在各所述彈性橋接段設有定位點,以供對接所述推壓件的二個對應定位點,還將所述螺栓螺接螺孔並抵住所述推壓件,進而同步推開所述摩擦件的左右兩半部,使各所述縱向凸肋條分別同步接觸所述板狀支架的相對兩寬側內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中,所述板狀支架包括支架本體、蓋板、定位片及底板,所述定位片導入所述導槽中並連結於所述板狀支架的另一窄側,供定位所述至少一彈力模組的定力彈簧一端和所述至少一輔助彈力模組的定力彈簧一端,並將所述蓋板和所述底板分別蓋合於所述支架本體的頂、底兩端的開口,以限制所述板狀滑動件滑動部的升降範圍,並供定位這兩對導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其更包括一連接組件,其包含有心軸、扭力組件和轉動連接件,所述心軸定位於所述板狀滑動件的連接部,供所述扭力組件和轉動連接件套設,所述連接部的側面以及所述轉動連接件的對應側邊分別設有止擋件及限位凹槽,所述連接部的側邊以及所述轉動連接件分別設有定位凹槽,所述扭力組件包含的扭力彈簧兩端分別抵住各定位凹槽,而所述止擋件在所述限位凹槽中形成相對位移並止擋於所述限位凹槽的其中一壁面,供所述轉動連接件做有限度的轉動。
TW107211918U 2018-08-30 2018-08-30 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 TWM574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1918U TWM574379U (zh) 2018-08-30 2018-08-30 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1918U TWM574379U (zh) 2018-08-30 2018-08-30 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4379U true TWM574379U (zh) 2019-02-11

Family

ID=6621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1918U TWM574379U (zh) 2018-08-30 2018-08-30 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43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3945A (zh) * 2021-12-01 2022-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42924A (zh) * 2022-02-24 2022-05-27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支撑机构及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3945A (zh) * 2021-12-01 2022-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42924A (zh) * 2022-02-24 2022-05-27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支撑机构及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74379U (zh) 立式支撐裝置的升降調整結構
US11835171B2 (en) Bracket apparatus
US8400783B2 (en) Docking sta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233984A1 (en) Height-adjustable stand
US20090001241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height-adjustment assembly having spring member
US9565785B2 (en) Fan securing device and fan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TW201318538A (zh) 擴展卡固定裝置及使用該擴展卡固定裝置的擴展卡模組
TW202120858A (zh)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CN105937688A (zh) 壁挂式电子装置及具有壁挂及直立两用结构的电子装置
US20150077916A1 (en) Point of Sale System
TWM622493U (zh) 顯示器支撐裝置
US7517030B2 (en) Slide rail structure for industry-used computers
TWM509508U (zh) 快拆支架之定位結構
CN105690292A (zh) 夹具
US8227745B2 (en) Height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having same
WO2022227475A1 (zh) 桌子及其组装方法
TWM516294U (zh) 支架固定機構
JP5203678B2 (ja) デスク装置
JP3389219B2 (ja) パネルの連結装置
TWM447450U (zh) 支撐結構、卡榫與具有其之支撐架
CN113494658A (zh) 一种显示设备调节装置及投影设备
CN213023921U (zh) 一种投影设备
CN218671512U (zh) 一种可移动的电子白板
TWI583293B (zh) 固定裝置
TW202243575A (zh) 支撐架及資料存儲設備機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