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4348U - 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 - Google Patents

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4348U
TWM574348U TW107215359U TW107215359U TWM574348U TW M574348 U TWM574348 U TW M574348U TW 107215359 U TW107215359 U TW 107215359U TW 107215359 U TW107215359 U TW 107215359U TW M574348 U TWM574348 U TW M57434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urface
plug
clamping
opening
initial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5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賴金鋒
Original Assignee
新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5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4348U/zh
Publication of TWM574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4348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包括:第一傘形體、第二傘形體以及頸部。第一傘形體具有第一夾持面;第二傘形體具有凹入狀的第二夾持面;頸部連接於第一、二夾持面之間;第二傘形體於初始狀態時僅以第二夾持面的周緣對應鄰接於第一夾持面,且第二夾持面的最小直徑大於板片上之開孔的最大內徑。塞入時,第一夾持面抵接於板片的一面,第二夾持面則以彈性推迫方式平貼抵接於板片的另一面且完全遮蔽住開孔。藉此,可達成適用於各種形狀開孔以及仍能達到IP68的防水防塵等級要求的效果。

Description

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
本創作關於一種用於防止水液灰塵自開孔進入的孔塞,特別是指能適用於各種形狀開孔的一種泛用型孔塞。
電子產品由於必須外接、維修或走線等需要,常會在機殼上開設開孔。
為了防止水液或灰塵經由開孔進入電子產品內部,目前已有廠商開發出用以塞住開孔的孔塞。
然而,現有孔塞卻有以下缺失有待克服:
一、僅能適用於單一形狀開孔,一旦使用於其它形狀開孔,就可能無法達到IP54以上的防水防塵等級要求,導致使用者必須購買分別適用於不同形狀開孔的不同孔塞。
二、孔塞對於開孔的緊密程度仍嫌不足,難以達到IP68的防水防塵等級要求。
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能適用於各種形狀開孔,且仍能達到IP68的防水防塵等級要求。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用於塞入一開孔,所述開孔開設於一板片,所述板片具有一面和另一面,該孔塞包括:一第一傘形體,為實心體結構且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拱形傘面和一第一夾持面;一第二傘形體,為實心體結構且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二拱形傘面和朝該第二拱形傘面方向凹入的一第二夾持面,該第二傘形體於一初始狀態時係僅以該第二夾持面的周緣相鄰於或對應鄰接於該第一夾持面,且該第二夾持面的最小直徑大於所述開孔的最大內徑;以及一頸部,連接於該第一夾持面與該第二夾持面之間;其中,當對應所述開孔塞入該孔塞時,該頸部穿插於所述開孔,該第一傘形體以該第一夾持面抵接於所述一面,該第二傘形體則經由彈性變形而形成以該第二夾持面平貼抵接於所述另一面且完全遮蔽住所述開孔的一夾持狀態。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具有以下功效:能適用於各種形狀開孔,且即使使用在各種不同形狀開孔,仍能達到IP68的防水防塵等級要求。
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和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的第一實施例,用於需要防水、防塵的各式電子產品900。電子產品900的板片9開設有開孔91,且板片9具有彼此相對的一面9a和另一面9b(見圖2),本創作孔塞100則塞入開孔91內而對電子產品900產生防水、防塵的效果。
孔塞100包括一第一傘形體1、一第二傘形體2以及一頸部3,較佳還包括一抓持部4。其中,第一傘形體1和第二傘形體2可為任何能彈性變形的材質製成,例如可由各式可行的膠質材料製成,於本實施例中則是整個孔塞100都以矽膠製成。
第一傘形體1可由圓形、矩形或多邊形所構成的傘形實心體結構,較佳則為一實心的半球體結構。第一傘形體1主要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拱形傘面11和一第一夾持面12。
第二傘形體2亦可由圓形、矩形或多邊形所構成的傘形實心體結構,較佳亦為一實心的半球體結構,且第二傘形體2的外徑大於或等於第一傘形體1的外徑。第二傘形體2主要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二拱形傘面21和一第二夾持面22。
在第二傘形體2中,第二夾持面22係朝第二拱形傘面21方向凹入,且第二夾持面22在還未凹入前係相鄰或鄰接於第一夾持面12,使第二傘形體2於如圖2所示的初始狀態時將僅以第二夾持面22的周緣221相鄰於或對應鄰接於第一夾持面12,進而使第二傘形體2所鄰近於周緣221一段距離的部分剛好能與板片9彼此交疊。且,必須讓第二夾持面22(可為各種形狀)的最小直徑大於開孔91(可為各種形狀)的最大內徑,以使第二夾持面22能完全遮蔽住開孔91,從而達到所需的防水、防塵效果。
頸部3則連接於彼此對稱配置的第一傘形體1與第二傘形體2之間,具體則是將頸部3的兩端分別連接於第一夾持面12的大致中間位置和第二夾持面22的大致中間位置,以在第一夾持面12、第二夾持面22和頸部3之間夾持板片9。其中,頸部3的最大外徑小於或等於開孔91的最小內徑,以利於頸部3穿插於開孔91。
藉此,當欲將本創作孔塞100對應開孔91塞入時,第一傘形體1將先經由彈性變形而通過開孔91,使頸部3順勢穿插於開孔91內,並使第一傘形體1以第一夾持面12抵接於板片9的一面9a。接著,由於板片9此時已位於上述凹入處而推迫第二傘形體2的上述彼此交疊部分彈性變形,使原本是凹入狀的第二夾持面22變成平面狀而平貼抵接於板片9的另一面9b。
如此一來,本創作孔塞100藉由第二夾持面22係能完全遮蔽住開孔91,再加上第一、二傘形體1、2的特殊結構設計,使第二傘形體2的第二夾持面22還能彈性推迫並抵接於板片9的另一面9b,進而迫使第一、二夾持面12、22相對夾緊於板片9的一面9a和另一面9b。因此,本創作孔塞100除了能適用於各種形狀的開孔,還具有較佳的相對夾持強度或較佳的相對夾持緊度,特別是周緣221的抵接強度更是大於第二夾持面22的其它部分,使外界水液或灰塵將難以從周緣221與板片9的另一面9b之間進入開孔91內,遑論在周緣221之內,還有第二夾持面22也是平貼抵接於另一面9b的狀態,因此能達到IP68的防水防塵等級要求。
至於抓持部4則連接於第一傘形體1的第一拱形傘面11,以讓使用者能藉由抓持於抓持部4而拉動孔塞100朝一塞入方向D(見圖2)移動,從而有助於孔塞100塞入開孔91。較佳則是將抓持部4的一端連接於第一拱形傘面11,且抓持部4的外徑必須小於或等於頸部3的外徑。
詳細而言,如圖3並搭配圖2所示,第二傘形體2包含一中間部2a以及自中間部2a朝外一體延伸的一環繞部2b。且,環繞部2b於初始狀態時係依據一塞入方向D而斜向凸伸(見圖2);環繞部2b於夾持狀態時則朝與塞入方向D相反的方向彈性彎折,而且是彎折至第二夾持面22平貼抵接於另一面9b。其中,原應呈斜向凸伸的環繞部2b,在圖3中已因為板片9的推迫而有變形。
關於第二夾持面22的凹入結構,本創作並不限定,於本實施例中則以本段後述為例進行說明:於初始狀態時,第二夾持面22係相對於板片9的另一面9b傾斜,且傾斜成僅以周緣221相鄰於或對應鄰接於第一夾持面12的狀態,以在第一夾持面12、第二夾持面22與頸部3之間於初始狀態時彼此合圍出一用於夾持板片9的夾持空間S1(可呈各種形狀,例如圖2所示的直角三角形)。較佳而言,第一傘形體1的第一夾持面12在初始狀態和夾持狀態則皆平行於板片9的一面9a。
為了在塞入孔塞100時,讓第一傘形體1更易於通過開孔91,如圖2和圖3所示,較佳係使第一拱形傘面11具有一錐形部111,且錐形部111的兩端口徑分別小於和大於開孔91的內徑,也就是:錐形部111的小徑端的最大口徑係小於開孔91的最小內徑,且錐形部111的大徑端的最小口徑係大於開孔91的最大內徑。
前述抓持部4的一端係連接於錐形部111之兩端中的小徑端;較佳而言,抓持部4的外徑係須小於或等於錐形部111的小徑端的口徑。
必須說明的是,第一夾持面12的最小直徑大於開孔91的最大內徑,且第二夾持面22的最小直徑又大於或等於第一夾持面12的最大外徑,以讓第一夾持面12和第二夾持面22都能完全遮蔽住開孔91,進而達到更佳的防水、防塵效果。
如圖5和圖6則在揭示本創作孔塞100的第一實施例還能適用於不同形狀開孔92、93。如圖5所示的開孔92係具有連接成L形的二平直內緣,如圖6所示的開孔93則具有連接成U形的三平直內緣,至於上述的開孔91則是具有單一平直內緣,但無論是何種形狀的開孔91、92、93或是圖中未示的圓形開孔,只要第二夾持面22的最小直徑能大於開孔91、92、93的最大內徑,且第二傘形體2的環繞部2b還能彈性推迫並抵接於板片9即可,進而使本創作孔塞100能因此而形成一種能適用於各種開孔形狀的泛用型孔塞。
如圖7所示係為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大致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差異僅在第一夾持面12a的結構和夾持空間S2的形狀有所不同,詳述如下。
第一傘形體1的第一夾持面12a係朝第二夾持面22方向凸出,第一夾持面12a與第二夾持面22之間的間距在初始狀態時係分別僅以第一夾持面12a的一周緣121與第二夾持面22的周緣221之間的一周緣間距d1為最短相鄰距離,且周緣間距d1在初始狀態時係小於板片9的厚度d2,因此,在塞入孔塞100時,第一傘形體1將亦能經由彈性變形而形成以第一夾持面12a平貼抵接於一面9a且完全遮蔽住開孔91的夾持狀態,使第一傘形體1的第一夾持面12a亦能彈性推迫並抵接於板片9的一面9a,進而更能迫使第一、二夾持面12a、22相對夾緊於板片9的一面9a和另一面9b。必須說明的是,第一傘形體1和第二傘形體2於初始狀態時係分別僅以第一夾持面12a的周緣121和第二夾持面22的周緣221為彼此最短距離相鄰。
具體而言,第一夾持面12a係相對於一面9a傾斜而形成在第一夾持面12a與第二夾持面22之間的間距僅以周緣間距d1為最短相鄰距離的初始狀態,且第一夾持面12a、第二夾持面22與頸部3之間在初始狀態時係彼此合圍出一夾持空間S2(可呈各種形狀,例如圖7所示的正三角形)。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可達到預期之使用目的,並能解決現有技術的缺失,完全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爰依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並賜准本案專利,以保障創作人之權利。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理同包含於本創作之權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100‧‧‧孔塞
1‧‧‧第一傘形體
11‧‧‧第一拱形傘面
111‧‧‧錐形部
12、12a‧‧‧第一夾持面
121‧‧‧周緣
2‧‧‧第二傘形體
2a‧‧‧中間部
2b‧‧‧環繞部
21‧‧‧第二拱形傘面
22‧‧‧第二夾持面
221‧‧‧周緣
3‧‧‧頸部
4‧‧‧抓持部
900‧‧‧電子產品
9‧‧‧板片
9a‧‧‧一面
9b‧‧‧另一面
91、92、93‧‧‧開孔
D‧‧‧塞入方向
d1‧‧‧周緣間距
d2‧‧‧厚度
S1、S2‧‧‧夾持空間
圖1為本創作孔塞之第一實施例於塞入開孔前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創作依據圖1的剖視圖。
圖3為本創作孔塞之第一實施例於塞入開孔後的剖視圖。
圖4為本創作孔塞之第一實施例於塞入開孔後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組合圖。
圖5為本創作孔塞之第一實施例於塞入不同形狀開孔前的立體分解圖。
圖6為本創作孔塞之第一實施例於塞入其它不同形狀開孔前的立體分解圖。
圖7為本創作孔塞之第二實施例於塞入開孔前的剖視圖。

Claims (16)

  1. 一種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用於塞入一開孔,所述開孔開設於一板片,所述板片具有一面和另一面,該孔塞包括:   一第一傘形體,為實心體結構且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拱形傘面和一第一夾持面;   一第二傘形體,為實心體結構且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二拱形傘面和朝該第二拱形傘面方向凹入的一第二夾持面,該第二傘形體於一初始狀態時係僅以該第二夾持面的周緣相鄰於或對應鄰接於該第一夾持面,且該第二夾持面的最小直徑大於所述開孔的最大內徑;以及   一頸部,連接於該第一夾持面與該第二夾持面之間;   其中,當對應所述開孔塞入該孔塞時,該頸部穿插於所述開孔,該第一傘形體以該第一夾持面抵接於所述一面,該第二傘形體則經由彈性變形而形成以該第二夾持面平貼抵接於所述另一面且完全遮蔽住所述開孔的一夾持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二傘形體包含一中間部以及自該中間部朝外一體延伸的一環繞部,該環繞部於該初始狀態時係依據一塞入方向斜向凸伸,該環繞部於該夾持狀態時則朝與該塞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彈性彎折至該第二夾持面平貼抵接於所述另一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二夾持面於該初始狀態係僅以該第二夾持面的該周緣對應鄰接於該第一夾持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二夾持面係相對於所述另一面傾斜而形成僅以該周緣相鄰於或對應鄰接於該第一夾持面的該初始狀態,且該第一夾持面、該第二夾持面與該頸部之間於該初始狀態時係彼此合圍出一夾持空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一夾持面平行於所述一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二傘形體的該第二夾持面在還未凹入前係相鄰或鄰接於該第一夾持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一傘形體的該第一夾持面進一步朝該第二夾持面方向凸出,該第一夾持面與該第二夾持面之間的間距於該初始狀態時分別僅以該第一夾持面的一周緣與該第二夾持面的該周緣之間的一周緣間距為最短相鄰距離,且該周緣間距於該初始狀態時係小於所述板片的厚度。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一傘形體和該第二傘形體於該初始狀態時係分別僅以該第一夾持面的該周緣和該第二夾持面的該周緣為彼此最短距離相鄰。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一夾持面係相對於所述一面傾斜而形成在該第一夾持面與該第二夾持面之間的間距僅以該周緣間距為最短相鄰距離的該初始狀態,且該第一夾持面、該第二夾持面與該頸部之間於該初始狀態時係彼此合圍出一夾持空間。
  10. 如請求項1或7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一拱形傘面具有一錐形部,該錐形部的兩端口徑分別小於和大於所述開孔的內徑。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還包括一抓持部,該抓持部的一端連接於該錐形部的該兩端的其中一端,且該抓持部的外徑小於或等於該錐形部的該其中一端的口徑。
  12. 如請求項1或7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第一夾持面的最小直徑大於所述開孔的最大內徑,且該第二夾持面的最小直徑大於或等於該第一夾持面的最大外徑。
  13. 如請求項1或7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還包括一抓持部,該抓持部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傘形體的該第一拱形傘面,該抓持部的外徑小於或等於該頸部的外徑。
  14. 如請求項1或7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其中該頸部的最大外徑小於或等於所述開孔的最小內徑。
  15. 如請求項1或7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為一膠製孔塞。
  16. 如請求項1或7所述之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為一矽膠製孔塞。
TW107215359U 2018-11-12 2018-11-12 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 TWM574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5359U TWM574348U (zh) 2018-11-12 2018-11-12 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5359U TWM574348U (zh) 2018-11-12 2018-11-12 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4348U true TWM574348U (zh) 2019-02-11

Family

ID=66214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5359U TWM574348U (zh) 2018-11-12 2018-11-12 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43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398A (zh) * 2019-05-10 2020-11-10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用于洗衣机包装的防护部件及具有其的洗衣机包装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0398A (zh) * 2019-05-10 2020-11-10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用于洗衣机包装的防护部件及具有其的洗衣机包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7494B2 (en) Tool for clamping optical glass element
JP6720105B2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20180164531A1 (en) Lens Module
US10090660B2 (en) Wire pass through device
TWM574348U (zh) 用於防水防塵的泛用型孔塞
US20160176101A1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asting a film
KR101728442B1 (ko) 케이블 그랜드
US9195270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notebook computer
US9045932B2 (en) Hole seal
US20150092325A1 (en) Connector having waterproof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205606048U (zh) 一种软管接头
TWM596841U (zh) 轉接套
KR20160030040A (ko) 실링 플러그
US11314151B2 (en) Lens module
TWM628057U (zh) 連接器線纜防水包覆結構
TWM592476U (zh) 密封件及應用所述密封件的無線對講裝置
US20150300592A1 (en) Decorative lamp
TWI607608B (zh) 彈性遮罩與電子設備
JP2020072065A (ja) 改良した端子を備えた電源用コネクタ装置
TWI668377B (zh) Fixtures
TWM522495U (zh) 電子裝置
KR200390665Y1 (ko) 호스클램프용 패킹
CN208519348U (zh) 管路连接装置
KR20170070969A (ko) 가스켓
US11495951B2 (en) Waterproof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