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1400U - tent - Google Patents

tent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1400U
TWM571400U TWM571400U TW M571400 U TWM571400 U TW M571400U TW M571400 U TWM571400 U TW M57140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leeve
ridge
tent
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Publication date

Links

Abstract

[目的]本新型之目的在於容易進行帳篷的搭設。
[構成]一種帳篷,其具備有帳篷布、套筒、卡止部、及桿材。帳篷布之屋頂部具有隔著頂部而位於對角之角部。套筒是從角部延伸至到頂部以前的中間地點為止。卡止部是設置於角部。將桿材之插入部從套筒之開放端部插入套筒內,且插入部之第1端抵接於套筒之密封端部,使桿材彎曲成圓弧狀且將桿材之第2端卡止於卡止部,藉此,插入部舉起並支撐套筒,且桿材之露出部露出。

Description

帳篷 新型領域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帳篷及帳篷的搭設方法。
新型背景
以往之帳篷具備有:具有可朝上側膨脹之屋頂部的帳篷布、複數個套筒、複數條輔助帶、及複數支桿材。套筒分別從屋頂部之寬度方向的其中一端舖設到另一端而延伸成圓弧狀。各套筒之一端為密封,另一端為開放。輔助帶是分別設置於套筒之另一端。桿材是分別插入套筒中,而使桿材之一端抵接於套筒的一端之底,並且桿材的另一端卡合於輔助帶。藉此,桿材會彎曲成圓弧狀,而使屋頂部朝上方膨脹。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實開平3-46670號公報
新型概要
由於套筒分別從屋頂部之寬度方向的一端舖設到另一端而延伸,因此必須一面將桿材插入套筒一面讓桿材彎 曲成圓弧狀,並且在將桿材之另一端(終端)側的部分插入套筒時,幾乎沒有可以握持桿材的部分。此外,由於輔助帶分別設置於套筒的另一端,因此若非在將桿材全部插入套筒內之後,即無法使桿材的另一端卡合於輔助帶。因此,上述之以往的帳篷,將桿材插入套筒的作業較困難,而使該帳篷的搭設較困難。
本新型是提供一種可以輕易地進行搭設的帳篷以及帳篷的搭設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新型之一個態樣的帳篷具備有:具有可朝上側膨脹之屋頂部的帳篷布、套筒、第1卡止部、及桿材。帳篷布之屋頂部具有:頂部、分別設置於屋頂部之端且於俯視中隔著頂部而互相位於相反側的第1部及第2部、從第1部到頂部為止的第1稜線部、及從頂部到第2部為止的第2稜線部。套筒是從第1部沿著第1稜線部延伸至第1中間地點為止。第1中間地點是設置於第1稜線部上的第1部與頂部之間。套筒具有第1部側之密封端部、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第1卡止部是設置於第2部。桿材具有插入部及露出部,該插入部具有第1端,該露出部具有第1端之相反側的第2端。將桿材之插入部從開放端部插入套筒內,且插入部之第1端抵接於套筒之密封端部,讓桿材彎曲成圓弧狀且將桿材之第2端卡止於第1卡止部,藉此,桿材之插入部舉起並支撐套筒,並且桿材之露出部形成為在套筒之開放端部與第1卡止部之間露出。
如此之態樣的帳篷可以容易地搭設。其理由是如下所述。第1,由於套筒只是從第1部沿著第1稜線部延伸到第1中間地點為止,並不須將桿材之露出部插入套筒中,因此可以握持桿材之露出部而容易地將桿材之插入部插入套筒中。第2,在將桿材之插入部插入套筒中並使該桿材之第1端抵接於套筒的密封端部的狀態下,只要以該抵接部為支點使桿材彎曲成圓弧狀,並使桿材之第2端卡止於第1卡止部,桿材即可舉起並支撐套筒。由第1及第2之理由來看,桿材安裝到帳篷布變得簡單。
套筒可以構成為從第1部沿著第1稜線部及第2稜線部延伸至第2中間地點為止。第2中間地點亦可設置於第2稜線部上的頂部與第2部之間。
上述之任一態樣的帳篷亦可更具備至少一個懸吊部。至少一個懸吊部可構成為:設置於屋頂部的第2稜線部之套筒的開放端部與第1卡止部之間,且可裝卸地懸掛於桿材的露出部。在如此之態樣的帳篷中,僅將至少一個懸吊部懸掛於桿材之露出部,就可以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來使桿材支撐第2稜線部。
上述之任一態樣的帳篷,可構成為更具備有設置於套筒之密封端部的第2卡止部。第1卡止部及第2卡止部是構成為可藉由卡止具而卡止於地面。在如此之態樣的帳篷的中,第1卡止部及第2卡止部會藉由卡止具而卡止於地面。
本新型之一態樣的帳篷的搭設方法,是準備具有可朝上側膨脹之屋頂部的帳篷布,並準備桿材,且將桿材安裝於屋頂部。帳篷布之屋頂部具有:頂部、分別設置於屋頂部之端且於俯視中隔著頂部而互相位於相反側的第1部及第2部、從第1部到頂部為止的第1稜線部、從頂部到第2部為止的第2稜線部、套筒、及第1卡止部。套筒是從第1部沿著第1稜線部延伸至第1中間地點為止。第1中間地點是設置於第1稜線部上的第1部與頂部之間。套筒具有第1部側之密封端部、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第1卡止部是設置於第2部。桿材具有插入部及露出部,該插入部具有第1端,該露出部具有第1端之相反側的第2端。 欲將桿材安裝到屋頂部,是將桿材之插入部從開放端部插入套筒內,且使插入部之第1端抵接於套筒之密封端部,以插入部之第1端為支點來使桿材彎曲成圓弧狀,且在此狀態下,使桿材之第2端卡止於第1卡止部。
在如此之態樣之帳篷的搭設方法中,帳篷之搭設變得容易。其理由是如下所述。第1,由於套筒只是從第1部沿著第1稜線部延伸到第1中間地點為止,並不須將桿材之露出部插入套筒,因此可以握持桿材之露出部而容易地將桿材之插入部插入套筒中。第2,在使桿材之插入部插入套筒中,並使該桿材之第1端抵接於套筒的密封端部的狀態下,只要以該抵接部為支點使桿材彎曲成圓弧狀,並使桿材之第2端卡止於第1卡止部,桿材即可舉起並支撐套筒。由第1及第2的理由來看,桿材安裝到帳篷布變得簡單。
套筒可以構成為從第1部沿著第1稜線部及第2稜線部延伸至第2中間地點為止。第2中間地點亦可設置於第2稜線部上的頂部與第2部之間。
屋頂部之第2稜線部的套筒之開放端部與第1卡止部之間亦可設置有至少一個懸吊部。此時,上述之任一態樣的帳篷的搭設方法,是在將桿材安裝到屋頂部後,使至少一個懸吊部懸掛於桿材之露出部。在如此之態樣的帳篷中,僅將至少一個懸吊部懸掛於桿材之露出部,就可以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來使桿材支撐第2稜線部。
用以實施新型之形態 以下,說明本新型之實施例1~3。 [實施例1]
以下,一面參照圖1A~圖2F一面說明本新型之實施例1的帳篷T1及其設計變形例。於圖1A~圖1F中所顯示的是實施例1之帳篷T1,於圖2A~圖2F中所顯示的是實施例1之帳篷T1的第1設計變形例。
帳篷T1具備有帳篷布100。帳篷布100具有屋頂部110。屋頂部110在俯視中為大致矩形形狀,且為具有可朝上側膨脹之可撓性的布。在圖1C中,屋頂部110是在膨脹狀態下且在俯視中為大致正方形,在圖2C中,屋頂部110是在膨脹狀態下且在俯視中為大致長方形。
屋頂部110具有:四個角部111a(第1部)、111b(第2部)、111c(第2部)、111d(第1部);頂部112;及四個稜線部113a(第1稜線部)、113b(第2稜線部)、113c(第2稜線部)、113d(第1稜線部)。角部111a、111d是設置於屋頂部110之一端,且角部111c、111b是設置於屋頂部110的一端之相反側的另一端。角部111a及角部111b是隔著頂部112而互相位於對角(互相位於相反側),且角部111c及角部111d是隔著頂部112而互相位於對角(互相位於相反側)。稜線部113a是屋頂部110之角部111a到頂部112為止的部分。稜線部113b是屋頂部110之頂部112到角部111b為止的部分,且延續於稜線部113a而延伸。稜線部113c是屋頂部110之角部111c到頂部112為止的部分。稜線部113d是屋頂部110之頂部112到角部111d為止的部分,且延續於稜線部113c而延伸。稜線部113a、113b與稜線部113c、113d在俯視中是在頂部112互相交叉。
屋頂部110更具有第1、第2、第3、及第4面。第1面是以稜線部113a及稜線部113c所區劃。第2面是以稜線部113b及稜線部113d所區劃。第3面是以稜線部113a及稜線部113d所區劃。第4面是以稜線部113c及稜線部113b所區劃。宜在第1面~第4面之至少一個面上設置有出入口。雖然亦可於第1面~第4面之至少一個面上設置有通氣窗,但並不限定於此。
帳篷布100亦可更具備有底部120。底部120是在俯視中與屋頂部110幾乎相同之大致矩形形狀之具有可撓性的布。底部120及屋頂部110是各邊彼此相連接。再者,底部120是可省略的。
帳篷T1更具備有二個套筒200a、200b。套筒200a是從角部111a沿著稜線部113a延伸至中間地點114a(第1中間地點)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113a。中間地點114a是設置於稜線部113a上之第1地點(從角部111a到頂部112為止之大致2/3的地點)與頂部112之間。套筒200a具有角部111a側之密封端部210a、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220a。密封端部210a被密封並具有底。該密封端部210a已被補強。例如,密封端部210a亦可藉由強度比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以外的部分更高之布料而構成,亦可將密封端部210a製成二層,亦可在密封端部210a之底設置有彈性體。開放端部220a是朝頂部112側開放。
套筒200b是從角部111d沿著稜線部113d延伸至中間地點114b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113d。中間地點114b是設置於稜線部113d上之第2地點(從角部111d到頂部112為止之大致2/3的地點)與頂部112之間。套筒200b具有角部111d側之密封端部210b、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220b。密封端部210b被密封並具有底。該密封端部210b與密封端部210a同樣已被補強。開放端部220b是朝頂部112側開放。
帳篷T1更具備有二個第1卡止部300a、300b。第1卡止部300a、300b是設置於角部111b、111c。第1卡止部300a、300b宜為至少具有卡止環。第1卡止部300a、300b亦可構成為具有以從角部111b、111c遠離之方式延伸之帶、及設置於該帶上之卡止環。
帳篷T1更具備有二支桿材400a、400b。桿材400a、400b具有於其長邊方向上排列的複數個桿部,且該等複數個桿部之相鄰的二個桿部彼此可裝卸地連接。
桿材400a具有插入部410a、及露出部420a。插入部410a具有桿材400a之第1端411a,露出部420a具有桿材400a之第2端421a,且該第2端421a是第1端411a的相反側。插入部410a是從開放端部220a插入套筒200a內,且一方面讓第1端411a抵接於開放端部220a之底,另一方面將第2端421a插入第1卡止部300a之卡止環而卡止。藉此,桿材400a彎曲成圓弧狀,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a將套筒200a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伴隨於此,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a也藉由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a而被舉起並支撐。在此狀態下,露出部420a是在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與第1卡止部300a之間沿著稜線部113b而配置並且露出。
桿材400b具有插入部410b、及露出部420b。插入部410b具有桿材400b之第1端411b,露出部420b具有桿材400b之第2端421b,且該第2端421b是第1端411b之相反側。插入部410b是從開放端部220b插入套筒200b內,且一方面讓第1端411b抵接於開放端部220b之底,另一方面將第2端421b插入於第1卡止部300b之卡止環而卡止。藉此,桿材400b彎曲成圓弧狀,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b將套筒200b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伴隨於此,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d也藉由桿材400b之插入部410a而被舉起並支撐。在此狀態下,露出部420b是在套筒200b之開放端部220b與第1卡止部300b之間沿著稜線部113c而配置並且露出。露出部420a、420b在俯視中是在頂部112互相交叉。
帳篷T1亦可更具備有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500b。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是設置於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b,且位於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與第1卡止部300a之間,並且可裝卸地懸掛於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藉此,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b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而被桿材400a舉起並支撐。例如,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可構成為具有以從稜線部113b遠離之方式延伸之帶、及設置於該帶上之鉤,且可將鉤可裝卸地勾掛在露出部420a。或者,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亦可為以從稜線部113b遠離之方式延伸並且可被綁在露出部420a之繩子。
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是設置於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c,且位於套筒200b之開放端部220b與第1卡止部300b之間,並且可裝卸地懸掛於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藉此,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c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而被桿材400b舉起並支撐。例如,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可構成為:具有以從稜線部113c遠離之方式延伸之帶、及設置於該帶上之鉤,且可將鉤可裝卸地勾掛在露出部420b。或者,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亦可為以從稜線部113c遠離之方式延伸並且可被綁在露出部420b之繩子。
再者,在圖1A~圖1E及圖2A~圖2E中,懸吊部500a、500b為複數個,並於稜線部113b、113c上隔著間隔而配置。再者,懸吊部500a、500b是可以省略的。
帳篷T1亦可更具備有懸吊部600。懸吊部600是以從頂部112遠離之方式延伸,且可裝卸地懸掛於桿材400a、400b之露出部420a、420a的交叉部。藉此,屋頂部110之頂部112被桿材400a、400b舉起並支撐。例如,懸吊部600可利用以從頂部112遠離之方式延伸並且可被綁在桿材400a、400b之交叉部的繩子等來構成。或者,懸吊部600可構成為:具有以從頂部112遠離之方式延伸之帶、及設置於該帶上之鉤,且可將鉤可裝卸地勾掛在桿材400a、400b之交叉部。又,懸吊部600是可省略的。
帳篷T1亦可更具備有二個第2卡止部700a、700b。第2卡止部700a是設置於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第2卡止部700b是設置於套筒200b之密封端部210b。第2卡止部700a、700b是構成為可藉由營釘(peg)等之卡止具而卡止於地面。例如,第2卡止部700a、700b可構成為從密封端部210a、210a延伸之帶,且該帶上具有可供卡止具插入的環,或者可構成為從密封端部210a、210a延伸之繩子,且該繩子可綁在卡止具上。再者,第2卡止部700a、700b是可省略的。
第1卡止部300a、300b亦可構成為可藉由營釘等之卡止具而卡止於地面。例如,可構成為:在第1卡止部300a、300b具有帶及卡止環的情況下,於帶上更具有可供卡止具插入的環。第1卡止部300a、300b可構成為更具有從該第1卡止部300a、300b延伸之繩子,且可將此繩子綁在已插刺於地面之卡止具。再者,第1卡止部300a、300b亦可不具有可藉由卡止具而卡止於地面的構成。
以下,詳細說明上述之帳篷T1的搭設方法。首先,準備帳篷布100,並準備桿材400a。然後,握持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將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a從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插入套筒200a內,並使插入部410a之第1端411a抵接於開放端部220a之底。之後,以該抵接部(第1端411a)為支點使桿材400a彎曲成圓弧狀,並在該狀態下將桿材400a之第2端421a插入第1卡止部300a之卡止環,使其卡止。此時,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a將套筒200a及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a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且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於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與第1卡止部300a之間沿著稜線部113b配置並露出。如此,桿材400a安裝於屋頂部110。
在帳篷T1具備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的情況下,在安裝桿材400a後,使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接近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伴隨於此,可將設置有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之屋頂部110的稜線部113b舉起。並且,將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勾掛或綁在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如此,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懸掛於露出部420a,且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b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而受到桿材400a所支撐。
之後,準備桿材400b。握持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將桿材400b之插入部410b從套筒200b之開放端部220b插入套筒200b內,並使插入部410b之第1端411b抵接於開放端部220b之底。之後,以該抵接部(第1端411b)為支點使桿材400b彎曲成圓弧狀,並將桿材400b之第2端421b插入第1卡止部300b之卡止環,使其卡止。此時,桿材400b之插入部410b將套筒200b及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d朝上方舉起並支撐,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於套筒200b之開放端部220b與第1卡止部300b之間沿著稜線部113c配置並露出,且在頂部112與露出部420a交叉。如此,桿材400b安裝於屋頂部110。
在帳篷T1具備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的情況下,在安裝桿材400b後,使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接近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伴隨於此,可將設置有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之屋頂部110的稜線部113c舉起。並且,將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勾掛或綁在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如此,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懸掛於露出部420b,且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c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而受到桿材400b所支撐。
在帳篷T1具備懸吊部600的情況下,在安裝桿材400a、400b後,使懸吊部600接近桿材400a、400b之交叉部。伴隨於此,可將設置有懸吊部600之屋頂部110的頂部112舉起。並且,將懸吊部600b勾掛或綁在交叉部。如此,懸吊部600懸掛於交叉部,且屋頂部110之頂部112會透過懸吊部600而受到交叉部所支撐。
如上述,稜線部113a透過套筒200a而受到桿材400a所支撐,稜線部113b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而受到桿材400a所支撐,稜線部113d透過套筒200b而受到桿材400b所支撐,且稜線部113c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而受到桿材400b所支撐,藉此可將帳篷布100之屋頂部110以上方膨脹的狀態(展開狀態)進行支撐。
以下,詳細說明帳篷T1之收納方法。在帳篷T1具備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500b的情況下,從桿材400a、400b之露出部420a、420b分別將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500b拆下。在帳篷T1具備有懸吊部600的情況下,從桿材400a、400b之交叉部將懸吊部600拆下。
從第1卡止部300a、300b之卡止環將桿材400a、400b之第2端421a、421b拆下。如此一來,桿材400a、400b會從彎曲成圓弧狀的狀態回復成直線狀。之後,握持桿材400a、400b之露出部420a、420b,將桿材400a、400b之插入部410a、410b從套筒200a、200b拔出。由於可如此進行來將桿材400a、400b從屋頂部110拆下,因此可以摺疊帳篷布100,且將桿材400a、400b分解,並將帳篷T1收納到袋子等。
如以上之帳篷T1及其搭設方法,可發揮以下之技術上的特徵及效果。第1,使帳篷T1之搭設變容易。其理由是如下所述。第1,由於套筒200a、200b僅從角部111a、111d沿著稜線部113a、113d延伸至中間地點114a、114b為止,而毋須將桿材400a、400b的露出部420a、420b插入套筒200a、200b,因此可以握持露出部420a、420b而容易地將桿材400a、400b的插入部410a、410b插入套筒200a、200b。第2,只要將桿材400a、400b之插入部410a、410b插入套筒200a、200b,並在桿材400a、400b之第1端411a、411b抵接於套筒200a、200b之密封端部210a、210b的狀態下,以該抵接之第1端411a、411b為支點使桿材400a、400b彎曲成圓弧狀,並使桿材400a、400b之第2端421a、421b卡止於第1卡止部300a、300b,桿材400a、400b即可舉起並支撐套筒200a、200b及稜線部113a、113d。第3,由於在帳篷T1具備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500b的情況下,只要將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500b懸掛於桿材400a、400b之露出部420a、420b,即可舉起並支撐稜線部113b、113c,因此將懸吊部500a、500b安裝到桿材400a、400b之露出部420a、420b也變簡單。由上述第1~第2之理由或第1~第3理由來看,將桿材400a、400b安裝到帳篷布100變得簡單。
第4,由於將桿材400a、400b之長邊方向的一側之部分即插入部410a、410b插入套筒200a、200b,使桿材400a、400b之剩餘部分即露出部420a露出於套筒200a、200b外,因此可以在不使帳篷T1之搭設方法複雜化的情形下,得到新穎之設計的帳篷T1。
第5,在將第2卡止部700a、700b設置於套筒200a、200b之密封端部210a、210b,且第1卡止部300a、300b及第2卡止部700a、700b可藉由卡止具而卡止於地面的情況下,可以將帳篷T1穩定地固定於地面。 [實施例2]
以下,一面參照圖3A~圖3F一面說明本新型之實施例2的帳篷T2。帳篷T2除了套筒200a’、200b’的構成與帳篷T1之套筒200a、200b的構成不同以外,是與帳篷T1幾乎相同之構成。以下,僅針對其不同點詳細地說明,並省略與帳篷T1重複的說明。又,在圖3C中,屋頂部110是在膨脹狀態下且於俯視中為大致正方形,但亦可與帳篷T1同樣地形成為大致長方形。
套筒200a’是從角部111a(第1部)沿著稜線部113a(第1稜線部)及稜線部113b(第2稜線部)延伸至中間地點114c(第2中間地點)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113a及稜線部113b。中間地點114c是設置於稜線部113b上之頂部112與第3地點(頂部112與角部111b(第2部)之間的大致一半的地點)之間。套筒200a’具有角部111a側之密封端部210a’、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220a’。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是與帳篷T1之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相同之構成。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是朝角部111b側開放。
套筒200b’是從角部111d沿著稜線部113d及稜線部113c延伸至另外的中間地點114d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113d及稜線部113c。中間地點114d是設置於稜線部113c上之頂部112與第4地點(頂部112與角部111c之間的大致一半的地點)之間。套筒200a’具有角部111c側之密封端部210a’、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220a’。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是與帳篷T1之套筒200b之密封端部210b相同之構成。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是朝角部111c側開放。
套筒200a’、200b’是在頂部112交叉。為了避免兩者之緩衝,宜在其中一邊形成有供另一邊通過之凹部。此時,懸吊部600被省略。
藉由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a將套筒200a朝上方舉起並支撐,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a、113b被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a舉起並支撐。在此狀態下,露出部420a是在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與第1卡止部300a之間沿著稜線部113b而配置並且露出。
藉由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b將套筒200b朝上方舉起並支撐,屋頂部110之稜線部113d、113c被桿材400b之插入部410a舉起並支撐。在此狀態下,露出部420b是在套筒200b之開放端部220b與第1卡止部300b之間沿著稜線部113c而配置並且露出。
如上述,稜線部113a透過套筒200a而受到桿材400a所支撐,稜線部113b透過套筒200a而受到桿材400a所支撐,並且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而受到桿材400a所支撐,稜線部113d透過套筒200b而受到桿材400b所支撐,且稜線部113c透過套筒200b而受到桿材400b所支撐,並且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而受到桿材400b所支撐,藉此可將帳篷布100之屋頂部110以上方膨脹的狀態(展開狀態)進行支撐。再者,在帳篷T2中也可省略懸吊部500a、500b。
上述之帳篷T2是以和帳篷T1同樣的方法來搭設。又,帳篷T2及其搭設方法,會發揮與帳篷T1及其搭設方法同樣的技術上的特徵及效果。 [實施例3]
以下,一面參照圖4A~圖4F一面說明本新型之實施例3的帳篷T3。帳篷T3具備有帳篷布800。帳篷布800具有屋頂部810。屋頂部810在俯視中為大致矩形形狀,且為具有可朝上側膨脹之可撓性的布。又,在圖4C中,屋頂部810在膨脹狀態下且於俯視中為大致長方形,但亦可形成為大致正方形。
屋頂部810具有:第1邊801a、第2邊801b、二個頂部803a、803b、八個稜線部804a(第1稜線部)、804b(第2稜線部)、804c、804d、及804e、804f、804g、804h。
如圖4C及圖4D所示,第1邊801a是屋頂部810之其中一端(邊),並且具有二個角部811a、811b、及二個中間部812a、812b。角部811a是設置於第1邊801a之長邊方向的其中一端,且角部811b是設置於第1邊801a之長邊方向的另一端。中間部812a、812b是設置於第1邊801a之角部811a、811b之間,且中間部812a是位於比中間部812b更靠近角部811b側,中間部812b是位於比中間部812a更靠近角部811a側。
第2邊801b是屋頂部810之另一端(邊),並且具有二個角部811c、811d、及二個中間部812c、812d。角部811c是設置於第2邊801b之長邊方向的其中一端,且角部811d是設置於第2邊801b之長邊方向的另一端。中間部812c、812d是設置於第2邊801b之角部811c、811d之間,且中間部812c是位於比中間部812d更靠近角部811d側,中間部812d是位於比中間部812c更靠近角部811c側。
頂部803a是設置於以屋頂部810之角部811a、811c與中間部812a、812c所區劃出之第1區域的頂部。角部811a(第1部)與中間部812c(第2部)是隔著頂部803a而互相位於相反側,角部811c(第2部)與中間部812a(第1部)是隔著頂部803a而互相位於相反側。 頂部803b是設置於以屋頂部810之角部811b、811d與中間部812b、812d所區劃出之第2區域的頂部。角部811b(第1部)與中間部812d(第2部)是隔著頂部803b而互相位於相反側,角部811d(第2部)與中間部812b(第1部)是隔著頂部803b而互相位於相反側。
頂部803a、803b是在帳篷T3的長邊方向上隔著間隔而配置於屋頂部810之中央部。如圖4A~圖4F所示,頂部803a之高度比頂部803b之高度更高亦可,反之亦可。又,頂部803a、803b之高度亦可為相同。
稜線部804a(第1稜線部)是從屋頂部810之角部811a到頂部803a為止的部分。稜線部804b(第2稜線部)是從屋頂部810之頂部803a到中間部812c為止的部分,且延續於稜線部804a而延伸。稜線部804c(第2稜線部)是從屋頂部810之角部811c到頂部803a為止的部分。稜線部804d(第1稜線部)是從屋頂部810之頂部803a到中間部812a為止的部分,且延續於稜線部804c而延伸。稜線部804a、804b與稜線部804c、804d在俯視中是在頂部803a互相交叉。 稜線部804e(第1稜線部)是從屋頂部810之角部811b到頂部803b為止的部分。稜線部804f(第2稜線部)是從屋頂部810之頂部803b到中間部812d為止的部分,且延續於稜線部804e而延伸。稜線部804g(第2稜線部)是從屋頂部810之角部811d到頂部803b為止的部分。稜線部804h(第1稜線部)是從屋頂部810之頂部803b到中間部812b為止的部分,且延續於稜線部804g而延伸。稜線部804e、804f與稜線部804g、804h在俯視中是在頂部803b互相交叉。
屋頂部810更具有第1、第2、第3、第4面、第5面、第6面、第7面及第8面。第1面是以稜線部804a與稜線部804c所區劃。第2面是以稜線部804e與稜線部804g所區劃。第3面是以稜線部804a與稜線部804d所區劃。第4面是以稜線部804c與稜線部804b所區劃。第5面是以稜線部804e與稜線部804h所區劃。第6面是以稜線部804g與稜線部804f所區劃。第7面是以稜線部804d與稜線部804h所區劃。第8面是以稜線部804b與稜線部804f所區劃。宜在第1面~第8面之至少一個面上設置有出入口。雖然亦可於第1面~第8面之至少一個面上設置有通氣窗,但並不限定於此。
如圖4A~圖4F所示地,帳篷布800雖然不具備有底部,但可設成具備有底部之構成。底部是在俯視中與屋頂部810幾乎相同之大致矩形形狀之具有可撓性的布。底部及屋頂部810是各邊彼此相連接。
帳篷T3具備四個套筒200a’’、200b’’、200c’’、200d’’。
套筒200a’’可設成下述a)或b)之構成。 a)套筒200a’’是從角部811a沿著稜線部804a及稜線部804b延伸至中間地點813a(第2中間地點)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804a及稜線部804b。中間地點813a是設置於稜線部804b上之頂部803a與第1地點(頂部803a與中間部812c之間的大致一半的地點)之間。 b)套筒200a’’是從角部811a沿著稜線部804a延伸至另外的中間地點(第1中間地點)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804a。中間地點是設置於稜線部804a上之第2地點(從角部811a到頂部803a為止之大致2/3的地點)與頂部803a之間。 在上述a)及b)之任一種情況下,套筒200a’’皆具有角部811a側之密封端部210a’’、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220a’’。密封端部210a’’是與帳篷T1之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相同的構成。開放端部220a’’在上述a)的情況下是朝中間部812c側開放,在上述b)的情況是朝頂部803a側開放。
套筒200b’’可設成下述c)或d)之構成。 c)套筒200b’’是從中間部812a沿著稜線部804d及稜線部804c延伸至中間地點813b(第2中間地點)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804d及稜線部804c。中間地點813b是設置於稜線部804c上之頂部803a與第3地點(頂部803a與角部811c之間的大致一半的地點)之間。 d)套筒200b’’是從中間部812a沿著稜線部804d延伸至另外的中間地點(第1中間地點)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804d。另外的中間地點是設置於稜線部804d上之第4地點(從中間部812a到頂部803a為止之大致2/3的地點)與頂部803a之間。 在上述c)及d)之任一情況下,套筒200b’’皆具有中間部812a側之密封端部210b’’、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220b’’。密封端部210b’’是與帳篷T1之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相同的構成。開放端部220b’’在上述c)的情況下是朝角部811c側開放,在上述d)的情況下是朝頂部803a側開放。
當套筒200a’’為上述a),且套筒200b’’為上述c)時,套筒200a’’、200b’’是在頂部803a交叉。為了避免兩者之緩衝,宜在其中一邊形成有供另一邊通過之凹部。此時,於頂部803a不會設置有懸吊部600(借助圖1A及圖2來參照)。另一方面,在套筒200a’’為上述b),且套筒200b’’為上述d)的情況下,宜為在頂部803a設置有懸吊部600。此懸吊部600除了以從頂部803a遠離之方式延伸以外,與帳篷T1同樣地,為可裝卸地懸掛於後述之桿材400a、400b的交叉部。
套筒200c’’可設成下述e)或f)的構成。 e)套筒200c’’是從角部811b沿著稜線部804e及稜線部804f延伸至中間地點813c(第2中間地點)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804e及稜線部804f。中間地點813c是設置於稜線部804f上之頂部803b與第5地點(頂部803b與中間部812d之間的大致一半的地點)之間。 f)套筒200c’’是從角部811b沿著稜線部804e延伸至另外的中間地點(第1中間地點)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804e。另外的中間地點是設置於稜線部804e上之第6地點(從角部811b到頂部803b為止之大致2/3的地點)與頂部803b之間。 在上述e)及f)之任一情況下,套筒200c’’皆具有角部811b側之密封端部210c’’、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220c’’。密封端部210c’’是與帳篷T1之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相同的構成。開放端部220c’’在上述e)的情況下是朝中間部812d側開放,在上述f)的情況下是朝頂部803b側開放。
套筒200d’’可設成下述g)或h)之構成。 g)套筒200d’’是從中間部812b沿著稜線部804h及稜線部804g延伸至中間地點813d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804h及稜線部804g。中間地點813g是設置於稜線部804g上之頂部803b與第7地點(頂部803b與角部811d之間的大致一半的地點)之間。 h)套筒200d’’是從中間部812b沿著稜線部804h延伸至另外的中間地點為止之以具有可撓性的布所構成之筒體,並且連接於稜線部804h。另外的中間地點是設置於稜線部804h上之第8地點(從中間部812b到頂部803b為止之大致2/3的地點)與頂部803b之間。 在上述g)及h)之任一情況下,套筒200d’’皆具有中間部812b側之密封端部210d’’、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220d’’。密封端部210d’’是與帳篷T1之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相同的構成。開放端部220d’’在上述g)的情況下是朝角部811d側開放,在上述h)的情況下是朝頂部803b側開放。
當套筒200c’’為上述e),且套筒200d’’為上述g)時,套筒200c’’、200d’’是在頂部803b交叉。為了避免兩者之緩衝,宜在其中一邊形成有供另一邊通過之凹部。此時,於頂部803b不會設置有懸吊部600(借助圖1A及圖2來參照)。另一方面,當套筒200c’’為上述f),且套筒200d’’為上述h)時,宜為在頂部803b設置有懸吊部600。此懸吊部600除了以從頂部803b遠離之方式延伸以外,與帳篷T1同樣地,為可裝卸地懸掛於後述之桿材400c、400d的交叉部。
如於圖4F中以最佳方式顯示地,帳篷T3更具備有四個第1卡止部300a’、300b’、300c’、300d’。第1卡止部300a’除了設置於中間部812c以外,可設成與帳篷T1之第1卡止部300a同樣的構成。第1卡止部300b’除了設置於角部811c以外,可設成與帳篷T1之第1卡止部300a同樣的構成。第1卡止部300c’除了設置於中間部812d以外,可設成與帳篷T1之第1卡止部300a同樣的構成。第1卡止部300d’除了設置於角部811d以外,可設成與帳篷T1之第1卡止部300a同樣的構成。
帳篷T3更具備有四個桿材400a、400b、400c、400d。帳篷T3之桿材400a與帳篷T1之桿材400a為同樣的構成。桿材400a的插入部410a是從開放端部220a’’插入套筒200a’’內,且一方面讓插入部410a之第1端411a抵接於開放端部220a’’之底,另一方面將桿材400a之第2端421a插入第1卡止部300a’之卡止環而卡止。藉此,桿材400a彎曲成圓弧狀,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a將套筒200a’’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伴隨於此,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a、804b或稜線部804a也藉由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a而被舉起並支撐。在此狀態下,露出部420a是在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與第1卡止部300a’之間沿著稜線部804b而配置並且露出。
帳篷T3之桿材400b與帳篷T1之桿材400b為同樣的構成。桿材400b的插入部410b是從開放端部220b’’插入套筒200b’’內,且一方面讓插入部410b之第1端411b抵接於開放端部220b’’之底,另一方面將桿材400b之第2端421b插入第1卡止部300b’之卡止環而卡止。藉此,桿材400b彎曲成圓弧狀,桿材400b之插入部410b將套筒200b’’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伴隨於此,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d、804c或稜線部804d也藉由桿材400b之插入部410b而被舉起並支撐。在此狀態下,露出部420b是在套筒200b’’之開放端部220b’’與第1卡止部300b’之間沿著稜線部804c而配置並且露出。
帳篷T3之桿材400c與帳篷T1之桿材400a為同樣的構成。桿材400c的插入部410c是從開放端部220c’’插入套筒200c’’內,且一方面讓插入部410c之第1端411c抵接於開放端部220c’’之底,另一方面將桿材400c之第2端421c插入第1卡止部300c’之卡止環而卡止。藉此,桿材400c彎曲成圓弧狀,桿材400c之插入部410c將套筒200c’’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伴隨於此,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e、804f或稜線部804e也藉由桿材400c之插入部410c而被舉起並支撐。在此狀態下,露出部420c是在套筒200c’’之開放端部220c’’與第1卡止部300c’之間沿著稜線部804f而配置並且露出。
帳篷T3之桿材400d與帳篷T1之桿材400b為同樣的構成。桿材400d之插入部410d是從開放端部220d’’插入套筒200d’’內,且一方面讓插入部410d之第1端411d抵接於開放端部220d’’之底,另一方面將桿材400d之第2端421d插入第1卡止部300d’之卡止環而卡止。藉此,桿材400d彎曲成圓弧狀,桿材400d之插入部410d將套筒200d’’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伴隨於此,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h、804g或稜線部804h也藉由桿材400d之插入部410d而被舉起並支撐。在此狀態下,露出部420d是在套筒200d’’之開放端部220d’’與第1卡止部300d’之間沿著稜線部804g而配置並且露出。
如於圖4F中以最佳方式顯示地,帳篷T1亦可還具備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500b、500c、500d。 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是設置於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b,且位於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與第1卡止部300a’之間,並且可裝卸地懸掛於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藉此,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b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而被桿材400a舉起並支撐。該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可設成與帳篷T1之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同樣的構成。
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是設置於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c,且位於套筒200b’’之開放端部220b’’與第1卡止部300b’之間,並且可裝卸地懸掛於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藉此,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c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而被桿材400b舉起並支撐。該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可設成與帳篷T1之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同樣的構成。
至少一個懸吊部500c是設置於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f,且位於套筒200c’’之開放端部220c’’與第1卡止部300c’之間,並且可裝卸地懸掛於桿材400c之露出部420c。藉此,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f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而被桿材400c舉起並支撐。該至少一個懸吊部500c可設成與帳篷T1之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同樣的構成。
至少一個懸吊部500d是設置於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g,且位於套筒200d’’之開放端部220d’’與第1卡止部300d’之間,並且可裝卸地懸掛於桿材400d之露出部420d。藉此,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g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d而被桿材400d舉起並支撐。該至少一個懸吊部500d可設成與帳篷T1之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同樣的構成。
帳篷T3亦可與帳篷T1同樣地具備有四個第2卡止部。第一個第2卡止部的其中一個除了設置於套筒200a’’之密封端部210a’’以外,為與帳篷T1之第2卡止部700a同樣的構成。第二個第2卡止部除了設置於套筒200b’’之密封端部210b’’以外,為與帳篷T1之第2卡止部700a同樣的構成。第三個第2卡止部除了設置於套筒200c’’之密封端部210c’’以外,為與帳篷T1之第2卡止部700a同樣的構成。第四個第2卡止部除了設置於套筒200d’’之密封端部210d’’以外,為與帳篷T1之第2卡止部700a同樣的構成。再者,第2卡止部是可省略的。
以下,詳細地說明上述之帳篷T3的搭設方法。首先,準備帳篷布800,並準備桿材400a。之後,與將帳篷T1之桿材400a安裝到屋頂部110之安裝步驟同樣地,將桿材400a安裝於屋頂部810。此時,桿材400a之插入部410a將套筒200a’’及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a、804b或稜線部804a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且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於套筒200a’’之開放端部220a’’與第1卡止部300a’之間沿著稜線部804b配置並露出。
在帳篷T3具備有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的情況下,在安裝桿材400a後,與將帳篷T1之懸吊部500a懸掛到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的懸掛步驟同樣地,將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勾掛或綁在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如此,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懸掛於露出部420a,且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b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而受到桿材400a所支撐。
之後,準備桿材400b。之後,與將帳篷T1之桿材400b安裝到屋頂部110之安裝步驟同樣地,將桿材400b安裝於屋頂部810。此時,桿材400b之插入部410b將套筒200b及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d、804c或稜線部804d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且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於套筒200b’’之開放端部220b’’與第1卡止部300b’之間沿著稜線部804c配置並露出。
在帳篷T3具備有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的情況下,在安裝桿材400b後,與將帳篷T1之懸吊部500b懸掛到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的懸掛步驟同樣地,將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勾掛或綁在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如此,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懸掛於露出部420b,且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c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而受到桿材400b所支撐。
如上述,稜線部804a、804b或稜線部804a透過套筒200a而受到桿材400a所支撐,稜線部804b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而受到桿材400a所支撐,稜線部804d、804c或稜線部804d透過套筒200b而受到桿材400b所支撐,且稜線部804c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b而受到桿材400b所支撐,藉此,帳篷布800之屋頂部810的第1區域被支撐成上方膨脹的狀態(展開狀態)。
準備桿材400c。之後,與將帳篷T1之桿材400a安裝到屋頂部110之安裝步驟同樣地,將桿材400c安裝於屋頂部810。此時,桿材400c之插入部410c將套筒200c’’及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e、804f或稜線部804e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且桿材400c之露出部420c於套筒200c’’之開放端部220c’’與第1卡止部300c’之間沿著稜線部804f配置並露出。
在帳篷T3具備有至少一個懸吊部500c的情況下,在安裝桿材400c後,與將帳篷T1之懸吊部500a懸掛到桿材400a之露出部420a的懸掛步驟同樣地,將至少一個懸吊部500c勾掛或綁在桿材400c之露出部420c。如此,至少一個懸吊部500c懸掛於露出部420c,且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f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c而受到桿材400c所支撐。
之後,準備桿材400d。之後,與將帳篷T1之桿材400b安裝到屋頂部110之安裝步驟同樣地,將桿材400d安裝於屋頂部810。此時,桿材400d之插入部410d將套筒200d及屋頂部810之屋頂部810的稜線部804h、804g或稜線部804h朝上方舉起並支撐,且桿材400d之露出部420d於套筒200d’’之開放端部220d’’與第1卡止部300d’之間沿著稜線部804g配置並露出。
在帳篷T3具備有至少一個懸吊部500d的情況下,在安裝桿材400d後,與將帳篷T1之懸吊部500b懸掛到桿材400b之露出部420b的懸掛步驟同樣地,將至少一個懸吊部500d勾掛或綁在桿材400d之露出部420d。如此,至少一個懸吊部500d懸掛於露出部420d,且屋頂部810之稜線部804g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d而受到桿材400d所支撐。
在帳篷T3具備有懸吊部600的情況下,與帳篷T1之懸吊部600同樣地,將從頂部803a延伸之懸吊部600勾掛或綁在桿材400a、400b之交叉部,並且將從頂部803b延伸之懸吊部600勾掛或綁在桿材400c、400d之交叉部。如此,一個懸吊部600懸掛於交叉部,且屋頂部810之頂部803a透過該懸吊部600而受到交叉部所支撐,並且另一個懸吊部600懸掛於交叉部,且屋頂部810之頂部803b透過該懸吊部600而受到交叉部所支撐。
如上述,稜線部804e、804f或稜線部804e透過套筒200c而受到桿材400c所支撐,稜線部804f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c而受到桿材400c所支撐,稜線部804h、804g或稜線部804h透過套筒200d而受到桿材400d所支撐,且稜線部804g透過至少一個懸吊部500d而受到桿材400d所支撐,藉此,帳篷布800之屋頂部810的第2區域被支撐成上方膨脹的狀態(展開狀態)。
以下,詳細地說明帳篷T3之收納方法。在帳篷T3具備有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500b、500c、500d的情況下,從桿材400a、400b、400c、400d之露出部420a、420b、420c、420d將至少一個懸吊部500a、500b、500c、500d各自拆下。在帳篷T3具備有懸吊部600的情況下,從桿材400a、400b之交叉部、桿材400c、400d之交叉部將懸吊部600各自拆下。
與將帳篷T1之桿材400a、400b之從屋頂部110拆下的步驟同樣地,將桿材400a、400b、400c、400d從屋頂部810拆下。藉此,可以摺疊帳篷布800,且將桿材400a、400b、400c、400d拆解,並將帳篷T3收納到袋子等。
如以上之帳篷T3及其搭設方法,會發揮與帳篷T1及其搭設方法同樣的技術上的特徵及效果。
再者,上述帳篷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範圍中可任意地進行設計變更。以下,詳細地進行敘述。
本新型之帳篷布的屋頂部,在俯視中並不限定為大致矩形形狀,而是可設成矩形形狀以外之多角形或圓形。在本新型之屋頂部於俯視中為圓形的情況下,本新型之第1部及第2部可設置在隔著帳篷布之屋頂部的頂部而相向之周緣部(亦即屋頂部之端)的任意的位置上。
本新型之第1中間地點只要設置於第1稜線部上之從第1部到頂部之間的任意位置即可。本新型之第2中間地點只要設置於第2稜線部上之頂部與第2部之間的任意位置即可。
本新型之第1卡止部,只要可在上述任一態樣之桿材已彎曲成圓弧狀的狀態下卡止該桿材之第2端,可為任意的形式。例如,本新型之第1卡止部亦可為可卡止桿材之第2端的凹部,或可對桿材之第2端的卡止孔插入或拔出之卡止突出部。
再者,上述實施例之各態樣及設計變形例中構成帳篷之各構成要件的素材、形狀、尺寸、數量及配置等只是說明其中的一例,只要可實現同樣的功能,可任意地變更設計。上述之實施例的各態樣及設計變更例,只要不互相矛盾,可相互組合。
T1、T2、T3‧‧‧帳篷
100、800‧‧‧帳篷布
110、810‧‧‧屋頂部
112、803a、803b‧‧‧頂部
120‧‧‧底部
111a、111b、111c、111d、811a、811b、811c、811d‧‧‧角部
113a、113b、113c、113d、804a、804b、804c、804d、804e、804f、804g、804h‧‧‧稜線部
114a、114b、813a、813b、813c、813d‧‧‧中間地點
200a、200b、200a’、200b’、200a”、200b”、200c”、200d”‧‧‧套筒
210a、210b、210a’、 210b’、210a”、210b”、210c”、210d”‧‧‧密封端部
220a、220b、220a’、220b’、220a”、220b”、220c”、220d”‧‧‧開放端部
300a、300b、300a’、300b’、300c’、300d’‧‧‧第1卡止部
400a、400b、400c、400d‧‧‧桿材
410a、410b、410c、410d‧‧‧插入部
411a、411b、411c、411d‧‧‧第1端
420a、420b、420c、420d‧‧‧露出部
421a、421b、421c、421d‧‧‧第2端
500a、500b、500c、500d、600‧‧‧懸吊部
700a、700b‧‧‧第2卡止部
801a‧‧‧第1邊
801b‧‧‧第2邊
812a、812b、812c、812d‧‧‧中間部
圖1A是本新型之實施例1的帳篷之正面圖。 圖1B是前述帳篷之背面圖。 圖1C是前述帳篷之平面圖。 圖1D是前述帳篷之底面圖。 圖1E是前述帳篷之右側面圖。 圖1F是前述帳篷之左側面圖。 圖2A是前述實施例1之帳篷的第1設計變形例的正面圖。 圖2B是前述第1設計變形例帳篷的背面圖。 圖2C是前述第1設計變形例帳篷的平面圖。 圖2D是前述第1設計變形例帳篷的底面圖。 圖2E是前述第1設計變形例帳篷的右側面圖。 圖2F是前述第1設計變形例帳篷的左側面圖。 圖3A是本新型之實施例2的帳篷之正面圖。 圖3B是前述帳篷之背面圖。 圖3C是前述帳篷之平面圖。 圖3D是前述帳篷之底面圖。 圖3E是前述帳篷之右側面圖。 圖3F是前述帳篷之左側面圖。 圖4A是本新型之實施例3的帳篷之正面圖。 圖4B是前述帳篷之背面圖。 圖4C是前述帳篷之平面圖。 圖4D是前述帳篷之底面圖。 圖4E是前述帳篷之右側面圖。 圖4F是前述帳篷之左側面圖。

Claims (10)

  1. 一種帳篷,具備有:具有可朝上側膨脹之屋頂部的帳篷布;套筒;第1卡止部;及桿材,前述帳篷布之前述屋頂部具有:頂部、分別設置於前述屋頂部之端且於俯視中隔著前述頂部而互相位於相反側的第1部及第2部、從前述第1部到前述頂部為止的第1稜線部、及從前述頂部到前述第2部為止的第2稜線部,前述套筒是從前述第1部沿著前述第1稜線部延伸至第1中間地點為止,前述第1中間地點是設置於前述第1稜線部上的前述第1部與前述頂部之間,前述套筒具有前述第1部側之密封端部、及其相反側之開放端部,前述第1卡止部是設置於前述第2部,前述桿材具有插入部及露出部,該插入部具有第1端,該露出部具有前述第1端之相反側的第2端,將前述桿材之前述插入部從前述開放端部插入前述套筒內,且使前述插入部之前述第1端抵接於前述套筒之前述密封端部,讓前述桿材彎曲成圓弧狀且將前述桿材之前述第2端卡止於前述第1卡止部,藉此,前述桿材之前述插入部舉起並支撐前述套筒,並且前述桿材之前述露出部在前述套筒之前述開放端部與前述第1卡止部之間露出。
  2. 如請求項1之帳篷,其中前述套筒是從前 述第1部沿著前述第1稜線部及前述第2稜線部延伸至第2中間地點為止,且前述第2中間地點是設置於前述第2稜線部上的前述頂部與前述第2部之間。
  3. 如請求項1或2之帳篷,其更具備有至少一個懸吊部,前述至少一個懸吊部是設置於前述屋頂部的前述第2稜線部之前述套筒的前述開放端部與前述第1卡止部之間,且可裝卸地懸掛於前述桿材之前述露出部。
  4. 如請求項1之帳篷,其更具備有設置於前述套筒之前述密封端部的第2卡止部,且前述第1卡止部及前述第2卡止部可藉由卡止具而卡止於地面。
  5. 如請求項2之帳篷,其更具備有設置於前述套筒之前述密封端部的第2卡止部,且前述第1卡止部及前述第2卡止部可藉由卡止具而卡止於地面。
  6. 如請求項2之帳篷,其中前述第2中間地點是設置於前述第2稜線部上的前述頂部、及該頂部與前述第2部之間的大致一半的地點之間。
  7. 如請求項1之帳篷,其中前述屋頂部具有複數個角部,前述第1部為前述複數個角部當中的一個,且前述第2部為前述複數個角部當中的另一個。
  8. 如請求項2之帳篷,其中前述屋頂部具有複數個角部,前述第1部為前述複數個角部當中的一個,且前述第2部為前述複數個角部當中的另一個。
  9. 如請求項1之帳篷,其中前述屋頂部具有複數個角部,前述第1部及前述第2部之任一者為前述複數 個角部當中的一個,且另一者為前述複數個角部當中相鄰的二個角部之間的中間部。
  10. 如請求項2之帳篷,其中前述屋頂部具有複數個角部,前述第1部及前述第2部之任一者為前述複數個角部當中的一個,且另一者為前述複數個角部當中相鄰的二個角部之間的中間部。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30476T3 (es) Silo octagonal para productos a granel con solapas del fondo autobloqueantes plegadas de fuelle.
US5016813A (en) Fold-up container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US9365345B2 (en) Method of lifting a load using a bag coupled to a lifting sling
CN101523003A (zh) 可折叠支承结构
EP2715017B1 (en) Structural module with stop and method of erecting a collapsible structure
US5695286A (en) Bottom lift bulk bag
US20110284044A1 (en) Covering tent with foldable tunnel structure
JP6948058B2 (ja) テントおよびテントの設営方法
JP5055829B2 (ja) クレーンのブーム
TWM571400U (zh) tent
JP2002500142A (ja) バッグ
US20030183263A1 (en) Foldable tent
BRPI0711072A2 (pt) estrutura de cabine de exposição dobrável modular
US10661895B2 (en) Box kit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SE529476C2 (sv) Hopfällbar låda
ES2936071T3 (es) Sistema de andamio
US20060016811A1 (en) Storage container stacking structure
CN208541482U (zh) 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US11965352B2 (en) Tent couplers
WO1996018789A1 (en) Foldable shelter
GB2103576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a bulk material transport bag
JP2010270433A (ja) テント
JP2012166842A (ja) 嵩上げ可能容器
JP4500251B2 (ja) 穀類収納袋用の内袋
JPS6226372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