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1482U - 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 Google Patents

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1482U
CN208541482U CN201721028323.7U CN201721028323U CN208541482U CN 208541482 U CN208541482 U CN 208541482U CN 201721028323 U CN201721028323 U CN 201721028323U CN 208541482 U CN208541482 U CN 208541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er
connecting rod
fastener
foldable
cross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283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283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1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1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14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涉及担架技术领域。该山地担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可折叠横梁、两个可折叠连接杆和担架布面。每个可折叠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紧固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两个可折叠横梁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紧固件铰接,紧固件用于固定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每个可折叠横梁均包括两个横梁和紧固组件。两个横梁相互铰接。紧固组件与一个横梁连接,紧固组件用于与另一个横梁连接,以固定另一个横梁。该山地担架方便存放,且结构稳定,能提供伤员较佳的躺卧环境,防止因山地担架本身结构晃动造成的二次伤害。该山地背囊担架,由于采用本该山地担架,方便携带且能提供伤员较佳的躺卧环境。

Description

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送病人、伤员的简易用具,通常需要两个救护人员共同抬动。普通的担架一般适用于个别病人,附着力差,这类担架用于抢险救灾往往实用性不强。
现有的担架结构不稳定,晃动厉害,并且,山地地形崎岖而且湿滑,救援人员容易出现滑脚,上下坡时重力负荷非常大,容易出现摇动等情况,从而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甚至造成死亡的致命伤害,非常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担架,该山地担架方便存放,并且结构稳定,能提供伤员较佳的躺卧环境,防止因山地担架本身结构晃动造成的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背囊担架,其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担架,该山地担架折叠后可放置于背囊中,方便携带。并且该山地担架结构稳定,能提供伤员较佳的躺卧环境,防止因山地担架本身结构晃动造成的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山地担架,包括两个可折叠横梁、两个可折叠连接杆和担架布面,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转动连接,所述担架布面与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可拆卸连接。
每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紧固件铰接,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每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均包括两个横梁和紧固组件;两个所述横梁相互铰接;所述紧固组件与一个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紧固组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横梁连接,以固定另一个所述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与一个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第一卡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横梁卡持。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卡件与一个所述横梁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横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卡件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从所述滑槽凸出,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横梁的内壁卡持。
进一步地,一个所述横梁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卡槽,另一个所述横梁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与所述卡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开设有C形槽,所述紧固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分别与所述C形槽与连通,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C形槽的槽壁铰接;当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至与所述C形槽延伸方向同向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开口端卡紧;当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至与所述C形槽延伸方向同向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开口端卡紧。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横梁均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个端部具有相交的第一抵持面和第一折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个端部具有相交的第二抵持面和第二折持面,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持面配合,所述第一折持面与所述第二折持面配合。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均包括位于两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之间的承载部和两个背向所述承载部延伸的把手部;所述担架布面与两个所述承载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担架布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结构,两个所述防撞结构分别沿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的延伸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山地担架还包括多个加固组件,多个加固组件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加固组件均包括第一固定段、第二固定段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山地背囊担架,包括背囊和所述的山地担架。所述山地担架包括两个可折叠横梁、两个可折叠连接杆和担架布面,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转动连接,所述担架布面与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可拆卸连接。
每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紧固件铰接,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每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均包括两个横梁和紧固组件;两个所述横梁相互铰接;所述紧固组件与一个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紧固组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横梁连接,以固定另一个所述横梁。
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和两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折叠后放置于所述背囊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地担架,可折叠横梁、可折叠连接杆均为可折叠结构,方便运输和存放。并且,该山地担架通过紧固件可固定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防止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因连接不稳定发生晃动。山地担架通过紧固组件可将两个横梁固定,防止两个横梁因连接不稳定发生晃动。因此,该山地担架能提供伤员较佳的躺卧环境,防止因山地担架本身结构晃动造成的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山地背囊担架,该山地担架折叠后可放置于背囊中,方便携带。该山地担架结构稳定,能提供伤员较佳的躺卧环境,防止因山地担架本身结构晃动造成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担架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担架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II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III处的放大图。
图标:100-山地担架;110-可折叠横梁;112-横梁;1121-第一连接段;1123-第二连接段;105-第一抵持面;106-第一折持面;108-第二折持面;109-V字形开口;114-紧固组件;1141-第一卡件;1143-第二卡件;101-滑槽;102-凸块;103-卡槽;104-卡件;115-把手部;120-可折叠连接杆;121-第一连杆;122-第二连杆;123-紧固件;1231-C形槽;1232-第一开口端;1233-第二开口端;130-担架布面;132-防撞结构;140-加固组件;141-第一固定段;142-第二固定段;143-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有更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更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山地背囊担架,其包括山地担架和背囊,该山地担架为可折叠式担架,山地担架折叠后可放置于该背囊中。由于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担架,该山地背囊担架用于运载伤员时,结构稳定,能提供伤员较佳的躺卧环境,防止因山地担架本身结构晃动造成的二次伤害。并且该山地担架的收纳取用方便,实用性强。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担架100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担架100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山地担架100包括两个可折叠横梁110、两个可折叠连接杆120和担架布面130。
两个可折叠横梁110相对设置,两个可折叠连接杆120相对设置,每个可折叠连接杆1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可折叠横梁110转动连接,担架布面130与两个可折叠横梁110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两个可折叠横梁110平行设置,两个可折叠连接杆120平行设置,并分别与两个可折叠横梁110垂直连接,两个可折叠横梁110和两个可折叠连接杆120连接形成框架结构。
本实施例中,每个可折叠横梁110均包括两个横梁112和紧固组件114。两个横梁112相互铰接。紧固组件114与一个横梁112连接,紧固组件114用于与另一个横梁112连接,以固定另一个横梁112。
本实施例中,每个横梁112均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段1121和第二连接段1123。两个第二连接段1123相互铰接,并通过紧固组件114固定。两个第一连接段1121朝相反方向延伸。
每个可折叠连接杆120分别与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12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可折叠连接杆120将每个可折叠横梁110分为位于两个可折叠连接杆120之间的承载部(图未标)和两个背向承载部延伸的把手部115。四个把手部115用于救护人员握持。具体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把手部115用于第一救护人员握持,另两个相对设置的把手部115用于第二救护人员握持。
本实施例中,担架布面130与两个承载部可拆卸连接。
图3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紧固组件114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卡件1141和第二卡件1143,第一卡件1141与一个横梁112固定连接,第二卡件1143与第一卡件1141滑动连接,第二卡件1143用于与另一个横梁112卡持。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件1141与一个第二连接段1123连接,第二卡件1143用于与另一个第二连接段1123卡持。
本实施例中,两个横梁112均为空心结构,第一卡件1141与一个横梁112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横梁112上开设有滑槽101,第二卡件1143设置有凸块102,凸块102从滑槽101凸出,并与滑槽101滑动连接,第二卡件1143用于与另一个横梁112的内壁卡持。
优选地,第一卡件1141和第二卡件1143的颜色不同,第一卡件1141为红色,第二卡件1143为绿色。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拨动凸块102,可以使第二卡件1143相对第一卡件1141滑动,以与另一个横梁112卡持,或者与该横梁112分离。
并且,当第二卡件1143与该横梁112卡持时,第一卡件1141露出红色,指示锁紧。当第二卡件1143与该横梁112分离时,从滑槽101中可见第二卡件1143露出绿色,指示解锁。操作方便,可方便指示。
为了增强两个横梁112之间的紧固性,本实施例中,一个横梁112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卡槽103,另一个横梁112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卡件104,卡件104与卡槽103配合。
优选地,卡槽103和卡件104均呈S形。可以理解的,卡槽103和卡件104相互卡合,可以提供相互的卡持力,使两个横梁112连接更紧密,防止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121和第二连接段1123的转动方向和两个第二连接段1123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连接段1121、两个第二连接段1123可折叠成M型,方便存放。
图4为图1中II处的放大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121的一个端部具有相交的第一抵持面105和第一折持面106,第一抵持面105与第一连接段1121的延伸方向垂直。
第二连接段1123的一个端部具有相交的第二抵持面(图未标)和第二折持面108,第二抵持面与第二连接段1123的延伸方向垂直。
第一抵持面105与第二抵持面配合,第一折持面106与第二折持面108配合。并且,第一抵持面105和第二抵持面抵持时,第一折持面106和第二折持面108之间形成V字形开口109,V字形开口109的开口方向背向担架布面13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抵持面105和第二抵持面抵持,可以防止第一连接段1121和第二连接段1123进一步转动,因此,限制第一连接段1121和第二连接段1123的转动角度均在180°内。并且,伤员躺卧在担架布面130时,由于第一抵持面105和第二抵持面的抵持作用,结构稳定,不会转动。
图5为图1中III处的放大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5,本实施例中,每个可折叠连接杆120包括第一连杆121、第二连杆122和紧固件123,第一连杆12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12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可折叠横梁110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2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122的另一端分别与紧固件123铰接,紧固件123用于固定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122。
优选地,第一连杆12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12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段1121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23开设有C形槽1231,紧固件12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1232和第二开口端1233,第一开口端1232和第二开口端1233分别与C形槽1231与连通,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122的一端分别与C形槽1231的槽壁铰接;当第一连杆121转动至与C形槽1231延伸方向同向时,第一连杆121与第一开口端1232卡紧。当第二连杆122转动至与C形槽1231延伸方向同向时,第二连杆122与第二开口端1233卡紧。
需要说明的,两个C形槽1231的开口方向分别背向担架布面130,并且C形槽1231的开口与V字形开口109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122折叠,将两个可折叠横梁110靠近,收拢。并且,使用时,由于第一开口端1232和第二开口端1233的卡紧作用,可以保证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122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晃动。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运送过程中,伤员与山地担架100的碰撞,本实施例中,担架布面13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结构132,两个防撞结构132分别沿两个可折叠横梁110的延伸方向延伸。两个防撞结构132均充填缓冲物,例如棉花等。
为了进一步将伤员固定在山地担架100上,防止因为颠簸、晃动等伤员从山地担架100摔落,山地担架100还包括多个加固组件140。
多个加固组件140间隔设置。每个加固组件140均包括第一固定段141、第二固定段142和固定件143,第一固定段141的一端与一个可折叠横梁110连接,第二固定段142的一端与另一个可折叠横梁110连接,第一固定段141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段142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143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43为卡扣。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担架100,可折叠横梁110、可折叠连接杆120均为可折叠结构,方便运输和存放。并且,该山地担架100通过紧固件123可固定第一连杆121和第二连杆122,防止第一连杆121与第二连杆122因连接不稳定发生晃动。山地担架100通过紧固组件114可将两个横梁112固定,防止两个横梁112因连接不稳定发生晃动。因此,该山地担架100能提供伤员较佳的躺卧环境,防止因山地担架100本身结构晃动造成的二次伤害。
本实施例提供的山地背囊担架,该山地担架100折叠后可放置于背囊中,方便携带。该山地担架100结构稳定,能提供伤员较佳的躺卧环境,防止因山地担架100本身结构晃动造成的二次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山地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可折叠横梁、两个可折叠连接杆和担架布面,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转动连接,所述担架布面与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可拆卸连接;
每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紧固件铰接,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每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均包括两个横梁和紧固组件;两个所述横梁相互铰接;所述紧固组件与一个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紧固组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横梁连接,以固定另一个所述横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与一个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第一卡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横梁卡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卡件与一个所述横梁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横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卡件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从所述滑槽凸出,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件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横梁的内壁卡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担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横梁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卡槽,另一个所述横梁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与所述卡槽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开设有C形槽,所述紧固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分别与所述C形槽与连通,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C形槽的槽壁铰接;当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至与所述C形槽延伸方向同向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开口端卡紧;当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至与所述C形槽延伸方向同向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开口端卡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担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梁均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个端部具有相交的第一抵持面和第一折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个端部具有相交的第二抵持面和第二折持面,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持面配合,所述第一折持面与所述第二折持面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担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均包括位于两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之间的承载部和两个背向所述承载部延伸的把手部;所述担架布面与两个所述承载部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布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结构,两个所述防撞结构分别沿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的延伸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地担架还包括多个加固组件,多个加固组件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加固组件均包括第一固定段、第二固定段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段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段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可折叠横梁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
10.一种山地背囊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囊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山地担架,两个所述可折叠横梁和两个所述可折叠连接杆折叠后放置于所述背囊内。
CN201721028323.7U 2017-08-16 2017-08-16 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41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8323.7U CN208541482U (zh) 2017-08-16 2017-08-16 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8323.7U CN208541482U (zh) 2017-08-16 2017-08-16 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1482U true CN208541482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1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2832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41482U (zh) 2017-08-16 2017-08-16 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14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4545A (zh) * 2019-09-30 2020-01-10 卓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救援应急灯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4545A (zh) * 2019-09-30 2020-01-10 卓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救援应急灯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8298B1 (en) Collapsible wagon comprising a tailgate
US3336060A (en) Collapsible supporting structures
US7395561B2 (en) Support device
US8127381B2 (en) Collapsible litter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208541482U (zh) 山地担架和山地背囊担架
US20060219745A1 (en) Carry-on luggage with beverage container holder
US20110284044A1 (en) Covering tent with foldable tunnel structure
CN1997303A (zh) 可折叠的和自直立的展台和框架
US4192334A (en) Collapsible dome frame
US7048239B1 (en) Presentation device
US10836519B2 (en) Deployment kit
US7367091B2 (en) Attachment device for attaching a lifting sling to a hoist
US9259094B1 (en) Combination ground blind, water blind and transportation crate
CN106726174B (zh) 病员静态移动担架
DE4007382A1 (de) Rucksack
US6598840B1 (en) Presentation device
CN109938932A (zh) 一种机载救援担架
CN206080872U (zh) 迷你担架
CN208659731U (zh) 一种医疗用折叠式救护担架
WO1999055189A2 (de) Koffer
CN210852532U (zh) 一种基于行为建筑学原理的多功能便携装置
CN213883872U (zh) 使用伸缩式输液架的担架车
US20050211576A1 (en) Air bottle carrier
US20180344555A1 (en) Size Adjustable Sling
CN215837598U (zh) 一种用于携带无人机体的便携穿插式背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