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9970U - Box type fixed structure and bracket combination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Box type fixed structure and bracket combination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9970U
TWM569970U TW107210075U TW107210075U TWM569970U TW M569970 U TWM569970 U TW M569970U TW 107210075 U TW107210075 U TW 107210075U TW 107210075 U TW107210075 U TW 107210075U TW M569970 U TWM569970 U TW M5699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ting
plate
transfer
box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0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建璋
Original Assignee
創炘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創炘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創炘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0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9970U/zh
Publication of TWM569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9970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種箱型固定結構包含:一底板,具有一底板開口及第一至第四邊緣,其中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相對,第三邊緣與第四邊緣相對;第一至第四側板,分別連接至底板的第一至第四邊緣,以於底板與第一至第四側板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其中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相對,第三側板與第四側板相對;以及一第一翼板與一第二翼板,分別連接於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並位於容置空間的外部。一種使用上述箱型固定結構的支架組合亦一併揭露。

Description

箱型固定結構及使用其之支架組合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箱型固定結構及使用其之支架組合,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縮短螺栓組裝時間的箱型固定結構及使用其之支架組合。
近年來,太陽能發電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太陽能發電技術是把光能轉換成電能。太陽能電池可以將太陽光直接轉換成電力來使用。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若在建築物或屋頂上裝設有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話,除了可以產生電力來供應電網使用,也可以有效降低建築物或屋頂的溫度,特別是在裝設有浪板的屋頂的溫度。
由於屋頂浪板已經安裝妥當,所以需要利用支架組合裝設在浪板上,並將太陽能電池模組架高,以便調整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方位角度。傳統的支架組合包含相當多元件,且為減輕重量起見,都被設計成中空狀。施工人員需要準備長螺栓才能穿過中空的支架及相關的固定件,進行鎖固。因為螺栓很長,所以固定不牢靠(會晃動)、重量重,容易受強大剪力而斷裂,且對準螺栓及相關元件的定位孔相當費時費工。因此,傳統的支架組合著實有需要改進的空間。
因此,本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縮短螺栓組裝時 間的箱型固定結構及使用其之支架組合,藉以讓施工人員利用短螺栓來達成快速定位組裝,並具有穩固固定、輕量化及不易斷裂等優點。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箱型固定結構,包含:一底板,具有一底板開口及第一至第四邊緣,其中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相對,第三邊緣與第四邊緣相對;第一至第四側板,分別連接至底板的第一至第四邊緣,以於底板與第一至第四側板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其中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相對,第三側板與第四側板相對;以及一第一翼板與一第二翼板,分別連接於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並位於容置空間的外部。
本新型亦提供一種支架組合,包含:一轉接件,包含一轉接底板、一第一轉接側板及一第二轉接側板,三者形成一轉接凹槽,第一轉接側板與第二轉接側板相對,並連接至轉接底板的兩個轉接邊緣,第一轉接側板具有一第一轉接開口,第二轉接側板具有一第二轉接開口;一縱向支柱,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縱向支柱之第一端設置於轉接凹槽中;上述的箱型固定結構,穿過第一轉接開口並局部容納於轉接凹槽及縱向支柱中,底板貼合縱向支柱,第一翼板與第二翼板貼合第一轉接側板,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頂抵第一轉接開口;以及一固定件組合,穿過第二轉接開口、縱向支柱及底板開口,以將底板、縱向支柱及第二轉接側板鎖固在一起。
本新型更提供一種支架組合,包含:一配接件,具有一配接頂板、一第一配接側板、一第二配接側板及一支撐板,配接頂板、第一配接側板及第二配接側板形成一配接凹槽,讓一縱向支柱之一端設置於配接凹槽中,第一配接側板與第二配接側板相對,並連接至配接頂板的兩個配接邊緣,第一配接側板具有一第一配接開口,第二配接側板 具有一第二配接開口,支撐板連接至第二配接側板;一橫向支柱,設置於支撐板並抵靠第二配接側板;一壓板,抵靠橫向支柱;上述的箱型固定結構,箱型固定結構穿過第一配接開口並局部容納於配接凹槽及橫向支柱中,底板貼合橫向支柱,第一翼板與第二翼板貼合第一配接側板,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頂抵第一配接開口;以及一固定件組合,穿過壓板、第二配接開口、橫向支柱及底板開口,以將壓板、底板、橫向支柱及第二配接側板鎖固在一起。
藉由上述實施樣態,可以讓施工人員利用短螺栓來達成快速定位組裝,並具有穩固固定、輕量化及不易斷裂等優點,此外,與短螺栓鎖合的螺帽可以容納在箱型固定結構被施工,亦可受到箱型固定結構的保護不受雨水噴濺而減少鏽蝕的風險。此外,箱型固定結構亦可有效卡緊轉接件的轉接開口及配接件的配接開口,進而強化其結構,達到穩固固定的效果。
為了對本新型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箱型固定結構
10‧‧‧底板
11‧‧‧第一邊緣
12‧‧‧第二邊緣
13‧‧‧第三邊緣
14‧‧‧第四邊緣
15‧‧‧底板開口
20‧‧‧第二側板
25、35、45、55‧‧‧空隙
30‧‧‧第二側板
40‧‧‧第三側板
50‧‧‧第四側板
60‧‧‧容置空間
70‧‧‧第一翼板
80‧‧‧第二翼板
100‧‧‧支架組合
110‧‧‧底座
111‧‧‧上表面
120‧‧‧轉接件
121‧‧‧轉接底板
122‧‧‧第一轉接側板
123‧‧‧第二轉接側板
125‧‧‧轉接凹槽
126‧‧‧轉接邊緣
127‧‧‧第一轉接開口
128‧‧‧第二轉接開口
130‧‧‧縱向支柱
131‧‧‧第一端
132‧‧‧第二端
140‧‧‧固定件組合
141‧‧‧螺栓
142‧‧‧螺帽
143‧‧‧墊圈
150‧‧‧螺絲
200‧‧‧支架組合
220‧‧‧配接件
221‧‧‧配接頂板
222‧‧‧第一配接側板
223‧‧‧第二配接側板
224‧‧‧支撐板
225‧‧‧配接凹槽
226‧‧‧配接邊緣
227‧‧‧第一配接開口
228‧‧‧第二配接開口
230‧‧‧橫向支柱
240‧‧‧第二固定件組合
241‧‧‧螺栓
242‧‧‧螺帽
243‧‧‧墊圈
250‧‧‧壓板
300‧‧‧太陽能電池模組
圖1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箱型固定結構的立體圖。
圖2顯示圖1的箱型固定結構的前視圖。
圖3顯示圖1的箱型固定結構的側視圖。
圖4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組合的立體分解圖。
圖5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組合的前視分解圖。
圖1、圖2與圖3分別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一 箱型固定結構1的立體圖、前視圖及側視圖。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箱型固定結構1包含一底板10、第一至第四側板20、30、40、50以及一第一翼板70與一第二翼板80。
底板10具有一底板開口15及第一至第四邊緣11至14。第一邊緣11與第二邊緣12相對,第三邊緣13與第四邊緣14相對。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至第四邊緣11至14連接構成一個矩形。
第一至第四側板20、30、40、50分別連接至底板10的第一至第四邊緣11至14,以於底板10與第一至第四側板20、30、40、50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60。第一側板20與第二側板30相對,而第三側板40與第四側板50相對。
第一翼板70與第二翼板80分別連接於第一側板20與第二側板30,並位於容置空間60的外部。第一翼板70與第二翼板80位於同一平面上,第一翼板70與第一側板20的連接邊緣與第一邊緣11相對且平行,而第二翼板80與第二側板30的連接邊緣與第二邊緣12相對且平行。
此外,第一至第四側板20、30、40、50分別垂直地連接至底板10的第一至第四邊緣11至14,且第一翼板70與第二翼板80分別垂直地連接於第一側板20與第二側板30,因而形成一個箱型結構。
此外,第一至第四側板20、30、40、50之間形成有四個空隙25、35、45、55。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至第四側板20、30、40、50之間亦可不存在有任何空隙,或僅有部分空隙。上述箱型固定結構1可由一片金屬材料彎折衝壓成型,可以大量生產而降低成本,並強化結構。因此,第一至第四側板20、30、40、50是分別一體彎折地連接至底板10。
圖4與圖5分別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組合的立體分解圖及前視分解圖。如圖4與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支架組合100,包含一轉接件120、一縱向支柱130、箱型固定結構1以及一固定件組合140。
轉接件120包含一轉接底板121、一第一轉接側板122及一第二轉接側板123,三者形成一轉接凹槽125於三者之間。第一轉接側板122與第二轉接側板123相對,並連接至轉接底板121的兩個轉接邊緣126,第一轉接側板122具有一第一轉接開口127,第二轉接側板123具有一第二轉接開口128。第一轉接開口127為方形開口,讓箱型固定結構1可以設置於其中,達成頂抵、固定及強化結構的功能。第二轉接開口128為長孔,可以讓組裝人員有調整的空間。
縱向支柱130具有一第一端131與一第二端132,縱向支柱130之第一端131設置於轉接凹槽125中。縱向支柱130譬如是C型鋼。
箱型固定結構1穿過第一轉接開口127並局部容納於轉接凹槽125及縱向支柱130中,底板10貼合縱向支柱130,第一翼板70與第二翼板80貼合第一轉接側板122,第一側板20與第二側板30頂抵第一轉接開口127,達成固定及強化結構的功能。
固定件組合140穿過第二轉接開口128、縱向支柱130及底板開口15,以將底板10、縱向支柱130及第二轉接側板123鎖固在一起,同時使第一翼板70與第二翼板80貼緊第一轉接側板122及縱向支柱130。於本實施例中,固定件組合140包含一螺栓141及一螺帽142,螺帽142容置於容置空間60中並鎖固至螺栓141。當然,固定件組合140可以更包含一墊圈143,墊圈143設置於螺帽142與箱型固定 結構1的底板10之間。因此,螺栓141的長度不需大於箱型固定結構1的容置空間60的深度,組裝人員可以輕易組裝,且達成穩固鎖定而不晃動的效果。
支架組合100可以更包含一底座110,而轉接件120是固定於底座110之一上表面111上。底座110的形狀與所欲固定的屋頂浪板的形狀相依從,可以藉由兩螺絲150穿過轉接件120及底座110而鎖固在屋頂浪板下的鋼樑(未顯示)上。
上述的支架組合100可以更包含一配接件220、一橫向支柱230、一壓板250、另一個箱型固定結構1以及一第二固定件組合240,上述這些元件的組合可以通稱為另一支架組合200,也是本新型所提供的支架組合。
配接件220具有一配接頂板221、一第一配接側板222、一第二配接側板223及一支撐板224。配接頂板221、第一配接側板222及第二配接側板223形成一配接凹槽225,讓縱向支柱130之第二端132設置於配接凹槽225中。第一配接側板222與第二配接側板223相對,並連接至配接頂板221的兩個配接邊緣226。第一配接側板222具有一第一配接開口227,第二配接側板223具有一第二配接開口228,支撐板224連接至第二配接側板223。配接件220的結構係類似於轉接件120的結構,類似之處不再贅述。
橫向支柱230設置於支撐板224並抵靠第二配接側板223。壓板250抵靠橫向支柱230的內側。於此所用到的箱型固定結構1,可以定義為一第二箱型固定結構。箱型固定結構1穿過第一配接開口227並局部容納於配接凹槽225及橫向支柱230中。箱型固定結構1的底板10貼合橫向支柱230。箱型固定結構1的第一翼板70與第二翼 板80貼合第一配接側板222。箱型固定結構1的第一側板20與第二側板30頂抵第一配接開口227。
第二固定件組合240穿過壓板250、第二配接開口228及箱型固定結構1的底板開口15,以將壓板250、箱型固定結構1的底板10、橫向支柱230及第二配接側板223鎖固在一起。橫向支柱230上可以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模組300(可由多片太陽能電池連接而成),達成太陽能發電的功能。第二固定件組合240包含一螺栓241及一螺帽242,螺帽242容置於容置空間60中並鎖固至螺栓241(鎖固時,螺栓頭容納至橫向支柱230的內部)。當然,第二固定件組合240可以更包含一墊圈243,墊圈243設置於螺帽242與箱型固定結構1的底板10之間,達成與固定件組合140類似的功能。
藉由上述的箱型固定結構及使用其之支架組合,可以讓施工人員利用短螺栓來達成快速定位組裝,並具有穩固固定、輕量化及不易斷裂等優點,此外,與短螺栓鎖合的螺帽可以容納在箱型固定結構被施工,亦可受到箱型固定結構的保護不受雨水噴濺而減少鏽蝕的風險。此外,箱型固定結構亦可有效卡緊轉接件的轉接開口及配接件的配接開口,進而強化其結構,達到穩固固定的效果。
在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中所提出之具體實施例僅用以方便說明本新型之技術內容,而非將本新型狹義地限制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超出本新型之精神及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情況,所做之種種變化實施,皆屬於本新型之範圍。

Claims (10)

  1. 一種箱型固定結構,包含:一底板,具有一底板開口及第一至第四邊緣,其中該第一邊緣與該第二邊緣相對,該第三邊緣與該第四邊緣相對;第一至第四側板,分別連接至該底板的該第一至第四邊緣,以於該底板與該第一至第四側板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其中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相對,該第三側板與該第四側板相對;以及一第一翼板與一第二翼板,分別連接於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並位於該容置空間的外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箱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至第四側板分別垂直地連接至該底板的該第一至第四邊緣,且該第一翼板與該第二翼板分別垂直地連接於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箱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至第四側板之間形成有四個空隙。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箱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至第四側板是分別一體彎折地連接至該底板。
  5. 一種支架組合,包含:一轉接件,包含一轉接底板、一第一轉接側板及一第二轉接側板,三者形成一轉接凹槽,該第一轉接側板與該第二轉接側板相對,並連接至該轉接底板的兩個轉接邊緣,該第一轉接側板具有一第一轉接開口,該第二轉接側板具有一第二轉接開口;一縱向支柱,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縱向支柱之該第一端設置於該轉接凹槽中;如請求項1所述的箱型固定結構,穿過該第一轉接開口並局部容納於該轉接凹槽及該縱向支柱中,該底板貼合該縱向支柱,該第一翼板與該第二翼板貼合該第一轉接側板,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頂抵該第一轉接開口;以及一固定件組合,穿過該第二轉接開口、該縱向支柱及該底板開口,以將該底板、該縱向支柱及該第二轉接側板鎖固在一起。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支架組合,其中該固定件組合包含一螺栓及一螺帽,該螺帽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並鎖固至該螺栓。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支架組合,更包含:一配接件,具有一配接頂板、一第一配接側板、一第二配接側板及一支撐板,該配接頂板、該第一配接側板及該第二配接側板形成一配接凹槽,該縱向支柱之該第二端設置於該配接凹槽中,該第一配接側板與該第二配接側板相對,並連接至該配接頂板的兩個配接邊緣,該第一配接側板具有一第一配接開口,該第二配接側板具有一第二配接開口,該支撐板連接至該第二配接側板;一橫向支柱,設置於該支撐板並抵靠該第二配接側板;一壓板,抵靠該橫向支柱;另一個如請求項1所述的箱型固定結構,定義為一第二箱型固定結構,該第二箱型固定結構穿過該第一配接開口並局部容納於該配接凹槽及該橫向支柱中,該第二箱型固定結構的該底板貼合該橫向支柱,該第二箱型固定結構的該第一翼板與該第二翼板貼合該第一配接側板,該第二箱型固定結構的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頂抵該第一配接開口;以及一第二固定件組合,穿過該壓板、該第二配接開口及該第二箱型固定結構的該底板開口,以將該壓板、該第二箱型固定結構的該底板、該橫向支柱及該第二配接側板鎖固在一起。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支架組合,更包含一底座,其中該轉接件固定於該底座之一上表面。
  9. 一種支架組合,包含:一配接件,具有一配接頂板、一第一配接側板、一第二配接側板及一支撐板,該配接頂板、該第一配接側板及該第二配接側板形成一配接凹槽,讓一縱向支柱之一端設置於該配接凹槽中,該第一配接側板與該第二配接側板相對,並連接至該配接頂板的兩個配接邊緣,該第一配接側板具有一第一配接開口,該第二配接側板具有一第二配接開口,該支撐板連接至該第二配接側板;一橫向支柱,設置於該支撐板並抵靠該第二配接側板;一壓板,抵靠該橫向支柱;一個如請求項1所述的箱型固定結構,該箱型固定結構穿過該第一配接開口並局部容納於該配接凹槽及該橫向支柱中,該底板貼合該橫向支柱,該第一翼板與該第二翼板貼合該第一配接側板,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頂抵該第一配接開口;以及一固定件組合,穿過該壓板、該第二配接開口及該底板開口,以將該壓板、該底板、該橫向支柱及該第二配接側板鎖固在一起。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支架組合,其中該固定件組合包含一螺栓及一螺帽,該螺帽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並鎖固至該螺栓。
TW107210075U 2018-07-25 2018-07-25 Box type fixed structure and bracket combination using the same TWM569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0075U TWM569970U (zh) 2018-07-25 2018-07-25 Box type fixed structure and bracket combination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0075U TWM569970U (zh) 2018-07-25 2018-07-25 Box type fixed structure and bracket combination us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9970U true TWM569970U (zh) 2018-11-11

Family

ID=6503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0075U TWM569970U (zh) 2018-07-25 2018-07-25 Box type fixed structure and bracket combination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9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26577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mount
KR101493967B1 (ko) 샌드위치패널로 이루어진 건물지붕의 태양광모듈 설치장치
KR20190000873U (ko) 박막 태양광 모듈의 후면 장착식 조립체
TWM569970U (zh) Box type fixed structure and bracket combination using the same
TWM583872U (zh) 太陽能板固定結構
TWM574787U (zh)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一)
JP2016037790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固定具
TWM571622U (zh) Bracket combination with double clamping members
TWM568560U (zh) Pivotable upper bracket combination
TWM568559U (zh) Pivotable lower bracket combination
KR100983456B1 (ko) 태양광 발전을 위한 일체식 쏠라 시스템
TWI689168B (zh)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三)
TWI689169B (zh)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一)
CN211736682U (zh) 一种玻璃钢结构围栏
TW202230959A (zh) 可調整角度之承載組件及使用該承載組件之承載系統
TWM520226U (zh) 太陽能板定位夾座
JP6685149B2 (ja) 取付部材
TWI646290B (zh)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solar panel module
WO2024109001A1 (zh) 一种用于光伏支架的檩条结构
TWM545233U (zh) 板片固定構造
KR102216763B1 (ko) 태양광 모듈 설치용 경량 조립식 구조물
TWM569526U (zh) 型鋼支撐件
CN220021390U (zh) 支撑组件和储能装置
CN220896964U (zh) 一种人防便携式多功能警报器
CN21032743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光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