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8759U - Torque wrench - Google Patents

Torque wrench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8759U
TWM568759U TW107204201U TW107204201U TWM568759U TW M568759 U TWM568759 U TW M568759U TW 107204201 U TW107204201 U TW 107204201U TW 107204201 U TW107204201 U TW 107204201U TW M568759 U TWM568759 U TW M56875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latching
cover
outer cover
torque wren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4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添龍
Original Assignee
寶達精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寶達精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寶達精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4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8759U/zh
Publication of TWM568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8759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扭力扳手,其係包含有一中空管體,該中空管體之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頭,該驅動頭係連接有一跳脫單元,該跳脫單元係連接有一扭力調整單元,其中,該扭力調整單元係設有一旋鈕,該旋鈕係設有一第一卡掣部,同時更包含有一外蓋,可供選擇性蓋設於該旋鈕之外側,且該外蓋係對應該第一卡掣部設有一第二卡掣部,藉此,當該外蓋蓋設於該旋鈕外側時,係讓該第二卡掣部卡掣固定於該第一卡掣部,以鎖定該旋鈕之位置,確保該旋鈕不具有轉動之自由度,而可徹底改善習知扭力扳手容易在在跳脫次數大幅增加後,轉軸會產生軸向鬆動連帶影響旋鈕轉動,導致原設定扭力值改變的缺點。

Description

扭力扳手
本創作係與一種扭力扳手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可鎖定旋鈕位置之扭力扳手之鎖定結構。
習知扭力扳手主要具有一中空管體,該中空管體之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頭,而該中空管體之另端則設有一把手,另該中空管體內係設有一跳脫單元,該跳脫單元係連接於該驅動頭,可供於該驅動頭之受力達到一設定扭力值時產生跳脫效果,又該中空管體上係穿設有一軸孔,並於該軸孔內設有一扭力調整單元,其中,該扭力調整單元係具有可轉動的穿設於該軸孔內並與該跳脫單元相連接之一轉軸,且該轉軸之一端係凸出該軸孔外並外擴形成有一旋鈕,藉此,讓使用者得以透過轉動該旋鈕帶動該轉軸轉動,以連動該跳脫單元之設定扭力值。
由於該扭力扳手係透過該旋鈕來調整設定該設定扭力值,因此為了避免使用者誤觸該旋扭而改變了該設定扭力值,該習知扭力扳手通常還會進一步於該旋鈕外罩設有一外蓋,但該外蓋僅能避免外部因素之干擾,例如前述的使用者誤觸,對於內部因素干擾並無效果,原因在於該跳脫單元係於該驅動頭之受力達到該設定扭力值時才會產生跳脫,因此當操作者藉由該旋鈕調整完成該設定扭力值,並以該設 定扭力值持續地使用該扭力扳手,連接該跳脫單元的轉軸會承受來自該跳脫單元跳脫時產生的衝擊與震動,並隨著跳脫次數的增加而逐漸產生軸向鬆動,最終將使得原設定該設定扭力值發生改變,此時,操作者將以錯誤的扭力值(即非預設扭力)持續使用該扭力扳手,導致欲鎖固之緊固件扭力不足,是以本案創作人於觀察到上述缺點後,認為現有的扭力扳手實有改良之必要,而逐有本創作之產生。
本創作之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扭力扳手,其係可鎖定旋鈕之位置,以確保該旋鈕不具有轉動自由度,進而得改善習知扭力扳手在跳脫次數大幅增加後,轉軸會產生軸向鬆動連帶影響旋鈕轉動,導致原設定扭力值改變的缺點。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之一種扭力扳手,該扭力扳手係具有一中空管體,該中空管體之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頭,而該中空管體之另端則設有一把手,另該中空管體內係設有一跳脫單元,該跳脫單元係連接於該驅動頭,可供於該驅動頭之受力達到一設定扭力值時產生跳脫效果,又該中空管體上係穿設有一軸孔,並於該軸孔內設有一扭力調整單元,其中,該扭力調整單元具有一穿設於該軸孔且與該跳脫單元連接之轉軸,且該轉軸之一端係凸出該軸孔外並外擴形成有一旋鈕,可供旋轉帶動該轉軸轉動,以連動調整該跳脫單元之設定扭力值,同時該扭力調整單元於該旋鈕係設有一第一卡掣部,此外更包含有一 外蓋,該外蓋係可選擇性蓋設於該旋鈕之外側,且該外蓋係對應該第一卡掣部設有一第二卡掣部,且該第二卡掣部係可卡掣固定於該第一卡掣部。
本創作所提供之扭力扳手,透過於該旋鈕設有該第一卡掣部,以及於該外蓋設以對應該第一卡掣部之該第二卡掣部,係可於該外蓋蓋設於該旋鈕之外側時,讓該第二卡掣部卡掣固定於該第一卡掣部,以鎖定該旋鈕之位置,確保該旋鈕不具有轉動之自由度,藉此,可徹底改善習知扭力扳手容易在跳脫次數大幅增加後,轉軸會產生軸向鬆動連帶影響旋鈕轉動,導致原設定扭力值改變的缺點。
100‧‧‧扭力扳手
10‧‧‧中空管體
11‧‧‧容置空間
12‧‧‧軸孔
13‧‧‧穿孔
20‧‧‧驅動頭
30‧‧‧把手
40‧‧‧跳脫單元
41‧‧‧螺孔
50‧‧‧扭力調整單元
51‧‧‧轉軸
511‧‧‧螺紋部
52‧‧‧旋鈕
53‧‧‧第一卡掣部
531‧‧‧卡掣槽
60‧‧‧彈性件
61‧‧‧固定端
62‧‧‧彈力端
70‧‧‧外蓋
71‧‧‧板體
72‧‧‧勾部
73‧‧‧蓋體
731‧‧‧接合部
732‧‧‧抵接部
74‧‧‧容置槽
741‧‧‧第一區段
742‧‧‧第二區段
743‧‧‧第三區段
75‧‧‧第二卡掣部
751‧‧‧卡掣塊
76‧‧‧凸緣
第1圖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圖。
第4圖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外蓋之立體圖。
第5圖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外蓋位置處之剖視圖。
第6圖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以顯示外蓋位於第一位置時之狀態。
第7圖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以顯示外蓋位於第二位置時之狀態。
第8圖係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外蓋之立體圖。
第9圖係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外蓋位置處之剖視圖。
請參閱第1圖、第2圖以及第3圖所示,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剖視圖以及局部放大剖視圖,並請配合參閱第4圖與第5圖所示,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外蓋之立體圖以及剖視圖,其係揭露有一種扭力扳手100,該扭力扳手100係包含有:一中空管體10,其內係設有一容置空間11,並於外側穿設有與該容置空間11相連通之一軸孔12與一穿孔13。
一驅動頭20,其係連接於該中空管體10之一端。
一把手30,其係連接於該中空管體10之另端。
一跳脫單元40,其係設於該中空管體10之容置空間11內,並連接於該驅動頭20,可供於該驅動頭20之受力達到一設定扭力值時產生跳脫效果,其中,該跳脫單元具有一螺孔41,且該跳脫單元係為習知結構,不再贅述。
一扭力調整單元50,其具有一穿設於該軸孔12且與該跳脫單元40連接之轉軸51,於本實施例中,該轉軸51係設有一螺紋部511,該螺紋部511係螺設於該螺孔41,且該轉軸51之一端係凸出該軸孔12外並外擴形成有一旋鈕52,可供旋轉帶動該轉軸51轉動,使該轉軸51以螺動的方式連動調整該跳脫單元40之設定扭力值,同時該扭力調整單元50於該旋鈕52係設有一第一卡掣部53,該第一卡掣部53由複數個卡掣槽531所組成,該些卡掣槽531係環繞該轉軸51之中心軸且間隔設置於該旋鈕52之 外周緣,並平行於該轉軸51之中心軸且形成一長條狀,於本實施例中,該些卡掣槽531彼此係等間隔地環設於該旋鈕52之外環壁。
一彈性件60,其係設於該中空管體10之容置空間11內,且該彈性件60之一端係形成一固定端61,該固定端61係固定於該中空管體10,另端則形成一彈力端62,該彈力端62係穿出該穿孔13。
一外蓋70,其係可選擇性蓋設於該旋鈕52之外側,於本實施例中,該外蓋70係具有一板體71,該板體71之一端係設有一勾部72,該勾部72係勾設於該彈力端62,使該板體71可擺動的連接於該中空管體10,而該板體71之另端係延伸形成有一蓋體73,該蓋體73具有一接合部731及一抵接部732,該接合部731係連接該板體71,該接合部731及該抵接部732之內緣係構成一容置槽74,該容置槽74之內側壁包含有一第一區段741、一第二區段742及一連接該第一區段741與該第二區段742之第三區段743,該第一區段741係正對朝向該第二區段742,另該外蓋70係對應該第一卡掣部53設有一第二卡掣部75,且該第二卡掣部75係可卡掣固定於該第一卡掣部53,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卡掣部75係由複數個卡掣塊751所組成,該些卡掣塊751係等間隔地形成於該第三區段743,並平行於該轉軸51之中心軸向且形成一長條狀,又該蓋體73之抵接部732係由該板體71往該蓋體73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凸緣76。
為供進一步瞭解本創作構造特徵、運用技術手段及所預期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使用方式加以敘述,相信當可由此而對本創作有更深入且具體之瞭解,如下所述: 請再同時參閱第6圖以及第7圖所示,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由於該外蓋70之勾部72係勾設於該彈力端62,使該板體71可擺動的連接於該中空管體10,因此使用者係可透過操作該凸緣76帶動該外蓋70相對該中空管體10擺動,形成有一如第6圖所示之第一位置,與一如第7圖所示之第二位置,其中,於該第一位置時,係讓該外蓋70蓋設於該旋鈕52外側,並讓該旋鈕52係位於該容置槽74中,此時該蓋體73之抵接部732係抵住該旋鈕52之上緣,且該第二卡掣部75之各該卡掣塊751係對應卡掣於該第一卡掣部53之各該卡掣槽531,而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外蓋70係向上扳動而離開該旋鈕52,此時該第二卡掣部75之各該卡掣塊751係脫離該第一卡掣部53之各該卡掣槽531,藉此,於操作時,使用者只要先扳開該外蓋70,使該外蓋70位於於該第二位置,以讓該第二卡掣部75脫離該第一卡掣部53,便可進一步透過轉動該旋鈕52,使該旋鈕52帶動該轉軸51轉動,以利用螺動的方式連動調整該跳脫單元40之設定扭力值,而於調整完成後,只要再扳動該外蓋70,讓該外蓋70位於該第一位置,即可讓該第二卡掣部75卡掣固定於該第一卡掣部53,以鎖定該旋鈕52之位置,使該旋鈕52不具有轉動之自由度,此時當該跳脫單元40因跳脫而產生衝擊及震動時,連接該跳脫單元40之該轉軸51係因該旋鈕52仍受到該些第二卡掣部75之限位而維持其相對位置,故初始的設定扭力值不會因跳脫的力量而產生變化,從而可徹底改善習知扭力扳手在跳脫次數大幅增加後,該轉軸會承受來自該跳脫單元跳脫時產生的衝擊與震動,並隨著跳脫次數的增加而逐漸產生軸向鬆動之缺點。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些卡掣槽531係環繞該轉軸51之中心軸且等間隔地設置於該旋鈕52之外周緣,因此除了可以在使用者操作該旋鈕52時提供一止滑效果外,更讓使用者可以精確的調整該旋鈕52至預定之位置後,再藉由該外蓋70定位該旋鈕52使其無法轉動,因此無論該旋鈕52之轉動角度為何,該旋鈕52之該些卡掣槽531皆可與對應之該些卡掣塊751相互卡掣固定,同時該些卡掣槽531與該些卡掣塊751係平行於該轉軸51之中心軸向且形成一長條狀,可以增加該卡掣塊751與該卡掣槽531間的接觸面積,而能承受較大的受力。
請再同時參閱第8圖以及第9圖所示,係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以及剖視圖,該扭力扳手100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係在於,該些卡掣塊751係等間隔地形成於該第一區段741及該第二區段742,藉此,當該外蓋70位於該第一位置時,係讓該第二卡掣部75卡掣固定於該第一卡掣部53,使該旋鈕52不具有轉動之自由度,而能達到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之創作目的。
茲,再將本創作之特徵及其可達成之預期功效陳述如下:本創作所提供之扭力扳手100,透過於該旋鈕52設有該第一卡掣部53,以及於該外蓋70設以對應該第一卡掣部53之該第二卡掣部75,係可於該外蓋70蓋設於該旋鈕52之外側時,讓該第二卡掣部75卡掣固定於該第一卡掣部53,以鎖定該旋鈕52之位置,確保該旋鈕52不具有轉動之自由度,藉此,可徹底改善習知扭力扳手在跳脫次數大幅增加後,轉軸產生軸向鬆動連帶影響旋鈕轉動,導致原設定扭力值改變的缺點。
綜上所述,本創作在同類產品中實有其極佳之進步實用性,同時遍查國內外關於此類結構之技術資料,文獻中亦未發現有相同的構造存在在先,是以,本創作實已具備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係本創作之一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故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Claims (9)

  1. 一種扭力扳手,該扭力扳手係具有一中空管體,該中空管體之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頭,而該中空管體之另端則設有一把手,另該中空管體內係設有一跳脫單元,該跳脫單元係連接於該驅動頭,可供於該驅動頭之受力達到一設定扭力值時產生跳脫效果,又該中空管體上係穿設有一軸孔,並於該軸孔內設有一扭力調整單元,其中,該扭力調整單元具有一穿設於該軸孔且與該跳脫單元連接之轉軸,且該轉軸之一端係凸出該軸孔外並外擴形成有一旋鈕,可供旋轉帶動該轉軸轉動,以連動調整該跳脫單元之設定扭力值,此外更包含有一外蓋,該外蓋係可選擇性蓋設於該旋鈕之外側,其主要的特徵係在於:該扭力調整單元於該旋鈕係設有一第一卡掣部;該外蓋係對應該第一卡掣部設有一第二卡掣部,且該第二卡掣部係可卡掣固定於該第一卡掣部;藉此,當該外蓋蓋設於該旋鈕之外側時,係可透過該第二卡掣部卡掣固定於該第一卡掣部,以確保該旋鈕不具有轉動之自由度。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扭力扳手,其中,該第一卡掣部由複數個卡掣槽所組成,該些卡掣槽係環繞該轉軸之中心軸且間隔設置於該旋鈕之外周緣,而該第二卡掣部則由複數個卡掣塊所組成,同時該外蓋可相對該中空管體移動形成有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且於該第一位置時,係讓該外蓋蓋設於該旋鈕外側,並讓該第二卡掣部之各該卡掣塊對應卡掣於該第一卡掣 部之各該卡掣槽,而於該第二位置時,係讓該外蓋離開該旋鈕,並讓該第二卡掣部之各該卡掣塊脫離該第一卡掣部之各該卡掣槽。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扭力扳手,其中,該外蓋係具有一板體,該板體之一端係可擺動地樞接於該中空管體,而另端則設有該第二卡掣部,俾使該外蓋可相對該中空管體擺動形成有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扭力扳手,其中,該中空管體上係設有一穿孔,同時更包含有設於該中空管體內之一彈性件,且該彈性件之一端係形成一固定端,該固定端係固定於該中空管體,另端則形成一彈力端,該彈力端係穿出該穿孔,而該板體之一端係設有一勾部,該勾部係勾設於該彈力端,使該板體可擺動的連接於該中空管體。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扭力扳手,其中,該板體之另端係延伸形成有一蓋體,該蓋體具有一接合部及一抵接部,該接合部係連接該板體,該接合部及該抵接部之內緣係構成一容置槽,該容置槽之內側壁係形成有該些卡掣塊。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扭力扳手,其中,該容置槽之內側壁包含有一第一區段、一第二區段及一連接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第三區段,該第一區段係正對朝向該第二區段,該些卡掣塊係等間隔地形成於該第三區段。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扭力扳手,其中,該容置槽之內側壁包含有一第一區段、一第二區段及一連接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之第三 區段,該第一區段係正對朝向該第二區段,該些卡掣塊係等間隔地形成於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扭力扳手,其中,該蓋體之抵接部係由該板體往該蓋體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凸緣,可供使用者操作以帶動該外蓋相對該中空管體擺動。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扭力扳手,其中,當該外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蓋體之抵接部係抵住該旋鈕之上緣,且該旋鈕係位於該容置槽中。
TW107204201U 2018-03-30 2018-03-30 Torque wrench TWM568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4201U TWM568759U (zh) 2018-03-30 2018-03-30 Torque wrenc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4201U TWM568759U (zh) 2018-03-30 2018-03-30 Torque wrenc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8759U true TWM568759U (zh) 2018-10-21

Family

ID=64871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4201U TWM568759U (zh) 2018-03-30 2018-03-30 Torque wrench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875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5761B (zh) * 2019-06-21 2020-06-1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
TWI722904B (zh) * 2020-05-22 2021-03-2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747662B (zh) * 2020-12-15 2021-11-21 寶達精業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
TWI748826B (zh) * 2020-12-28 2021-12-01 胡厚飛 數位顯示預設扭力的扭矩扳手
TWI808741B (zh) * 2022-04-29 2023-07-11 欣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鎖定扭力的動力式扭力扳手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5761B (zh) * 2019-06-21 2020-06-1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
TWI722904B (zh) * 2020-05-22 2021-03-2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747662B (zh) * 2020-12-15 2021-11-21 寶達精業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
TWI748826B (zh) * 2020-12-28 2021-12-01 胡厚飛 數位顯示預設扭力的扭矩扳手
TWI808741B (zh) * 2022-04-29 2023-07-11 欣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鎖定扭力的動力式扭力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68759U (zh) Torque wrench
CA2666704C (en) Cylinder lock having a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coupled to an outer rose disc
EP3217023B1 (en) Telescopic device and tripod having the telescopic device
TWM557172U (zh) 具提示聲之鎖固型扭力扳手
JP5958259B2 (ja) シンバル保持構造、該保持構造を有するシンバル演奏スタンド及び該保持構造に用いる締め付け具
CA2771950A1 (en) Handle-returning device for a cylinder lock assembly
TWM255297U (en) Door handle device
US20200030950A1 (en) Torque adjustment device for torque wrench
JP2019124788A (ja) シンバルパッドの回り止め具
TWI708661B (zh) 用於旋轉元件的操作裝置
TWM454902U (zh) 換向式棘輪扳手
TWI758147B (zh) 折疊扭力工具
JP6263391B2 (ja) クリップ
TWM445616U (zh) 鎖具把手調整結構
TWM543146U (zh) 扭力起子工具
US20090113723A1 (en) Safety device for garden pruners
KR100589274B1 (ko) 글로브박스의 스토퍼
JP5229781B2 (ja) シャワーフック
JP6431739B2 (ja) ドア用ハンドルの取付構造体
US9082377B2 (en) Bass drum lifter and bass drum
TWM547016U (zh) 鎖具結構之回彈裝置
TWM458283U (zh) 扭力扳手之快速定位扭力值結構
TWM523559U (zh) 手工具動力接桿握柄定位結構改良
JP5963297B2 (ja) 取付台座
US2751805A (en) Piano tuning wren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