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8392U - 導光板定位機構及背光模組 - Google Patents

導光板定位機構及背光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8392U
TWM568392U TW107206747U TW107206747U TWM568392U TW M568392 U TWM568392 U TW M568392U TW 107206747 U TW107206747 U TW 107206747U TW 107206747 U TW107206747 U TW 107206747U TW M568392 U TWM568392 U TW M56839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wall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6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文保
Original Assignee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68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8392U/zh

Links

Abstract

一種導光板定位機構包括背板及定位件。背板具有底壁及側壁,側壁連接於底壁的側邊,側壁具有相對的頂面與底面。底面連接於底壁,頂面具有定位槽朝底面的方向延伸。定位件具有第一結合部及本體。本體配置於底壁上。第一結合部連接於本體並固定於定位槽,且本體固定於底壁上。本創作另提出一種具有此導光板定位機構的背光模組。

Description

導光板定位機構及背光模組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光學元件的定位機構,且特別是有關於導光板的定位機構以及使用此定位機構的背光模組。
目前,液晶顯示裝置作為電子設備的顯示部件已經廣泛的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中,隨著電子產品輕薄化的發展,電子設備的邊框被設計得越來越窄。而背光模組則是液晶顯示裝置中的一個重要部件,背光模組的邊框也勢必要越來越窄。
在背光模組中,導光板的定位機構是用於使導光板與光源保持預設的相對位置,並防止導光板碰撞光源。習知技術中常使用鉚釘在背板進行壓鉚製程,作為導光板的定位機構。圖1是背光模組中習知的背板壓鉚製程。請參考圖1,壓鉚模具1分為上模2與下模3。背板100放置於下模3上。藉由壓力使鉚釘4嵌入背板100完成定位結構。然而在壓鉚製程中,需在鉚釘4與背板100的側壁120間保持一個壓鉚模具1所需的間隙D,使得邊框無法縮小。
另一種習知作法為在用以承載液晶面板的膠框上形成定位機構,如此雖可縮小邊框,但在組裝的過程中因無法看見導光板或導光板無精準定位,而可能摩擦導光板生成異物,當此異物進入畫面區域時,容易造成畫面不良的問題。
本「先前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瞭解本創作內容,因此在「先前技術」中所揭露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此外,在「先前技術」中所揭露的內容並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創作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代表在本創作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曉或認知。
本創作提供一種導光板定位機構,可達到縮小背光模組的體積以及窄化邊框的功能。
本創作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具有體積較小以及邊框較窄的優點。
本創作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創作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創作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包括背板及定位件。背板具有底壁及側壁,側壁連接於底壁的側邊,側壁具有相對的頂面與底面。底面連接於底壁,頂面具有定位槽朝底面的方向延伸。定位件具有第一結合部及本體。本體配置於底壁上。第一結合部連接於本體並固定於定位槽,且本體固定於底壁上。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底壁具有定位孔,定位件更包括第二結合部,第二結合部連接於本體並穿過定位孔而與本體位於底壁之相對的兩表面,以將本體固定於底壁上。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結合部包括連接桿及卡鉤,連接桿具有相對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連接於本體,卡鉤連接於第二端,卡鉤穿過定位孔,使本體與卡鉤夾抵底壁的相對的兩表面。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結合部包括柱狀結構與熱熔端,柱狀結構穿設於定位孔,熱熔端位於柱狀結構突出於底壁的部分,使本體與熱熔端夾抵底壁的相對的兩表面。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結合部包括結合塊,結合於定位槽中。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結合部更包括輔助結合塊,連接於結合塊之遠離本體的一側,且輔助結合塊與本體夾抵側壁的相對兩表面。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結合部包括結合鉤,連接於本體並穿過定位槽而鉤於側壁之遠離本體的一側。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底壁具有定位孔,定位件更包括第二結合部,第二結合部包括鎖合螺絲,本體具有螺孔,鎖合螺絲穿過定位孔並與螺孔螺合,以將本體固定於底壁上。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更包括黏合膠,黏接於底壁與本體之間,以將本體固定於底壁上。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定位件更具有光學膜定位銷,光學膜定位銷連接於本體相對底壁的另一側。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創作一實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定位機構、導光板及光源。導光板定位機構包括背板及定位件。背板具有底壁及側壁,側壁連接於底壁的側邊,側壁具有相對的頂面與底面。底面連接於底壁,頂面具有定位槽朝底面的方向延伸。定位件具有第一結合部及本體。本體配置於底壁上。第一結合部連接於本體並固定於定位槽,且本體固定於底壁上。導光板配置於底壁上。導光板具有入光面與定位凹槽,定位凹槽與本體的形狀互相配合。光源配置於底壁上並面對入光面。
本創作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中,定位件因具有第一結合部及本體,藉由將本體固定於背板的底壁,以及將第一結合部固定於背板側壁的定位槽而能達到承載並定位導光板的功能,且不需在背板預留空間。相較於習知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在進行壓鉚製程時需在背板預留空間,本創作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因不需進行壓鉚製程,且外型可以依設計需求改變,而可減少背板的體積,進而達到縮小背光模組的體積以及窄化邊框。本創作實施例的背光模組因使用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因此具有體積較小以及邊框較窄的優點。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
圖2是本創作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2的定位件的立體示意圖。圖4是圖2的背板的局部立體示意圖。請參考圖2至圖4,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適於承載並定位導光板300。導光板定位機構200包括背板100及定位件210。背板100具有底壁110及側壁120,側壁120連接於底壁110的側邊,側壁120具有相對的頂面121與底面124。底面124連接於底壁110,頂面121具有定位槽1211朝底面124的方向延伸。定位件210例如為塑膠射出成型的部件,但不以此為限。定位件210具有第一結合部211及本體212。本體212配置於底壁110上。第一結合部211連接於本體212並固定於定位槽1211,且本體212固定於底壁110上。本體212適於將導光板300定位並固定,使導光板300與光源(未繪示)保持預設的相對位置,並防止導光板300碰撞光源,或防止導光板300因移動而造成入光面的偏移。依不同的設計架構,定位件210的數量可以是一個或多個,定位槽1211的數量對應於定位件210,本實施例的定位件210是以一個為例進行說明。
上述的第一結合部211例如包括結合塊2111,結合於定位槽1211中。本實施例的結合塊2111是以長方體的形狀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只要結合塊2111的形狀能與定位槽1211匹配並穩固結合即可。
上述的底壁110例如具有定位孔111,定位件210例如更包括第二結合部213。第二結合部213例如連接於本體212並穿過定位孔111而與本體212位於底壁110之相對的兩表面112、113,以將本體212穿設並固定於底壁110上。
圖5是圖2的導光板定位機構的YZ平面的側視示意圖,請參考圖3至圖5,上述的第二結合部213例如包括連接桿214及卡鉤215。連接桿214具有相對的第一端2141與第二端2142。第一端2141連接於本體212,卡鉤215連接於第二端2142。卡鉤215的數量是以兩個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卡鉤215因具有彈性,在穿過定位孔111的過程中會變形,並在穿過定位孔111後恢復形狀,使本體212能與穿過定位孔111的卡鉤215夾抵底壁110的相對的兩表面112、113。
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藉由將定位件210的第一結合部211固定於定位槽1211,而使定位件210在Y軸方向上達到固定,再藉由將定位件210的第二結合部213將本體212固定於底壁110上,使定位件210在Z軸方向上達到固定,而能達到定位導光板300的功能。相較於如圖1所示的習知方法,本實施例不使用壓鉚製程,所以不需在背板100預留空間,且外型可以依設計需求改變,而可減少背板100的體積,進而達到縮小背光模組的體積以及窄化邊框。
上述的定位件210例如更具有光學膜定位銷216。光學膜定位銷216連接於本體212相對底壁110的另一側,且適於定位光學膜。
上述的第一結合部211的結構並無特別限制,只要能固定於定位槽1211即可,以下將舉例說明第一結合部211的其他結構。圖6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7是圖6的定位件的立體示意圖。請參考圖6及圖7,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a與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結構及優點相似,差異僅在於定位件210a的第一結合部211a例如更包括輔助結合塊2112,連接於結合塊2111之遠離本體212的一側,且輔助結合塊2112與本體212夾抵側壁120的相對兩表面122、123,使定位件210在X軸方向上達到固定。讓定位件210與背板100的結合因在XYZ三個軸向上的固定而能更為穩固。
圖8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9是圖8的定位件的立體示意圖。請參考圖8及圖9,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b與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結構及優點相似,差異僅在於導光板定位件210b的第一結合部211b例如包括結合鉤2113,連接於本體212並穿過定位槽1211而鉤於側壁120之遠離本體212的一側(即表面123)。
除了第一結合部211之外,第二結合部213亦可以其他的方式使定位件210固定於底壁110。圖10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0,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c與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結構及優點相似,以下僅針對其結構的主要差異處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c中,定位件210c的第二結合部213c例如包括鎖合螺絲217,本體212例如具有螺孔2121。鎖合螺絲217穿過定位孔111並與螺孔2121螺合,以將本體212固定於底壁110上。
圖11a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剖面示意圖。圖11b是圖11a的第二結合部經熱熔後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1a及圖11b,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d與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結構及優點相似,差異僅在於本實施例的定位件210d中,第二結合部213d包括一柱狀結構與一熱熔端,柱狀結構穿設於定位孔111後,突出於底壁110的部分可被熱熔而形成熱熔端,因此熱熔端位於柱狀結構突出於底壁的部分,使本體212與熱熔端夾抵底壁110的相對的兩表面,而將本體212固定於底壁110上。
在上述實施例中,定位件210(包括210a、210b、210c、210d)藉由第二結合部213(包括213c、213d)穿過定位孔111,以將本體212固定於底壁110上,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定位件210亦可不包括第二結合部213。圖12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2,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e與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結構及優點相似,以下僅針對其結構的主要差異處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e例如更包括黏合膠220,黏接於底壁110與定位件210e的本體212之間,以將本體212固定於底壁110上。
上述的圖10、圖11a、圖11b及圖12的實施例中,第一結合部211是以圖2及圖3的結構樣式為例(即結合塊2111),但不以此為限,第一結合部211也可以是上述任一實施例的結構。
圖13是本創作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3,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包括導光板300、光源400以及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導光板300例如具有入光面310與定位凹槽320,定位凹槽320與本體212的形狀互相配合。光源400配置於底壁110上並面對入光面310。
上述的底壁110例如具有定位孔111,定位件210例如更包括第二結合部213。第二結合部213例如連接於本體212並穿過定位孔111而與本體212位於底壁110之相對的兩表面,以將本體212固定於底壁110上。
上述之光源400例如是包括多個點光源的條狀光源,其中點光源例如是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但不以此為限。光源400也可以是其他種類的條狀光源,例如燈管,本創作並不限制光源種類。
上述的背光模組10例如更包括一片或多片光學膜500。光學膜500的種類例如為擴散膜、增亮膜等。光學膜500配置於導光板300遠離背板100的一側,且具有定位孔510。上述的定位件210例如更具有光學膜定位銷216。光學膜定位銷216連接於本體212相對底壁110的另一側。光學膜定位銷216插入定位孔510中,以完成光學膜500的定位。
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也可以是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例如導光板定位機構200a、200b、200c、200d、200e,但不以此為限。
本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的優點與上述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述。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0由於使用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200,因此能減少體積並窄化邊框。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定位件因具有第一結合部及本體,藉由將本體固定於底壁,以及將第一結合部固定於定位槽而完成定位導光板的導光板定位機構。相較於習知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在進行壓鉚製程時需在背板預留空間,本創作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因不需進行壓鉚製程,且外型可以依設計需求改變,而可減少背板的體積,進而達到縮小背光模組的體積以及窄化邊框。本創作的背光模組因使用上述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因此具有體積較小以及窄化邊框的優點。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創作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創作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之權利範圍。此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壓鉚模具
2‧‧‧上模
3‧‧‧下模
4‧‧‧鉚釘
10‧‧‧背光模組
100‧‧‧背板
110‧‧‧底壁
111‧‧‧定位孔
112、113‧‧‧底壁表面
120‧‧‧側壁
121‧‧‧頂面
1211‧‧‧定位槽
122、123‧‧‧側壁表面
200、200a、200b、200c、200d、200e‧‧‧導光板定位機構
210、210a、210b、210c、210d、210e‧‧‧定位件
211、211a、211b‧‧‧第一結合部
2111‧‧‧結合塊
2112‧‧‧輔助結合塊
2113‧‧‧結合鉤
212‧‧‧本體
2121‧‧‧螺孔
213、213c、213d‧‧‧第二結合部
214‧‧‧連接桿
2141‧‧‧第一端
2142‧‧‧第二端
215‧‧‧卡鉤
216‧‧‧光學膜定位銷
217‧‧‧鎖合螺絲
220‧‧‧黏合膠
300‧‧‧導光板
310‧‧‧入光面
320‧‧‧定位凹槽
400‧‧‧光源
500‧‧‧光學膜
510‧‧‧定位孔
D‧‧‧間隙
圖1是背光模組中習知的背板壓鉚製程。 圖2是本創作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定位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圖2的背板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5是圖2的導光板定位機構的YZ平面的側視示意圖。 圖6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7是圖6的定位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8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9是圖8的定位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0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11a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11b是圖11a的第二結合部經熱熔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12是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導光板定位機構及導光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13是本創作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Claims (11)

  1. 一種導光板定位機構,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底壁及一側壁,該側壁連接於該底壁的一側邊,該側壁具有相對的一頂面與一底面,該底面連接於該底壁,該頂面具有一定位槽朝該底面的方向延伸;以及 一定位件,具有一第一結合部及一本體,該本體配置於該底壁上,該第一結合部連接於該本體並固定於該定位槽,且該本體固定於該底壁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其中該底壁具有一定位孔,該定位件更包括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連接於該本體並穿過該定位孔而與該本體位於該底壁之相對的兩表面,以將該本體固定於該底壁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其中該第二結合部包括一連接桿及一卡鉤,該連接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接於該本體,該卡鉤連接於該第二端,該卡鉤穿過該定位孔,使該本體與該卡鉤夾抵該底壁的相對的兩表面。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其中該第二結合部包括一柱狀結構與一熱熔端,該柱狀結構穿設於該定位孔,該熱熔端位於該柱狀結構突出於該底壁的部分,使該本體與該熱熔端夾抵該底壁的相對的兩表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其中該第一結合部包括一結合塊,結合於該定位槽中。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其中該第一結合部更包括一輔助結合塊,連接於該結合塊之遠離該本體的一側,且該輔助結合塊與該本體夾抵該側壁的相對兩表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其中該第一結合部包括一結合鉤,連接於該本體並穿過該定位槽而鉤於該側壁之遠離該本體的一側。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其中該底壁具有一定位孔,該定位件更包括一第二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包括一鎖合螺絲,該本體具有一螺孔,該鎖合螺絲穿過該定位孔並與該螺孔螺合,以將該本體固定於該底壁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更包括一黏合膠,黏接於該底壁與該本體之間,以將該本體固定於該底壁上。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光板定位機構,其中該定位件更具有一光學膜定位銷,該光學膜定位銷連接於本體相對該底壁的另一側。
  1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 一導光板定位機構,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底壁及一側壁,該側壁連接於該底壁的一側邊,該側壁具有相對的一頂面與一底面,該底面連接於該底壁,該頂面具有一定位槽朝該底面的方向延伸,;以及 一定位件,具有一第一結合部及一本體,該本體配置於該底壁上,該第一結合部連接於該本體並固定於該定位槽,且該本體固定於該底壁上; 一導光板,配置於該底壁上,該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與一定位凹槽,該定位凹槽與該本體的形狀互相配合;以及 一光源,配置於該底壁上並面對該入光面。
TW107206747U 2018-05-08 2018-05-23 導光板定位機構及背光模組 TWM5683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7050.7U CN208156228U (zh) 2018-05-08 2018-05-08 导光板定位机构及背光模块
??201820677050.7 2018-05-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8392U true TWM568392U (zh) 2018-10-11

Family

ID=64389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6747U TWM568392U (zh) 2018-05-08 2018-05-23 導光板定位機構及背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6228U (zh)
TW (1) TWM5683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146B (zh) * 2019-08-13 2021-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的方法
TWI743533B (zh) * 2019-08-14 2021-10-2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框架模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146B (zh) * 2019-08-13 2021-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組裝的方法
TWI743533B (zh) * 2019-08-14 2021-10-2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框架模組
US11567545B2 (en) 2019-08-14 2023-01-31 Qisda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frame modul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6228U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45147A1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493259B (zh) 光源裝置
TWI464499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I633368B (zh) 無邊框顯示器及應用該無邊框顯示器的電子裝置
TWM568392U (zh) 導光板定位機構及背光模組
US9258920B2 (en) Display arrangement and the mounting thereof
WO2014029124A1 (zh) 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WO2017036031A1 (zh) 组装结构、背光模块及具有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设备
WO2018232791A1 (zh) 用于背光模组的胶框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
CN209373281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WO2018205837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4194543A1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模组
US2016032773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istal Display Device
WO2020182141A1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EP3905704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TW201913193A (zh) 背光模組
WO2022116658A1 (zh) 显示装置
TWM580696U (zh) 反射片、光源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US11515371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642978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200921190A (en) Backlight module frame with optical film positioning function
TWM560610U (zh) 背光模組
CN1333287C (zh) 显示器单元及其软性电路板的固定方法
TWM482084U (zh) 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
JP3238441U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