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7885U -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7885U
TWM567885U TW107205612U TW107205612U TWM567885U TW M567885 U TWM567885 U TW M567885U TW 107205612 U TW107205612 U TW 107205612U TW 107205612 U TW107205612 U TW 107205612U TW M567885 U TWM567885 U TW M56788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trol module
integration device
port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5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中平
吳坤展
蔡孟諭
林崐正
江松和
Original Assignee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5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7885U/zh
Publication of TWM567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7885U/zh

Link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具有控制模組、本體及複數功能模組。控制模組設置於本體內並包含無線傳輸單元及微處理單元。本體為由多個面構成的立體物件,各個面上分別形成對應於功能模組的大小及形狀的安裝槽,並且各個安裝槽上分別設置有與控制模組電性連接的連接埠。複數功能模組分別配置於本體的各個安裝槽上,並藉由各個連接埠與控制模組通訊連接。本創作的集成裝置令各個功能模組可在簡單組裝後直接通過控制模組來連接網路,藉此與環境中的互聯網設備進行溝通。

Description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本創作涉及一種集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由於互聯網(Internet of Thing,IoT)的興起,各式可連網的智能設備紛紛被提出,例如智能喇叭、溫度感測器、空氣品質感測器等等。藉由這些可支援互聯網的智能設備,使用者可輕易地監視家中的電器,並對這些電器進行控制。
惟,目前市場上可見的互聯網裝置皆是獨立存在的,例如若使用者想同時監控家中的溫度以及空氣品質,就必須分別購買上述的溫度感測器及空氣品質感測器,並且該些感測器也必須分開使用。如此一來,使用者於使用上實極度缺乏彈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意願。
再者,上述互聯網裝置皆是各別獨立製造,因此內部會具有許多功能重複的電子元件(例如微處理單元及網路單元),這不但會造成電子元件的浪費,也使得互聯網裝置的成本居高不下。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可將不同功能的多個功能模組集成於單一裝置上,並通過裝置上的單一控制模組來與環境中的互聯網設備進行溝通。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創作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具有一控制模組、一本體及複數功能模組。該控制模組設置於該本體內並包含一無線傳輸單元及一微處理單元。該本體為由多個面構成的立體物件,各個面上分別形成對應於該功能模組的大小及形狀的一安裝槽,並且各該安裝槽上分別設置有與該控制模組電性連接的一連接埠。該複數功能模組分別配置於該本體的各該安裝槽上,並藉由各該連接埠與該控制模組通訊連接。
與相關技術相比,本創作的集成裝置可經由簡單程序將具備不同功能的多個功能模組分別組裝到本體上,以直接通過本體上的控制模組來連接網路並與環境中的互聯網設備進行溝通,藉此大幅簡化互聯網的設定程序並降低互聯網的使用門檻。
為能夠更加詳盡的了解本創作之特點與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所述之說明及附圖,然而所附圖示僅供參考說明之用,而非用來加以限制者。
參閱圖1A及圖1B,分別為本創作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示意圖與集成裝置分解示意圖。本創作揭露了一種功能模組集成裝置1(下面將簡稱為集成裝置1),所述集成裝置1用以將多個具有不同功能的功能模組3集成在一起,並提供各個功能模組3連接網路的能力。藉此各個功能模組3在通電啟動後,即可與環境中的一或多個互聯網設備(例如圖4所示的行動裝置4與家用電器6等)進行溝通。
如圖1A及圖1B所示,本創作的集成裝置1主要具有本體2、控制模組10及多個功能模組3,其中控制模組10主要設置於本體2中,多個功能模組3分別藉由對應的結構組裝於本體2的外表面。
多個功能模組3分別用以執行不同功能。於圖1A的實施例中,多個功能模組3分別為用以感測環境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數值的空氣品質感測器模組、用以顯示PM2.5數值、網路狀態及電量等訊息的顯示模組、及用以對環境中的燈具進行控制的燈具開關模組。
惟,圖1A所示者僅為本創作的部分實施例,於其他實施例中,多個功能模組3可由使用者依據實際需求來自由選擇、購買、並配置至本體2上。多個功能模組3還可例如為一風扇模組、一空調控制模組、一接觸感測模組、一溫度感測模組、一溼度感測模組、一震動感測模組、一人員感測模組、一煙霧感測模組、一門鈴控制模組、一紅外線模組、一相機模組、一無線充電模組或一喇叭模組等,但不以此為限。
如圖1B所示,本體2主要為由多個面構成的立體物件,本體2的內部可為實心結構或空心結構,並且本體2的各個面上分別朝內形成有一個安裝槽21。本實施例中,多個功能模組3的大小與形狀分別對應至多個安裝槽21的大小與形狀,故各個功能模組3可被分別配置於任意一個安裝槽21上。
於一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模組10可固定設置於本體2的其中一面(例如於圖1B的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固定設置於本體2的底面),並通過第一連接埠22與其他功能模組3產生電性連接。於本實施例中,本體2與控制模組10將被一同販售,藉此避免因為使用者因故沒有購買控制模組10而無法達成本創作的技術目的的問題。
於圖1B的實施例中,所述本體2可為由六個具有相同大小與形狀的面構成的正方體物件。若將控制模組10固定設置於本體2的其中一面,則控制模組10的配置需要佔據本體2的其中一個安裝槽21的位置,使得本體2僅能再配置額外的五個功能模組3(於圖1B的實施例中,即為前側、後側、左側、右側及頂面)。
請同時參閱圖9,為本創作的第六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分解示意圖。圖9揭露了另一集成裝置1’。與圖1B所示的集成裝置1的差異在於,圖9的集成裝置1’是將控制模組10設置於本體2的內部(即,本體2為空心結構),而不會佔據本體2的任一個面的位置。如此一來,集成裝置1’的本體2上最多將可配置六個功能模組3(於圖9的實施例中,即為前側、後側、左側、右側、頂面及底面),並且這六個功能模組3分別通過六個第一連接埠22與本體2內的控制模組10電性連接。
回到圖1B,所述控制模組10主要具有無線傳輸單元11及微處理單元12,所述微處理單元12電性連接無線傳輸單元11。本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單元12用以對所連接的多個功能模組3進行資訊的整合與控制,所述無線傳輸單元11則用以與環境中的一或多個互聯網設備溝通,以與這些互聯網設備進行資料與指令的傳輸。藉此,本創作的各個功能模組3不需要設置獨立的微處理單元及無線傳輸單元,而可大幅降低功能模組3的製造成本,並有效縮減功能模組3的體積。
控制模組10上設置有多個第一連接埠22。具體地,這些第一連接埠22的一端電性連接於控制模組10的電路板上以通過電路板電性連接微處理單元12,另一端分別朝電路板的反方向延伸並裸露於本體2的各個安裝槽21中。當功能模組3組裝於安裝槽21上並且與安裝槽21中的第一連接埠22產生電性連接後,即可通過第一連接埠22及電路板來電性連接控制模組10的微處理單元12及無線傳輸單元11。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的電路板上還可設置有多個直立式的轉接埠91,各個轉接埠91分別通過電路板電性連接微處理單元12。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埠22的一端是電性連接於電路板上的轉接埠91,另一端則朝電路板的反方向延伸並裸露於安裝槽21中。本實施例藉由多個轉接埠91的設置可改變多個第一連接埠22的接口方向,藉此可令集成裝置1的組裝更為容易。於圖1B所示的實施例中,各個直立式的轉接埠91的接口方向不同於四周的各個第一連接埠22的接口方向。
另外,若本體2的任一側距離控制模組10的設置位置較遠(例如於圖1B的實施例中,本體2的頂面距離設置控制模組10的底面較遠),則控制模組10的電路板上還可設置與微處理單元12電性連接的傳輸線92,並且通過傳輸線92連接其中一個第一連接埠22。如此一來,所述第一連接埠22可以通過傳輸線92來從電路板延伸至本體2的頂面位置,以設置於本體2的頂面並裸露於頂面的安裝槽21中。惟,上述僅為本創作的其中一個具體實施例,不應以此為限。
各個功能模組3分別於第一連接埠22的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對應的第二連接埠31。當一個功能模組3配置於一個安裝槽21上時,可通過第一連接埠22及第二連接埠31來與微處理單元12建立通訊連接,進而通過無線傳輸單元11與環境中的互聯網設備進行溝通。
於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埠22及第二連接埠31可為接觸式連接埠,兩者於相互接觸時導通。於另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埠22及第二連接埠31可為互相對應的連接器公頭及連接器母頭,於連接器公頭插入連接器母頭時導通。於再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埠22及第二連接埠31可為彈性端子(pogo pin),以提高連接效率。
請同時參閱圖2,為本創作的集成裝置方塊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本創作的主要技術方案是將具備不同功能的多個功能模組3共同集成於單一本體2上,並通過單一無線傳輸單元11來連接互聯網。因此,控制模組10中的微處理單元12除了可整合各個功能模組3的資訊外,還可解決因為功能模組3的數量過多而使得無線傳輸單元11的連接線路不敷使用的問題。
如圖2所示,於一實施例中,無線傳輸單元11主要是通過通用型輸入輸出(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GPIO)介面與微處理單元12電性連接,而微處理單元12則可通過積體電路匯流排(Inter-Integrated Circuit,I 2C)介面或各式串列埠(Serial Port)介面來連接安裝槽21上的各個功能模組3。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埠22與第二連接埠31為可支援上述積體電路匯流排或串列埠(例如RS-232、RS-485等)的連接埠,但不以此為限。若控制模組10上具有所述轉接埠91及/或傳輸線92,則所述轉接埠91與傳輸線92亦需可支援上述的積體電路匯流排或串列埠。
本創作中,所述無線傳輸單元11可例如為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傳輸單元或Wi-Fi傳輸單元,不加以限定。於一實施例中,集成裝置1上的各個功能模組3可通過低功耗藍牙傳輸單元連接位於附近的電子設備;於其他實施例中,集成裝置1上的各個功能模組3可通過Wi-Fi傳輸單元連接相同網域下的電子設備,或連接至雲端伺服器。
於圖2的實施例中,控制模組10還具有電性連接微處理單元12的電池單元13,用以提供電力給本體2上的各個功能模組3。換句話說,一個功能模組3組裝至安裝槽21後,即可通過第二連接埠31與第一連接埠22而從電池單元13取得運作所需的電力。如此一來,各個功能模組3也不需要設置獨立的電池,而可更進一步節省功能模組3的製造成本並縮小其體積。
請同時參閱圖3A及圖3B,分別為本創作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示意圖及集成裝置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中,本體2上還可設置有與微處理單元12電性連接的電源供應埠14,集成裝置1可通過所述電源供應埠14連接外部的電源來源(例如通過電源線連接市電)。若控制模組10中不具備上述的電池單元13,則控制模組10可由電源供應埠14來接收外部電力,以直接對組裝在本體2上的各個功能模組3進行供電。
若控制模組10具有上述的電池單元13,則所述電池單元13可從電源供應埠14接收電力並進行充電。於本實施例中,集成裝置1可以在通過電源供應埠14穩定接收電力時,由電源供應埠14該電力對電池單元13進行充電,並同時由電源供應埠14提供電力給本體2上的多個功能模組3。並且,集成裝置1在電源供應埠14停止接收電力(例如與電源來源斷除連接)時,轉由電池單元13來提供電力給本體2上的各個功能模組3。具體地,電池單元13是經由微處理單元12提供所儲存的電力給各個功能模組3。
如圖3B所示,所述電池單元13亦可為多個功能模組3的其中之一,並以可拆卸的方式配置於本體2上的任意一個安裝槽21。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的電池單元13可被配置於任一安裝槽21中,以藉由第一連接埠22與第二連接埠31提供電力給控制模組10以及其他功能模組3。
值得一提的是,若將電池單元13製造成功能模組3的形態,則電池單元13上還可進一步設置有一連接器。當電池單元13從安裝槽21上被卸除後,可通過所述連接器及傳輸線連接外部的行動裝置4,並提供電力給所連接的行動裝置4。換句話說,所述電池單元13可在脫離集成裝置1後被做為行動電源(Power Bank)來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當電池單元13被配置於任一安裝槽21中時,可直接通過第二連接埠31與第一連接埠22來提供電力給集成裝置1。當電池單元13從安裝槽21上被卸除後,仍可經由所述連接器及傳輸線來連接所述電源供應埠14,以通過電源供應埠14來提供電力給集成裝置1。
本實施例中,所述行動裝置4連上網路(例如藍牙網路或Wi-Fi網路)後,即成為可與集成裝置1相互溝通的互聯網設備的其中之一。通過與控制模組10中的無線傳輸單元11的通訊連接,行動裝置4可以傳送指令給本體2上的多個功能模組3(例如控制燈具開啟/關閉、控制空調設備開啟/關閉、啟動相機等),並且從多個功能模組3接收相關資訊(例如環境溫度、環境溼度、人員數量、PM2.5數值、網路狀態、電池狀態等),並且顯示於行動裝置4的螢幕上。藉此,使用者可通過行動裝置4來進行更具彈性的操控動作。
續請參閱圖4,為本創作的使用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本創作的集成裝置1可被放置於使用者的家中,並且與家中的中央控制平台5共同對可支援互聯網的家用電器6進行監控。於本實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平台5可例如為蘋果公司(Apple.Inc)開發的Apple TV或iPad等智能裝置,但不加以限定。
若使用者攜帶行動裝置4至戶外,其可操作行動裝置4通過網際網路連接中央雲端伺服器50(例如蘋果公司開發的iCloud),並向中央雲端伺服器50發出指令(例如要對家用電器6進行控制的控制指令,或是要查詢家用電器6的資訊的查詢指令)。
所述中央控制平台5可與中央雲端伺服器50的資料進行同步,藉此取得使用者藉由行動裝置4所發出的上述指令。藉此,中央控制平台5可依據指令的內容對家用電器6進行控制(例如開啟燈具、調整空調設備的風量、取得PM2.5數值等)。接著,中央控制平台5將控制結果及所獲得的資訊同步至中央雲端伺服器50,行動裝置4可由中央雲端伺服器50取得所述控制結果及資訊,再藉由對應的應用程式(圖未標示)來加以顯示。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維持顯示資訊的同步,中央控制平台5可在控制完成後將所述控制結果及資訊傳遞至集成裝置1,以令集成裝置1顯示相同的資訊。舉例來說,若多個功能模組3的其中之一為顯示模組,則集成裝置1可藉由顯示模組來顯示上述控制結果及資訊。
若使用者位於家中,則可操作行動裝置4藉由藍牙通訊介面或Wi-Fi通訊介面連接集成裝置1,以通過集成裝置1對家用電器6進行控制及資訊的查詢。同樣地,為了維持顯示資訊的同步,集成裝置1可在控制完成後,將所述控制結果及資訊傳遞至中央控制平台5,並且由中央控制平台5將所獲得的控制結果及資訊同步至中央雲端伺服器50。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可於行動裝置4上安裝與集成裝置1相對應的應用程式(圖未標示),以藉由執行所述應用程式來快速連接並控制集成裝置1上的各個功能模組3。再者,使用者亦可直接觸碰集成裝置1,以直接對集成裝置1上的各個功能模組3進行控制。
續請參閱圖5,為本創作的使用示意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本實施例中,中央控制平台5可為其他種類的控制平台,例如谷歌公司(Google.Inc)開發Google Home或是亞馬遜公司(Amazon.com)開發的Alexa等,不加以限定。
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藉由操作行動裝置4來連接並控制中央控制平台5。中央控制平台5接收行動裝置4所發出的指令後,即可依據指令的內容來對家用電器6進行控制。另外,中央控制平台5可將控制結果及所取得的資訊同步至中央雲端伺服器50。本實施例中,中央雲端伺服器50可與集成裝置1所對應的家用雲端伺服器7建立連接,並將中央控制平台5的控制結果及資訊同步至家用雲端伺服器7。如此一來,集成裝置1可由家用雲端伺服器7取得上述控制結果及資訊(例如與家用雲端伺服器7進行同步),以維持顯示資訊的同步。
同樣地,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通過行動裝置4上安裝的應用程式來連接並控制集成裝置1,亦可藉由直接觸碰集成裝置1來對集成裝置1進行操控,不加以限定。集成裝置1可依據使用者的操控內容對家用電器6進行對應控制,或是從家用電器6擷取所需的資訊。
另,為了維持顯示資訊的同步,集成裝置1會在控制完成後將所述控制結果及資訊傳遞至家用雲端伺服器7,藉此由家用雲端伺服器7將資料同步至中央雲端伺服器50以及中央控制平台5。
本實施例中,家用雲端伺服器7與行動裝置4的應用程式主要可由集成裝置1的開發廠商所設計,並且提供給集成裝置1的使用者下載使用。如此一來,不但可便於使用者操作集成裝置1,亦不會有集成裝置1與行動裝置4無法相容的問題。
於前述實施例中,所述本體2主要是以正方體物件為例,然而本案的其中一個技術特徵是將不同功能的多個功能模組3設置成相同的形狀與大小,並且令這些功能模組3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任意地配置至本體2上,本體2的形態則不予以限定。
續請參閱圖6,為本創作的第三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示意圖。圖6的實施例揭露了另一集成裝置8,與前述的集成裝置1的差異在於,集成裝置8的本體2為由四個具有相同大小與形狀的面構成的三角體物件。於圖6的實施例中,若控制模組10固定設置於本體2的其中一面上,則本體上至多可同時配置三個功能模組3(也就是說集成裝置8至多可以同時支援三種額外功能)。若控制模組10設置於本體2的內部,則本體2上至多可同時配置四個功能模組3(也就是說集成裝置8至多可以同時支援四種額外功能)。於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本體2亦可為其他形態的立體物件,而不以正方體及三角體為限。
於部分實施例中,所述功能模組3可為表面平坦的模組。當功能模組3配置於安裝槽21內時,功能模組3的表面與本體2的表面位於相同水平高度。
於部分實施例中,所述功能模組3可視功能需求而設置凹陷表面或凸起表面。參閱圖7,為本創作的第四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示意圖。於圖7的實施例中,設置在本體2頂面的功能模組3為紅外線模組。所述紅外線模組的表面朝外凸起而與本體2的表面位於不同的水平面,藉此,可大幅提昇紅外線模組的有效發射範圍,並提高所述紅外線模組於集成裝置1上的實用性,進而確保紅外線模組於控制上的正確性。
另外,如圖1A、圖1B、圖3A、圖3B所述,所述本體2在各個安裝槽21的邊緣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個凹陷部210,通過凹陷部210,使用者可輕易地將配置於安裝槽21上的功能模組3從安裝槽21上拆卸下來。
並且,如圖1B及圖3B所示,所述安裝槽21內分別設置有第一磁力元件23,所述功能模組3於對應位置上分別設置有第二磁力元件32。當使用者將功能模組3組裝至本體2上時,功能模組3可通過第一磁力元件23及第二磁力元件32直接吸附於安裝槽21中。具體地,所述第一磁力元件23與第二磁力元件32可分別設置於安裝槽21與功能模組3的內側或外側,不以圖示所示者為限。並且,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力元件23與第二磁力元件32可為相互對應的金屬鐵板或磁鐵。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埠22與第二連接埠31可為接觸式的連接埠、插入式連接器或彈性連接器。當使用者將功能模組3組裝於安裝槽21中時,功能模組3可藉由接觸式的第一連接埠22與第二連接埠31直接與控制模組10產生通訊連接,並且藉由第一磁力元件23及第二磁力元件32固定於安裝槽21內。如此一來,本體2及功能模組3上不需要再設置對應的鎖固結構,因此可大幅縮短本體2的生產時間,並降低集成裝置1的組裝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若第一連接埠22與第二連接埠31為彈性連接器,則安裝槽21上可設置三個或四個第一磁力元件23,所述功能模組3亦於對應位置上設置對應數量的第二磁力元件32(圖中僅以兩個為例),藉此確保磁鐵的夾持力可以對抗彈性連接器。
參閱圖8,為本創作的第五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分解示意圖。相較於圖1B及圖9的實施例,在圖8的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模組10還包括複數傳輸線92,各個傳輸線92的一端分別連接電路板上的轉接埠91,另一端則分別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埠22。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中各個第一連接埠22是分別通過傳輸線92來連接控制模組10的電路板上的轉接埠91。如此一來,有利於製造者在生產集成裝置1時,適當地調整第一連接埠22於本體2上的設置位置,藉此使得集成裝置1的組裝更為容易。
通過本創作的集成裝置1、1’、8,使用者可依實際需求來挑選一或多個功能模組3,經由簡單組裝程序將一或多個功能模組3分別組裝到本體2上,並直接通過本體2上的控制模組10來整合各個功能模組3的資訊、令各個功能模組3連接網路以及提供電力給各個功能模組。藉此,本創作可有效簡化互聯網的設定程序並降低使用複雜度,進而提昇使用者使用互聯網的意願。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之具體說明,非用以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其他任何等效變換均應俱屬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內。
1、1’、8‧‧‧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10‧‧‧控制模組
11‧‧‧無線傳輸單元
12‧‧‧微處理單元
13‧‧‧電池單元
14‧‧‧電源供應埠
2‧‧‧本體
21‧‧‧安裝槽
210‧‧‧凹陷部
22‧‧‧第一連接埠
23‧‧‧第一磁力元件
3‧‧‧功能模組
31‧‧‧第二連接埠
32‧‧‧第二磁力元件
4‧‧‧行動裝置
5‧‧‧中央控制平台
50‧‧‧中央雲端伺服器
6‧‧‧家用電器
7‧‧‧家用雲端伺服器
91‧‧‧轉接埠
92‧‧‧傳輸線
圖1A為本創作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示意圖。
圖1B為本創作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集成裝置方塊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3A為本創作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示意圖。
圖3B為本創作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使用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5為本創作的使用示意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
圖6為本創作的第三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的第四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的第五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分解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的第六具體實施例的集成裝置分解示意圖。

Claims (13)

  1. 一種功能模組集成裝置,用以與環境中的一互聯網設備進行溝通,包括: 複數功能模組,各該功能模組分別執行不同功能; 一本體,為由多個面構成的一立體物件,各該面上分別形成一安裝槽,各該安裝槽的大小與形狀對應於各該功能模組的大小與形狀;及 一控制模組,設置於該本體中,具有一無線傳輸單元及與該無線傳輸單元電性連接的一微處理單元,並且該控制模組具有複數第一連接埠,該複數第一連接埠的一端分別電性連接該微處理單元,另一端分別延伸並裸露於各該安裝槽中; 其中,各該功能模組配置於各該安裝槽上時通過各該第一連接埠分別與該微處理單元建立通訊連接,並且通過該無線傳輸單元與該互聯網設備進行溝通。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該本體為由六個具有相同大小與形狀的面構成的正方體物件,或由四個具有相同大小與形狀的面構成的三角體物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該複數功能模組包括一風扇模組、一燈具開關模組、一空調控制模組、一空氣品質感測模組、一接觸感測模組、一溫度感測模組、一溼度感測模組、一震動感測模組、一人員感測模組、一煙霧感測模組、一門鈴控制模組、一紅外線模組、一相機模組、無線充電模組、一顯示模組或一喇叭模組。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各該功能模組分別具有與各該第一連接埠對應的一第二連接埠,並且各該功能模組於配置在各該安裝槽上時,分別通過各該第二連接埠與各該第一連接埠電性連接。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該無線傳輸單元為低功耗藍牙傳輸單元或Wi-Fi傳輸單元。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該本體上設置有與該微處理單元電性連接的一電源供應埠,該電源供應埠接收外部電力以對各該功能模組進行供電。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包括電性連接該微處理單元的一電池單元,該電池單元由該電源供應埠接收電力以進行充電,並且於該電源供應埠停止提供電力時經由該微處理單元提供所儲存的電力至各該功能模組。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該電池單元為該複數功能模組的其中之一,並可拆卸地設置於該些安裝槽的其中之一。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該電池單元為一行動電源。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各該安裝槽的邊緣上分別形成有令各該功能模組易於拆卸的一凹陷部。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各該安裝槽上分別設置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第一磁力元件,各該功能模組上分別對應設置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第二磁力元件,並且各該功能模組分別通過各該第一磁力元件及各該第二磁力元件吸附於各該安裝槽上。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上設置有多個直立式的轉接埠,各該轉接埠分別電性連接該微處理單元,各該第一連接埠的一端分別電性連接各該轉接埠,另一端分別延伸並裸露於各該安裝槽中。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功能模組集成裝置,其中該控制模組還包括複數傳輸線,各該傳輸線的一端分別電性連接該控制模組上的各該轉接埠,另一端分別電性連接各該第一連接埠。
TW107205612U 2018-04-30 2018-04-30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TWM567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5612U TWM567885U (zh) 2018-04-30 2018-04-30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5612U TWM567885U (zh) 2018-04-30 2018-04-30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7885U true TWM567885U (zh) 2018-10-01

Family

ID=64870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5612U TWM567885U (zh) 2018-04-30 2018-04-30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78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6116B (zh) * 2018-04-30 2020-02-21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TWI697775B (zh) * 2018-12-04 2020-07-01 谷林運算股份有限公司 模組化監測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6116B (zh) * 2018-04-30 2020-02-21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US11109499B2 (en) 2018-04-30 2021-08-31 Jess-Link Products Co., Ltd. Integration device for integrating function modules
TWI697775B (zh) * 2018-12-04 2020-07-01 谷林運算股份有限公司 模組化監測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0645B2 (en) Multifunctional socket
US9920888B1 (en) Multi-purpose lightbulb having power failure mode
ES2964013T3 (es) Dispositivo modular inteligente de conexión rápida para accesorios eléctricos
TWI686116B (zh)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TWI706429B (zh) 積木式插座面板
CN101675397A (zh) 适配器和消费性电子装置功能单元
TW201721318A (zh) 功能組件協同作業方法、模組化功能組件與系統
WO2021031654A1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模块化可扩展连接外壳
US2018027800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567885U (zh) 功能模組集成裝置
KR102284583B1 (ko) 컴퓨터 게임 컨트롤러용 게임 컨트롤 키를 구비한 무선 충전 어댑터
KR20150031733A (ko) 전기적 모듈러 빌딩 장치
US20210064154A1 (en) Computer Mouse With Enhanced Functionality
EP4264117A1 (en) Electric lighting systems with removably couplable power devices
KR102478280B1 (ko) 음향출력장치
CN103699025A (zh) 自组式模块化家居智能控制面板及其实现方法
WO2016173288A1 (zh) 台灯
CN208367528U (zh) 功能模块集成装置
CN110471371A (zh) 功能模块集成装置
CN203630553U (zh) 自组式模块化家居智能控制面板
TW202134839A (zh) 具有增強的功能的電腦鼠標
BE1028128B1 (nl) Uitbreidbare elektrische plug
JP3241157U (ja) 積木式投影機
CN110830875B (zh) 模块化集成整合系统
CN113777905A (zh) 一种电子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