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1800U - 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 - Google Patents

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1800U
TWM561800U TW106219034U TW106219034U TWM561800U TW M561800 U TWM561800 U TW M561800U TW 106219034 U TW106219034 U TW 106219034U TW 106219034 U TW106219034 U TW 106219034U TW M561800 U TWM561800 U TW M56180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es
focus
cover
area
foc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9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e-yao Yang
Original Assignee
Yang De Y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 De Yao filed Critical Yang De Yao
Priority to TW106219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1800U/zh
Publication of TWM561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1800U/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一種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望遠鏡包括單筒式鏡筒組、光學鏡座、及對焦式遮蓋。單筒式鏡筒組包含鏡筒及可移動地套設於鏡筒的遮光筒,光學鏡座設置述遮光筒內並固定在鏡筒上。對焦式遮蓋可分離地裝配於遮光筒的末端部並包含有本體、對焦片、及蓋體。本體呈管狀且內緣形成有承載部,本體在承載部的相反兩側分別形成有連接部及容置部,所述連接部可分離地裝配於遮光筒的末端部。對焦片可分離地定位在承載部並且位於容置部的內側。蓋體可分離地組裝於容置部並位於承載部與蓋體之間,以遮蔽對焦片。

Description

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
本創作涉及一種望遠鏡的遮蓋,尤其涉及一種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
現有望遠鏡(如:單筒式望遠鏡)的遮蓋大都為一體式的構造並且僅具備有遮蔽防塵及保護的功能。據此,在使用現有望遠鏡進行觀測時,需先移開遮蓋,而後再以繁複的構件與步驟來對現有望遠鏡進行對焦。
於是,本創作人有感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創作。
本創作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其能有效地改善現有望遠鏡的遮蓋所可能產生的缺陷。
本創作實施例公開一種望遠鏡,包括:一單筒式鏡筒組,包含:一鏡筒;及一遮光筒,可移動地套設於所述鏡筒;一光學鏡座,設置於所述遮光筒內並固定在所述鏡筒上,所述光學鏡座包含有一管體及位於所述管體內且彼此間隔設置的多個透鏡;以及一對焦式遮蓋,可分離地裝配於所述遮光筒的末端部,並且所述對焦式遮蓋包含有:一本體,呈管狀且內緣形成有一承載部,所述本體在所述承載部的相反兩側分別形成有一連接部及一容置部;其中,所述本體的所述連接部可分離地裝配於所述遮光筒的所述末端部;一對焦片,可分離地定位在所述承載部並且位於所 述容置部的內側;及一蓋體,可分離地組裝於所述容置部,並且所述對焦片位於所述承載部與所述蓋體之間,以使所述蓋體能遮蔽所述對焦片。
本創作實施例也公開一種望遠鏡的對焦式遮蓋,包括:一本體,呈管狀且內緣形成有一承載部,所述本體在所述承載部的相反兩側分別形成有一連接部及一容置部;其中,所述本體的所述連接部用來可分離地裝配於一筒狀體;一對焦片,可分離地定位在所述承載部;以及一蓋體,可分離地組裝於所述容置部。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其通過可彼此拆分的本體與蓋體配合,以使本體能夠用來定位上述對焦片,進而有效地簡化上述望遠鏡的對焦作業、並能提升所述對焦式遮蓋的附加價值。
為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00‧‧‧望遠鏡
1‧‧‧單筒式鏡筒組
11‧‧‧鏡筒
12‧‧‧遮光筒
121‧‧‧末端部
2‧‧‧光學鏡座
21‧‧‧管體
22‧‧‧透鏡
3‧‧‧對焦式遮蓋
31‧‧‧本體
311‧‧‧承載部
3111‧‧‧定位結構
3112‧‧‧承載環
312‧‧‧連接部
313‧‧‧容置部
3131‧‧‧螺紋結構
32‧‧‧對焦片
321‧‧‧對焦區
3211、3211’‧‧‧第一紋路
3212、3212’‧‧‧第二紋路
3213、3213’‧‧‧第三紋路
322‧‧‧安裝區
3221‧‧‧配合結構
33‧‧‧蓋體
331‧‧‧螺紋部
332‧‧‧平板部
333‧‧‧凸肋
34‧‧‧配合層
C‧‧‧圓心
圖1為本創作望遠鏡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沿剖線Ⅱ-Ⅱ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1另一視角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對焦式遮蓋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對焦式遮蓋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
圖7為圖2中的對焦式遮蓋的放大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對焦式遮蓋的對焦片的平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8,其為本創作的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 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創作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一種望遠鏡100,尤其是指一種單筒式望遠鏡或天文望遠鏡,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其中,所述望遠鏡100包含有一單筒式鏡筒組1、固定於上述單筒式鏡筒組1內的一光學鏡座2、及可分離地罩設於所述單筒式鏡筒組1的一對焦式遮蓋3。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對焦式遮蓋3雖是以搭配於上述單筒式鏡筒組1來說明,但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對焦式遮蓋3也可以是應用在其他望遠鏡的相關構造上,不受限於本實施例所載。
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單筒式鏡筒組1包含有一鏡筒11及可移動地套設於上述鏡筒11的一遮光筒12,上述鏡筒11內包含有至少一透鏡(圖中未示出),而所述遮光筒12為中空管體且內緣並未固定有任何透鏡。所述光學鏡座2設置於上述遮光筒12內並固定在所述鏡筒11上,並且所述光學鏡座2包含有固定於鏡筒11的一管體21及位於上述管體21內且彼此間隔設置的多個透鏡22。
再者,所述遮光筒12能夠沿著上述鏡筒11的長軸方向移動,以延長所述光學鏡座2的入光通道,進而阻隔外側光線對上述光學鏡座2內的多個透鏡22進行干擾。
如圖4至圖6所示,所述對焦式遮蓋3可分離地裝配於上述遮光筒12的末端部121(如:圖4中的遮光筒12右端部),其中,所述對焦式遮蓋3包含有呈管狀的一本體31、設置於所述本體31的一對焦片32、及可分離地組裝於上述本體31的一蓋體33。以下將分別就所述對焦式遮蓋3的各個元件作一說明,但本創作不 以此為限。
所述本體31於本實施例中為一體成形的單件式構造並且其內緣形成有一承載部311,所述本體31在承載部311的相反兩側分別形成有一連接部312及一容置部313(如:圖5中的本體31左側環狀部位為連接部312,而本體31右側環狀部位為容置部313)。其中,所述容置部313的高度於本實施例中小於連接部312的高度。再者,所述本體31的連接部312可分離地裝配於上述遮光筒12的末端部121,而上述本體31與遮光筒12之間的裝配方式可依據設計者需求而調整,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
而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對焦式遮蓋3也可以進一步包含有一配合層34,並且上述配合層34固定於所述本體31的連接部312的內表面,並且上述遮光筒12的末端部121可直接插設於配合層34內,以使所述配合層34壓迫地抵接於遮光筒12的末端部121。藉此,所述對焦式遮蓋3與遮光筒12之間能透過上述配合層34與末端部121的摩擦配合,而能穩固地維持彼此的相對位置。
如圖4至圖6所示,所述蓋體33可分離地組裝於上述本體31的容置部313,上述本體31與蓋體33之間的組裝方式可依據設計者需求而調整,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例如:所述本體31的容置部313形成有一螺紋結構3131,而所述蓋體33設有一螺紋部331,所述蓋體33能通過螺紋部331旋接於上述本體31的螺紋結構3131,藉以組裝於所述本體31的容置部313。
而於本實施例中,所述螺紋結構3131是形成於容置部313的內表面,所述蓋體33包含有呈圓形的一平板部332及自上述平板部332垂直延伸的所述螺紋部331。上述螺紋部331呈環形並於其外表面設有相對應的螺紋,藉以在蓋體33組裝於所述本體31後,使上述螺紋部331位於容置部313內。再者,所述蓋體33在上述平板部332的外側緣形成有依序相連的多個凸肋333,並且上述多 個凸肋333突伸出相鄰近的本體31外表面,藉以提供施力處、進而利於進行所述蓋體33與本體31之間的拆裝。
如圖5至圖7所示,所述對焦片32可分離地定位在上述本體31的承載部311並且位於容置部313的內側,並且所述對焦片32於本實施例中是位於所述本體31的承載部311與上述蓋體33之間,以使蓋體33能遮蔽對焦片32。其中,所述對焦片32具有一對焦區321以及位於上述對焦區321外側的一安裝區322,並且所述安裝區322可分離地定位在承載部311。然而,上述對焦片32與本體31之間的定位方式可依據設計者需求而調整,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
而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承載部311包含有多個定位結構3111,所述安裝區322形成有多個配合結構3221,所述對焦片32通過上述多個配合結構3221組接於多個所述定位結構3111,以與所述本體31保持彼此的相對位置。更詳細地說,所述承載部311包含有一承載環3112,而上述每個定位結構3111可以是能夠組裝於承載環3112的一螺絲,而每個配合結構3221則是形成於安裝區322的穿孔。所述對焦片32透過上述多個定位結構3111(如:螺絲)分別穿過安裝區322的多個配合結構3221(如:穿孔)而固定於上述承載環3112。
換個角度來說,所述承載部311的輪廓大致呈環形,並且承載部311朝向上述對焦片32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區域,其圍繞在所述對焦區321的外側,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例如: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所述承載部311也可以是包含有呈環狀排列的多個片體,而上述多個定位結構3111(如:螺絲)可分別固定於所述承載部311的多個片體。
再者,所述安裝區322於本實施例中是呈環狀並且圍繞於所述對焦區321的外側,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例如:在本創作未 繪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安裝區322也可以是包含有呈環狀排列的多個片體,而上述多個定位結構3111(如:螺絲)可分別固定於所述安裝區322的多個片體。
據此,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對焦式遮蓋3能通過可彼此拆分的本體31與蓋體33配合,以使本體31能夠用來定位上述對焦片32,進而有效地簡化上述望遠鏡100的對焦作業、並能提升所述對焦式遮蓋3的附加價值。
進一步地說,由於所述望遠鏡100內的透鏡的中心光軸是穿過上述對焦式遮蓋3,所以本實施例的對焦式遮蓋3透過上述相對位置,而形成有能夠定位所述對焦片32的本體31,藉以使對焦片32的位置能夠通過本體31而對應於上述望遠鏡100內的透鏡的中心光軸,進而使對焦式遮蓋3能夠用來精準地實現上述望遠鏡100的對焦作業。
另,當所述望遠鏡100在使用時,先將蓋體33自本體31分離,而後以定位於本體31上的對焦片32來進行望遠鏡100的對焦作業;最後,再將所述本體31及其上的對焦片32自遮光筒12分離,即可使用單筒式鏡筒組1及其內的光學鏡座2進行相關的觀測。
需額外說明的是,所述對焦片32的尺寸及其對焦區321所具備的具體紋路圖案可依據設計者需求而調整,本創作在此不加以限制。而於本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所述對焦片32的對焦區321呈圓形並界定有四個象限,所述對焦片32在上述四個象限內形成有多個第一紋路3211、多個第二紋路3212、及多個第三紋路3213。其中,上述多個第一紋路3211及多個第二紋路3212分別位於四個象限的其中兩個象限(如:圖8中的多個第一紋路3211位於左上角的象限,而多個第二紋路3212位於右上角的象限),而所述多個第三紋路3213則位於四個象限的其中另兩個象限 (如:圖8中的多個第三紋路3213位於下方的兩個象限。
更詳細地說,上述多個第一紋路3211彼此平行且長度彼此相異,並且多個第一紋路3211的其中一個第一紋路3211’連接於上述對焦區321的圓心C。上述多個第二紋路3212彼此平行且長度彼此相異,並且多個第二紋路3212的其中一個第二紋路3212’連接於所述對焦區321的圓心。上述多個第三紋路3213彼此平行且長度彼此相異,並且多個第三紋路3213的其中一個第三紋路3213,連接於所述對焦區321的圓心C。
其中,連接於所述對焦區321圓心C的第一紋路3211’、第二紋路3212’、及第三紋路3213’共同構成一Y字形紋路。也就是說,上述第一紋路3211’、第二紋路3212’、及第三紋路3213’的長度大致等同於所述對焦片32的對焦區321半徑,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另,上述第一紋路3211’與第二紋路3212’相夾形成有一銳角,第一紋路3211’與第三紋路3213’相夾形成有一鈍角,且其角度等同於所述第二紋路3212’與第三紋路3213’所相夾形成的一銳角。
再者,所述Y字形紋路以外的每個第三紋路3213連接於一個第一紋路3211或一個第二紋路3212、並相夾形成有一鈍角,而未連接於所述第三紋路3213的多個第一紋路3211分別連接於未連接於第三紋路3213的多個第二紋路3212,並且相連接的每個第一紋路3211與相對應第二紋路3212相夾形成一銳角。
需額外說明的是,所述對焦片32於本實施例中為一透明板,而上述多個第一紋路3211、多個第二紋路3212、及多個第三紋路3213則是成形在對焦片32上的非透明紋路。此外,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對焦片32也可以是一非透明板,並且上述對焦片32的多個第一紋路3211、多個第二紋路3212、及多個第三紋路3213則皆以鏤空孔的方式呈現,但所述第一紋路3211、第二紋路3212、及第三紋路3213之間可以無需相互連接。
再者,本實施例的對焦片32是以收容於上述本體31的容置部313內,但本創作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在本創作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對焦片32也可以是與上述本體31及蓋體33分開存放,並且當欲將所述望遠鏡100進行對焦作業時,再將蓋體33分離於上述本體31,而後將上述對焦片32定位於所述本體31的承載部311上。
[本創作實施例的技術功效]
依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其通過可彼此拆分的本體與蓋體配合,以使本體能夠用來定位上述對焦片,進而有效地簡化上述望遠鏡的對焦作業、並能提升所述對焦式遮蓋的附加價值。
進一步地說,由於所述望遠鏡內的透鏡的中心光軸是穿過上述對焦式遮蓋,所以本實施例的對焦式遮蓋透過上述相對位置,而形成有能夠定位所述對焦片的本體,藉以使對焦片的位置能夠通過本體而對應於上述望遠鏡內的透鏡的中心光軸,進而使對焦式遮蓋能夠用來精準地實現上述望遠鏡的對焦作業。
又,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對焦式遮蓋,其能透過所述本體結構設計而有效地搭配於上述蓋體、對焦片、及遮光筒的末端部,藉以在不大幅變動現有遮蓋外輪廓的情況下,有效地提升對焦式遮蓋的價值。
另,本創作實施例所公開的對焦片,其可以是在透明板上形成有具體紋路圖案所構成,並且通過上述具體紋路圖案(如:第一紋路、第二紋路、及第三紋路)的設計,而能有效地提升所述對焦片的對焦效果與價值。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用來侷限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凡依本創作申請保護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Claims (10)

  1. 一種望遠鏡,包括:一單筒式鏡筒組,包含:一鏡筒;及一遮光筒,可移動地套設於所述鏡筒;一光學鏡座,設置於所述遮光筒內並固定在所述鏡筒上,所述光學鏡座包含有一管體及位於所述管體內且彼此間隔設置的多個透鏡;以及一對焦式遮蓋,可分離地裝配於所述遮光筒的末端部,並且所述對焦式遮蓋包含有:一本體,呈管狀且內緣形成有一承載部,所述本體在所述承載部的相反兩側分別形成有一連接部及一容置部;其中,所述本體的所述連接部可分離地裝配於所述遮光筒的所述末端部;一對焦片,可分離地定位在所述承載部並且位於所述容置部的內側;及一蓋體,可分離地組裝於所述容置部,並且所述對焦片位於所述承載部與所述蓋體之間,以使所述蓋體能遮蔽所述對焦片。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望遠鏡,其中,所述承載部包含有多個定位結構,所述對焦片具有一對焦區以及位於所述對焦區外側的一安裝區,並且所述安裝區形成有多個配合結構,所述對焦片通過多個所述配合結構組接於多個所述定位結構,以與所述本體保持彼此的相對位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望遠鏡,其中,所述容置部的高度小於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所述本體的所述容置部形成有一螺紋結構,而所述蓋體設有一螺紋部,所述蓋體能通過所述螺紋部旋接於所述螺紋結構,以組裝於所述本體的所述容置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望遠鏡,其中,所述對焦式遮蓋進一步包含有一配合層,並且所述配合層固定於所述本體的所述連接部的內表面,以使所述配合層壓迫地抵接於所述遮光筒的所述末端部。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望遠鏡,其中,所述對焦片具有呈圓形的一對焦區及位於所述對焦區外側的一安裝區,所述對焦區界定有四個象限並形成有:多個第一紋路及多個第二紋路,分別位於四個所述象限的其中兩個所述象限;其中,多個所述第一紋路彼此平行,並且多個所述第一紋路的其中一個所述第一紋路連接於所述對焦區的圓心;多個所述第二紋路彼此平行,並且多個所述第二紋路的其中一個所述第二紋路連接於所述對焦區的所述圓心;及多個第三紋路,位於四個所述象限的其中另兩個所述象限;其中,多個所述第三紋路彼此平行,並且多個所述第三紋路的其中一個所述第三紋路連接於所述對焦區的所述圓心,而連接於所述圓心的所述第一紋路、所述第二紋路、及所述第三紋路共同構成一Y字形紋路。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望遠鏡,其中,所述Y字形紋路以外的每個所述第三紋路連接於一個所述第一紋路或一個所述第二紋路、並相夾形成有一鈍角,而未連接於所述第三紋路的多個所述第一紋路分別連接於未連接於所述第三紋路的多個所述第二紋路,並且相連接的每個所述第一紋路與相對應所述第二紋路相夾形成一銳角。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望遠鏡,其中,所述對焦片為一透明板並具有一對焦區及位於所述對焦區外側的一安裝區,所述安裝區可分離地定位在所述承載部,所述承載部呈環形且朝向所述對焦片正投影所形成的一投影區域,其圍繞在所述對焦區的外側。
  8. 一種望遠鏡的對焦式遮蓋,包括:一本體,呈管狀且內緣形成有一承載部,所述本體在所述承載部的相反兩側分別形成有一連接部及一容置部;其中,所述本體的所述連接部用來可分離地裝配於一筒狀體;一對焦片,可分離地定位在所述承載部;以及一蓋體,可分離地組裝於所述容置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望遠鏡的對焦式遮蓋,其中,所述對焦式遮蓋進一步包含有一配合層,並且所述配合層固定於所述本體的所述連接部的內表面;所述容置部的高度小於所述連接部的高度,所述本體的所述容置部形成有一螺紋結構,而所述蓋體設有一螺紋部,所述蓋體能通過所述螺紋部旋接於所述螺紋結構,以組裝於所述本體的所述容置部;所述承載部包含有多個定位結構,所述對焦片具有一對焦區以及位於所述對焦區外側的一安裝區,並且所述安裝區形成有多個配合結構,所述對焦片通過多個所述配合結構組接於多個所述定位結構,以與所述本體保持彼此的相對位置。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望遠鏡的對焦式遮蓋,其中,所述對焦片為一透明板並具有呈圓形的一對焦區及位於所述對焦區外側的一安裝區,所述對焦區界定有四個象限並形成有:多個第一紋路及多個第二紋路,分別位於四個所述象限的其中兩個所述象限;其中,多個所述第一紋路彼此平行,並且多個所述第一紋路的其中一個所述第一紋路連接於所述對焦區的圓心;多個所述第二紋路彼此平行,並且多個所述第二紋路的其中一個所述第二紋路連接於所述對焦區的所述圓心;及多個第三紋路,位於四個所述象限的其中另兩個所述象限;其中,多個所述第三紋路彼此平行,並且多個所述第三紋路的其中一個所述第三紋路連接於所述對焦區的所述圓心,而連 接於所述圓心的所述第一紋路、所述第二紋路、及所述第三紋路共同構成一Y字形紋路;其中,所述Y字形紋路以外的每個所述第三紋路連接於一個所述第一紋路或一個所述第二紋路、並相夾形成有一鈍角,而未連接於所述第三紋路的多個所述第一紋路分別連接於未連接於所述第三紋路的多個所述第二紋路,並且相連接的每個所述第一紋路與相對應所述第二紋路相夾形成一銳角。
TW106219034U 2017-12-22 2017-12-22 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 TWM561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9034U TWM561800U (zh) 2017-12-22 2017-12-22 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9034U TWM561800U (zh) 2017-12-22 2017-12-22 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1800U true TWM561800U (zh) 2018-06-11

Family

ID=6325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9034U TWM561800U (zh) 2017-12-22 2017-12-22 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1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1948B (zh) 鏡頭模組
TWI504922B (zh) 鏡頭模組
TW201310104A (zh) 鏡頭模組
TWI530725B (zh) 鏡頭模組
JP7302944B2 (ja) 多重画像描画装置
US20160161699A1 (en) Lens module
TW201307935A (zh) 鏡頭模組
JP2021114478A5 (zh)
WO2019233478A1 (zh) 潜望式镜头和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18123851A1 (ja) レンズ保持構造、及び、車両用灯具
TW201305646A (zh) 鏡頭模組
CN212781313U (zh) 一种遮光片及镜头模组
TWM561800U (zh) 望遠鏡及其對焦式遮蓋
JP2009054977A (ja) 焦点可変led光源ベース
US7423815B2 (en) Adjustable lens device
TW201310075A (zh) 鏡片及具有該鏡片的相機模組
US20210072519A1 (en) Imaging le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shielding element
JP2015118902A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光学レンズ
JP2020027295A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WO2018123850A1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9129794A (ja) スポットライト
CN109991727B (zh) 望远镜及其对焦式遮盖
TWI691782B (zh)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0564409B2 (en) Telescope and focus cover thereof
US10941917B2 (en) Lighting tool for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