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0143U - 壓接手工具 - Google Patents
壓接手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60143U TWM560143U TW106218432U TW106218432U TWM560143U TW M560143 U TWM560143 U TW M560143U TW 106218432 U TW106218432 U TW 106218432U TW 106218432 U TW106218432 U TW 106218432U TW M560143 U TWM560143 U TW M56014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rimping
- caliper body
- hand tool
- guiding
- calip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壓接手工具,用以將纜線與殼體壓接在一起。壓接手工具包括第一鉗體、第二鉗體、連動件、壓接組件以及拴鎖件。第一鉗體具有至少一導引結構。第二鉗體樞接於第一鉗體以相互旋轉而開闔。連動件樞接第二鉗體,連動件具有拴鎖槽。壓接組件樞接連動件且可滑動地耦接導引結構。當殼體與線芯置入第一鉗體後,第二鉗體與第一鉗體相對閉闔以通過連動件驅動壓接組件沿導引結構移動,而將殼體與纜線壓接在一起。拴鎖件可移動地插設於第一鉗體與連動件的拴鎖槽,拴鎖件具有同軸異徑結構,以拴鎖於拴鎖槽的其中一端。
Description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壓接工具,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壓接手工具。
電子產品、電子設備或電子儀器之間的訊號傳遞,通常係透過導電線對接來傳遞,而導電線的對接通常需要透過導電線固定於連接器,再與另一連接器對接而達到電性連接的效果。
目前各種訊號線材及訊號接頭已廣泛運用於訊號傳輸上,例如網路線與RJ45接頭用以傳輸網路訊號,以及電話線與RJ11接頭用以傳輸電話訊號等,而為了將線材連接至所需之設備上,線材之終端通常會連接對應的接頭而形成纜線連接器的狀態,此時就需利用特定的線材壓接工具將線材與接頭相互連接固定。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壓接手工具,用以將纜線的多條線芯壓接至殼體而形成纜線連接器。
本新型創作的壓接手工具,用以將纜線與殼體壓接在一起而形成連接器。壓接手工具包括第一鉗體、第二鉗體、連動件、壓接組件以及拴鎖件。第一鉗體具有導引結構。第二鉗體樞接於第一鉗體,以與第一鉗體相互旋轉而開闔。連動件樞接第二鉗體,連動件具有拴鎖槽。壓接組件樞接連動件且可滑動地耦接導引結構的至少局部,其中當殼體與線芯置入第一鉗體後,第二鉗體與第一鉗體相對樞轉且閉闔,以通過連動件驅動壓接組件沿導引結構移動,而將殼體與線芯壓接在一起。拴鎖件可移動地插設於第一鉗體與連動件的拴鎖槽,該拴鎖件具有同軸異徑結構,以拴鎖於拴鎖槽的其中一端。
基於上述,壓接手工具藉由彼此樞接的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並搭配以連動件在上述二者之間,以讓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相互轉動時,連動件得以自身轉動及導引結構而驅動壓接組件沿一軸向運動,以讓訊號線與殼體藉此而相互壓接在一起。同時,藉由拴鎖件與連動件的拴鎖槽的內、外徑相互搭配,而讓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相互閉闔時,使用者能藉由拴鎖件將連動件固定於一處,以達到對鉗體的卡扣效果。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是依照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壓接手工具的示意圖。圖1B以另一視角繪示圖1A的壓接手工具。圖2繪示圖1A的纜線與殼體的壓接示意。請同時參考圖1A、圖1B與圖2,壓接手工具100用以將訊號線200的多條線芯210壓接在一起,藉以形成纜線連接器。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座標X-Y-Z以利於構件描述。圖2繪示圖1的纜線200與殼體300於壓接時的狀態,其中先以芯線210穿設過殼體300後,再藉由壓接手工具100而將多個導電片310對應地壓接在多條線芯210上,以使兩者電性導通並成為纜線連接器,同時也將殼體300的壓接塊314壓接於纜線200以達到固定效果。在本實施例中,壓接手工具100包括彼此樞接在一起的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彼此經由相對旋轉而產生開闔動作,且使用者以手即可握持操作。舉例來說,使用者以拇指或手掌接近拇指的部分抵靠第二鉗體120,而以其餘四指握持第一鉗體110,便能輕易地且省力地以單手操作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進行開闔動作,以在將殼體300與纜線200一同置入位於第一鉗體110的壓接槽SL後,即可執行所述開闔(壓接)動作。
圖3A繪示壓接手工具的爆炸圖。請參考圖3A,在本實施例中,壓接手工具100包括第一鉗體110、第二鉗體120、連動件130、壓接組件140與拴鎖件170,其中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沿Z軸而以連結件165樞接在一起並因此相對開闔,同時附加以彈性件161以在相對閉闔後能提供復位機制(從閉闔狀態轉換至展開狀態)。再者,連動件130的一端經由連結件162而樞接於第二鉗體120,壓接組件140經由連結件164而樞接於連動件130,且第一鉗體110還具有導引結構以供壓接組件140移動並得以沿Y軸進出設置於第一鉗體110的壓接槽SL。如此一來,第一鉗體110與其導引結構、第二鉗體120與連動件130便得以形成滑動連桿組,以藉由第一鉗體110、第二鉗體120的沿Z軸的相對旋轉達到驅使壓接組件140沿Y軸移動的效果。
圖3B繪示壓接手工具的部分構件爆炸圖。請同時參考圖3A與圖3B,第一鉗體110具有導引基座113,且導引基座113具有前述壓接槽SL,以沿Z軸貫穿第一鉗體110的結構本體,而得以導引殼體300與纜線200置入,同時,導引基座113包括部件113a與部件113b,其中部件113a具有導引槽113c,而部件113b具有導引槽113d,所述導引槽113c、113d用以提供壓接組件140的第一壓接件141與第二壓接件142分別沿Y軸移動的導引效果。如此一來,導引基座113(或第一鉗體110)可被視為具有彼此異向的雙導引結構,其中一導引結構用以導引壓接組件140,其中之另一導引結構用以導引殼體300與纜線200,且進一步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雙導引結構的導引方向彼此正交。
大體而言,本實施例的第一鉗體110是由本體111與一對側板112a、112b而構成讓連動件130與壓接組件140能在其中活動的空間及導引結構,其中本體111藉由組裝導引基座113以及側板112a、112b上的開口,而形成所述的壓接槽SL。另外,本體111及導引基座113的凸部結構、滑槽結構或者是足以支撐並維持連動件130及壓接組件140移動,尤其是使壓接組件140僅沿Y軸移動之相關結構者,例如包括側板112a、112b上的擴孔112c、112d與連結件164,均能被視為第一鉗體110的導引結構。
圖4A與圖4B分別以不同視角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側視圖。圖5A與圖5B分別以不同視角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側視圖。在此,圖4A與圖4B是以相對側視視角繪示壓接手工具100的展開狀態,且省略側板112a與112b,圖5A與圖5B是以相對側視視角繪示壓接手工具100的閉闔(壓接)狀態,也省略側板112a與112b。請同時參考圖4A至圖5B並對照圖3所示的構件,在本實施例中,壓接組件140包括第一壓接件141與第二壓接件142,兩者除了藉由連結件163而並聯之外,並沿Z軸位於導引基座113的相對兩側,同時也與連動件130藉由連結件164而彼此樞接在一起,同時,連結件164尚可滑動地耦接於側板112a、112b上的擴孔112c、112d,據以使第一鉗體110提供連動件130與壓接組件140滑動與限位的功能,因此隨著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相互旋轉開闔,而通過連動件130完成驅動壓接組件140的目的。
圖6A至圖6D分別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局部剖面圖。請先參考圖6A與圖6B,其繪示壓接手工具100於拴鎖件170處的局部剖面圖,其中圖6A對應如圖4A、4B所示的展開狀態,圖6B對應如圖5A、5B的閉闔狀態。再者,經對照圖3A所示構件即能清楚得知,本實施例的連動件130具有拴鎖槽131,其具有不同內徑的第一端A3與第二端A4,且如圖3A所示,第一端A3的內徑大於第二端A4的內徑。需說明的是,拴鎖槽131可視為擴孔槽,而第三端A3的內徑是一路維持其尺寸並形成槽孔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說僅第四端A4處的內徑才予以擴增,其內徑的變化從相關圖式已能清楚得知。
相對應地,拴鎖件170包括桿體171與O型環172,其中桿體171為同軸異徑結構,即桿體171區分為不同外徑的第一段A1與第二段A2,且第一段A1的外徑大於第二段A2的外徑。此外,桿體171還具有凹槽171a,而O型環172套設於凹槽171a後,桿體171再穿設於第一鉗體110的本體111,同時藉由O型環172與本體111之間產生摩擦而避免從第一鉗體110滑脫。同時,O型環172也能提供拴鎖件170與第一鉗體110之間的緩衝而避免磨損。基於上述,當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處於相對展開的狀態時,由於是以桿體171的第二段A2對應於拴鎖槽131的第一端A3及槽孔的主要部分,由於第二段A2的外徑小於第一端A3及槽孔的內徑,如圖6A所示,因此連動件130能順利地被驅動以在第一鉗體110內移動。當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處於相互閉闔的狀態時,此時連動件130因移動而使拴鎖件170對應至第二端A4,如圖6B所示,此時使用者能藉由驅動拴鎖件170的桿體171沿Z軸移動,而使第一段A1伸入連動件130之拴鎖槽131的第二端A4,而讓拴鎖件170將連動件130固定於該處,而使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藉此達到卡扣效果而維持閉闔狀態。換句話說,拴鎖件170的移動軸向(Z軸)實質上是連動件130及其拴鎖槽131所處之移動平面(X-Y平面)的法線。
請參考圖6C與圖6D,其繪示壓接動作過程的示意,其中6C可對應圖4A、4B的展開狀態,圖6D可對應圖5A、5B的閉闔狀態。如圖1A、圖2與圖6C所示,使用者先行將纜線200的線芯210穿過殼體300的穿孔312後,再將兩者一同置入壓接槽SL,此時便如圖6C所示。接著,當使用者施力於第一鉗體110、第二鉗體120而進行壓接動作時,壓接組件140受驅動而沿Y軸移動,其中第一壓接件141將導電片310壓接於線芯210而產生電性導通的效果,而第二壓接件142將壓接塊314壓接於纜線200的絕緣部分,而將纜線200與殼體300固定在一起。同時,如圖3A與圖3B所示,壓接手工具100還包括第一刀具151,其組裝於第一壓接塊141上而能隨第一壓接塊141沿Y軸同步移動,因此在進行壓接動作時,第一刀具151也會將線芯210超出殼體300的局部212予以切除,而使線芯210留在殼體300內的部分會與殼體300的開口端切齊。
圖7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局部示意圖。圖8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剪線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3A、圖7與圖8,在本實施例中,壓接手工具100還包括理線槽180,其設置於第一鉗體110且位於壓接槽SL的上方,理線槽180用以讓使用者對纜線200的線芯210予以整理梳齊,尤在如圖8所示的閉闔狀態下,第二鉗體120壓至第一鉗體110且底靠於理線槽180上,而有利於使用者進行所述整理線芯210的動作。
此外,壓接手工具100還包括第二刀具152,其設置於第二鉗體120,而第一鉗體110還具有切線槽111a,以讓使用者能藉由閉闔第一鉗體110與第二鉗體120而作為切除纜線200之用,也藉此讓壓接手工具100提高其操作便利性,亦即由上述理線槽180與第二刀具152、切線槽111a的配置,而讓纜線連接器的壓接過程中所需的理線、切線動作能藉由壓接手工具100而一併完成,以節省使用者的操作時間。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的上述實施例中,壓接手工具藉由彼此樞接的第一鉗體與第二鉗體,並搭配以連動件在兩者之間,以讓鉗體的相對樞轉運動以及其中一鉗體的導引結構,而讓連動件受鉗體驅動時能產生樞轉與移動,以一併帶動壓接組件對訊號線與殼體進行壓接動作,由於連動件與壓接組件實質上設置於其中一鉗體,且設置於鉗體的多個壓接槽能對應不同形式的殼體與訊號線,因此除有效縮減體積外並提高壓接手工具的適用範圍外,使用者也能以簡單握持方式操作壓接手工具。
再者,壓接組件上設置有第一刀具,其隨著壓接組件而進出壓接槽,用以將訊號線突出於殼體之外的線芯切除,而讓殼體內的線芯能與殼體的出口端保持切齊的狀態,也能因與壓接動作同步進行而有效地節省壓接的時間與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此外,壓接手工具還藉由設置於鉗體上的理線槽、第二刀具與切線槽,以提供使用者在進行纜線連接器的壓接動作時還會附帶的理線、切線等動作。因此單以壓接手工具即能完成上述動作而有效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壓接手工具還包括拴鎖件,其為同軸異徑結構,搭配於連動件的拴鎖槽的內徑變化,以在鉗體相互閉闔時藉由拴鎖件使鉗體達到卡扣效果,以讓鉗體維持於閉闔狀態而有助於壓接手工具的收納。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壓接手工具
110‧‧‧第一鉗體
111‧‧‧本體
111a‧‧‧切線槽
112a、112b‧‧‧側板
113‧‧‧導引基座
113a、113b‧‧‧部件
113c、113d‧‧‧導引槽
120‧‧‧第二鉗體
130‧‧‧連動件
131‧‧‧拴鎖槽
140‧‧‧壓接組件
141‧‧‧第一壓接件
142‧‧‧第二壓接件
151‧‧‧第一刀具
152‧‧‧第二刀具
161‧‧‧彈性件
162、163、164、165、166、167、168‧‧‧連結件
110‧‧‧第一鉗體
111‧‧‧本體
111a‧‧‧切線槽
112a、112b‧‧‧側板
113‧‧‧導引基座
113a、113b‧‧‧部件
113c、113d‧‧‧導引槽
120‧‧‧第二鉗體
130‧‧‧連動件
131‧‧‧拴鎖槽
140‧‧‧壓接組件
141‧‧‧第一壓接件
142‧‧‧第二壓接件
151‧‧‧第一刀具
152‧‧‧第二刀具
161‧‧‧彈性件
162、163、164、165、166、167、168‧‧‧連結件
170‧‧‧拴鎖件
171‧‧‧桿體
171a‧‧‧凹槽
172‧‧‧O型環
200‧‧‧纜線
210‧‧‧線芯
300‧‧‧殼體
310‧‧‧導電片
312‧‧‧穿孔
314‧‧‧壓接塊
A1‧‧‧第一段
A2‧‧‧第二段
A3‧‧‧第一端
A4‧‧‧第二端
SL‧‧‧壓接槽
X-Y-Z‧‧‧直角座標
圖1A是依照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壓接手工具的示意圖。 圖1B以另一視角繪示圖1A的壓接手工具。 圖2繪示圖1A的纜線與殼體的壓接示意。 圖3A繪示壓接手工具的爆炸圖。 圖3B繪示壓接手工具的部分構件爆炸圖。 圖4A與圖4B分別以不同視角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側視圖。 圖5A與圖5B分別以不同視角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側視圖。 圖6A至圖6D分別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局部剖面圖。 圖7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局部示意圖。 圖8繪示壓接手工具的剪線示意圖。
Claims (11)
- 一種壓接手工具,用以將一纜線與一殼體壓接在一起而形成一連接器,該壓接手工具包括:一第一鉗體,具有一導引結構;一第二鉗體,樞接於該第一鉗體,以與該第一鉗體相互旋轉而開闔,一連動件,樞接該第二鉗體,該連動件具有拴鎖槽;一壓接組件,樞接該連動件且可滑動地耦接該導引結構的至少局部,其中當該殼體與該纜線置入該第一鉗體後,該第二鉗體與該第一鉗體相對閉闔以通過該連動件驅動該壓接組件沿該導引結構移動,而將該殼體與該纜線壓接在一起;以及一拴鎖件,可移動地插設於該第一鉗體與該連動件的該拴鎖槽,該拴鎖件具有同軸異徑結構,以拴鎖於該拴鎖槽的其中一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導引結構具有彼此相異的雙導引部,遠離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的樞接處,其中一導引部用以導引該壓接組件,其中另一導引部用以導引該殼體與該纜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所述雙導引部的導引方向彼此正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第一鉗體包括:一本體,該第一鉗體樞接於該本體;以及 一導引基座,設置於該本體內,該導引基座具有所述雙導引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第一鉗體包括:一本體,該第一鉗體樞接於該本體;以及一導引基座,設置於該本體內,該導引基座具有與該壓接組件耦接的該導引結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壓接組件包括:一對壓接件,同軸樞接於該連動件且分別可滑動地耦接於該導引基座的相對兩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第一鉗體還包括:一對側板,分別組裝於該本體的相對兩側,該對側板與該導引基座形成一壓接槽,該殼體與該纜線受該壓接槽導引而移入該第一鉗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還包括:一第一刀具,組裝於該壓接組件並隨該壓接組件移動,在該壓接組件將該纜線與該殼體壓接在一起的同時,該第一刀具切齊該纜線的多條線芯凸出於該殼體外的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還包括: 一第二刀具,組裝於該第二鉗體以隨該第二鉗體移動,而該第二鉗體具有一切線槽,當該第二鉗體朝向該第一鉗體閉闔時,該第二刀具隨該第二鉗體移動而移入該切線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其中該拴鎖槽呈一擴孔槽結構,具有不同內徑的端部,以與所述同軸異徑結構的該拴鎖件對應,以在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相互閉闔時,該拴鎖件卡固於端部而固定該連動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壓接手工具,還包括:一理線槽,設置於該第一鉗體且位於該壓接組件上方,該纜線的多條線芯適於藉由該理線槽梳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218432U TWM560143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壓接手工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218432U TWM560143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壓接手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60143U true TWM560143U (zh) | 2018-05-11 |
Family
ID=62951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218432U TWM560143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壓接手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6014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41193B (zh) * | 2017-12-12 | 2018-11-11 |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 壓接手工具 |
TWI708664B (zh) * | 2020-01-21 | 2020-11-01 | 亨龍工業有限公司 | 壓切工具 |
-
2017
- 2017-12-12 TW TW106218432U patent/TWM560143U/zh unkno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41193B (zh) * | 2017-12-12 | 2018-11-11 | 加捷實業有限公司 | 壓接手工具 |
US11025024B2 (en) | 2017-12-12 | 2021-06-01 | Jetool Corp. | Crimping hand tool |
TWI708664B (zh) * | 2020-01-21 | 2020-11-01 | 亨龍工業有限公司 | 壓切工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57417B1 (ko) | 커넥터를 머시닝하기 위한 탈부착 가능한 카세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크림프 도구 | |
US20100071202A1 (en) | Cable-crimping tool for connectors | |
TWI641193B (zh) | 壓接手工具 | |
US11909160B2 (en) | Crimping hand tool | |
TWM560143U (zh) | 壓接手工具 | |
TWI669872B (zh) | 壓接手工具 | |
TWI669871B (zh) | 壓接手工具 | |
TWM559529U (zh) | 壓接手工具 | |
TWM612620U (zh) | 壓接手工具 | |
JP2020023027A (ja) | 圧着工具 | |
TWM556040U (zh) | 具空間置換之電性連接組體 | |
TW202415182A (zh) | 電子設備的遮蓋裝置 | |
TWI666096B (zh) | 可拆卸接頭加工卡匣及應用其之夾鉗工具 | |
TWM629593U (zh) | 壓接鉗 | |
TWM578896U (zh) | Crimp tool | |
TWM475087U (zh) | 壓接元件及其壓接工具 | |
TW201424166A (zh) | 複合式轉接插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