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8579U - 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 - Google Patents

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8579U
TWM558579U TW106218596U TW106218596U TWM558579U TW M558579 U TWM558579 U TW M558579U TW 106218596 U TW106218596 U TW 106218596U TW 106218596 U TW106218596 U TW 106218596U TW M558579 U TWM558579 U TW M55857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elastic pad
elastic
back panel
seat ba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8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ue-Sheng Xiao
Original Assignee
Chern Shing To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n Shing To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n Shing Top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18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8579U/zh
Publication of TWM558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8579U/zh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一種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主要該彈性墊係結合於椅背板上而可經由彈性墊兩端的弧曲度改變而調整外覆的椅背曲線者,其中彈性墊的固定端是結合於椅背板的一端,且椅背板係設置坡度構件以供彈性墊活動端靠置,俾可在操作活動端改變弧曲度時可以沿著坡度構件滑動,提昇椅背曲線的變形量。

Description

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
本創作係一種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主要係令彈性墊結合的椅背板係設置有坡度構件供彈性墊的活動端靠置,俾可在操作活動端改變弧曲度時可以沿著坡度構件滑動,產生前後方向的位移量,藉以提昇椅背曲線的變形量,讓使用者的腰、背在躺靠時獲得更明顯的支撐效果。
基於人體工學設計的理念,座椅的椅背通常都具有弧曲度的設計,藉以合乎使用者躺靠時的腰、背曲線而提供完整的支撐,然而每個使用者的身高、體型都不相同,所以在近年來的設計中都是在椅背中設置有彈性墊來解決此一問題。
在習知彈性墊的設計中主要都是一具有弧曲度的彈性板結構,其中一端為固定端固定結合在椅背板上,而另一端則為活動端靠置在椅背板上,復於固定端與活動端之間再經由導線連結後而可經由調整器牽引、控制導線長度(或於固定端與活動端之間經由彈簧連結),在導線長度改變後即可改變彈性墊活動端與固定端的相對距離,致使彈性墊的弧曲度改變,讓包覆在彈性墊外部的椅背曲線獲得調整,藉以因應不同使用者的腰、背躺靠需求,然而因為彈性墊的活動端僅是在幾近平滑面的椅背板上滑動而已,所以拱起的彈性墊將椅背頂出的前後方向位移量並不明顯,往 往只能經由加大彈性墊的尺寸、增加導線長度來解決此一問題,但卻又會造成成本高昂的缺失。
本創作人鑑於上述之問題,深覺習用彈性墊的調整設計已達成熟,因此必須經由其他結構的輔助設計來有效發揮彈性墊的功能,所以遂以其多年從事椅具相關設計的經驗,積極研發改良,在各方條件的審慎考量下,終於開創出本結構之組成,將可完全解決習用之問題。
本創作係一種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主要該彈性墊係結合於椅背板上而可經由彈性墊兩端的弧曲度改變而調整外覆的椅背曲線者,其中彈性墊的固定端是結合於椅背板的一端,且椅背板係設置坡度構件以供彈性墊活動端靠置,因此在實施後將可達到下述之效能: 本創作的椅背板係設置有坡度構件供彈性墊的活動端靠置,因此在操作彈性墊改變弧曲度時,可令彈性墊的活動端沿著坡度構件滑動,讓彈性墊可以經由弧曲度改變以及順著坡度構件滑動都能產生前後方向的位移量,達到效果相乘的效益,所以椅背曲線的變形量可以大幅提昇,讓使用者的腰、背在躺靠時獲得更明顯的支撐效果。
本創作椅背板的坡度構件可為斜面或弧曲面,斜面的坡度構件設計可令彈性墊的弧曲度快速調整,而弧曲面的坡度構件設計則可令弧曲度的調整更為平順,且弧曲面連續凹凸弧曲的設計則可產生段落式弧曲度改變的躺靠觸感,讓椅背支撐使用者腰、背的人體工學效益更加完善。
1‧‧‧彈性墊
11‧‧‧固定端
12‧‧‧活動端
2‧‧‧椅背板
21‧‧‧坡度構件
3‧‧‧椅背
4‧‧‧調整器
5‧‧‧導線
第一圖:係本創作之結構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結構組成參考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實施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另一結構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再一結構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人員能確實明瞭本創作之結構組成及其所能達成之功能效益,餘下,茲配合圖式列舉實施例,詳細介紹說明如后:本創作係一種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主要該彈性墊1係結合於椅背板2上而可經由彈性墊1兩端的弧曲度改變而調整外覆的椅背3曲線者,其中彈性墊1的固定端11是結合於椅背板2的一端,且椅背板2設有供彈性墊1活動端12滑動路徑(行程)予以靠置的坡度構件21(如第一、二圖所示),俾可在操作活動端12改變彈性墊1弧曲度時,活動端12可以沿著坡度構件21滑動產生前後方向的位移量(如第三圖所示),提昇椅背3(椅背3泛指座椅的椅背或背墊型式的椅背)曲線的變形量。
其中,上述坡度構件21不僅可以一體成型於椅背板2上,亦可採用分離式構件而結合在椅背板2上(如第四圖所示),且坡度構件21的坡度可為斜面或弧曲面(如第五圖所示),該坡度包括有順向坡度和逆向坡度,且弧曲面進一步包括有連續凹凸弧曲者,而且坡度構件21供活動端12靠置的接觸面可為線狀和面狀。
藉由上述之構件,將彈性墊1的固定端11結合於椅背板2的一端,且令彈性墊1活動端12靠置於坡度構件21上(坡度構件21可對應彈性墊1設置的型式而位於上方或下方,即彈性墊1可以活動端12安裝在椅背板2的上方或下方,如第六圖所示),即可令椅背3(包括緩衝材料及布套,由於屬習知技藝,所以不再贄述)覆置於彈性墊1、椅背板2外部而完成結合。因此當使用者在躺靠在椅背3時,即可經由調整器4牽引、控制固定端11與活動端12之間的導線5長度,藉以拉動活動端12於坡度構件21上滑動,此時彈性墊1的弧曲度變化除了可經由固定端11與活動端12的相對距離改變而產生,且活動端12順著坡度構件21的滑動更可加大彈性墊1的弧曲度變形量(固定端與活動端之間經由彈簧連結的彈性墊,則是常態令活動端位於坡度構件21末端,俾可在承受躺靠力時順著坡度構件21滑動位移),所以使用者的腰、背在躺靠椅背3時可以獲得更明顯的支撐效果。
由於本創作椅背板2的坡度構件21可為斜面或弧曲面,斜面的坡度構件21設計可令彈性墊1的弧曲度快速調整,而弧曲面的坡度構件21設計則可令弧曲度的調整更為平順,且弧曲面設置連續凹凸弧曲則可產生段落式弧曲度改變的躺靠觸感,讓椅背3支撐使用者腰、背的人體工學效益更加完善。

Claims (7)

  1. 一種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主要該彈性墊係結合於椅背板上而可經由彈性墊兩端的弧曲度改變而調整外覆的椅背曲線,該彈性墊的固定端是結合於椅背板的一端,其特徵在於:椅背板設有供彈性墊活動端滑動路徑予以靠置的坡度構件,俾可在操作活動端改變彈性墊弧曲度時可以沿著坡度構件滑動產生前後方向的位移量,提昇椅背曲線的變形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其中坡度構件係一體成型於椅背板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其中坡度構件係分離式構件而結合在椅背板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其中坡度構件的坡度係為斜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其中坡度構件的坡度係為弧曲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其中坡度構件的坡度包括有順向坡度和逆向坡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其中坡度構件的坡度係連續凹凸弧曲的弧曲面。
TW106218596U 2017-12-13 2017-12-13 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 TWM558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8596U TWM558579U (zh) 2017-12-13 2017-12-13 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8596U TWM558579U (zh) 2017-12-13 2017-12-13 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8579U true TWM558579U (zh) 2018-04-21

Family

ID=6264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8596U TWM558579U (zh) 2017-12-13 2017-12-13 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85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7309B (zh) * 2018-07-25 2019-11-21 晨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枕頭之結構改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7309B (zh) * 2018-07-25 2019-11-21 晨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枕頭之結構改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0190B1 (ko) 허리지지부가 구비된 의자
KR102433495B1 (ko) 자세 유지구
US9706848B2 (en) Waist supporting device equipped electric apparatus for lying and/or sitting
US7775601B2 (en) Back structure for a chair
JP2002119366A (ja) 椅 子
JP2014046128A (ja) 椅子及びその座板
JP2006231088A (ja) 椅子用基板および椅子
JP2007151582A (ja) 身体支持板及び椅子
TWM558579U (zh) 供彈性墊結合之椅背板結構
JP3144491U (ja) 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KR200425803Y1 (ko) 시트쿠션체가 슬라이딩되는 쇼파
CN207693274U (zh) 供弹性垫结合的椅背板结构
KR20130042727A (ko) 허리지지부가 구비된 의자
KR101378062B1 (ko) 의자
KR101263344B1 (ko) 책상용 쿠션
JP2012143634A (ja) 身体支持板及び椅子
TWI429412B (zh) Back support interlocking device
JP7078263B2 (ja) 椅子
JP6059505B2 (ja)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椅子
KR20120063643A (ko) 허리지지부가 구비된 의자
JP6501668B2 (ja) 便器装置
JP6416990B2 (ja) 椅子
TWI599333B (zh) A seat flexible lumbar support
TWM620294U (zh) 沙發之靠背前後調整裝置
JP3171110U (ja) ソファーベッ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