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2214U - 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 Google Patents
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52214U TWM552214U TW106206402U TW106206402U TWM552214U TW M552214 U TWM552214 U TW M552214U TW 106206402 U TW106206402 U TW 106206402U TW 106206402 U TW106206402 U TW 106206402U TW M552214 U TWM552214 U TW M55221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connectors
- disposed
- slots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尤指一種機櫃式的工業用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按,一般網路以及通信業的資訊機房,以及捷運、高鐵、高速公路等公共交通設施的控制中心,以及醫院與各種工業生產的控制中心都運用了大量的電腦與自動化設備。而這些資訊及電子設備的運作過程中,穩定不間斷的電源輸入為維持其正常運轉之基本條件,然而現階段公用電力系統,常受到輸配線路斷線及短路事故影響,造成電力用戶出現壓降或電力中斷等異常狀況。
不斷電系統中,主要由兩大類型的模組組成,其中一主要模組為電源模組,另一主要模組為電池模組。電池模組主要用以儲存電力,而電源模組則用以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並將轉換後的交流電輸出以供使用,同時控制電池模組的充電。
對於每一個工業用不斷電系統的使用者而言,其用電的需求狀況不一,因此必須依照預期的用電量、連接設備的多寡來調整及規劃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的數量。
然而現有的不斷電系統用以和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連接的介面彼此不同,而且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的形狀及尺寸也不相同,因此無法安裝於相同的機櫃插槽內,因此對於機櫃式不斷電系統而言,當使用者需求的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的數量不同時,便必須更改更改機箱的設計以容納不同數量的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且機箱內用以容納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的空間也無法相容。
由於以上原因,造成現有不斷電系統調整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數量極為不便,而使其使用彈性降低。故,如何藉由結構設計的改良,來提升不斷電系統的使用彈性,已成為該項事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高度可換性,能夠容易地依據使用者需求調整及規劃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數量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一種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包括:一機箱,所述機箱內部形成多個插槽;至少一電源模組,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能夠選擇性地插置於多個所述插槽的其中之一;至少一電池模組,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能夠選擇性地插置於多個所述插槽的其中之一;多個第一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選擇性地設置於多個所述插槽內;多個第二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設置於多個所述插槽內;多個所述插槽當中,用以容置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的所述插槽定義為第一型態插槽,用以容置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的所述插槽定義為第二型態插槽;多個所述第一型態插槽內分別設置有一所述第一連接器及一所述第二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型態插槽內分別設置一所述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二型態插槽的所述第二連接器設置的位置和所述第一型態插槽內的所述第二連接器的位置相互對應;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上對應所述第一連接器及所述第二連接的位置設置有一第一連接組件及一第二連接組件,當至少當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插入所述插槽內時,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一連接器電性連接,且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二連接器達成電性連接;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上對應於所述第二連接器的位置設置有另一第二連接組件,當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插入於所述插槽內時,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上的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插槽內的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
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分別具有多個交流輸出接腳及多個交流輸入接腳;且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具有多個直流輸入接腳及多個通訊連接接腳;每一所述電源模組透過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多個所述交流輸出接腳及多個所述交流輸入接腳電性連接,並透過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多個所述直流輸入接腳及多個所述通訊連接接腳達成電性連接;多個所述電池模組分別透過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多個所述直流輸入接腳達成電性連接。
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所述機箱還具有一背板,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和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插入於每一所述插槽內部時,至少一所述所述電源模組和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的後端靠近於所述背板;所述背板對應每一所述插槽的位置設有多個第一開口和多個第二開口,多個所述第一開口的位置對應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的位置,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分別選擇性地設置於多個所述第一開口中;多個所述第二開口的位置分別對應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設置於多個所述第二開口中。
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器設置於一第一連接基板上,並透過所述第一連接基板將所述第一連接器設置於所述第一開口上;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設置於一第二連接基板上,並透過所述第二連接基板將所述第二連接器設置於所述第二開口上。
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多個所述第一電路基板相對於所述第一連接器的一側面分別設置一第一匯流匯流排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電路基板相對於第二連接器的另一側面分別設置一第二匯流排連接器;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匯流銅排連接器分別和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一連接器電性連接,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匯流銅排連接器分別和
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多個所述第一匯流銅排連接器共同地透過一第一匯流銅排連接在一起,且多個所述第二匯流銅排連接器共同地透過一第二匯流銅排連接在一起。
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每一所述電源模組及每一所述電池模組分別具有一殼體,所述電源模組的殼體和所述電池模組的殼體分別形成能夠和每一所述插槽配合,而能夠插入於各個插槽內部的形狀及尺寸。
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背板對應於每一所述插槽的位置設置有通風口,所述電源模組及所述電池模組的殼體面向所述背板的一側面分別設有對應於所述通風口的排氣口,當所述電源模組及所述電池模組插入於多個所述插槽內時,所述電源模組及所述電池模組的所述排氣口分別對應於多個所述通風口。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包括:一機箱,所述機箱內部形成多個插槽;至少一電源模組,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能夠選擇性地插置於多個所述插槽的其中之一;至少一電池模組,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能夠選擇性地插置於多個所述插槽的其中之一;所述機箱位於每一所述插槽內分別設置一第一連接器及一第二連接器;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上對應於所述第一連接器及所述第二連接器的位置設置有一第一連接組件及一第二連接組件,當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插置於所述插槽內時,所述第一連接組件能夠和所述第一連接器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組件能夠和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上對應於所述第二連接器的位置設置有另一第二連接組件,當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插入於所述插槽內時,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上的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插槽內的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機箱內部容納不同數量的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時,不需變更機箱以及插槽的結構,而使其使用上更具
彈性。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1‧‧‧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10‧‧‧控制單元
11‧‧‧控制面板
20‧‧‧機箱
21‧‧‧背板
211‧‧‧通風口
22‧‧‧第一開口
23‧‧‧第二開口
24‧‧‧導引構件
25‧‧‧側壁
30‧‧‧插槽
40‧‧‧電源模組
41‧‧‧殼體
42‧‧‧排氣口
50‧‧‧電池模組
51‧‧‧殼體
52‧‧‧排氣口
60‧‧‧連接模組
61‧‧‧第一連接器
611‧‧‧第一連接基板
612‧‧‧第一匯流排連接器
613‧‧‧交流輸入接腳
614‧‧‧交流輸出接腳
62‧‧‧第二連接器
621‧‧‧第二連接基板
622‧‧‧第二匯流排連接器
623‧‧‧直流輸入接腳
624‧‧‧通訊連接接腳
625‧‧‧附加接腳
626‧‧‧通訊連接埠
63‧‧‧第一匯流銅排
64‧‧‧第二匯流銅排
71‧‧‧第一連接組件
72‧‧‧第二連接組件
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將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以及機箱部分側壁移除後所取的立體圖。
圖3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將電源模組及電池模組,以及機箱部分側壁移除後所取的前視圖。
圖4為本創作從圖3所取的局部放大視圖。
圖5為本創作使用的電源模組從背面所取的立體圖。
圖6為本創作使用的電池模組從背面所取的立體圖。
圖7為本創作模組化不斷電系統移除部分背面擋板狀態下所取的後側視圖。
圖8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前視圖。
圖9為本創作使用的連接模組由正面所取的立體圖。
圖10為本創作使用的連接模組由正面所取的立體圖。
圖11為本創作使用的連接模組的第一、二連接器與電源模組的第一、二連接組件的各個接腳連接方式的示意圖。
圖12為本創作使用的連接模組的第二連接器與電池模組的第二連接組件的各個接腳連接方式的示意圖。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模組化不斷電系統1,所述模組化不斷電系統1中包括:一機箱20,機箱20的內部形成多個相互並排的插槽30,每一所述插槽內分別可插置多個電源模組40,或插置多個電池模組50。機箱20的頂端還進一步設置一控制單元10,控制單元10具有一控制面板11,以供操作者觀察不斷
電系統的系統資訊,並供操作者進行操作。
機箱20內部的每一所述插槽30的寬度、高度、及深度均設計成相同的尺寸,且每一電源模組40及每一電池模組50分別具有一殼體41、51,且每一電源模組40的殼體41以及電池模組50的殼體51均設計成和每一所述插槽30相互配合的形狀及尺寸,因此使得每一個插槽30分別可以容納電源模組40的殼體41,或者是電池模組50的殼體41,因此使得每一個電源模組40及電池模組50能夠選擇性的插置於每一個插槽30之中。
機箱20還進一步具有一背板21以及位於背板21兩側邊的兩側壁25,機箱20的兩側壁25的內側面還進一步設置多個相對的導引構件24,每一所述導引構件24分別設置於兩側壁25的內側面對應於各個插槽30相互交界的位置處,用以區隔每一插槽30,並且導引電源模組40或電池模組50插入到每一插槽30當中。
所述背板21設置於機箱20的背面,且當每一所述電源模組40及電池模組50插入到所述插槽30內時,每一電源模組40及每一電池模組50的後端鄰近於所述背板21。
如圖2至圖4所示,所述背板21上對應每一插槽30的位置設有多個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且背板21上對應於各個插槽30的位置設置有多個第一開口22及第二開口23,當所述第一連接器61及第二連接器62安裝於背板21上時,每一第一連接器61分別從所述第一開口22露出於背板21的前側面,且每一第二連接器62分別從多個所述第二開口23露出於背板21的前側面。
如圖2及圖3所示,當所述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設置在第一開口21與第二開口22內時,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也同樣以水平方向並排在一起。且從機箱20的正面觀察,每一個插槽30內部的第一連接器61以垂直方向排列於一直線上,且每一個插槽30內的各個第二連接器62也以垂直方向排列
於同一直線上。
如圖7所示,從機箱20的背面觀察,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器61分別設置於一第一連接基板611上,且每一第二連接器62分別設置在一第二連接基板621上,且透過第一連接基板611與第二連接基板621能夠分別將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安裝於背板21上對應於各個第一開口22及第二開口23的位置上。透過上述設計,使得每一個第一連接器61和第二連接器62形成了可以容易安裝或拆卸的連接模組。本創作於機箱20的背面還設置有一第一匯流銅排63,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61透過所述第一匯流銅排63連接在一起;且所述機箱20的背面還設置有一第二匯流銅排64,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62透過所述第二匯流銅排64連接在一起。透過所述第一匯流銅排63,能夠使得各個插槽30內的多個第一連接器61相互連接,以及各個第二連接器62也能夠透過所述第二匯流銅排64相互連接,且再經由第一匯流銅排63與第二匯流銅排64和不斷電系統的控制單元10連接。
如圖5及圖6所示,所述電源模組40及所述電池模組50分別具有一殼體41、51,且所述電源模組40的殼體41和所述電池模組50的殼體41、51分別形成能夠和每一所述插槽30配合而能夠插入於各個插槽30內部的形狀及尺寸。由於電源模組40及所述電池模組50的殼體41、51具有共通的外型及尺寸,因此使得每一個電源模組40或電池模組50插置於機箱20內的插槽30的位置不會受到其殼體形狀及尺寸的限制,而使其安裝位置更具有彈性。
另如圖5所示,電源模組40的殼體41的背面和所述第一連接器61對應的位置設置有一第一連接組件71,且電源模組40背面和第二連接器對應的位置設置有一第二連接組件72,當電源模組40插入到插槽30內時,所述第一連接組件71能夠和設置於背板21上的第一連接器61電性連接,且第二連接組件72能夠和第
二連接器62電性連接。如圖6所示,本創作採用的電池模組50,則設計成和電源模組40共用部分的第二連接器62的接腳,因此本創作於電池模組50的背面設置一第二連接組件72,並透過第二連接組件72和第二連接器62電性連接。
如圖3及圖4所示,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當中,是透過在預定設置電源模組40的插槽30中,同時設置所述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以形成能夠用以安裝電源模組40的第一型態插槽,且透過在預定設置電池模組50的插槽30當中,單獨設置所述第二連接器62,以使得所述插槽30形成能夠用以插置電池模組50的第二型態插槽。因此,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1,能夠透過在機箱20的每一個插槽30中選擇性地同時設置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而使得所述插槽30變更為用以安裝電源模組40的第一型態插槽(如圖4所示,位於圖式上方的插槽30),或者是只於背板21上單獨地設置第二連接器62,便能夠變更為用以安裝電池模組50使用的第二型態插槽(如圖4所示,位於圖式下方的插槽30)。上述的變更,只需要透過調整在插槽30內部設置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的方式即可達成,而不需要變更機箱20及插槽30的結構及空間型態,因此使得本創作使用上具有相當大的彈性。
此外,如圖2及圖5、圖6所示,本創作於每一所述電源模組40的殼體41的背面設有一網狀的排氣口42,且所述電池模組50的殼體51的背面也同樣設置有排氣口52;同時,機箱20的背板21上對應於每一插槽30的位置分別設置多個通風口211,多個所述通風口211的位置和每一電源模組40的排氣口42,以及電池模組50的排氣口52的位置相互對應,因此當電源模組40及電池模組50插入到插槽30內部時,電源模組40及電池模組50上的排氣口42、52都能夠和各個通風口211對齊,以供電源模組40及電池模組50散熱。
本創作第一實施例透過上述設計,使得不斷電系統能夠容易地規劃並安排於機箱20內部設置的電源模組40與電池模組50的數量,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如圖8所示,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揭露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1的基本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重複的元件與技術特徵不再重複介紹。
第二實施例是於機箱20的每一個插槽30當中都同時地設置了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因此使得每一個插槽30中都可選擇性地插入電源模組40或電池模組50。當電源模組40插入於插槽30當中時,電源模組40的第一連接組件71和第二連接組件72和每一個插槽30內的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達成電性連接。而當電池模組50插入到插槽30內時,則電池模組50僅有第二連接組件72和插槽30內的第二連接器62達成電性連接。
亦即第二實施例中在每一個插槽30內同時預留了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且當電源模組40插入到插槽30內時,插槽30內的第一連接器61與第二連接器62同時和電源模組40連接,但當插槽30內插入電池模組50時,則電池模組50僅單獨和所述插槽30內的第二連接器62連接,因此使得每一插槽30中不論插入電源模組40或電池模組50,均可使得電源模組40或電池模組50與不斷電系統達成電性連接。
本創作第二實施例和第一實施例相較,雖然在用以安裝電池模組50的插槽30內的第一連接器61會形成閒置狀態,但卻可以在不需變更硬體結構的前提下,使得電源模組40與電池模組50能夠任意地插置於機箱20內的每一個插槽30中使用,因此使得使用者能夠依據使用的需求任意調整及安排機箱20內安裝的電源模組40或電池模組50的數量,而使其具有更大的使用彈性。
如圖9至圖12所示,進一步說明本創作採用的第一、二連接器61、62,以及電源模組40與電池模組50採用的連接組件的結
構。如圖9及圖10所示,本創作的第一、二連接器61、62共同地組成一連接模組60,第一、二連接器61、62分別安裝於第一電路基板611與第二電路基板621的一側面。第一電路基板611與第二電路基板621相對於第一、二連接器61、62的另一側面分別設置一第一匯流排連接器612與第二匯流排連接器622,用以與第一匯流銅排63及第二匯流銅排64連接,以使得第一連接器61與第一匯流銅排63以及第二連接器62與第二匯流銅排64達成電性連接。同時第二電路基板621上還設置有多個通訊連接埠626。
如圖11及圖12所示,為達到使得每一插槽位置的連接模組60均能夠和電源模組40或電池模組50連接的目的,本創作將第一連接器61、第二連接器62,以及電源模組40及電池模組50上的第一、二連接組件71、72的連接腳位作了以下安排。如圖9及圖11、圖12所示,本創作的第一連接器61上的多個腳位包括了多個交流輸入接腳613,以及多個交流輸出接腳614,第二連接器62上主要設置多個直流輸入接腳623,以及多個通訊連接接腳624。
所述第一連接器61上設置的交流輸入接腳613以及交流輸出接腳614的接腳數量能夠依據不斷電系統的實際設計加以變更,因此不予限定。此外,第二連接器62上除了所述直流輸入接腳623以及通訊連接接腳624外,還可以設置至少一附加接腳625。該實施例中,所述附加接腳625可以用作為另一交流輸出接腳或者是交流輸入接腳。該實施例透過附加接腳625,能夠將一部份的直流輸入接腳或直流輸出接腳設置於第二連接器62上,以減少第一連接器61的接腳數量。
如圖11所示,本創作於電源模組40的背面同時設置了用以和第一連接器61及第二連接器62連接用的第一、二連接組件71、72,且所述電源模組40透過第一、二連接組件71、72和第一、二連接器61、62上的各個所述交流輸入接腳613、交流輸出接腳
614、直流輸入接腳623以及通訊連接接腳624達成電性連接。且如圖12所示,電池模組50背面僅單獨設置第二連接組件72,且電池模組50透過第二連接組件72僅單獨和第二連接器62的直流輸入接腳623電性連接。
透過以上方式,使得電源模組40及電池模組50能夠以相同的連接模組60加以連接,以簡化不斷電系統的連接模組的設計,且使得不斷電系統的各個插槽位置能夠任意替換地設置電源模組40或電池模組50。
〔實施例的可能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在於其採用了模組化的設計,使得所述模組化不斷電系統1的能夠不需變更機箱20結構,便能夠在機箱20內部設置不同數量的電源模組40或電池模組50,因此增加了不斷電系統的使用彈性,並使不斷電系統的升級更為容易。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1‧‧‧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10‧‧‧控制單元
11‧‧‧控制面板
20‧‧‧機箱
21‧‧‧背板
22‧‧‧第一開口
23‧‧‧第二開口
24‧‧‧導引構件
25‧‧‧側壁
30‧‧‧插槽
40‧‧‧電源模組
41‧‧‧殼體
50‧‧‧電池模組
51‧‧‧殼體
61‧‧‧第一連接器
62‧‧‧第二連接器
Claims (12)
- 一種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包括:一機箱,所述機箱內部形成多個插槽;至少一電源模組,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能夠選擇性地插置於多個所述插槽的其中之一;至少一電池模組,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能夠選擇性地插置於多個所述插槽的其中之一;多個第一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選擇性地設置於多個所述插槽內;多個第二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設置於多個所述插槽內;多個所述插槽當中,用以容置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的所述插槽定義為第一型態插槽,用以容置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的所述插槽定義為第二型態插槽;多個所述第一型態插槽內分別設置有一所述第一連接器及一所述第二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型態插槽內分別設置一所述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二型態插槽的所述第二連接器設置的位置和所述第一型態插槽內的所述第二連接器的位置相互對應;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上對應所述第一連接器及所述第二連接的位置設置有一第一連接組件及一第二連接組件,當至少當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插入所述插槽內時,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一連接器電性連接,且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二連接器達成電性連接;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上對應於所述第二連接器的位置設置有另一第二連接組件,當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插入於所述插槽內時,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上的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插 槽內的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分別具有多個交流輸出接腳及多個交流輸入接腳;且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具有多個直流輸入接腳及多個通訊連接接腳;每一所述電源模組透過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多個所述交流輸出接腳及多個所述交流輸入接腳電性連接,並透過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多個所述直流輸入接腳及多個所述通訊連接接腳達成電性連接;多個所述電池模組分別透過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多個所述直流輸入接腳達成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所述機箱還具有一背板,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和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插入於每一所述插槽內部時,至少一所述所述電源模組和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的後端靠近於所述背板;所述背板對應每一所述插槽的位置設有多個第一開口和多個第二開口,多個所述第一開口的位置對應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的位置,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分別選擇性地設置於多個所述第一開口中;多個所述第二開口的位置分別對應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設置於多個所述第二開口中。
- 如請求項3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器設置於一第一連接基板上,並透過所述第一連接基板將所述第一連接器設置於所述第一開口上;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設置於一第二連接基板上,並透過所述第二連接基板將所述第二連接器設置於所述第二開口上。
- 如請求項4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基板相對於所述第一連接器的一側面分別設置一第一匯流排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基板相對於第二連接器的另一側面分別設置一第二匯流排連接器;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基板上的所 述第一匯流排連接器分別和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一連接器電性連接,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匯流排連接器分別和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多個所述第一匯流排連接器共同地透過一第一匯流銅排連接在一起,且多個所述第二匯流排連接器共同地透過一第二匯流銅排連接在一起。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每一所述電源模組及每一所述電池模組分別具有一殼體,所述電源模組的殼體和所述電池模組的殼體分別形成能夠和每一所述插槽配合,而能夠插入於各個插槽內部的形狀及尺寸。
- 如請求項6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所述背板對應於每一所述插槽的位置設置有通風口,所述電源模組及所述電池模組的殼體面向所述背板的一側面分別設有對應於所述通風口的排氣口,當所述電源模組及所述電池模組插入於多個所述插槽內時,所述電源模組及所述電池模組的所述排氣口分別對應於多個所述通風口。
- 一種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包括:一機箱,所述機箱內部形成多個插槽;至少一電源模組,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能夠選擇性地插置於多個所述插槽的其中之一;至少一電池模組,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能夠選擇性地插置於多個所述插槽的其中之一;所述機箱位於每一所述插槽內分別設置一第一連接器及一第二連接器;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上對應於所述第一連接器及所述第二連接器的位置設置有一第一連接組件及一第二連接組件,當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插置於所述插槽內時,所述第一連接組件能夠和所述第一連接器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組件能夠和 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上對應於所述第二連接器的位置設置有另一第二連接組件,當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插入於所述插槽內時,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上的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插槽內的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8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分別具有多個交流輸出接腳及多個交流輸入接腳;且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具有多個直流輸入接腳及多個通訊連接接腳;每一所述電源模組透過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多個所述交流輸出接腳及多個所述交流輸入接腳電性連接,並透過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多個所述直流輸入接腳及多個所述通訊連接接腳達成電性連接;多個所述電池模組分別透過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多個所述直流輸入接腳達成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8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所述機箱還具有一背板,至少一所述電源模組和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插入於每一所述插槽內部時,至少一所述所述電源模組和至少一所述電池模組的後端靠近於所述背板;所述背板對應每一所述插槽的位置設有多個第一開口和多個第二開口,多個所述第一開口的位置對應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的位置,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器分別選擇性地設置於多個所述第一開口中;多個所述第二開口的位置分別對應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設置於多個所述第二開口中。
-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器設置於一第一連接基板上,並透過所述第一連接基板將所述第一連接器設置於所述第一開口上;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器分別設置於一第二連接基板上,並透過所述第二連接基板將所述第二連接器設置於所述第二開口上。
-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模組化不斷電系統,其中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基板相對於所述第一連接器的一側面分別設置一第一匯流排連接器,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基板相對於第二連接器的另一側面分別設置一第二匯流排連接器;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匯流排連接器分別和每一所述第一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一連接器電性連接,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匯流排連接器分別和每一所述第二連接基板上的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多個所述第一匯流排連接器共同地透過一第一匯流銅排連接在一起,且多個所述第二匯流排連接器共同地透過一第二匯流銅排連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206402U TWM552214U (zh) | 2017-05-05 | 2017-05-05 | 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206402U TWM552214U (zh) | 2017-05-05 | 2017-05-05 | 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52214U true TWM552214U (zh) | 2017-11-21 |
Family
ID=6101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206402U TWM552214U (zh) | 2017-05-05 | 2017-05-05 | 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522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54754A (zh) * | 2018-06-01 | 2019-12-10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汇流装置及具电源汇流装置的服务器 |
-
2017
- 2017-05-05 TW TW106206402U patent/TWM552214U/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54754A (zh) * | 2018-06-01 | 2019-12-10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汇流装置及具电源汇流装置的服务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84010B2 (en) | Modular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 |
US7848115B2 (en) | Systems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 based electronic devices | |
US6947287B1 (en) | Universal modular power supply carrier | |
CN103139106B (zh) | 服务器机架系统 | |
TW201914128A (zh) | 交流電源轉接器及其適用之電源分配系統 | |
CN104881101B (zh) | 电子装置 | |
EP2830257B1 (en) | Atca backplane | |
CN109962365B (zh) | 插拔式pdu | |
TW201401978A (zh) | 伺服器的電源模組組合 | |
US11991861B2 (en) | Controller and modular control system of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 |
CA2861086C (en) |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 |
CN203423891U (zh) | 电子设备 | |
CN108235637B (zh) |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垂直正交系统及通信设备 | |
TWM552214U (zh) | 模組化不斷電系統 | |
KR101296233B1 (ko) | 멀티 입출력 제어장치 | |
US8643504B2 (en) |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 |
WO2015031293A1 (en) | U form-facto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ied) hardware platform with matching of ied wiring, from a non u form-factor ied hardware platform using adapter structure | |
US11716825B2 (en) | Blind-mate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s | |
TWM588394U (zh) | 模組化機架式不斷電系統 | |
CN210605597U (zh) | 电子计算设备 | |
TWM552213U (zh) | 機架式不斷電系統 | |
CN207978066U (zh) | 多业务光通信设备 | |
EP0857404B1 (en) | Network apparatus | |
CN211016312U (zh) | 显示模组控制器及led显示箱体 | |
CN112788908A (zh) | 用于电子设备的互联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