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7537U - 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7537U
TWM547537U TW106203993U TW106203993U TWM547537U TW M547537 U TWM547537 U TW M547537U TW 106203993 U TW106203993 U TW 106203993U TW 106203993 U TW106203993 U TW 106203993U TW M547537 U TWM547537 U TW M5475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layer
container
waterproof
fluff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3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zu-Chi Lin
Original Assignee
Tzu-Chi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zu-Chi Lin filed Critical Tzu-Chi Lin
Priority to TW106203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7537U/zh
Publication of TWM547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7537U/zh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Description

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本創作為一種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特別為一種應用於食品之杯子或包裝容器之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食品包裝容器成為生活中隨處可見且不可或缺的產品。各種製作精美,外觀引人注目的包裝食品陳列在各型賣場的貨架上,五花八門,常令人眼花撩亂,仔細觀察這些包裝材料,不外乎塑膠、金屬、玻璃、與紙四大類。當然,有一些材料是這四種材料結合而成的複合體,使得食品包裝容器更形多樣化。
以飲料市場而言,隨著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使飲料生產量和消費量的必然持續增長。而包裝容器的使用,也要求愈來愈精緻,例如咖啡杯,從保麗容容器、紙容器、防污染紙容器、隔熱容器、發泡隔熱容器… 等等,也都隨著時間不斷的創新發展及推陳出新,如何突破現有的技術,使容器的製造更具高貴及品味,也將是另一個發展的課題。
本創作為一種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其主要是達成增加容器結構之隔熱效果,及形成多樣化的結構變化,讓容器結構有更多的變化性及多樣性。
本創作提供一種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其包括:一容器本體,其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內表面並形成有一容置空間,又容器本體上形成有一防水層;以及一絨毛層,形成於外表面上。
藉由本創作的實施,可達到下列進步功效: 一、   增加容器結構之隔熱及散熱。 二、   可以使能容器結構之外表面,形成立體化的層次或圖案化結構。 三、   可以使能容器結構之外表面,形成彩色多樣化之圖案結構。
為了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的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因此將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
為便於  貴審查委員能對本創作之技術手段及運作過程有更進一步之認識與瞭解,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100,其包括:一容器本體10;以及一絨毛層20。
容器本體10,主要是用來容置食品,所以容置本體可以是一杯子,或一裝置食物之任何形體之容器,容器本體10之材質可以是紙、塑膠或者玻璃…等;因為要容納食物,因此容器本體10其具有一外表面110及一內表面120並形成有一容置空間130。
當使用紙材料製作容器本體10時,為了避免紙材料被液體滲透而變形,又為了避免食物被容器本體10汙染,因此在容器本體10上形成有一防水層140,又防水層140係可以形成於容器本體10之內表面120上,當然也可以形成於容器本體10之外表面110上,常見的防水層140可以為一淋膜結構。
如第2A圖所示,絨毛層20,主要係由複數根密密麻麻的絨毛纖維所組成,絨毛層20係形成於容器本體10之外表面110上,當容器本體10被使用時,絨毛層20可以被使用者的手部直接接觸。絨毛層20的設置,可以環繞方式形成於容器本體10之外表面110的立面處,並可以是局部或全部的覆蓋於立面處。
如第3A圖所示,絨毛層20可以由單一絨毛長度之絨毛區塊所組成,或者如第3B圖所示,絨毛層20可以由複數個不同絨毛長度之絨毛區塊所組成,例如短絨毛區201及長絨毛區202所組成,因此成形後可以有不同高低落差的立體層次感或者形成立體化的圖案結構。
如第4A圖所示,絨毛層20可以由單一絨毛顏色之絨毛區塊所組成,或者如第4B圖所示,絨毛層20可以由複數個不同絨毛顏色之絨毛區塊所組成,例如第一色絨毛區203及第二色絨毛區204所組成,因此也將可形成色彩多樣化的圖案化結構。
最重要的是,許多食品在容置時,因為剛剛被製造完成,因此具有高溫容易燙手,此時藉由絨毛的長度及絨毛與絨毛間所形成無數個可以容納空氣的間隔空間,將可有效的進行隔熱,同時也更具有保溫的效果。
如第5圖及第5A圖所示,上述之容器結構,除了可以將絨毛層20設置於容器本體10之外表面110上外,亦可以於外表面110之局部或全部先形成有一發泡層30,然後再將絨毛層20係形成於外表面110或發泡層30上。
惟上述各實施例係用以說明本創作之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該技術者能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而非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凡其他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而完成之等效修飾或修改,仍應包含在以下所述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0‧‧‧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10‧‧‧容器本體
110‧‧‧外表面
120‧‧‧內表面
130‧‧‧容置空間
140‧‧‧防水層
20‧‧‧絨毛層
201‧‧‧短絨毛區
202‧‧‧長絨毛區
203‧‧‧第一色絨毛區
204‧‧‧第二色絨毛區
30‧‧‧發泡層
[第1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立體實施例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剖視實施例圖; [第2A圖]為第2圖之局部放大圖; [第3A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具有單一絨毛長度絨毛區塊之防水隔熱容器結構實施例圖; [第3B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具有複數個不同絨毛長度絨毛區塊之防水隔熱容器結構實施例圖; [第4A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具有單一絨毛顏色絨毛區塊之防水隔熱容器結構實施例圖; [第4B圖]為本創作之一種具有複數個不同絨毛顏色絨毛區塊之防水隔熱容器結構實施例圖; [第5圖]為本創作之一種結合發泡層之具絨毛防水隔熱容器結構剖視實施例圖;以及 [第5A圖]為第5圖之局部放大圖。
100‧‧‧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10‧‧‧容器本體
110‧‧‧外表面
120‧‧‧內表面
130‧‧‧容置空間
140‧‧‧防水層
20‧‧‧絨毛層

Claims (7)

  1. 一種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其包括: 一容器本體,其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內表面並形成有一容置空間,又該容器本體上形成有一防水層;以及 一絨毛層,形成於該外表面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防水層係形成於該內表面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防水層為一淋膜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絨毛層係以環繞方式形成於該外表面之立面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絨毛層係由單一絨毛長度絨毛區塊或複數個不同絨毛長度之絨毛區塊所組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絨毛層係由單一絨毛顏色絨毛區塊或複數個不同絨毛顏色之絨毛區塊所組成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其中之一項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外表面形成有一發泡層,又該絨毛層係形成於外表面或該發泡層上。
TW106203993U 2017-03-22 2017-03-22 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TWM547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3993U TWM547537U (zh) 2017-03-22 2017-03-22 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3993U TWM547537U (zh) 2017-03-22 2017-03-22 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7537U true TWM547537U (zh) 2017-08-21

Family

ID=6018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3993U TWM547537U (zh) 2017-03-22 2017-03-22 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75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5453A (zh) * 2020-06-05 2020-09-11 红星服饰(深圳)有限公司 表面植绒的涂色基材及其制作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5453A (zh) * 2020-06-05 2020-09-11 红星服饰(深圳)有限公司 表面植绒的涂色基材及其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8018B2 (en) Insulated container with comfort zone
TW201040081A (en) Protective sleeve
US8469225B2 (en) Semi-rigid beverage receptacle
TWM547537U (zh) 具絨毛防水隔熱之容器結構
JPH11321936A (ja) 断熱容器
JP3226489U (ja) 酒器具
KR101958144B1 (ko) 도예토 또는 점토를 이용한 3중 벽면체 기능성 도자기 제조방법
CN205972152U (zh) 一种防滑隔热纸杯
KR20170057698A (ko) 단열형 일회용 컵
JP2015020776A (ja) 断熱容器
TWM329029U (en) Thermally insulative container
GB2443790A (en) Insulated paper cup
KR20100083465A (ko) 일회용 단열용기와 그 제조방법
TWM450996U (zh) 表面具有圖樣的吐司
TWM513647U (zh) 保溫容器結構
CN205493401U (zh) 转芯杯
TWM426350U (en) Transparent heat-insulation cup sleeve
KR20110075145A (ko) 단열 용기
JP4947896B2 (ja) 陶磁器の製造方法
US10477999B1 (en) Double-layered thermal insulation sleeve
TWM531210U (zh) 吸水杯墊
CN206166484U (zh) 保温盅
RU113251U1 (ru) Термоизоляционная рубашка и термоизолированная емкость с такой рубашкой
KR101613583B1 (ko) 큐빅이 장착된 보온병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633729U (zh) 多層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