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2182U -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2182U
TWM542182U TW104214634U TW104214634U TWM542182U TW M542182 U TWM542182 U TW M542182U TW 104214634 U TW104214634 U TW 104214634U TW 104214634 U TW104214634 U TW 104214634U TW M542182 U TWM542182 U TW M54218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touch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4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u-Huai Yang
Hui Liu
Original Assignee
Focaltech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caltech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Focaltech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TW104214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2182U/zh
Publication of TWM542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2182U/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
本創作涉及觸控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觸控顯示電子設備被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當中,為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成為當今人們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觸控電極是觸控顯示電子設備實現觸控功能的主要結構。現有的觸控電極的結構具有較大的盲區,當透過觸控筆進行觸控時,由於觸控筆的面積較小,而盲區較大,導致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時,觸控精度以及線性度較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提高觸控進行觸控操作時的觸控精度以及線性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感應電極層以及驅動電極層;其中,感應電極層包括:多個感應單元;感應單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電極;設置在第一電極兩側的分支電極;分支電極包括:設置在第一電極第一側的多個第一分支電極以及設置在第一電極第二側的第二分支電極;第一分支電極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分支電極沿第二方向的反向延伸;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第二側指向第一側的方向為第二方向;在相鄰的兩個第一電極中:位於該兩個第一電極之間的第一分支電極與第二分支電極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分佈。
優選的,在上述觸控面板中,第一電極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個內置懸浮塊以及包圍多個內置懸浮塊的邊框電極。
優選的,在上述觸控面板中,還包括:設置在第一電極第一側以及第二側的多個外置懸浮塊。
優選的,在上述觸控面板中,驅動電極層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條第二電極。
優選的,在上述觸控面板中,第二電極為矩形的條狀電極。
本創作還提供了一種觸控顯示面板,該觸控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面板;其中,觸控面板為上述任一段落所述的觸控面板。
優選的,在上述觸控顯示面板中,驅動電極層位於感應電極層與顯示面板之間。
優選的,在上述觸控顯示面板中,驅動電極層形成在顯示面板的表面,感應電極層形成在驅動電極層的表面,感應電極層和驅動電極層絕緣。
優選的,在上述觸控顯示面板中,還包括:透明基板,驅動電極層形成在透明基板的表面,感應電極層形成在驅動電極層的表面,感應電極層和驅動電極層絕緣;其中,透明基板與顯示面板貼合固定。
本創作還提供了一種觸控顯示電子設備,觸控顯示電子設備包括上述任一段落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
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創作所提供的觸控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感應電極層以及驅動電極層;其中,感應電極層包括:多個感應單元;感應單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電極及設置在第一電極兩側的分支電極;分支電極包括:設置在第一電極第一側的多個第一分支電極以及設置在第一電極第二側的第二分支電極;第一分支電極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分支電極沿第二方向的反向延伸;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第二側指向第一側的方向為第二方向;在相鄰的兩個第一電極中:位於該兩個第一電極之間的第一分支電極與第二分支電極在第一方向上交替分佈。
可見,觸控面板藉由在第一電極兩側設置分支電極,可以消除感應電極層的盲區,當使用觸控筆極性觸控操作時,提高了觸控精度以及線性度。具有前述觸控面板的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裝置在使用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時,具有較好的觸控精度以及線性度。
下面將結合本創作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創作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創作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創作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創作保護的範圍。
參考第1圖至第3圖,第1圖為一種傳統的觸控面板的電極結構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所示觸控面板的感應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第3圖為第1圖所示觸控面板的驅動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觸控面板的電極結構包括:感應電極層以及驅動電極層。
感應電極層包括:多個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一電極11,第一電極11包括多個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內置懸浮塊112以及包圍內置懸浮塊112的電極邊框111;設置在第一電極11兩側的多個外置懸浮塊12。內置懸浮塊112與電極邊框111絕緣,外置懸浮塊與電極邊框111絕緣。
驅動電極層包括:多個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第二電極21。一般的第二電極21為矩形的條狀電極。
所述觸控面板中,由於相鄰第一電極11之間具有較大的盲區,而觸控筆的筆端面積較小,這樣使用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時,觸控精度以及線性度較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提供了一種觸控面板,觸控面板藉由在第一電極兩側設置分支電極,可以消除感應電極層的盲區,當使用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時,有較高的觸控精度以及線性度。
參考第4圖至第6圖,第4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面板的結構示意圖,第5圖為第4圖所示觸控面板的感應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第6圖為第4圖所示觸控面板的驅動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觸控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感應電極層以及驅動電極層。
感應電極層的結構如第5圖所示,感應電極層包括:多個感應單元41。各感應單元41包括: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一電極411以及設置在第一電極411兩側的分支電極412。
分支電極412包括:設置在第一電極411第一側的多個第一分支電極以及設置在第一電極411第二側的第二分支電極。第一分支電極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二分支電極沿第二方向X的反向延伸。第二方向X垂直於第一方向Y。第二側指向第一側的方向為第二方向X。第5圖中,第一分支電極為位於第一電極411的右側的分支電極,第二分支電極為位於第一電極411左側的分支電極。
在相鄰的兩個第一電極411中:位於該兩個第一電極之間的第一分支電極與第二分支電極在第一方向Y上交替分佈。第5圖中,兩個左右相鄰的第一電極411中,左邊的第一電極411的第一分支電極與右邊的第一電極411的第二分支電極在第一方向Y上交替分佈。
分支電極412為條形電極,平行於第二方向Y,能夠消除第一電極411之間的盲區,提高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時的觸控精度以及線性度。
第一電極411包括:沿第一方向Y排列的多個內置懸浮塊b;包圍多個內置懸浮塊b的邊框電極a。設置邊框電極a可以降低在第二方向X上的線寬,提高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時的線性度。
可選地,在觸控面板中,還包括:設置在第一電極411第一側以及第二側的多個外置懸浮塊42。
如第6圖所示,驅動電極層包括: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多條第二電極61。第二電極61為矩形的條狀電極。驅動電極層與感應電極層相對設置。設置第二電極61為矩形的條狀電極可以佈滿整個基板平面,可以對感應電極層進行靜電保護,防止顯示面板的電磁信號對感應電極層的干擾。
在本創作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面板中,邊框電極以及分支電極的寬度範圍為0.1mm-0.4mm,包括端點值。感應電極層中第一電極及其分支電極可以採用常用的絲印工藝即可製備較小的線寬,從而減少感應通道的面積。同時,由於分支電極的存在,使得感應通道外置懸浮塊的面積減少,在驅動通道面積不變和驅動與感應之間距離不變的情況下,較大幅度地減少節點電容,而觸控筆觸摸的電容變化減少比例較少,從而明顯地提高了觸控筆電容變化的比例,使其不會被動雜訊干擾所湮沒,因此可以支援到更小的筆頭。在感應通道節距為3.5mm-4.5mm時,可以支援筆頭為1mm-2mm的觸控筆。採用本創作實施例所述的電極圖案,可以提高觸控精度,降低使用觸控筆的同時由於手大面積觸摸面板導致的重壓與雜訊耦合干擾。
在感應電極層中,第一電極與分支電極相互垂直,相鄰的兩個感應單元的分支電極在第一方向Y上交替分佈,實現感應通道的交叉。這樣當使用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時,可以使得觸控筆在移動過程中觸控筆與相鄰感應通道所接觸到的面積大小不同,空間電力線的感應也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感應電容變化量,消除了傳統電極圖案導致的感應盲區,觸控線性度和精度會大大提高,特別是感應通道交叉部分對斜線移動的線性度和精度有大幅度的提高。由於感應通道交叉的特性,使得可以用較大的感應單元獲得高的線性度和精度,可以減少驅動電極層中驅動通道數量,即可提高驅動掃描頻率同時相應提高報點率,觸控面板能夠更加精確快速的感應到觸控筆移動的軌跡,使得座標定位和筆劃痕跡更準確。所述觸控面板,可以用較少的通道獲得較高的線性度和精度,提高掃描頻率和報點率,進而可支援更小筆頭的觸控筆,減少通道數,降低IC成本。
感應電極層的圖案結構可以透過絲網印刷工藝製備,或是透過黃光工藝製備。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創作實施例中,分支電極不侷限於圖中所示條狀電極,還可以為弧形、鋸齒形或是其他幾何形狀。只要相鄰兩個感應單元相對的分支電極可以相互交替分佈,以便於切割兩個相鄰感應單元之間的空間,消除盲區,並減少外置懸浮塊的面積。
透過上述描述可知,本創作實施例所述觸控面板透過在第一電極兩側設置分支電極,可以消除感應電極層的盲區,當使用觸控筆極性觸控操作時,提高了觸控精度以及線性度。
本創作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觸控顯示面板。觸控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面板。觸控面板為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面板。
在觸控顯示面板中,驅動電極層位於感應電極層與顯示面板之間。此時,驅動電極層可以防止顯示面板中的電磁信號對感應電極層的干擾,保證觸控檢測的精度。
本創作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的結構可以如第7圖或是第8圖所示。
參考第7圖,第7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在第7圖實施方式中,驅動電極層71形成在顯示面板70的表面,感應電極層72形成在驅動電極層71的表面。感應電極層72與驅動電極層71之間絕緣。可以在感應電極層72與驅動電極層71之間設置絕緣層實現二者絕緣。
第7圖所示實施方式,直接以顯示面板70為基板,在其表面形成驅動電極層71以及感應電極層72,降低了面板厚度以及製作成本。
參考第8圖,第8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提供另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所示驅動電極層82形成在透明基板81的表面,感應電極層83形成在驅動電極層81的表面。其中,透明基板81與顯示面板80貼合固定。
第8圖所示實施方式,可以單獨製備顯示面板80與觸控面板84,然後將二者貼合。
對於第8圖所示實施方式為外掛式的觸控面板84和顯示面板80的貼合方式原理示意。該貼合方式有兩種具體實現方式包括全貼以及框貼。全貼是觸控面板84和顯示面板80之間用一層固態或者液態的透明光學膠直接貼合;框貼是觸控面板84和顯示面板80之間用口字膠貼合四邊框,中間留有空氣的間隙。
本創作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採用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面板,提高了使用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時的觸控檢測的精度以及線性度。
本創作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觸控顯示電子設備,電子設備具有上述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觸控顯示電子設備在使用觸控筆進行觸控操作時,具有較高的觸控檢測精度以及線性度。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創作。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創作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創作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提供的原理和創作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11‧‧‧第一電極
111‧‧‧電極邊框
112‧‧‧內置懸浮塊
12‧‧‧外置懸浮塊
21‧‧‧第二電極
41‧‧‧感應單元
411‧‧‧第一電極
412‧‧‧分支電極
42‧‧‧外置懸浮塊
61‧‧‧第二電極
70‧‧‧顯示面板
71‧‧‧驅動電極層
72‧‧‧感應電極層
80‧‧‧顯示面板
81‧‧‧透明基板
82‧‧‧驅動電極層
83‧‧‧感應電極層
84‧‧‧觸控面板
a‧‧‧邊框電極
b‧‧‧內置懸浮塊
X‧‧‧第二方向
Y‧‧‧第一方向
[第1圖]為一種傳統的觸控面板的電極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觸控面板的感應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 [第3圖]為第1圖所示觸控面板的驅動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第5圖]為第4圖所示觸控面板的感應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 [第6圖]為第4圖所示觸控面板的驅動電極層的結構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提供另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41‧‧‧感應單元
411‧‧‧第一電極
412‧‧‧分支電極
42‧‧‧外置懸浮塊
61‧‧‧第二電極
a‧‧‧邊框電極
b‧‧‧內置懸浮塊
X‧‧‧第二方向
Y‧‧‧第一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一感應電極層以及一驅動電極層;其中,該感應電極層包括:多個感應單元; 各該感應單元包括: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電極及設置在該第一電極兩側的一分支電極; 各該分支電極包括:設置在該第一電極第一側的多個第一分支電極以及設置在該第一電極第二側的一第二分支電極;各該第一分支電極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各該第二分支電極沿該第二方向的反向延伸;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該第二側指向該第一側的方向為該第二方向; 在相鄰的兩個第一電極中:位於該兩個第一電極之間的第一分支電極與第二分支電極在該第一方向上交替分佈。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包括: 沿該第一方向排列的多個內置懸浮塊;以及 包圍該些內置懸浮塊的一邊框電極。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還包括設置在各該第一電極第一側以及第二側的多個外置懸浮塊。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面板,該驅動電極層包括:沿該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條第二電極。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二電極為矩形的條狀電極。
  6. 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 相對設置的一顯示面板以及一觸控面板; 其中,該觸控面板為如請求項1至5任一項所述的觸控面板。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驅動電極層位於該感應電極層與該顯示面板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驅動電極層形成在該顯示面板的表面,該感應電極層形成在該驅動電極層的表面,該感應電極層和該驅動電極層絕緣。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還包括:一透明基板,該驅動電極層形成在該透明基板的表面,該感應電極層形成在該驅動電極層的表面,該感應電極層和該驅動電極層絕緣; 其中,該透明基板與該顯示面板貼合固定。
  10. 一種觸控顯示電子設備,包括如請求項6至9任一項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
TW104214634U 2015-09-09 2015-09-09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 TWM542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4634U TWM542182U (zh) 2015-09-09 2015-09-09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4634U TWM542182U (zh) 2015-09-09 2015-09-09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2182U true TWM542182U (zh) 2017-05-21

Family

ID=59370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4634U TWM542182U (zh) 2015-09-09 2015-09-09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21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668B (zh) * 2017-06-01 2019-01-21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觸控電極的感測單元及使用該感測單元的顯示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668B (zh) * 2017-06-01 2019-01-21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觸控電極的感測單元及使用該感測單元的顯示裝置
US10572060B2 (en) 2017-06-01 2020-02-25 Lg Display Co., Ltd. Sensing unit including touch electrod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93132B1 (ko) 인-셀 터치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TWI514210B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I502454B (zh) 觸摸感測面板
TWI550453B (zh) Touch sensor electrodes, touch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WO2017041431A1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WO2019201056A1 (zh) 一种基板、显示面板及基板的控制方法
TW201715365A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JP2009009249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2方式併用タッチパネル
JP3198960U (ja) タッチ装置
WO2014176902A1 (zh) 触控电极及制作方法、电容式触控装置和触摸显示装置
TW201516820A (zh) 觸控螢幕、觸控板及其驅動方法
KR20150091936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스크린
US20140001024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W201405385A (zh) 觸控基板、顯示面板以及圖案化遮光層
TWI630517B (zh) 觸控視窗以及包含其之觸控裝置
TWI515616B (zh) 觸控感測電極結構與觸控顯示裝置
TW201314855A (zh) 觸控螢幕與導電線路的製作方法
TW201541596A (zh) 電容式觸摸屏
KR20130001112A (ko) 터치패널
TWM542182U (zh)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電子設備
KR20130131062A (ko) 투명 전극 및 상기 투명 전극을 포함하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130081556A (ko) 멀티터치와 단일힘을 감지하는 터치입력구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3224862U (zh) 触控电极结构、电容式触控装置和触摸显示装置
TWI553525B (zh) 電容屏觸控面板及其間隙部分氧化銦錫薄膜的刻蝕方法
TWM516190U (zh) 一種雙層互電容觸控電極、觸控屏及觸控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