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6948U - 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 - Google Patents

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6948U
TWM536948U TW104219725U TW104219725U TWM536948U TW M536948 U TWM536948 U TW M536948U TW 104219725 U TW104219725 U TW 104219725U TW 104219725 U TW104219725 U TW 104219725U TW M536948 U TWM536948 U TW M53694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micro
atomizing
wall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9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國良
莊竣凱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EP161632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3103497B1/en
Publication of TWM536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6948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Description

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
近年來,各種霧化器,即噴霧器,被大量的應用於醫療保健或美容保養的用途。其係將醫療用藥液、美容液或香精等液體藉由霧化裝置霧化成較小之氣體分子後,使其易於深入身體,例如用於保健或治療呼吸道疾病、或使皮膚更迅速地吸收藥液或美容液、抑或是增加芳香氣味等用途。
在醫療上,霧化器可將液體藥劑轉化或霧化為霧滴,並且噴入至患者的口腔中,使該些霧滴可被吸入至患者的支氣管及肺部,以進行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或緩解。常見的網孔式霧化器採用壓電元件(piezoelectric device)與噴孔片(nozzle plate)相搭配的微泵技術原理作為霧化作動機制,以使液體藥劑轉化為霧滴並噴出。
然而,霧化器在經過長時間使用後,其噴出口易產生積水,使得壓電元件與噴孔片容易因積水產生電極氧化,因而造成壓電元件與噴孔片產生損壞。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微霧化裝置包括一給藥室模塊、一霧化單元以及一第一防水墊圈。給藥室模塊包括一底壁、一管形側壁及一組接部。管形側壁連接於底壁的周緣,且與底壁形成具有一上開口的一容置槽以容置一液體藥劑。管形側壁具有一輸出孔,且底壁延伸至輸出孔。組接部連接於管形側壁的外表面且對位於輸出孔。組接部包括一延伸壁及一第一凹槽。霧化單元設置於第一凹槽,以將經由輸出孔輸出的液體藥劑轉化為複數霧滴並噴出。第一防水墊圈設置於第一凹槽,並位於霧化單元遠離輸出孔的一側。第一防水墊圈包括一第一開口、一第二開口以及一環壁結構。第一開口與霧化單元相鄰設置。第二開口與第一開口相對設置,並位於第一開口遠離霧化單元的一側。第二開口的尺寸大於第一開口。環壁結構連接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
在一實施例中,環壁結構為一凹面、一平坦表面、一鋸齒狀表面、或一階梯狀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微霧化裝置更包括一導管,與給藥室模塊的組接部可拆卸地相組接。
在一實施例中,組接部的延伸壁具有一環形槽,其位於延伸壁上面向導管的一端面。
在一實施例中,微霧化裝置更包括一第二防水墊圈,其設置於環形槽內,並向外延伸而覆蓋導管的端面。
依據本創作的一種微霧化器包括一微霧化裝置以及一霧化驅動裝置。微霧化裝置包括一給藥室模塊、一霧化單元以及一第一防水墊圈。給藥室模塊包括一底壁、一管形側壁及一組接部。管形側壁連接於底壁的周緣,且與底壁形成具有一上開口的一容置槽以容置一液體藥劑。管形側壁具有一輸出孔,且底壁延伸至輸出孔。組接部連接於管形側壁的外表面且對位於輸出孔。組接部包括一延伸壁及一第一凹槽。霧化單元設置於第一凹槽,以將經由輸出孔輸出的液體藥劑轉化為複數霧滴並噴出。第一防水墊圈設置於第一凹槽,並位於霧化單元遠離輸出孔的一側。第一防水墊圈包括一第一開口、一第二開口以及一環壁結構。第一開口與霧化單元相鄰設置。第二開口與第一開口相對設置,並位於第一開口遠離霧化單元的一側。第二開口的尺寸大於第一開口。環壁結構連接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霧化驅動裝置連結並驅動霧化單元噴出該些霧滴。
在一實施例中,環壁結構為一凹面、一平坦表面、一鋸齒狀表面、或一階梯狀表面。
在一實施例中,微霧化裝置更包括一導管,與給藥室模塊的組接部可拆卸地相組接。
在一實施例中,組接部的延伸壁具有一環形槽,其位於延伸壁上面向導管的一端面。
在一實施例中,微霧化裝置更包括一第二防水墊圈,其設置於環形槽內,並向外延伸而覆蓋導管的端面。
承上所述,因依本創作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的第一防水墊圈,其第二開口尺寸大於第一開口,使環壁結構形成非水平的表面。如此一來,即使霧滴噴出於噴孔片之後而凝結成水滴,水滴也會流至第二開口之外,而不致在環壁結構處形成積水。因此霧化單元不會長時間浸泡在含有藥劑的積水中,進而減少霧化單元氧化或被藥液侵蝕的時間,以延長霧化單元的使用壽命。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圖1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微霧化裝置的分解圖,而圖2為圖1微霧化裝置的剖面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微霧化裝置N可例如但不限於為網孔式霧化器,且可將液體藥劑轉化或霧化為複數霧滴並噴出,例如1μm至5μm的霧滴,以用於將藥劑遞送至患者的口腔中,使霧滴可被吸入至患者的支氣管及肺部,以進行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或緩解。雖然本實施例是以醫療用的微霧化裝置N為例進行說明,不過微霧化裝置N也可應用於美容用途,於此並不加以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微霧化裝置N包括一給藥室模塊1、一霧化單元2以及一第一防水墊圈3。
圖3為霧化單元的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至圖3所示,霧化單元2設置於給藥室模塊1上,並包括壓電元件(piezoelectric element)21及噴孔片(nozzle plate)22。壓電元件21可作為振盪元件以驅動噴孔片22振動。噴孔片22包括數個噴孔(圖未示),且噴孔片22因應壓電元件21的驅動而振動,以此可利用微泵原理將液態藥劑經由上述噴孔而轉化為微細霧滴並噴出。壓電元件21可為環形片狀,而噴孔片22可為圓盤狀,本實施例的壓電元件21是環設於噴孔片22的周圍。霧化單元2用以將給藥室模塊1所提供的液體藥劑轉化為微細的複數霧滴後噴出。
請繼續參照圖1及圖2所示,給藥室模塊1大致上為一杯體結構,包括一底壁11、一管形側壁12及一組接部13。管形側壁12較佳為圓管形,其連接於底壁11的周緣,並可與底壁11一體成形。管形側壁12與底壁11形成具有一上開口O的一容置槽A以容置一液體藥劑。管形側壁12具有一輸出孔121,即輸出孔121是穿設於管形側壁12,以輸出或供給液體藥劑,其中底壁11延伸至輸出孔121。管形側壁12可自底壁11的周緣沿底壁11的法線方向垂直延伸,當然底壁11也可與管形側壁12夾有一角度,使得底壁11傾斜設置,以利液體藥劑可完全流至輸出孔121而不易造成藥液浪費。
組接部13連接於管形側壁12的外表面且對位於輸出孔121。在本實施例中,組接部13與管形側壁12為一體成形,且組接部13由管形側壁12的外表面向外延伸且對位於輸出孔121的位置。組接部13包括一延伸壁131及一第一凹槽132,其中延伸壁131與管形側壁12形成此第一凹槽132。第一凹槽132的內壁面具有多階梯結構,以撐持霧化單元2,且使霧化單元2的噴孔片22可對位於輸出孔121。換句話說,霧化單元2設置於第一凹槽132,以將經由輸出孔121輸出的液體藥劑轉化為複數霧滴並噴出。
請一併參照圖1、圖2、圖4A及圖4B所示,其中圖4A為第一防水墊圈的示意圖,而圖4B為圖4A第一防水墊圈的剖視圖。第一防水墊圈3設置於第一凹槽132,並位於霧化單元2遠離輸出孔121的一側。第一防水墊圈3包括一第一開口31、一第二開口32以及一環壁結構33。第一開口31與霧化單元2相鄰設置,且第一開口31是位於霧化單元2上遠離輸出孔121的一側。第二開口32與第一開口31相對設置,並位於第一開口31遠離霧化單元2的一側,也就是說,液體藥劑將依序經由輸出孔121、噴孔片22、第一開口31及第二開口32而噴出至病患口腔。其中,第二開口32的尺寸大於第一開口31。環壁結構33連接第一開口31及第二開口32。在本實施例中,環壁結構33為一平坦表面,由圖4B可看出環壁結構33的切面呈現直線。如此一來,因第二開口32與第一開口31的尺寸關係,即使霧滴噴出於噴孔片22之後而凝結成水滴,水滴也會流至第二開口32之外,而不致在環壁結構33處形成積水,因此霧化單元2不會長時間浸泡在含有藥劑的積水中,進而減少霧化單元2氧化或被藥液侵蝕的時間,以延長霧化單元2的使用壽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環壁結構33更可為一凹面(如圖4C所示)、一階梯狀表面(如圖4D所示)、或一鋸齒狀表面(如圖4E所示),同樣可達到上述功效。
請再參照圖1及圖2所示,微霧化裝置N更包括一導管4,與給藥室模塊1的組接部13可拆卸地相組接。導管4包括套接部41、通口42及管部43。導管4的套接部41與組接部13的延伸壁131相組接,使得導管4固定於組接部13上。導管4的通口42對應設置於霧化單元2的噴孔片22。導管4的管部43導引霧化單元2所噴出的複數霧滴。導管4可拆卸地連接於給藥室模塊1,並對應於霧化單元2,以將霧化單元2噴出的複數霧滴導引至患者的口腔中。
另外需說明的是,在第一凹槽132內,組接部13與導管4之間且與噴孔片22徑向方向以外所形成的區域內可設置電極,例如圖1所示的電極E,其中本實施例是以二個電極E為例。電極E電性連接壓電元件21,並驅動噴孔片22產生振動。因此,為使電極E不短路,本實施例亦加強此區域的防水結構。
接續上述,第一防水墊圈3更包括一組接環34,其環設於第二開口32的外側,即組接環34的直徑大於第二開口32的直徑。在本實施例中,組接環34在軸向上的厚度是大於第一開口31與第二開口32之間的間距。如此一來,第一防水墊圈3可藉由組接環34抵接於霧化單元2及導管4之間,以緊配設置來防止液體藥劑外漏,同時也防止液體藥劑滲入電極E的所在區域而使電極E短路。
類似地,微霧化裝置N更包括一第三防水墊圈6,其設置於霧化單元2與輸出孔121之間,以防止液體藥劑自霧化單元2與輸出孔121之間的縫隙滲入電極E的所在區域而使電極E短路。
組接部13的延伸壁131具有一環形槽G,其位於延伸壁131上面向導管4的一端面。也就是說,環形槽G的中心軸與延伸壁131的中心軸共軸。需說明的是,本文所稱「環形」並非僅限定於圓環,亦可指其他形狀的環。在本實施例中,微霧化裝置N更包括一第二防水墊圈5,其設置於環形槽G內,並向外延伸而覆蓋導管4的端面。也就是說,第二防水墊圈5是位於導管4的端面,且部分設置於環形槽G內,其圖2所示截面圖可如菇形。如此一來,藉由第二防水墊圈5的設置,可避免外部的液體(例如清洗時)自導管4與組接部13之間的間隙滲至電極E的所在區域,以避免電極E短路。
給藥室模塊1更包括一上蓋14,其可軸轉地樞接於管形側壁12,以用於封閉容置空間A的上開口O。管形側壁12更包括一第一軸套部122,且上蓋14具有至少一第二軸套部141。給藥室模塊1更包括一軸桿S,穿設於第一軸套部122及第二軸套部141,使上蓋14可軸轉地樞接於管形側壁1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軸套部122與管形側壁12一體成形。
最後,請參照圖5所示,本創作更提供一種微霧化器M,其包括一微霧化裝置N及一霧化驅動裝置D,其中微霧化裝置N的敘述已於上述實施例詳述,於此不再贅述。在本實施例中,霧化驅動裝置D連結並驅動微霧化裝置N的霧化單元2噴出霧滴。霧化驅動裝置D與微霧化裝置N的給藥室模塊1可拆卸地相組接。霧化驅動裝置D可容置電源單元,以提供微霧化裝置N作動時所需的電力。此外,霧化驅動裝置D可容置一控制板,以控制微霧化裝置N的作動。
綜上所述,因依本創作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的第一防水墊圈,其第二開口尺寸大於第一開口,使環壁結構形成非水平的表面。如此一來,即使霧滴噴出於噴孔片之後而凝結成水滴,水滴也會流至第二開口之外,而不致在環壁結構處形成積水。因此霧化單元不會長時間浸泡在含有藥劑的積水中,進而減少霧化單元氧化或被藥液侵蝕的時間,以延長霧化單元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給藥室模塊
11‧‧‧底壁
12‧‧‧管形側壁
121‧‧‧輸出孔
122‧‧‧第一軸套部
13‧‧‧組接部
131‧‧‧延伸壁
132‧‧‧第一凹槽
14‧‧‧上蓋
141‧‧‧第二軸套部
2‧‧‧霧化單元
21‧‧‧壓電元件
22‧‧‧噴孔片
3‧‧‧第一防水墊圈
31‧‧‧第一開口
32‧‧‧第二開口
33‧‧‧環壁結構
34‧‧‧組接環
4‧‧‧導管
41‧‧‧套接部
42‧‧‧通口
43‧‧‧管部
5‧‧‧第二防水墊圈
6‧‧‧第三防水墊圈
A‧‧‧容置槽
D‧‧‧霧化驅動裝置
E‧‧‧電極
G‧‧‧環形槽
M‧‧‧微霧化器
N‧‧‧微霧化裝置
O‧‧‧上開口
S‧‧‧軸桿
圖1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微霧化裝置的分解圖。 圖2為圖1微霧化裝置的剖面圖。 圖3為霧化單元的示意圖。 圖4A為第一防水墊圈的示意圖。 圖4B為圖4A第一防水墊圈的剖視圖。 圖4C至圖4E為第一防水墊圈其他實施態樣的剖視圖。 圖5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微霧化器的示意圖。
1‧‧‧給藥室模塊
11‧‧‧底壁
12‧‧‧管形側壁
121‧‧‧輸出孔
13‧‧‧組接部
131‧‧‧延伸壁
132‧‧‧第一凹槽
14‧‧‧上蓋
141‧‧‧第二軸套部
2‧‧‧霧化單元
21‧‧‧壓電元件
22‧‧‧噴孔片
3‧‧‧第一防水墊圈
31‧‧‧第一開口
32‧‧‧第二開口
33‧‧‧環壁結構
4‧‧‧導管
41‧‧‧套接部
42‧‧‧通口
43‧‧‧管部
5‧‧‧第二防水墊圈
6‧‧‧第三防水墊圈
A‧‧‧容置槽
G‧‧‧環形槽
N‧‧‧微霧化裝置
O‧‧‧上開口
S‧‧‧軸桿

Claims (10)

  1. 一種微霧化裝置,包括: 一給藥室模塊,包括: 一底壁; 一管形側壁,連接於該底壁的周緣,且與該底壁形成具有一上開口的一容置槽以容置一液體藥劑,其中該管形側壁具有一輸出孔,且該底壁延伸至該輸出孔;及 一組接部,連接於該管形側壁的外表面且對位於該輸出孔,該組接部包括一延伸壁及一第一凹槽; 一霧化單元,設置於該第一凹槽,以將經由該輸出孔輸出的該液體藥劑轉化為複數霧滴並噴出;以及 一第一防水墊圈,設置於該第一凹槽,並位於該霧化單元遠離該輸出孔的一側,該第一防水墊圈包括: 一第一開口,與該霧化單元相鄰設置; 一第二開口,與該第一開口相對設置,並位於該第一開口遠離該霧化單元的一側,且該第二開口的尺寸大於該第一開口;及 一環壁結構,連接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微霧化裝置,其中該環壁結構為一凹面、一平坦表面、一鋸齒狀表面、或一階梯狀表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微霧化裝置,更包括一導管,與該給藥室模塊的該組接部可拆卸地相組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微霧化裝置,其中該組接部的延伸壁具有一環形槽,該環形槽位於該延伸壁上面向該導管的一端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微霧化裝置,更包括一第二防水墊圈,其設置於該環形槽內,並向外延伸而覆蓋該導管的該端面。
  6. 一種微霧化器,包括: 一微霧化裝置,包括: 一給藥室模塊,包括: 一底壁; 一管形側壁,連接於該底壁的周緣,且與該底壁形成具有一上開口的一容置槽以容置一液體藥劑,其中該管形側壁具有一輸出孔,且該底壁延伸至該輸出孔;及 一組接部,連接於該管形側壁的外表面且對位於該輸出孔,該組接部包括一延伸壁及一第一凹槽; 一霧化單元,設置於該第一凹槽,以將經由該輸出孔輸出的該液體藥劑轉化為多個霧滴並噴出;以及 一第一防水墊圈,設置於該第一凹槽,並位於該霧化單元遠離該輸出孔的一側,該第一防水墊圈包括: 一第一開口,與該霧化單元相鄰設置; 一第二開口,與該第一開口相對設置,並位於該第一開口遠離該霧化單元的一側,且該第二開口的尺寸大於該第一開口;及 一環壁結構,連接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以及 一霧化驅動裝置,連結並驅動該霧化單元噴出該些霧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微霧化器,其中該環壁結構為一凹面、一平坦表面、一鋸齒狀表面、或一階梯狀表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微霧化器,其中該微霧化裝置更包括一導管,與該給藥室模塊的該組接部可拆卸地相組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微霧化器,其中該組接部的延伸壁具有一環形槽,該環形槽位於該延伸壁上面向該導管的一端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微霧化器,其中該微霧化裝置更包括一第二防水墊圈,其設置於該環形槽內,並向外延伸而覆蓋該導管的該端面。
TW104219725U 2015-06-11 2015-12-09 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 TWM536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163291.4A EP3103497B1 (en) 2015-06-11 2016-03-31 Nebulizing device and nebuliz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74144P 2015-06-11 2015-06-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6948U true TWM536948U (zh) 2017-02-21

Family

ID=576267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036A TWI609706B (zh) 2015-06-11 2015-09-30 霧化系統、霧化器及其驅動方法
TW104219725U TWM536948U (zh) 2015-06-11 2015-12-09 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036A TWI609706B (zh) 2015-06-11 2015-09-30 霧化系統、霧化器及其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38244B (zh)
TW (2) TWI6097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1729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压式药杯的喷雾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7242B (zh) 2018-03-09 2020-03-11 心誠鎂行動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單認證機制的霧化系統及裝置
CN110292686B (zh) * 2018-03-22 2022-07-19 心诚镁行动医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单认证机制的雾化系统及装置
CN109999282A (zh) * 2018-04-20 2019-07-12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装置及快速雾化方法
CN109793966A (zh) * 2019-03-25 2019-05-24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网式雾化器
CN111672657B (zh) * 2020-06-21 2022-01-18 苏州绿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液体喷射量的喷雾装置
CN117206120A (zh) * 2022-06-02 2023-12-12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雾化器与超声雾化的功率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20951C3 (de) * 1978-05-12 1980-11-06 Bosch-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7000 Stuttgart Flüssigkeitszerstäuber
KR100536589B1 (ko) * 1999-07-27 2005-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 전원의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전원 공급 제어 방법
WO2006006963A2 (en) * 2004-04-02 2006-01-19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erosol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TWI269519B (en) * 2004-10-05 2006-12-21 Tsai Mi Ching Bi-directional AC/DC power converter
US7688046B2 (en) * 2005-07-25 2010-03-30 Apple Inc. Power converters having varied switching frequencies
US20090192443A1 (en) * 2008-10-06 2009-07-30 Collins Jr James F Ophthalmic fluid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5267245B2 (ja) * 2009-03-17 2013-08-2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ネブライザ、および、ネブライザに着脱可能な機能ユニット
JP5762872B2 (ja) * 2011-07-29 2015-08-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静電噴霧装置
TWI455446B (zh) * 2012-05-07 2014-10-01 Asustek Comp Inc 電子裝置的電源供應系統及其電源供應方法
US20140299137A1 (en) * 2013-04-05 2014-10-09 Johnson Creek Enterprises, LLC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980273B2 (en) * 2013-11-12 2021-04-20 VMR Products, LLC Vaporizer, charger and methods of use
TWM501256U (zh) * 2015-01-09 2015-05-21 Quatek Holding Inc 網片式霧化呼吸治療器
TWM502134U (zh) * 2015-02-12 2015-06-01 jia-sen Ye 不斷電照明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1729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压式药杯的喷雾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8244B (zh) 2019-08-06
TWI609706B (zh) 2018-01-01
TW201642923A (zh) 2016-12-16
CN106238244A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36948U (zh) 微霧化裝置及微霧化器
TWI539978B (zh) 微霧化裝置及其給藥室模組
US9937302B2 (en) Nebulizing device and nebulizer
KR101314052B1 (ko) 진동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694666B2 (ja) 超音波式液体噴霧器
JP6067589B2 (ja) 液体を霧状にするためのエアゾール生成装置及び霧状にされる液体の温度制御の方法
US10195368B2 (en) Handheld high frequency ultrasonic nebulizer for whole respiratory tract drug delivery
US20100319685A1 (en) Medical liquid droplet apparatus
JP3544350B2 (ja) 噴霧ノズル装置
JP2011189059A (ja) ネブライザキットおよびネブライザ
JP2012000145A (ja) ネブライザキットおよびネブライザ
US20100219263A1 (en) Nebulizer
TWI790205B (zh) 用於空氣消毒的霧化裝置、其使用方法及其用途
TWM551500U (zh) 可更換霧化模組及具逆向清洗功能之霧化器及其霧化模組
EP3103497B1 (en) Nebulizing device and nebulizer
JP2003265994A (ja) 噴霧ヘッド
WO2023071818A1 (zh) 一种筛网与吸嘴一体化的雾化器
TWI564040B (zh) Effective control of ultra-fine atomized particles output of medical micro-mesh atomizer
WO2019218428A1 (zh) 一种一体式的密封微网喷雾模块
CN205198623U (zh) 微雾化装置及微雾化器
TWI430817B (zh) 液體霧化噴射給藥裝置
CN110430910A (zh) 用于清洁雾化器的膜的容器
TWI653064B (zh) 霧化器及其噴嘴組件
TWM499257U (zh) 霧化器噴頭
KR100985761B1 (ko) 초음파소자 일체형 메쉬와 실리콘 홀더와 약제통의 결합구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