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5303U - 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 - Google Patents

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5303U
TWM535303U TW105212281U TW105212281U TWM535303U TW M535303 U TWM535303 U TW M535303U TW 105212281 U TW105212281 U TW 105212281U TW 105212281 U TW105212281 U TW 105212281U TW M535303 U TWM535303 U TW M53530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heat exchanger
air inlet
dehumidify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2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n-A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Jun-An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An Chen filed Critical Jun-An Chen
Priority to TW105212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5303U/zh
Publication of TWM535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5303U/zh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Description

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
本新型為提供一種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特別是指一種能於各種環境使用,且得經運算調整達到最佳除濕效能的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
按,習用除濕設備主要可分為壓縮機式及除濕輪式兩大類,而壓縮機式主要包含有壓縮機、與壓縮機通連之散熱器、與散熱器通連之膨脹閥、及與膨脹閥和壓縮機通連之蒸發器,作動時係由壓縮器壓縮加壓冷媒且傳遞至散熱器降溫,並冷媒係通過膨脹閥降低壓力進入蒸發器升溫,再流回壓縮機內不斷循環,透過冷媒因為壓力所造成的相變化來改變其溫度,藉此吸走蒸發器周圍的熱量使其降低溫度,故環境空氣接觸到蒸發器時會降低溫度,使環境空氣中所包含的水分於蒸發器上凝結成水珠以達到除濕之效果;但當環境溫度較低時(約低於攝氏15~16度)蒸發器上的溫度係會降低至大約攝氏0度,所以環境空氣接觸到蒸發器時水分係於蒸發器表面直接凝結成霜,持續運行係導致霜的厚度持續增加,不過除濕效益卻隨霜的厚度持續增加而持續降低。
而除濕輪式主要包含有冷熱交換器、除濕輪、通連冷熱交換器及除濕輪的迴圈風道、及設於除濕輪上之發熱器,而使用時係利用除濕輪的特性自然吸附環境空氣中所包含的水分以達到除濕之效果,且由發熱器對除濕輪吸收的水分加熱使其蒸發,並蒸發的水分則會隨著氣流經迴圈風道前往冷熱交換器與環境空氣接觸降溫凝結成水珠來去除水分,然後氣流係經迴圈風道流回除濕機;但經實際使用卻發現除濕輪式需要消耗大量功率,不過除濕效益卻相當的低,此外,當環境濕度越高時其除濕效益卻反倒越低。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新型之申請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新型之申請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能於各種環境使用,且得經運算調整達到最佳除濕效能的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之新型專利者。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克服除濕效能隨環境溫度降低而減少的問題。
本新型之再一主要目的在於:克服除濕效能隨環境濕度提升而減少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新型包括有至少一外殼體,且外殼體上具有至少一供一第一外部氣體流入之第一入風口,並外殼體內設有一與第一入風口位置對應之冷熱交換器,而冷熱交換器背離第一入風口側處設有一蒸發器,且蒸發器背離冷熱交換器側處設有一散熱器及一除濕輪,除濕輪上係設有至少一發熱裝置,並除濕輪背離散熱器側處界定有至少一出風部;因此,由第一入風口流入之第一外部氣體得先接觸冷熱交換器,然後經過蒸發器、散熱器、及除濕輪從出風部流出。
而外殼體上係設有至少一位於第一入風口側處之偵測裝置、及至少一與偵測裝置資訊連結之操控裝置,且操控裝置供控制冷熱交換器、除濕輪、蒸發器、及散熱器,而冷熱交換器、除濕輪、及發熱裝置作動時,第一外部氣體從第一入風口流入後係先與冷熱交換器進行熱交換升溫且往除濕輪方向移動,當除濕輪與第一外部氣體接觸時係自然吸附其所包含之水分,並被吸取水分之第一外部氣體係穿過除濕輪從出風部流出,而吸附殘留在除濕輪內之水分則受到發熱裝置的加熱轉變為熱蒸氣,熱蒸氣係被送往冷熱交換器與剛流入之第一外部氣體進行熱交換,以降溫凝結出水珠來減少水分,然後送回除濕輪內循環。
而蒸發器、及散熱器作動時,通過冷熱交換器的第一外部氣體會先與蒸發器接觸進行熱交換,且蒸發器係對第一外部氣體降溫,讓第一外部氣體所包含的水分於蒸發器表面凝結成水珠以減少水分,並減少水分之第一外部氣體係與散熱器進行熱交換提升溫度然後往除濕輪方向移動。
因此,當操控裝置經偵測裝置偵測到環境溫度較低時,係透過冷熱交換器將第一外部氣體升溫以避免發生蒸發器表面凝結成霜影響除濕效益,且當操控裝置經偵測裝置偵測到環境濕度較低時,係透過蒸發器先減少第一外部氣體所 包含之水分以避免第一外部氣體所包含之水分過多影響除濕輪的除濕效能,藉由操控裝置令蒸發器、及除濕輪相配合二階段除濕以提升除濕效能,更能視需求選擇性單獨令冷熱交換器、除濕輪、及發熱裝置作動,或是單獨令蒸發器、及散熱器作動,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除濕設備所存在之環境溫度較低時無法使用、除濕效益低、及濕度越高除濕效益越低的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能於各種環境使用,且得經運算調整達到最佳除濕效能之實用進步性。
1、1a、1b、1c、1d、1e、1f、1g、1h‧‧‧外殼體
111、111a、111b、111c、111e、111f、111g‧‧‧第一入風口
112a、112b、112c、112d、112e、112f、112g、112h‧‧‧第二入風口
12‧‧‧收容空間
13、13a、13b、13e、13f、13g‧‧‧出風部
21、21a、21b、21c、21e、21f、21g、21h‧‧‧冷熱交換器
22、22a、22b、22c、22d、22e、22f、22g、22h‧‧‧除濕輪
23‧‧‧發熱裝置
24‧‧‧第一循環通道組
31、31a、31b、31c、31d、31e、31f、31g、31h‧‧‧蒸發器
32、32a、32b、32c、32d、32e、32f、32g、32h‧‧‧散熱器
33‧‧‧第二循環通道組
34‧‧‧壓縮機
35‧‧‧膨脹閥
4‧‧‧蓄水件
6‧‧‧輪葉裝置
7、7h‧‧‧操控裝置
71、71h‧‧‧偵測裝置
8h‧‧‧入風閥
第一圖 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 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三圖 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烘衣示意圖。
第四圖 係為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五圖 係為本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六圖 係為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七圖 係為本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八圖 係為本新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九圖 係為本新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十圖 係為本新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第十一圖 係為本新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主要包括至少一外殼體1、至少一第一入風口111、一冷熱交換器21、一蒸發器31、一散熱器32、一除濕輪22、至少一發熱裝置23、至少一出風部13、至少一操控裝置7、及至少一偵測裝置71,而第一入風口111係位於外殼體1上,且冷熱交換器21設於外殼體1內並位置與第一入風口111相對應,而蒸發器31設於冷熱交換器21背離第一入風 口111之側處,且散熱器32和除濕輪22設於蒸發器31背離冷熱交換器21之側處,並於本實施例中以除濕輪22設於散熱器32背離蒸發器31之側處作為解說,而發熱裝置23係設於除濕輪22上且包含有一發熱件及一與發熱件位置對應之風扇,並出風部13界定於除濕輪22背離蒸發器31側處,於本實施例中以出風部13界定於除濕輪22背離散熱器32之側處作為解說,故,外殼體1外之第一外部氣體可從第一入風口111經過冷熱交換器21,然後經過蒸發器31、散熱器32、及除濕輪22從出風部13流出,且第一外部氣體可為環境空氣。
而外殼體1內界定有一供收容冷熱交換器21、蒸發器31、散熱器32、除濕輪22、及發熱裝置23之收容空間12,且收容空間12與第一入風口111、及出風部13通連,並冷熱交換器21及蒸發器31側處設有至少一蓄水件4。
而除濕輪22與冷熱交換器21之間設有至少一第一循環通道組24以相互導通,且蒸發器31與散熱器32之間設有至少一第二循環通道組33以相互導通,並第二循環通道組33上設有一壓縮機34、及一與壓縮機34對應設置之膨脹閥35。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出風部13背離除濕輪22之側處設有至少一供協助氣體流動之輪葉裝置6,且輪葉裝置6與出風部13通連,並輪葉裝置6包含有一置物籃及一與置物籃連結設置之旋轉馬達。
而外殼體1上設有至少一位於第一入風口111側處之偵測裝置71、及至少一操控裝置7,且操控裝置7與發熱裝置23、壓縮機34、及偵測裝置71、及輪葉裝置6資訊連結,另,上述僅為本新型其中之一實施態樣,其態樣不設限於此。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一圖、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作動示意圖、及烘衣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以第一外部氣體從第一入風口111流入,且依序經過冷熱交換器21、蒸發器31、散熱器32、及除濕輪22然後從出風部13流出作為實施,而當使用本新型時操控裝置7係令輪葉裝置6作動,協助第一外部氣體從外殼體1外經第一入風口111流入收容空間12內,且依序經過冷熱交換器21、蒸發器31、散熱器32、及除濕輪22往出風部13方向移動。
而操控裝置7冷熱交換器21、除濕輪22、及發熱裝置23作動時,冷熱交換器21係與剛流入之第一外部氣體進行熱交換使第一外部氣體溫度上升,且當第一外部氣體經過除濕輪22時,除濕輪22係自然吸附第一外部氣體中之水分以達到除濕之效果,並發熱裝置23係對除濕輪22進行加熱,進而使第一外部氣體經過除濕輪22後會減少水分及提升溫度,以達到除濕之效果;而吸附於除濕輪22內的水分係受到加熱轉變為熱蒸氣,且受到發熱裝置23的帶動經第一循環通道組24送往冷熱交換器21中,並與前述剛流入的第一外部氣體進行熱交換使其溫度上升,同時讓熱蒸氣降溫凝結出水珠來減少水分,然後送回除濕輪22內循環,凝結之水珠則自然滴落蓄水件4中收集。
而操控裝置7令蒸發器31、散熱器32、壓縮機34、及膨脹閥35作動時,壓縮機34係將冷媒加壓經第二循環通道組33送往散熱器32散發熱量,且冷媒係經膨脹閥35流往蒸發器31吸收熱量,然後冷媒係流回壓縮機34不斷循環。
而經過冷熱交換器21的第一外部氣體係與蒸發器31接觸進行熱交換,使第一外部氣體溫度降低及讓第一外部氣體所包含的水分於蒸發器31表面凝結成水珠,且自然滴落蓄水件4中收集以達到除濕之效果,並經蒸發器31除去水分之第一外部氣體係流往散熱器32與其接觸進行熱交換導致溫度上升,同時讓散熱器32內之冷媒溫度降低,然後第一外部氣體會繼續往除濕輪22方向流動。
因此,本新型除了可透過操控裝置7達到兩段式除濕來確保除濕結果外,係能透過冷熱交換器21使第一外部氣體溫度上升,以避免蒸發器31因環境溫度過低發生結霜影響除濕效益,也可透過蒸發器31事先除去部分第一外部氣體所包含之水分,以避免除濕輪22因第一外部氣體的水分過高影響除濕效益,更能令操控裝置7透過偵測裝置71收集環境的溫濕度,然後經過處理運算來選擇性操控壓縮機34(蒸發器31和散熱器32)、或發熱裝置23(冷熱交換器)是否作動或是作動功率,即可視環境溫濕度(如環境溫度偏低、或環境濕度偏高時)令冷熱交換器21、除濕輪22、發熱裝置23、蒸發器31、散熱器32、壓縮機34、及膨脹閥35配合作動達到最佳的除濕效果,更得視環境溫濕度(如環境溫度相當低且濕度較低時)單獨令冷熱交換器21 、除濕輪22、及發熱裝置23作動,或是單獨令蒸發器31、散熱器32、壓縮機34、及膨脹閥35作動(如溫環境溫度相當高時),讓本新型能克服低溫環境或高濕度環境,達到能於各種環境使用以及達到最佳除濕效能之目的;此外,因第一外部氣體從出風部13流出時會經過蒸發器31或除濕輪22除去水分,且會受到散熱器32或發熱裝置23的加熱,所以第一外部氣體會呈高溫低水分狀態,且出風部13與輪葉裝置6通連,所以當輪葉裝置6收容有衣物等待乾燥物時,係透過呈高溫低水分狀態的第一外部氣體吹拂待乾燥物使其乾燥,並操控裝置7係得令輪葉裝置6旋轉帶動待乾燥物以提升乾燥效益。
請參閱第四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本實施例中以外殼體1a上界定有至少一與蒸發器31a通連之第二入風口112a作為實施,而第二入風口112a乃供一第二外部氣體流入蒸發器31a,且第二外部氣體可為環境空氣,因此,除了第一氣體會經第一入風口111a、及冷熱交換器21a與蒸發器31a接觸外,更有第二氣體經第二入風口112a與蒸發器31a接觸,然後流經蒸發器31a之第一外部氣體、及第二外部氣體係流往散熱器32a、及除濕輪22a從出風部13a流出,藉此以提升蒸發器31a凝結水分之總量。
請參閱第五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本實施例中以外殼體1b上界定有至少一供第二外部氣體且與散熱器32b通連之第二入風口112b作為實施,因此,除了第一氣體會經第一入風口111b、冷熱交換器21b、及蒸發器31b與散熱器32b接觸外,更有第二氣體經第二入風口112b與散熱器32b接觸,然後第一外部氣體、及第二外部氣體係流經除濕輪22b從出風部13b流出,藉由第二氣體之直接與散熱器32b接觸來增加其散熱效益,同時因第二氣體中之水分未被去除,故可透過第二氣體來增加通過除濕輪22b之氣體總濕度。
請參閱第六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本實施例中以外殼體1 c上界定有至少一供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且與除濕輪22c通連之第二入風口112c作為實施,因此,除了第一氣體會經第一入風口111c、冷熱交換器21c、蒸發器31c、及散熱器32c與除濕輪22c接觸外,更有第二氣體經第二入風口112c與除濕輪22c接觸,係因第二氣體中之水分未被去除,故可透過第二氣體來增加通過除濕輪22c之氣體總濕度。
請參閱第七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本實施例中以外殼體1d上界定有至少一供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之第二入風口112d,且第二入風口112d與蒸發器31d、散熱器32d、及除濕輪22d通連作為實施,藉此以如前所述,提升蒸發器31d凝結水分之總量、增加散熱器32d之散熱效益、及增加通過除濕輪22d之氣體總濕度。
請參閱第八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本實施例中以外殼體1e上界定有至少一供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且與散熱器32e通連之第二入風口112e,並第一外部氣體、及第二外部氣體之流向有所改變作為實施,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外部氣體係從第一入風口111e流入且經冷熱交換器21e、及蒸發器31e並從出風部13e排出,而第二外部氣體則從第二入風口112e流入且經散熱器32e、及除濕輪22e並從出風部13e排出,藉此以如前所述,利用冷熱交換器21e使第一外部氣體升溫以克服低溫環境、經由第二氣體直接接觸散熱器32e來增加其散熱效益、及透過第二氣體來增加通過除濕輪22e之氣體濕度。
請參閱第九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本實施例中以外殼體1f上界定有至少一供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且與散熱器32f、及除濕輪22f通連之第二入風口112f,並第一外部氣體、及第二外部氣體之流向有所改變作為實施,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外部氣體係從第一入風口111f流入且經冷熱交換器21f、及蒸發器31f並從出風部13f排出,而第二外部氣體則從第二入風口112f流入且經散熱器32f並從出風部13f排出,此外第二外部氣體更可從第二入風口112f流入且經除濕輪22f並從出風部13f 排出,透過直接將受到散熱器32f加熱之第二外部氣體排出出風部13f,以避免流入除濕輪22f之第二外部氣體溫度過高影響除濕輪22f除濕效益。
請參閱第十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本實施例中外殼體1g上界定有至少一供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且與除濕輪22g通連之第二入風口112g,並第一外部氣體、及第二外部氣體之流向有所改變作為實施,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外部氣體係從第一入風口111g流入且經冷熱交換器21g、蒸發器31g、及散熱器32g並從出風部13g排出,而第二外部氣體則從第二入風口112g流入且經除濕輪22g並從出風部13g排出,藉此以如前所述,利用冷熱交換器21g使第一外部氣體升溫以克服低溫環境、及避免流入除濕輪22g之第二外部氣體溫度過高影響其除濕效益。
請參閱第十一圖所示,係為本新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相同,差異處在於本實施例中以外殼體1h上界定有至少一供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之第二入風口112h、及至少一與第二入風口112h對應設置之入風閥8h作為實施,且操控裝置7h與入風閥8h資訊連結以選擇性其啟閉及控制開啟大小,並入風閥8h可設於冷熱交換器21h與蒸發器31h之間以控制第二外部氣體流入與蒸發器31h接觸、設於蒸發器31h與散熱器32h之間以控制第二外部氣體流入與散熱器32h接觸、或設於散熱器32h與除濕輪22h之間以控制第二外部氣體流入與除濕輪22h接觸,藉此以控制蒸發器31h、散熱器32h、或除濕輪22h之氣體總流量、氣體總溫度、或氣體總濕度,更可與偵測裝置71h相配合以增進準確度,於圖中以設置複數入風閥8h,且操控裝置7h令單一入風閥8h開啟控制第二外部氣體流入與散熱器32h接觸作為解說,藉此說明本新型得視需求控制第二外部氣體流入及流入位置進而提升除濕效益、散熱效益、凝結水分之總量、或增加通過之氣體總濕度。
是以,本新型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為可改善習用之技術關鍵在於:
一、藉由操控裝置7、偵測裝置71、冷熱交換器21、蒸發器31、散熱器32、除濕輪22、及發熱裝置23相配合,令本新型達到能於各種環境使用之實用進步性。
二、藉由操控裝置7、偵測裝置71、冷熱交換器21、蒸發器31、散熱器32、除濕輪22、及發熱裝置23相配合,令本新型達到提升除濕效益之實用進步性。
三、藉由第二入風口112a令本新型達到提升蒸發器凝結水分之總量之實用進步性。
四、藉由第二入風口112b令本新型達到增加散熱器散熱效益、及增加通過除濕輪之氣體總濕度之實用進步性。
五、藉由第二入風口112f令本新型達到避免流入除濕輪之第二外部氣體溫度過高影響其除濕效益之實用進步性。
六、藉由第二入風口112h、操控裝置7h、偵測裝置71h、及入風閥8h相配合,令本新型達到配合需求提升除濕效益、散熱效益、凝
結水分之總量、或增加通過之氣體總濕度之實用進步性。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新型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新型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新型,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新型,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研發,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申請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公便。
1‧‧‧外殼體
111‧‧‧第一入風口
12‧‧‧收容空間
13‧‧‧出風部
21‧‧‧冷熱交換器
22‧‧‧除濕輪
23‧‧‧發熱裝置
24‧‧‧第一循環通道組
31‧‧‧蒸發器
32‧‧‧散熱器
33‧‧‧第二循環通道組
34‧‧‧壓縮機
35‧‧‧膨脹閥
4‧‧‧蓄水件
6‧‧‧輪葉裝置
7‧‧‧操控裝置
71‧‧‧偵測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包括:至少一外殼體,該外殼體上具有至少一供一第一外部氣體流入之第一入風口;一冷熱交換器,該冷熱交換器設於該外殼體內且位置與該第一入風口相對應;一蒸發器,該蒸發器設於該外殼體內且位於該冷熱交換器背離該第一入風口之側處;一散熱器,該散熱器設於該外殼體內且位於該蒸發器背離該冷熱交換器之側處,並與該蒸發器配合作動;一除濕輪,該除濕輪設於該外殼體內且位於該蒸發器背離該冷熱交換器之側處,並與該冷熱交換器配合作動;至少一發熱裝置,該發熱裝置設於該除濕輪上且與其配合作動;及至少一出風部,該出風部界定於該除濕輪背離該蒸發器之側處,且該第一外部氣體係經過該冷熱交換器、及該蒸發器後流出該出風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中該外殼體內界定有至少一供收容該冷熱交換器、該蒸發器、該散熱器、該除濕輪、及該發熱裝置之收容空間,且該收容空間與該第一入風口、及該出風部通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中該冷熱交換器及該蒸發器側處設有至少一蓄水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中該除濕輪與該冷熱交換器之間設有至少一第一循環通道組以相互導通,而該蒸發器與該散熱器之間設有至少一第二循環通道組以相互導通,且該第二循環通道組上設有一壓縮機、及一與該壓縮機對應設置之膨脹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中該外殼體上設有至少一位於該第一入風口側處之偵測裝置、及至少一操控裝置,且該操控裝置與該發熱裝置、該壓縮機、及該偵測裝置資訊連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中該出風部背離該除濕輪之側處設有至少一與該出風部通連之輪葉裝置,且該輪葉裝置與該操控裝置資訊連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中該外殼體上界定有至少一供一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之第二入風口,且該冷熱交換器與該蒸發器之間設有至少一與該操控裝置資訊連結之入風閥,以控制該第二外部氣體流入與該蒸發器接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中該外殼體上界定有至少一供一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之第二入風口,且該蒸發器與該散熱器之間設有至少一與該操控裝置資訊連結之入風閥,以控制該第二外部氣體流入與該散熱器接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中該外殼體上界定有至少一供一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之第二入風口,且該散熱器與該除濕輪之間設有至少一與該操控裝置資訊連結之入風閥,以控制該第二外部氣體流入與該除濕輪接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其中該外殼體上界定有至少一供一第二外部氣體流入之第二入風口,且該第二外部氣體得與該蒸發器、該散熱器、或該除濕輪接觸。
TW105212281U 2016-08-12 2016-08-12 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 TWM535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2281U TWM535303U (zh) 2016-08-12 2016-08-12 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2281U TWM535303U (zh) 2016-08-12 2016-08-12 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5303U true TWM535303U (zh) 2017-01-11

Family

ID=5840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2281U TWM535303U (zh) 2016-08-12 2016-08-12 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53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7131B (zh) * 2017-03-16 2018-10-01 國立交通大學 增強除濕效果的除濕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7131B (zh) * 2017-03-16 2018-10-01 國立交通大學 增強除濕效果的除濕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61857U (zh) 热回收式膜法溶液热泵系统
KR20100121602A (ko) 에너지회복이 강화된 냉각기가 재가동된 건조냉동제습기
JP2014087797A (ja) 低消費電力の除湿装置
JP5506773B2 (ja) 除湿機
TWI639746B (zh) 藉進排氣溫差凝結水份之熱回流烘乾機
WO2009087734A1 (ja) 除湿装置
CN102313483A (zh) 诱导通风式冷却塔
EP3483515B1 (en) Dehumidifier system
CN108758882A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除湿机及其除湿方法
WO2010044392A1 (ja) 塗装設備
US8261571B2 (en) Multifunctional ventilating fan
TWM535303U (zh) 除濕裝置之整合結構
CN2842267Y (zh) 调温除湿机组
KR102287900B1 (ko) 공기조화기
WO2016019681A1 (zh) 一种全新风印刷烘干机
WO2018082625A1 (zh) 一种干衣机
WO2013177970A1 (zh) 气体冷凝与回热装置
JP5572931B2 (ja) 除湿装置
WO2013153080A1 (en) Laundry drying machine
JP2011177632A (ja) 圧縮気体の除湿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20190134351A (ko) 백연 저감 냉각탑
JP3208603U (ja) 除湿装置の統合構造
JP2009189970A (ja) 除湿装置
CN206207619U (zh) 膜法溶液空调
JP5417712B2 (ja) 除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