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2636U - 具發光裝置之琴弓 - Google Patents

具發光裝置之琴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2636U
TWM532636U TW105212311U TW105212311U TWM532636U TW M532636 U TWM532636 U TW M532636U TW 105212311 U TW105212311 U TW 105212311U TW 105212311 U TW105212311 U TW 105212311U TW M532636 U TWM532636 U TW M53263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w
led
circuit board
mode
butt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2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ying Zhuang
Original Assignee
jia-ying Z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ying Zhuang filed Critical jia-ying Zhuang
Priority to TW105212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2636U/zh
Publication of TWM532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2636U/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Description

具發光裝置之琴弓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琴弓,特別是指一種結合LED發光裝置之琴弓。
如所周知,琴弓係應用於各種弦樂器彈奏,如第一圖所示之琴弓1’,由弓杆2’、弓毛庫3’、弓毛4’及調節螺絲5’組成,其中弓杆2’兩側分別具有弓背21’弓腹22’與弓腹側221’,兩端分別具有弓頭23’與弓尾24’,該弓杆2’朝該弓背21’略為彎曲,並且該弓頭23’則朝該弓腹22’彎折。該弓頭23’於彎折處末端朝該弓尾24’方向設置頭端固定件230’。該弓尾24’相應於該弓腹22’之一側設置依該弓杆2’之長軸方向延伸之滑動槽30’,該弓毛庫3’之一端活動設於該滑動槽30’內側,另一端則朝向該弓頭23’方向設置尾端固定件240’。該弓毛4’係以馬尾製成條狀,兩端分別固定於該弓頭23’之該頭端固定件230’與該弓尾24’之尾端固定件240’。該調節螺絲5’由螺絲頭51’與螺紋體52’組成,該螺絲頭51’設於該弓尾24’之尾端外壁,該螺紋體52’設於該弓尾24’內部並透過該滑動槽30’與該弓毛庫3’互相固定,藉旋轉該螺絲頭51’調節弓毛4’鬆緊的作用,而透過弓毛4’束緊的適當調整,在運弓時能產生音色、音量一致的長音且換弓時可延續不斷,另外也能產生各種突發性的動作與音色,如突強、突弱、各種長短的漸強漸弱、頓弓、斷音、以及各種跳弓、拋弓等等。因此,在演奏時往往能夠發出飽滿動聽的音色,滿足聆聽者聽覺上的享受。
前述透過表演者各種運弓技巧可帶給聆聽者不同聽覺感受固然相當重要,但隨著對影像聲光的追求,將燈光演繹融入音樂表演中,藉以提供更多元的變化性,似乎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因此,時下演奏表演除了注重舞台燈光的效果外,表演者的樂器搭配具有光影效果的設置也 被相當的考究。目前市面上使小提琴的琴弓產生光影效果的幾種作法大致存在如下之瑕疵:
一、採用廣告看板招牌或者汽車摩托車使用的LED燈條貼在琴弓上,這樣的設計可以使琴弓有亮麗的外表,但是,因市面上販售之各種燈條並非針對小提琴之琴弓而設計,因此,燈條的寬度規格無法直接適用,當黏貼固定後外觀不佳,且,直接採用燈條原本的發亮模式,實限制了燈光演繹設計的空間,更且為了供應長時間演奏所需電源,大多使用市售1號電池,也因一號電池重量導致琴弓過重,令樂手演奏時運弓不平衡的問題,影響樂手演出。
二、另一種習知者,係將小提琴之琴弓置換成燈管條,亦即將小提琴之琴弓鋸斷,以各種顏色的燈管取代原本的琴弓,這種作法將嚴重影響調節螺絲弓毛調整鬆緊的功能,致使弓毛無法調整到理想的緊度,致喪失小提琴弓原本演奏的用途,因而此種小提琴之琴弓僅能夠用於單純光影的表演,並無實際演奏之功能,如是讓小提琴之樂手變成僅能配合其他樂器作肢體動作的形式表演,無法實際展現出小提琴的音色,除此之外,其採用電池串聯供應所需電源,因此同樣存在琴弓過重之問題,而燈光演繹的部分也只能全亮或者全暗,故即便作為單純光影的表演亦顯得單調。
三、再一種習知作法,係以光纖管貼在小提琴之琴弓上,以水銀電池驅動單一光源,利用光纖管減緩光衰退的特性,使琴弓藉該光纖燈條發亮,此種作法固然可以解決琴弓過重的問題,令演奏輕便,但因為光纖管的亮度光源單一(明亮昏暗及變色皆靠同一顆燈光),不如多個光源來的明亮,不僅亮度不夠,無法再做變化,同樣限制了燈光演繹的效果。
四、另一種習知作法,係將預設好不同亮度的LED排燈燈泡及其LED電路板設於琴弓之弓腹側表面,藉光線強弱變化來營造不同視覺感受,如是,雖然提高燈光演繹的效果,惟,仍存在LED電路板的寬度規格無法直接適用琴弓,外觀不佳,且用於驅動該LED排燈的驅動電路板與電池(採用市售1號電池)係固設於該弓毛庫上,因此造成琴弓一端的重量增加,影響演奏者握時運弓,致無法正常揮動,況且,將面積過大的驅動電路板與電池固設於該弓毛庫上,非常容易導致琴弓尾端的調節螺絲可能 無法正常操作的顧慮。
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之一目的,即在於設於琴弓弓腹之LED電路板為多層板設計,除提高燈光演繹變化性以及功能性,更提供較窄的設計,藉以相對縮減電路板寬度以符合小提琴弓腹的寬度,讓LED電路板邊緣不超出琴弓之弓杆的寬度範圍,並讓電路板更輕,而能夠令原本小提琴的琴弓重量不至大幅增加,達到能夠與該弓杆整合於一體的美觀效果。
依據上述,其中該電路板設有具遠端遙控晶片的信號收發模組,藉以令遠端操作者可依照演奏現場氣氛以及樂曲的類型,為樂手調整適當的燈光演繹模式。
本創作又一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其係將部份發光裝置之組件獨立設置,以避免重量都集中在琴弓上,致無法供演奏者正常揮動,另,能夠將分開設置之組件透過手錶穿戴形式或是手套模式,讓小提琴表演者能夠以自然的表演方式運弓,達到琴技運弓不受影響之效果。
依據上述,其中該手套模式能夠納入舞台服裝作為整體性的設計。
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之再一目的,即在於該發光裝置之LED燈泡採高數量高密度,亦即,在小提琴之琴弓既有的長度配置至少80顆的燈泡數,並搭配多種色系排列,藉以呈現華麗的視覺效果。
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之另一目的,即在於該排燈單元設於該弓杆之至少一側邊(含弓腹、弓背),利用光線照射在弓毛上之散射效果,相較於傳統僅設於弓腹側而言,具較佳光源散播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包含:琴弓,由弓杆、弓毛庫、弓毛及調節螺絲組成,該弓杆兩側分別具有弓背與弓腹,兩端分別具有弓頭與弓尾,該弓杆朝該弓背略為彎曲,並且該弓頭則朝該弓腹彎折,該弓頭於彎折處末端朝該弓尾方向設置頭端固定件,該弓尾相應於該弓腹之一側設置依該弓杆之長軸方向延伸之滑動槽,該弓毛庫之一 端活動設於該滑動槽內側,另一端則朝向該弓頭方向設置尾端固定件,該弓毛係以馬尾製成條狀,兩端分別固定於該弓頭之該頭端固定件與該弓尾之尾端固定件;該調節螺絲由螺絲頭與螺紋體組成,該螺絲頭設於該弓尾之尾端外壁,該螺紋體設於該弓尾內部並透過該滑動槽與該弓毛庫互相固定,藉旋轉該螺絲頭,則該螺紋體帶動該弓毛庫於該滑動槽軸向來回移動以改變該頭、尾端固定件之間的距離,以供該弓毛之束緊程度調節;以及發光裝置,包含LED排燈單元、驅動單元與操作單元,其中該LED排燈單元設於該弓杆之至少一側邊,包含LED電路板以及配置於該LED電路板上之複數LED燈泡,該驅動單元透過第一傳輸線與該LED排燈單元電性相接,包含收容於一盒體內的控制電路板、電池、振盪器,且該盒體之外壁設置公魔鬼氈可與固定手腕之配戴件上的母魔鬼氈黏扣一體,當該電池供應電源時,設於該盒體之該振盪器經觸動後產生倍頻以觸發該控制電路板內部之工作頻率,接著該控制電路板執行預設之硬體碼程式,依照該硬體碼程式驅動該緩衝電路接收傳輸信號以進行相位變化,並透過脈衝點亮該LED燈泡,該操作單元包含電源開關、第一按鍵與第二按鍵,及第三按鍵,以及子電路板,該電源開關及第一按鍵與第二按鍵與該控制電路板電性相連,且該電源開關組裝後部分露出於該盒體表面,該第三按鍵與該第一按鍵相同功能,設於該子電路板上,而該子電路板則與該第一傳輸線電性相連,並組固於該弓毛庫之腹壁。
藉上述構造,該驅動LED排燈單元之驅動單元非設於琴弓上,從而可避免琴弓其中一端的重量增加而造成失衡,且藉該配戴件以手錶穿戴形式讓小提琴表演者能夠以自然的表演方式運弓,達到琴技運弓不受影響之效果。
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再一特徵,在於該LED排燈單元之LED電路板為多層板設計,藉以讓每層LED電路板邊緣不超出該弓杆的範圍,除美化外觀,也不致影響到表演者演奏。
1,1’,1”‧‧‧琴弓
2,2’,2”‧‧‧弓杆
3,3’‧‧‧弓毛庫
4,4’‧‧‧弓毛
5,5’‧‧‧調節螺絲
6,6”‧‧‧發光裝置
7‧‧‧信號收發模組
21,21’‧‧‧弓背
22,22’‧‧‧弓腹
23,23’‧‧‧弓頭
24,24’‧‧‧弓尾
30,30’‧‧‧滑動槽
51,51’‧‧‧螺絲頭
52,52’‧‧‧螺紋體
61,61”,61”‧‧‧LED排燈單元
62‧‧‧驅動單元
63,63”‧‧‧操作單元
64”‧‧‧水銀電池
65‧‧‧USB埠
66‧‧‧LED電路
67,67”‧‧‧搖動感應器
68‧‧‧程式連接電路
90‧‧‧手腕
221’‧‧‧弓腹側
230,230’‧‧‧頭端固定件
240,240’‧‧‧尾端固定件
611,611”‧‧‧LED電路板
612‧‧‧LED燈泡
620,620”‧‧‧第一傳輸線
621‧‧‧控制電路板
622‧‧‧電池
623‧‧‧振盪器
624‧‧‧盒體
625‧‧‧配戴件
630,630”‧‧‧電源開關
631‧‧‧第一按鍵
632‧‧‧第二按鍵
633‧‧‧第三按鍵
634,634”‧‧‧子電路板
635‧‧‧第二傳輸線
639”‧‧‧保護膜
640,640”‧‧‧微控制單元
641‧‧‧開關電路
642‧‧‧緩衝電路
670‧‧‧搖盪器
PTA1,PTA2‧‧‧接腳
SW100,SW101,SW103‧‧‧開關
6241‧‧‧公魔鬼氈
6251‧‧‧母魔鬼氈
第一圖為習知琴弓之平面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為第二圖之立體組合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之控制電路板之電子迴路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穿戴於表演者手腕上的實施例。
第六圖為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七圖為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
請參閱第二圖與第三圖,分別為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及組立的型態,如圖所示,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包括琴弓1與發光裝置6,其中該琴弓1由弓杆2、弓毛庫3、弓毛4及調節螺絲5組成。該弓杆2兩側分別具有弓背21與弓腹22,兩端分別具有弓頭23與弓尾24,該弓杆2朝該弓背21略為彎曲,並且該弓頭23則朝該弓腹22彎折。該弓頭23於彎折處末端朝該弓尾24方向設置頭端固定件230。該弓尾24相應於該弓腹22之一側設置依該弓杆2之長軸方向延伸之滑動槽30,該弓毛庫3之一端活動設於該滑動槽30內側,另一端則朝向該弓頭23方向設置尾端固定件240。該弓毛4係以馬尾製成條狀,兩端分別固定於該弓頭23之該頭端固定件230與該弓尾24之尾端固定件240。該調節螺絲5由螺絲頭51與螺紋體52組成,該螺絲頭51設於該弓尾24之尾端外壁,該螺紋體52設於該弓尾24內部並透過該滑動槽30與該弓毛庫3互相固定,藉旋轉該螺絲頭51,則該螺紋體52帶動該弓毛庫3於該滑動槽30軸向來回移動以改變該頭、尾端固定件230,240之間的距離,以供該弓毛4之束緊程度調節之用。
該發光裝置6包含LED排燈單元61、驅動單元62與操作單元63,該LED排燈單元61設於該弓杆2之至少一側邊,如第二、三圖所示為LED排燈單元61設於弓腹22之實施形態,該LED排燈單元61包含LED電路板611以及配置該LED電路板611上之複數LED燈泡612。本實施例該LED排燈單元61之LED電路板611為多層設計,藉以讓每層LED電路板611邊緣不超出該弓杆2的範圍,除美化外觀,也較不致影響演奏者運弓。另,該發光裝置6之該LED燈泡612採高數量高密度,並搭配多種 色系排列。例如,該LED燈泡612數量為80顆,所選用燈泡顏色為紅、粉紅、橙、黃、綠、藍、水藍、紫、白色等,藉以呈現華麗的視覺效果。
該驅動單元62採獨立設置,即非設於該琴弓1上,並透過第一傳輸線620與該LED排燈單元61電性相接。該驅動單元62包含控制電路板621、電池622、振盪器623及用於容置該控制電路板621、電池622、振盪器623之盒體624(如第二圖),該控制電路板621用於管理所有的燈光演繹控制,能夠提供數種光影模式(容後說明),該電池622採用鋰電池,可充電重複使用,該盒體624之外壁設置公魔鬼氈6241可與固定手腕之配戴件625上的母魔鬼氈6251黏扣一體,表演者可藉以依使用的方便性調整到手腕的適當位置,另,藉該配戴件625上的公魔鬼氈6253與母魔鬼氈6251黏扣一體固定在手腕上。當該電池622供應電源時,該盒體624之振盪器623經觸動後產生倍頻以觸發該控制電路板621內部之工作頻率,接著該控制電路板621執行預設之硬體碼程式(如C++與PGA),依照該硬體碼程式驅動緩衝電路並接收傳輸信號進行相位變化,並透過脈衝點亮該LED燈泡612。
該操作單元63包含:電源開關630、第一按鍵631與第二按鍵632、第三按鍵633及一子電路板634,以及第二傳輸線635,其中該電源開關630與該控制電路板621電性相連,組裝後部份露出於該盒體624表面,供表演者按壓控制;該第一、第二按鍵631,632也與該控制電路板621作電性連接;該第三按鍵633與該第一按鍵631相同功能,用於執行閃爍模式的切換控制,設於該子電路板634上,而該子電路板634則與一端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621的第二傳輸線635電性相連,並組固於該弓毛庫3之側壁/腹壁,如是,藉該第三按鍵633位於弓毛庫3之側壁/腹側能夠供表演者握持琴弓直接方便的操作。
續請參閱第四圖為本創作之控制電路板621電子迴路圖,該控制電路板621包括: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640為本創作所有的燈光演繹控制核心,能夠整合開關電路641、緩衝電路642、USB埠65、LED電路66及搖盪器(crystal)670,以及程式連接電路68之電路運作,其中,該開關電路641包含電池622、電源開關630、第一按鍵631與第二按鍵632、 第三按鍵633的電路,藉該電池622供應之電源經VDD傳輸至微控制單元640,並由該電源開關630、第一按鍵631與第二按鍵632、第三按鍵633各自控制以致能該LED燈泡612進行各種燈光演繹。該緩衝電路642的一端分別與該第一傳輸線620及該LED電路66連接,另一端與該微控制單元640連接,可以透過該微控制單元640已內建的程式接收該緩衝電路642之控制訊號,藉以經由該第一傳輸線620將相關訊號傳輸來驅動該LED燈泡612。該USB埠65用於連接外部行動電源。該LED電路66透過該開關電路641之開關SW100、SW101(分別對應該第一按鍵631、該第二按鍵632)電信連接至該微控制單元640之接腳PTA1及PTA2連接,經該開關電路641之SW103(對應該電源開關630)電路控制整個電子迴路的開啟與關閉;而藉該開關電路641之開關SW100、SW101(分別對應該第一按鍵631、該第二按鍵632)控制該LED燈泡612進入閃爍模式,另,透過該開關電路641之開關SW102(對應該第三按鍵633)以該第二傳輸線635間接控制該開關SW100,而可以提供演奏者由該弓毛庫3的一端操作。另,該搖動感應器67與該微控制單元640連接,用於偵測演奏者手腕在x,y.z的甩動方位,以控制該LED燈泡612依照手腕該搖動感應器67偵測當時手腕甩動程度大小來閃爍(註:該搖動感應器67也能夠以一傳輸線連接設置於演奏者身體的任一部位)。該燒錄程式電路68係與該微控制單元640連接,用於將不同燈光演繹的程式燒錄由該微控制單元640依照所接收訊息提供不同燈光的演繹。
依據上述,本創作於演奏表演時(請配合第二圖及第四、五圖一併參閱),將該配戴件穿戴於手腕90上(如第五圖虛線所示),並將該電源開關630啟開,藉該控制電路板621所提供電子迴路可啟動該LED燈泡612進入全亮模式、該閃爍模式以及該閃爍速度調整模式,亦即,當開啟該電源開關630時,即會自動進入該全亮模式狀態(第零模式),長按該第一按鍵631則會進入第一模式,若不使用再按該電源開關630,該LED燈泡612便全熄滅。茲進一步將本創作在演奏時的各模式介紹如下:
一、在各模式下,長按第一按鍵631,可執行閃爍模式切換順向(模式一到模式十以上);當長按2.5秒該第二按鍵632,可執行閃爍模式切換逆向(模式十以上到模式一)。
二、在第一模式(光劍模式)下,電源為啟動狀態,但燈光為全暗,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可使LED光由弓桿尾端24依序點亮至頭端23,當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可使LED光由弓桿頭端23依序熄滅至尾端24,當同時按下該第一、第二按鍵631,632,即可進入該閃爍速度調整模式,在此模式下該LED燈泡612會保持循環狀態,按下該第一按鍵631為加速,按下該第二按鍵632為減速,倘若15秒內無任何動作,將自動切換回當下閃爍模式,或者同時按住該第一、第二按鍵2.5秒即可退出該閃爍速度調整模式。
三、在第二模式下(淡入淡出模式),電源為啟動狀態,但燈光為全暗,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作用緩慢由全暗到全亮,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作用緩慢由全亮到全暗。
四、在第三模式下(快閃模式),本模式可配合音樂節奏(BPM,beat per minute,調整閃爍速度)電源為啟動狀態,但燈光為全暗,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作用每0.5秒閃爍一次,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熄滅。當同時按下該第一、第二按鍵631,632,即可進入該閃爍速度調整模式,在此模式下該LED燈泡612會保持閃爍狀態(初始設定是0.5秒閃爍一次),按下該第一按鍵631為加速(最快為0.1秒閃爍一次),按下該第二按鍵632為減速(最慢為2秒閃爍一次),倘若15秒內無任何動作,將自動切換回當下閃爍模式,或者同時按住該第一、第二按鍵2.5秒即可退出該閃爍速度調整模式。
五、在第四模式下(流星跑馬模式),電源為啟動狀態,但燈光為全暗,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可使LED光由弓桿尾端24以8顆LED的長度依序跑馬至頭端23,並自動重複執行直到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熄滅。
六、在第五模式下(來回彈跳跑馬),電源為啟動狀態,但燈光為全暗,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可使LED光由弓桿尾端24以8顆LED的長度依序跑馬至頭端23,再由尾端24彈回頭端23,並自動重複執行直到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熄滅。
七、在第六模式下(心臟跳動模式),電源為啟動狀態,但燈光為全暗,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由尾端24及頭端23中央處,依序向頭及尾擴張點亮LED燈,並依序向中央熄滅LED燈,並自動重複執行直到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熄滅。
八、在第七模式下(星空隨機模式),電源為啟動狀態,但燈光為全暗,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80顆之LED燈隨機點亮並隨機熄滅,並自動重複執行直到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熄滅。
九、在第八模式下(先進先出跑馬模式),電源為啟動狀態,但燈光為全暗,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可使LED光由弓桿尾端24依序點亮至頭端23,當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可使LED光由弓桿尾端24依序熄滅至頭端23(類似第一模式,僅熄滅方式不同)。
十、在第九模式下(中央擴散跑馬模式),電源為啟動狀態,但燈光為全暗,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可使LED光由尾端24及頭端23中央處,依序點亮至頭端23以及尾端24,當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可使LED光由尾端24及頭端23中央處,依序點亮至頭端23以及尾端24,依序熄滅至頭端23以及尾端24(類似第八模式)。
十一、在第十模式下(奇數偶數隨機模式),電源為啟動狀態,但僅奇數燈光為全暗(偶數全亮),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奇數以及偶數會交替緩慢點亮以及熄滅,直到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熄滅。
十二、在第十一模式下(搖動閃爍模式),電源為啟動狀態,當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燈會依照手腕的搖動感應器震盪程度閃爍,手部靜止則所有LED燈不會發亮,直到再次短按兩下該第一按鍵631,所有LED同時熄滅。當同時按下該第一、第二按鍵631,632,即可進入該搖動敏感度調整模式,在此模式下該LED燈泡612會保持搖動閃爍狀態(使用者可持續嘗試甩動手腕,用以測試搖動敏感度),按下該第一按鍵631為更加靈敏(輕微甩動就會發亮),按下該第二按鍵632為越不靈敏(需要更大甩動幅度大才能使LED發亮),倘若15秒內無任何動作,將自動切換回當下搖動閃爍模 式,或者同時按住該第一、第二按鍵2.5秒即可退出該搖動靈敏度調整模式。
續請參閱第六圖為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本創作之琴弓1”基於該LED排燈單元61”之LED電路板611”為多層設計,藉以讓每層LED電路板611”邊緣不超出該弓杆2”的範圍,因此,不會存在習知的瑕疵,因而可以採單純的全亮或全滅模式設置,即將該發光裝置6”做簡化設計,祥言之,該發光裝置6”僅包含操作單元63”來控制LED排燈單元61”的全亮或全滅(省略驅動單元),該操作單元63”包括:子電路板634”及電信連接於該子電路板634”上的電源開關630”、水銀電池64”、微控制單元640”及搖動感應器67”,以及用於保護該子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之保護膜639”,該子電路板634”的電路可以採用如第四圖之該開關電路641之SW103(對應該電源開關630”)經由傳輸線620”來控制LED排燈單元61”全亮或全滅的開啟與關閉。如是,同樣可以達到讓小提琴表演者能夠以自然的表演方式運弓,達到琴技不受影響之效果。
請參閱第七圖為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本實施例主要在前述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基礎下,在該控制電路板621上加裝具有遠端遙控晶片的信號收發模組70,並與微控制單元640連接,該信號收發模組70可採用藍芽,如是,透過無線傳輸可供遠端電腦操作將接收訊號直接傳給該微控制單元640調整LED發亮模式,樂手演奏時僅需要操作該電源開關630啟動即可,遠端操作者可依照現場氣氛以及樂曲的類型為樂手調整適當的發亮模式,樂手不再需要長按該第一按鍵631來切換燈光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該具有遠端遙控晶片的信號收發模組70也可以應用於前述第二實施例(第六圖),將其設於該子電路板634”上,惟第二實施例受限於電量(水銀電池),僅能做短時間表演(約5-10分鐘),然而仍可以藉遠端操作者依照現場氣氛以及樂曲的類型為樂手調整適當的發亮模式。
歸納以上,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具有如下優點:
一、藉將驅動LED排燈單元之驅動單元(含電池與電路板)獨立設置,即非設於琴弓本身,從而可避免琴弓其中一端的重量增加而造成失衡,致無法供演奏者正常揮動,同時也可避免驅動電路板及電池佔用額外空間而影響到調節螺絲操作,藉以提供便利使用之效果。
二、該發光裝置之LED燈泡採高數量高密度,並搭配多種色系排列,相較於傳統單調之色系更添變化性,另因LED燈密度高,可改善近距離觀賞下,燈源顆粒分開的不連續感,藉以呈現華麗的視覺效果。
三、設於琴弓弓腹之LED電路板為多層板設計,藉以相對縮減每層寬度,讓每層LED電路板邊緣不超出該弓杆的範圍,除外觀更加美化外,也不致影響到表演者演奏。
四、該排燈單元設於該弓杆之至少一側邊(含弓腹、弓腹側、弓背),利用光線照射在弓毛上之散射效果,相較於傳統僅設於弓腹側而言,具較佳光源散播效果。
綜上所述,本創作具發光裝置之琴弓確能達到創作目的,符合專利要件,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大凡依據本創作所為之各種修飾與變化,仍應包含於本專利申請範圍內。
1‧‧‧琴弓
2‧‧‧弓杆
4‧‧‧弓毛
5‧‧‧調節螺絲
6‧‧‧發光裝置
90‧‧‧手腕
624‧‧‧盒體
625‧‧‧配戴件
630‧‧‧電源開關
631‧‧‧第一按鍵
632‧‧‧第二按鍵
633‧‧‧第三按鍵
634‧‧‧子電路板
635‧‧‧第二傳輸線

Claims (10)

  1. 一種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包含:琴弓,由弓杆、弓毛庫、弓毛及調節螺絲組成,該弓杆兩側分別具有弓背與弓腹,兩端分別具有弓頭與弓尾,該弓杆朝該弓背略為彎曲,並且該弓頭則朝該弓腹彎折,該弓頭於彎折處末端朝該弓尾方向設置頭端固定件,該弓尾相應於該弓腹之一側設置依該弓杆之長軸方向延伸之滑動槽;該弓毛庫之一端活動設於該滑動槽內側,另一端則朝向該弓頭方向設置尾端固定件;該弓毛之兩端分別固定於該弓頭之該頭端固定件與該弓尾之尾端固定件;該調節螺絲由螺絲頭與螺紋體組成,該螺絲頭設於該弓尾之尾端外壁,該螺紋體設於該弓尾內部並透過該滑動槽與該弓毛庫互相固定,藉旋轉該螺絲頭,則該螺紋體帶動該弓毛庫於該滑動槽軸向來回移動以改變該頭、尾端固定件之間的距離,以供該弓毛之束緊程度調節之用;以及發光裝置,包含LED排燈單元、驅動單元與操作單元,其中該LED排燈單元設於該弓杆之至少一側邊,包含LED電路板以及配置於該LED電路板上之複數LED燈泡;該驅動單元透過第一傳輸線與該LED排燈單元電性相接,包含收容於一盒體內的控制電路板、電池、振盪器,且該盒體與固定手腕之配戴件組接,當該電池供應電源時,該振盪器經觸動後產生倍頻以觸發該控制電路板內部之工作頻率,接著該控制電路板執行預設之硬體碼程式,依照該硬體碼程式驅動該緩衝電路從該控制電路板接收傳輸信號以進行相位變化,並透過脈衝點亮該LED燈泡;該操作單元包含:電源開關、第一按鍵與第二按鍵、第三按鍵及一子電路板,以及第二傳輸線,其中該電源開關與該控制電路板電性相連,組裝後部份露出於該盒體表面,供表演者按壓控制;該第一、第二按鍵也與該控制電路板作電性連接;該第三按鍵與該第一按鍵相同功能,用於執行閃爍模式的切換控制,設於該子電路板上,而該子電路板則與一端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的第二傳輸線電性相連,並組固於該弓毛庫之側壁/腹壁;如是,藉驅動該LED排燈單元之該驅動單元非設於該琴弓上,從而可避免該琴弓其中一端的重量增加而造成失衡,致無法供演奏者正常揮 動,同時也可避免該驅動電路板及該電池佔用額外空間而影響到該調節螺絲操作,藉以提供便利使用之效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其中該LED排燈單元之LED電路板為多層板設計,藉以讓每層LED電路板邊緣不超出該弓杆的寬度範圍,達到能夠與該弓杆整合於一體的美觀效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其中該發光裝置之該LED燈泡採高數量高密度,並搭配多種色系排列,例如:該LED燈泡數量為80顆,所選用燈泡顏色為紅、粉紅、橙、黃、綠、藍、水藍、紫、白色等,藉以呈現華麗的視覺效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其中該盒體與固定手腕之配戴件組接,係於該盒體之外壁設置公魔鬼氈,而於該配戴件上設置可與該公魔鬼氈黏扣一體之母魔鬼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其中該固定手腕之配戴件可採手套形式或搭配舞台服裝,將收容控制電路板、電池、振盪器之合體作為整體性設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其中該控制電路板包括: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能夠整合開關電路、緩衝電路、USB埠、LED電路及振盪器(crystal),以及燒錄程式電路之電路運作,該開關電路可接收該電池供應之電源,並致能該LED燈泡,該微控制單元接收該緩衝電路之控制訊號以驅動該LED燈泡,該USB埠用於連接外部行動電源,該LED電路分別與該第一按鍵、該第二按鍵電信連接,控制該LED燈泡進入閃爍模式及閃爍速度調整模式,亦即,當開啟該操作單元之電源開關時,即可啟動該LED燈泡進入全亮模式、閃爍模式以及閃爍速度調整模式,此時將該第一按鍵、該第二按鍵分別的操作,會透過該微控制單元的電子迴路控制,自動進入該全亮模式狀態(第零模式);換言之,當長按2.5秒該第一按鍵則會進入第一模式(光劍模式),在各模式下,長按第一按鍵,可執行閃爍模式切換順向(模式一到模式十以上);當長按2.5秒該第二按鍵,可執行閃爍模式切換逆向(模式十以上到模式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其中該微控制單元更包 含USB埠,該USB埠用於連接外部行動電源。
  8. 一種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包含由弓杆、弓毛庫、弓毛及調節螺絲組成之琴弓及發光裝置,其中該發光裝置包括:包含LED排燈單元、驅動單元與操作單元,其中:該LED排燈單元設於該弓杆之至少一側邊,包含LED電路板以及配置於該LED電路板上之複數LED燈泡;該驅動單元透過第一傳輸線與該LED排燈單元電性相接,包含收容於一盒體內的控制電路板、電池、振盪器,且該盒體與固定手腕之配戴件組接,該控制電路板包括: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能夠整合開關電路、緩衝電路、USB埠、LED電路及振盪器(crystal),以及具有遠端遙控晶片的信號收發模組,係與該微控制單元相接;該開關電路可接收該電池供應之電源,並致能該LED燈泡,該微控制單元接收該緩衝電路之控制訊號以驅動該LED燈泡,該USB埠用於連接外部行動電源,該LED電路分別與該操作單元電信連接,控制該LED燈泡進入閃爍模式及閃爍速度調整模式,當該電池供應電源時,該振盪器經觸動後產生倍頻以觸發該控制電路板內部之工作頻率,接著該控制電路板執行預設之硬體碼程式,依照該硬體碼程式驅動該緩衝電路從該微控制單元接收傳輸信號以進行相位變化,並透過脈衝點亮該LED燈泡;該操作單元包含:電源開關、第一按鍵與第二按鍵、第三按鍵及一子電路板,以及第二傳輸線,其中該電源開關與該控制電路板電性相連,組裝後部份露出於該盒體表面,供表演者按壓控制;該第一、第二按鍵也與該控制電路板作電性連接;該第三按鍵與該第一按鍵相同功能,用於執行閃爍模式的切換控制,設於該子電路板上,而該子電路板則與一端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的第二傳輸線電性相連,並組固於該弓毛庫之側壁/腹壁;如是,透過該信號收發模組可供遠端電腦操作將接收訊號無線傳輸給該微控制單元調整LED發亮模式,樂手演奏時僅需要操作該電源開關啟動電源即可,遠端操作者可依照現場氣氛以及樂曲的類型為樂手調整適當的發亮模式,減少樂手演奏時的操作複雜度,達到控制方便的效果。
  9. 一種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包含由弓杆、弓毛庫、弓毛及調節螺絲組成之琴弓及發光裝置,其中該發光裝置包括: LED排燈單元,係設於該弓杆之至少一側邊,包含LED電路板以及配置於該LED電路板上之複數LED燈泡,該LED電路板為多層板設計,每層LED電路板邊緣不超出該弓杆的寬度範圍;操作單元,包含電源開關及一電路板,該電路板與該LED電路板電性連接,其上設有微控制單元及搖動感應器,而該電源開關電信連接於該電路板上;及水銀電池,係設於該電路板上,提供電力來源;以及保護膜,係罩蓋於該電路板用於保護其上的電子元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具發光裝置之琴弓,其中該子電路板進一步包含信號收發模組,該信號收發模組與該微控制單元相接,如是,透過無線傳輸可供遠端電腦操作將接收訊號直接傳給該微控制單元調整LED發亮模式,樂手演奏時僅需要操作該電源開關啟動電源即可,遠端操作者可依照現場氣氛以及樂曲的類型為樂手調整適當的發亮模式,減少樂手演奏時的操作複雜度,達到控制方便的效果。
TW105212311U 2016-08-12 2016-08-12 具發光裝置之琴弓 TWM532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2311U TWM532636U (zh) 2016-08-12 2016-08-12 具發光裝置之琴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2311U TWM532636U (zh) 2016-08-12 2016-08-12 具發光裝置之琴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2636U true TWM532636U (zh) 2016-11-21

Family

ID=57853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2311U TWM532636U (zh) 2016-08-12 2016-08-12 具發光裝置之琴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26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6683A1 (es) * 2018-03-02 2019-09-06 Constantino Martinez Orts Arco para instrumento musical de cuerda frotada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6683A1 (es) * 2018-03-02 2019-09-06 Constantino Martinez Orts Arco para instrumento musical de cuerda frotada
CN112041922A (zh) * 2018-03-02 2020-12-04 康斯坦丁诺·马丁内斯·奥瑞特斯 用于弓弦乐器的弓
EP3761303A4 (en) * 2018-03-02 2021-11-03 Constantino Martinez Orts BOW FOR RUBBED STRING MUSICAL INSTRUMENT
US11776513B2 (en) 2018-03-02 2023-10-03 Constantino MARTINEZ ORTS Bow for a bowed string musical instrum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13343A1 (en) Novelty device
US9279580B2 (en) Percussion-triggered lighting system
US20040095746A1 (en) Multi-colo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8477986B1 (en) Audience participation gloves
JP2001190751A (ja) 遊技機用発光装置
US8376563B2 (en) Glo-blades skates
TWM532636U (zh) 具發光裝置之琴弓
US20070132748A1 (en) Screen display with sound lamps
US20220228734A1 (en) Touch control lamp
CN103736277A (zh) 一种声光玩具
CN106545796A (zh) 多功能智能吸顶灯
US20220049842A1 (en) Device with lighting, lo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182483B2 (en) Illuminating pompon
KR20090007775U (ko) 무대조명장치
US20080304271A1 (en)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luminous device
US11688374B2 (en) Motion/position-sensing responsive light-up musical instrument
CN2821770Y (zh) 具有装饰灯的电吉他
JP5667279B1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の照明装置が取り付けられてなる額縁
US7893336B2 (en) Illuminated musical control channel controller
JP2005534382A (ja) ノベルティ装置
KR20230042766A (ko) 색소폰용 소리반응 led 점멸 미러볼 고정구
KR200380214Y1 (ko) 발광부를 갖는 조명등 테의 장식
TWM523809U (zh) 高亮度發光棒
KR200452489Y1 (ko) 상·하판이 자석으로 연결되며 내부에 발광소자가 부착되어 있는 캐스터네츠
JP2014135315A (ja) 応援グッ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