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1940U - 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 - Google Patents

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1940U
TWM531940U TW105208284U TW105208284U TWM531940U TW M531940 U TWM531940 U TW M531940U TW 105208284 U TW105208284 U TW 105208284U TW 105208284 U TW105208284 U TW 105208284U TW M531940 U TWM531940 U TW M5319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drinking water
bottle
drink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8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ung-Liang Chiu
Original Assignee
Very Well Interna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y Well Internat Ltd filed Critical Very Well Internat Ltd
Priority to TW105208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1940U/zh
Publication of TWM531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1940U/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Description

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吸管閉合結構,特別是指一種運用於飲水瓶之創新結構型態揭示者。
按,水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因而隨時注意水分的補充,就變成為日常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在大量流汗後的水分補充。因此,許多人在經濟與環保的考量下,便習慣在出門時為自己帶一瓶水,方便口渴能隨時飲用。於是乎便開始有業者紛紛開發出各式各樣方便攜帶的容水結構。
傳統之容水結構不外乎具有一中空的瓶體,以及一以螺鎖方式選擇性封閉該瓶體之蓋體。當使用者欲飲用瓶中的水時,首先打開蓋體,再就著瓶體上所設的開孔直接飲用。然而這樣的飲用方式,不僅容易嗆到,且一不小心非常容易弄濕衣服。於是便有業者將具有吸管之飲水結構安裝於蓋體上,提高使用者飲用的便利性,然卻往往因吸管在閒置於無法完全閉鎖的原因,導致瓶體中的水沿著吸管漏出,還是未臻完美,尚有改進的空間。
再者,傳統飲水結構通常都不具任何透氣結構,因此使用者往往必需在吸取一段時間的水後,必需停止繼續飲用,令外部的空氣能夠透過吸管回流進入瓶體中,平衡瓶體內外的壓力後,才能繼續吸取飲用,不能迅速滿足大量流汗後,對於水份的需求;於是便又有業者直接在飲水結構設置一小穿孔,讓外部的空氣能夠適時流入瓶體中,藉以平衡瓶體內部與外部的壓力,方便使用者能夠持續輕鬆吸取瓶體中的液體。然而,當瓶體傾倒時,不管該穿孔口徑多小,都會產生漏水的現象,對於使用者而言,這樣的結構不僅不實用,也不方便使用。
是以,針對上述習知結構所存在之問題點,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閉合吸管之創新結構,實使用者所企盼,亦係相關業者須努力研發突破之目標及方向。
有鑑於此,創作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吸管閉合結構,其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係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新式閉合效果佳而防漏之結構型態為目標加以創新突破。
本創作解決問題之技術特點,主要在於所述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包括一供裝設於飲水瓶之頂部之蓋體,該蓋體並選擇性地封閉該飲水瓶頂部所形成之開孔;該蓋體中係設置有一安裝部並形成有一容室,該容室之底部係形成有一透孔;一由撓性材質所製成之飲水結構,該飲水結構係利用該透孔穿置該蓋體;該飲水結構包括:一以水密方式裝設於容置中之塊體;一形成於該塊體中之穿孔;一延伸自該塊體之吸管,該吸管係與該塊體中所形成之穿孔互相連通;一設置於該吸管內壁之凸部,該凸部係選擇性地封閉該穿孔;以及一樞設於蓋體上之杯蓋;當杯蓋扣合於蓋體時,該杯蓋係向下壓迫並彎折該吸管,令移動後之凸部封閉該穿孔。
藉此創新獨特設計,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而言,俾可於飲水時保持飲水瓶內外壓力平衡,並於閒置時確實封閉出水流道,達到使用方便且確實防漏之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經濟(利用)效益。
請參閱第1、2、3、4、5圖所示,係本創作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之較佳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結構之限制。所述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其主要係包括一供裝設於飲水瓶40之頂部的蓋體10以及一穿置於該蓋體10之飲水結構20。
該蓋體10係選擇性地封閉該飲水瓶40頂部所形成之開孔41。該蓋體10中係設置有一安裝部11並形成有一容室12,該容室12之底部係形成有一透孔13。該飲水結構20係由撓性材質所製成,並利用該透孔13穿置於該蓋體10;該飲水結構20包括一以水密方式裝設於容室12中之塊體21、一形成於該塊體21中之穿孔22、一延伸自該塊體21之吸管23,該吸管23係與該塊體21中所形成之穿孔22互相連通;以及一設置於該吸管23內壁之凸部24,該凸部24係選擇性地封閉該穿孔22。一樞設於蓋體10上之杯蓋30;當杯蓋30扣合於蓋體10時,該杯蓋30係向下壓迫並彎折該吸管23,令移動後之凸部24封閉該穿孔22。
該杯蓋30之內壁係設置有一凸塊31,當杯蓋30扣合於蓋體10時,該凸塊31係壓抵於吸管23對應於凸部24之外壁上,強化凸部24封閉穿孔22的效果。
該穿孔22與吸管23之連接處係設置有一縮口段221;該縮口段221與凸部24之輪廓係互相對應;當杯蓋30扣合於蓋體10時,該縮口段221與凸部24之輪廓係互相同心對應,且該凸部24所涵蓋之面積係大於該穿孔22縮口段221所涵蓋之面積。
如第7、8圖所示,該飲水結構20係進一步包含有一設置於塊體21之通氣結構25,當使用者透過吸管23吸取飲水瓶40中之液體時,該通氣結構25係單向將外部的空氣導入飲水瓶40中。該通氣結構25係包含有一形成於塊體21上之通氣孔251以及兩連設於塊體21上之瓣膜252,該兩瓣膜252之端緣係互相抵靠而選擇性地封閉該通氣孔251。
藉由上述結構組成設計,茲就本創作之使用作動情形說明如下:如第1、2圖所示,當本創作閒置且杯蓋30扣合於蓋體10時,該吸管23係因杯蓋30之壓迫而向下彎折,令凸部24封閉該穿孔22,避免飲水瓶40因傾斜或傾倒而產生漏水現象。再者,當杯蓋30扣合於蓋體10時,杯蓋30內部所設置之凸塊31係進一步壓抵於吸管23對應於凸部24之外壁上,這樣的結構配置可強化凸部24封閉穿孔22的效果。請再參閱如第4、6圖所示,當使用者打開杯蓋30欲飲水時,該吸管23係因本身之彈力作用而向上彈開,令凸部24脫離穿孔22縮口段221之周緣,使得穿孔22及其縮口段221形成一暢通的流道,令使用者可以透過穿孔22與吸管23吸取飲用飲水瓶40中的水或飲料。
又如第7、8圖所示,在使用者飲用的過程中,該飲水瓶40中的壓力會慢慢降低,該兩瓣膜252會因大氣壓力之作用而向下張開,令該通氣孔251形成一暢通之氣道並將外部的空氣導引進入飲水瓶40中,平衡飲水瓶40內外之壓力,確保本創作能夠持續順暢出水。當使用者停止飲水動作時,此時飲水瓶40內外之壓力達到平衡,而失去因壓力差所產生作用力的兩瓣膜252,即因本身的彈力而復位並封閉該通氣孔251,提供防漏之功效。又如第9圖所示,係本創作之飲水結構20進一步連設一延伸管50之實施態樣,藉由該延伸至飲水瓶40底部之延伸管50,不僅可降低飲水瓶40中飲料的殘餘量,同時可令使用者使用本創作時不用將頭部向後仰,提高飲水瓶40使用之方便性。
功效說明: 本創作所揭「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主要藉由所述飲水結構與杯蓋 之創新獨特結構型態與技術特徵,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所提習知結構而言,俾可於飲水時保持飲水瓶內外壓力平衡,並於閒置時確實封閉出水流道,達到使用方便且確實防漏之實用進步性者。
10‧‧‧蓋體
11‧‧‧安裝部
12‧‧‧容室
13‧‧‧透孔
20‧‧‧飲水結構
21‧‧‧塊體
22‧‧‧穿孔
221‧‧‧縮口段
23‧‧‧吸管
24‧‧‧凸部
25‧‧‧通氣結構
251‧‧‧通氣孔
252‧‧‧瓣膜
30‧‧‧杯蓋
31‧‧‧凸塊
40‧‧‧飲水瓶
41‧‧‧開孔
50‧‧‧延伸管
第1圖係本創作杯蓋扣合於蓋體後之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本創作第1圖之局部側剖視圖。
第3圖係本創作杯蓋開啟後之立體外觀圖。
第4圖係本創作第3圖之部部側剖視圖。
第5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6圖係本創作通氣結構作動之側剖示意圖。
第7-8圖係本創作瓣膜作動之前剖示意圖。
第9圖係本創作之飲水結構進一步連設一延伸管之示意圖。
10‧‧‧蓋體
11‧‧‧安裝部
12‧‧‧容室
20‧‧‧飲水結構
21‧‧‧塊體
22‧‧‧穿孔
221‧‧‧縮口段
23‧‧‧吸管
24‧‧‧凸部
251‧‧‧通氣孔
30‧‧‧杯蓋
31‧‧‧凸塊

Claims (5)

  1. 一種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其主要係包括: 一蓋體,該蓋體係供裝設於飲水瓶之頂部,並選擇性地封閉該飲水瓶頂部所形成之開孔;該蓋體之中係設置有一安裝部並形成有一容室,且該容室之底部係形成有一透孔; 一飲水結構,該飲水結構係由撓性材質所製成,並利用該透孔穿置於該蓋體;該飲水結構包括:    一以水密方式裝設於容室中之塊體;    一形成於該塊體中之穿孔;    一延伸自該塊體之吸管,該吸管係與該塊體中所形成之穿孔 互相連通;以及  一設置於該吸管內壁之凸部,該凸部係選擇性地封閉該穿孔 ;以及 一樞設於蓋體上之杯蓋;當杯蓋扣合於蓋體時,該杯蓋係向下壓迫並彎折該吸管,令移動後之凸部封閉該穿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其中該杯蓋之內壁係設置有一凸塊,當杯蓋扣合於蓋體時,該凸塊係壓抵於吸管對應於凸部之外壁上,強化凸部封閉穿孔的效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其中該穿孔與吸管之連接處係設置有一縮口段;該縮口段與凸部之輪廓係互相對應;當杯蓋扣合於蓋體時,該縮口段與凸部之輪廓係互相同心對應,且該凸部所涵蓋之面積係大於該穿孔縮口段所涵蓋之面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其中該飲水結構係進一步包含有一設置於塊體之通氣結構,當使用者透過吸管吸取飲水瓶中之液體時,該通氣結構係單向將外部的空氣導入飲水瓶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其中該通氣結構係包含有一形成於塊體上之通氣孔以及兩連設於塊體上之瓣膜,該兩瓣膜之端緣係互相抵靠而選擇性地封閉該通氣孔。
TW105208284U 2016-06-02 2016-06-02 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 TWM531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8284U TWM531940U (zh) 2016-06-02 2016-06-02 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8284U TWM531940U (zh) 2016-06-02 2016-06-02 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1940U true TWM531940U (zh) 2016-11-11

Family

ID=5785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8284U TWM531940U (zh) 2016-06-02 2016-06-02 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19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901A1 (zh) * 2021-12-14 2023-06-08 北京申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吸管及吸管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901A1 (zh) * 2021-12-14 2023-06-08 北京申创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吸管及吸管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39400A1 (zh) 一种透气杯盖
CN106829173B (zh) 一种按压打开的盖子
CN106388992A (zh) 一种防倒流式月经杯
CN105564800A (zh) 可喝可吸两用不漏瓶盖
TWM473371U (zh) 水壺蓋
TWM531940U (zh) 飲水瓶吸管閉合結構
CN210842543U (zh) 具有自吸功能的饮料杯
WO2020192559A1 (zh) 带升降吸管的杯盖及其杯子
CN203461287U (zh) 透气杯盖
US20050167437A1 (en) Drinking aid
KR101565236B1 (ko) 스트로우를 구비한 음료용기
JP4276726B2 (ja) プッシュプルキャップ
CN213567451U (zh) 一种带旋转开启防脱落防滴漏的杯盖
CN210383520U (zh) 一种防喷水及防漏水的儿童吸管水杯
JP3158467U (ja) 二開口式哺乳瓶
JPS6023Y2 (ja) 電気ポツト
CN208286784U (zh) 防吸管喷溅装置
CN206857305U (zh) 一种按压打开的盖子
JP2011131052A (ja) 二開口式哺乳瓶
CN210130678U (zh) 瓶杯盖结构
CN205813913U (zh) 饮水瓶吸管闭合结构
TWM587158U (zh) 瓶杯蓋結構
CN206119559U (zh) 翻盖吸管水壶
TWI674993B (zh) 飲水瓶防漏結構
CN220655306U (zh) 一种新型吸管杯盖及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