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9709U - 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 - Google Patents
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29709U TWM529709U TW105207826U TW105207826U TWM529709U TW M529709 U TWM529709 U TW M529709U TW 105207826 U TW105207826 U TW 105207826U TW 105207826 U TW105207826 U TW 105207826U TW M529709 U TWM529709 U TW M52970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oven
- optical
- thread
- fabric
- weft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Description
一種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為提供在布面可呈現點或線段狀多樣光束反射,成就光學飾紋之織線架構。
為了在織布表面發生具有反射光束之飾紋,而將具有光學反射的線條直接作為織線,選擇跳針的方式,編織在織布的其一織向,使布料表面明顯具有反射的光學效果,但由於具有光學效應的材料,為了表面達到高密度,其材質採用較高密度的分子材料所形成,形成後機械性較強大,且要對抗使用於布面的張力,所以體型明顯粗大堅硬,經交織後布面觸感粗糙,不利穿著及觸摸,僅適用於類似窗簾布的使用。
另有利用該光學線條搭配纖維紗線,以平行的併合(即同一針序)而成的織線,編織結果線圈為外露,不利觸摸,更無法提供穿著的布料使用,以及因與紗線為平行對開,及光學線條表面光滑關係,光學線條不具機械性定著力而易於脫紗。
一種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為提供在布面可呈現多樣光束反射光飾之織線架構,其中織線係由紗線混合光學線條經扭製,使二者縱向可為段落狀結合而成,光學線條具有至少第一光學面及第二光學面,經交扭後,在任一視角,可發生二種波長段落狀交錯的反射光束,為其主要目的。
本創作第二目的為該光學線條具有第一光學面及背面的第二光學面,二者反射的波長設為不等,複編於經向織線,且與經向織線的色澤為明顯對比。
本創作第三目的為織線為紗線與光學線條同向被捻製,前後所發生多數的交扭點相對的間距為不等。
本創作第四目的為光學線條所設的第一光學面與第二光學面,因被捻製同一面向反射角度會以等加或等比的方式變換,應對定點光源時,可在不同角度反射出不同角位的反射光束。
本創作第五目的為由經緯向所編之後的布料,形成的全開視窗、半遮視窗其幅面可為矩形。
本創作第六目的為編織成的布料在表織層之中,緯向織線被經向織線3的交織織圈所包覆。
本創作第七目的為該織線所搭配的光學線條為一高密度分子材料以條狀抽製而成,至少具有一表面為具有一反射的能力。
1‧‧‧光學線條
11‧‧‧第一光學面
12‧‧‧第二光學面
10‧‧‧交扭點
2‧‧‧緯向織線
21‧‧‧第一紗線
22‧‧‧第二紗線
210‧‧‧出脫紗絮
220‧‧‧出脫紗絮
3‧‧‧經向織線
30‧‧‧底織層
31‧‧‧交織點
300‧‧‧表織層
B0‧‧‧光源
B1‧‧‧第一光束
B2‧‧‧第二光束
BR1‧‧‧第一反射光
BR2‧‧‧第二反射光
N‧‧‧法線
W1‧‧‧全開視窗
W2‧‧‧半遮視窗
第1圖係為本創作光學線條的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緯向織線的結構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光學線條扭轉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光學線條配合紗線扭轉狀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所完成緯向織線編織於布料之中所呈現狀態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光學線條對應不同角度之光源所產生工作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創作光學線條對應光源之示意圖。
第8圖係為本創作所織成的布料剖視圖。
一種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為提供在布面可呈現多樣光束反射光飾之複合織線架構,本創作的複合織線,提供織成布的編織方式,可為平織或針織等織成方法,主要是複合織線,為由紗線與光學線條為段落狀捻製結合而成,光學線條具有不同光波反射的第一光學面與第二光學面,織成的布面在單一織向前後,會分佈出段落狀不同波長的反射裝飾條紋,使布料的色澤更佳亮麗,以及所織成的布料表面最外層受到另一織圈的包覆,因此觸感柔順,以及不影響其光學效果。
本創作的複合織線,為簡明陳述本創作實施方式,以下說明中,該複合織線以應用為緯向織線之方式作為說明基礎,於此合先陳明。
成布中,利用經向織線與緯向織線的編織角位關係,二者為可互換,
如緯向織線改為經向,經向織線換置為緯向。
有關本創作的詳細結構及實施方式,請參閱圖示說明如下,首先請先參閱第1圖所示:本創作先前備置有一光學線條1,該光學線條1是以高分子材料以抽製或分條所製成微薄細長狀,具有一第一光學面11及背面的第二光學面12,它經由交扭點10的捻轉作用,二者表面朝向會變換,第一光學面11與第二光學面12二者的工作波長為不等,使在同一視角可觀賞出不同顏色的光學作用。
該光學線條1質地為高密度分子材料所織成,本體至少有一光滑亮面,也可複合金屬材料熱加工形成,以及所形成不同波長的光學作用,除了本質表面加工亮度光滑程度不同,形成不同反射能力之外,進一步為在光學線條1的二面分別以整鍍或染色方式,使在二者表面分別呈現不同的金屬反射粒子,藉由該不同密度的金屬粒子分佈,而將光源的光束作濾光反射,以呈現不同的波長。
請再參閱第2圖所示,該光學線條1藉由紗線的配合可捻製成緯向織線2,基礎上該緯向織線2設有一第一紗線21及一第二紗線22,它與光學線條1同軸向,經由前後交扭點10的扭轉,使光學線條1的第一光學面11與第二光學面12產生不同角位的面向變換,在單一向可同時呈現第一光學面11及第二光學面12,產生兩種波長的光飾效果,以及其捻製為段落狀,經由交扭點10的糾結,使光學線條1與第一紗線21、第二紗線22彼此之間,得到縱向力的結合,可維持編織後的布面結構力。
其中第一紗線21及第二紗線22係以纖維細紗,經搓捻或抽製所形成,在其表面會拖出有出脫紗絮210、出脫紗絮220,尤其需增加布質柔軟度或觸感
的條件下,會拖出有出脫紗絮210、出脫紗絮220。
光學線條1與第一紗線21、第二紗線22同向在交扭點10部位被扭轉,前後交扭點10的距離為可不等,以及交扭點10的扭轉角度也可不等,使光學線條1的帶身產生多種角位的變換,該不同角位的變換前後的交扭點10之間,為以等加或等比的方式,依其長度而做不等變換,則是,光學線條1的其一表面,在不同長度位置段落面產生多種不同的反射角位。
請再參閱第3圖所示,本創作的光學線條1依多數的交扭點10扭轉後其角位也可接近,因此使形成的第一光學面11與第二光學面12工作面積大致相同。
請再參閱第4圖所示,本創作的光學線條1經由多數交扭點10的扭轉,其扭轉是受到緯向織線2所設的第一紗線21與第二紗線22同軸,同一定點的交扭點10同部扭轉,由於第一紗線21、第二紗線22同為撓性,它在扭轉過程中,會翻向正面,而產生遮罩光學線條1的效果,而使光學線條1的表面部份段落為被遮蔽。
請再參閱第5圖所示,如同前述扭轉捻製而成的緯向織線2,經由多數同一顏色,前後序列安排的經向織線3編織後,在二經向織線3的段落位置形成有前後序列的全開視窗W1及半遮視窗W2(為了簡化圖示說明,圖示僅呈現中間段的緯向織線2,上下鄰接的緯向織線2為簡示代表為此合先成明)。
緯向織線2被編織在布料之中,經由多數前後序列平行安排的經向織線3編構,呈現一進一出的顯示面,串接為矩形連貫視窗,其中第一光學面11露出在全開視窗W1,半遮視窗W2的幅面內可能受到緯向織線2的第一紗線21或第二紗線22所遮罩,因此此遮罩為部份,也可是同為半遮罩,在全開視
窗W1位置第一光學面11可全面性達成光源反射,在半遮視窗W2因第一紗線21或第二紗線22的阻隔,使內部的第二光學面12可能僅部份畸形面積反射,該微小面積的第二光學面12所反射出的光束,大概呈現一細點狀。
全開視窗W1或半遮視窗W2的寬度大於其高度,使幅面形成水平矩形狀,其矩形長度的決定,可經由經向織線3的寬度小於緯向織線2所取決,所以編織後的織隔之內,形成矩形的全開視窗W1或半遮視窗W2,或可在經向織線3與緯向織線2為相同寬度的情況下,可將前後序列的經向織線3前後之間的針距拉開大於緯向織線2上下排序的針距,也可使形成的全開視窗W1與半遮視窗W2幅面形成矩形。
原則上多數經向織線3跨越較長的針距,實施後的結果,必須要求織成布面的表面張力要滿足,不能鬆散為原則。
請再參閱第6、7圖所示,本創作的光學線條1,只要其呈現在外觀的一面如第一光學面11,它接受光源B0即會產生一反射光,由其該光源B0若為變動,則在第一光束B1與第二光束B2的角位內,產生不同的光束,經由第一光學面11的法線N規範後,產生第一反射光BR1及第二反射光BR2不同角位反射,除了光源為變動的情況之下,若光源為固定,如第7圖所示,該光源B0所產生的第一光束B1,作用在光學線條1的第一光學面11,第一光學面11依交扭點10變換角度之後,即產生不同的二道反射光,其中第一光束B1作用在光學線條1原先水平角位,產生一第一反射光BR1的反射光束,當第一光學面11經一θ角的變換為斜向之後,明顯在第一光束B1所發生的角度,相同經由法線N規範而產生一第二反射光BR2的反射光束,第二反射光BR2、第一反射光BR1兩者作用在一面向角度為不同,經由光學線條1前後
角位變換,使在一定點視察第一光學面11的反射光,該光束會因反射角度變動,而形成閃爍光的光飾效果,此種變動角位的效應,尤其布料是主動的情況之下,如被穿著或是有微風吹拂,或外力作動的場合,使該布面的角位變換,連同帶動第一光學面11的變換,對應單一定點的光源B0,則產生閃爍的反射的光束效果,增加布面的光學活潑即美化效果。
上述的光學線條1,經交扭點10捻轉變換角位,其角度變化依交扭點10為原點,從其距離關係,所變角度與距離為等加或等比關係。
請再參閱第8圖所示,本創作所編成的布料,基礎上位於表面的緯向織線2與經向織線3二者為垂直交織的互對關係,唯緯向織線2所在布料的厚度(高度)位置範圍,為低於經向織線3的織圈最高點,相對讓布料的表織層300,線架構處於最表層者為經向織線3,緯向織線2較下層,如此觸摸時,完全觸即的是經向織線3,經向織線3由於不具反射光學需求,因此其質地可採用柔軟或密度較疏鬆的纖維,因此可達到柔順的需求。
經向織線3的交織點31往下另可勾結有一底織層30,該底織層30的存在可增加整體布料的厚度,或是作為對經向織線3與緯向織線2的編織結構補強,使其編織結構滿足機械強度,讓織成後的布料表面張力十足,為一革新的設計,懇請 貴審查官明鑑並早日賜與專利為禱。
11‧‧‧第一光學面
12‧‧‧第二光學面
10‧‧‧交扭點
2‧‧‧緯向織線
21‧‧‧第一紗線
22‧‧‧第二紗線
3‧‧‧經向織線
W1‧‧‧全開視窗
W2‧‧‧半遮視窗
Claims (10)
- 一種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為提供在布面可呈現多樣光束反射光飾之織線架構,包含有:至少一線條,正反二表面具二種波長作用之金屬反射能力的光學線條;至少一條紗線與上述光學線條,經段落狀的糾結捻製而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其中該光學線條為具有一第一光學面及反向的第二光學面,第一光學面、第二光學面二者反射波長為不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其中第一光學面、第二光學面為金屬膜表面,該金屬膜為鍍或染製而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其中光學線條具有反射能力之第一光學面、第二光學面,二者縱向前後,因被捻製而以等加或等比變換反射角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其中織線為由至少一紗線,與光學線條同向被捻製,前後所發生多數的交扭點彼此間距為不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其中該具有光學反射的織線,編織成布的結構中,具外圍受到另一向的織圈所包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該織線作為緯向織線與經向織線編織成布,編成布面,接受光源投射,光學線條的反射光束,從交織形成的全開視窗或半遮視窗,以多角向射出,其中經向織線的線寬度小於緯向織線,使全開視窗、半遮視窗的幅面為矩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其中多數平行排序的經向織線,所在針距大於多數排序的緯向織線針距,使全開視窗、 半遮視窗的幅面為矩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其中表織層之中,緯向織線編織高低交織位置,為被經向織線織圈包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其中緯向織線所設光學線條為以高分子材料抽製而成,至少一表面為光滑反射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7826U TWM529709U (zh) | 2016-05-25 | 2016-05-25 | 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7826U TWM529709U (zh) | 2016-05-25 | 2016-05-25 | 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29709U true TWM529709U (zh) | 2016-10-01 |
Family
ID=57848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07826U TWM529709U (zh) | 2016-05-25 | 2016-05-25 | 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29709U (zh) |
-
2016
- 2016-05-25 TW TW105207826U patent/TWM52970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4841B (zh) | 防摩尔纹轻薄透明衬布 | |
WO2017209140A1 (ja) | 織編地 | |
CN108642639B (zh) | 一种具有光变叠影功能的弹性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40090899A (ko) | 내구성이 우수한 3층 구조 더블라셀 경편물 | |
JP2011042922A (ja) | 織物 | |
CN108866791B (zh) | 一种提花编织带的织造方法 | |
US10570537B2 (en) | Fabric manufacturing method | |
ES2228318T3 (es) | Cinta de cierre de cremallera. | |
KR101847367B1 (ko) | 재귀반사기능을 갖는 재귀반사실 | |
TWM529709U (zh) | 光學飾紋之布料織線架構 | |
JP2012097390A (ja) | 玉虫色調編成体 | |
Mohr et al. | Textile Integration of POF for lighting applications | |
CN204370117U (zh) | 具有3d效果的立体感面料 | |
KR101590265B1 (ko) | 입체적 투톤효과 및 소프트감이 우수한 이중직물 | |
JPWO2018061090A1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のファスナーテープ | |
KR20180038174A (ko) | 재귀반사원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2016211123A (ja) | 光ファイバー経編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装飾品 | |
ES2629752T3 (es) | Producto textil manufacturado fabricado usando máquinas bordadoras | |
TWM582510U (zh) | 色彩變化梭織織物 | |
CN109023699A (zh) | 一种膜片纱线服用经编织物 | |
TWM532471U (zh) | 平行彩紋織布 | |
CN215360334U (zh) | 一种条纹反光织带 | |
TW201807281A (zh) | 反光針織布面及其反光編織繩 | |
CN212640849U (zh) | 一种新型布贴 | |
WO2018123531A1 (ja) | 繊維構造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