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9389U - 雨衣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雨衣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9389U
TWM529389U TW105208827U TW105208827U TWM529389U TW M529389 U TWM529389 U TW M529389U TW 105208827 U TW105208827 U TW 105208827U TW 105208827 U TW105208827 U TW 105208827U TW M529389 U TWM529389 U TW M52938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incoat
piece
glove member
zipper
hollowed o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8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Cheng Fang
Original Assignee
Baogan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gan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gani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08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9389U/zh
Publication of TWM529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9389U/zh

Links

Landscapes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Description

雨衣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雨衣結構改良,尤指一種連身式的雨衣結構,係具有可擴充雨衣內部容置空間的功效為首要創作應用者。
按,台灣係一個多雨的地區,全年的雨量及下與天數相當多,由於其下雨的機率相當頻繁,導致在從事各種活動時,經常會面臨下雨的天候,為了避免活動行程或工作因下雨而延岩,是以在下雨的天候下,通常會穿著雨衣遮雨以利從事各項活動或工作,藉以減少下雨天候所造成的不便。
一般雨衣於結構設計上,主要是採防水或防潑水的材質製成,使得人們穿著雨衣獲得更為完善之遮擋風雨功效,但不同尺寸的雨衣所能遮覆的容積皆有其固定的大小尺寸,當穿著太大的雨衣時會造成行動上的不便,而穿著合身的雨衣時,則若使用者於雨衣內有背著背包或攜帶其他物品時,即不僅會導致該雨衣內部空間變小、緊繃,且更會因為所背著的背包或攜帶的物品將雨衣向外撐開,令雨衣下擺向上拉高,而讓使用者腳部被雨水淋濕之情況發生。
又,一般雨衣於結構設計,其型態上大多是製成類似大衣的款式,而為了方便穿脫,所以多採前開式設計,且為了維持其穿著型態及避免雨水滲入,是以在其雨衣的兩開襟側分別設有排釦,藉以扣合固定雨衣的穿著型態,同時在其中一開襟側更延設一遮擋片,並在遮擋片側邊與另一開襟側內緣預定部位設有拉鏈,藉以拉合定位雨衣的穿著型態,使雨衣開襟部位具有雙層結構,令雨水不易滲入雨衣內部;但因有時下雨是突然間傾盆下起,讓騎乘者措手不及,故需要在最快速的時間內將雨衣著裝完畢,因此,在拉鏈著裝完成後還需一顆一顆鈕釦慢慢扣合,實在不符合快速著裝的效能,也容易讓雨水滲入內部拉鍊部位。
緣是,創作人有鑑於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現有之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雨衣結構改良,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雨衣結構改良,尤指一種連身式的雨衣結構,係具有可擴充雨衣內部容置空間的功效為目的者。
本創作雨衣結構改良之主要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其主要設有一雨衣本體,該雨衣本體背部設有鏤空區,於鏤空區結合一延伸片體,且該延伸片體連結一與鏤空區相同大小的背片,再於雨衣本體與延伸片體結合處及延伸片體與背片結合處設有可相互結合的第一、第二拉鍊組;藉此,讓該雨衣能依據穿戴者所需而調整內部空間的大小,達到適用揹負被包的穿戴者功效。
如上所述之雨衣結構改良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雨衣本體兩側之袖口處設有手套件,該手套件連接於袖口處,且該手套具有供姆指穿出的第一通孔及其他手指穿出的第二通孔。
如上所述之雨衣結構改良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手套件位於手掌部位設有止滑部者。
如上所述之雨衣結構改良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雨衣本體前端面設有兩開襟側,其兩開襟側內部藉以拉鍊而相互結合,再於兩開襟側上設有可相互磁吸的磁性件,利用相互吸引的設計能讓開襟快速密合定位者。
藉由以上所述,本創作結構之組成與使用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結構相較之下,具有下列優點:
1.本創作之雨衣結構改良,藉由雨衣本體背部可調整內部空間的設計,讓穿戴者能於揹負背包、或需較大活動空間時,都能自行調整雨衣本體的大小,達到實用的功效。
2.本創作之雨衣結構改良,藉由袖口之手套件設置,能讓手掌順利穿帶完整不會讓雨水由袖口滲入內部,達到防滲水功效。
3.本創作之雨衣結構改良,藉由兩開襟側端緣處設有可相互磁吸的磁性件,利用兩磁性件的磁吸特性,無須特別對應即能快速吸合,達到可快速穿著的功效。
為令本創作所運用之技術內容、創作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二圖本創作之雨衣結構改良示意圖所示,其雨衣本體(1)主要於背部設有一鏤空區(10),該鏤空區(10)對應結合一延伸片體(11),且該延伸片體(11)結合一與鏤空區(10)相同大小的背片(12),再於該雨衣本體(1)與延伸片體(11)結合處,及該延伸片體(11)與背片(12)結合處設有可相互結合的第一、第二拉鍊組(13)、(14),而該雨衣本體(1)兩側之袖口(15)處設有手套件(16),該手套件(16)連接於袖口(15)處,且該手套件(16)設有供姆指穿出的第一通孔(161)及其他手指穿出的第二通孔(162)。
首先,請參閱第一~四圖所示,當於穿著雨衣時,係具有下列時施狀態,說明之。本創作的雨衣本體(1)為指一種連身式的雨衣,於正常穿著時,其大小合宜並無須將第一、第二拉鍊組(13)、(14)拉開,再拉鍊拉合狀態下,將延伸片體(11)包覆於內部,此時,將雨衣本體(1)套設於人體上,而手部由袖口(15)穿出,經由袖口(15)的手套件(16)讓手掌穿設在此,利用第一通孔(161)讓姆指穿出,而第二通孔(162)供其他手指穿出,如此,讓雨水不會由袖口(15)滲入內部[如第二圖所示];另外,於該手套件(16)位於手掌部位設有止滑部(163)者。
接著,雨衣本體(1)前端面形成兩開襟側(17),該兩開襟側(17)內部設有拉鍊,利用拉鍊將其兩開襟側(17)相互結合,之後,於兩開襟側(17)端緣處設有可相互磁吸的磁性件(18),利用兩磁性件(18)的磁吸特性,無須特別對應即能快速吸合[如第三圖所示]。
當穿著需要較大下擺空間來活動時,其係將第一、第二拉鍊組(13)、(14)拉開適當長度,使其該延伸片體(11)可輔助下擺位置,形成較大活動空間,已能供穿戴者有良好的伸展活動空間[如第四圖所示];或當穿戴者背部揹負背包或攜帶其他物品時,能將第一、第二拉鍊組(13)、(14)完全拉開,使其雨衣本體(1)與背片(12)之間,增加有延伸片體(11)的容置空間,如此,於揹負背包時,能讓背包處於該空間內,不會影響穿戴者穿著雨衣本體(1)後長度縮短的現象[如第一圖所示]。
然而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產品態樣、結構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由上述之元件組成與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結構相較之下,本創作具有以下之優點:
1.本創作之雨衣結構改良,藉由雨衣本體背部可調整內部空間的設計,讓穿戴者能於揹負背包、或需較大活動空間時,都能自行調整雨衣本體的大小,達到實用的功效。
2.本創作之雨衣結構改良,藉由袖口之手套件設置,能讓手掌順利穿帶完整不會讓雨水由袖口滲入內部,達到防滲水功效。
3.本創作之雨衣結構改良,藉由兩開襟側端緣處設有可相互磁吸的磁性件,利用兩磁性件的磁吸特性,無須特別對應即能快速吸合,達到可快速穿著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雨衣本體
(10)‧‧‧鏤空區
(11)‧‧‧延伸片體
(12)‧‧‧背片
(13)‧‧‧第一拉鍊組
(14)‧‧‧第二拉鍊組
(15)‧‧‧袖口
(16)‧‧‧手套件
(161)‧‧‧第一通孔
(162)‧‧‧第二通孔
(163)‧‧‧止滑部
(17)‧‧‧開襟側
(18)‧‧‧磁性件
第一圖:本創作立體外觀示意圖(展開狀態)
第二圖:本創作手套件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三圖:本創作立體外觀示意圖(拉合狀態)
第四圖:本創作立體外觀示意圖(半展開狀態)
(1)‧‧‧雨衣本體
(10)‧‧‧鏤空區
(11)‧‧‧延伸片體
(12)‧‧‧背片
(13)‧‧‧第一拉鍊組
(14)‧‧‧第二拉鍊組
(15)‧‧‧袖口
(16)‧‧‧手套件
(17)‧‧‧開襟側
(18)‧‧‧磁性件

Claims (3)

  1. 一種雨衣結構改良,其雨衣本體主要於背部設有一鏤空區,該鏤空區對應結合一延伸片體,且該延伸片體結合一與鏤空區相同大小的背片,再於該雨衣本體與延伸片體結合處,及該延伸片體與背片結合處設有可相互結合的第一、第二拉鍊組,而該雨衣本體兩側之袖口處設有手套件,該手套件連接於袖口處,且該手套件設有供姆指穿出的第一通孔及其他手指穿出的第二通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雨衣結構改良,其中該手套件位於手掌部位處設有止滑部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雨衣結構改良,其中該雨衣本體之前端面形成兩開襟側,該兩開襟側內部設有拉鍊相互結合,且於兩開襟側端緣處設有可相互磁吸定位的磁性件者。
TW105208827U 2016-06-14 2016-06-14 雨衣結構改良 TWM529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8827U TWM529389U (zh) 2016-06-14 2016-06-14 雨衣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8827U TWM529389U (zh) 2016-06-14 2016-06-14 雨衣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9389U true TWM529389U (zh) 2016-10-01

Family

ID=5784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8827U TWM529389U (zh) 2016-06-14 2016-06-14 雨衣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9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08093A (en) Shooting glove
KR20170081256A (ko) 젖은 운동복 탈의용 보조 도구
US20180092791A1 (en) Removable Joint Sleeve
TW201524386A (zh) 帶風帽的上衣
US2641760A (en) Shoulder bag strap keeper
TWM529389U (zh) 雨衣結構改良
CN110279171B (zh) 不脱外装就可脱掉的保暖内衣
CN210353228U (zh) 一种防水防污服饰
TWI671021B (zh) 雨衣及其穿著方法
TWM543578U (zh) 全身防水雨衣
KR20180101469A (ko) 물품의 항력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해 가공된 표면
TWM594871U (zh) 快速穿脫雨衣
TWM375404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raincoat
TWM582774U (zh) 雨衣結構
JP6798837B2 (ja) ズボン
CN216019314U (zh) 一种拉链式套袖易穿戴防护手套
CN211631852U (zh) 一种速穿防暴服
AU2019100326A4 (en) Item of clothing
JP6694569B2 (ja) 股下内側全開雨具ズボン
TWM398784U (en) Shawl structure improvement
TWM576395U (zh) Convenient wear and tear two-piece storage raincoat
TWM542985U (zh) 連結穿戴物的背包
TWI627912B (zh) Glove structure
CN205794876U (zh) 一种荷叶摆西服
TWM631036U (zh) 具潑水效果之雨衣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