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9071U - 循環扇的導風盤 - Google Patents
循環扇的導風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29071U TWM529071U TW105206161U TW105206161U TWM529071U TW M529071 U TWM529071 U TW M529071U TW 105206161 U TW105206161 U TW 105206161U TW 105206161 U TW105206161 U TW 105206161U TW M529071 U TWM529071 U TW M529071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entral portion
- circulation fan
- air outlet
- wind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與循環扇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循環扇的導風盤。
輕鋼架天花板因施工快速、方便維修,常應用於超商、賣場、辦公室等商辦領域。在商辦空間內,為了讓室內有舒適的溫度,通常會架設輕鋼架用循環扇,但是,傳統的循環扇出風口角度為固定設置,導致出風的氣流區域侷限於導風盤之面積大小,使得商辦空間無法達到快速均溫的效果,人們無法感受到風向均勻的舒適感。
中華民國第M410191號專利揭露一種輕鋼架風扇,將導風盤的導流片分區設計為不同的傾斜方向,且每區域中的導流片相互平行,以擴大出風範圍,雖然各區域的導流片傾斜方向不同,但出風道的截面積相同,使出風口之風向會依其劃分區域而柱狀集中,導致氣流仍不均勻,因此,要如何改善上述問題,使對流環境更加均勻,是個重要的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導風盤,利用導流片的構造設計,將出風口的風向角度產生空間變化,使風力以大寬幅範圍之放射狀擴散,讓室內對流效果更好。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之導風盤包含一內環片、一外環片,以及一導風座。該外環片設置於該內環片的外側,該外環片與該內環片間界定一出風面;該導風座相連於該內環片與該外環片間,該導風座具有一中央部與至少一周圍部,該中央部及該周圍部分別具有複數個導流片,該中央部之各該導流片相對該出風面之垂直軸有一第一傾角,該周圍部之各該導流片相對該出風面之垂直軸有一第二傾角,該第二傾角由靠近該導風座之該中央部的一側朝靠近該外環片的一側漸增,該第一傾角小於該第二傾角,較佳地是,該中央部之該第一傾角為10度至15度,該周圍部之該第二傾角為30度至45度。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該導風座呈彎曲弧狀表面,有廣角特性,使得出風的角度擴大。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該中央部及該周圍部分別具有複數個出風道,由複數個導流片縱向與軸向排列交織形成,呈網格狀,為該導風座之出風口。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該導風座之該中央部呈方形,該周圍部相鄰於該中央部,且該周圍部有第一出風區、第二出風區、第三出風區及第四出風區,該第一出風區平行於該第三出風區,該第二出風區平行於該第四出風區。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該中央部縱向排列的各該導流片設置間隔大於軸向排列的各該導流片設置間隔,形成寬度大於長度之各該出風道,使該中央部的各該導流片軸向排列密度大於縱向排列密度,該第一出風區與該第三出風區亦是,而該第二出風區與該第四出風區縱向排列的各該導流片設置間隔小於軸向排列的各該導流片設置間隔,形成寬度小於長度之各該出風道,使該第二出風區與該第四出風區的各該導流片軸向排列密度小於縱向排列密度。
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該中央部之該第一傾角由靠近該第三出風區的一側朝靠近該第一出風區的一側漸增。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前述導風盤之循環扇,包含一殼體、一馬達、一扇葉組件、一罩體,以及一導風盤,且該導風盤及該扇葉組件係相對於同一中心軸線旋轉。該殼體可嵌設於輕鋼架內;該馬達固設於該殼體,提供一動力源;該扇葉組件設置於該馬達下方並連接於該馬達,該扇葉組件受該馬達驅動而運轉;該罩體與該殼體接合以構成一容置空間,將該馬達及該扇葉組件封閉於該容置空間中,該罩體具有一送風部及一迴風部,該送風部設置於該罩體的中央位置,以提供該扇葉組件旋轉形成的風力送出,該迴風部設置於該罩體的周圍,將該扇葉組件運轉後產生的風量部分回收,以增進空氣對流循環;以及前述導風盤設置於該罩體中央。
有關本創作所提供之循環扇的導風盤的詳細構造、特點、組裝或使用方式,將於後續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創作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瞭解,該等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創作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係用於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
在詳細說明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說明書中所使用的相對位置用語,例如“上下”、“內外”,係以正常使用方位為基準。
請參閱第1圖至第7圖,本創作之循環扇1包含有一殼體10、一馬達20、一扇葉組件30、一罩體40,以及一導風盤50。
殼體10為一框體,可嵌設於輕鋼架內。
馬達20固設於殼體10,提供一動力源。馬達20內有一定子與一轉子,且轉子可相對定子旋轉,由外界提供電源通過轉子或定子,產生磁力相互作用而旋轉 (圖中未示)。
扇葉組件30設置於馬達20下方,扇葉組件30具有一轉軸32與複數個葉片34,以轉軸32連接馬達20,扇葉組件30受馬達20之轉子的驅動而旋轉,產生風力。
罩體40可與殼體10以黏貼、鎖固、或卡扣之方式接合,構成一容置空間12,將馬達20及扇葉組件30封閉於容置空間12中,提供扇葉組件30運轉所需之空間。罩體40具有一送風部42及一迴風部44,送風部42設置於罩體40的中央位置,以提供扇葉組件30旋轉形成的風力送出,迴風部44設置於罩體40的周圍,將扇葉組件30運轉後產生的風量部分回收,以增進空氣對流循環。
導風盤50設置於罩體40中央,包含有一內環片52、一外環片54,以及一導風座60。
內環片52設置於導風盤50的下方、罩體40的中央位置。
外環片54設置於內環片52的外側,外環片54與內環片52間界定一出風面56,出風面56為水平面,平行於輕鋼架天花板。
導風座60設置於內環片52與外環片54間,以導風座60向內連接內環片52、向外連接外環片54,導風座60表面呈彎曲弧狀,有廣角特性,使出風範圍的角度更大大(導風座60表面亦可以為平面,不以此為限),導風座60表面亦可以為平面。導風座60具有一中央部62及至少一周圍部64,且中央部62及周圍部64分別具有複數個導流片66及複數個出風道68,中央部62與至少一周圍部64依其區域劃分,中央部62之各導流片66相對出風面56之垂直軸有一第一傾角622,周圍部64之導流片66相對出風面56之垂直軸有一第二傾角641,第一傾角622小於第二傾角641,第二傾角641由靠近導風座60之中央部62的一側朝靠近外環片54的一側漸增,也就是說,周圍部64之第二傾角641由內向外漸增,較佳地是,中央部62之第一傾角622為10度至15度,周圍部64之第二傾角641為30度至45度;複數個出風道68由複數個導流片66縱向與軸向排列交織形成,也就是說,導風座60之出風口形成複數個出風道68,呈網格狀。
以上述構造實施本創作時,導風盤50呈圓形,導風座60之中央部62為方形,周圍部64圍半圓形,且周圍部64相鄰於中央部62的四周,將周圍部64以順時鐘方向劃分為第一出風區643、第二出風區645、第三出風區647及第四出風區649,且第一出風區643平行於第三出風區647,第二出風區645平行於第四出風區649。中央部62的各縱向導流片66之設置間隔大於各軸向導流片66之設置間隔,形成寬度大於長度之出風道68,使中央部62的各縱向導流片66排列密度小於各軸向導流片66,第一出風區643與第三出風區647亦是;而第二出風區645與第四出風區649的各縱向導流片66之設置間隔小於各軸向導流片66之設置間隔,形成寬度小於長度之出風道68,使第二出風區645與第四出風區649的各縱向導流片66排列密度大於各軸向導流片66。其中,中央部62與周圍部64各區域中,排列密度小的各導流片66相對於出風面56垂直,排列密度大各導流片66相對出風面56之垂直軸有傾角622(641),中央部62之第一傾角622由靠近第三出風區647的一側朝靠近第一出風區643的一側漸增,而周圍部64之第二傾角641由靠近內環片52的一側朝靠近外環片54的一側漸增,如是形成上窄下寬之出風道68。
藉此設計,將導風盤50組設於循環扇1的罩體40中央,進一步以電線連接外部開關供給循環扇1電源,當開關開啟,電源導通,馬達20驅動扇葉組件30之轉軸32、葉片34旋轉,產生風力,也同步驅動導風盤50旋轉(亦可以不同馬達20來分別驅動導風盤50及扇葉組件30旋轉,不以此為限),此時,導風盤50及扇葉組件30相對於同一中心軸線旋轉,透過葉片34旋轉所產生的風力經由導風盤50釋出,利用導風盤50各導流片66的傾斜設計搭配上窄下寬的出風道68,將風力呈放射狀擴散,以大寬幅範圍之風向吹出,產生空氣對流效果,使室內快速達到均溫。
綜上所陳,本創作之循環扇1透過導風盤50的設計,風扇啟動時,出風口的風向角度向外擴散而產生一錐形氣流,以更大寬幅範圍之廣角吹出,達到擴大送風範圍以及產生最舒適的風向流動空間,快速使室內達到均溫,改善習知循環扇1的導流片66無傾斜設計,或是出風道68的截面積相同,出風氣流侷限於導風盤50及其出風道68的截面積大小,導致對流均勻性不佳之問題。
1‧‧‧循環扇
10‧‧‧殼體
12‧‧‧容置空間
20‧‧‧馬達
30‧‧‧扇葉組件
32‧‧‧轉軸
34‧‧‧葉片
40‧‧‧罩體
42‧‧‧送風部
44‧‧‧迴風部
50‧‧‧導風盤
52‧‧‧內環片
54‧‧‧外環片
56‧‧‧出風面
60‧‧‧導風座
62‧‧‧中央部
622‧‧‧第一傾角
64‧‧‧周圍部
641‧‧‧第二傾角
643‧‧‧第一出風區
645‧‧‧第二出風區
647‧‧‧第三出風區
649‧‧‧第四出風區
66‧‧‧導流片
68‧‧‧出風道
10‧‧‧殼體
12‧‧‧容置空間
20‧‧‧馬達
30‧‧‧扇葉組件
32‧‧‧轉軸
34‧‧‧葉片
40‧‧‧罩體
42‧‧‧送風部
44‧‧‧迴風部
50‧‧‧導風盤
52‧‧‧內環片
54‧‧‧外環片
56‧‧‧出風面
60‧‧‧導風座
62‧‧‧中央部
622‧‧‧第一傾角
64‧‧‧周圍部
641‧‧‧第二傾角
643‧‧‧第一出風區
645‧‧‧第二出風區
647‧‧‧第三出風區
649‧‧‧第四出風區
66‧‧‧導流片
68‧‧‧出風道
第1圖為本創作所提供之循環扇的外觀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罩體的仰視圖。
40‧‧‧罩體
50‧‧‧導風盤
60‧‧‧導風座
643‧‧‧第一出風區
645‧‧‧第二出風區
647‧‧‧第三出風區
649‧‧‧第四出風區
66‧‧‧導流片
68‧‧‧出風道
Claims (12)
- 一種循環扇的導風盤,包含:一內環片;一外環片,設置於該內環片的外側,該外環片與該內環片間界定一出風面;以及一導風座,相連於該內環片與該外環片間,該導風座具有一中央部與至少一周圍部,該中央部及該周圍部分別具有複數個導流片,該中央部之各該導流片相對該出風面之垂直軸有一第一傾角,該周圍部之各該導流片相對該出風面之垂直軸有一第二傾角,該第一傾角小於該第二傾角。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循環扇的導風盤,該第二傾角由靠近該導風座之該中央部的一側朝靠近該外環片的一側漸增。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循環扇的導風盤,該導風座呈彎曲弧狀表面,有廣角特性,使得出風的角度擴大。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循環扇的導風盤,該中央部之該第一傾角為10度至15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循環扇的導風盤,該周圍部之該第二傾角為30度至45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循環扇的導風盤,該中央部及該周圍部分別具有複數個出風道,由複數個導流片縱向與軸向排列交織形成,呈網格狀,為該導風座之出風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循環扇的導風盤,該導風座之該中央部呈方形,該周圍部相鄰於該中央部,且該周圍部有第一出風區、第二出風區、第三出風 區及第四出風區,該第一出風區平行於該第三出風區,該第二出風區平行於該第四出風區。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循環扇的導風盤,該中央部具有複數個出風道,由複數個導流片縱向與軸向排列交織形成,該中央部縱向排列的各該導流片設置間隔大於軸向排列的各該導流片設置間隔,形成寬度大於長度之各該出風道,使該中央部的各該導流片軸向排列密度大於縱向排列密度,該第一出風區與該第三出風區亦是,而該第二出風區與該第四出風區縱向排列的各該導流片設置間隔小於軸向排列的各該導流片設置間隔,形成寬度小於長度之各該出風道,使該第二出風區與該第四出風區的各該導流片軸向排列密度小於縱向排列密度。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循環扇的導風盤,該中央部之該第一傾角由靠近該第三出風區的一側朝靠近該第一出風區的一側漸增。
- 一種循環扇,包含:一殼體;一馬達,固設於該殼體,提供一動力源;一扇葉組件,設置於該馬達下方並連接於該馬達,該扇葉組件受該馬達驅動而運轉;一罩體,與該殼體接合以構成一容置空間,將該馬達及該扇葉組件封閉於該容置空間中;以及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循環扇的導風盤,設置於該罩體中央。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循環扇,該導風盤及該扇葉組件係相對於同一中心軸線旋轉。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循環扇,該罩體具有一送風部及一迴風部,該送風部設置於該罩體的中央位置,以提供該扇葉組件旋轉形成的風力送出,該迴風部設置於該罩體的周圍,將該扇葉組件運轉後產生的風量部分回收,以增進空氣對流循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6161U TWM529071U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循環扇的導風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6161U TWM529071U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循環扇的導風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29071U true TWM529071U (zh) | 2016-09-21 |
Family
ID=57444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06161U TWM529071U (zh) | 2016-04-29 | 2016-04-29 | 循環扇的導風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290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2738A (zh) * | 2016-12-23 | 2017-05-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页及转页扇 |
-
2016
- 2016-04-29 TW TW105206161U patent/TWM529071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2738A (zh) * | 2016-12-23 | 2017-05-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页及转页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41412B2 (ja) | 扇風機 | |
US10041691B2 (en) | Ceiling-embedded air conditioner | |
CN106329828A (zh) | 马达的散热构造 | |
KR20210114300A (ko) | 에어 서큘레이터 | |
JP5838296B2 (ja) | 送風装置 | |
US10156375B2 (en) | Air exhaust apparatus | |
JP6454871B2 (ja) | 送風装置 | |
JP6620427B2 (ja) | 送風機 | |
US20130189082A1 (en) | Diffusion Type Combination Fan | |
JP2023184630A (ja) | 送風装置 | |
TWM529071U (zh) | 循環扇的導風盤 | |
JP2009091980A (ja) | 扇風機 | |
JP2008215248A (ja) | 天井扇 | |
JP2022076034A (ja) | 回転自在の吹出シェルによる多方向同時送風装置 | |
JP3197273U (ja) | タワー型扇風機 | |
JPWO2017042865A1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210014449U (zh) |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0014451U (zh) |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 |
JP2012017896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5909628B2 (ja) | 扇風機 | |
JP2009228665A (ja) | 送風機及び該送風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JP2009203908A (ja) | 送風機及び該送風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TWI835664B (zh) | 循環吊頂扇裝置 | |
CN210463240U (zh) | 空调器 | |
CN111442374B (zh) |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