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7626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7626U
TWM527626U TW105205504U TW105205504U TWM527626U TW M527626 U TWM527626 U TW M527626U TW 105205504 U TW105205504 U TW 105205504U TW 105205504 U TW105205504 U TW 105205504U TW M527626 U TWM527626 U TW M52762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rm
electrical connector
grounding
fix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5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亞娟
容志強
游萬益
黃茂榮
陳億昌
Original Assignee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05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7626U/zh
Publication of TWM527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7626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創作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安裝於電路板上之電連接器。
2014年,USB協會發佈了Type C版本之USB標準,該種USB Type C連接器可進行正反插接,並且訊號傳輸速率和屏蔽效果均作了相應改善。惟,該種USB Type C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對接時,兩側相互匹配之彈性抵持力通常由中央接地片的接地鎖扣臂提供,從而導致產品加工工藝複雜、實現難度較大。
有鑒於此,確有必要對現有USB Type C連接器作進一步改進,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之電連接器,该電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兩側匹配之彈性抵持力由接地端子引伸實現,簡化了產品實現難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了一種電連接器。前述電連接器包括:
第一端子組件,具有複數第一端子和固定於前述第一端子周圍之第一本體,前述第一端子具有固定於第一本體內之第一固定部、自第一固定部一端向前延伸之第一接觸部和自第一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本體之第一焊接部;
第二端子組件,具有複數第二端子和固定於前述第二端子周圍之第二本體,前述第二端子具有固定於第二本體內之第二固定部、自第二固定部一端向前延伸之第二接觸部和自第二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本體之第二焊接部;
接地組件,安裝於前述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上;
遮蔽殼體,遮覆於前述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之外側;
其中,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包括接地端子,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與前述第一端子之接地端子或第二端子之接地端子相連之鎖扣件,前述鎖扣件位於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旁側,以與對接連接器彈性抵持。
作為本創作之進一步改進,前述鎖扣件包括延伸至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旁側之鎖扣臂,前述鎖扣臂彈性懸伸,以與對接連接器彈性抵持,沿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排列方向視之,前述鎖扣臂位於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且位於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外側。
作為本創作之進一步改進,前述鎖扣件還包括連接前述鎖扣臂與前述接地端子之連接臂,前述連接臂呈L型設置,以使得前述鎖扣臂之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延伸方向。
作為本創作之進一步改進,前述鎖扣件還包括與前述鎖扣臂相連且延伸至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旁側之抵接臂,前述抵接臂朝遠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方向彈性懸伸,以與前述遮蔽殼體電性連接。
作為本創作之進一步改進,前述遮蔽殼體包括包覆於前述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外側之內鐵殼和疊置於內鐵殼外側之外鐵殼,前述抵接臂突伸出前述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並與前述內鐵殼彈性抵接。
作為本創作之進一步改進,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用以限位前述鎖扣件之限位件,前述限位件與前述鎖扣件相對設置,前述限位件包括與前述鎖扣臂相貼合且設置於前述鎖扣臂外側之限位臂。
作為本創作之進一步改進,前述限位件與第一端子之接地端子一體成型,前述鎖扣件與第二端子之接地端子一體成型。
作為本創作之進一步改進,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具有位於兩側之兩個接地端子、相鄰兩個接地端子設置之兩個電源端子以及設於兩個電源端子之間之差分訊號端子對和偵測端子。
作為本創作之進一步改進,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固定於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之中央接地片,前述中央接地片遮覆前述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前述中央接地片設有接觸臂,且前述接觸臂與前述接地端子相導通。
作為本創作之進一步改進,前述接地組件包括絕緣座和接地片,前述絕緣座與前述接地片分體設置,且沿電連接器長度方向視之,前述接地片位於前述絕緣座與電連接器前端面之間。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創作之電連接器通過設置有與接地端子相連之鎖扣件,且前述鎖扣件位於接地端子之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旁側,從而藉由前述鎖扣件可實現與對接連接器的彈性抵持,以簡易的結構方式就能達到提供彈性抵持力、簡化產品實現難度之目的。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為本創作符合標準USB 2.0 Type C連接器(簡稱為電連接器100)之一較佳實施例。該電連接器100用以焊接至一電路板上,並與對接連接器對接配合。前述電連接器100包括端子組件1、環繞設置於端子組件1外圍之遮蔽殼體3及夾設於遮蔽殼體3與端子組件1之間之接地組件2。
前述端子組件1包括沿上下方向相互組裝之第一端子組件4、第二端子組件5以及固定連接第一端子組件4和第二端子組件5之絕緣塊6。當然,也可不設置前述絕緣塊6,僅藉由於第一端子組件4和第二端子組件5之間設置相互扣持之其他扣持結構,例如卡勾和卡槽(未圖示),也可將第一端子組件4和第二端子組件5固定於一起。
請參閱第四圖與第五圖並結合第三圖所示,前述第一端子組件4具有複數第一端子41和固定於前述第一端子41周圍之第一本體42。前述第一端子41具有固定於第一本體42內之第一固定部410、自第一固定部410一端向前延伸之第一接觸部411和自第一固定部410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本體42之第一焊接部412。於本實施例中,前述第一端子41呈一排鑲埋固定於前述第一本體42中,前述第一焊接部412經第一固定部410後端向下彎折延伸後再沿水平方向向後延伸而成,以便於採用表面焊接方式焊接至電路板上。前述第一焊接部412沿橫向成一排設置。
前述第二端子組件5具有複數第二端子51和固定於前述第二端子51周圍之第二本體52。前述第二端子51具有固定於第二本體52內之第二固定部510、自第二固定部510一端向前延伸之第二接觸部511和自第二固定部510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本體52之第二焊接部512。於本實施例中,前述第二端子51也呈一排鑲埋固定於第二本體52中,前述第二焊接部512沿垂直於第二固定部510方向自第二本體52後側下方延伸出,並位於第一焊接部412前側。前述第二焊接部512於前後方向(即電連接器100長度方向)上排列有兩排,並且前後兩排第二焊接部512交錯設置。
前述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51均具有設置於每排端子兩側之兩個接地端子43、相鄰兩個接地端子43設置之兩個電源端子44以及設於兩個電源端子44之間之差分訊號端子對45和偵測端子46,以使得前述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51之排布符合標準USB 2.0 Type C連接器之端子排布。
前述第一本體42包括第一舌部421和與第一舌部421相連接之第一安裝部422。前述第一舌部421於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小於第一安裝部422。前述第一舌部421與第一安裝部422之連接處形成有上下貫穿、以供模具(未圖示)定位第一端子41之第一讓位槽4211。前述第一舌部421定義有上外接面4212朝向前述遮蔽殼體3和下內接面4213朝向前述第二本體52,於下內接面4213上前述第一讓位槽4211之一側凹陷形成有收容孔4214、另一側突設有定位柱4215。前述第一安裝部422之朝向第二本體52一側之內壁面上凹設有兩個凹口4221,且該兩個凹口4221凹設於第一安裝部422與第一舌部421之連接處並分設於第一安裝部422之兩側。
前述第二本體52包括第二舌部521和與第二舌部521相連接之第二安裝部522。前述第二舌部521於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小於第二安裝部522。前述第一舌部421與第二舌部521前側形成有供收容前述第一接觸部411和第二接觸部511之對接空間20。前述第一舌部421與第二舌部521之前方兩側分別設有供第一舌部421與第二舌部521相互扣合定位之扣合塊5214和扣合槽5215。前述第二安裝部522之朝向第一本體42一側之內壁面上突設有兩個凸柱5221,且該兩個凸柱5221與前述兩個凹口4221分別對應設置。
前述第二舌部521對應定義有下外接面5212朝向前述遮蔽殼體3和上內接面5213朝向前述第一本體42,前述第二舌部521之上內接面5213一側也對應凹陷形成有第二讓位槽5211,且於前述第二讓位槽5211之一側對應突設有定位柱4215、另一側對應凹陷形成有收容孔4214,從而藉由前述定位柱4215與收容孔4214、扣合塊5214與扣合槽5215、及前述凸柱5221與凹口4221之相互配合,可將第一端子組件4和第二端子組件5固定連接在一起。
前述定位柱4215之形狀不同,於本實施例中,其中一個定位柱4215為圓型,另一個定位柱4215為矩型。前述絕緣塊6射出成型於第一本體42和第二本體52上,並鑲埋於第一讓位槽4211和第二讓位槽5211中,從而將第一本體42與第二本體52穩固固定於一起。
前述電連接器100還包括與前述第一端子41之接地端子43或第二端子51之接地端子43相連之鎖扣件7,前述鎖扣件7位於前述第一接觸部411與第二接觸部511旁側,以與對接連接器彈性抵持。本實施例中,前述鎖扣件7係自第二端子51之接地端子43延伸出;當然,於其他實施例中,前述鎖扣件7亦可設計為自第一端子41之接地端子43延伸出。
前述鎖扣件7包括延伸至第一接觸部411與第二接觸部511旁側之鎖扣臂71、連接前述鎖扣臂71與前述接地端子43之連接臂72及與前述鎖扣臂71相連且延伸至第一固定部410與第二固定部510旁側之抵接臂73。前述鎖扣臂71彈性懸伸,以與對接連接器彈性抵持;沿第一端子41與第二端子51排列方向視之,前述鎖扣臂71位於第一端子41與第二端子51之間且位於第一端子41與第二端子51之外側。前述連接臂72呈L型設置,以使得前述鎖扣臂71和抵接臂73之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51之延伸方向,前述連接臂72鑲埋成型於前述第二舌部521內。
前述抵接臂73朝遠離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51之方向彈性懸伸,以與前述遮蔽殼體3電性連接。前述第一舌部421與第二舌部521之兩側邊均開設有供放置前述鎖扣臂71和抵接臂73之收容槽5216,且在前述第一舌部421與第二舌部521組裝完成後,前述鎖扣臂71和抵接臂73曝露於前述收容槽5216。前述鎖扣臂71之前端自前述收容槽5216突伸入前述對接空間20,以與對接連接器彈性抵持;前述抵接臂73之後端自前述收容槽5216中突伸出,以與遮蔽殼體3電性連接。
前述第二端子51之接地端子43後端還設有沿第二端子51排列方向水平突伸之延長臂513,前述第一安裝部422與第二安裝部522之兩側邊均開設有開槽5222,前述延長臂513末端自前述開槽5222突伸出前述第二安裝部522,以與前述遮蔽殼體3電性連接。具體地,沿第二端子51之對接方向(即電連接器100長度方向)視之,前述開槽5222位於前述凸柱5221後側,且前述凸柱5221位於前述收容槽5216與開槽5222之間。
請參閱第二圖與第三圖並結合第四圖與第五圖所示,前述接地組件2沿電連接器100高度方向分別安裝至前述第一端子組件4和第二端子組件5,並夾設於前述遮蔽殼體3與第一、第二端子組件4、5之間,以使得前述接地組件2與前述遮蔽殼體3電性連接。前述接地組件2包括絕緣座21和接地片22,前述絕緣座21與前述接地片22分體設置,且沿電連接器100長度方向視之,前述接地片22位於前述絕緣座21與電連接器100前端面10之間。
前述絕緣座21上形成有複數間隔設置之條狀凸起211朝向第一端子41與第二端子51,且複數條狀凸起211中兩兩之間形成長槽212,前述長槽212沿前後方向延伸,以供收容並限位前述第一接觸部411和第二接觸部511。本實施例中,前述絕緣座21之作用在於:當第一、第二端子41、51在與對接連接器匹配過程中旋轉時,絕緣座21可以起到隔離第一、第二端子41、51與遮蔽殼體3之作用,進而避免短路現象之發生。
前述接地片22包括安裝於第一本體42上之上接地片221和安裝於第二本體52上之下接地片222,且前述上接地片221與前述上外接面4212位於同一平面,前述下接地片222與前述下外接面5212位於同一平面。前述接地片22設有內抵接彈片23和外抵接彈片24,前述內抵接彈片23前端反向彎折後形成U狀頭部231,沿電連接器100長度方向視之,前述U狀頭部231位於前述第一接觸部411、第二接觸部511與電連接器100前端面10之間。前述外抵接彈片24沿電連接器100長度方向向後延伸,以與遮蔽殼體3相抵持繼而實現電性連接。
前述第一舌部421與第二舌部521之前端均開設有供前述U狀頭部231突伸入前述對接空間20之通孔4216及供收容前述絕緣座21之收容口4217,前述收容口4217位於前述通孔4216後側,且前述第一接觸部411和第二接觸部511暴露於前述收容口4217,並限位收容於前述長槽212中。
前述接地片22之兩側分別設有向外延伸之固定腳25,沿電連接器100長度方向視之,前述固定腳25位於前述內抵接彈片23與外抵接彈片24之間。前述第一舌部421與第二舌部521之兩側邊對應開設有供收容前述固定腳25之固定槽4218,前述固定腳25之兩側邊設有倒刺251,以與前述固定槽4218干涉配合,從而藉由前述固定腳25固定於固定槽4218內、內抵接彈片23之U狀頭部231突伸入通孔4216內,可限制接地片22相較第一、第二本體42、52移動。
請參閱第六圖所示,前述遮蔽殼體3遮覆於前述第一端子組件4和第二端子組件5之外側,並包括包覆於前述第一端子組件4和第二端子組件5外側之內鐵殼31和疊置於前述內鐵殼31外側之外鐵殼32。前述內鐵殼31將前述第一端子組件4和第二端子組件5之前端完整包覆,前述外鐵殼32遮覆於前述第一端子組件4和第二端子組件5之後端。具體來說,前述內鐵殼31將前述第一舌部421、第二舌部521、接地組件2等完整包覆;前述外鐵殼32遮覆於前述第一安裝部422和第二安裝部522。
前述抵接臂73之後端自前述收容槽5216突伸出前述第一本體42和第二本體52,並與前述內鐵殼31之內壁面彈性抵接。前述內鐵殼31具有橢圓形橫截面,且為一體成型。前述外鐵殼32套設於內鐵殼31之後端,並包括套設於內鐵殼31後端之套筒部321及遮蓋前述第一安裝部422與第二安裝部522頂部之遮蓋部322。
前述套筒部321之前端上下兩側均設有撕破成型之翻邊3211,以在與線材注塑成型時增加注塑強度,進而增加產品破壞力。前述遮蓋部322之兩側設有沿電連接器100高度方向延伸之焊腳3221,以焊接至電路板上。前述套筒部321呈橢圓形環狀設計,並與前述內鐵殼31後端點焊固定。
請參閱第七圖至第九圖並結合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為本創作符合標準USB 3.1 Type C連接器(簡稱為電連接器100’)之一較佳實施例。於本實施方式中,電連接器100’之結構與前述電連接器100之結構大體相同,區別主要在於:1、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51’之排布方式不同;2、電連接器100’還具有中央接地片8;3、電連接器100’還具有用以限位前述鎖扣件7之限位件9。以下內容將主要針對區別結構作詳細說明,其他相同之結構不再贅述。
於本實施例中,前述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51’均具有設置於每排端子兩側之兩個接地端子43、相鄰兩個接地端子43設置之兩對高頻差分訊號端子47、分別相鄰兩對高頻差分訊號端子47內側設置之兩個電源端子44及位於該兩個電源端子44之間之四個低頻差分訊號端子48,以使得前述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51’之排布符合標準USB 3.1 Type C連接器之端子排布。第一端子41’與第二端子51’中的高頻差分訊號端子47類型相同且反向排布,以使得對接連接器正反插時均可與本創作電連接器100’電性導通,並可進行訊號傳輸。
相較於前述電連接器100,電連接器100’還具有固定於第一端子組件4與第二端子組件5之間之中央接地片8,前述中央接地片8設置於第一本體42和第二本體52之間,且僅遮覆前述第一本體42與第二本體52之後半段,以屏蔽第一端子41’與第二端子51’之間之訊號干擾。前述中央接地片8設有與前述定位柱4215相配合之一對定位孔81、位於一對定位孔81後側之長條形孔洞82及位於前述定位孔81之間之方形孔洞83。前述第一讓位槽4211和第二讓位槽5211於方形孔洞83處上下連通,以藉由絕緣塊6鑲埋成型於前述第一讓位槽4211、方形孔洞83及第二讓位槽5211中,使得前述第一端子組件4、中央接地片8及第二端子組件5穩固固定於一起。
前述中央接地片8遮覆前述第一固定部410’與第二固定部510’,且前述中央接地片8上設有與前述接地端子43相導通之接觸臂84。本實施方式中,前述接觸臂84撕裂成型於前述長條形孔洞82內並朝向前述第二端子51’突伸,以與第二端子51’之接地端子43形成接觸,繼而傳遞接地訊號。當然,於其他實施方式中,前述接觸臂84亦可設置於前述中央接地片8之兩側並位於兩個前述抵接臂73之間,當前述內鐵殼31自前向後組裝至端子組件1外側時,前述內鐵殼31之內壁面會與前述抵接臂73彈性抵接,並使得前述抵接臂73向前述第一端子41’、第二端子51’靠近,從而使得前述抵接臂73與前述接觸臂84形成接觸,繼而傳遞接地訊號。
前述中央接地片8之後端設有向兩側延伸之延伸臂85,前述延伸臂85末端亦自前述開槽5222突伸出前述第二安裝部522’,以與前述遮蔽殼體3電性連接。前述第二安裝部522’上開設有供限位收容前述延伸臂85之限位槽5223,且前述限位槽5223與前述開槽5222相連通,以便前述延伸臂85自前述限位槽5223突伸入前述開槽5222。
相較於前述電連接器100,電連接器100’還具有用以限位前述鎖扣件7之限位件9。本實施例中,前述鎖扣件7與第二端子51’之接地端子43一體成型,前述限位件9與第一端子41’之接地端子43一體成型;當然,於其他實施例中,前述鎖扣件7亦可設計為與第一端子41’之接地端子43一體成型,前述限位件9則相應設計為與第二端子51’之接地端子43一體成型。
前述限位件9與前述鎖扣件7相對設置,並包括與前述鎖扣臂71相貼合設置之限位臂91及連接前述限位臂91與接地端子43之連接部92,前述連接部92呈L型設置,以使得前述限位臂91之延伸方向垂直於接地端子43之延伸方向。前述連接部92鑲埋成型於第一本體42內,前述限位臂91設置於前述鎖扣臂71之外側並曝露於前述收容槽5216,從而在電連接器100’與對接連接器對接時,前述限位臂91可用於防止鎖扣臂71在對接連接器的應力作用下向外移動,進一步增強與對接連接器之間之鎖扣力。
本實施例中,前述限位件9僅設置於第一接觸部411’一側,以限位前述鎖扣件7;當然,於第一固定部410’一側亦可設置有前述限位件9,且此時該限位件9與前述抵接臂73相貼合設置並設置於抵接臂73之內側,從而在前述抵接臂73與內鐵殼31彈性抵接時,前述限位件9抵頂前述抵接臂73,以防止抵接臂73受內鐵殼31擠壓變形,進一步保證抵接臂73與內鐵殼31對接良好。
本創作所描述之限位件9係設置於符合USB 3.1標準之USB Type C連接器(如第七圖與第八圖所示)上,當然,前述限位件9結構亦可應用於符合USB 2.0標準之USB Type C連接器(如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上。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電連接器100、100’通過設置有與接地端子43相連之鎖扣件7,且前述鎖扣件7位於接地端子43之第一接觸部411、411’與第二接觸部511旁側,從而藉由前述鎖扣件7即可實現與對接連接器的彈性抵持,中央接地片8僅位於產品後半段以實現屏蔽及提供阻抗匹配作用,以簡易的結構方式就能達到提供彈性抵持力、簡化產品實現難度之目的。
特別需要指出,對於本領域之普通技藝人員來說,在本創作之教導下所作之針對本創作之等效變化,仍應包含在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主張之範圍中。
100、100’‧‧‧電連接器
1‧‧‧端子組件
10‧‧‧前端面
20‧‧‧對接空間
2‧‧‧接地組件
21‧‧‧絕緣座
211‧‧‧條狀凸起
212‧‧‧長槽
22‧‧‧接地片
221‧‧‧上接地片
222‧‧‧下接地片
23‧‧‧內抵接彈片
231‧‧‧U狀頭部
24‧‧‧外抵接彈片
25‧‧‧固定腳
251‧‧‧倒刺
3‧‧‧遮蔽殼體
31‧‧‧內鐵殼
32‧‧‧外鐵殼
321‧‧‧套筒部
3211‧‧‧翻邊
322‧‧‧遮蓋部
3221‧‧‧焊腳
4‧‧‧第一端子組件
41、41’‧‧‧第一端子
410、410’‧‧‧第一固定部
411、411’‧‧‧第一接觸部
412‧‧‧第一焊接部
42‧‧‧第一本體
421‧‧‧第一舌部
4211‧‧‧第一讓位槽
4212‧‧‧上外接面
4213‧‧‧下內接面
4214‧‧‧收容孔
4215‧‧‧定位柱
4216‧‧‧通孔
4217‧‧‧收容口
4218‧‧‧固定槽
422‧‧‧第一安裝部
4221‧‧‧凹口
43‧‧‧接地端子
44‧‧‧電源端子
45‧‧‧差分訊號端子對
46‧‧‧偵測端子
47‧‧‧高頻差分訊號端子
48‧‧‧低頻差分訊號端子
5‧‧‧第二端子組件
51、51’‧‧‧第二端子
510、510’‧‧‧第二固定部
511‧‧‧第二接觸部
512‧‧‧第二焊接部
513‧‧‧延長臂
52‧‧‧第二本體
521‧‧‧第二舌部
5211‧‧‧第二讓位槽
5212‧‧‧下外接面
5213‧‧‧上內接面
5214‧‧‧扣合塊
5215‧‧‧扣合槽
5216‧‧‧收容槽
522、522’‧‧‧第二安裝部
5221‧‧‧凸柱
5222‧‧‧開槽
5223‧‧‧限位槽
6‧‧‧絕緣塊
7‧‧‧鎖扣件
71‧‧‧鎖扣臂
72‧‧‧連接臂
73‧‧‧抵接臂
8‧‧‧中央接地片
81‧‧‧定位孔
82‧‧‧長條形孔洞
83‧‧‧方形孔洞
84‧‧‧接觸臂
85‧‧‧延伸臂
9‧‧‧限位件
91‧‧‧限位臂
92‧‧‧連接部
第一圖係本創作符合標準USB 2.0 Type C連接器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之部分分解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所示電連接器之分解圖。 第四圖係第二圖中第一端子組件之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第二圖中第二端子組件之立體分解圖。 第六圖係第二圖中遮蔽殼體之分解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符合標準USB 3.1 Type C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八圖係第七圖所示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相互配合之立體圖。 第九圖係第七圖中中央接地片之立體圖。
4214‧‧‧收容孔
4215‧‧‧定位柱
4216‧‧‧通孔
4217‧‧‧收容口
43‧‧‧接地端子
44‧‧‧電源端子
46‧‧‧偵測端子
51‧‧‧第二端子
510‧‧‧第二固定部
511‧‧‧第二接觸部
512‧‧‧第二焊接部
513‧‧‧延長臂
52‧‧‧第二本體
521‧‧‧第二舌部
5211‧‧‧第二讓位槽
5213‧‧‧上內接面
5214‧‧‧扣合塊
5215‧‧‧扣合槽
5216‧‧‧收容槽
522‧‧‧第二安裝部
5221‧‧‧凸柱
5222‧‧‧開槽
7‧‧‧鎖扣件
71‧‧‧鎖扣臂
72‧‧‧連接臂
73‧‧‧抵接臂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 第一端子組件,具有複數第一端子和固定於前述第一端子周圍之第一本體,前述第一端子具有固定於第一本體內之第一固定部、自第一固定部一端向前延伸之第一接觸部和自第一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出第一本體之第一焊接部; 第二端子組件,具有複數第二端子和固定於前述第二端子周圍之第二本體,前述第二端子具有固定於第二本體內之第二固定部、自第二固定部一端向前延伸之第二接觸部和自第二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本體之第二焊接部; 接地組件,安裝於前述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上; 遮蔽殼體,遮覆於前述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之外側; 其中,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包括接地端子,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與前述第一端子之接地端子或第二端子之接地端子相連之鎖扣件,前述鎖扣件位於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旁側,以與對接連接器彈性抵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鎖扣件包括延伸至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旁側之鎖扣臂,前述鎖扣臂彈性懸伸,以與對接連接器彈性抵持,沿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排列方向視之,前述鎖扣臂位於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間且位於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之外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鎖扣件還包括連接前述鎖扣臂與前述接地端子之連接臂,前述連接臂呈L型設置,以使得前述鎖扣臂之延伸方向垂直於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延伸方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鎖扣件還包括與前述鎖扣臂相連且延伸至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旁側之抵接臂,前述抵接臂朝遠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方向彈性懸伸,以與前述遮蔽殼體電性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遮蔽殼體包括包覆於前述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外側之內鐵殼和疊置於內鐵殼外側之外鐵殼,前述抵接臂突伸出前述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並與前述內鐵殼彈性抵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用以限位前述鎖扣件之限位件,前述限位件與前述鎖扣件相對設置,前述限位件包括與前述鎖扣臂相貼合且設置於前述鎖扣臂外側之限位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限位件與第一端子之接地端子一體成型,前述鎖扣件與第二端子之接地端子一體成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具有位於兩側之兩個接地端子、相鄰兩個接地端子設置之兩個電源端子以及設於兩個電源端子之間之差分訊號端子對和偵測端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電連接器還包括固定於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之中央接地片,前述中央接地片遮覆前述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前述中央接地片設有接觸臂,且前述接觸臂與前述接地端子相導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前述接地組件包括絕緣座和接地片,前述絕緣座與前述接地片分體設置,且沿電連接器長度方向視之,前述接地片位於前述絕緣座與電連接器前端面之間。
TW105205504U 2016-04-20 2016-04-20 電連接器 TWM527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5504U TWM527626U (zh) 2016-04-20 2016-04-20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5504U TWM527626U (zh) 2016-04-20 2016-04-20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7626U true TWM527626U (zh) 2016-08-21

Family

ID=57183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5504U TWM527626U (zh) 2016-04-20 2016-04-20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762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3542B (zh) * 2016-12-16 2017-10-21 P-Two Ind Inc Connector structure
US10096936B2 (en) 2016-12-08 2018-10-09 Lotes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TWI650911B (zh) * 2017-06-15 2019-02-11 矽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彎折部使端子與接地片相接觸之訊號連接器
TWI651901B (zh) * 2017-06-15 2019-02-21 矽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使接地端子與接地片共同形成接地元件的訊號連接器
US10326214B2 (en) 2016-12-08 2019-06-18 Lotes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TWI728182B (zh) * 2016-12-21 2021-05-2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6936B2 (en) 2016-12-08 2018-10-09 Lotes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10326214B2 (en) 2016-12-08 2019-06-18 Lotes Co., Lt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TWI603542B (zh) * 2016-12-16 2017-10-21 P-Two Ind Inc Connector structure
TWI728182B (zh) * 2016-12-21 2021-05-2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TWI650911B (zh) * 2017-06-15 2019-02-11 矽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彎折部使端子與接地片相接觸之訊號連接器
TWI651901B (zh) * 2017-06-15 2019-02-21 矽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使接地端子與接地片共同形成接地元件的訊號連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3341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備方法
TWM527626U (zh) 電連接器
TWI573351B (z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cable connector hav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578629B (zh) 插頭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座連接器
US9039457B2 (en) Connecting system with locking structure
TWI634705B (zh) 電連接器
TWI603540B (zh) 插座連接器
TWI548158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I608661B (zh) 插座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頭連接器
CN106936032B (zh) 插头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组件
TWM509985U (zh) 電連接器
TWI631775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201740627A (zh) 電連接器及安裝有該電連接器的電子設備
TW201719984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備方法
TWM514136U (zh) 插座連接器
TWM586887U (zh) 電連接器
TWM461178U (zh) 電連接器插座
TWM500383U (zh) 電連接器及具有該電連接器的線纜連接器
TW201547114A (zh) 插座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頭連接器
TW201803224A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M517929U (zh) 直插式插頭電連接器
TWM526206U (zh) 電連接器
TWI573352B (zh) 插座連接器
CN109378608B (zh) 插座连接器
CN106856278A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