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5508U - 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5508U
TWM525508U TW104218427U TW104218427U TWM525508U TW M525508 U TWM525508 U TW M525508U TW 104218427 U TW104218427 U TW 104218427U TW 104218427 U TW104218427 U TW 104218427U TW M525508 U TWM525508 U TW M52550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rcode
medical
management system
dru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8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邱轔
詹士賢
顏子榮
李宗翰
Original Assignee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filed Critical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Priority to TW104218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5508U/zh
Publication of TWM525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5508U/zh

Links

Description

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本新型是一種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特別是指一種應用條碼技術檢核醫療處方、藥物調劑以及配發流程的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累積了數個世紀的醫學知識、臨床實驗數據以及開發出更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現代醫療技術已帶給大眾諸多健康福祉,包含挽回了許多原本岌岌可危的生命。然而,此等進步所帶來的後續效應已在此一世代發酵,為數龐大的高齡、慢性病患者開始於醫院湧現不絕,除了對醫療資源與人力造成沉重負荷之外,對於醫院的行政體系之效率更產生遠超預期的衝擊,其中最為甚者,即為工作量隨患者人數正比增加的藥劑單位。
做為醫療服務的末端,藥劑單位必須精準無誤、快速地完成調製以及藥劑配發,方能使前端醫療產生積極效果,此對於相關部門之人員無疑是持續不間斷的精神緊繃。
現今藥劑單位之配發機制多是採用院內的電子系統,由醫師端電腦傳送處方,並由藥劑單位人員依權責分工不同的工作,例如調製、包藥、給藥...等。上述各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問題,例如:藥劑調製錯誤,特別是粉狀藥劑,由於其外觀幾乎完全相同,除了少數有色藥粉外,一般難以事後察覺、或是藥名類似而自始配錯藥物而不自知;在包藥階段,受限於人力與出藥速度問題,藥劑單位並無法安排專員進行處方以及藥品之間的檢核,大多僅能依賴發藥端做最後確認。對於高齡化社會而言,一次將近十種藥劑的處方實是稀鬆平常,以人力逐一檢核藥劑品項、總數是否符合處方內容、各藥袋與內容物是否正確對應,其出現錯誤的高風險亦可想而知。再者,即使由最末端的給藥人員進行確認,在電腦操作的過程中仍可能錯誤開啟另一患者的處方資料,若處方類似、且給藥人員又僅憑健保卡姓名與領藥人自述核對,相當容易發生處方與患者雖正確對應,但領取之藥物實為另一患者處方的錯誤。
此外,現在的醫療與藥劑單位大多各自為政,後者僅被動地接收醫師指示的處方來作業,彼此之間不存在即時的平行溝通管道。此一現象的可能缺失,容易反映於特殊病患身上,例如:醫師看診時不知道患者為孕婦、或知道卻不慎誤用孕婦禁用之藥物,或是患者為幼童或罹有特殊疾病,卻仍開出僅適用於一般成人的藥劑與劑量之處方。
在缺乏有效管理機制的情況下,即使醫師嘗試記錄各種患者的特殊個案狀況,上述繁雜事項仍容易因橫向溝通不良、或因相關人員過於忙碌而產生疏漏,經常造成錯誤用藥的危險狀況,徒增醫病關係緊張。
有鑒於現今醫療體系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新型提出一種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應用一連串的條碼機制來取代人力檢核,不僅可以正確把關醫療端至藥劑單位所需確認的所有資訊,更可顯著改善藥劑單位的人力吃重問題。此外,透過系統化地管理患者病歷、用藥資訊,醫、藥、病三方皆可確實無誤地掌握就診資訊,從而提升醫療品質。
依據本新型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包含一資料庫、一醫囑條碼、一取藥條碼以及一配發模組。資料庫包含一藥品資訊單元,且藥品資訊單元儲存至少一品項名稱,而品項名稱對應一品項藥品。此處所述的品項名稱以及品項藥品之差異,在於品項名稱為記錄在藥品資訊單元中的藥物之名稱,而品項藥品則為儲存在醫院內的實體藥品。醫囑條碼由醫師端產生,且醫囑條碼儲存有一醫囑訊息,醫囑訊息包含一患者資訊以及至少一個品項名稱。舉例言之,患者資訊可以是患者的姓名,但不受此限;而品項名稱則為醫師所開立之處方所包含的藥品,此一品項名稱即如同前述所言,係自資料庫之 藥品資訊單元找到對應名稱後予以開立,且視患者症狀不同,醫囑訊息內也可能開立複數品項名稱的藥品。取藥條碼可以是醫院內常用的領藥單形式,目前常見醫院的領藥單係列印出領藥號,患者依據燈號顯示前往領藥、再由發藥人員核對領藥號、處方編號、患者身份三者是否吻合;本實施方式與前述核對方式的差異為:以取藥條碼來取代現有領藥號的機制。取藥條碼內並不需要包含領藥號,而是包含一身份資訊。配發模組包含一條碼讀取單元以及一檢核單元,條碼讀取單元可用以讀取前述的醫囑條碼以及取藥條碼,檢核單元訊號連接條碼讀取單元,並藉條碼讀取單元獲取此二條碼,接著比對兩個條碼分別儲存的患者資訊以及身份資訊是否吻合,藉此完成發藥階段的確認,並允許將品項藥品發予持有前述取藥條碼之一取藥人。
在上述發藥階段之前的包藥階段,配發模組乃依據前述醫囑訊息產生對應品項藥品之一檢核條碼,此條碼同樣被條碼讀取單元讀取。檢核單元另與藥品資訊單元訊號連接,故檢核單元獲取的資料至少有:醫囑條碼內的品項名稱、以及自藥品資訊單元獲取此一品項名稱應被對應的品項藥品。配發模組生成品項藥品的檢核條碼之用意,在於方便包藥人員確認所持的品項藥品是否與醫師所開處方相符。詳細言之,檢核條碼可以印在藥袋上,檢核單元在獲取檢核條碼時,將獲知藥袋內的品項藥品為何,若品項藥品與醫囑訊息中的品項名稱並不對應,則代表包 藥人員取到的品項藥品不屬於此患者的處方,此時檢核單元將會顯示比對錯誤的警告。
統合說明之,醫囑條碼中儲存的患者資訊以及品項名稱,分別用於配合取藥條碼中的身份資訊,以確認取藥人所取藥劑正確對應此患者;以及配合檢核條碼中的品項藥品,以確認醫師處方所開立之品項名稱確實無誤地被配發出去。
藉由上述實施方式,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可以在發藥以及包藥階段達成雙重確認,避免藥對人不對、或是人對藥不對的錯誤情形。此外,由於一個取藥條碼僅可能對應當次門診的患者,故只有在檢核單元正確比對出取藥條碼所對應的患者資訊時,發藥人員才可能得知此患者應取的品項藥品為何。此一機制取代了患者本人與發藥人員的溝通程序,發藥人員將不再需要比對健保卡、領藥號、以及與患者確認身份,特別適用於患有重聽、口齒不清、失智、或是家屬代領的情況。而在包藥階段,利用檢核條碼來比對品項藥品與處方相對應,包藥人員將可以快速確認品項藥品是否正確以及齊備,當類似藥品眾多而容易混淆、或是醫囑訊息內包含有多種品項名稱之藥物時,這樣的條碼機制更能突顯出相較於人力檢核的速度與精確度優勢。
現存的藥品配發機制存在的另一問題是:即使患者確實拿到屬於自己的處方藥、且處方所顯示藥品的品項也正確,但藥品在初始調製時即已出錯。這樣的錯誤最 常見於大量使用粉劑的兒科診所或是中醫診所,不僅難以察覺,且即使察覺,也礙於多種藥粉已經混合無法分離,造成其他正確的藥品也被迫一併丟棄的浪費。故而,依據本實施方式的一實施例,前述藥品資訊單元可以儲存至少一品項條碼,且品項條碼對應前述品項名稱。在此實施例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可更包含一調劑模組,調劑模組包含至少一顯示單元以及至少一調劑台,顯示單元顯示醫囑訊息及其包含的品項名稱,以供一調劑人員據以調劑。調劑台係供調劑人員調劑至少一調劑藥品的工作台,且調劑藥品對應一調劑條碼,例如:一藥品容器裝有此調劑藥品,且藥品容器上印有對應的調劑條碼。前述的檢核單元可再分別透過條碼讀取單元以及藥品資訊單元獲取調劑條碼以及品項條碼,由於品項條碼所對應的品項名稱亦儲存於藥品資訊單元,條碼讀取單元刷讀調劑條碼時,檢核單元將比對目前的調劑條碼以及品項條碼,使調劑人員確知調劑藥品與品項藥品相同。
如此一來,除了發藥端與包藥端的雙重檢核機制外,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可自藥劑調製的源頭做好藥源控管,為患者健康與用藥安全多重把關。前述的調劑條碼可以二維條碼(QR-code),並可以對應調劑藥品之一藥品名稱、一產地名稱、一現有存量或一有效期限,且這些數據可由藥品資訊單元儲存。為了方便管理患者之病歷與藥歷,在前述身份資訊與患者資訊正確對應、調劑條碼也與品項條碼正確對應時,代表患者已完成院內的看診與取藥 流程,配發模組可將醫囑訊息以及調劑條碼儲存於資料庫,藉此作為一完整的病歷與藥歷記錄。再者,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之可以再包含一藥歷追溯單元,其訊號連接資料庫,或設置於資料庫內,並可自資料庫中搜尋包含調劑條碼之醫囑訊息。詳細來說,醫院會持續補充藥品庫存,一種品項名稱的藥品可能同時對應多個調劑藥品,這些調劑藥品具有相同的藥品名稱,但有效期限、產地則可能相異。藉由調劑條碼之儲存,院方可以清楚掌握配發給患者之藥品的詳細資料,當某一個調劑藥品出現品質問題時,藥歷追溯單元可藉調劑條碼快速找到領取過問題藥品的病患,即時追回、並阻止患者繼續服用藥品。
現有的藥劑單位於調劑藥品時,調劑人員需至各個藥櫃拿取需要的調劑藥品,不僅浪費藥櫃與調劑台來回走動的時間,當調劑人員不只一人時,難免造成動線混亂,甚至有碰撞與藥品散落的問題。在本實施方式的一實施例中,前述調劑模組所包含的顯示單元以及調劑台可以是複數個,且顯示單元和調劑台兩兩成組對應。當醫囑訊息包含複數之品項名稱時,調劑模組依據這些品項名稱的品項條碼以及調劑條碼記憶一調劑進度。具體言之,當某一調劑條碼被刷讀且符合其中一個品項條碼時,調劑模組記錄當下的調劑進度,調劑人員可直接攜帶醫囑條碼與藥缽前往下一個藥櫃,並使用最接近的調劑台與顯示單元,再次刷讀醫囑條碼後,醫囑訊息以及上一次的調劑進度將顯示於其所在之調劑台的顯示單元上,直至所有調劑藥品 皆完成調製後,調劑人員即可將調劑藥品交與包藥人員,無需在單一調劑台以及多個藥櫃之間屢次往返。
前述的醫囑條碼可以與取藥條碼相同,亦即對發藥端而言,只要條碼讀取單元重複刷讀了兩個相同的條碼,則代表患者資訊與身份資訊正確比對,如此可使條碼在設計和管理上更加單純化。
進一步論述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的更多優點,調劑模組可以包含一提示單元,其依據調劑條碼以及醫囑訊息向調劑人員或一醫師發出一提示訊息。提示訊息可以包含一品項錯誤訊息、一劑量錯誤訊息、一藥品屆期訊息、一孕婦禁用訊息、一兒科處方訊息、一特殊病患訊息、一藥號修改訊息、一藥物交互作用訊息或一患者藥歷訊息,且提示單元可藉由語音提示或螢幕顯示來發出提示訊息,但不限於此種途徑。
再者,藥品資訊單元可以儲存前述品項藥品之一藥理資訊,例如一藥物交互作用訊息、一劑量上限訊息、一用藥說明訊息或一名稱相近藥物訊息,以供醫師調整醫囑訊息之用。患者資訊可以包含一用藥紀錄、一就診紀錄、一病史紀錄或一註記事項。此處所指的註記事項係指需要特別注意的患者狀態訊息,例如一藥物過敏訊息、一孕婦患者訊息、一兒童患者訊息或一特殊疾病訊息。
上述的多種訊息可以透過上述病歷與藥歷的儲存來自動記錄與提示,也可以是當次看診時醫師自行註記的事項。對於不同年齡、懷孕或是無法服用特定藥品的患 者,開立的藥品以及劑量若有不慎,很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結果。因此,藉由上述的訊息提示,藥劑單位可與診間的醫師即時溝通,例如:醫師在開立處方時,提示單元可能提示此患者正服用其他科別甚至其他醫院的藥物,提醒醫師處方藥物可能與之產生交互作用的危險;又如,調劑人員在刷讀調劑條碼時出現患者為孩童,對應藥品疑似劑量過高、或患者為孕婦,此藥品為孕婦禁止使用,請事先與醫師確認等相關提示。
藉由上述所介紹的實施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除了將各種條碼應用在藥劑的配發檢核上,更可以進一步提供醫師看診與處方開立之參考,亦能夠建立醫、藥兩方的合作機制,為患者謀求最大健康福利。
此外,除了發藥前的確認機制外,應用上述的調劑條碼與調劑進度,醫囑訊息可以包含對應品項名稱之一處方劑量,調劑模組可以再包含一重量覆核裝置,其測量調劑藥品之重量,並比對調劑藥品之重量以及處方劑量,在調劑藥品的重量與處方劑量不符時,提示單元同樣發出提示訊息。且由於重量覆核裝置會比對所有調劑藥品的重量皆符合處方劑量,當醫囑訊息包含一種以上的品項名稱時,重量覆核裝置將加總調劑藥品之重量,並與處方劑量之總和相比對。
透過重量之覆核,藥劑單位可藉由重量不相符的提示,及早於包藥階段更正品項或其劑量之錯漏問題, 減少末端發藥人員回報錯誤的機會,同時節省患者臨櫃等待時間。
本實施方式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可再擴及至患者查詢服務。在一實施例中,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可以再包含一查詢終端,其訊號連接資料庫以供患者查詢醫囑訊息。查詢終端可以是一App、一網頁介面或是一電腦,患者可以透過手機、平板等手持裝置,於App輸入身份驗證資料後登入資料庫、或於家中使用個人電腦登入,對於不熟悉電子產品的高齡患者而言,亦可以在醫院內設置公用的電腦,方便調閱就診以及用藥資訊。
為了更方便地登入資料庫,交予患者的各個品項藥品的藥袋上,可再印有一查詢條碼,查詢條碼可以是二維條碼,並且與品項藥品對應,且查詢條碼更可以同時與調劑條碼連結。藉此,民眾只需透過前述的手持裝置掃描查詢條碼,即能夠立刻透過網路了解自身病況、醫師當時的醫療處置方式、服用的所有藥品為何時製造以及產地等資料;在醫院方面,院方可以藉此媒介來推廣藥學知識、進行衛教宣導。除此之外,由於醫病雙方的資訊得以公開而透明化,此一查詢機制亦可減少因資訊不對等或診治記錄未能周全而導致的爭議糾紛。
100‧‧‧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200‧‧‧資料庫
210‧‧‧藥品資訊單元
211‧‧‧品項名稱
211A‧‧‧品項藥品
211B‧‧‧品項條碼
211C‧‧‧藥理資訊
220‧‧‧藥歷追溯單元
300‧‧‧醫囑條碼
310‧‧‧醫囑訊息
311‧‧‧患者資訊
400‧‧‧取藥條碼
410‧‧‧身份資訊
500‧‧‧配發模組
510‧‧‧條碼讀取單元
520‧‧‧檢核單元
600‧‧‧調劑模組
610‧‧‧顯示單元
610A‧‧‧顯示單元
620‧‧‧調劑台
630‧‧‧提示單元
640‧‧‧重量覆核裝置
700‧‧‧查詢終端
D‧‧‧調劑藥品
DC‧‧‧調劑條碼
EC‧‧‧檢核條碼
IC‧‧‧查詢條碼
P‧‧‧調劑進度
T‧‧‧提示訊息
第1圖係繪示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的結構方塊圖;第2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的檢核條碼示意圖;第3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的取藥條碼示意圖;第4A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的調劑模組示意圖;第4B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的調劑進度示意圖;第5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的取藥條碼應用示意圖;以及第6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的查詢終端示意圖。
第1圖係繪示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的結構方塊圖。請參照第1圖,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包含一資料庫200、一醫囑條碼300、一取藥條碼400以及一配發模組500。資料庫200包含一藥品資訊單元210,其儲存至少一品項名稱211,品項名稱211又對應一品項藥品211A。上述的藥品資訊單元210可以藉由一般的電腦來儲存管理品項名稱211,而各種品項藥品211A則為分別對應各種品項名稱211的實體藥品。為了方便說 明,第1圖僅繪出若干品項名稱211做為示例,但常理之下應理解上述品項名稱211通常是極多種(視醫院購買的藥品種類多寡而定)。醫囑條碼300儲存有一醫囑訊息310,醫囑訊息310又包含一患者資訊311以及上述至少一品項名稱211。患者資訊311一般指與門診有關的患者資料,例如姓名、性別、年齡、用藥紀錄、就診紀錄、病史紀錄或註記事項等資料;而醫囑訊息310內儲存的品項名稱211則指醫師診治後、登錄藥品資訊單元210所開立的處方藥物,此類資訊之儲存可以藉二維條碼(QR-code)達成,故此處不詳述與資訊儲存有關的技術。取藥條碼400內儲存有一身份資訊410,其用於與上述患者資訊311進行媒合確認,可以印製於醫院內常用的領藥單上。配發模組500依據醫囑訊息310產生對應品項藥品211A之一檢核條碼EC(請先參照第2圖),用於檢核品項藥品211A是否與醫師開立的相同。配發模組500又包含一條碼讀取單元510以及一檢核單元520,顧名思義之,條碼讀取單元510用於讀取上述的醫囑條碼300、取藥條碼400以及檢核條碼EC,檢核單元520同時訊號連接藥品資訊單元210和條碼讀取單元510,亦即:配發模組500在藥劑單位配發藥品時,用於比對條碼讀取單元510所讀取的上述各種條碼是否與藥品資訊單元210中儲存的對應資訊相符。例如:醫囑條碼300中包含有開立的品項名稱211,此一名稱在藥品資訊單元210中又對應某一序號的內碼,檢核單元520自條碼讀取單元510獲取檢核條碼EC時,係比對檢核條碼EC與上述內碼,若相 同,則代表目前的品項藥品211A確實為醫囑訊息310所開立的藥品。同理,由於醫囑條碼300中還包含了患者資訊311,在上述藥品核對完成並準備交予領藥人時,再次刷讀領藥人所持的取藥條碼400,比對其內部的身份資訊410是否和患者資訊311相同,藉此確認藥品交予的對象正確無誤。
以目前藥劑單位的實務做法而言,是由批價處產生領藥號,藥劑單位亦於同時接收到同樣的領藥號,及其對應之醫師端開立的處方內容,當患者批價完畢並轉交領藥單給發藥人員,發藥人員再依據報到的領藥號來搜尋藥袋以交予患者。上述的流程看似簡便,卻無法適用於大型醫院,其因在於醫院收治的患者大多乃為小型診所無法妥善治療的複雜病症,患者也較多,故處方所包含的品項名稱211的數目也遠多於一般診所,藥品是否有缺漏、每個藥袋內裝的藥品是否正確,將隨著處方藥物的數量而增加其錯配的複雜度。而僅依據領藥號來配發藥品時,為了避免認號不認人的隱憂,發藥人員需要額外請患者出示健保卡來再次核對身份,不僅增加作業負擔,且萬一領藥人員誤拿相鄰的其他藥袋,又僅在電腦上比對此領藥號的患者姓名是否和健保卡相同時,亦會發生身份比對正確、但最終發出的是另一患者的藥袋之錯誤。
藉由本實施方式,由於藥劑單位的各項核對動作一律採數據化進行,除了藥品和患者身份的比對速度大幅增加以外,使用條碼亦可完全免除號碼相似、姓名相似 或是藥名相似的人工作業疏失,使上述兩大漏洞確實地獲得解決。
第2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的檢核條碼EC示意圖。請配合參照第2圖,說明檢核條碼EC之具體做法,在醫師端生成醫囑條碼300後,讀取單元讀取醫囑條碼300,此時醫囑訊息310中的患者資訊311與本次看診所開立處方的品項名稱211將顯示於電腦螢幕上。一般醫院的藥袋紙係使用固定的格式,依據患者的姓名以及藥品來即時列印出,故檢核條碼EC可以在此階段一起列印在藥袋上。此處需注意的是,雖然第2圖中以同一個符號來標示所有檢核條碼EC,但實際上不同藥袋上的檢核條碼EC皆有所不同。在載入醫囑訊息310後,工作人員即可再次以條碼讀取單元510刷讀各個檢核條碼EC,此時檢核單元520將在藥品資訊單元210中搜尋目前獲取的檢核條碼EC代表何種品項名稱211,並比對其是否出現在醫囑訊息310中。因此,工作人員不需要逐筆檢查所有品項藥品211A,僅需刷讀完所有檢核條碼EC後,確認電腦螢幕上的所有品項名稱211全數反黑即可。當然,醫囑條碼300或是上述這些資訊的顯示方式並不限定是紙張或是何種螢幕,只要各種條碼能夠被條碼讀取單元510讀取、相關資訊可供工作人員參考即可。
第3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的取藥條碼400示意圖。繼續參照第3圖,取藥條碼400包含一身份資訊410,可以列印在一領藥單上,並由患者或 他人持有,由於取藥條碼400僅對應當次看診之醫囑訊息310,故其對應的患者資訊311亦為絕對唯一,當檢核單元520比對身份資訊410和現有的患者資訊311相符時,才可通過患者身份的檢核。如此一來,發藥人員可以透過取藥條碼400確實檢驗領藥人的身份,且亦可以適用於溝通能力有所障礙的患者。
另外,有關取藥條碼400的核對方式,可以採用電腦中與取藥條碼400對應的醫囑條碼300、或者在藥袋和領藥單上皆印製一組相同的取藥條碼400,在取藥條碼400完成核對以後,領藥紀錄即被回存上述患者資訊311,以便醫師下次看診時參考。
第4A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的調劑模組600示意圖。請配合第1圖參照第4圖,上述的實施方式雖已確保藥品以及患者身份正確,但排除包裝規格化的藥品,實務上仍存在藥品於調劑階段就已錯誤的問題。在本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中,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可以再包含一調劑模組600,調劑模組600包含至少一顯示單元610、至少一調劑台620以及一提示單元630,顯示單元610用於顯示醫囑訊息310所包含的品項名稱211,以供調劑台620上的調劑人員據以調劑至少一調劑藥品D。提示單元630則因應刷讀的條碼來提示調劑人員或是醫師一提示訊息T,例如品項錯誤、劑量錯誤、藥品屆期、孕婦禁用、兒科處方、特殊病患、藥號修改或患者藥歷等訊息。
配合第1圖說明,除了品項名稱211以外,藥品資訊單元210還可以再儲存對應品項名稱211之一品項條碼211B。簡而言之,品項名稱211係供檢核單元520或是藥劑單位人員在發藥前比對品項藥品211A是否正確;而品項條碼211B則是供藥品在調劑階段時與調劑條碼DC核對之用,藉以確保調劑出的藥品成分正確。檢核單元520分別透過條碼讀取單元510以及藥品資訊單元210獲取調劑條碼DC以及品項條碼211B,並比對兩者是否相符。以第4A圖為例,調劑條碼DC可以顯示於一藥品容器上,且其也可以是二維條碼。此外,除了調劑之前的藥品確認之外,調劑條碼DC更可以包含更多資訊,例如其對應之調劑藥品D的一藥品名稱、一產地名稱、一現有存量或一有效期限,這些訊息伴隨調劑條碼DC被儲存於藥品資訊單元210,並且隸屬於同一個品項名稱211,以方便醫院進行藥品庫存管理,例如:當刷讀某一調劑條碼DC時,提示單元630可能發出語音提示、或直接在顯示單元610上顯示此調劑條碼DC對應的藥品已經過期,此時調劑模組600拒絕讀入此調劑條碼DC;或者提示單元630亦可能提醒此藥品有更早期的相同庫存尚未用盡。
再者,調劑模組600除了依據醫囑訊息310內的品項名稱211來輔助藥劑單位的作業,亦可以利用患者資訊311發揮進一步的功能。如同前述所言,患者資訊311內包含了用藥、就診、病史等紀錄,以及註記事項,例如註記患者對某種藥物過敏、孕婦患者、兒童患者或是患有 特殊疾病等情形。而將條碼系統再次延伸,藥品資訊單元210可以利用品項名稱211來儲存各種品項藥品211A之一藥理資訊211C,例如藥物交互作用、劑量上限、用藥說明或是藥品的名稱相近等訊息。結合上述的功能,提示單元630可以依據設定而發出警示,例如提醒醫師患者正服用其他科別開立的某種藥物、目前處方藥品不適用孕婦、或是患者為兒童,此處方超過兒童建議劑量,以協助醫師確實掌握患者病況,更妥善地調整醫囑訊息310。
前述醫囑訊息310所包含的品項名稱211可以對應一處方劑量,且調劑模組600可以再包含一重量覆核裝置640,此一設置係為了防止藥劑單位的另一個問題:藥品的成分、品項以及取藥人身份都正確,但在包裝時因為疏忽而使份數有所遺漏,或是取到前一位工作人員誤留在包藥機器上的他人藥品。利用重量覆核裝置640,配發模組500可在發藥之前測量調劑藥品D的重量,比對其與處方劑量所示是否相符,而當品項名稱211不只一種時,亦可以加總比對之,藉此確保病患拿到的藥品未夾雜上一位病患的藥包,且份數與醫師所開立的處方相同。
第4B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的調劑進度P示意圖。請一併參照第4A圖以及第4B圖,調劑模組600可以包含複數個顯示單元610以及調劑台620(第4B圖僅繪示相異的顯示單元610與610A),如同第4A圖所示,現有醫院內的藥劑單位由於缺乏條碼系統予以管理,同一份處方的藥品係在同一調劑台620上完成,當 目標藥品位於多個藥櫃時,往往需要來回奔波各個藥櫃,造成效率降低。在本實施方式中,各個調劑台620均配置有一個顯示單元610,當醫囑訊息310包含兩種以上的品項名稱211時,調劑模組600依據品項條碼211B以及調劑條碼DC記憶一調劑進度P。
以第4B圖為例,當刷讀第一個調劑條碼DC,並且正確對應醫囑訊息310內的品項名稱211時,調劑模組600將調劑條碼DC記錄在對應的品項名稱211欄位,且品項藥品211A於顯示單元610上改以其他顏色標記。其後,調劑人員可以攜帶醫囑條碼300以及未完成的調劑藥品D至下一個藥櫃,並就近於另一調劑台620刷讀醫囑條碼300後,調劑模組600即顯示上一次的調劑進度P於另一顯示單元610A上,重複多次上述流程,直至調劑進度P所示的所有品項藥品211A皆被調製完成。
利用調劑條碼DC與品項條碼211B交互配合,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可以實現流水線式的配藥模式,有效節約調劑人員的工作時間。
在上述身份資訊410與調劑條碼DC分別對應患者資訊311與品項條碼211B時,表示品項藥品211A由調製至配發的整個流程皆為正確,配發模組500儲存醫囑訊息310以及調劑條碼DC至資料庫200以做為病歷、藥歷紀錄。此外,資料庫200可以再包含一藥歷追溯單元220,上述配發模組500儲存調劑條碼DC之用意,在於解決現今醫院未對各種藥品明確控管,以至於難以掌握藥品流向的詬 病。在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中,由於所有品項藥品211A皆對應一或複數個調劑條碼DC,故藥歷追溯單元220可以依據調劑條碼DC追溯特定藥品的流向,當發現某品項藥品211A的其中一批(調劑條碼DC)可能有問題時,可藉以快速找出開立過此批藥品的醫囑訊息310(即患者名單),及早防堵用藥安全之疑慮。
第5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的取藥條碼400應用示意圖。請繼續參照第5圖,由於藥劑單位需要應付全院所有科別之醫師開立的處方,因此出藥速度遠遠無法跟上候藥民眾增加的速度。而對於病患或是陪診家屬而言,數小時的候診、緊接著數小時的候藥無疑是一種煎熬。為解決此問題,在第3圖中,領藥單上的取藥條碼400除了可以供藥劑單位人員做身份資訊410以及患者資訊311的核對以外,也可以和App軟體進行整合。
由於取藥條碼400內部包含身份資訊410,故可以設計App軟體與調劑模組600網路連接,民眾在掃瞄取藥條碼400時,App軟體將要求輸入對應身份資訊410的身分驗證資料,例如身分證字號、或是患者自行設定的一組密碼。如驗證身分正確,則App軟體登入調劑模組600並搜尋是否有對應身份資訊410之患者資訊311,以及此患者資訊311對應的調劑藥品D的目前狀態,再將調劑模組600回傳的調劑進度P顯示於App軟體的頁面。
藉此,病患或其家屬可以在完成批價後先行離開醫院大廳的候藥區,透過App軟體即可同步掌握調劑進 度P,不需要在候藥區枯坐、或每隔一段時間返回候藥區查看目前的領藥燈號,對於節省民眾時間以及消減院內人潮壓力皆有正面幫助。
第6圖係繪示第1圖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的查詢終端700示意圖。請參照第6圖,本實施方式除了對內運用各種條碼輔助醫療體系之作業外,亦可以供外部查詢使用。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100可以再包含一查詢終端700,查詢終端700訊號連接資料庫200以供患者查詢醫囑訊息310,此處的查詢終端700可以是手持裝置上的App、透過網路連線的網頁介面、或是架設在醫院內供民眾使用的電腦。詳述查詢終端700的具體實施方式,各個品項藥品211A交予患者時,品項藥品211A可以再對應一查詢條碼IC,例如:顯示於藥袋上的二維條碼,此查詢條碼IC再對應醫囑訊息310,民眾可透過手機或平板等手持裝置掃描查詢條碼IC、或利用網頁、院內電腦輸入身份驗證資料,即可登入資料庫200瀏覽就診紀錄。進一步地,查詢條碼IC還可以導向藥品資訊單元210,使民眾瞭解服用藥物之來源履歷或藥理資訊211C,醫院方面亦可藉此平台主動植入衛教宣導內容,提升民眾醫療知識水平。
由上述所載之實施方式,可知本新型至少具備以下優點:第一,利用條碼結合患者的病歷與藥歷,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可以協助醫師準確掌握患者病況並實施妥善的治療,提升醫療品質。
第二,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憑藉各種藥歷資訊與患者資訊來建立提示機制,同時亦實現了醫藥雙方的橫向溝通管道,確保民眾健康權益。
第三,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以檢核條碼取代人工藥品檢核、以取藥條碼取代人工身份檢核,避免藥劑單位因為忙中出錯、或因病患溝通障礙所引起的藥品錯發、錯領問題。
第四,以調劑條碼精確管控所有品項藥品,避免問題藥品流向不明而無法追回;且藥劑單位以調劑條碼以及醫囑訊息為作業準則,調劑人員不再需要特別記憶品名相似的藥品,將繁雜的比對程序交由檢核單元處理。且品項藥品以及醫囑訊息以條碼管理後,於不同調劑台之間完成藥品調劑的配藥模式得以實現,大幅節約調劑人員的作業時間。
第五,重量覆核裝置協助藥劑單位做發藥前的確認動作,即使包藥人員誤取其他患者的藥品,亦可透過此檢查機制攔截錯誤。
第六,延伸條碼之應用,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可利用查詢條碼達成醫院內部與外部的資訊交流。患者可以自由瀏覽就診紀錄、汲取藥品知識,更可以藉此平台建立醫病雙方的即時溝通管道,同時促成醫病雙方的資訊完整、公開且透明化,減少患者對醫師處置方式的誤解、或因診療紀錄不全造成的後續糾紛。
雖然本新型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200‧‧‧資料庫
210‧‧‧藥品資訊單元
211‧‧‧品項名稱
211A‧‧‧品項藥品
211B‧‧‧品項條碼
211C‧‧‧藥理資訊
220‧‧‧藥歷追溯單元
300‧‧‧醫囑條碼
310‧‧‧醫囑訊息
311‧‧‧患者資訊
400‧‧‧取藥條碼
410‧‧‧身份資訊
500‧‧‧配發模組
510‧‧‧條碼讀取單元
520‧‧‧檢核單元
600‧‧‧調劑模組
610‧‧‧顯示單元
620‧‧‧調劑台
630‧‧‧提示單元
640‧‧‧重量覆核裝置
700‧‧‧查詢終端

Claims (32)

  1. 一種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包含:一資料庫,包含:一藥品資訊單元,其儲存至少一品項名稱,且該品項名稱對應一品項藥品;一醫囑條碼,儲存一醫囑訊息,該醫囑訊息包含一患者資訊以及至少一該品項名稱;一取藥條碼,儲存一身份資訊;以及一配發模組,依據該醫囑訊息產生對應該品項藥品之一檢核條碼,該配發模組包含:一條碼讀取單元,讀取該醫囑條碼、該取藥條碼以及該檢核條碼;以及一檢核單元,訊號連接該藥品資訊單元以及該條碼讀取單元,並自該條碼讀取單元獲取該醫囑條碼、該檢核條碼以及該取藥條碼;其中,該檢核單元比對該品項藥品對應該品項名稱,且該身份資訊對應該患者資訊時,該配發模組允許該品項藥品被配發予持有該取藥條碼之一取藥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藥品資訊單元儲存該品項藥品之一藥理資訊,以供一醫師調整該醫囑訊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檢核條碼顯示於一藥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藥理資訊包含一藥物交互作用訊息、一劑量上限訊息、一用藥說明訊息或一名稱相近藥物訊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患者資訊包含一用藥紀錄、一就診紀錄、一病史紀錄或一註記事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註記事項包含一藥物過敏訊息、一孕婦患者訊息、一兒童患者訊息或一特殊疾病訊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醫囑條碼與該取藥條碼之號碼相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取藥條碼為二維條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藥品資訊單元儲存至少一品項條碼,且該品項條碼對應該品項名稱。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更包含: 一查詢終端,訊號連接該資料庫以供查詢該醫囑訊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查詢終端為一App、一網頁介面或一電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品項藥品對應一查詢條碼,且該查詢條碼對應該醫囑訊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查詢條碼顯示於一藥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該查詢條碼為二維條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該查詢條碼可被一手持裝置讀取,藉以透過網路連接至該藥品資訊單元。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該手持裝置為一手機或一平板。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更包含:一調劑模組,該調劑模組包含:至少一顯示單元,顯示該醫囑訊息之該品項名稱,供一調劑人員據以調劑;以及至少一調劑台,供該調劑人員調劑至少一調劑藥品,且該調劑藥品對應一調劑條碼;其中,該檢核單元分別透過該條碼讀取單元以及該藥品資訊單元獲取該調劑條碼以及該品項條碼,並比對該調劑條碼對應該品項條碼。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取藥條碼可被一手持裝置讀取,藉以透過網路連接至該調劑模組。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調劑模組顯示一調劑進度於該手持裝置,且該調劑進度對應該醫囑訊息。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該手持裝置為一手機或一平板。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調劑模組包含複數之該顯示單元以及該調劑台,且一該顯示單元對應一該調劑台; 其中,該醫囑訊息包含複數之該品項名稱時,該調劑模組依據該些品項條碼以及該調劑條碼記憶一調劑進度,並顯示該調劑進度於相異之該顯示單元,以供該調劑人員於相異之該調劑台完成該調劑進度。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藥品資訊單元儲存該調劑藥品之一藥品名稱、一產地名稱、一現有存量或一有效期限。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藥品名稱、該產地名稱、該現有存量以及該有效期限對應該調劑條碼。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身份資訊與該調劑條碼分別對應該患者資訊與該品項條碼時,該配發模組儲存該醫囑訊息以及該調劑條碼至該資料庫。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資料庫更包含一藥歷追溯單元,其自該資料庫搜尋包含該調劑條碼之該醫囑訊息。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調劑條碼為二維條碼。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調劑條碼顯示於一藥品容器上。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調劑模組更包含:一提示單元,依據該調劑條碼以及該醫囑訊息向該調劑人員或一醫師發出一提示訊息。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提示訊息包含一品項錯誤訊息、一劑量錯誤訊息、一藥品屆期訊息、一孕婦禁用訊息、一兒科處方訊息、一特殊病患訊息、一藥號修改訊息或一患者藥歷訊息。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提示訊息為語音提示或透過螢幕顯示。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醫囑訊息包含該品項名稱的一處方劑量,且該調劑模組更包含:一重量覆核裝置,測量該調劑藥品之重量,並比對該調劑藥品之重量與該處方劑量,該調劑藥品之重量與該處方劑量不符時,該提示單元發出該提示訊息。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其中該醫囑訊息包含複數之該品項名稱時,該重量覆核裝置比對該調劑藥品之重量等於該些處方劑量之總和。
TW104218427U 2015-11-17 2015-11-17 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TWM525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8427U TWM525508U (zh) 2015-11-17 2015-11-17 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8427U TWM525508U (zh) 2015-11-17 2015-11-17 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5508U true TWM525508U (zh) 2016-07-11

Family

ID=56996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8427U TWM525508U (zh) 2015-11-17 2015-11-17 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55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9720A (zh) * 2017-04-21 2017-07-04 深圳市心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药袋的信息查询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9720A (zh) * 2017-04-21 2017-07-04 深圳市心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药袋的信息查询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56298A1 (en) Modularization for prescription fulfillment and adherence
US20140156064A1 (en) Techniques to deliver multiple medications in a synchronized manne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safety of medicines in public health programmes: pharmacovigilance, an essential tool
US2005003855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beling pharmaceutical prescriptions
JP7147939B2 (ja) 配薬支援システム
JP2006285973A (ja) 薬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薬剤管理方法
Berdot et al. Integration of a commercial barcode-assisted medication dispensing system in a teaching hospital
Sarasin et al. Medication Safety: Reducing Anesthesia Medication Errors and Adverse Drug Events in Dentistry Part 2
Roberts et al. Medication adherence part thre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adherence
TWM495849U (zh) 具有用藥提醒及確認的電子藥盒
Grissinger Oops, sorry, wrong patient!: a patient verification process is needed everywhere, not just at the bedside
TWM572232U (zh) Drug access equipment
Lefrak Moving toward safer practice: reducing medication errors in neonatal care
TWM525508U (zh) 醫療服務與管理系統
CA2836162A1 (en) Modularization for prescription fulfillment and adherence
Cina et al. Medication errors in a pharmacy-based bar-code-repackaging center
TWI779596B (zh) 給藥前藥品辨識系統
TWM616937U (zh) 給藥前藥品辨識系統
AU2014100034A4 (en) I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medication information
Pentin et al. Undertaking safe medicine administration with children: part 1
JP2002269229A (ja) 医療管理システム
Smith The Prescription'
TWM524524U (zh) 住院藥事動態管理系統
Mishra et al. Medication errors and approaches for its prevention
JP7120640B2 (ja) 服薬指導支援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