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5412U - valve - Google Patents

valv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5412U
TWM525412U TW104220928U TW104220928U TWM525412U TW M525412 U TWM525412 U TW M525412U TW 104220928 U TW104220928 U TW 104220928U TW 104220928 U TW104220928 U TW 104220928U TW M525412 U TWM525412 U TW M5254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nnet
shaft
valve chamb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20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an-rong Gong
Original Assignee
wan-rong G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rong Gong filed Critical wan-rong Gong
Priority to TW104220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5412U/zh
Publication of TWM525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5412U/zh
Priority to MYPI2016702524A priority patent/MY186856A/en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 Taps Or Cock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關於一種閥,尤指一種可用來控制管路的流通或關閉的閥構造。
在一般輸送流體(氣體和液體)的管道中,廣泛使用閥來控制管路的流通或關閉。當閥的組件受管道內的流體腐蝕或是本身老化失效後,輸送流體將會外洩而造成損失,且需要停機以進行閥的維修。
參閱第1圖,顯示一種習用閥10,其包含一閥本體12、一閥帽14及一體地形成在閥帽14頂端的一頂座16。閥本體12具有進流口122及出流口123之流體通道121,且該進流口122及出流口123用以個別提供管路13(見第二圖)連接,閥本體12頂部具有一閥室124,閥室124下方在與進流口122及出流口123間之流體通道121壁面形成有閥槽125,該閥槽125在進流口122及出流口123間形成有相對且夾角設置的二抵靠面126。一閥桿15的下端151伸入閥室124內且連接一止流塞17,該止流塞17並具有二相對且夾角設置的側端面171,閥桿15的上端152連接一手輪19,手輪19的中央具有一可供閥桿15的上端152穿過的軸筒18且並可以一螺帽192,軸筒18安裝在頂座16的上端且利用一固定件181鎖固,使得當操作手輪19轉動時,閥桿15與止流塞17會隨著上下移動於閥室124與閥槽125間而關閉或是開放閥本體12內部的流體通道121,即,當止流塞17於閥槽125中,並使其二側端面171抵 壓於閥本體12二抵靠面126時,是為封閉流體通道121。該閥帽14藉由螺絲141鎖固於閥本體12的上端,在該閥帽14的頂部設有壓塊142且在閥帽14內部設有填料143,填料143的上端與下端個別安裝一軸襯144,當鎖緊螺栓145之螺帽146對壓塊142加壓後,填料143會將閥桿15與閥帽14之間的通道密合,藉以阻止輸送流體經由閥本體12的閥室124至閥帽14外洩。
然而,習用閥10為了使止流塞17嵌入所設置的閥槽125,其容易在流體通道121輸送輸送物時發生淤積異物的問題,請配合參照第2圖,當閥10為輸送具有固態雜質物或易結晶之液、氣態之輸送物時,其中的固態雜質異物α容易卡滯淤積在該閥槽125位置處,如此,當要關閉閥本體12流體通道121時,止流塞17將受到阻礙無法行進,使其二側端面171無法抵壓閥本體12二抵靠面126而形成封閉狀態,因而在急須關閉管道作業時產生非常大的不便及危險,常須以敲擊閥體的方式迫使異物α脫離卡滯狀態,此帶來了關閉流體通道121作業上相當的不方便,且淤積之異物α亦容易磨損止流塞17及閥槽125的側端面171、抵靠面126,使得閥10於封閉狀態時容易產生洩漏。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閥,該閥的閥本體具有引導外部流體(液體或氣體)至閥槽的一穿孔,藉以沖擊閥槽內所淤積之異物。
依據本創作構成之閥包含一閥本體、一止流塞、一閥帽及一致動機構。該閥本體內部具有一流體通道,該閥本體的頂部具有與該流體通道連通的一閥室,且該閥室的底部在流體通道內形成有閥槽,該閥槽並具有與閥本體外部連通的一穿孔,該穿孔將被用來提供外部流體輸送至閥 本體內部。該止流塞具有在其厚度方向相對設置的二側端面,以可閘閉流體通道。該閥帽結合在該閥本體的頂部封閉該閥室且具有頂端與底端以及該頂端與底端間的一外環壁,該閥帽具有由該頂端貫穿至該底端的一軸孔。該閥帽更包括一軸桿座,該軸桿座具有頂部與底部,該軸桿座的底部結合在該閥帽的頂端,且該頂部具有一容室。該致動機構,包括一閥桿以及樞轉設置在該軸桿座容室內的一軸筒,該閥桿包含在一垂直方向上分隔的下端與上端,該閥桿的中間段穿過該閥帽的軸孔,下端伸入該閥室內連接該止流塞,閥桿的上端具有螺紋,而該軸筒內部具有一螺孔,該閥桿的上端穿過該螺孔且螺合,該軸筒的上端凸出該軸桿座頂部且連接一手輪。當該手輪轉動時,該軸筒會受帶動使得該閥桿與該止流塞移動而開放或是關閉該流體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該閥帽具有連通貫穿在該底端與頂端或外環壁間的一導通穿孔,該導通穿孔將被用來提供外部流體輸送至閥本體內部,且該導通穿孔位於該底端之出口為相對位於該閥室,且該導通穿孔在鄰接該底端的出口具有一與閥室延伸方向水平設置的一出口段。
在一實施例中,該止流塞於該二側端面間的外還壁設有一開口槽。
最好,該穿孔通路的延伸方向與該閥槽的外環壁間呈有一斜切角角度。
最好,該穿孔於閥本體外部至閥槽的通路延伸方向為依該流體通道的延伸方向傾斜具一夾角度。
10‧‧‧閥
12‧‧‧閥本體
121‧‧‧流體通道
122‧‧‧進流口
123‧‧‧出流口
124‧‧‧閥室
125‧‧‧閥槽
126‧‧‧抵靠面
13‧‧‧管路
14‧‧‧閥帽
141‧‧‧螺絲
142‧‧‧壓塊
143‧‧‧填料
144‧‧‧軸襯
145‧‧‧螺栓
46‧‧‧螺帽
15‧‧‧閥桿
151‧‧‧下端
152‧‧‧上端
16‧‧‧頂座
17‧‧‧止流塞
171‧‧‧側端面
18‧‧‧軸筒
181‧‧‧固定件
19‧‧‧手輪
192‧‧‧螺帽
20‧‧‧閥
22‧‧‧閥本體
23‧‧‧結合件
232‧‧‧管接口
234‧‧‧外部管路
24‧‧‧流體通道
242‧‧‧進流口
244‧‧‧出流口
246、248‧‧‧法蘭
25‧‧‧止流塞
252‧‧‧側端面
254‧‧‧開口槽
26‧‧‧頸部
262‧‧‧閥室
263‧‧‧連接部
264‧‧‧閥槽
265‧‧‧螺栓孔
266‧‧‧密封環
268‧‧‧環端面
27‧‧‧致動機構
272‧‧‧閥桿
274‧‧‧下端
276‧‧‧上端
278‧‧‧手輪
28‧‧‧穿孔
282‧‧‧平端面
29‧‧‧端板
31‧‧‧墊圈
32‧‧‧閥帽
322‧‧‧頂端
324‧‧‧底端
326‧‧‧外環壁
33‧‧‧螺孔
34‧‧‧軸孔
35‧‧‧導通穿孔
352‧‧‧出口段
354‧‧‧接合端面
36‧‧‧穿孔
37‧‧‧接合件
372‧‧‧管接口
374‧‧‧外接管路
38‧‧‧螺桿
382‧‧‧螺帽
39‧‧‧填料
392‧‧‧壓塊
394‧‧‧螺桿
396‧‧‧螺帽
41‧‧‧螺絲
42‧‧‧軸桿座
43‧‧‧容室
44‧‧‧頂部
46‧‧‧底部
48‧‧‧開放空間
45‧‧‧肋柱
52‧‧‧軸筒
522‧‧‧螺孔
53‧‧‧螺絲
54‧‧‧螺帽
55‧‧‧定位環
56‧‧‧軸承
58‧‧‧固定環
62‧‧‧進流管路
64‧‧‧出流管路
α‧‧‧異物
第1圖、係一種習用之閥的剖視圖。
第2圖、係第1圖習用閥的實施示意圖。
第3圖、係依據本創作一立體圖。
第4圖、係本創作另一角度之局部分解立體圖。
第5圖、係本創作的元件分解圖。
第6圖、係第3圖之6-6斷面剖視圖。
第7圖、係第3圖之7-7斷面剖視圖。
第8圖、係依第6圖顯示本創作排除淤積物之實施示意圖。
第9圖、係依第7圖顯示本創作之閥呈橫向置放之實施示意圖。
第10圖、顯示本創作穿孔一實施例圖。
第11圖、顯示本創作穿孔之另一實施例圖。
關於本創作之其他目的、優點及特徵,將可由以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並參照所附圖式來了解,現將僅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具體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就本創作之較佳結構內容說明如下:參閱第3圖至第9圖,顯示依據本創作一實施例構成的閥20,該閥20包含一閥本體22及一閥帽32。該閥本體22具有一進流口242及一出流口244的流體通道24,且於該進流口242與出流口244所延伸的外側設置有法蘭246、248或其他的連接手段以各別與相關的進流管路62及出流管路64連接(見第8圖所示)。該閥本體22的主要或中間部份向外部延伸呈一頸部26,該頸部26的延伸方向提供了一與該進流口242及出流口244連通的一閥室262,且該閥室262的一寬度大過於流體通道24(進流口242及出流口244)的直 徑尺寸,閥室262的底部延伸至流體通道24,並於流體通道24的內壁間形成有閥槽264,具體來說,流體通道24的進流口242與出流口244係以該閥槽264所區隔界定;以及,進流口242、出流口244與閥槽264連通之口緣各封焊設有一密封環266,各密封環266具有朝向閥室262設置的環端面268;又,至少一穿孔28設置於閥槽264中,且該穿孔28與閥本體22的外部連通,而閥本體22外部於該穿孔28出口處具有一平端面282,以及,一具管接口232之結合件23,該結合件23可拆卸的密封結合在該平端面282處,且管接口232可提供與一外部管路234連接,且管接口232與穿孔28連通。再者,該閥本體22的頸部26更包含由頂端部向外橫向延伸的一環狀連接部263,該連接部263設有環設的數螺栓孔265。該閥20更包括一可移動容納在閥室262、閥槽264內的一止流塞25,該止流塞25具有在其厚度相對設置的二側端面252,且止流塞25於二側端面252間的外還壁具有一開口槽254;該止流塞25在閥槽264的一閘閉位置時閘閉該流體通道24,而離開該閘閉位置時開啟流體通道24。
而止流塞25更包括一驅使其移動的致動機構27,該致動機構27包括一閥桿272,該閥桿272包含在一垂直方向上分隔的下端274與上端276,下端274伸入閥室262內連接該止流塞25,閥桿272的上端276具有螺紋且將安裝一手輪278。
該閥帽32在一厚度方向上下分隔具有一頂端322與一底端324以及位於該頂端322與底端324間的外環壁326,其底端324配合一墊圈31結合在該閥本體22的頸部26頂面以封閉該閥室262,該閥帽32包括具有貫穿頂端322與底端324間的軸孔34與依閥本體22之螺栓孔265環設的數穿孔 36,該閥帽32的底端324與該閥本體22的連接部263利用數螺桿38穿設各螺栓孔265、穿孔36後配合螺帽382螺合而結合,此外,閥帽32的頂端322另環設具有數螺孔33。又,至少一導通穿孔35連通貫穿在該底端324與頂端322或外環壁326間,於本創作實施例中,該導通穿孔35連通貫穿在該底端324與外環壁326間,且導通穿孔35的通路在位於底端324之出口具有與本體22閥室262延伸方向水平設置的一出口段352,又,該外環壁326於該導通穿孔35口緣處具有一接合端面354,且該導通穿孔35在閥帽32封閉該閥本體22之閥室262後,該出口段352連通於該閥室262;以及,一具管接口372之接合件37,該接合件37可拆卸的密封結合在該接合端面354處,且管接口372可提供與一外接管路374連接,且管接口372與導通穿孔35連通。
在閥帽32頂端322的軸孔34內、與閥桿272外壁間容納有填料39,填料39的頂面具有壓塊392且有兩支樞設定位在閥帽32頂端322的螺桿394穿過該壓塊392。再者,閥桿272的中間段穿過閥帽32的軸孔34及填料39、壓塊392,使得當鎖緊螺桿394所實施之螺帽396而對該壓塊392予以加壓後,該填料39會將閥桿272與閥帽32之間的通道密封。
該閥帽32更包括一軸桿座42,本創作圖式中所揭示之軸桿座42為可拆卸的結合在閥帽32頂端,該軸桿座42具有在該垂直方向上分隔的頂部44與底部46,軸桿座42的底部46以螺絲41鎖設於閥帽32之各螺孔33而結合在該閥帽32的頂端322,該軸桿座42的頂部44與底部46間形成有一開放空間48以提供壓塊392的安置,在開放空間48的形成下,該軸桿座42的頂部44與底部46間是成為兩相對設立之肋柱45態樣。該閥桿272的上端276穿過該軸桿座42,且該軸桿座42的頂部44鄰近該手輪278。該軸桿座42的頂部44 內具有一容室43,而前述之致動機構27更包括一容納於該容室43內的一軸筒52,該軸筒52的內部具有一螺孔522用以提供閥桿272的上端276穿過且螺合,該軸筒52的上端凸出該軸桿座42與該手輪278藉由一螺帽54結合,使得該手輪278轉動時,該軸筒52會受帶動而在該軸桿座42的容室43內空轉,進而使得該閥桿272與該止流塞25會隨著上下移動,而在一閘閉位置與移出閘閉位置間做閘閉或是開放該閥本體22內部流體通道24的實施。
該閥20更包含設在該軸桿座42之容室43內的至少一軸承56,在本實施例中,該軸桿座42之容室43內設有在該垂直方向上分隔的二軸承56,且該軸筒52的下段穿過該二軸承56而受該二軸承56支承。在該軸桿座42的頂部44的上、下端面個別安裝有固定環58,藉由螺絲53穿過各固定環58且鎖入該軸桿座42的頂部44,使得軸承56定位於該軸桿座42之容室43內,以使軸筒52可順利轉動;該軸承56的實施不易有生銹卡住的問題發生,因而手輪278的操作可相當順暢。此外,在該軸筒52的下端螺結有定位環55,該定位環55並抵於下側的軸承56的底面,藉以防止該軸筒52由下而上脫離該軸桿座42。
依據本創作構成的閥20,其中設置在該穿孔28的結合件23,其管接口232可藉外部管路234連接一由如幫浦的高壓產生裝置(圖中未顯示)以輸送高壓流體(氣體或液體)至閥槽264內;而設於導通穿孔35的接合件37,其管接口372亦藉由一外接管路374連接一高壓產生裝置(圖中未顯示)以輸送高壓流體(氣體或液體)至閥室262內。
就本創作圖式中所揭示的一實施例中,就該穿孔28的實施上,是為以複數個穿孔28依閥室262流體通道24的軸向所環設排列,且各穿 孔28間等角排列設置,閥本體22外部於各穿孔28出口處具有一平端面282。如此,本創作之閥20於不同架設方式時,始使用者可依閥槽264可能發生淤積物的一穿孔28位置處設置該結合件23以連接高壓產生裝置,而其他穿孔28之平端面282則可以一端板29封閉該穿孔28通路。
當本創作閥20之閥槽264內部產生有異物α淤積而阻礙了止流塞25閘閉流體通道24的作動行程時,如第8圖所示,即,止流塞25無法移至閥槽264內部,致使止流塞25之兩側端面252無法緊閉相對的密封環266而正確的閘閉阻斷流體通道24;此時,操作者可啟動連接該穿孔28的高壓產生裝置運作,以輸送高壓流體至閥槽264內部藉以沖散淤積物;此外,閥20因實施環境的關係,其手輪278相對於閥本體22有呈橫向置放或手輪278為轉向於下方實施時,配合第9圖說明,有當本創作閥20之閥室262或閥槽264內部產生有異物淤積而致使止流塞25無法移至閥室262或閥槽264內部或影響閥桿272的轉動時,致使止流塞25無法移至開啟或關閉位置,如此,止流塞25無法正確動作,此時操作者可啟動連接導通穿孔35的高壓產生裝置運作,輸送高壓流體至閥室262內部,以沖散淤積物,而與閥室262延伸方向水平設置的該出口段352可使得高壓流體更能順利的實施沖擊至止流塞25位置處,而止流塞25於二側端面252間所設置的開口槽254則可有利於高壓流體由此空間沖擊至閥槽264位置處。
依本創作之再者,就閥20實施高壓流體的輸送時,止流塞25於閥槽264內閘閉流體通道24時,位於進流口242之輸送流體所產生的壓力將有可能迫使擠壓住止流塞25,如此,止流塞25不易操作開啟;在此情況下,本創作之穿孔28可輸入高壓流體至閥槽264、閥室262內,降低止流塞 25側端面252所承受之壓力,以利於止流塞25的開啟操作,可知的是,止流塞25開口槽254增加面積的設置將有利於閥槽264、閥室262內流體對止流塞25施以壓力平衡的實施。
就本創作排除淤積物的實施上,穿孔28或導通穿孔35的高壓沖擊淤積物作業可依該閥20的安置方式各別實施,或,穿孔28的高壓沖擊是必要配合導通穿孔35的高壓沖擊實施,以防止如單獨由穿孔28實施高壓沖擊時,淤積物將有被沖擊至閥室262的風險發生。
在穿孔28的一可行實施例中,穿孔28通路的延伸方向與該閥槽264的外環壁間呈有一斜切角角度設置,如第10圖所示;或,該穿孔28於閥本體22外部至閥槽264的通路延伸方向為依該流體通道24的延伸方向傾斜具一夾角度,最好的是在進流口242至出流口244的方向所傾斜具一夾角度,使沖擊方向與閥20的輸送方向相同,如第11圖所示。
在前述說明書中,本創作僅是就特定實施例做描述,而依本創作的設計特徵是可做多種變化或修改。是如,閥20所輸送之物體無論是否為流動性物質基本皆具有一壓力,本創作中結合件23、接合件37之外部管路234、外接管路374除可連接一高壓產生裝置外,亦可連接至進流管路62並可施以閥件控制該外部管路234、外接管路374的啟、閉狀態,藉此,如有淤積物發生時,穿孔28、導通穿孔35可藉由輸送物本身之壓力沖擊淤積物。又,本創作中閥帽32與軸桿座42分離的設計為求方便加工閥帽32與軸桿座42,在一可行的鑄造或銑床加工技術中,閥帽32與軸桿座42亦可為一體成形者。是以,對於熟悉此項技藝人士可作之明顯替換與修飾,仍將併入於本創作所主張的專利範圍之內。
20‧‧‧閥
22‧‧‧閥本體
23‧‧‧結合件
232‧‧‧管接口
24‧‧‧流體通道
242‧‧‧進流口
246、248‧‧‧法蘭
26‧‧‧頸部
263‧‧‧連接部
272‧‧‧閥桿
278‧‧‧手輪
28‧‧‧穿孔
282‧‧‧平端面
29‧‧‧端板
32‧‧‧閥帽
326‧‧‧外環壁
354‧‧‧接合端面
37‧‧‧接合件
372‧‧‧管接口
42‧‧‧軸桿座
48‧‧‧開放空間

Claims (9)

  1. 一種閥,包含:一閥本體(22),其內部具有一流體通道(24),該閥本體(22)的主要部份向外部延伸呈有一具閥室(262)的頸部(26),該閥室(262)連通於該流體通道(24)且該閥室262的底部在流體通道(24)的內壁形成有一環設的閥槽(264),該閥槽(264)中具有與閥本體(22)外部連通的一穿孔(28);一止流塞(25),該止流塞(25)可移動的容納在閥室(262)與閥槽(264)內,該止流塞(25)具有在其厚度方向相對設置的二側端面(252);一閥帽(32),其封閉該閥室(262),該閥帽(32)具有在一縱向厚度方向具有頂端(322)與底端(324)以及該頂端(322)與底端(324)間的一外環壁(326);以及一致動機構(27),該致動機構(27)可操作的驅使該止流塞(25)於閥室(262)與閥槽(264)中移動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閥,其中該閥帽(32)具有貫穿頂端(322)與底端(324)間的軸孔(34),且該閥帽(32)更包括一軸桿座(42),該軸桿座(42)具有頂部(44)與底部(46),該軸桿座(42)的底部(46)結合在該閥帽(32)的頂端(322),該頂部(44)具有一容室(43);該致動機構(27),包括一閥桿(272)以及樞轉設置在該軸桿座(42)容室(43)內的一軸筒(52),該閥桿(272)包含在一垂直方向上分隔的下端(274)與上端(276),該閥桿(272)的中間段穿過該閥帽(32)的軸孔(34),下端(274)伸入該閥室(262)內連接該止流塞(25),閥桿(272)的上端(276)具有螺紋,而該軸筒(52)內部具有一螺孔(522),該閥桿(272)的上端(276)穿過該螺孔(522)且螺合,該軸筒(52)的上端凸出該軸桿座(42)頂部(44)且連接一手輪(278)。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閥,其中該閥帽(32)具有連通貫穿在該底端 (324)與頂端(322)或外環壁(326)間的一導通穿孔(35),且該導通穿孔(35)位於底端(324)之出口為相對於該閥室(262),該導通穿孔(35)在鄰接底端(324)的出口具有一與閥室(262)延伸方向水平設置的一出口段(35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閥,其中該止流塞(25)於該二側端面(252)間的外還壁具有一開口槽(254)。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閥,其中該穿孔(28)通路的延伸方向與該閥槽(264)的外環壁間呈有一斜切角角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閥,其中該穿孔(28)於閥本體(22)外部至閥槽(264)的通路延伸方向為依該流體通道(24)的延伸方向傾斜具一夾角度。
  7. 一種閥,包含:一閥本體(22),其內部具有一流體通道(24),該閥本體(22)的主要部份向外部延伸呈有一具閥室(262)的頸部(26),該閥室(262)連通於該流體通道(24)且該閥室(262)的底部在流體通道(24)的內壁形成有一環設的閥槽(264);一止流塞(25),該止流塞(25)可移動的容納在閥室(262)與閥槽(264)內,該止流塞(25)具有在其厚度方向相對設置的二側端面(252);一閥帽(32),其封閉該閥室(262),該閥帽(32)具有在一縱向厚度方向具有頂端(322)與底端(324)以及該頂端(322)與底端(324)間的一外環壁(326),該閥帽(32)在該底端(324)與頂端(322)或外環壁(326)間具有一導通穿孔(35),且該導通穿孔(35)位於底端(324)之出口為相對於該閥室(262),該導通穿孔(35)在鄰接底端(324)的出口具有一與閥室(262)延伸方向水平設置的一出口段(352);以及一致動機構(27),該致動機構(27)可操作的驅使該止流塞(25)於閥室(262)與閥槽(264)中移動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閥,其中該閥帽(32)具有貫穿頂端(322)與底端(324)間的軸孔(34),且該閥帽(32)更包括一軸桿座(42),該軸桿座(42)具有頂部(44)與底部(46),該軸桿座(42)的底部(46)結合在該閥帽(32)的頂端(322),該頂部(44)具有一容室(43);該致動機構(27),包括一閥桿(272)以及樞轉設置在該軸桿座(42)容室(43)內的一軸筒(52),該閥桿(272)包含在一垂直方向上分隔的下端(274)與上端(276),該閥桿(272)的中間段穿過該閥帽(32)的軸孔(34),下端(274)伸入該閥室(262)內連接該止流塞(25),閥桿(272)的上端(276)具有螺紋,而該軸筒(52)內部具有一螺孔(522),該閥桿(272)的上端(276)穿過該螺孔(522)且螺合,該軸筒(52)的上端凸出該軸桿座(42)頂部(44)且連接一手輪(278)。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之閥,其中該止流塞(25)於該二側端面(252)間的外還壁具有一開口槽(254)。
TW104220928U 2015-12-28 2015-12-28 valve TWM525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0928U TWM525412U (zh) 2015-12-28 2015-12-28 valve
MYPI2016702524A MY186856A (en) 2015-12-28 2016-07-13 Valv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0928U TWM525412U (zh) 2015-12-28 2015-12-28 valv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5412U true TWM525412U (zh) 2016-07-11

Family

ID=5699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20928U TWM525412U (zh) 2015-12-28 2015-12-28 valv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MY (1) MY186856A (zh)
TW (1) TWM5254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7140A (zh) * 2018-09-28 2020-04-07 罗斯蒙特公司 变送器法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7140A (zh) * 2018-09-28 2020-04-07 罗斯蒙特公司 变送器法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86856A (en)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96167C1 (ru) Герметизирующие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током высо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US8985145B2 (en) Combination flow control valve and reverse flow check valve
JP5745591B2 (ja) 閉塞及び放出バルブアセンブリ
EP3140573B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ed ball segment valve and check valve
US9476186B2 (en) Main valve with internal rigid structure
TWM453066U (zh) 閥的填料總成
FR2916491B1 (fr) Trompe de melange de gaz a section d'injection variable.
TW201430249A (zh) valve
CA2543718A1 (en) Completely separable bolted knife gate valve body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wear components
TWM525412U (zh) valve
US8556226B2 (en) Valve with the device enhancing capability of its closure member and related seat ring to resist erosion
KR101907168B1 (ko) 초고압밸브용 밸브스템
TWI647395B (zh) 傾角型止回閥
WO2016183858A1 (zh) 流体分流装置
US2687141A (en) Wall hydrant
US793577A (en) Reverse-valve.
US3187776A (en) Flow control pipeline fitting
KR100706937B1 (ko) 나이프게이트밸브
KR101945449B1 (ko) 여과장치
RU2516086C2 (ru) Запорный клапан
RU88092U1 (ru) Клапан обратный
USRE26238E (en) Plow control pipeline pitting
RU2357141C1 (ru) Кран двухконтурный
RU46326U1 (ru) Прямоточный запорный вентиль
RU2141592C1 (ru) Вентиль для жидкост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