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0751U - 連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連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0751U
TWM520751U TW104217622U TW104217622U TWM520751U TW M520751 U TWM520751 U TW M520751U TW 104217622 U TW104217622 U TW 104217622U TW 104217622 U TW104217622 U TW 104217622U TW M520751 U TWM520751 U TW M52075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oving
moving member
magnetic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7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禹欽
劉志鈞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217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0751U/zh
Publication of TWM520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0751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連接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連接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適用於連接電子裝置的連接裝置。
近年來,隨著科技產業日益發達,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notebook,NB)、平板電腦(tablet PC)與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等電子產品已頻繁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電子裝置的型態與使用功能越來越多元,便利性與實用性讓這些電子裝置更為普及,其可依據使用者需求而用於不同用途。
舉例而言。以平板電腦為例,此類電子裝置具有單一機體,而便於使用者手持操作,亦可依據需求連接至擴充裝置(例如是鍵盤擴充座)而增加使用功能。或者,以可拆卸的筆記型電腦為例,此類電子裝置具有上下機體,且其上機體可拆卸後作為平板電腦使用,藉以增加操作模式。通常,電子裝置透過連接裝置連接至擴充裝置,或者透過連接裝置連接上下機體,其中連接裝置配置有凸出式的連接件,例如是電連接器或者卡扣件,且連接裝置配置於擴充裝置上。如此,連接裝置可藉由連接件連接電子裝置,使電子裝置據此固定並電性連接至擴充裝置。然而,當連接裝置未連接至電子裝置時,所述連接件長時間凸出而容易在攜帶過程中受到撞擊,且凸出式連接件亦影響連接裝置的外觀。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其具有簡潔的外型以及簡易的操作方式,並藉此提升使用效果。
本新型創作的連接裝置包括一底座、一移動件、一磁性件以及一連接件。底座具有一開口。移動件可動地設置於底座內,並對應於開口。磁性件可動地設置於底座內,並連接移動件。連接件設置於移動件上,並對應於開口。磁性件適於透過底座外的另一磁性件吸引而相對於底座移動,並帶動移動件相對於底座移動,使配置於移動件上的連接件從開口移出底座。
基於上述,在本新型創作的連接裝置中,用於連接電子裝置的連接件配置於可動的移動件上並隱藏於底座中,而移動件透過可動的磁性件帶動。如此,當電子裝置接近連接裝置時,磁性件適於被底座外的另一磁性件(即電子裝置內建的磁性件)吸引而相對於底座移動,並帶動移動件相對於底座移動,使配置於移動件上的連接件從開口移出底座。據此,本新型創作的連接裝置具有簡潔的外型以及簡易的操作方式,並藉此提升使用效果。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連接裝置應用於連接電子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100包括底座110以及多個連接件120a、120b、120c。底座110具有開口112a、112b、112c。連接件120a、120b、120c設置並隱藏於底座110內,並各自對應於開口112a、112b、112c,而適於依據需求從開口112a、112b、112c移出底座110。藉此,連接裝置100適於透過連接件120a、120b、120c連接至電子裝置50。
更進一步地說,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50例如是平板電腦,且配置有結合部52a、52b、52c。連接裝置100適於配置在擴充裝置60上,並電性連接至擴充裝置60,而擴充裝置60例如是鍵盤模組或其他適用的電子組件所整合成的機體。連接裝置100的連接件120a、120b、120c通常隱藏於底座110內,而當連接裝置100連接至電子裝置50時,連接件120a、120b、120c方透過開口112a、112b、112c移出底座110外,使電子裝置50透過結合部52a、52b、52c連接至連接件120a、120b、120c而電性連接至擴充裝置60。如此,電子裝置50與擴充裝置60的組合可作為筆記型電腦使用。或者,所述連接裝置100亦可視為應用於可拆卸的筆記型電腦中連接上下機體。本新型創作並不限制連接裝置100的應用。以下將以圖2至圖4分別描述連接件120a、120b、120c的作動機制。
圖2是圖1的連接裝置的局部示意圖。圖3是圖2的連接裝置的操作示意圖。請參考圖2與圖3,在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100包括底座110、連接件120a、移動件130a以及磁性件140a。移動件130a可動地設置於底座110內,並對應於開口112a。磁性件140a可動地設置於底座110內,並連接移動件130a。連接件120a設置於移動件130a上,並對應於開口112a。藉此,連接件120a通常隱藏於底座110內(如圖2所示),而當連接裝置100連接至電子裝置50時,磁性件140a適於透過底座110外的另一磁性件吸引,例如是被電子裝置50內建的磁性件54a吸引,而相對於底座110移動,並帶動移動件130a相對於底座110移動,使配置於移動件130a上的連接件120a從開口112a移出底座110(如圖3所示)。如此,從開口112a移出底座110的連接件120a穿入電子裝置50的結合部52a內,而據此使電子裝置50連接至連接裝置100。其中,連接件120a例如是電連接器,而結合部52a例如是另一電連接器,使連接件120a適於連接至結合部52a而在電子裝置50與連接裝置100之間傳遞電訊號,但本新型創作不限制連接件120a與結合部52a的種類,其可依據需求調整。
更進一步地說,在本實施例中,磁性件140a相對於底座110移動的第一方向D1不同於移動件130a相對於底座110移動的第二方向D2。較佳地,所述第一方向D1垂直於第二方向D2。藉此,連接裝置100更包括連動件150a,設置於底座110內,用於連動磁性件140a與移動件130a。詳細而言,連動件150a具有相對兩端,分別連接至磁性件140a與移動件130a。磁性件140a適於藉由連動件150a帶動移動件130a相對於底座110移動。亦即,磁性件140a沿著第一方向D1相對於底座110的移動可透過連動件150a轉換成移動件130a沿著第二方向D2相對於底座110的移動,而當磁性件140a藉由連動件150a帶動移動件130a相對於底座110移動時,連動件150a沿時鐘方向R1相對於底座110旋轉,如圖2至圖3所示的移動過程。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100更包括第一滑軌160a與第二滑軌170a。第一滑軌160a配置於底座110內,且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而磁性件140a滑設於第一滑軌160a上,並適於藉由第一滑軌160a相對於底座110移動。類似地,第二滑軌170a配置於底座110內,且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而移動件130a滑設於第二滑軌170a上,並適於藉由第二滑軌170a相對於底座110移動。然而,本新型創作並不限制第一滑軌160a與第二滑軌170a的使用。舉例來說,磁性件140a可藉由其磁吸力吸附於底座110的磁性部分,以省略第一滑軌160a的使用,而只要磁性件140a與底座110外的磁性件54a之間的磁吸力大於磁性件140a與底座110的磁性部分之間的磁吸力,磁性件140a仍可透過磁性件54a的吸引而相對於底座110移動。由此可知,本新型創作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其可依據需求調整。
藉此,在本實施例中,當磁性件140a透過底座110外的磁性件54a吸引而沿著第一方向D1相對於底座110移動時,磁性件140a藉由連動件150a帶動移動件130a沿著第二方向D2相對於底座110移動,使配置於移動件130a上的連接件120a從開口112a移出底座110,如圖2至圖3所示的移動過程。然而,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磁性件140a亦可配置於移動件130a上而省略連動件150a的使用,使受到吸引的磁性件140a直接帶動移動件130a往同一方向(如第二方向D2)移動,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制。
類似地,在本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50從連接裝置100上移除時,連接件120a可從開口112a移入底座110而隱藏。所述連接件120a可透過使用者操作而從開口112a移入底座110內(例如是使用者施加外力將連接件120a手動移入底座110),但本實施例更配置復位件180a使連接件120a自動從開口112a移入底座110,而避免連接件120a因接受外力而損壞。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100更包括復位件180a,配置於底座110與移動件130a之間。所述復位件180a例如是彈簧或其他適用零件,並配置在連接件120a的相對兩側,但本新型創作不限制復位件180a的種類與數量。藉此,當磁性件140a沿著第一方向D1移動而帶動移動件130a沿著第二方向D2移動至連接件120a從開口112a移出底座110時(如圖2至圖3所示的移動過程),移動件130a帶動復位件180a累積復位力,而當磁性件140a停止移動時,復位件180a藉由復位力帶動移動件130a沿著第二方向D2反向移動至連接件120a從開口112a移入底座110(如圖3至圖2所示的移動過程),且磁性件140a亦受到移動件130a與連動件150a的帶動而沿著第一方向D1反向移動至初始位置。
由此可知,在本實施例中,磁性件140a可藉由電子裝置50內的磁性件54a的吸引而帶動移動件130a移動至連接件120a從開口112a移出底座110,而據此連接至電子裝置50的結合部52a。相對地,當電子裝置50從連接裝置100上移除時,磁性件140a不再受磁性件54a吸引而停止移動,使復位件180a藉由復位力帶動移動件130a相對於底座110移動至連接件120a從開口112a移入底座110。亦即,當連接裝置100未連接至電子裝置50時,連接件120a隱藏於底座110,並可在連接電子裝置50時自動移出底座110。連接件120a移出底座110而連接至電子裝置50的動作可藉由磁性件140a以及移動件130a的帶動的達成,而連接件120a在電子裝置50移離後重新移入底座110的動作可藉由復位件180a的帶動達成。據此,連接裝置100具有簡潔的外型以及簡易的操作方式,且可避免連接件120a長時間凸出於底座110外而受損,藉此提升連接裝置100的使用效果。
圖4是圖1的連接裝置的另一局部示意圖。圖5是圖4的連接裝置的操作示意圖。請參考圖4與圖5,在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100還包括連接件120b、移動件130b以及磁性件140b。移動件130b與磁性件140b可動地設置於底座110內,並適於帶動隱藏於底座110內的連接件120b從開口112b移出底座110。亦即,連接件120b通常隱藏於底座110內(如圖4所示),而當連接裝置100連接至電子裝置50時,磁性件140b適於透過底座110外的另一磁性件(即電子裝置50內建的磁性件54b)吸引而相對於底座110移動,並帶動移動件130b相對於底座110移動,使配置於移動件130b上的連接件120b從開口112b移出底座110(如圖5所示)。如此,從開口112b移出底座110的連接件120b穿入電子裝置50的結合部52b內,而據此使電子裝置50連接至連接裝置100。其中,連接件120b例如是卡扣件,而結合部52b例如是另一卡扣件,使連接件120b適於卡扣至結合部52b而固定電子裝置50與連接裝置100,但本新型創作不限制連接件120b與結合部52b的種類,其可依據需求調整。
類似地,在本實施例中,除了移動件130b與磁性件140b之外,連接件120b亦可更進一步搭配連動件150b、第一滑軌160b、第二滑軌170b以及復位件180b等構件移出或移入底座110。亦即,連接件120b移出底座110而連接至電子裝置50的動作可藉由磁性件140b以及移動件130b的帶動的達成,而連接件120b在電子裝置50移離後重新移入底座110的動作可藉由復位件180b的帶動達成。有關移動件130b、磁性件140b、連動件150b、第一滑軌160b、第二滑軌170b以及復位件180b的描述可參考前述移動件130a、磁性件140a、連動件150a、第一滑軌160a、第二滑軌170a以及復位件180a,在此不多加贅述。類似地,連接件120c(繪示於圖1)亦為卡扣件,故其亦可參照前述連接件120b的周邊結構與作動方式而依據需求移出或移入底座110。據此,連接裝置100具有簡潔的外型以及簡易的操作方式,且可避免連接件120b、120c長時間凸出於底座110外而受損,藉此提升連接裝置100的使用效果。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100所採用的連接件120a、120b、120c、移動件130a、130b、磁性件140a、140b、連動件150a、150b以及開口112a、112b、112c的數量為多個,使各連接件120a、120b、120c適於藉由對應的磁性件140a、140b與對應的連動件150a、150b帶動對應的移動件130a、130b相對於底座110移動而從對應的開口112a、112b、112c移出底座110,並可藉由對應的復位件180a、180b的帶動而從對應的開口112a、112b、112c重新移入底座110。然而,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上述構件的數量可依據需求調整,本新型創作不以此為限制。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創作的連接裝置中,用於連接電子裝置的連接件配置於可動的移動件上並隱藏於底座中,而移動件透過可動的磁性件與連動件帶動。如此,當電子裝置接近連接裝置時,磁性件適於被底座外的另一磁性件(即電子裝置內建的磁性件)吸引而相對於底座移動,並透過連動件帶動移動件相對於底座移動,使配置於移動件上的連接件從開口移出底座。當磁性件停止移動時,連接件還可藉由復位件的帶動而重新從開口移入底座而隱藏。據此,本新型創作的連接裝置具有簡潔的外型以及簡易的操作方式,並藉此提升使用效果。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電子裝置
52a、52b、52c‧‧‧結合部
54a、54b、140a、140b‧‧‧磁性件
60‧‧‧擴充裝置
100‧‧‧連接裝置
110‧‧‧底座
112a、112b、112c‧‧‧開口
120a、120b、120c‧‧‧連接件
130a、130b‧‧‧移動件
150a、150b‧‧‧連動件
160a、160b‧‧‧第一滑軌
170a、170b‧‧‧第二滑軌
180a、180b‧‧‧復位件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R1‧‧‧時鐘方向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連接裝置應用於連接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連接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3是圖2的連接裝置的操作示意圖。 圖4是圖1的連接裝置的另一局部示意圖。 圖5是圖4的連接裝置的操作示意圖。
100‧‧‧連接裝置
110‧‧‧底座
112a‧‧‧開口
120a‧‧‧連接件
130a‧‧‧移動件
140a‧‧‧磁性件
150a‧‧‧連動件
160a‧‧‧第一滑軌
170a‧‧‧第二滑軌
180a‧‧‧復位件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裝置,包括: 一底座,具有一開口; 一移動件,可動地設置於該底座內,並對應於該開口; 一磁性件,可動地設置於該底座內,並連接該移動件;以及 一連接件,設置於該移動件上,並對應於該開口,該磁性件適於透過該底座外的另一磁性件吸引而相對於該底座移動,並帶動該移動件相對於該底座移動,使配置於該移動件上的該連接件從該開口移出該底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裝置,更包括一連動件,設置於該底座內,並連接至該磁性件與該移動件,該磁性件適於藉由該連動件帶動該移動件相對於該底座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連接裝置,其中該連動件具有相對兩端,分別連接至該磁性件與該移動件,而當該磁性件藉由該連動件帶動該移動件相對於該底座移動時,該連動件沿一時鐘方向相對於該底座旋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裝置,其中該磁性件相對於該底座移動的一第一方向不同於該移動件相對於該底座移動的一第二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裝置,更包括一第一滑軌,配置於該底座內,該磁性件滑設於該第一滑軌上,並適於藉由該第一滑軌相對於該底座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滑軌,配置於該底座內,該移動件滑設於該第二滑軌上,並適於藉由該第二滑軌相對於該底座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裝置,更包括至少一復位件,配置於該底座與該移動件之間,當該磁性件帶動該移動件移動至該連接件從該開口移出該底座時,該移動件帶動該復位件累積一復位力,而當該磁性件停止移動時,該復位件藉由該復位力帶動該移動件移動至該連接件從該開口移入該底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裝置,其中該移動件、該磁性件、該連接件以及該開口的數量為多個,使各該連接件藉由對應的該磁性件帶動對應的該移動件相對於該底座移動而從對應的該開口移出該底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裝置,其中該連接件包括電連接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裝置,其中該連接件包括卡扣件。
TW104217622U 2015-11-04 2015-11-04 連接裝置 TWM520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7622U TWM520751U (zh) 2015-11-04 2015-11-04 連接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7622U TWM520751U (zh) 2015-11-04 2015-11-04 連接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0751U true TWM520751U (zh) 2016-04-21

Family

ID=56362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7622U TWM520751U (zh) 2015-11-04 2015-11-04 連接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07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4425B2 (en) 2016-12-23 2018-10-30 Asustek Computer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4425B2 (en) 2016-12-23 2018-10-30 Asustek Computer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8328B (zh) 電子裝置
TW201642068A (zh) 承載基座及電腦系統
TWI668559B (zh) 擴充基座與電子裝置
TW201543985A (zh) 把手模組
US928017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xpanding platform thereof
TWI539826B (zh) 電子裝置與電子組件
US9239592B1 (en) Docking station
US8831212B2 (en) Guid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48973B (zh) 擴充裝置
TWI514952B (zh) 電子裝置
TW201435543A (zh) 電子裝置及其鍵盤
US872135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520751U (zh) 連接裝置
US885152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latching mechanism thereof
US20160099097A1 (en) Engaging module
CN104701054A (zh) 键盘
US20160124465A1 (en) Retractable docking system
TWI59002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可攜式電子裝置與擴充基座的組合
TWI387433B (zh) 利用彈力所產生之干涉防止搖晃現象之滑鍵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TWI592084B (zh) 電子卡保護機構
TW201325376A (zh) 滑動機構及帶有該滑動機構的裝置
TWM492602U (zh) 卡扣裝置與應用此卡扣裝置電子組件
US20130077216A1 (en) Cover lif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cover lifting structure
TWM532134U (zh) 外殼模組
TWM524615U (zh) 擴充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