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5275U - 養殖裝置 - Google Patents

養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5275U
TWM515275U TW104215474U TW104215474U TWM515275U TW M515275 U TWM515275 U TW M515275U TW 104215474 U TW104215474 U TW 104215474U TW 104215474 U TW104215474 U TW 104215474U TW M515275 U TWM515275 U TW M5152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culture
water
water tank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5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ian-Jie Xie
yu-xiang Liu
Wei-Ren Chen
Di-Nan Guo
Yi-Feng Wu
Hao-Ting Fang
Zheng-Wei Xi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e Xi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e Xie filed Critical Tian-Jie Xie
Priority to TW104215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5275U/zh
Publication of TWM515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5275U/zh

Link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Description

養殖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養殖裝置,尤其是指一種於使用過程中,不僅能達到自給自足之循環使用,且能有效降低所耗費的能源,確實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的養殖裝置創新設計者。
   礙於現今緊張忙碌的社會中,人們普遍皆會從事各種休閒活動,如:種植各類植物、飼養寵物、運動、郊遊踏青等,以適度的放鬆緊繃的神經;其中,就飼養水族寵物來說,看著魚兒在水族箱中悠游,可適度的放鬆人們於忙碌生活中所緊繃的神經,使得常可見到有許多民眾會在家中擺設水族箱,以能在餵食魚兒、看著其於水中爭相搶食、嘻戲,放鬆整天工作下來之疲累感及精神的緊繃感;甚至常於許多公共場所中,如:醫院、公司行號、工廠、辦公室、車站等,亦皆會擺設有水族箱,其不僅於民間習俗之地理風水上具有招財之意義,且亦可讓洽公、看病等的民眾於等待時,亦或員工於工作疲累時,能藉由觀賞魚兒在水中的悠游而放鬆心情、降低疲勞。
   另,近年由於發生一連串的「食用油」風暴及各種的「食安問題」,使得政府單位近來皆積極致力追查「食用油」安全及「蔬菜農藥氾濫」等各類食安問題;使得隨著各種食安問題的產生、環境的污染問題,有越來越多強調能減少污染問題、生產安全無毒之蔬菜水果的概念興起,也因此即有魚菜共生系統[Aquaponics system]新型態的農法因應而生,其主要係透過簡單的設備,令養魚槽富含有機質的廢水,提供來澆灌水耕植物[如:水耕蔬菜],該水耕植物是一種不需土壤種植的植物,是利用培養液供給生長所需的物質,相較於土耕植物,水耕植物可產生更多量的負離子、芬多精及氧氣,且較為不易發生病蟲害、菌類汙染等災害,而經水耕植物淨化的乾淨水,又再度提供養魚槽養魚之用,魚菜共生的優勢就是自給自足、縮短食物里程與減少碳足跡。
   然而,上述魚菜共生系統雖可同時進行養殖水產生物及種植水耕植物,達到將水產生物所產生的有機質廢水供給水耕植物所需養份之預期功效,但也在其實際施行使用上發現,該魚菜共生在施行使用過程中,由於仍需使用幫浦將養魚槽內含有機質之廢水抽送澆灌水耕植物,且水耕植物亦需有足夠亮度之照明設備進行照明,加上養魚槽中需設有打氣設備等設施,而該類幫浦、照明設備、打氣設備等皆需藉由電能進行驅動,使得其無法達到自給自足,在使用過程中仍需耗費資源,致令其在整體施行上仍存在有改進之空間。
   緣是,創作人有鑑於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現有之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養殖裝置,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養殖裝置,其主要係於使用過程中,其能利用太陽能板吸收太陽能且予以轉換為電能,以供給整體所需電能,不僅能達到自給自足之循環使用,且能有效降低所耗費的能源,確實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本創作養殖裝置之主要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其主要係包括有水槽、電力裝置及供氣幫浦;其中:
   該水槽,其內部設有養殖空間,該養殖空間中供養殖水產生物,且於該水槽內亦設有種植空間,該種植空間中供種植水耕植物,並於該水槽內設有硝化菌培養空間,該硝化菌培養空間內供培養硝化菌,令該養殖空間與該硝化菌培養空間之間設有通孔讓水流導通流動,且令該養殖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連結導通;
   該電力裝置,其設有太陽能板,且令該太陽能板蓋設於該水槽之該硝化菌培養空間上端,以對該硝化菌培養空間進行遮光動作,於該太陽能板連接有蓄電池,以令該太陽能板於吸收太陽能且予以轉換為電能後,將所轉換的電能輸入儲存於該蓄電池中;
   該供氣幫浦,其與該電力裝置之該蓄電池相連接,以由該蓄電池供給該供氣幫浦作動所需的電能,於該供氣幫浦連接設有供氣管,該供氣管則連結入該水槽之該養殖空間及該硝化菌培養空間內,以對該養殖空間及該硝化菌培養空間輸入空氣。
   本創作養殖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水槽於該硝化菌培養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設有通孔讓水流導通流動。
   本創作養殖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水槽於該養殖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設有淨水空間,令該養殖空間與該淨水空間及該淨水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設有導水管相連結導通,另於該電力裝置設有輔助太陽能板,該輔助太陽能板則供設置於該水槽之該淨水空間內部底端,並令該輔助太陽能板同樣與該蓄電池相連接,而讓該輔助太陽能板於吸收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後輸入儲存在該蓄電池。
   本創作養殖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水槽之該養殖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直接設有導水管相連結導通,且於該硝化菌培養空間上端另形成有淨水空間,於該淨水空間與該硝化菌培養空間之間設有該電力裝置之該太陽能板,而利用該太陽能板區隔開該淨水空間與該硝化菌培養空間,於該淨水空間與該養殖空間及該種植空間之間皆設有導水管相連結導通。
   本創作養殖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水槽設有監視系統,該監視系統與該電力裝置之該蓄電池相連接獲得電能供應,而讓相關人員能藉由該監視系統進行遠端監控該水槽的該養殖空間中飼養之水產生物及該種植空間中種植之水耕植物的成長狀態。
   本創作養殖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水槽之養殖空間上設有捕蚊裝置,該捕蚊裝置與電力裝置之蓄電池相連接獲得電能供應,以進行滅蚊動作,且蚊蟲屍體可直接掉落於養殖空間內餵養所飼養之水產生物。
   為令本創作所運用之技術內容、創作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本創作之立體結構示意圖(一)及第二圖本創作之立體結構示意圖(二)所示,本創作主要係包括有水槽(1)、電力裝置(2)及供氣幫浦(3);其中:
   該水槽(1),其內部設有養殖空間(11),該養殖空間(11)中可供養殖水產生物,且於水槽(11)內亦設有種植空間(12),該種植空間(12)中則可供種植水耕植物[如:水耕蔬菜],並於該水槽(1)內設有硝化菌培養空間(13),該硝化菌培養空間(13)內可供培養硝化菌,令該硝化菌培養空間(13)與該養殖空間(11)及令該硝化菌培養空間(13)與該種植空間(12)間皆設有通孔(14)讓水流導通流動,且能於養殖空間(11)與種植空間(12)之間設有淨水空間(15),令養殖空間(11)與淨水空間(15)及淨水空間(15)與種植空間(12)間設有導水管(16)相連結導通。
   該電力裝置(2),其設有太陽能板(21),且令該太陽能板(21)蓋設於該水槽(1)之該硝化菌培養空間(13)上端,以對該硝化菌培養空間(13)進行遮光動作,於該太陽能板(21)連接有蓄電池(22),以令該太陽能板(21)於吸收太陽能且予以轉換為電能後,將所轉換的電能輸入儲存於該蓄電池(22)中,另設有輔助太陽能板(23),該輔助太陽能板(23)則可供設置於水槽(1)之淨水空間(15)內部底端,並令該輔助太陽能板(23)同樣與蓄電池(22)相連接,而讓輔助太陽能板(23)於吸收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後輸入儲存在該蓄電池(22)。
   該供氣幫浦(3),其與電力裝置(2)之蓄電池(22)相連接,以能由蓄電池(22)供給該供氣幫浦(3)作動所需的電能,於該供氣幫浦(3)連接設有供氣管(31),該供氣管(31)則連結入水槽(1)之養殖空間(11)及硝化菌培養空間(13)內,以能對養殖空間(11)及硝化菌培養空間(13)輸入空氣。
   如此一來,使得本創作於操作使用上,請再一併參閱第三圖本創作之立體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及第四圖本創作之使用狀態剖視結構示意圖所示,即可於該水槽(1)之養殖空間(11)中飼養水產生物,且於水槽(1)之種植空間(12)中種植各種水耕植物,令電力裝置(2)之太陽能板(21)蓋設於硝化菌培養空間(13)上端,以對該硝化菌培養空間(13)進行遮光動作,讓硝化菌培養空間(13)內之硝化菌順利生長,而該太陽能板(21)及水槽(1)淨水空間(15)內部底端之輔助太陽能板(23),於吸收太陽能且予以轉換為電能後,將所轉換的電能輸入儲存於蓄電池(22)中,令該蓄電池(22)供給該供氣幫浦(3)作動所需的電能,讓該供氣幫浦(3)經由供氣管(31)供給養殖空間(11)及硝化菌培養空間(13)所需的空氣,讓養殖空間(11)內之水產生物及硝化菌培養空間(13)內之硝化菌皆能獲得氧氣順利生長,而養殖空間(11)內所養殖之水產生物的排洩物及食物殘渣產生的礦物質、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等,即能利用透析原理,由濃度高處往濃度低處移動,令其經由導水管(16)由養殖空間(11)經淨水空間(15)流往種植空間(12)中,以供給種植空間(12)所栽種之水耕植物成長所需養份,同時能於該淨水空間(15)內利用太陽光之照射進行殺菌動作,及亦能利用硝化菌培養空間(13)內之硝化菌藉由硝化作用將氨轉變為仍然具有毒性的亞硝酸鹽,再將亞硝酸鹽轉變為毒性相當低的硝酸鹽,而完全水循環動作。
   另,請再一併參閱第五圖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立體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所示,令該水槽(1)之養殖空間(11)與種植空間(12)間直接設有導水管(16)相連結導通,且令淨水空間(15)設置於硝化菌培養空間(13)上端,於該淨水空間(15)與硝化菌培養空間(13)之間設有該電力裝置(2)之太陽能板(21),而利用該太陽能板(21)區隔開淨水空間(15)與硝化菌培養空間(13),於該淨水空間(15)與養殖空間(11)及種植空間(12)間同樣設有導水管(16)相連結導通,以讓養殖空間(11)內含有礦物質、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等之水經由導水管(16)直接流往種植空間(12)中,而可供給種植空間(12)所栽種之水耕植物成長所需養份。
   又,請再一併參閱第六圖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使用狀態剖視結構示意圖所示,本創作亦可於該水槽(1)設有監視系統(4),該監視系統(4)與電力裝置(2)之蓄電池(22)相連接獲得電能供應,而讓相關人員能藉由該監視系統(4)進行遠端監控水槽(1)養殖空間(11)中飼養之水產生物及種植空間(12)中種植之水耕植物的成長狀態,及亦可於該水槽(1)之養殖空間(11)上設有捕蚊裝置(5),該捕蚊裝置(5)與電力裝置(2)之蓄電池(22)相連接獲得電能供應,而不僅可同時進行滅蚊動作,且蚊蟲屍體亦可直接掉落於養殖空間(11)內餵養所飼養之水產生物。
   藉由以上所述,本創作結構之組成與使用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結構相較之下,本創作主要係於使用過程中,其能利用太陽能板吸收太陽能且予以轉換為電能,以供給整體所需電能,不僅能達到自給自足之循環使用,且能有效降低所耗費的能源,確實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結構樣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水槽
(11)‧‧‧養殖空間
(12)‧‧‧種植空間
(13)‧‧‧硝化菌培養空間
(14)‧‧‧通孔
(15)‧‧‧淨水空間
(16)‧‧‧導水管
(2)‧‧‧電力裝置
(21)‧‧‧太陽能板
(22)‧‧‧蓄電池
(23)‧‧‧輔助太陽能板
(3)‧‧‧供氣幫浦
(31)‧‧‧供氣管
(4)‧‧‧監視系統
(5)‧‧‧捕蚊裝置
第一圖:本創作之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第二圖:本創作之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第三圖:本創作之立體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本創作之使用狀態剖視結構示意圖
第五圖: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立體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本創作之又一實施例使用狀態剖視結構示意圖
(1)‧‧‧水槽
(11)‧‧‧養殖空間
(12)‧‧‧種植空間
(13)‧‧‧硝化菌培養空間
(14)‧‧‧通孔
(15)‧‧‧淨水空間
(16)‧‧‧導水管
(2)‧‧‧電力裝置
(21)‧‧‧太陽能板
(22)‧‧‧蓄電池
(23)‧‧‧輔助太陽能板
(3)‧‧‧供氣幫浦
(31)‧‧‧供氣管

Claims (6)

  1. 一種養殖裝置,其主要係包括有水槽、電力裝置及供氣幫浦;其中: 該水槽,其內部設有養殖空間,該養殖空間中供養殖水產生物,且於該水槽內亦設有種植空間,該種植空間中供種植水耕植物,並於該水槽內設有硝化菌培養空間,該硝化菌培養空間內供培養硝化菌,令該養殖空間與該硝化菌培養空間之間設有通孔讓水流導通流動,且令該養殖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連結導通; 該電力裝置,其設有太陽能板,且令該太陽能板蓋設於該水槽之該硝化菌培養空間上端,以對該硝化菌培養空間進行遮光動作,於該太陽能板連接有蓄電池,以令該太陽能板於吸收太陽能且予以轉換為電能後,將所轉換的電能輸入儲存於該蓄電池中; 該供氣幫浦,其與該電力裝置之該蓄電池相連接,以由該蓄電池供給該供氣幫浦作動所需的電能,於該供氣幫浦連接設有供氣管,該供氣管則連結入該水槽之該養殖空間及該硝化菌培養空間內,以對該養殖空間及該硝化菌培養空間輸入空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養殖裝置,其中,該水槽於該硝化菌培養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設有通孔讓水流導通流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養殖裝置,其中,該水槽於該養殖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設有淨水空間,令該養殖空間與該淨水空間及該淨水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設有導水管相連結導通,另於該電力裝置設有輔助太陽能板,該輔助太陽能板則供設置於該水槽之該淨水空間內部底端,並令該輔助太陽能板同樣與該蓄電池相連接,而讓該輔助太陽能板於吸收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後輸入儲存在該蓄電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養殖裝置,其中,該水槽之該養殖空間與該種植空間之間直接設有導水管相連結導通,且於該硝化菌培養空間上端另形成有淨水空間,於該淨水空間與該硝化菌培養空間之間設有該電力裝置之該太陽能板,而利用該太陽能板區隔開該淨水空間與該硝化菌培養空間,於該淨水空間與該養殖空間及該種植空間之間皆設有導水管相連結導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養殖裝置,其中,該水槽設有監視系統,該監視系統與該電力裝置之該蓄電池相連接獲得電能供應,而讓相關人員能藉由該監視系統進行遠端監控該水槽的該養殖空間中飼養之水產生物及該種植空間中種植之水耕植物的成長狀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養殖裝置,其中,該水槽之養殖空間上設有捕蚊裝置,該捕蚊裝置與電力裝置之蓄電池相連接獲得電能供應,以進行滅蚊動作,且蚊蟲屍體可直接掉落於養殖空間內餵養所飼養之水產生物。
TW104215474U 2015-09-24 2015-09-24 養殖裝置 TWM515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5474U TWM515275U (zh) 2015-09-24 2015-09-24 養殖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5474U TWM515275U (zh) 2015-09-24 2015-09-24 養殖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5275U true TWM515275U (zh) 2016-01-11

Family

ID=55639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5474U TWM515275U (zh) 2015-09-24 2015-09-24 養殖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527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7449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中国海洋大学 鱼菜共生光伏集装箱系统
CN109430143A (zh) * 2018-10-18 2019-03-08 广西臻循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立体水产箱鱼、菜、菌、果综合体装置
CN111149758A (zh) * 2020-01-17 2020-05-15 谢张群 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及其系统
TWI747594B (zh) * 2020-11-05 2021-11-21 向陽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室內養殖、種植共生場域架構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7449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中国海洋大学 鱼菜共生光伏集装箱系统
CN109430143A (zh) * 2018-10-18 2019-03-08 广西臻循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立体水产箱鱼、菜、菌、果综合体装置
CN111149758A (zh) * 2020-01-17 2020-05-15 谢张群 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及其系统
TWI747594B (zh) * 2020-11-05 2021-11-21 向陽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室內養殖、種植共生場域架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4322B2 (en) Aquaponic unit
US20150196002A1 (en) Automated hybrid aquaponics and bioreactor system including product processing and storage facilities with integrated robotics, control system, and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CN204392947U (zh) 一种鱼菜共生水循环培养种植装置
CN207269464U (zh) 渔菜共生系统
CN102674558A (zh) 集成式生态浮床及其修复水体生态系统技术
CN104221982A (zh) 温室内鱼菜食用菌共生系统
TWM515275U (zh) 養殖裝置
CN103250668A (zh) 一种结合水产养殖及无土农业种植的系统
CN204490691U (zh) 一种集约式水循环系统
TWM602797U (zh) 複合養殖系統
CN204317281U (zh) 一种箱式鱼菜共生养殖系统
CN203313824U (zh) 鱼池水培蔬菜浮床
CN106993574A (zh) 一种海基复合循环鱼菜食用菌共生系统
CN105152349A (zh) 上端载种水培植物的生物栅
CN105668798A (zh) 一种池塘水体生态循环方法、循环系统及其食用植物
TWM508899U (zh) 植栽與水族混養裝置
CN104120839A (zh) 屋顶生态系统
CN205357782U (zh) 一种生态循环景观种植池
CN103964574A (zh) 一种基于光媒介的水下微藻增氧装置
TWM473049U (zh) 直立式魚菜共生裝置
TWI637685B (zh) 海水藻類養殖方法與設備
CN203884456U (zh) 虾菜共生设备
CN207511924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修复的组合式生态浮床
CN212034977U (zh) 一种海洋环境下鱼菜共生系统
TW201517780A (zh) 食物鏈有機養殖法及其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