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1457U - 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 - Google Patents

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1457U
TWM511457U TW104208080U TW104208080U TWM511457U TW M511457 U TWM511457 U TW M511457U TW 104208080 U TW104208080 U TW 104208080U TW 104208080 U TW104208080 U TW 104208080U TW M511457 U TWM511457 U TW M51145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teering
pivot
pivoting
bogi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8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in-Rui Su
Original Assignee
Ae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08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1457U/zh
Publication of TWM511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1457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
本新型涉及一種傾斜機構,尤指一種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
一般的機車為前、後輪在同一直線上的兩輪配置,因其前輪為單輪設置,使得一般雙輪式機車的迴轉半徑小,讓雙輪式機車的前輪操控性佳,然而,台灣為海島型氣候,長時間的雨季會使一般雙輪式機車在潮濕地面的轉向穩定性降低,進而提高騎乘的危險性,且雙輪式機車的騎乘者在等待紅燈時,必須將腳放下以維持車體的穩定,因此,對於行動不便者、年長者以及雨天的騎士而言,使用上相對不便。
故相關業者提出一種三輪或四輪式的機車,現有的三輪或四輪式機車主要設有兩併排設置的前輪,可增加機車轉向時的穩定度,以提高轉向時的安全性,且機車停止時無需仰賴騎乘者的腳部提供支撐,可相對提升行動不便者或年長者騎乘上的便利性,其中,為了維持兩併排設置的前輪在轉向時的穩定性及操控性,會在兩併排前輪的上方連結設置有一傾斜機構,該傾斜機構包括一直立的轉向套管、兩上連結桿、兩直立的連動桿、兩阻尼器以及兩下連結桿,各上連結桿設有兩端,各上連結桿的其中一端經由一第一上樞接點樞接於該轉向套管的上半部,該兩連動桿與該轉向套管為同一平面設置,且該轉向套管位於該兩連動桿之間。
各阻尼器連結於相對應連動桿的底端,且該兩阻尼器的底端與兩前輪相互連結,而各上連結桿的另一端經由一第二上樞接點樞接於該連動桿的上半部,各下連結桿設有兩端,各下連結桿的其中一端經由一第一下樞接點樞接於該轉向套管的下半部,各第一下樞接點位於各第一上樞接點下方,各下連結桿的另一端經由一第二下樞接點樞接於該連動桿的下半部,各第二下樞接點位於各第二上樞接點下方,且該第一上樞接點及該第二上樞接點之間的輪距與該第一下樞接點及該第二下樞接點之間的輪距相同,使得該第一上樞接點、該第二上樞接點、該第一下樞接點以及該第二下樞接點之間連結形成一矩形結構,然而,當兩併排前輪之間的輪距輪距增加時,該第一上樞接點及該第二上樞接點之間的輪距與該第一下樞接點及該第二下樞接點之間的輪距必須同時加長,進而增加各上連結桿及各下連結桿的長度,則相對增加該傾斜機構的重量,不僅造成整體車輛變重而導致耗油量增加,且會影響車型的設計,故現有的傾斜機構誠有改良之必要。
為解決現有傾斜機構在兩併排的前輪之間的輪距增加時,各上連結桿及各下連結桿的長度需對應增加,不僅讓現有傾斜機構的重量增加,而造成整體車輛變重且耗油量增加的缺失,並且會有影響車型設計等的不足及缺失,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本新型主要利用各下連結件之各下樞接點以轉向套管為中心且均呈朝外偏移的狀態,僅需改變下連結件樞接點的位置,即可使車架的小型化機構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兩前輪間的輪距,進而增加整個車體的平衡度,進一步,因兩側的連動桿均呈朝外傾斜之狀態,故可提供車輪旋轉軸適當的內傾角,以增加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
本新型解決先前技術問題所提出的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包括:   一傾斜機構,該傾斜機構包括一轉向套管、一上連結件、一連動桿組、一下連結件組以及兩避震裝置,該上連結件設有一位於其中段處的第一上樞接點以及兩位於其兩端的第二上樞接點,該上連結件經由該第一上樞接點與該轉向套管的上半部相互樞接,該連動桿組包括一右連動桿及一左連動桿,各連動桿的上半部分別樞接於該上連結件的兩第二樞接點,該下連結件組與該轉向套管及該連動桿組相互樞接且包括一右下連結件以及一左下連結件,各下連結件設有一第一下樞接點以及一第二下樞接點,該第一、二下樞接點分別位於各下連結件的內、外端,各下連結件均透過該第一下樞接點樞接於該轉向套管的下半部,且各第一下樞接點位於該第一上樞接點外側的下方,各下連結件透過該第二下樞接點樞接於各連動桿的下半部,且該兩第二下樞接點位於該兩第二上樞接點外側的下方,且該兩第二上樞接點之間的輪距小於該兩第二下樞接點之間的輪距,該兩避震裝置的頂端分別連結於對應連動桿的底端;以及   一轉向機構,該轉向機構設置於該轉向套管以及該兩連動桿之間。
前述用於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該傾斜機構包括一輔助件組,該輔助件組包括一右輔助件以及一左輔助件,各輔助件分別與該轉向套管及各連動桿相互樞接,各輔助件設有兩端,各輔助件的其中一端樞接於該轉向套管後側面的下半部,且各輔助件與該轉向套管的樞接點位於相對應第一下樞接點的後側,各輔助件的另一端樞接於各連動桿後側面的下半部,各輔助件與該兩連動桿的樞接點位於相對應第二下樞接點的後側。
前述用於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各避震裝置包括一阻尼器以及一支撐組,該阻尼器的頂端固接於該連動桿的底端,該支撐組由兩相互樞接的連桿所組成,該支撐組的頂端樞接於該阻尼器的頂端,該支撐組的底端樞接於該阻尼器的下半部。
前述用於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傾斜機構中,右側的第二上樞接點、左側的第二上樞接點、右側的第二下樞接點與左側的第二下樞接點連線呈一上窄下寬的梯形。
前述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該傾斜機構中,該兩阻尼器的底端分別透過一輪座連結一前輪,其中一第二上樞接點及相對應前輪之底面中心點連線與一鉛直線的夾角為3°。
前述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該轉向結構包含固設於載具轉向套管前端之一定位架,該定位架端部設有一前樞接組件,該前樞接組件再以一主樞接組件樞接一左轉向架及一右轉向架之樞接座而呈球面的樞接關係,另該右轉向架外側端樞設一右銜接架,該右銜接架再與該右連動桿上延伸之一右銜接臂樞接,而該左轉向架外側端樞設一左銜接架,該左銜接架再與該左連動桿上延伸之一左銜接臂樞接。
前述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包含有樞套件之樞接座係位於該左轉向架端部處,包含有上樞套件及下樞套件之樞接座係位於該右轉向架端部處。
前述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包含有樞套件之樞接座係位於該右轉向架端部處,包含有上樞套件及下樞套件之樞接座係位於該右轉向架端部處。
前述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包含有樞套件之樞接座與對應之轉向架為分離式,其於轉向架端部套設一可自由轉動之螺帽,而該樞套件相對端形成一螺桿,使該螺桿旋入該螺帽內並藉旋轉該螺帽調整該轉向架之長度。
前述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該前樞組件包含有一前固定螺桿,該前固定螺桿外並套設一球形樞軸並可穿過該定位架,而以該螺帽鎖固定位,於該球形樞軸周緣套設一前轉座,該前轉座並與該主樞接組件之主固定螺桿連動。
前述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該右轉向架外側形成一前後方向延伸之套座,該套座內套設一軸套,該軸套前後端各設置一軸承,另右銜接架包含有一體之前叉片及後叉片,該前叉片與該後叉片分別位於二軸承之前後端,另一定位螺桿穿過該後叉片、該軸套及該前叉片後,以該螺帽鎖固定位;該左轉向架外側形成一前後方向延伸之套座,該套座內套設一軸套,該軸套前後端各設置一軸承,另左銜接架包含有一體之前叉片及後叉片,該前叉片與該後叉片分別位於二軸承之前後端,另一定位螺桿穿過該後叉片、該軸套及該前叉片後,以該螺帽鎖固定位。
前述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該右銜接架外側形成一上下延伸之中空套筒,該套筒上下各設置一軸承,該右連動桿之右銜接臂對應形成一具中孔之銜座,一固定螺桿自上端依序穿入該軸承、該套筒、該軸承及該銜接座,以該螺帽鎖固定;該左銜接架外側形成一上下延伸之中空套筒,該套筒上下各設置一軸承,該左連動桿之左銜接臂對應形成一具中孔之銜座,一固定螺桿自上端依序穿入該軸承、該套筒、該軸承及該銜接座,以該螺帽鎖固定。
本新型的技術手段可獲得的功效增進至少包括有:   1.本新型的各下連結件之各下樞接點,係以該轉向套管為中心且均呈朝外偏移的狀態,不僅可維持該上連結件的各上樞接點及各下連結件之各樞接點的平衡狀態,且該上連結件的寬度小於該兩下連結件的整體寬度,藉此僅需改變各下連結件之樞接點的位置,即可在不改變車架的小型化機構的情況下,使兩前輪的輪距增加,能夠有效減少本新型的增加重量,且不影響車頭的車型設計,並能維持車體的平衡度。   2.本新型藉由該主樞接組件銜接該右轉向架及該左轉向架,且該右轉向架與該左轉向架間又以對應之樞接座來樞接,因此整個轉向機構非呈剛性型態,且兩側之轉向架間藉由該主樞接組件與兩側樞接座之樞接為球面的套接關係,而存在些微的作動餘隙度,因此,可藉由兩樞接座間之作動餘隙度而達到平衡,使該轉向套管之操控靈活性不會受到影響,且本新型所連結設置的兩前輪在旋轉或內傾的狀況下,皆可維持穩定的狀態。
為能詳細瞭解本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新型內容來實現,玆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后:
本新型所提供的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的較佳實施例係如圖1至圖3所示,該轉向傾斜機構包括一傾斜機構A以及一與該傾斜機構A相連結的轉向機構B,其中:
該傾斜機構A包括一轉向套管10、一上連結件20、一連動桿組30、一下連結件組40、一輔助件組50以及兩避震裝置60,該轉向套管10為直立設置且包括一定位架11,該定位架11係由該轉向套管10的底部朝前並往上延伸,如圖7所示該定位架11的頂部沿著前、後方向貫穿形成一穿孔111,該上連結件20水平樞接於該轉向套管10的前側且設有一第一上樞接點21以及兩第二上樞接點22,請參看圖1所示,以騎乘者乘坐於座椅上朝向該轉向套管10之方向來定義,該兩第二上樞接點22分別位於該第一上樞接點21的右側及左側,其中如圖2所示該兩第二上樞接點22之間的輪距為L1,該第一上樞接點21位於該上連結件20的中心處,該兩第二上樞接點22分別位於該上連結件20的兩端,該上連結件20經由該第一上樞接點21與該轉向套管10前側面的上半部相互樞接,較佳的是,該上連結件20為一長形片體,該連動桿組30包括一右連動桿31及一左連動桿32,該兩連動桿31、32分別與該上連結件20的兩第二上樞接點22相互樞接,如圖4所示該兩連動桿31、32與該轉向套管10為同一鉛直面設置,該兩連動桿31、32前側面的上半部分別樞接於該上連結件20的兩第二上樞接點22,使得該轉向套管10位於該兩連動桿31、32之間。
請參看圖4,該下連結件組40與該轉向套管10及該兩連動桿31、32相互樞接且包括一右下連結件41以及一左下連結件42,較佳的是,該兩下連結件41、42均為一長形彎折片體,該右下連結件41設有一第一下樞接點411以及一第二下樞接點412,該左下連結件42設有一第一下樞接點421以及一第二下樞接點422,該兩第一下樞接點411、421分別位於該兩下連結件41、42的內端,該兩第二下樞接點412、422分別位於該兩下連結件41、42的外端,該兩下連結件41、42分別透過該兩第一下樞接點411、421樞接於該轉向套管10前側面的下半部,且該兩第一下樞接點411、421均位於該第一上樞接點21外側的下方,該兩下連結件41、42分別透過該兩第二下樞接點412、422樞接於相對應連動桿31、32前側面的下半部,且該兩第二下樞接點412、422位於該兩第二上樞接點22外側的下方,該兩第二下樞接點412、422之間的輪距如圖2所示為L2,且該兩第二上樞接點22之間的輪距L1小於該兩第二下樞接點412、422之間的輪距L2(L1<L2),其中,右側的第二上樞接點22、左側的第二上樞接點22、右側的第二下樞接點412與左側的第二下樞接點422連線呈一上窄下寬的梯形。
該輔助件組50與該轉向套管10及該兩連動桿31、32相互樞接且包括一右輔助件51以及一左輔助件52,各輔助件51、52分別設有兩端,各輔助件51、52的其中一端樞接於該轉向套管10後側的下半部,且各輔助件51、52與該轉向套管10的樞接點對應位於相對應之第一下樞接點411、421的後側面,各輔助件51、52的另一端樞接於相對應連動桿31、32後側面的下半部,各輔助件51、52與該兩連動桿31、32的樞接點對應位於該兩第二下樞接點412、422的後側,各輔助件51、52可進一步提供該轉向套管10與該兩連動桿31、32之間的支撐力量,各避震裝置60的頂端分別連結於該兩連動桿31、32的底端,各避震裝置60包括一阻尼器61以及一支撐組62,該兩阻尼器61的頂端分別固接於該兩連動桿31、32的底端,且該兩阻尼器61的底端分別透過一輪座63連結一右前輪以及一左前輪,因該右前輪與右側的第二上樞接點22之間的相對關係,與該左前輪與左側的第二上樞接點22之間的相對關係相同,故以右側為例,右側的第二上樞接點22及該右前輪之底面中心點連線與一鉛直線的夾角為θ,較佳的是,該夾角θ為3°,該支撐組62由兩相互樞接的連桿621所組成,該支撐組62的頂端樞接於該阻尼器61的頂端,該支撐組62的底端樞接於該阻尼器61的下半部。
藉由前述傾斜機構A的技術特徵,如圖1、圖2及圖4所示,當三輪或四輪式機車的兩併排設置的前輪的輪距欲加大時,因各下連結件41、42之各下樞接點411、412、421、422以該轉向套管10為中心且均呈朝外偏移的狀態,使該上連結件20的各上樞接點21、22及各下連結件41、42之各樞接點411、412、421、422仍維持平衡狀態,且該上連結件20之寬度小於該兩下連結件41、42的整體寬度,藉此僅需改變各下連結件41、42之樞接點411、412、421、422的位置,即可在車架的小型化機構不變的情況下,使兩前輪的輪距增加,相較於現有兩併排設置的前輪之間的輪距欲加大時,各上連結桿及各下連結桿的長度需同步增加,則該傾斜機構的重量增加,本新型的傾斜機構A能達到機構小型化且結構穩固化的效果。
如圖5、圖6及圖7所示,本新型之轉向機構B設置於該轉向套管10以及該兩連動桿31、32之間,該轉向機構B包括一前樞接組件70、一主樞接組件80以及一銜接架組90,該前樞接組件70設置於該定位架11的頂端且包括一前固定螺桿71以及一球形樞軸72,該前固定螺桿71穿過該球形樞軸72及定位架11的穿孔111後,以一螺帽73鎖固定位,另於該球形樞軸72周圍另套設一前轉座74,該前轉座74即可依循球形樞軸72而轉動。
該主樞接組件80設置於該前樞接組件70的前轉座74上端,該主樞接組件80包括一往上延伸之主固定螺桿81、一主球形樞軸82、一右轉向架83以及一左轉向架85,該主固定螺桿81係與該前轉座74連動,該主固定螺桿81上穿設該主球形樞軸82、該右轉向架83之右樞接座84以及該左轉向架85之左樞接座86,而後於該主固定螺桿81上端藉由一螺帽811鎖固定位,使該主固定螺桿81、該主球形樞軸82、該右樞接座84及該左樞接座86間呈特定的樞接關係,進一步,該右樞接座84與該左樞接座86之結構為可相互置換,均可與其他構件保持特定的樞接關係。
先以圖5至圖7所示之型態說明,該主球形樞軸82係套設於該主固定螺桿81上,另於該左樞接座86對應主球形樞軸82處套設一樞套件861,該樞套件861內形成一弧孔862,使該樞套件861可依循著該主球形樞軸82而轉動,另該右樞接座84上、下各形成一上樞套件841及一下樞套件842,內部均形成一穿孔,於該主固定螺桿81穿入各構件後,該上樞套件841係位於該主球形樞軸82之上端處,該下樞套件842位於該主球形樞軸82之下端處,以圖7來說明,該主固定螺桿81係由下往上依序穿過該下樞套件842、已套設該樞套件861之主球形樞軸82、該上樞套件841後,再以該螺帽811鎖固定位,此時,該右轉向架83之右樞接座84即以該主固定螺桿81為中心得以轉動,該左轉向架85之左樞接座86則以該主球形樞軸82為中心而得以轉動,且更進一步因該左樞接座86係以該樞套件861之弧孔862與該主球形樞軸82接觸,故使該左轉向架85具有特定的擺動角度。
故本新型左、右轉向架85、83各以對應之樞接座86、84相銜接,圖5上所示之右轉向架83之右樞接座84係以該上樞接套件841及該下樞接套件842與該主樞接組件80之主固定螺桿81樞接,該左轉向架85之左樞接座86則以該樞套件861與套設該固定螺桿81上之主球形樞軸82樞接,形成本創作第一種型式之主樞接組件80,另也可為該右轉向架83與該左轉向架85間之樞接結構為相互替換之型態,即於該右轉向架83之右樞接座84設有一樞套件861,而該左轉向架85之樞接座86則設置一上樞接套件841及一下樞接套件842,並以與第一種型式相同的樞接關係,形成另種型式之主樞接組件80。
本創作為使轉向機構B可依實際之使用狀況而適當調整其中一轉向架83、85之長度,進一步將其中一轉向架83、85設置呈可調式之型態,主要是設置於有該樞套件861之轉向架83、85上,如圖5所示係設置於該左轉向架85上,該左轉向架85與該樞套件861為分離式之型態,於該左轉向架85端部套設一可自由轉動之螺帽87,並於該樞套件861上遠離該右樞接座84的一端形成一螺桿(圖未示),藉由旋動該螺帽87,即可改變該左轉向架85與該樞套件861間之相對關係,以略調整該左轉向架85之長度。
該銜接架組90係與兩連動桿30相連結且包括一右銜接架91以及一左銜接架92,如圖8所示,該右銜接架91樞設於該右轉向架83之外側,如圖9所示,該左銜接架92樞設於該左轉向架85之外側,因該右轉向架83與該右銜接架91之銜接方式,與該左轉向架85與該左銜接架92之銜接方式相同,故以圖8所示之右轉向架83與右銜接架91間之結構說明之,其中,該右轉向架83外側形成一前後方向延伸之套座831,該套座831內套設一軸套832,並於該軸套832前後端各設置一軸承833、834,另該右銜接架91包含有一體之前叉片911及一後叉片912,使該前叉片911與該後叉片912分別位於該軸承833的前端及該軸承834之後端處,之後將一定位螺桿913穿過該後叉片912、該軸套832及該前叉片911,再以一螺帽914將該定位螺桿913鎖固定位,即可使該右轉向架83與該右銜接架91間可相互樞轉。
復請配合參看圖5及圖6所示,於該右連動桿31外側邊延伸出一右銜接臂311,該右銜接臂311與該右銜接架91並呈樞接狀態,如圖11所示,而於該左連動桿32外側邊延伸出一左銜接臂321,該左銜接臂321與該左銜接架92並呈樞接狀態,因該右銜接架91與該右銜接臂311之樞接方式,與該左銜接架92與該左銜接臂321之樞接方式相同,故以圖10所示,該右銜接架91與該右銜接臂311之樞接方式說明之,其中,該右銜接架91外側形成一上下延伸之中空套筒915,該套筒915內設有一軸套916,而於該套筒915上、下各設置一軸承917、918,另該右銜接臂311對應形成一具中孔之銜接座312,可將一固定螺桿919自上端依序穿入該軸承917、該套筒915、該軸承918及該銜接座312,再以一螺帽9191將該固定螺桿919鎖固定位,即使該右銜接架91外側與該右銜接臂311呈樞接狀態。
藉由前述轉向機構B之技術特徵,故本新型之轉向機構B於與該轉向套管10連動之定位架11上,請配合參看圖5及圖6所示,藉由該主樞接組件80銜接該右轉向架83及該左轉向架85,而該右轉向架83與該左轉向架85間又以對應之樞接座84、86來樞接,因此,整個轉向機構B非呈剛性型態,且兩側之轉向架83、85間藉由該主樞接組件80與兩側樞接座84、86之樞接為球面的套接關係,而存在些微的作動餘隙度,因此,縱使該兩側轉向架83、85分別以該兩銜接架91、92,而與兩側連動桿31、32上所延伸之銜接臂311、321樞設呈連動狀態,如圖5、圖12及圖13所示,當旋轉該轉向套管10而藉由轉向機構B帶動該右前輪及該左前輪轉向時,縱使該右前輪及該左前輪因與地面的相對狀況不同,而傳達不同的反作用力時,傳達至該主樞接組件80與右樞接座84、左樞接座86之樞接處,即可藉由二樞接座84、86間之作動餘隙度而達到平衡,使該轉向套管10之操控靈活性不會受到影響。
綜合前述該傾斜機構A與該轉向機構B的技術特徵,本新型僅需改變該兩下連結件41、42的樞接點位置,即可在不改變車架的小型化機構的情況下,增加兩前輪的輪距,進而增加車體的平衡度,進一步,因兩側的連動桿31、32均呈往外傾斜之狀態,故可提供車輪旋轉軸適當的內傾角,以增加行駛的穩定性,讓該轉向機構B不受該傾斜機構A的影響,仍可依循原操控之軌跡進行轉向。
A‧‧‧傾斜機構
B‧‧‧轉向機構
10‧‧‧轉向套管
11‧‧‧定位架
111‧‧‧穿孔
20‧‧‧上連結件
21‧‧‧第一上樞接點
22‧‧‧第二上樞接點
30‧‧‧連動桿組
31‧‧‧右連動桿
311‧‧‧右銜接臂
312‧‧‧銜接座
32‧‧‧左連動桿
321‧‧‧左銜接臂
40‧‧‧下連結件組
41‧‧‧右下連結件
42‧‧‧左下連結件
411‧‧‧第一下樞接點
412‧‧‧第二下樞接點
421‧‧‧第一下樞接點
422‧‧‧第二下樞接點
50‧‧‧輔助件組
51‧‧‧右輔助件
52‧‧‧左輔助件
60‧‧‧避震裝置
61‧‧‧阻尼器
62‧‧‧支撐組
621‧‧‧連桿
63‧‧‧輪座
70‧‧‧前樞接組件
71‧‧‧前固定螺桿
72‧‧‧球形樞軸
73‧‧‧螺帽
74‧‧‧前轉座
80‧‧‧主樞接組件
81‧‧‧主固定螺桿
811‧‧‧螺帽
82‧‧‧主球形樞軸
83‧‧‧右轉向架
831‧‧‧套座
832‧‧‧軸套
833、834‧‧‧軸承
84‧‧‧右樞接座
841‧‧‧上樞套件
842‧‧‧下樞套件
85‧‧‧左轉向架
86‧‧‧左樞接座
861‧‧‧樞套件
862‧‧‧弧孔
87‧‧‧螺帽
90‧‧‧銜接架組
91‧‧‧右銜接架
911‧‧‧前叉片
912‧‧‧後叉片
913‧‧‧定位螺桿
914‧‧‧螺帽
915‧‧‧中空套筒
916‧‧‧軸套
917、918‧‧‧軸承
919‧‧‧固定螺桿
9191‧‧‧螺帽
92‧‧‧左銜接架
L1‧‧‧兩第二上樞接點之間的輪距
L2‧‧‧兩第二下樞接點之間的輪距
θ‧‧‧夾角
圖1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前視圖。 圖2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傾斜機構的前視圖。 圖3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圖4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5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轉向機構的前視圖。 圖6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轉向機構的俯視圖。 圖7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轉向機構沿圖5中C-C割面線之側視剖面圖。 圖8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轉向機構沿圖5中D-D割面線之局部剖面圖。 圖9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轉向機構沿圖5中E-E割面線之局部剖面圖。 圖10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轉向機構沿圖5中F-F割面線之局部剖面圖。 圖11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轉向機構沿圖5中G-G之局部剖面圖。 圖12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進行轉向的前視示意圖。 圖13係本新型較佳實施例進行傾斜及轉向的前視示意圖。
A‧‧‧傾斜機構
B‧‧‧轉向機構
10‧‧‧轉向套管
11‧‧‧定位架
20‧‧‧上連結件
21‧‧‧第一上樞接點
22‧‧‧第二上樞接點
30‧‧‧連動桿組
31‧‧‧右連動桿
32‧‧‧左連動桿
40‧‧‧下連結件組
41‧‧‧右下連結件
42‧‧‧左下連結件
411‧‧‧第一下樞接點
412‧‧‧第二下樞接點
421‧‧‧第一下樞接點
422‧‧‧第二下樞接點
50‧‧‧輔助件組
51‧‧‧右輔助件
52‧‧‧左輔助件
60‧‧‧避震裝置
61‧‧‧阻尼器
62‧‧‧支撐組
621‧‧‧連桿
63‧‧‧輪座
θ‧‧‧夾角

Claims (16)

  1. 一種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包括:   一傾斜機構,該傾斜機構包括一轉向套管、一上連結件、一連動桿組、一下連結件組以及兩避震裝置,該上連結件設有一位於其中段處的第一上樞接點以及兩位於其兩端的第二上樞接點,該上連結件經由該第一上樞接點與該轉向套管的上半部相互樞接,該連動桿組包括一右連動桿及一左連動桿,各連動桿的上半部分別樞接於該上連結件的兩第二樞接點,該下連結件組與該轉向套管及該連動桿組相互樞接且包括一右下連結件以及一左下連結件,各下連結件設有一第一下樞接點以及一第二下樞接點,該第一、二下樞接點分別位於各下連結件的內、外端,各下連結件均透過該第一下樞接點樞接於該轉向套管的下半部,且各第一下樞接點位於該第一上樞接點外側的下方,各下連結件透過該第二下樞接點樞接於各連動桿的下半部,且該兩第二下樞接點位於該兩第二上樞接點外側的下方,且該兩第二上樞接點之間的輪距小於該兩第二下樞接點之間的輪距,該兩避震裝置的頂端分別連結於對應連動桿的底端;以及   一轉向機構,該轉向機構設置於該轉向套管以及該兩連動桿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傾斜機構包括一輔助件組,該輔助件組包括一右輔助件以及一左輔助件,各輔助件分別與該轉向套管及各連動桿相互樞接,各輔助件設有兩端,各輔助件的其中一端樞接於該轉向套管後側面的下半部,且各輔助件與該轉向套管的樞接點位於相對應第一下樞接點的後側,各輔助件的另一端樞接於各連動桿後側面的下半部,各輔助件與該兩連動桿的樞接點位於相對應第二下樞接點的後側。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各避震裝置包括一阻尼器以及一支撐組,該阻尼器的頂端固接於該連動桿的底端,該支撐組由兩相互樞接的連桿所組成,該支撐組的頂端樞接於該阻尼器的頂端,該支撐組的底端樞接於該阻尼器的下半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傾斜機構中,右側的第二上樞接點、左側的第二上樞接點、右側的第二下樞接點與左側的第二下樞接點連線呈一上窄下寬的梯形。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傾斜機構中,該兩阻尼器的底端分別透過一輪座連結一前輪,其中一第二上樞接點及相對應前輪之底面中心點連線與一鉛直線的夾角為3°。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轉向結構包含固設於該轉向套管前端之一定位架,該定位架端部設有一前樞接組件,該前樞接組件再以一主樞接組件樞接一左轉向架及一右轉向架之樞接座而呈球面的樞接關係,另該右轉向架外側端樞設一右銜接架,該右銜接架再與該右連動桿上延伸之一右銜接臂樞接,而該左轉向架外側端樞設一左銜接架,該左銜接架再與該左連動桿上延伸之一左銜接臂樞接。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主樞接組件包含有一與前樞接組件連動之主固定螺桿及一鎖固於主固定螺桿端部之螺帽,該主固定螺桿上穿設有一主球形樞軸,另於該左、右轉向架中之其一樞接座之端部,形成一套設於主球形樞軸外之樞套件,該樞套件內形成一弧孔,而另一樞接座之端部之上、下各形成一上樞套件及一下樞套件,並套設於該主固定螺桿上下端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包含有樞套件之樞接座係位於該左轉向架端部處,包含有上樞套件及下樞套件之樞接座係位於該右轉向架端部處。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包含有樞套件之樞接座係位於該右轉向架端部處,包含有上樞套件及下樞套件之樞接座係位於該右轉向架端部處。
  10. 如請求項7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包含有樞套件之樞接座與對應之轉向架為分離式,其於轉向架端部套設一可自由轉動之螺帽,而該樞套件相對端形成一螺桿,使該螺桿旋入該螺帽內並藉旋轉該螺帽調整該轉向架之長度。
  11. 如請求項7至9任一項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前樞組件包含有一前固定螺桿,該前固定螺桿外並套設一球形樞軸並可穿過該定位架,而以該螺帽鎖固定位,於該球形樞軸周緣套設一前轉座,該前轉座並與該主樞接組件之主固定螺桿連動。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前樞組件包含有一前固定螺桿,該前固定螺桿外並套設一球形樞軸並可穿過該定位架,而以該螺帽鎖固定位,於該球形樞軸周緣套設一前轉座,該前轉座並與該主樞接組件之主固定螺桿連動。
  13. 如請求項7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其中右轉向架外側形成一前後方向延伸之套座,該套座內套設一軸套,該軸套前後端各設置一軸承,另右銜接架包含有一體之前叉片及後叉片,該前叉片與該後叉片分別位於二軸承之前後端,另一定位螺桿穿過該後叉片、該軸套及該前叉片後,以該螺帽鎖固定位;以及 該左轉向架外側形成一前後方向延伸之套座,該套座內套設一軸套,該軸套前後端各設置一軸承,另左銜接架包含有一體之前叉片及後叉片,該前叉片與該後叉片分別位於二軸承之前後端,另一定位螺桿穿過該後叉片、該軸套及該前叉片後,以該螺帽鎖固定位。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右轉向架外側形成一前後方向延伸之套座,該套座內套設一軸套,該軸套前後端各設置一軸承,另右銜接架包含有一體之前叉片及後叉片,該前叉片與該後叉片分別位於二軸承之前後端,另一定位螺桿穿過該後叉片、該軸套及該前叉片後,以該螺帽鎖固定位;以及 該左轉向架外側形成一前後方向延伸之套座,該套座內套設一軸套,該軸套前後端各設置一軸承,另左銜接架包含有一體之前叉片及後叉片,該前叉片與該後叉片分別位於二軸承之前後端,另一定位螺桿穿過該後叉片、該軸套及該前叉片後,以該螺帽鎖固定位。
  15. 如請求項7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右銜接架外側形成一上下延伸之中空套筒,該套筒上下各設置一軸承,該右連動桿之右銜接臂對應形成一具中孔之銜座,一固定螺桿自上端依序穿入該軸承、該套筒、該軸承及該銜接座,以該螺帽鎖固定;以及 該左銜接架外側形成一上下延伸之中空套筒,該套筒上下各設置一軸承,該左連動桿之左銜接臂對應形成一具中孔之銜座,一固定螺桿自上端依序穿入該軸承、該套筒、該軸承及該銜接座,以該螺帽鎖固定。
  16.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該右銜接架外側形成一上下延伸之中空套筒,該套筒上下各設置一軸承,該右連動桿之右銜接臂對應形成一具中孔之銜座,一固定螺桿自上端依序穿入該軸承、該套筒、該軸承及該銜接座,以該螺帽鎖固定;以及 該左銜接架外側形成一上下延伸之中空套筒,該套筒上下各設置一軸承,該左連動桿之左銜接臂對應形成一具中孔之銜座,一固定螺桿自上端依序穿入該軸承、該套筒、該軸承及該銜接座,以該螺帽鎖固定。
TW104208080U 2015-05-25 2015-05-25 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 TWM511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080U TWM511457U (zh) 2015-05-25 2015-05-25 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080U TWM511457U (zh) 2015-05-25 2015-05-25 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1457U true TWM511457U (zh) 2015-11-01

Family

ID=55218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8080U TWM511457U (zh) 2015-05-25 2015-05-25 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14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118B (zh) * 2018-10-23 2023-07-01 義大利商比雅久&C 公司 一具有兩前操縱輪與包含兩懸吊器的一四連桿機構之機動車輛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118B (zh) * 2018-10-23 2023-07-01 義大利商比雅久&C 公司 一具有兩前操縱輪與包含兩懸吊器的一四連桿機構之機動車輛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8672B2 (en) Rolling motor vehicle
US7909340B2 (en) Vehicle with improved integrated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TW469239B (en) Three-wheeled vehicle with two front steering wheels
RU2470820C2 (ru) Трехколесный самокат с задними управляемыми колесами
US6402174B1 (en) Recumbent tricycle with controlled wheel and body lean
JP4471943B2 (ja) 独立懸架型のホイールと車体の傾斜構造
US7850180B2 (en) Hub assembly for a tilting vehicle suspension
US4277078A (en) Three-wheel conveyance
US8739914B2 (en) Three-wheeled vehicle with steer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for enhanced operation during a banking turn
EP1894753B1 (en) Structure for enabling independently suspended wheels to lean with vehicle hull
US20070290470A1 (en) Tricycle and steering mechanism therefor
US8764040B1 (en) Quadricycle with suspension
USRE44854E1 (en) Vehicle with improved integrated steer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US20170088231A1 (en) Human-Propellable Vehicle
TWM511457U (zh) 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傾斜機構
TWI571401B (zh) Used for steering and tilting mechanisms with two front wheels
CN109591936A (zh) 一种多轮滑板车
TWM539478U (zh) 三輪自行車
WO2014174140A1 (es) Vehículo
KR101518671B1 (ko) 결합이동수단과 그것의 측면결합수단 용도의 링크장치와 사이드카 용도의 킥보드
JP2005119450A (ja) 前二輪後一輪の三輪車
KR101608186B1 (ko) 결합이동수단의 측면결합을 위한 링크장치
TWI753817B (zh) 三輪車結構及其可傾斜式輪架
CN209176829U (zh) 一种多轮滑板车
TWI682869B (zh) 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