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1347U - 雙滾輪健身器 - Google Patents

雙滾輪健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1347U
TWM511347U TW104208944U TW104208944U TWM511347U TW M511347 U TWM511347 U TW M511347U TW 104208944 U TW104208944 U TW 104208944U TW 104208944 U TW104208944 U TW 104208944U TW M511347 U TWM511347 U TW M51134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grip
roller
elastic rop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8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Ren Ke
Original Assignee
Ming-Ren K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Ren Ke filed Critical Ming-Ren Ke
Priority to TW104208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1347U/zh
Publication of TWM511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1347U/zh

Links

Description

雙滾輪健身器
本新型提供一種雙滾輪健身器,其是與用於其係結合有配合全身伸展柔軟暨肌耐力之運動健身器有關。
按,室內進行運動便成為現代人不得不接受之主要運動方式之一,但若往健身房或健身中心進行運動,則必須花費高昂之金錢加入會員,實非一般人所能負擔。而若自行購買大型健身器材放置於居家環境內,其大型健身器材(如舉重機、跑步機、橢圓機...等)又佔據過多空間,不僅收納不易且會影響日常之生活作息。
於是,能花費最少金額於自家環境中進行運動健身又不佔空間之器材,如中國民國專利第M500595號專利即揭示一種「健身輪結構」,其主要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健身輪結構,其主要包含一主輪體,於主輪體之中心軸桿兩側設有握把部,該握把部外側對應組設有滾輪,且於握把部與滾輪之間設有輔助握把;藉以,該滾輪配合輔助握把之設置,讓健身輪達到腰、腹、背等部位的運動之外,亦可加強肌力運動;然而,由於該習用健身輪結構表面上雖具有極佳運動功效,但實際使用時其主因為該健身輪結構的主輪體無論控制其前進或後退時,因主輪體本身於地面上滾動之摩擦係數極小,且操作者必需手部支撐及身體懸空,若肌力或體能不夠,常無法順利達成上述往返操作,即無法達到預期之運動功 效,更常見運動者因操作不慎導致腹部或臂部等肌肉拉傷,而發生未運動即受傷之憾事;有鑑於此,本新型人潛心構思並更深入研究,終於新型出雙滾輪健身器。
本新型提供雙滾輪健身器,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一般小型滾輪 健身器材所存在的運動模式及安全性之問題。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雙滾輪健身器,包含:兩 個滾輪體及一彈性繩索;該兩滾輪體各具有一中空圓筒狀之握把、一套置件、一迫緊件及複數滾輪,該中空圓筒狀之握把內各具有一貫穿孔供彈性繩索穿設於內;另該各握把兩端各設有一套設部,該各別的套設部供滾輪樞設於上,並藉由套置件及迫緊件塞抵使滾輪不脫離握把的套設部;其該各套置件具有一凹槽狀的套設部,該各套設部供彈性繩索兩端的套置端套設固定。
藉由上述結構組合提供使用者屈身後手握雙滾輪的握把,並 將雙滾輪大約45左右的角度推出去時,能夠藉由彈性繩索簧力因雙滾輪轉動時產生一股扭轉回復能量,故當運動者要回復為原來之屈身準備姿式時,則只要稍微將身子及手臂力量稍微往後拉一下,即可配合彈性繩索因雙滾輪所旋轉產生的彈性回復力,便能輕而易舉的回復為原來之屈身準備動作,進而達到較佳且安全的運動樂趣。
另一較佳實施例為一種雙滾輪健身器,包含:兩個滾輪體及 一彈性繩索;該兩滾輪體各具有一握把、一套置件、一迫緊件及複數滾輪, 該中空圓筒狀之握把內各具有一貫穿孔,該貫穿孔供彈性繩索穿設於內;另該各握把兩端各設有一套設部,該各別的套設部供滾輪樞設於上,並藉由套置件及迫緊件塞抵使滾輪不脫離握把的套設部;其中,該各握把的貫穿孔內設置有一壓迫件及一螺旋圈狀的彈性件,該壓迫件及彈性件係供彈性繩索穿設,其兩滾輪體於作動時彈性繩索的套置端抵壓該壓迫件,該壓迫件同時壓抵彈性件,使彈性件經壓縮後頂抵於各握把的貫穿孔內的一壓抵部,藉由上述結構配合使用者的手臂寬度進行使用,另達到提供不同使用者不同的運動模式及安全性之問題。
10‧‧‧第一滾輪體
11‧‧‧第一握把
111‧‧‧第一貫穿孔
112‧‧‧第一套設部
113‧‧‧壓抵部
12‧‧‧第一套置件
121‧‧‧第一套置部
13‧‧‧第一迫緊件
131‧‧‧第一貫穿部
14‧‧‧第一滾輪
141‧‧‧第一樞接孔
20‧‧‧彈性繩索
21‧‧‧彈性繩本體
22‧‧‧套置端
30‧‧‧第二滾輪體
31‧‧‧第二握把
311‧‧‧第二貫穿孔
312‧‧‧第二套設部
32‧‧‧第二套置件
321‧‧‧第二套置部
33‧‧‧第二迫緊件
331‧‧‧第二貫穿部
34‧‧‧第二滾輪
341‧‧‧第二樞接孔
40‧‧‧壓迫件
50‧‧‧彈性件
圖1 為本新型雙滾輪健身器立體示意圖。
圖2 為本新型雙滾輪健身器分解示意圖。
圖3 為本新型雙滾輪健身器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 為本新型雙滾輪健身器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本新型提供一種雙滾輪健身器的較佳實施例如圖1至3所示,包含:有一第一滾輪體10、一彈性繩索20及一第二滾輪體30;該第一滾輪體10具有一中空圓筒狀之第一握把11、一第一套置件12、一第一迫緊件13及複數第一滾輪14,該中空圓筒狀之第一握把11內具有一第一貫穿孔111供彈性繩索穿設;另第一握把11兩端各設有一第一套設部112,該套設部112供兩第一滾輪14樞設於上;該第一套置件12塞抵於第一握把11的其中一端之套設部 112,將第一滾輪14具可轉動的限位於第一套設部112,另該第一套置件12並具有一凹槽狀的第一套設部121,該第一套設部121供彈性繩索20其中一端套設固定;該第一迫緊件13係供彈性繩索20穿設後迫緊固設於第一握把11相對該第一套置件12另端第一套設部121,並提供另一個第一滾輪14具可轉動的限位於上;其中,該彈性繩索20具有一彈性繩本體21,該彈性繩本體21具有兩圓凸狀之套置端22,其該彈性繩本體21係穿設於該中空圓筒狀之第一握把11的第一貫穿孔111內,其中一套置端22係套置於第一套置件12的第一套設部121上;該第二滾輪體具有一中空圓筒狀之第二握把31、一第二套置件32、一第二迫緊件33及複數第二滾輪34,該中空圓筒狀之第二握把31內具有一第二貫穿孔311供彈性繩索穿設;另第一握把31兩端各設有一第二套設部312,該套設部312供兩第二滾輪34樞設於上;該第二套置件32塞抵遠離於的第一握把端的第二握把31的其中一端之套設部312,將第二滾輪34具可轉動的限位於第二套設部312,另該第二套置件32並具有一凹槽狀的第二套設部321,該第二套設部321供彈性繩索20的另一套置端22套設固定。
該第一迫緊件13係供彈性繩索20穿設後迫緊固設於靠近第 一握把的第二握把11相對該第一套置件12另端第一套設部121上,並提供另一個第二滾輪14具可轉動的限位於上。
藉由上述結構組合提供使用者手握雙滾輪的各握把朝向Z 軸角度(大約45左右的角度)推出去後,可藉由彈性繩索簧力轉動時產生一股回復能量,故當運動者要回復為原來之屈身準備姿式時,則只要稍微將身子及手臂力量稍微往後拉一下,即可配合彈性繩索簧力回復力,便能輕而易舉的回復為原來之屈身準備動作,進而達到較佳且安全的運動樂趣。
另請參考第3圖所示,本新型提供一種雙滾輪健身器的較佳 實施例,其中,(該圖示僅揭示其中一第一滾輪體10之結構,另第二滾輪體30為可為相同結構故不另繪製)該各第一握把11的第一貫穿孔111內設置有一壓迫件40及一螺旋圈狀的彈性件50,該壓迫件40及彈性件50係供彈性繩索20穿設,其當雙滾輪於作動時彈性繩索20的套置端22抵壓該壓迫件40,該壓迫件40同時壓抵彈性件50,使彈性件50經壓縮後頂抵於各握把11的貫穿孔111內的一壓抵部113,藉由上述結構配合使用者的手臂寬度進行使用,進而達到提供不同使用者不同的運動模式及安全性之問題。
10‧‧‧第一滾輪體
11‧‧‧第一握把
111‧‧‧第一貫穿孔
112‧‧‧第一套設部
12‧‧‧第一套置件
121‧‧‧第一套置部
13‧‧‧第一迫緊件
131‧‧‧第一貫穿部
14‧‧‧第一滾輪
141‧‧‧第一樞接孔
20‧‧‧彈性繩索
21‧‧‧彈性繩本體
22‧‧‧套置端
30‧‧‧第二滾輪體
31‧‧‧第二握把
311‧‧‧第二貫穿孔
312‧‧‧第二套設部
32‧‧‧第二套置件
321‧‧‧第二套置部
33‧‧‧第二迫緊件
331‧‧‧第二貫穿部
34‧‧‧第二滾輪
341‧‧‧第二樞接孔

Claims (7)

  1. 一種雙滾輪健身器,包含:兩個滾輪體及一彈性繩索;該兩滾輪體各具有一握把、一套置件、一迫緊件及複數滾輪,該中空圓筒狀之握把內各具一貫穿孔供彈性繩索穿設於內;另該各握把兩端各設有一套設部,該各別的套設部供滾輪樞設於上,並藉由套置件及迫緊件塞抵使滾輪不脫離握把的套設部;其中,該各套置件具有一套設部,該各套設部供彈性繩索兩端的套置端套設固定。
  2. 一種雙滾輪健身器,包含:有一第一滾輪體、一彈性繩索及一第二滾輪體;該第一滾輪體具有一第一握把、一第一套置件、一第一迫緊件及複數第一滾輪,該第一握把內具有一第一貫穿孔供彈性繩索穿設;另第一握把兩端各設有一第一套設部,該套設部供兩第一滾輪樞設於上;該第一套置件塞抵於第一握把的其中一端之套設部,將第一滾輪具可轉動的限位於第一套設部,另該第一套置件並具有一第一套設部,該第一套設部供彈性繩索其中一端套設固定;該第一迫緊件係供彈性繩索穿設後迫緊固設於第一握把相對該第一套置件另端第一套設部,並提供另一個第一滾輪具可轉動的限位於上;其中,該彈性繩索具有兩套置端,其該彈性繩本體係穿設於該第一 握把的第一貫穿孔內,其中一套置端係套置於第一套置件的第一套設部上;該第二滾輪體具有一第二握把、一第二套置件、一第二迫緊件及複數第二滾輪,該第二握把內具有一第二貫穿孔供彈性繩索穿設;另第一握把兩端各設有一第二套設部,該套設部供兩第二滾輪樞設於上;該第二套置件塞抵遠離於的第一握把端的第二握把的其中一端之套設部,將第二滾輪具可轉動的限位於第二套設部,另該第二套置件並具有一第二套設部,該第二套設部供彈性繩索的另一套置端套設固定;該第一迫緊件係供彈性繩索穿設後迫緊固設於靠近第一握把的第二握把相對該第一套置件另端第一套設部上,並提供另一個第二滾輪具可轉動的限位於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滾輪健身器,其中,該第一握把及的第二握把為中空圓筒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第1或2項所述之雙滾輪健身器,其中,該該彈性繩索具有一彈性繩本體,該彈性繩本體具有兩套置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滾輪健身器,該第一套設部及第二套設部為凹槽狀。
  6. 一種雙滾輪健身器,包含:兩個滾輪體及一彈性繩索;該兩滾輪體各具有一握把、一套置件、一迫緊件及複數滾輪,該中空圓筒狀之握把內各具有一貫穿孔,該貫穿孔供彈性繩索穿設於內; 另該各握把兩端各設有一套設部,該各別的套設部供滾輪樞設於上,並藉由套置件及迫緊件塞抵使滾輪不脫離握把的套設部;其中,該各握把的貫穿孔內設置有一具壓迫件及一彈性件,該壓迫件及彈性件係供彈性繩索穿設,其兩滾輪體於作動時彈性繩索的套置端抵壓該壓迫件,該壓迫件同時壓抵彈性件,使彈性件經壓縮後頂抵於各握把的貫穿孔內的一壓抵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雙滾輪健身器,該壓迫件為具穿孔圓形柱狀,另該彈性件為螺旋圈狀。
TW104208944U 2015-06-04 2015-06-04 雙滾輪健身器 TWM511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944U TWM511347U (zh) 2015-06-04 2015-06-04 雙滾輪健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944U TWM511347U (zh) 2015-06-04 2015-06-04 雙滾輪健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1347U true TWM511347U (zh) 2015-11-01

Family

ID=55218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8944U TWM511347U (zh) 2015-06-04 2015-06-04 雙滾輪健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1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7599B1 (en) Massaging body-gym apparatus
US6328680B1 (en) Abdominal exercise wheel
US9440110B2 (en) Push-up exercise device
US9283426B2 (en) Portable multi-purpose exercise unit
US7678027B2 (en) Ball exerciser for arms and torso
US870257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linear and circular movement patterns
US10549150B2 (en) Multifunctional abdominal exercise wheel
US20190143168A1 (en) Multi-functional exercise device
US20150141217A1 (en) Exercise device including elastic closed loop resistance tension band
US20130212857A1 (en) Wall-Mounted Home Fitness Training Equipment
US10610724B2 (en) Roller exercising device and set of roller exercising devices
JP2012523892A (ja) 手、手首及び前腕を複数の運動平面内で調節可能な抵抗で運動させ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汎用多方向運動器具
JP2010504802A (ja) 多目的運動器具
US9604094B2 (en) Portable exercise machine
US10946241B2 (en) Maximum push-up exercise machine
TWM587065U (zh) 健身器材
US20120264577A1 (en) Exercise Apparatus, Methods of Us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130281272A1 (en) Core exerciser
GB2545034A (en) Friction wrist exerciser
US20170304676A1 (en) Core exercise machine
KR101209432B1 (ko) 복근재활기구
US20130079202A1 (en) Portable exercise apparatus
US7862490B2 (en) Exercise machine force application apparatus
TWM511347U (zh) 雙滾輪健身器
TWI609712B (zh) 滾輪健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