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8847U - 主動式負載電路 - Google Patents

主動式負載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8847U
TWM508847U TW104201347U TW104201347U TWM508847U TW M508847 U TWM508847 U TW M508847U TW 104201347 U TW104201347 U TW 104201347U TW 104201347 U TW104201347 U TW 104201347U TW M508847 U TWM508847 U TW M50884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upled
resistor
load
a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1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hong LI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Priority to TW104201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8847U/zh
Publication of TWM508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8847U/zh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Description

主動式負載電路
本創作關於一種主動式負載電路,特別是指一種能自動接入假性負載的主動式負載電路以防止電源供應器進入無載或極輕載等不穩定狀態。
因應世界環保節能之訴求,目前新世代電腦系統之中央處理器功耗愈來愈低,當電腦系統處於閒置模式(Idle mode)時,其功耗也愈趨近於無載狀態。然而,當電腦系統處於無載狀態時,其內部的電源供應器之電源轉換性能將處於不穩定的狀態,而易使電腦系統發生誤動作的現象。
詳細地說,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2,圖1為習知的電源供應器之區塊示意圖。圖2為習知的電源供應器之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波形示意圖。一般而言,如圖1所示,電源供應器1包括主要輸入電路11’、變壓器12’、主要輸出電路13’與偵測電路14’,其中主要輸入電路11'包括電磁干擾(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簡稱EMI)濾波電路、整流電路(Rectifier)與功率因數修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簡稱PFC)電路,且主要輸出電路13’包括輸出濾波電路。電源供應器1通過主要輸入電路11’可濾除交流電源AC’中所含的高頻雜訊,並可整流交流電源AC’及降低諧波電流。此外,電源供應器1通過主要輸出電路13’可平滑輸出漣波,以產生一輸出電壓VOUT’至電源供應器1所連接的負載。
另外,偵測電路14’係設置於變壓器12'之二次側,用以偵測二 次側的輸入電壓,並對應產生電源品質輸入(Power Good Input,簡稱PGI)訊號PGI’,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之電壓準位可指示電源供應器1是否發生異常。具體地,當電源供應器1處於無載或及極輕載狀態時,二次側能量消耗會小於一次側傳送的最小能量,此時,一次側會於一短時間內停止傳送能量,以穩定輸出電壓。但,在其停止傳送能量的期間,將會造成二次側之輸入電壓下降,此時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之電壓準位亦會對應下降(如圖2所示),如此容易造成電腦系統的誤動作。
目前解決的方法有,在二次側增加一假性負載,或在一次側設置一偵測線路。但,在二次側增加一假性負載的方法,會降低電源供應器1的效率,且可能會無法滿足EPA 80+ 20%負載的效率規格需求。另外,在一次側設置一偵測線路的方法,會因線路複雜而提高製作成本。
本創作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主動式負載電路,可自動接入假性負載的主動式負載電路,以防止電源供應器進入無載或極輕載等不穩定狀態。
本創作提出一種主動式負載電路,應用於一電源供應器,所述電源供應器包括變壓器、輸出端與偵測電路,偵測電路耦接變壓器之一二次側,以偵測二次側的電壓並對應產生一電源品質輸入訊號,主動式負載電路包括控制電路、假性負載與主動開關電路。控制電路耦接輸出端、偵測電路與地端。假性負載耦接輸出端。主動開關電路耦接控制電路、假性負載與地端。控制電路通過輸出端與偵測電路接收輸出電壓及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電壓準位小於一門檻值時,控制電路控制主動開關電路進入一負載啟用模式,以使假性負載連接至地端,從而輸出端接入假性負載。
本創作實施例另提供一種主動式負載電路,應用於一電源供應器,所述電源供應器包括變壓器、輸出端與偵測電路,偵測電路耦接變壓器之一二次側,以偵測二次側的電壓並對應產生一電源品質輸入訊號,主動式負載電路包括控制電路、假性負載與主動開關電路。控制電路耦接輸出端、偵測電路與一地端。主動開關電路耦接控制電路與輸出端。假性負載耦接控制電路、主動開關電路與地端。控制電路通過輸出端與偵測電路接收輸出電壓及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電壓準位小於一門檻值時,控制電路控制主動開關電路進入一負載啟用模式,以使輸出端接入該假性負載。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主動式負載電路,藉由偵測二次側之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電壓準位,來對應控制輸出端假性負載的接入與脫離,以防止電源供應器進入極輕載或無載等不穩定狀態,從而可避免電腦系統的誤動作,並可滿足EPA 80+ 20%效率規格需求。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所附圖式僅係用來說明本創作,而非對本創作的權利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2‧‧‧電源供應器
11’、11‧‧‧主要輸入電路
12’、12‧‧‧變壓器
13’、13‧‧‧主要輸出電路
14’、14‧‧‧偵測電路
20、30‧‧‧主動式負載電路
21、31‧‧‧控制電路
22、32‧‧‧主動開關電路
23、33‧‧‧假性負載
211、311‧‧‧設定與磁滯電路
212、312‧‧‧決策元件
AC’、AC‧‧‧交流電源
C1~C3‧‧‧電容
D1‧‧‧二極體
GND‧‧‧地端
PGI’、PGI‧‧‧電源品質輸入訊號
Q1~Q4‧‧‧開關電晶體
R1~R14‧‧‧電阻
T1‧‧‧輸出端
T2、T3‧‧‧端點
VOUT、VOUT’‧‧‧輸出電壓
VREF1‧‧‧參考電壓
VD、VT3‧‧‧決策電壓
圖1為習知的電源供應器之區塊示意圖。
圖2為習知的電源供應器之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波形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之電源供應器的區塊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之主動式負載電路的區塊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之主動式負載電路的電路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負載電路的區塊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負載電路的電路示意 圖。
圖8為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之電源供應器的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波形示意圖。
在下文將參看隨附圖式更充分地描述各種例示性實施例,在隨附圖式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實施例。然而,本創作概念可能以許多不同形式來體現,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闡述之例示性實施例。確切而言,提供此等例示性實施例使得本創作將為詳盡且完整,且將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充分傳達本創作概念的範疇。在諸圖式中,可為了清楚而誇示層及區之大小及相對大小。類似數字始終指示類似元件。
應理解,雖然本文中可能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此等元件不應受此等術語限制。此等術語乃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因此,下文論述之第一元件可稱為第二元件而不偏離本創作概念之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及/或」包括相關聯之列出項目中之任一者及一或多者之所有組合。
〔電源供應器的實施例〕
請同時參照圖3,圖3為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之電源供應器的區塊示意圖。如圖3所示,電源供應器2包括主要輸入電路11、變壓器12、主要輸出電路13、偵測電路14與主動式負載電路20。變壓器12耦接主要輸入電路11、主要輸出電路13與偵測電路14,且主動式負載電路20耦接偵測電路14與電源供應器2的輸出端T1。
在本實施例中,主要輸入電路11可包含有EMI濾波電路、整流電路與PFC電路,以濾除交流電源AC中所含的高頻雜訊,並整流所述交流電源AC及降低諧波電流。主要輸出電路13可包含有輸出濾波電路,以平滑交流電源AC。偵測電路14可包含複 數個電阻,以偵測變壓器12之二次側輸入電壓。然,本創作實施例並不限制主要輸入電路11、主要輸出電路13與偵測電路14所包含之元件及種類,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實際需求加以更動。只要主動式負載電路20通過電源供應器2的輸出端T1可接收一輸出電壓VOUT,以及主動式負載電路20通過偵測電路14可接收包含有變壓器12之二次側輸入電壓之電壓準位變化資訊的電壓訊號(如偵測電路14所提供的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即可。另外,尚須一提的是,本創作實施例並不限制主動式負載電路20需設置於電源供應器2內,所述主動式負載電路20亦可設於所述主動式負載電路20的外部,本創作實施例並不限制主動式負載電路20與電源供應器2間的耦接方式。
接下來,請同時參照圖3及圖4,圖4為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之主動式負載電路的區塊示意圖。如圖4所示,主動式負載電路20包括控制電路21、主動開關電路22與假性負載23。控制電路21耦接地端GND、輸出端T1、偵測電路14與主動開關電路22。主動開關電路22耦接假性負載23與地端GND,且假性負載23耦接輸出端T1。控制電路21通過電源供應器2的輸出端T1可接收輸出電壓VOUT,且通過電源供應器2的偵測電路14可接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
在本實施例中,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的電壓準位小於一門檻值(如1.25V)時,控制電路21會控制主動開關電路22進入一負載啟用模式,以使假性負載23連接至地端GND,從而輸出端T1可自動接入假性負載23。另一方面,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的電壓準位大於所述門檻值(如1.25V)時,控制電路21控制主動開關電路22進入一負載關閉模式,以斷開假性負載23與地端22的連接,從而輸出端T1可自動脫除假性負載23。如此,電源供應器2通過所述主動式負載電路20可於無載或極輕載等不穩定狀態時,自動接入一假性負載,以避免發生電源不穩定之狀態,而 於電源供應器2已載入有負載(排除極輕載狀態)的情況下,還可自動脫離假性負載,以滿足EPA 80+ 20%效率規格需求。
接下來,將更進一步地描述過主動式負載電路20的相關細節。請參照圖5,圖5為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之主動式負載電路的電路示意圖。如圖5所示,控制電路21包括設定與磁滯電路211、輸入電阻R5、電容C1與決策元件212。主動開關電路22包括電阻R4、電阻R6與開關電晶體Q1。假性負載23例如為一電阻R7,且開關電晶體Q1例如為雙極性接面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簡稱BJT),但本創作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
設定與磁滯電路211包括電阻R1~R3、電容C2與二極體D1。電阻R1的一端耦接輸出端T1與電阻R7的一端,電阻R1的另一端耦接電阻R2、電容C2與電阻R3的一端。電阻R2與電容C2的另一端耦接地端GND,且電阻R3的另一端耦接二極體D1的陽極。決策元件212為一比較器(Comparator),決策元件212的正輸入端耦接電阻R1與電阻R2間的端點T2,且決策元件212的負輸入端耦接輸入電阻R5與電容C1的一端,且決策元件212的輸出端耦接電阻R4的一端與二極體D1的陰極。電阻R5的另一端耦接偵測電路14。開關電晶體Q1的基極耦接電阻R4的另一端與電阻R6的一端,開關電晶體Q1的集極耦接電阻R7的另一端,開關電晶體Q1的射極耦接地端GND、電阻R6的另一端與電容C1的另一端。
在本實施例中,電阻R1與電阻R2構成一分壓電路,以由端點T2傳送一參考電壓VREF1(即跨於電阻R2的電壓)至決策元件212的正輸入端。決策元件212將參考電壓VREF1與從輸入電阻R5所接收之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進行比較,以對應產生一決策電壓VD,來控制開關電晶體Q1的導通或截止,從而輸出端T1可自動接入或脫離所述假性負載23。進一步地說,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的電壓準位小於上述門檻值(如1.25V)時,決策元件212 經由比較所述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與參考電壓VREF1後,會傳送高電壓準位的決策電壓VD至主動開關電路22,以導通開關電晶體Q1,從而輸出端T1可接入假性負載23(即主動開關電路22進入所述負載啟用模式)。另一方面,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的電壓準位大於所述門檻值(如1.25V)時,決策元件212經由比較所述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與參考電壓VREF1後,會傳送低電壓準位的決策電壓VD至主動開關電路22,以截止開關電晶體Q1,從而輸出端T1可脫離假性負載23(即主動開關電路22進入所述負載關閉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當決策元件212傳送低電壓準位的決策電壓VD至主動開關電路22時,二極體D1會被截止;反之,當決策元件212傳送高電壓準位的決策電壓VD至主動開關電路22時,二極體D1會被導通。如此,依據二極體D1的導通與截止,可對應改變或維持參考電壓VREF1之電壓準位,而具有磁滯(Hysteresis)效果,藉此可避免決策元件212容易受到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之雜訊影響,而輸出不符預期之決策電壓VD,造成開關電晶體Q1的誤動作。
簡言之,決策元件212依據設定與磁滯電路211所提供的參考電壓VREF1與偵測電路14所提供之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可對應產生所述決策電壓VD,以導通或截止開關電晶體Q1,藉此達到智能接入或脫離假性負載23的目的。
〔電源供應器的另一實施例〕
請同時參照圖3與圖6,圖6為根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負載電路的區塊示意圖。如圖6所示,主動式負載電路30包括控制電路31、主動開關電路32與假性負載33。控制電路31耦接地端GND、輸出端T1、偵測電路14、主動開關電路32與假性負載33。主動開關電路32耦接假性負載33與輸出端T1,且假性負載33耦接地端GND。控制電路31通過電源供應器2的輸出端T1可接收輸出電 壓VOUT,且通過電源供應器2的偵測電路14可接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
在本實施例中,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的電壓準位小於一門檻值(可不同於上述之門檻值(如1.25V))時,控制電路31會控制主動開關電路32進入一負載啟用模式,以使輸出端T1連接至假性負載33,以接入假性負載33。另一方面,當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的電壓準位大於所述門檻值時,控制電路31控制主動開關電路32進入一負載關閉模式,以斷開假性負載33與輸出端T1的連接,以脫除假性負載33。據此,電源供應器2通過所述主動式負載電路30可於無載或極輕載等不穩定狀態時,自動接入一假性負載,以避免發生電源不穩定之狀態,而於電源供應器2已載入有負載(排除極輕載狀態)的情況下,還可自動脫離假性負載,以滿足EPA 80+ 20%效率規格需求。
接下來,將更進一步地描述過主動式負載電路20的相關細節。請參照圖7,圖7為根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主動式負載電路的電路示意圖。如圖7所示,控制電路31包括設定與磁滯電路311、電阻R11與決策元件312。主動開關電路32包括電阻R12、電阻R13開關電晶體Q3與開關電晶體Q4。假性負載33例如為電阻R14,且開關電晶體Q3與開關電晶體Q4例如為雙極性接面電晶體,但本創作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
設定與磁滯電路311包括電阻R8~R10、電容C3與開關電晶體Q2,其中開關電晶體Q2例如為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簡稱MOSFET)。電阻R8的一端耦接偵測電路14,且電阻R8的另一端耦接電阻R9、電阻R10、電容C3的一端。開關電晶體Q2的源極耦接地端GND,開關電晶體Q2的汲極耦接電阻R10的另一端,開關電晶體Q2的閘極耦接電阻R14的一端。決策元件312為一三端並聯穩壓器(Three-Terminal Shunt Regulator),決策元件312的輸入端耦接 電容C3的另一端,決策元件312的陰極耦接電阻R11與電阻R12的一端,決策元件312的陽極耦接地端GND、電阻R14的另一端與電阻R13的一端。電阻R11的另一端耦接輸出端T1。開關電晶體Q3的基極耦接電阻12的另一端,開關電晶體Q3的射極耦接輸出端T1,開關電晶體Q3的集極耦接電阻R13的另一端。開關電晶體Q4的基極耦接開關電晶體Q3的集極,開關電晶體Q4的射極耦接輸出端T1,開關電晶體Q4的集極耦接開關電晶體Q2的閘極。
在本實施例中,決策元件312具有內建的一參考電壓(如1.25V),並可通過電阻R8與電阻R9間之端點T3獲得一決策電壓VT3。當決策電壓VT3的電壓準位小於決策元件312內建的參考電壓(如1.25V)時,決策元件312會被截止,使得開關電晶體Q3被截止且開關電晶體Q4被導通,從而輸出端T1可自動接入假性負載33(即主動開關電路32進入所述負載啟用模式)。另一方面,當決策電壓VT3大於決策元件312內建的參考電壓(如1.25V)時,決策元件312會被導通,使得開關電晶體Q3被導通且開關電晶體Q4被截止,從而輸出端T1可自動脫離假性負載33(即主動開關電路32進入所述負載關閉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當開關電晶體Q4被導通時,開關電晶體Q2亦會被導通,使得電阻R10耦接地端,故電阻R9與電阻R10呈現並聯狀態;反之,當開關電晶體Q4被截止時,開關電晶體Q2亦會被截止,使得電阻R10與地端呈現斷路狀態,故電阻R9不會與電阻R10並聯。如此,依據開關電晶體Q2的導通與截止,可對應改變策電壓VT3的電壓準位,從而達到磁滯(Hysteresis)效果,藉此避免決策元件312易受到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之雜訊影響,因而輕易地被導通或截止,造成主動開關電路32的誤動作。
由上可知,因決策電壓VT3係為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通過電阻R8~R10或電阻R8~R9等電路所獲得之分壓,故前言所述,當決策電壓VT3大於所述決策元件312內建的參考電壓,以脫離 假性負載33,即代表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大於一門檻值,以脫離假性負載33;而當決策電壓VT3小於所述決策元件312內建的參考電壓,以接入假性負載33,即代表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小於所述門檻值,以接入假性負載33。簡言之,決策元件312依據設定與磁滯電路311所提供的決策電壓VT3是否大於內建之參考電壓,可對應導通或截止開關電晶體Q3與開關電晶體Q4,藉此達到智能接入或脫離假性負載23的功效。
因所述主動式負載電路20或主動式負載電路30可於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之電壓準位低於一門檻值時,即自動接入一假性負載至電源供應器2的輸出端T1,故能避免電源供應器2進入極輕載或無載等不穩定狀態。因此,請參照圖8,圖8為根據本創作實施例之電源供應器的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波形示意圖。如圖8所示,藉由將主動式負載電路20或主動式負載電路30耦接於電源供應器2的輸出端T1與變壓器12之二次側的偵測電路14,所述電源品質輸入訊號PGI可維持穩定的電壓準位,以避免整合有所述電源供應器2之電腦系統,因電源供應器2的不穩定狀態而發生誤動作之現象。
〔實施例的可能功效〕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主動式負載電路,藉由偵測所述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電壓準位是否低於一門檻值,以使所述電源供應器之輸出端對應接入與脫離所述假性負載,從而可防止電源供應器進入極輕載或無載等不穩定狀態,以避免造成電腦系統的誤動作,並可於電源供應器於有載的情況下,能滿足EPA 80+ 20%效率規格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最佳之具體實施例,惟本創作之特徵並不侷限於此,任何熟悉該項技藝者在本創作之領域內,可輕易思及之變化或修飾,皆可涵蓋在本創作專利範圍。
20‧‧‧主動式負載電路
21‧‧‧控制電路
22‧‧‧主動開關電路
23‧‧‧假性負載
GND‧‧‧地端
PGI‧‧‧電源品質輸入訊號
T1‧‧‧輸出端
VOUT‧‧‧輸出電壓

Claims (16)

  1. 一種主動式負載電路,應用於一電源供應器,該電源供應器包括一變壓器、一輸出端與一偵測電路,該偵測電路耦接該變壓器之一二次側,以偵測該二次側的電壓並對應產生一電源品質輸入訊號,該主動式負載電路包括:一控制電路,耦接該輸出端、該偵測電路與一地端,該控制電路通過該輸出端與該偵測電路接收一輸出電壓及該電源品質輸入訊號;一假性負載,耦接該輸出端;以及一主動開關電路,耦接該控制電路、該假性負載與該地端;其中,當該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電壓準位小於一門檻值時,該控制電路控制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一負載啟用模式,以使該假性負載連接至該地端,從而該輸出端接入該假性負載。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當該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電壓準位大於該門檻值時,該控制電路控制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一負載關閉模式,以斷開該假性負載與該地端的連接,從而該輸出端脫除該假性負載。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控制電路包括:一設定與磁滯電路,耦接該輸出端與該地端,該設定與磁滯電路依據該輸出電壓產生一參考電壓;一輸入電阻,該輸入電阻的一端耦接該偵測電路;一第一電容,該第一電容的一端耦接該輸入電阻的另一端,且該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耦接該地端;以及一決策元件,耦接該該主動開關電路、該設定與磁滯電路及該輸入電阻,該決策元件依據該參考電壓與該電源品質輸入訊號,控制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該負載啟用模式或該負載關閉模式。
  4.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設定與磁滯電路包括:一第一電阻,該第一電阻的一端耦接該輸出端;一第二電阻,該第二電阻的一端耦接該第一電阻的另一端,且該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耦接該地端;一第二電容,與該第二電阻並聯;一第三電阻,該第三電阻的一端耦接該第二電阻的一端;以及一第一二極體,該第一二極體的陽極耦接該第三電阻的另一端,該第一二極體的陰極耦接該決策元件與該主動開關電路。
  5.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決策元件為一比較器,該決策元件包括一正輸入端、一負輸入端與一輸出端,該正輸入端耦接該設定與磁滯電路,該負輸入端耦接該輸入電阻的另一端,且該輸出端耦接該主動開關電路,以輸出一決策電壓來控制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該負載啟用模式或該負載關閉模式。
  6.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決策元件為一比較器,該決策元件包括:一正輸入端,耦接於該第一電阻的另一端,以接收該參考電壓;一負輸入端,耦接該輸入電阻的另一端,以接收該電源品質輸入訊號;以及一輸出端,耦接該第一二極體的陰極及該主動開關電路,以輸出一決策電壓至該主動開關電路,以使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該負載啟用模式或該負載關閉模式。
  7.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當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該負載關閉模式時,該第一二極體呈現截止狀態。
  8. 如請求項第2、3、4、5、6或7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主動開關電路包括: 一第四電阻,該第四電阻的一端耦接該控制電路;一第五電阻,該第五電阻的一端耦接該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該第五電阻的另一端耦接該地端;以及一開關電晶體,該開關電晶體的基極耦接該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該開關電晶體的集極耦接該假性負載,該開關電晶體的射極耦接該地端;其中,當該開關電晶體被導通時,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該負載啟用模式,且當該開關電晶體被截止時,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該負載關閉模式。
  9. 一種主動式負載電路,應用於一電源供應器,該電源供應器包括一變壓器、一輸出端與一偵測電路,該偵測電路耦接該變壓器之一二次側,以偵測該二次側的電壓並對應產生一電源品質輸入訊號,該主動式負載電路包括:一控制電路,耦接該輸出端、該偵測電路與一地端,該控制電路通過該輸出端與該偵測電路接收一輸出電壓及該電源品質輸入訊號;一主動開關電路,耦接該控制電路與該輸出端;以及一假性負載,耦接該控制電路、該主動開關電路與該地端;其中,當該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電壓準位小於一門檻值時,該控制電路控制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一負載啟用模式,以使該輸出端接入該假性負載。
  10. 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當該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的電壓準位大於該門檻值時,該控制電路控制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一負載關閉模式,以使該輸出端脫除該假性負載。
  11. 如請求項第10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控制電路包括:一設定與磁滯電路,耦接該偵測電路與該地端,該設定與磁滯電路依據該電源品質輸入訊號產生一決策電壓; 一第一電阻,該第一電阻的一端耦接該輸出端,該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耦接該主動開關電路;以及一決策元件,耦接該主動開關電路、該地端、該設定與磁滯電路與該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該決策元件依據內建的一參考電壓與該決策電壓,控制該主動開關電路進入該負載啟用模式或該負載關閉模式。
  12.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設定與磁滯電路包括:一第二電阻,該第二電阻的一端耦接該偵測電路;一第三電阻,該第三電阻的一端耦接該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該該第三電阻的另一端耦接該地端;一第四電阻,該第四電阻的一端耦接該第二電阻的另一端;一第一開關電晶體,該第一開關電晶體的源極耦接該地端,該第一開關電晶體的汲極耦接該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該第一開關電晶體的閘極耦接於該主動開關電路與該假性負載之間;以及一第一電容,該第一電容的一端耦接該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該該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耦接該地端。
  13. 如請求項第12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決策元件為一三端並聯穩壓器,該決策元件包括一輸入端、一陰極與一陽極,該輸入端耦接該設定與磁滯電路,該陰極耦接該第一電阻,該陽極耦接該地端。
  14. 如請求項第13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主動開關電路包括:一第五電阻,該第五電阻的一端耦接該控制電路;一第二開關電晶體,該第二開關電晶體的基極耦接該第五電阻的另一端,該第二開關電晶體的射極耦接該輸出端;一第三開關電晶體,該第三開關電晶體的基極耦接該第二開關 電晶體的集極,該第三開關電晶體的射極耦接該輸出端,該第三開關電晶體的集極耦接該假性負載;以及一第六電阻,該第六電阻的一端耦接該第三開關電晶體的集極,該第六電阻的另一端耦接該地端。
  15.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第五電阻的一端耦接該決策元件的該陰極,該第六電阻耦接該決策元件的該陽極,當該決策元件被截止時,該第二開關電晶體被截止且該第三開關電晶體被導通,從而該輸出端接入該假性負載,且當該決策元件被導通時,該第二開關電晶體被導通且該第三開關電晶體被截止,從而該輸出端脫離該假性負載。
  16.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的主動式負載電路,其中該第三開關電晶體的集極耦接該第一開關電晶體的閘極,當該第三開關電晶體被截止時,該第一開關電晶體被截止,且當該第三開關電晶體被導通時,該第一開關電晶體被導通。
TW104201347U 2015-01-28 2015-01-28 主動式負載電路 TWM508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347U TWM508847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主動式負載電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347U TWM508847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主動式負載電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8847U true TWM508847U (zh) 2015-09-11

Family

ID=54607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1347U TWM508847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主動式負載電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88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611A (zh) * 2019-05-27 2019-07-26 晶艺半导体有限公司 主动式假性负载、开关电源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611A (zh) * 2019-05-27 2019-07-26 晶艺半导体有限公司 主动式假性负载、开关电源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8283B2 (en) Insulat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DC/DC converter
US10075081B2 (en) Insulat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DC/DC converter
US10079547B2 (en) Insulating synchronous rectifying DC/DC converter, synchronous rectifying controller, power supply using the same, power adapt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synchronous rectifying controller
TWI577115B (zh) 開關電源及用於開關電源的母線電容電壓控制方法
JP6122257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およびその制御回路、それを用いた電源装置、電源アダプ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434729B1 (ko) 다이나믹 댐퍼 및 다이나믹 댐퍼를 포함하는 조명 구동 회로
JP6554321B2 (ja) 絶縁同期整流型dc/dcコンバータおよびその同期整流コントローラ、それを用いた電源装置、電源アダプ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887984A (zh) 隔离式变换器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US9742299B2 (en) Insulated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 DC/DC converter
KR20110027600A (ko) 전류를 탐지하고 오프셋 전압을 보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회로
US9071065B2 (e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TWI646767B (zh) 電源控制裝置及電源控制系統
US20160181935A1 (en) Isolated dc/dc converter, power supply, power supply adaptor,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primary side controller
JP2013078111A (ja) ドライブ回路
TWI649947B (zh) 具有主動式突波吸收器的控制模組及相關的返馳式電源轉換裝置
US9660541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vice
US20160181932A1 (en) Isolated dc/dc converter, power supply device, power supply adap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feedback amplifier integrated circuit
US20090231886A1 (en) Power supply and bootstrap circuit thereof
US9954431B2 (en) Starting circuit of power management chip, and power management chip
TWM508847U (zh) 主動式負載電路
US9627922B2 (en) Active load circuit
CN104578840B (zh) 供电电路及具有该供电电路的电子设备
US10164540B2 (en) Bi-directional feedback pin
CN104079166A (zh) 供电电路
TWI564703B (zh) 電源供應器及其控制電路與省電方法